CN114325962B -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5962B
CN114325962B CN202011051040.0A CN202011051040A CN114325962B CN 114325962 B CN114325962 B CN 114325962B CN 202011051040 A CN202011051040 A CN 202011051040A CN 114325962 B CN114325962 B CN 114325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e
housing
wind scooper
connec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1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5962A (zh
Inventor
李晓东
容华彬
邹恒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10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596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9613 priority patent/WO20220686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5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5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5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5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光模块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光模块组件包括光模块和导风罩;光模块包括外壳和电路板组件,外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电路板组件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电路板组件设置在外壳内部,第一连接器位于外壳的第一端、第二连接器位于外壳的第二端,导风罩设置在外壳的至少部分外周,且导风罩与外壳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当光模块连接到通信设备中后,散热风道会与通信设备的容纳腔进行连通,从而能够利用通信设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对光模块进行散热,即当通信设备的容纳腔内有气流时,气流会流经散热风道,从而能够带走光模块外壳表面的热量,以提升光模块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电、电光之间的相互转换。随着通信网络的升级演化,在通信网络中通信数据的体量和传输速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通信网络中的各组成部分需要具备较好的性能。光模块的性能提升以后,其功耗也越来越大,导致发热比较严重。其中光模块头部热量占比高。因此,如何提升光模块的散热性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的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组件,包括光模块和导风罩。其中,光模块可以是市场上较为常见或熟知的光模块,也可以是其他的不常用的光模块,即本申请对光模块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例如,光模块可以包括外壳和电路板组件。外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是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电路板组件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电路板组件设置在外壳内部,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均位于外壳的一端或第二端,或者,第一连接器位于外壳的第一端、第二连接器位于外壳的第二端,或者,第一连接器位于外壳的第二端、第二连接器位于外壳的第一端。导风罩设置在外壳的至少部分外周,且导风罩与外壳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当光模块连接到通信设备中后,散热风道会与通信设备的容纳腔进行连通,从而能够利用通信设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对光模块进行散热。即当通信设备的容纳腔内有气流时,气流会流经散热风道,从而能够带走光模块外壳表面的热量,以提升光模块的散热效果。
在具体配置时,导风罩可以是筒形结构。例如,导风罩可以是周向封闭、两端开孔的壳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导风罩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等多边形结构。
或者,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导风罩也可以是周向开放、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例如,导风罩可以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结构,且导风罩套设在光模块的外壳的部分外周。或者,导风罩也可以是只包含其中的一个侧面的板状结构,且导风罩可以设置在外壳的任一个侧面,从而使导风罩与外壳的该侧面形成狭缝结构的散热风道。
另外,不论导风罩是周向封闭或开放的结构,在导风罩的长度方向上,导风罩的截面形状和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具体实施时,导风罩与光模块的外壳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导风罩与外壳之间可以通过焊接、铆钉或其他连接件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导风罩与外壳之间保持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导风罩与外壳之间能够形成散热风道。
或者,导风罩也可以直接套设在外壳的外周,以实现导风罩与外壳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进行安装时,可以将导风罩由外壳的一端穿入,然后将导风罩套设在光模块的外周。
在具体配置时,可以在导风罩的内壁设置支撑块,当导风罩套设在外壳的外周以后,支撑块能够与外壳的外壁相抵,从而能够使导风罩与外壳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以形成散热风道。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为了提升导风罩的适用范围,导风罩可以由多个罩体组合而成,从而可以提升导风罩与光模块之间的适配性,以及导风罩与通信设备之间的适配性。
