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0520B -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0520B
CN114320520B CN202111476099.9A CN202111476099A CN114320520B CN 114320520 B CN114320520 B CN 114320520B CN 202111476099 A CN202111476099 A CN 202111476099A CN 114320520 B CN114320520 B CN 1143205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engine oil
oil pressure
pressure valu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60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0520A (zh
Inventor
徐龙
张文
杨敬恩
范强
尹承军
陈泽
赖运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60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0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0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0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使发动机起动前得到合适的预润滑,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机油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机油压力值;控制机油预供泵对发动机预供机油,以调整初始机油压力值;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发动机起动。由于本申请通过根据不同的机油温度值设定所需达到的机油压力值,并在达到设定的机油压力值后,控制发动机起动,能够使发动机起动前得到合适的预润滑,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功率发动机在起动之前必须预供机油,使预供机油压力值达到设定值后才允许发动机起动。预供机油可以使发动机各摩擦副在起动之前得到预润滑,避免起动过程中各摩擦面之间的划伤,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在相关技术中,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控制发动机在起动之前的预供机油:
方式一:预先设置一个固定的预供机油压力设定值,当预供机油压力值达到该设定值时,起动发动机。
方式二:预先设置一个预供机油时间设定值,当预供机油的时间超过该时间设定值时,起动发动机。
但是,上述方式一中,预供机油压力设定值较高时,在一定温度范围下,机油压力值无法达到设定值,发动机起动困难,预供机油压力设定值较低时,机油压力值很容易达到设定值,造成因发动机预润滑不充分,起动过程中各摩擦面之间的划伤,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方式二中,预供机油时间设定值较长时,机油预供泵长时间工作会耗费大量蓄电池电量,缩短蓄电池和发动机使用寿命,预供机油时间设定值较短时,又会造成发动机预润滑不充分。
因此,如何使发动机在起动前得到适当的预润滑,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使发动机起动前得到合适的预润滑,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机油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机油压力值;
控制机油预供泵对所述发动机预供机油,以调整所述初始机油压力值;
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发动机起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的:
按照预设步长将目标机油温度值范围进行划分,获得多个机油温度端点值;
分别采集预设机油量的机油在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下,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
基于所述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拟合得到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
基于所述变化曲线确定所述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在温度临界点之前,所述机油温度值和所述机油压力值之间呈负相关;
在所述温度临界点之后,随着机油温度值的变化,机油压力值的变化趋于平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临界点是基于机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的特性确定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机油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机油压力值;
预供单元,用于控制机油预供泵对所述发动机预供机油,以调整所述初始机油压力值;
起动单元,用于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发动机起动。
可选的,所述对应关系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的:
按照预设步长将目标机油温度值范围进行划分,获得多个机油温度端点值;
分别采集预设机油量的机油在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下,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
基于所述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拟合得到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
基于所述变化曲线确定所述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所述对应关系中,在温度临界点之前,所述机油温度值和所述机油压力值之间呈负相关;
在所述温度临界点之后,随着机油温度值的变化,机油压力值的变化趋于平缓。
可选的,所述温度临界点是基于机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的特性确定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设定所需达到的目标机油压力值,并在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发动机起动。因而,基于上述方式进行发动机控制,能够根据发动机在不同机油温度的情况下所需达到的机油压力值,使发动机充分润滑并起动,能够提升发动机起动效率,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适用性强。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动机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概念进行介绍。
发动机冷态:指发动机长时间未工作,机体温度、水温及油温等与环境温度相差不大的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根据油温传感器检测的机油温度值,确定当前发动机处于冷态还是热态。
发动机热态:是指发动机停机后在短时间内再次起动前的状态,此时机体温度、水温及油温等均比环境温度高很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动机热态用于表示发动机的机体温度、水温及油温等均比环境温度高很多的状态。
摩擦副:指两个既直接接触又产生相对摩擦运动的物体所构成的体系,也可称为运动副。摩擦副几乎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根据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副和滚动摩擦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是为发动机摩擦副提供预润滑。
起动机:指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起动。发动机在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借助外力旋转。发动机借助外力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能自行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起动机主要是用于在预供机油压力值达到目标机油压力值后,自动起动发动机的。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设计思想进行简要介绍:
