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5569A -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5569A
CN114325569A CN202210196178.2A CN202210196178A CN114325569A CN 114325569 A CN114325569 A CN 114325569A CN 202210196178 A CN202210196178 A CN 202210196178A CN 114325569 A CN114325569 A CN 114325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
processor
acoustic
sensor
light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61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5569B (zh
Inventor
付沈斌
王俊刚
万冬元
唐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rui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961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5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5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5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5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5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雷电探测装置,包括:壳体;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进行数据处理;至少四个光电传感器,至少四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声电传感器,所述声电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声电传感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声电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本公开通过声电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的结合,可准确探测雷电发生位置的方位和距离,运算简易、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车载等移动使用的场景中。

Description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雷电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雷雨天行车在经过树木、高层建筑时,存在雷击风险,如果能够对雷电发生的方位进行探测,根据雷电发生方位规划行车路线,避开雷电发生位置则可有效降低或避免雷击风险。现有技术中的雷电探测装置普遍为探测站形式的固定结构,这种雷电探测装置采用获取雷电电流或是探测雷电磁场的方式来探测雷电发生位置,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体积大、不可移动的缺点,不能应用于车载等移动使用的场景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电探测装置。本公开通过声电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的结合,可准确探测雷电发生位置的方位和距离, 运算简易、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车载等移动使用的场景中。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雷电探测装置,包括: 壳体;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进行数据处理;
至少四个光电传感器,至少四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声电传感器,所述声电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声电传感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声电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雷电发生时,各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受雷电照射生成光电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将所述光电信号传输到所述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选取其中光电信号强度最大的光电传感器,将该光电传感器所在方位记为第一判断方位;
各个所述声电传感器接收雷声生成声电信号,所述声电传感器将所述声电信号传输到所述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选取其中声电信号生成时间最早的声电传感器,将该声电传感器所在方位记为第二判断方位;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判断方位与所述第二判断方位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一判断
方位与所述第二判断方位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判断方位作为雷电发生方位,且根据所述光电信号和所述声电信号参数计算与雷电发生位置的距离;若所述第一判断方位与所述第二判断方位不一致则重新获取下一组光电信号和声电信号进行判断。
优选地,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声电传感器的数量均为八个,八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围绕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等角度间隔分布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所述声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若干条向外突出的凸棱,所述凸棱的数量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相对应,各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各条所述凸棱上。
优选地,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声光传感器,所述声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声光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方位传感器,所述方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向所述处理器输入基准参考方位。
优选地,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感应环境温湿度;
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感应环境气压。
优选地,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优选地,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进行外部通信。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磁吸件。本公开所述的一种雷电探测装置,其优点在于:
本公开通过多个声电传感器和多个光电传感器的规则排布,当雷电发生时,雷电照射使各个光电传感器生成光电信号,其中,所在方位最靠近雷电发生位置的光电传