例如,导风罩可以包括固定罩体和辅助罩体,固定罩体和辅助罩体的形状构造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固定罩体和辅助罩体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进行密闭对接,也可以采用螺钉等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固定罩体和辅助罩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进行灵活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助罩体可滑动的设置于固定罩体,且辅助罩体能够相对固定罩体滑动。通过调节辅助罩体与固定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能够对导风罩整体的长度进行有效调节。在实际应用时,针对不同型号的光模块,外壳的长度可能会不同,因此,为了提升导风罩的适用范围,当导风罩的一端与通信设备对接后,导风罩的另一端能够与外壳的端部保持平齐,以保证导风罩与外壳之间所形成的散热风道的有效长度。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壳体、主板、散热风扇和上述的光模块组件。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孔,主板设置在容纳腔内,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存储等处理。散热风扇设置在容纳腔内,用于通过开孔向容纳腔外排气或向容纳腔内吸气。光模块的一端由开孔插入容纳腔内,并与主板连接,实现光模块与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其中,光模块与主板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光信号的连接也可以电信号的连接,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当光模块与通信设备进行连接后,光模块的其中一部分会伸入到容纳腔内,另一部分裸露在外界环境中。导风罩套设在光模块的至少部分外周,使导风罩与光模块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导风罩位于通信设备外部,且导风罩的一端与开孔密闭抵接,使散热风道与容纳腔进行连通。散热风扇在运转时,外界的冷却空气可以由散热风道进入向容纳腔,并通过容纳腔的通风口向外界排出,或者,外界的空气经由容纳腔的通风口进入容纳腔内,再经与开口对接的散热风道向外界排出,以使外壳(光模块)的表面有冷却气流,从而会带走外壳的热量,有利于提升光模块的散热效果。
在具体配置时,导风罩与通信设备的壳体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进行对接。或者,导风罩和壳体也可以是一体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对导风罩和壳体进行成型,以制备出一体结构的导风罩和壳体。
或者,当导风罩由多个罩体组合而成时,导风罩中的其中一个罩体与通信设备的壳体也可以是一体结构。
例如,当导风罩包括固定罩体和辅助罩体时,固定罩体与壳体可以是一体的结构件,或者,辅助罩体与壳体可以是一体的结构件。
在具体实施时,导风罩与通信设备的壳体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本申请不作限定。
另外,在具体实施时,通信设备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设备,本申请对通信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组件,下面首先对光模块进行具体说明。
在光电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阶段,数据信息是以光信号的形式在光纤线缆等介质中进行传输,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而在数据处理阶段,由于通信设备(如计算机等)使用的是电信号。因此,为了便于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需要将光信号形式的数据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形式。
光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上述光信号和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因此,在光电通信系统中,光模块的作用尤为重要。
从功能上来说,光模块主要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光模块依靠发射部分来实现电-光信号的转换,依靠接收部分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具体地,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光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
如图1所示,在光模块10的实际应用中,光模块10一般插接在通信设备20中,以实现光模块10与通信设备20之间的连接。具体来说,通信设备20的壳体21中会设置便于连接光模块10的开孔211。光模块10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该开孔211伸入壳体21内部,另一部分暴露在壳体21外部。
随着光电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中所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容量越来越大,且数据信息的传输速率也越来越高。光模块10、通信设备20在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其功耗有了明显的提升,导致发热量明显增加。
为了提升通信设备20的散热性能,可以在通信设备20的容纳腔212内部设置散热风扇等器件,从而可以通过风冷的方式对通信设备20进行降温。另外,由于壳体21上设有便于光模块10对接的开孔211。因此,一部分气流可以流经该开孔211。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大部分冷却气流只会流经该开孔211,而不会流经光模块10的外表面,因此,对光模块10产生的散热效果较弱。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光模块10的散热性能的光模块组件。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导风罩30使气流能够流经光模块10外表面,从而能够快速带走光模块10(外壳11)表面的热量。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导风罩30设置在外壳11的左半部分的外周,且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1。
如图1和图2所示,当光模块10由开孔211连接到通信设备20中后,导风罩30的右端与开孔211密闭对接,以使散热风道31与容纳腔212进行连通。当容纳腔212内产生气流时,气流会流经散热风道31,从而能够带走外壳11表面的热量,以提升光模块10的散热效果。
例如,当通信设备20的壳体21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时,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壳体21内产生负压,冷却气流可从容纳腔212流向散热风道31,并向外界排出。或者,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壳体21内产生正压时,外界空气可以由散热风道31进入容纳腔212内,从而可以带走外壳11(光模块10)的热量,有利于提升光模块10的散热效果。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模块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光模块10包括外壳11和电路板组件12。外壳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位于外壳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图中的左端),第二端位于外壳1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图中的右端)。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路板组件12中,包括电路板121、第一连接器122和第二连接器123。具体来说,电路板121可以包含驱动芯片、半导体激光器、自动控制电路、光探测二极管等部件,以实现对光信号、电信号的接收、发射、转换等功能。在具体配置时,电路板121可以是印制电路板121或柔性电路板121等类型,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承载驱动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并建立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信号连接。
