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2239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2239A
CN114322239A CN202111613584.6A CN202111613584A CN114322239A CN 114322239 A CN114322239 A CN 114322239A CN 202111613584 A CN202111613584 A CN 202111613584A CN 114322239 A CN114322239 A CN 114322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vibration displacement
time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35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2239B (zh
Inventor
冯文斌
张飞
朱百发
王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35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2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2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2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容易因共振现象的产生而带来噪音并因此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危害整机性能及安全性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风机,本发明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获取壳体的振动位移;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以便空调器能够及时响应振动异常的情况,从而及时有效地削弱振动,进而有效保护空调器,减小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换热设备。近年来,虽然空调器技术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但现有空调器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现有空调器正常使用时通常都不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空调器内部很容易出现零部件老化、松动等问题,进而引发共振现象并相应产生噪音问题。特别是对于室内机而言,共振现象的产生会引发明显的共振音,从而影响用户体验,甚至还会加速空调器的损坏速度,进而对空调器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空调器容易因共振现象的产生而带来噪音并因此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危害整机性能及安全性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大于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一预设转速。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一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第二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二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再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二预设转速。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二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三预设时长后,第三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三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三预设转速。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和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之和。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三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四预设时长后,第四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四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再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四预设转速;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预设转速。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四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五预设时长后,第五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五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以前四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中最小的一次相对应的转速运行第六预设时长。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30分钟。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所述空调器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可以理解的是,壳体是最容易产生共振且振幅较大易于检测的部分,因而本申请特地选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来判断所述空调器的振动情况,以便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具体地,本申请能够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以便所述空调器能够及时响应振动异常的情况,从而及时有效地削弱振动,进而有效保护所述空调器,减小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本发明不对所述空调器的具体类型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其可以是立式空调,也可以是挂式空调,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这种有关具体应用场景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水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具体地,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之间设置有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流通有用于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换热的冷媒,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室内盘管、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盘管和电子膨胀阀。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壳体,所述室内盘管设置在所述室内壳体中,所述室内壳体中还设置有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设置在所述室内盘管附近;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壳体,所述室外盘管设置在所述室外壳体中,所述室外壳体中还设置有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设置在所述室外盘管附近;冷媒通过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在所述室内盘管和所述室外盘管之间不断循环流通以实现换热,所述四通阀换向时能够控制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逆循环,以使所述空调器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转换。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空调器的具体结构和类型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器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上,以便检测壳体的振动位移,当然,此处所述的壳体可以是室内壳体,也可以是室外壳体,即,可以通过检测所述室内壳体的振动位移判断所述室内机的振动情况,也可以通过检测所述室外壳体的振动位移判断所述室外机的振动情况,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具体类型和设置位置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只要所述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相应壳体的振动位移即可。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且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例如,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型号作任何限制,并且所述控制器既可以是所述空调器原有的控制器,也可以是为执行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单独设置的控制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控制器的结构和型号。
首先参阅图1,该图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S1:在空调器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获取壳体的振动位移;
S2: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风机的转速。
具体地,在步骤S1中,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后且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当然,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室内壳体上的位移传感器获取所述室内壳体的振动位移以判断所述室内机的振动情况,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室外壳体上的位移传感器获取所述室外壳体的振动位移以判断所述室外机的振动情况,这都不是限制性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风机的转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其具体判断条件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可以通过比较所述振动位移和预设振动位移的大小关系来选择性地调节风机的转速,也可以通过所述振动位移所处的数值范围来选择性地调节风机的转速,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只要使用壳体的振动位移作为基础参数来选择性地调节风机的转速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而言,如果所述控制器通过设置在所述室内壳体上的位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室内壳体的振动位移,则通过所述室内壳体的振动位移判断所述室内机的振动情况,进而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而如果所述控制器通过设置在所述室外壳体上的位移传感器获取到所述室外壳体的振动位移,则通过所述室外壳体的振动位移判断所述室外机的振动情况,进而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对象作任何限制,例如,所述控制器可以仅判断所述室内机的振动情况,也可以仅判断所述室外机的振动情况,还可以同时判断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振动情况,这并不是限制性的。
接着参阅图2,该图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101:在空调器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获取壳体的振动位移;
S102:如果第一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大于预设振动位移,则使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一预设转速;
S103: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第二次获取壳体的振动位移;
S104:如果第二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预设振动位移,则再使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二预设转速;
S105:经过第三预设时长后,第三次获取壳体的振动位移;
S106:如果第三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预设振动位移,则使风机的转速减小第三预设转速;
S107:经过第四预设时长后,第四次获取壳体的振动位移;
S108:如果第四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预设振动位移,则再使风机的转速减小第四预设转速;
S109:经过第五预设时长后,第五次获取壳体的振动位移;
S110:如果第五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预设振动位移,则使风机以前四次获取到的壳体的振动位移中最小的一次相对应的转速运行第六预设时长。
具体地,在步骤S101中,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后且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5分钟。
接着,在步骤S102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所述第一预设转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预设振动位移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并且,本发明也不对所述第一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转速为20转/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壳体的底板和侧板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壳体的底板的竖直振动位移和所述壳体的侧板的水平振动位移,在所述壳体的底板的竖直振动位移和所述壳体的侧板的水平振动位移均超过预设振动位移的情况下才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以便最大程度地提升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3中,所述控制器能够在经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第二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以便更加准确地对所述壳体的振动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当然,所述控制器也可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持续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并选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参数,这并不是限制性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1分钟。