感器接收的为直射光线,光照幅度最强,其他方位的光电传感器接收的为侧射光线, 光照幅度较弱,此时处理器接收各个光电传感器的光电信号,选取其中光电信号强度最大的光电传感器,将该光电传感器的方位记为第一判断方位,此方位为光电信号判断中最靠近雷电发生位置的方位。声电传感器会接收雷电发生时的雷声并生成声电信号,由于各个声电传感器的排布方位不同,因而各个声电传感器接收到雷声并生成声电信号的时间点不同,所在方位最靠近雷电发生位置的声电传感器最先生成声电信号,其余的声电传感器生成声电信号的时间较晚,此时处理器接收各个声电传感器的声电信号,选取其中声电信号生成时间最早的声电传感器,即所在方位最接近雷电发生位置的声电传感器,处理器将该声电传感器所在方位记为第二判断方位。然后处理器再将第一判断方位与第二判断方位进行比对,如第一判断方位与第二判断方位一致,即光电传感器和声电传感器所分别捕捉到的光线和雷声均为雷电产生,没有其他外部因素干扰,则判断第一判断方位为雷电发生方位,然后再根据对应的光电传感器、声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和声信号的时间差,结合音速来计算雷电发生位置与探测装置所在位置的距离,这样就得到了雷电发生位置的方位和距离,完成雷电探测过程。如果第一判断方位与第二判断方位不一致,则说明光线和雷声的捕捉过程中可能存在外部因素干扰,此时继续捕捉下一组光电信号和声电信号,重复上述过程进行判断即可。本公开通过将光电传感器和声电传感器进行结合和规则排布,在对比雷电光线和雷声来源一致后确认雷电发生位置的方位,再计算雷电发生位置距离,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可适用于轿车、公交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中进行雷电探测,可有效降低或避免雷雨天交通工具雷击风险,提高安全性。同时采用声光来源比对验证的方式,可提高雷电探测方位的准确性,进而使得雷电探测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公开所述一种雷电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公开所述一种雷电探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01-凸棱,20-处理器,30-光电传感器,40-声电传感器,50-声光传感器,60-方位传感器,70-温湿度传感器,80-气压传感器,90-定位模块,100-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图 2 所示,本公开所述的一种雷电探测装置,包括:
壳体 10,壳体 10 通常为采用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的圆柱形,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各个电路部件的安装腔,底部形成有一底座,以便于安装在车辆等交通工具的顶部。
处理器 20,处理器 20 设置在壳体 10 内,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器 20 可选用
(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用于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运算。
至少四个光电传感器 30,至少四个光电传感器 30 均布在壳体 10 上,主要围绕
壳体 10 的中心位置等角度间隔分别,在壳体 10 位置固定时,各个光电传感器30 分
别位于壳体 10 中心位置外侧的各个方位处,可对各个光电传感器 30 进行方位对应。
光电传感器 30 与处理器 20 信号连接,具体的,光电传感器 30 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
20 的输入端,雷电光线照射时使光电传感器 30 感应生成光电信号,光电传感器30
将生成的光电信号输入到处理器 20 中。
声电传感器 40,声电传感器 40 的数量与光电传感器 30 的数量相对应,即数量
相等,声电传感器 40 和光电传感器 30 一一对应设置在壳体 10 上,具体的,单个的
声电传感器 40 和光电传感器 30 构成一组感应组件,同一组的声电传感器 40与光电
传感器 30 相对于壳体 10 中心位置的所在方位相同,即同一组的声电传感器40 与光
电传感器 30 的连线经过壳体 10 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 30 与声电传感器 40 的数量均为八个,八个
光电传感器 30 围绕壳体 10 的中心位置等角度间隔分布在壳体 10 上,光电传感器 30
设置在壳体 10 的侧面上,声电传感器 40 设置在壳体 10 上。具体的,相邻两个光电
传感器 30 的角度间隔为 45°,以壳体 10 的中心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分别对应 X 轴的正向、反向、Y 轴的正向、反向, 根据方位定义余下四个光电传感器 30 分别为东南、西南、东北和西北,这样就将八
个光电传感器 30 根据其所在方位一一对应起来了。声电传感器 40 的方位定义与光电
传感器 30 相同。光电传感器 30 的数量选为八个,能表明八个方位,这样可以表明雷电发生位置相对于车主的大致方位,能满足雷电方位探测及后续路线规避的需求。光电传感器 30 设置在壳体 10 侧面上垂直于水平面可便于接收雷电光线,使光电传感器
30 感应灵敏。
本公开的雷电探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以车载使用场景为例,将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安装于车辆顶部。雷电现象发生时,雷电光线照射使各个光电传感器 30 生成光电信号,这一光电信号通常为电流,八个光电传感器 30 生成的光电信号依次记为 I1、I2、I3、I4、I5、I6、I7 和 I8,其所在方
位分别为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正北和东北。其中,所在方位最靠近雷电发生位置的光电传感器 30 接收的为直射或接近直射的光线,其光照幅度最强,
所产生的光电信号强度(表现为电流大小)也最大。其他方位的光电传感器 30 所接收的为侧射光线或是位于雷电光线的背面,其光照幅度相对较弱,所产生的光电信号强度相对较小,选取光电信号强度最大的光电传感器 30,将该光电传感器 30 的方位记为第一判断方位。如,处理器 20 对比 I1、I2、I3、I4、I5、I6、I7 和 I8 的电流值, 其中 I3 为其中的最大值,则将 I3 所代表的正南记为第一判断方位,此方位为光信号判断中最靠近雷电发生位置的方位。
接着进行声电信号判断,传感器会接收雷电发生时的雷声并生成声电信号,这一声电信号通常也为电流。由于各个声电传感器 40 的排布方位不同,因而各个声电传
感器 40 接收到雷声并生成声电信号的时间点不同,所在方位最靠近雷电发生位置的
声电传感器 40 最先生成声电信号,其余的声电传感器 40 生成声电信号的时间较晚。具体的,八个声电传感器 40 接收到雷声生成声电信号的时刻依次记为 t1、t2、t3、t4、t5、t6、t7 和 t8,其所在方位分别为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正北和东北,处理器 20 对比 t1、t2、t3、t4、t5、t6、t7 和 t8 的时刻,其中 t3 为最早的时刻, 则将 t3所代表的正南记为第二判断方位。
然后处理器 20 再将第一判断方位与第二判断方位进行比对,如第一判断方位与
第二判断方位一致(均为正南),即光电传感器 30 和声电传感器 40 所分别捕捉到的光线和雷声均为雷电产生,没有其他外部因素干扰,则判断正南为雷电发生方位。
处理器 20 继续计算雷电发生位置与探测装置所在位置的距离,具体计算方式为: 由于雷电光线以光速传播,所以其从发生位置传播到探测装置所在位置的时间可
以忽略不急,将光电传感器 30 首次感应到雷电光线生成光电信号的时刻记为ta,选取声电传感器 40 中最早接收到雷声生成声电信号的时刻,即上述 t3,则雷电发生位置与探测装置的距离计算为:
L=音速*(t3-ta);
如,当 ta 与 t3 的时间差为 4s 时,则 L=340m/s*4s=1360m。
则雷电探测装置探测雷电发生位置为:正南方向 1360m,处理器 20 将该探测结果输出到手机、车载主机等智能终端,车主获取该探测结果后,可规划行车路线以避开雷电发生位置。
如果第一判断方位与第二判断方位不一致,则说明光线和雷声的捕捉过程中可能
存在外部因素干扰,此时继续捕捉下一组光电信号和声电信号,重复上述过程进行判断即可。