第一连接器122可以是光纤接口,用于与光纤线缆进行对接,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在具体配置时,光纤接口的类型可以是:SC(smart card)、LC(lucent connector)等。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连接器122的类型作适应性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第二连接器123可以是金手指、PIN针等结构,以实现光模块10和通信设备20之间的电连接。相应的,在具体配置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二连接器123的类型作适应性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外壳11是截面呈矩形的长条状结构。其中,外壳11的主要功能是为电路板组件12提供一定的容纳空间,从而可以对电路板组件12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在具体配置时,外壳11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等导电材料或绝缘材料进行制备。
请继续参阅图3,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22位于电路板121的左端,第二连接器123位于电路板121的右端,当电路板组件12安装在外壳11内后,第一连接器122位于外壳11的第一端(图中的左端),外部的光纤线缆可以与第一连接器122进行对接,以实现光纤线缆与光模块10之间的光信号连接。第二连接器123位于外壳11的第二端(图中的右端),当光模块10由开孔211插入通信设备20中后,第二连接器123可以与通信设备20中的电连接部件(如插槽)进行对接,以实现通信设备20与光模块10之间的电信号连接。
在上述的示例中,第一连接器122和第二连接器123分别设置在外壳11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22和第二连接器123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1的同一端。例如,可以将第一连接器122和第二连接器123均设置在电路板121的左端,当电路板组件12安装在外壳11内后,第一连接器122和第二连接器123均位于外壳11的第一端(图中的左端)。或者,也可以将第一连接器122和第二连接器123均设置在电路板121的右端,当电路板组件12安装在外壳11内后,第一连接器122和第二连接器123均位于外壳11的第二端(图中的右端)。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实现光模块10与光纤线缆和通信设备20中电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将光纤线缆的连接端设置在通信设备20内部,以使光模块10插入到通信设备20内部后,光模块10中的第一连接器122便可以与光纤线缆进行对接、第二连接器123便可与电连接部件进行对接。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将以第一连接器122设置在外壳11的第一端、第二连接器123设置在外壳11的第二端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3所示,在具体配置时,外壳11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散热片111,从而可以提升外壳11的散热面积,进而有利于提升光模块10的散热效果。
在对散热片111进行具体设置时,散热片111可以设置在外壳11的上侧面,且散热片111可以设置在外壳11的左半部分,当光模块10连接到通信设备20中后,散热片111可以位于通信设备20的外部,从而可以良好的与外界气流进行热交换。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片111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或者在外壳11的四个侧面均设置。当然,散热片111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1的右半部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片111也可以省略设置。
另外,在具体配置时,外壳11的形状构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例如,外壳11的外轮廓可以是圆柱状、椭圆柱状等形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具体配置时,导风罩30的结构以及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是多样的。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罩30为筒形结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导风罩30为周向封闭两端开孔的壳体结构。其中,导风罩30的截面为方形,且在长度方向上,导风罩30的截面形状相同。或者,也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罩30是截面为方形的直筒状结构。
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罩30的截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多边形。在具体实施时,导风罩30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光模块10的外壳11的形状进行适配,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时,导风罩30可以由外壳11的一端套设在外壳11的外周,且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以使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能够形成散热风道。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是外壳11的四个侧面与导风罩30之间均保持一定间隙,或者,也可以是外壳11的其中至少一个侧面与导风罩30之间保持一定间隙。
例如,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罩30与外壳11的上侧面之间形成散热风道,且导风罩30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外壳11的外周。
具体来说,导风罩30的内壁可以设置支撑块32,将导风罩30套设在外壳11的外周以后,外壳11的下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与导风罩30的内壁贴合。支撑块32与外壳11的上侧面的散热片111相抵,以使导风罩30与外壳11的上侧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形成散热风道。
在具体实施时,支撑块32可以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块状结构,以使导风罩30能够比较牢固的套设在外壳11的外周,防止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产生滑脱现象。另外,当外壳11的大小不同或散热片111的高度不同时,也可以通过支撑块32的弹性形变进行合理匹配,从而可以提升导风罩30的适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调节支撑块32的大小来提升导风罩30的适用范围。
