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9926B -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9926B
CN114319926B CN202210053568.4A CN202210053568A CN114319926B CN 114319926 B CN114319926 B CN 114319926B CN 202210053568 A CN202210053568 A CN 202210053568A CN 114319926 B CN114319926 B CN 114319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detection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35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9926A (zh
Inventor
何高林
陈杰
田玉敏
金铭
蒋忠明
曹中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ang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ang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ang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ang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35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9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9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9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9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9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圈,所述升降圈套设在支撑柱上并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圈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部与调节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底杆,本发明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可通过支撑条的上升适应不同斜度的顶使用,适应性较好,并且方便根据压力判断建筑物的坍塌情况并提前作出应对,避免产生坍塌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加固是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此技术广泛用于设计变更,增加梁、柱、悬挑梁、板等加固和变更工程,是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作用的连接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板、梁结构调整的钢筋补强预制梁修复植筋,幕墙埋件广告牌锚固,机械设备安装植筋锚固等,岩石砖砌体等锚固,石材干挂幕墙。石材粘接,矿山洞顶、壁部位的锚固支护;铁路铁轨的锚固,水利设施码头公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工程的各种锚固,一些建筑存在时间久了之后,抗震能力下降,震动时容易产生晃动,容易加快破坏建筑的支撑件,严重时会产生坍塌事故,重新翻修又容易影响建筑外观。目前使用的外部加固装置通常不方便适应不同角度的支撑,并且设置好支撑之后无法检测支撑的承重情况,无法检测被支撑建筑物的坍塌情况,使用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外部加固装置通常不方便适应不同角度的支撑,并且设置好支撑之后无法检测支撑的承重情况,无法检测被支撑建筑物的坍塌情况,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圈,所述升降圈套设在支撑柱上并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圈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部与调节柱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底杆,所述支撑底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杆,所述支撑顶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球,所述支撑球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底部开设有支撑滑槽,所述支撑球顶部延伸至支撑滑槽内部并与支撑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条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有两组并且对称分布在支撑条顶部两端。
使用时,将支撑柱放置在需要支撑的建筑物下方,通过升降台带动升降圈上升,升降圈带动支撑装置内部的转动座上升,转动座通过支撑底杆和支撑顶杆带动支撑球和支撑条上升,即可通过支撑条的上升适应不同斜度的顶使用,适应性较好,设置有支撑滑槽和支撑球,可通过支撑球在支撑滑槽内部的转动代替栓销结构,方便较小栓销结构的使用,承重能力比栓销结构的转动座更好,使用安全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一侧与升降圈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顶部与调节柱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壁滑动连接有检测活塞,所述检测箱一侧连通有滑动套管,所述滑动套管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所述滑动活塞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箱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报警器,设置有检测装置,当调节柱和支撑垫上方的建筑物坍塌程度增大时,调节柱和支撑垫承受的压力增大,压力通过支撑球和支撑顶杆传递至检测活塞上,检测活塞挤压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挤压滑动套管内部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挤压顶紧弹簧的同时带动检测杆向滑动套管外部移动,即可通过检测杆从滑动套管内部伸出的长度判断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受到的压力