大功率发动机在起动之前必须预供机油,使机油压力值达到设定值后才允许发动机起动。预供机油可以使发动机各摩擦副在起动之前得到预润滑,避免起动过程中各摩擦面之间的划伤,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在起动前的状态分为冷态和热态两种状态,不同状态下对应的机油温度不同,而在不同机油温度时所能达到的预供机油压力值是不一样的,机油温度越高,机油粘度越低,所能达到的预供机油压力值越低。
相关技术中,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控制发动机在起动之前的预供机油:
方式一:预先设置一个固定的预供机油压力设定值,当预供机油压力值达到该设定值时,起动发动机。
方式二:预先设置一个预供机油时间设定值,当预供机油的时间超过该时间设定值时,起动发动机。
但是,方式一中预供机油压力设定值是个定值,如果设置太低,在发动机冷态时,可能会造成预润滑不充分,导致起动过程中摩擦面之间的划伤,进而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如果设置太高,在发动机热态时,很容易造成预供机油压力达不到设定值,无法起动发动机的现象;方式二中,预供机油时间设定值较长时,机油预供泵长时间工作会耗费大量蓄电池电量,缩短蓄电池和发动机使用寿命,预供机油时间设定值较短时,又会造成发动机预润滑不充分。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设定所需达到的目标机油压力值,并在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发动机起动。因而,基于上述方式进行发动机控制,可以提前预判发动机在不同状态下的预供机油压力值,保证发动机的顺利起动,不仅可以避免因预润滑不充分,导致起动过程中摩擦面之间的划伤,进而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还可避免为达到预供机油压力值,机油预供泵长时间工作导致蓄电池馈电的问题。该方式不需额外增加零部件,只需更改软件逻辑即可实现,适于批量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实施流程图,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S11: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例如,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为30℃,初始机油压力值为10kPa。
S12: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机油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机油压力值;
例如,当机油温度为30℃时,通过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和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机油压力值为60kPa。
S13:控制机油预供泵对发动机预供机油,以调整初始机油压力值;
具体地,确定目标机油压力值之后,机油预供泵开始预供机油,初始机油压力值开始升高。
S14: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发动机起动。
具体地,当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大于等于目标机油压力值时,控制发动机起动,例如当目标机油压力值为60kPa,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大于等于60kPa时,即可触发起动机工作,从而顺利起动发动机。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设定所需达到的目标机油压力值,并在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发动机起动。因而,基于上述方式进行发动机控制,能够根据发动机在不同机油温度的情况下所需达到的机油压力值,使发动机充分润滑并起动,能够提升发动机起动效率,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适用性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首先,按照预设步长将目标机油温度值范围进行划分,获得多个机油温度端点值;其次,分别采集预设机油量的机油在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下,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然后,基于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拟合得到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最后,基于变化曲线确定对应关系。
具体地,假设目标机油温度值范围为0℃至100℃,预设步长设置为10℃,则按照预设步长将目标机油温度范围划分,得到0℃、10℃、20℃……100℃共11个机油温度端点值,然后分别采集在发动机润滑充分时,0℃、10℃、20℃……100℃分别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将机油温度端点值和机油压力预供值拟合,得到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并基于变化曲线得到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机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的特性确定温度临界点。
具体地,由于机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因此相同量的机油能达到的机油压力值越低,并且在温度临界点之前,机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的特性更明显,温度越高,机油压力值下降的越快。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在温度临界点之前,机油温度值和机油压力值之间呈负相关;在温度临界点之后,随着机油温度值的变化,机油压力值的变化趋于平缓。
具体地,在温度临界点之前,随着机油温度值升高,机油压力值降低,在温度临界点之后,随着机油温度值升高,机油压力值变化趋于平缓。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设定所需达到的目标机油压力值,并在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发动机起动。因而,基于上述方式进行发动机控制,能够根据发动机在不同机油温度的情况下所需达到的机油压力值,使发动机充分润滑并起动,能够提升发动机起动效率,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适用性强。
参阅图2A,其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的示意图,其中,T1表示温度临界值,在T0-T1区间内,机油压力值P随着机油温度值的升高而降低,在TI之后的区间内,机油压力值P变化趋于平缓。根据图2A中的变化曲线,可以获得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查询当前时刻的机油温度值对应的机油压力值,以设定目标机油压力值,发动机得到适当的预润滑。
参阅图2B,其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动机控制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动机控制结构主要包括执行按钮、机油预供单元及电控单元。其中,执行按钮包括直流电按钮和发动机起动按钮,机油预供单元包括机油预供泵、单向阀、油管,电控单元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继电器及线路。首先,按下直流电按钮,电控单元通电,控制器读取油温传感器检测的当前机油温度,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发动机当前状态下所需达到的机油压力值P,按下发动机起动按钮,继电器吸合,机油预供泵开始工作,向发动机预供机油,机油预供泵工作过程中,控制器通过油压传感器检测发动机主油道的机油压力值P1,当P1≥P时,机油预供泵停止供油,控制器自动触发发动机起动程序,发动机正常起动工作。发动机每次停机后,再次起动时控制器都会重新判断当前机油温度值,并设定对应的机油压力值,以保证发动机起动前各运动副的预润滑以及发动机的顺利起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入油温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机油温度,并在控制单元中存入机油温度对应预供机油压力值的曲线,控制单元通电后,读取当时的机油温度,根据曲线判断出所需达到的预供机油压力值,预供油泵开始工作,达到预供机油压力值后,自动触发起动机工作,从而顺利起动发动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引入油温参数,根据油温传感器反馈的机油温度值,不仅能确定发动机当前处于冷态还是热态,进一步的根据发动机的当前的机油温度值,并通过控制器内部设置机油温度压力曲线,设置合适的预供机油压力值,保证发动机的预润滑和起动。