例如,当外壳11的形状轮廓较小时,可以选用较大的支撑块32,以使导风罩30能够牢固的套设在外壳11的外周。当外壳11的形状轮廓较大时,可以选用较小的支撑块32,以使导风罩30能够顺畅的套设在外壳11的外周。
在具体配置时,支撑块32可以是泡棉、塑料块等,且支撑块32可以采用粘接、螺纹连接等便于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导风罩30的内壁,以便于对支撑块32进行替换等操作。另外,在实际应用时,支撑块32的配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当外壳11的四个侧面与导风罩30之间均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隙时,可以在导风罩30内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支撑块32,且每个侧壁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撑块32。
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也可以采用焊接、粘接、或者采用连接件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保证导风罩30和外壳1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导风罩30和外壳11形成散热风道,此时,支撑块32可以省略设置。
另外,如图3所示,当导风罩30与壳体21进行对接后,为了提升导风罩30与壳体21之间的密闭性,导风罩30与壳体21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件33。在具体配置时,密封件33可以是导电布、橡胶圈等。或者,也可以在导风罩30与壳体21之间的对接处涂抹密封胶等,以保证导风罩30与壳体21之间的密闭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罩30也可以仅保留上侧的板面,省略设置下侧及左右两侧的板面,以降低导风罩30的制作成本。此时,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形成狭缝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导风罩30的右端可以直接固定在壳体21上,以保证导风罩30与光模块10的外壳11之间的相对位置。
另外,导风罩30除了可以是图3中所示出的直筒状结构以外,还可以是非直筒状结构。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罩30右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左端的截面面积。具体来说,导风罩30为中空的梯形结构,其上板面为倾斜设置的直板状结构,以使导风罩30的截面面积由左到右逐渐增大。
通过这种截面渐变的结构设置,使得当通信设备20的开孔211的截面面积较大时,导风罩30的右端仍可以与开孔211进行良好的适配,从而有利于提升导风罩30的适配范围。另外,还有助于保证导风罩30与光模块10的外壳11之间能够形成截面面积较小的散热风道31,从而有利于提升散热风道31内冷却气流的流速,提升光模块10的散热效果。
当然,在具体配置时,导风罩30的上板面除了可以设置成直板状结构外,还可以是带有一定弧度或折角的板状结构。
例如,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板面是向内弯曲的板状结构。如图8所示,上板面是向外弯折一定角度的板状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罩30的上板面也可以是向外弯曲的板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不规则弯曲的板状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具有多个折角的板状结构。其中,导风罩30的形状构造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具体配置时,导风罩30除了可以是一体的结构件以外,还可以是由多个罩体组合而成的结构件。
例如,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罩30由两个罩体组合而成。具体来说,导风罩30包括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固定罩体301为截面呈矩形的直筒形结构,辅助罩体302为中空的梯形结构,即由左到右辅助罩体302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将固定罩体301的右端与辅助罩体302的左端进行对接。
如图10所示,将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套设在外壳11的外周以后,固定罩体301和外壳11之间可以形成截面较小的散热风道31,从而有利于提升散热风道31内冷却气流的流速,提升光模块10的散热效果。辅助罩体302的右端的截面面积较大,因此,可以与截面面积较大的开孔211进行良好对接,有利于提升导风罩30的适配范围。
其中,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进行密闭对接,也可以采用螺钉等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进行灵活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相应的,辅助罩体302与通信设备20的壳体21之间也可以焊接、粘接等方式进行密闭对接,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助罩体302和壳体21也可以为一体结构件。例如,可以采用注塑等工艺将辅助罩体302和壳体21进行一体化成型,以直接制备出具有辅助罩体302的壳体21。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罩30也可以由三个或者更多个罩体组合而成,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当导风罩30的右端与壳体21密闭对接后,为了保证散热风道能够延伸至外壳11的左端,导风罩30的左端可以与外壳11的左端对齐。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罩30的左端也可以不与外壳11的左端对齐,即导风罩30的长度不作限制。
由于实际应用时,在不同型号的光模块10中,外壳11的长度可能会不同,因此,为了提升导风罩30的适用范围,使导风罩30的左端能够与外壳11的左端保持平齐,固定罩体301与辅助罩体302之间还可以采用滑动的方式进行适配,以便于对导风罩30的长度进行调节。
例如,如图11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罩体302可滑动的设置于固定罩体301,且辅助罩体302能够相对固定罩体301左右滑动。通过调节辅助罩体302与固定罩体301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能够对导风罩30整体的长度进行有效调节。
在具体配置时,辅助罩体302可以套设在固定罩体301的外周,且辅助罩体302的内壁与固定罩体301的外壁紧密贴合,以保证辅助罩体302与固定罩体301之间的密闭性。
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辅助罩体302的内壁以及固定罩体301的外壁进行粗糙化处理,以提升辅助罩体302和固定罩体301在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保持辅助罩体302和固定罩体301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固定罩体301与辅助罩体302之间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可以将固定罩体301套设在辅助罩体302的外周。