,方便根据压力判断建筑物的坍塌情况并提前作出应对,避免产生坍塌事故,设置有检测弹簧和压力报警器,可通过检测弹簧判断支撑顶杆的弯曲程度,当支撑顶杆弯曲时,其弯曲的部分向检测弹簧的内侧靠拢,方便更加直观明显的观察支撑顶杆的弯曲程度,避免支撑顶杆弯折导致承重能力降低,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的压力达到报警程度时,检测活塞在检测箱内移动至压力报警器顶部并挤压压力报警器,可通过压力报警器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维护,避免无人检查检测杆导致的事故产生,安全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检测活塞一侧与支撑顶杆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套设在支撑顶杆上并与支撑顶杆滑动连接,所述检测弹簧远离检测箱的一端与支撑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滑动活塞靠近检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所述顶紧弹簧套设在检测杆上并与检测杆滑动连接,所述顶紧弹簧远离滑动活塞的一端与滑动套管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杆远离滑动活塞的一端贯穿滑动套管并与滑动套管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杆侧面设置有压力刻度。
优选的,所述升降圈包括圈体,所述圈体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侧连通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孔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孔相适配的支撑孔,所述螺纹套内壁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杆,所述固定孔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设置有升降圈,当升降台带动升降圈移动至合适高度时,通过转动支撑螺杆,支撑螺杆向升降圈下方移动,直到支撑螺杆底部顶紧在固定座上,可通过支撑螺杆对升降圈进行支撑,避免升降圈上逐渐增大的压力作用到升降台上,方便保护升降台,并且设置有螺纹套,当装置使用时间较长时,支撑螺杆被锈蚀,使得支撑螺杆与螺纹套之间粘结住,由于支撑螺杆直径较大,一旦锈蚀粘结之后,所需的扭转力较大,不方便调节,可将固定螺杆从固定孔内部取出,此时螺纹套即可在安装孔内部滑动,可将螺纹套和支撑螺杆一同取出,在专用设备上将螺纹套与支撑螺杆分离,使得装置可重复调节并重复利用。
优选的,所述圈体套设在支撑柱上并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圈体底部与升降台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圈体一侧与转动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杆一端贯穿固定孔并延伸至螺纹套内部的支撑孔内部,所述螺纹套外侧与安装孔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适配套。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支撑柱放置在需要支撑的建筑物下方,通过升降台带动升降圈上升,升降圈带动支撑装置内部的转动座上升,转动座通过支撑底杆和支撑顶杆带动支撑球和支撑条上升,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紧贴在上方的建筑物上时关闭升降台;
S2、然后转动支撑螺杆,支撑螺杆向升降圈下方移动,直到支撑螺杆底部顶紧在固定座上,通过支撑螺杆对升降圈进行支撑固定;
S3、调节柱和支撑垫上方的建筑物坍塌程度增大时,调节柱和支撑垫承受的压力增大,压力通过支撑球和支撑顶杆传递至检测活塞上,检测活塞挤压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挤压滑动套管内部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挤压顶紧弹簧的同时带动检测杆向滑动套管外部移动,通过检测杆从滑动套管内部伸出的长度判断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受到的压力即可;
S4、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的压力达到报警程度时,检测活塞在检测箱内移动至压力报警器顶部并挤压压力报警器,通过压力报警器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维护即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将支撑柱放置在需要支撑的建筑物下方,通过升降台带动升降圈上升,升降圈带动支撑装置内部的转动座上升,转动座通过支撑底杆和支撑顶杆带动支撑球和支撑条上升,即可通过支撑条的上升适应不同斜度的顶使用,适应性较好。
(2)、该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设置有支撑滑槽和支撑球,可通过支撑球在支撑滑槽内部的转动代替栓销结构,方便较小栓销结构的使用,承重能力比栓销结构的转动座更好,使用安全性较高。
(3)、该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设置有检测装置,当调节柱和支撑垫上方的建筑物坍塌程度增大时,调节柱和支撑垫承受的压力增大,压力通过支撑球和支撑顶杆传递至检测活塞上,检测活塞挤压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挤压滑动套管内部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挤压顶紧弹簧的同时带动检测杆向滑动套管外部移动,即可通过检测杆从滑动套管内部伸出的长度判断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受到的压力,方便根据压力判断建筑物的坍塌情况并提前作出应对,避免产生坍塌事故。
(4)、该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设置有检测弹簧和压力报警器,可通过检测弹簧判断支撑顶杆的弯曲程度,当支撑顶杆弯曲时,其弯曲的部分向检测弹簧的内侧靠拢,方便更加直观明显的观察支撑顶杆的弯曲程度,避免支撑顶杆弯折导致承重能力降低,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的压力达到报警程度时,检测活塞在检测箱内移动至压力报警器顶部并挤压压力报警器,可通过压力报警器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维护,避免无人检查检测杆导致的事故产生,安全性更好。
(5)、该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设置有升降圈,当升降台带动升降圈移动至合适高度时,通过转动支撑螺杆,支撑螺杆向升降圈下方移动,直到支撑螺杆底部顶紧在固定座上,可通过支撑螺杆对升降圈进行支撑,避免升降圈上逐渐增大的压力作用到升降台上,方便保护升降台