参阅图3,其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介绍本申请中的发动机控制方法:
S1:按下直流电按钮,电控单元通电,控制器读取油温传感器检测的当前时刻的机油温度值t,并根据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设定预供机油压力值(即目标机油压力值)为P;
S2:按下起动按钮,继电器吸合,机油预供单元通电,机油预供泵向发动机预供机油,控制器读取油压传感器检测的发动机主油道的机油压力值P1,并比较预供机油压力值和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大小,当P1≥P时,允许发动机正常起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动机起动前,通过引入油温传感器读取当前的机油温度,判断发动机的状态,控制单元根据内部存储的机油温度压力曲线,判定发动机当前状态下,所需达到的预供机油压力值,按下发动机起动按钮,机油预供泵工作,预供机油压力达到当前设定值时,机油预供泵停止工作,发动机自动起动。基于上述方式,能够智能化、自动识别发动机状态,并设定相应的预供机油压力值,保证发动机的安全和起动,实现方便,无需在原有结构上增加任何元器件,只需更改控制器的控制逻辑即可实现,无需增加任何成本,操作方便,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发动机的起动操作过程是通过控制器自身实现的,没有任何变化,因此无需对操作人员进行额外培训及操作提醒。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为发动机控制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
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机油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机油压力值;
预供单元403,用于控制机油预供泵对发动机预供机油,以调整初始机油压力值;
起动单元404,用于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发动机起动。
可选的,对应关系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的:
按照预设步长将目标机油温度值范围进行划分,获得多个机油温度端点值;
分别采集预设机油量的机油在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下,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
基于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拟合得到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
基于变化曲线确定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对应关系中,在温度临界点之前,机油温度值和机油压力值之间呈负相关;
在温度临界点之后,随着机油温度值的变化,机油压力值的变化趋于平缓。
可选的,温度临界点是基于机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的特性确定的。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和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和计算装置。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阅图5所示,其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500可以至少包括处理器501、以及存储器502。其中,存储器502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501执行时,使得处理器501执行上述任意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计算装置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600。如图6所示,计算装置600以通用计算装置的形式表现。计算装置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0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02和处理单元601)的总线603。
总线6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单元6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623。
存储单元60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4的程序/实用工具625,这样的程序模块6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装置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对象能与计算装置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装置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05进行。并且,计算装置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0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06通过总线603与用于计算装置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装置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电子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装置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命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命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装置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装置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装置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装置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装置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装置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装置,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装置(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机油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机油压力值;
控制机油预供泵对所述发动机预供机油,以调整所述初始机油压力值;
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发动机起动;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的:
按照预设步长将目标机油温度值范围进行划分,获得多个机油温度端点值;
分别采集预设机油量的机油在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下,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
基于所述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拟合得到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
基于所述变化曲线确定所述对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中,在温度临界点之前,所述机油温度值和所述机油压力值之间呈负相关;
在所述温度临界点之后,随着机油温度值的变化,机油压力值的变化趋于平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临界点是基于机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的特性确定的。