接着,在步骤S104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第二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所述第二预设转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二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转速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5中,所述控制器能够在经过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后,第三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以便更加准确地对所述壳体的振动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当然,所述控制器也可以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持续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并选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参数,这并不是限制性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也为1分钟,以便提升判断的及时性。
接着,在步骤S106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第三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所述第三预设转速,以便再次尝试消除所述空调器的共振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三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转速设置成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和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之和;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转速设定为60转/分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7中,所述控制器能够在经过所述第四预设时长后,第四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以便更加准确地对所述壳体的振动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当然,所述控制器也可以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长内持续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并选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参数,这并不是限制性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也为1分钟,以便提升判断的及时性。
接着,在步骤S108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第四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所述第四预设转速,以便进一步尝试消除所述空调器的共振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四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四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预设转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9中,所述控制器能够在经过所述第五预设时长后,第五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以便更加准确地对所述壳体的振动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当然,所述控制器也可以在所述第五预设时长内持续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并选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参数,这并不是限制性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五预设时长也为1分钟,以便提升判断的及时性。
接着,在步骤S110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第五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以前四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中最小的一次相对应的转速运行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以便有效避免所述风机因频繁改变转速而容易损坏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六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30分钟。
在上述五次判断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所述位移传感器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出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的情况,则判断当前转速下没有产生共振现象,因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机维持当前转速继续运转,并且能够在预设检测时长内不再检测所述空调器的振动情况,从而有效达到节省能耗的效果;当然,本发明不对所述预设检测时长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预设检测时长优选为30分钟,进而在保证能耗的基础上还能够及时发现所述空调器的振动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空调器没有发生共振情况时,所述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转速或者所述控制器指定的预设转速运行即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形下,第一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在于,“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选择性地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第一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大于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一预设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一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第二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二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再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二预设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增加第二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三预设时长后,第三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三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三预设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和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三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四预设时长后,第四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四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再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四预设转速;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预设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风机的转速减小第四预设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经过第五预设时长后,第五次获取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
如果第五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依然大于所述预设振动位移,则使所述风机以前四次获取到的所述壳体的振动位移中最小的一次相对应的转速运行第六预设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30分钟。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111613584.6A 2021-12-27 2021-12-2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322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3584.6A CN114322239B (zh) 2021-12-27 2021-12-2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3584.6A CN114322239B (zh) 2021-12-27 2021-12-2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239A true CN114322239A (zh) 2022-04-12
CN114322239B CN114322239B (zh) 2023-10-20

Family

ID=8101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3584.6A Active CN114322239B (zh) 2021-12-27 2021-12-2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223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653A (ja) * 1996-06-26 1998-01-16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40048123A (ko) * 2002-12-02 2004-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에어컨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06016576A (zh) * 2015-03-24 2016-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29931A (zh) * 2015-04-07 2017-12-01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空调机
CN110762771A (zh) * 2019-11-11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外机共振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36516A (zh) * 2019-10-18 2020-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暖通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暖通系统
CN111023327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93394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CN113237196A (zh) * 2021-05-17 2021-08-1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风机降噪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653A (ja) * 1996-06-26 1998-01-16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40048123A (ko) * 2002-12-02 2004-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에어컨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06016576A (zh) * 2015-03-24 2016-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29931A (zh) * 2015-04-07 2017-12-01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空调机
CN112393394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CN110836516A (zh) * 2019-10-18 2020-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暖通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暖通系统
CN110762771A (zh) * 2019-11-11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外机共振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023327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37196A (zh) * 2021-05-17 2021-08-1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风机降噪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239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8879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EP2148147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07631442A (zh) 出风角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091251B (zh) 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917512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与空调器
CN108332351B (zh) 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198877B (zh) 变频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513812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418283B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4819541B (zh)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6895561B (zh) 一种检测空调器冷媒泄漏的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EP3674621B1 (en) Air conditioner
JP7122990B2 (ja) 換気装置および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CN11432223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05570A1 (zh) 用于空调器的静音控制方法
US10830481B2 (en) Detecting blockage of air conditioner unit based on fan speed
CN111397135A (zh) 空调器的缺氟检测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KR20040080860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팬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5939565U (zh) 空调控制系统和空调
CN11333996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1281201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having a learning event
JP6297176B2 (ja) 室内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JPH07120049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202868A (ja) 空気調和機
CA2885449A1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hvac system having tandem compres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