(6)、该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设置有螺纹套,当装置使用时间较长时,支撑螺杆被锈蚀,使得支撑螺杆与螺纹套之间粘结住,由于支撑螺杆直径较大,一旦锈蚀粘结之后,所需的扭转力较大,不方便调节,可将固定螺杆从固定孔内部取出,此时螺纹套即可在安装孔内部滑动,可将螺纹套和支撑螺杆一同取出,在专用设备上将螺纹套与支撑螺杆分离,使得装置可重复调节并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圈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转动槽;3、调节柱;4、固定座;5、升降台;6、升降圈;61、圈体;62、安装孔;63、固定孔;64、螺纹套;65、支撑螺杆;66、固定螺杆;7、支撑装置;71、转动座;72、支撑底杆;73、检测装置;731、检测箱;732、检测活塞;734、滑动套管;735、滑动活塞;736、检测杆;737、检测弹簧;738、顶紧弹簧;739、压力报警器;74、支撑顶杆;75、支撑条;76、支撑滑槽;77、支撑球;78、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顶部开设有转动槽2,转动槽2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柱3,支撑柱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台5,升降台5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圈6,升降圈6套设在支撑柱1上并与支撑柱1滑动连接,升降圈6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7,支撑装置7顶部与调节柱3固定连接;
支撑装置7包括转动座71,转动座71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底杆72,支撑底杆72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73,检测装置73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杆74,支撑顶杆74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球77,支撑球77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条75,支撑条75底部开设有支撑滑槽76,支撑球77顶部延伸至支撑滑槽76内部并与支撑滑槽76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条75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78,支撑垫78设置有两组并且对称分布在支撑条75顶部两端。
使用时,将支撑柱1放置在需要支撑的建筑物下方,通过升降台5带动升降圈6上升,升降圈6带动支撑装置7内部的转动座71上升,转动座71通过支撑底杆72和支撑顶杆74带动支撑球77和支撑条75上升,即可通过支撑条75的上升适应不同斜度的顶使用,适应性较好,并且设置有支撑滑槽76和支撑球77,可通过支撑球77在支撑滑槽76内部的转动代替栓销结构,方便较小栓销结构的使用,承重能力比栓销结构的转动座更好,使用安全性较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检测装置73包括检测箱731,检测箱731内壁滑动连接有检测活塞732,检测箱731一侧连通有滑动套管734,滑动套管734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735,滑动活塞735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杆736,检测活塞732一侧与支撑顶杆74固定连接,检测箱731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弹簧737,检测弹簧737套设在支撑顶杆74上并与支撑顶杆74滑动连接,检测弹簧737远离检测箱731的一端与支撑球77固定连接,检测箱731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滑动活塞735靠近检测杆7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738,顶紧弹簧738套设在检测杆736上并与检测杆736滑动连接,顶紧弹簧738远离滑动活塞735的一端与滑动套管734内壁固定连接,检测杆736远离滑动活塞735的一端贯穿滑动套管734并与滑动套管734滑动连接,检测杆736侧面设置有压力刻度。
设置有检测装置73,当调节柱3和支撑垫78上方的建筑物坍塌程度增大时,调节柱3和支撑垫78承受的压力增大,压力通过支撑球77和支撑顶杆74传递至检测活塞732上,检测活塞732挤压检测箱731内部的液压油,检测箱731内部的液压油挤压滑动套管734内部的滑动活塞735,滑动活塞735挤压顶紧弹簧738的同时带动检测杆736向滑动套管734外部移动,即可通过检测杆736从滑动套管734内部伸出的长度判断调节柱3和支撑垫78顶部受到的压力,方便根据压力判断建筑物的坍塌情况并提前作出应对,避免产生坍塌事故,设置有检测弹簧737和压力报警器739,可通过检测弹簧737判断支撑顶杆74的弯曲程度,当支撑顶杆74弯曲时,其弯曲的部分向检测弹簧737的内侧靠拢,方便更加直观明显的观察支撑顶杆74的弯曲程度,避免支撑顶杆74弯折导致承重能力降低,当调节柱3和支撑垫78顶部的压力达到报警程度时,检测活塞732在检测箱731内移动至压力报警器739顶部并挤压压力报警器739,可通过压力报警器739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维护,避免无人检查检测杆736导致的事故产生,安全性更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6,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升降圈6包括圈体61,圈体6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62,安装孔62一侧连通有固定孔63,安装孔62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套64,螺纹套64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孔63相适配的支撑孔,螺纹套64内壁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杆65,固定孔63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66,圈体61套设在支撑柱1上并与支撑柱1滑动连接,圈体61底部与升降台5顶部固定连接,圈体61一侧与转动座71固定连接,固定螺杆66一端贯穿固定孔63并延伸至螺纹套64内部的支撑孔内部,螺纹套64外侧与安装孔62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适配套,设置有升降圈6,当升降台5带动升降圈6移动至合适高度时,通过转动支撑螺杆65,支撑螺杆65向升降圈6下方移动,直到支撑螺杆65底部顶紧在固定座4上,可通过支撑螺杆65对升降圈6进行支撑,避免升降圈6上逐渐增大的压力作用到升降台5上,方便保护升降台5,并且设置有螺纹套64,当装置使用时间较长时,支撑螺杆65被锈蚀,使得支撑螺杆65与螺纹套64之间粘结住,由于支撑螺杆65直径较大,一旦锈蚀粘结之后,所需的扭转力较大,不方便调节,可将固定螺杆66从固定孔63内部取出,此时螺纹套64即可在安装孔62内部滑动,可将螺纹套64和支撑螺杆65一同取出,在专用设备上将螺纹套64与支撑螺杆65分离,使得装置可重复调节并重复利用。