本公开通过将光电传感器 30 和声电传感器 40 进行结合和规则排布,在对比雷电光线和雷声来源一致后确认雷电发生位置的方位,再计算雷电发生位置距离,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可适用于轿车、公交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中进行雷电探测,可有效降低或避免雷雨天交通工具雷击风险,提高安全性。同时采用声光来源比对验证的方式,可提高雷电探测方位的准确性,进而使得雷电探测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壳体 10 的侧面形成有若干条向外突出的凸棱 101,凸棱101 的数量与光电传感器 30 的数量相对应,如图示的八条,凸棱 101 突出在壳体
10 的侧面之外,使相邻两个光电传感器 30 之间形成有一凹陷的槽。凸棱 101结构主
要考虑到在光电信号判断过程中,需要区别各个光电传感器 30 生成的光电信号电流
大小,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光电传感器 30 有时出现光电信号电流非常接
近的情况,这就不利于处理器 20 进行选取。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通
过在壳体 10 的侧面设置凸棱 101,将光电传感器 30 设置在凸棱 101 上,这样雷电光线直射入其中一个光电传感器 30,侧射光线会被相邻的凸棱 101 的侧面所遮挡,这样照射到相邻光电传感器 30 的光线强度就大幅减弱,可避免出现光电信号电流非常
接近的情况,更便于处理器 20 的处理运算,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声光传感器 50,声光传感器 50 设置在壳体 10 顶面的中心位置,感应方向竖直
向上,声光传感器 50 与处理器 20 信号连接。当雷电发生位置位于探测装置的正上方
时,各个光电传感器 30 和各个声电传感器 40 的感应信号接近相同,此时位于侧面的
各个光电传感器 30 接收的均为侧射光线,而位于顶部的声光传感器 50 接收的为直射
光线,声光传感器 50 的光电信号电流明显大于光电传感器 30 的光电信号电流,此时
处理器 20 判断雷电发生位置位于正上方。通过上述的方式可计算雷电发生位置与探
测装置的距离。声光传感器 50 主要用于探测发生于正上方的雷电现象。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方位传感器 60,方位传感器 60 主要根据探测装置的移动、位置变换,实时向处理器 20 输入基准参考方位,以确保方位判断结果准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温湿度传感器 70,温湿度传感器 70 设置在壳体 10 上,且与处理器 20 信号连接,
用于感应环境温湿度,温湿度传感器 70 选用常规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合即可。
气压传感器 80,气压传感器 80 设置在壳体 10 上,且与处理器 20 信号连接,用于感应环境气压。
处理器 20 接收上述感应信号,获得所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然后输入到常规的气象分析模型中,可以获得一个短时的气象预测结果输出给车主,车主可以根据该气象预测结果合理规划行车路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定位模块 90,定位模块 90 设置在壳体 10 上,且与处理器 20 信号连接,用于获取定位信息。定位模块 90 可以选用 GPS 模块或北斗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定位功能。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雷电探测装置还包括:
通信模块 100,通信模块 100 设置在壳体 10 上,且与处理器 20 信号连接,用于进行外部通信,通信模块 100 可以选用 WiFi 模块、蓝牙模块、4G 模块、5G 模块或其他常用的短距离通信模块 100,主要用于与手机、车载主机等智能终端通信,以将雷电探测结果等信息传输到智能终端中。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壳体 10 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磁吸件,磁吸件采用磁铁制成,用于吸附在交通工具,如车身上,磁铁吸附具有安装稳固、拆装方便的优点。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进行数据处理;
至少四个光电传感器,至少四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声电传感器,所述声电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声电传感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声电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雷电发生时,各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受雷电照射生成光电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将所述光电信号传输到所述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选取其中光电信号强度最大的光电传感器,将该光电传感器所在方位记为第一判断方位;
各个所述声电传感器接收雷声生成声电信号,所述声电传感器将所述声电信号传输到所述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选取其中声电信号生成时间最早的声电传感器,将该声电传感器所在方位记为第二判断方位;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判断方位与所述第二判断方位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一判断方位与所述第二判断方位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判断方位作为雷电发生方位,且根据所述光电信号和所述声电信号参数计算与雷电发生位置的距离;若所述第一判断方位与所述第二判断方位不一致则重新获取下一组光电信号和声电信号进行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声电传感器的数量均为八个,八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围绕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等角度间隔分布在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所述声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若干条向外突出的凸棱,所述凸棱的数量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相对应,各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各条所述凸棱上。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声光传感器,所述声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声光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方位传感器,所述方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向所述处理器输入基准参考方位。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用于感应环境温湿度;
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感应环境气压。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进行外部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雷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磁吸件。