4.一种发动机预供机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机油温度值,以及初始机油压力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机油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机油压力值;
预供单元,用于控制机油预供泵对所述发动机预供机油,以调整所述初始机油压力值;
起动单元,用于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机油压力值与目标机油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发动机起动;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的:
按照预设步长将目标机油温度值范围进行划分,获得多个机油温度端点值;
分别采集预设机油量的机油在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下,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
基于所述各个机油温度端点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机油压力预供值,拟合得到机油温度值与机油压力值的变化曲线;
基于所述变化曲线确定所述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中,在温度临界点之前,所述机油温度值和所述机油压力值之间呈负相关;
在所述温度临界点之后,随着机油温度值的变化,机油压力值的变化趋于平缓。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476099.9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20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6099.9A CN11432052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6099.9A CN11432052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520A CN114320520A (zh) 2022-04-12
CN114320520B true CN114320520B (zh) 2023-05-23

Family

ID=81049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6099.9A Active CN11432052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05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8511B (zh) * 2022-04-28 2023-03-24 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发动机油压的预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发动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09166A (ja) * 2008-09-29 2008-12-2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可変バルブタイミング機構の異常検出装置
JP2009299594A (ja) * 2008-06-13 2009-12-2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始動制御装置
CN113565642A (zh) * 2021-07-30 2021-10-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燃油泵的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08221U (zh) * 2017-02-09 2017-11-03 杭州天子岭发电有限公司 沼气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
US10202908B2 (en) * 2017-05-23 2019-02-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il pressure control for a variable camshaft tim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9594A (ja) * 2008-06-13 2009-12-2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始動制御装置
JP2008309166A (ja) * 2008-09-29 2008-12-2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可変バルブタイミング機構の異常検出装置
CN113565642A (zh) * 2021-07-30 2021-10-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燃油泵的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520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20520B (zh)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482710B (zh) 无线充电方法及终端
WO2020019300A1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供电电路、终端设备及供电方法
US1025665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CN103607822B (zh) 一种终端的闪光灯的过温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1985A (zh)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及终端
CN104348980A (zh) 一种屏幕功耗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707789A (zh) 一种基于流量监控实现移动数据卡省电的方法
CN104394675A (zh) 一种终端
CN105528171A (zh) 一种智能终端快速启动应用的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3338312A (zh) 一种智能手机睡眠节电系统及方法
CN109637535B (zh) 语音指令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5528203A (zh) Cpu使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000053B (zh) 一种基于智能插座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088456B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保护系统
CN10958211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开机控制方法
CN115306572B (zh) 一种发动机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321897B (zh) 基于温度平衡充电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095929B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不停重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WO202126262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photovoltaic energy into water heater systems
CN112349987B (zh)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68871A (zh) 运算资源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078401A (zh) 一种周期任务温度感知能耗优化方法
CN111969678B (zh) 基于高通平台的终端快充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5951843U (zh) 一种自适应热泵远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