实施例四:
根据上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现提出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支撑柱放置在需要支撑的建筑物下方,通过升降台带动升降圈上升,升降圈带动支撑装置内部的转动座上升,转动座通过支撑底杆和支撑顶杆带动支撑球和支撑条上升,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紧贴在上方的建筑物上时关闭升降台;
S2、然后转动支撑螺杆,支撑螺杆向升降圈下方移动,直到支撑螺杆底部顶紧在固定座上,通过支撑螺杆对升降圈进行支撑固定;
S3、调节柱和支撑垫上方的建筑物坍塌程度增大时,调节柱和支撑垫承受的压力增大,压力通过支撑球和支撑顶杆传递至检测活塞上,检测活塞挤压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挤压滑动套管内部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挤压顶紧弹簧的同时带动检测杆向滑动套管外部移动,通过检测杆从滑动套管内部伸出的长度判断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受到的压力即可;
S4、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的压力达到报警程度时,检测活塞在检测箱内移动至压力报警器顶部并挤压压力报警器,通过压力报警器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维护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顶部开设有转动槽(2),所述转动槽(2)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柱(3),所述支撑柱(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台(5),所述升降台(5)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圈(6),所述升降圈(6)套设在支撑柱(1)上并与支撑柱(1)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圈(6)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7),所述支撑装置(7)顶部与调节柱(3)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转动座(71),所述转动座(71)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底杆(72),所述支撑底杆(72)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73),所述检测装置(73)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杆(74),所述支撑顶杆(74)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球(77),所述支撑球(77)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条(75),所述支撑条(75)底部开设有支撑滑槽(76),所述支撑球(77)顶部延伸至支撑滑槽(76)内部并与支撑滑槽(7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条(75)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78),所述支撑垫(78)设置有两组并且对称分布在支撑条(75)顶部两端;
所述转动座(71)一侧与升降圈(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75)顶部与调节柱(3)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3)包括检测箱(731),所述检测箱(731)内壁滑动连接还有检测活塞(732),所述检测箱(731)一侧连通有滑动套管(734),所述滑动套管(734)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735),所述滑动活塞(735)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杆(736),所述检测箱(73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报警器(7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活塞(732)一侧与支撑顶杆(74)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731)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弹簧(737),所述检测弹簧(737)套设在支撑顶杆(74)上并与支撑顶杆(74)滑动连接,所述检测弹簧(737)远离检测箱(731)的一端与支撑球(7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731)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滑动活塞(735)靠近检测杆(7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738),所述顶紧弹簧(738)套设在检测杆(736)上并与检测杆(736)滑动连接,所述顶紧弹簧(738)远离滑动活塞(735)的一端与滑动套管(734)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736)远离滑动活塞(735)的一端贯穿滑动套管(734)并与滑动套管(734)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杆(736)侧面设置有压力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圈(6)包括圈体(61),所述圈体(6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62),所述安装孔(62)一侧连通有固定孔(63),所述安装孔(62)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套(64),所述螺纹套(64)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孔(63)相适配的支撑孔,所述螺纹套(64)内壁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杆(65),所述固定孔(63)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