另外,导风罩30除了可以配置为上述的外周封闭的筒状结构以外,还可以设置成半开放的结构。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罩30配置为截面呈U型的长条状薄壁结构,导风罩30设置在外壳11的上侧,以使导风罩30和外壳11之间形成散热风道。
具体来说,导风罩30的其中一个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凸轨34,另一个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凸轨35。外壳11的一侧具有滑槽112,另一侧具有滑槽113。凸轨34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112内、凸轨35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113内。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将导风罩30设置在外壳11的一端(如左端),使凸轨34伸入滑槽112内、使凸轨35伸入滑槽113内,然后将导风罩30向外壳11的另一端(如右端)逐渐推入,以实现导风罩30与外壳11之间的装配。
在具体配置时,凸轨34、凸轨35的表面以及滑槽112、滑槽113的内壁可以进行粗糙化处理,以提升导风罩30和外壳11在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保持导风罩30和外壳11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凸轨34、凸轨35的表面设置齿状结构,在滑槽112、滑槽113的内壁设置齿状结构,当凸轨34和滑槽112的齿状结构相互啮合、凸轨35和滑槽113的齿状结构相互啮合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导风罩30和外壳11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
另外,在对半开放式的导风罩30进行设置时,导风罩30的截面面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其中,半开放式的导风罩30的截面面积可以依照上述的外周封闭的筒状结构的截面进行类似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在半开放式的导风罩30中,导风罩30也可以由多个罩体组合而成,以提升导风罩30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例如,如图13所示,导风罩30包括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辅助罩体302可滑动的设置于固定罩体301,且辅助罩体302能够相对固定罩体301左右滑动。通过调节辅助罩体302与固定罩体301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能够对导风罩30整体的长度进行有效调节。
在具体配置时,辅助罩体302可以套设在固定罩体301的外周。具体来说,固定罩体301的其中一个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凸轨3011,另一个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凸轨3012。辅助罩体302的一侧具有滑槽3021,另一侧面具有滑槽3022。凸轨3011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3021内、凸轨3012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3022内。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将辅助罩体302设置在固定罩体301的右端,使凸轨3011伸入滑槽3021内,使凸轨3012伸入滑槽3022内,然后将辅助罩体302向固定罩体的左端逐渐推入,以实现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之间的装配。
另外,辅助罩体302的其中一个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凸轨34,另一个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凸轨35。外壳11的一侧具有滑槽112,另一侧具有滑槽113。凸轨34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112内、凸轨35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113内。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将辅助罩体302设置在外壳11的一端(如左端),使凸轨34伸入滑槽112内、使凸轨35伸入滑槽113内,然后将辅助罩体302向外壳11的另一端(如右端)逐渐推入,以实现辅助罩体302与外壳11之间的装配。
具体配置时,凸轨3011、凸轨3012的表面、滑槽3021、滑槽3022的内壁可以进行粗糙化处理,以提升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在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保持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凸轨3011、凸轨3012的表面设置齿状结构,在滑槽3021、滑槽3022的内壁设置齿状结构,当凸轨3011和滑槽3021的齿状结构相互啮合、凸轨3012和滑槽3022的齿状结构相互啮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固定罩体301和辅助罩体302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
在实际应用时,光模块组件可以应用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传送或接入等通信设备中。如图14所示,在具体配置时,通信设备20中可以包括主板22。主板22上可以设有集成电路、处理器、存储器等电子器件(图中未示出),以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存储等处理。
其中,光模块10由壳体21的开孔插入容纳腔212内,第二连接器123与主板电连接,外部光纤线缆与第一连接器122进行对接。即光模块10连接于光纤线缆与通信设备20之间,用于将光纤线缆中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通信设备20。还用于将通信设备20中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传输给光纤线缆,以建立光信号、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连接和转换。
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时,通信设备20中所使用的光模块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模块和导风罩;
所述光模块包括:外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电路板组件,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端;
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外周,且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散热风道;