CN202210196178.2A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Active CN114325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6178.2A CN114325569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6178.2A CN114325569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5569A true CN114325569A (zh) 2022-04-12
CN114325569B CN114325569B (zh) 2022-06-17

Family

ID=8103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6178.2A Active CN114325569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556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6378A (ja) * 1999-08-30 2001-03-16 Sharp Corp 落雷サージ警告装置及び落雷サージ警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1799560A (zh) * 2009-11-25 2010-08-11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多个声音传感器雷电定位仪及其定位方法
CN102680939A (zh) * 2012-04-06 2012-09-19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声光电同步观测的雷电定位方法及装置
CN202886628U (zh) * 2012-09-07 2013-04-1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声光电同步观测的雷电定位装置
CN203101662U (zh) * 2012-05-16 2013-07-31 北京蓝湖空间科技发展中心 一种雷暴天气现象仪
CN103713338A (zh) * 2013-12-31 2014-04-09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气象台站的雷暴日自动记录系统及其记录方法
CN109507637A (zh) * 2018-11-15 2019-03-22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方向定位装置
CN110568273A (zh) * 2019-08-02 2019-12-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雷电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6378A (ja) * 1999-08-30 2001-03-16 Sharp Corp 落雷サージ警告装置及び落雷サージ警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1799560A (zh) * 2009-11-25 2010-08-11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多个声音传感器雷电定位仪及其定位方法
CN102680939A (zh) * 2012-04-06 2012-09-19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声光电同步观测的雷电定位方法及装置
CN203101662U (zh) * 2012-05-16 2013-07-31 北京蓝湖空间科技发展中心 一种雷暴天气现象仪
CN202886628U (zh) * 2012-09-07 2013-04-1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声光电同步观测的雷电定位装置
CN103713338A (zh) * 2013-12-31 2014-04-09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气象台站的雷暴日自动记录系统及其记录方法
CN109507637A (zh) * 2018-11-15 2019-03-22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方向定位装置
CN110568273A (zh) * 2019-08-02 2019-12-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雷电监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5569B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5887B (zh) 移动式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及测量风速风向的方法
CN101339242B (zh) 声源定位的无线测量方法
US2008021181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ight and Shade Simulation in an Augmented-Reality System
CN208636719U (zh) 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的自动跟随系统
JP2011033609A (ja) 室内位置検出装置
CN106483583B (zh) 电子标签的定位系统、方法及电子标签探测仪
JP5386698B2 (ja) 室内位置検出装置
CN110487239A (zh) 锅炉膨胀在线监测系统
WO2017161630A1 (zh) 一种小区域雷电监测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412339B (zh) 一种电力系统电流测量装置及方法
JP2015127674A (ja) Gpsスマートシステム
CN114325569B (zh) 一种雷电探测装置
CN105548963A (zh) 一种基于led定位的可旋转自适应系统
KR20210087181A (ko) 위치를 탐지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02748745U (zh) 一种高精度定位的电子笔及电子白板系统
CN202886628U (zh) 一种基于声光电同步观测的雷电定位装置
CN112991439B (zh) 定位目标物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KR20200118949A (ko) 휴대용 공기질 측정 장치 및 그 공기질 관련 정보 표시 방법
CN208443442U (zh) 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及其系统
CN217605977U (zh) 一种雷电预警定位装置
CN116449396A (zh) Gnss欺骗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CN107607119B (zh) 一种基于空间环境磁场特征的无源组合定位装置
CN209765744U (zh) 基于地磁传感器和Lora技术的无线车位检测器
CN212624333U (zh) 定位手环和定位手环系统
CN114527424A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配件、移动终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6

Address after: No. B1, Floor 5, Building C, No. 2 Ruitai Road,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35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GUORUI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self compiled A1, 5th floor, building C, No. 2 Ruitai Road,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GUO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