6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61)套设在支撑柱(1)上并与支撑柱(1)滑动连接,所述圈体(61)底部与升降台(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圈体(61)一侧与转动座(7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杆(66)一端贯穿固定孔(63)并延伸至螺纹套(64)内部的支撑孔内部,所述螺纹套(64)外侧与安装孔(62)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适配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支撑柱放置在需要支撑的建筑物下方,通过升降台带动升降圈上升,升降圈带动支撑装置内部的转动座上升,转动座通过支撑底杆和支撑顶杆带动支撑球和支撑条上升,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紧贴在上方的建筑物上时关闭升降台;
S2、然后转动支撑螺杆,支撑螺杆向升降圈下方移动,直到支撑螺杆底部顶紧在固定座上,通过支撑螺杆对升降圈进行支撑固定;
S3、调节柱和支撑垫上方的建筑物坍塌程度增大时,调节柱和支撑垫承受的压力增大,压力通过支撑球和支撑顶杆传递至检测活塞上,检测活塞挤压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检测箱内部的液压油挤压滑动套管内部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挤压顶紧弹簧的同时带动检测杆向滑动套管外部移动,通过检测杆从滑动套管内部伸出的长度判断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受到的压力即可;
S4、当调节柱和支撑垫顶部的压力达到报警程度时,检测活塞在检测箱内移动至压力报警器顶部并挤压压力报警器,通过压力报警器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维护即可。
CN202210053568.4A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319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3568.4A CN114319926B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3568.4A CN114319926B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9926A CN114319926A (zh) 2022-04-12
CN114319926B true CN114319926B (zh) 2023-04-07

Family

ID=81029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3568.4A Active CN114319926B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992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86886U (zh) * 2019-04-25 2020-02-18 浙江杭磊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立柱托换装置
CN211548910U (zh) * 2019-12-30 2020-09-22 汪伟 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N112065137B (zh) * 2020-09-15 2021-11-30 广西贵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防震支撑机构
CN214246714U (zh) * 2020-11-09 2021-09-21 广东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N112900913A (zh) * 2021-01-24 2021-06-04 斑马找房(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体用辅助加固装置
CN214884395U (zh) * 2021-07-22 2021-11-26 张雅娜 一种梁柱偏心水平加腋的装置
CN214942726U (zh) * 2021-08-05 2021-11-30 卢亚东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9926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8879A (zh) 一种用于运营高速铁路桥梁无砟轨道结构纠偏的方法
CN104328744A (zh) 一种地锚式悬索桥锚碇钢拉杆锚固系统施工方法
CN106150060A (zh) 基于装配式连墙件外墙脚手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1472789B (zh) 顶管施工工艺
CN106089269A (zh) 一种地下工程井巷让压支护的系统
CN209891191U (zh) 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
CN114293571A (zh) 一种塔吊式高陡边坡锚固施工装置
CN114319926B (zh) 一种建筑加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CN104947663A (zh) 一种抢险专用击入式伞型锚及应用方法
CN206956535U (zh) 一种增强抗震墩柱
CN111608709B (zh) 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地下空间的让压锚杆及支护方法
CN111206601B (zh) 一种高陡滑坡快速抢修加固的方法
CN206034437U (zh) 垫片型二次张拉预应力锚具
CN112523227A (zh) 用于地下空间结构的钢管柱及施工方法
CN208415124U (zh) 一种铁路桥梁防护棚架结构
CN106837163B (zh) 深基坑钩挂式逃生梯制作安装施工方法及逃生梯
CN204982875U (zh) 一种抢险专用击入式伞型锚
CN210636446U (zh) 一种岩土工程支撑安全保护装置
CN112978538A (zh) 一种逆作深大基坑垂向吊运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96076A (zh) 顶管施工设备
CN105735155A (zh) 一种桥梁中跨下垂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5889295U (zh) 一种对穿拉杆式预应力悬挑外架
CN213627614U (zh) 一种用于隧道穿越岩质区的防水支护装置
CN106758880B (zh) 一种桥梁下垂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08994U (zh) 一种适用于地质灾害滑坡锚索的钢质锚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