所述导风罩包括固定罩体和辅助罩体,所述辅助罩体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罩体,且所述辅助罩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为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为板状结构,且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结构,且所述导风罩套设在所述外壳的部分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风罩的截面形状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风罩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加或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可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内壁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外壳的外壁抵接。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孔;
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通过所述开孔向所述容纳腔外排气或向所述容纳腔内吸气;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光模块组件;
所述第一连接器或所述第二连接器经由所述开孔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主板连接;
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开孔对接,以使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和所述壳体为一体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体或所述辅助罩体与所述壳体密闭对接。
CN202011051040.0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114325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1040.0A CN114325962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PCT/CN2021/119613 WO2022068649A1 (zh) 2020-09-29 2021-09-22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1040.0A CN114325962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5962A CN114325962A (zh) 2022-04-12
CN114325962B true CN114325962B (zh) 2023-04-07

Family

ID=8094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1040.0A Active CN114325962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5962B (zh)
WO (1) WO202206864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2269B1 (en) * 2001-08-31 2003-07-1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n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a surface mount package
CN103676027B (zh) * 2012-09-14 2016-01-2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TW201503494A (zh) * 2013-04-24 2015-01-16 Molex Inc 具有熱表面的連接器系統
JP2018509729A (ja) * 2014-12-23 2018-04-0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空気流を伴う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US9407046B1 (en) * 2015-05-15 2016-08-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0690881U (zh) * 2018-04-18 2020-06-05 安费诺有限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笼状件组件和电子系统
US11051425B2 (en) * 2018-08-31 2021-06-29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Thermal managemen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9746197U (zh) * 2019-04-04 2019-12-06 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可插拔连接器壳体散热结构
CN110764200A (zh) * 2019-11-30 2020-02-07 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光模块的壳体组件、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5962A (zh) 2022-04-12
WO2022068649A1 (zh)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4760B1 (en) Pluggable module having cooling channel with heat transfer fins
US9869837B2 (en) Heat dissipa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336526B (zh) 具有热表面的连接器系统
CN204929513U (zh) 手持装置及使用该手持装置的手持云台
CN107039818B (zh) 传递热能的可插拔连接器和整体式壳体外壳
US8632261B2 (en) Integrated and sealed opto-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JP7370160B2 (ja) 光伝送装置
CN21160362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325962B (zh) 一种光模块组件和通信设备
CN113597824A (zh) 电路盒及无人飞行器
US20200033541A1 (en) Thermal interface
CN110024502B (zh) 侦听机
JP2008227279A (ja) プラガブル光トランシーバ
CN107613171B (zh)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13726027A (zh) 无线充电装置
US11864354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equipped with heatsink
CN217689525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1478831U (zh) 一种结构光模组
CN211528765U (zh) 一种散热结构、网络设备及笼子
CN219676339U (zh) 光模块及光传导组件
CN220543166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8995730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605569U (zh) 一种散热结构、导光部及内窥镜
CN219552713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9552715U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