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9209A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9209A
CN114319209A CN202011423026.9A CN202011423026A CN114319209A CN 114319209 A CN114319209 A CN 114319209A CN 202011423026 A CN202011423026 A CN 202011423026A CN 114319209 A CN114319209 A CN 114319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support member
hair dryer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30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学锋
段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19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9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吹风机,包括操作手柄;进风罩,设有多个护罩孔;风道部;轴流风扇,设置在风道部内;电机;吹风机还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支撑件,支撑件通过第一端连接进风罩,支撑件通过第二端连接操作手柄;第一端沿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落在轴流风扇转动形成的转动面上的投影始终位于轴流风扇的转动面的外轮廓范围之内,所述进风罩的横截面积小于13300mm2,所述进风罩设有插接部,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实现与所述进风罩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落在所述转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护罩孔落在所述转动面上的正投影基本不重合。本申请提供的吹风机结构紧凑,且提升用户的使用感。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作为一种较为常规的电动工具,可用于吹扫落叶、路面灰尘、积水、积雪以及森林灭火等。吹风机大体可以包括:机壳、形成在机壳上的操作手柄、容纳在机壳内的电机、被电机驱动运转的风扇、位于机壳前端的涵道、设在涵道内的导流机构、连接在涵道前端的吹风管。工作原理大致为:电机驱动风扇运转产生气流,气流经导流机构导流后,经吹风管的前端开口吹出。用户用手操作操作手柄,使吹风管的前端对准目标物(例如,落叶、灰尘、积水、积雪、火苗,等等),气流吹向目标物。
市面上的传统式吹风机,风道部的长度主要呈现为,风道进风口设置在吹风机的最后端区域,操作手柄和/或电池包靠近后端的风道进风口,因此风道部的长度基本等于吹风机在纵向上的长度。然而,风道部的长度较长一方面会导致风扇产生的气流在吹风管流通中风阻增大,进而造成气流速度损耗;另一方面,导致机器重量较大。为了尽量降低气流速度损失,且实现机器轻量化,一个方案是将风道部的长度缩短,从而减小风道体积,但是这样又会对机器操作舒适度、机器性能带来新的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吹风机,能够降低吹风机的整体体积,提升用户的使用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吹风机,其包括:操作手柄,用于供使用者握持;
进风罩,设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护罩孔;
风道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轴向进风口,所述进风罩连接在所述轴向进风口上,所述轴向进风口与所述护罩孔相连通;
轴流风扇,设置在所述风道部内;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扇旋转以形成气流;
所述吹风机还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在纵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进风罩,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操作手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落在所述轴流风扇转动形成的转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转动面的外轮廓范围之内;
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电池包安装部,用于与为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包可拆卸的结合,所述电池包安装部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
在与所述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进风罩的横截面积小于13300mm2,所述进风罩设有在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预设距离的插接部,所述护罩孔周向分布在所述插接部的外围;
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实现与所述进风罩的插接部进行锁定连接;沿所述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护罩孔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基本不重合。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被构造为插接孔道,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孔道的内壁上的定位孔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定位件,其中,所述定位件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形成卡接的锁定状态,以限制所述支撑件自所述插接部向后脱出。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定位件的外轮廓在径向上向外超出所述定位孔内壁面的轮廓。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还具有保持其形状插入所述插接部内的自然状态,在所述自然状态时,所述定位件处于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预设位置;
且,所述定位件被构造为在承受外界作用力时能够改变其形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部末端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能够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抵接以阻止所述支撑件自所述插接孔道向前移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罩被构造为在所述轴流风扇的风扇轴线上延伸;
所述进风罩沿纵向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为S1;
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沿纵向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S2;
其中,6≤S1/S2≤16。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部包括主吹风管及与所述主吹风管连通设置的辅助吹风管,所述主吹风管和所述辅助吹风管之间能够形成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辅助吹风管内的间隙,所述吹风机能够通过所述辅助吹风管在相对较高的风速和相对较低的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一工作模式与相对较低的风速和相对较高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电机的最大转速在18000rpm~35000rpm之间,所述吹风机未连接有所述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1.5kg,所述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90mph~110mph之间,所述吹风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350cfm~500cfm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6min。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包括至少部分露出以供用户启闭所述吹风机的开关元件,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结合有所述电池包的吹风机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G’,所述开关元件的最前端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K’,所述正投影G’配置为自所述正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100mm范围之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一端的元件定义为第一重量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二端的元件定位为第二重量机构,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2,在所述纵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纵向长度在420mm~560mm之间,以所述距离L2是所述距离L1的60%~80%的范围内将所述支撑件暴露于外界的长度配置为100~140mm之间。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适配连接在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手持工具上,所述电池包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140%,不小于第一重量机构的105%。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部包括主吹风管及与所述主吹风管连通设置的辅助吹风管,所述主吹风管和所述辅助吹风管之间能够形成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辅助吹风管内的间隙,所述吹风机能够通过所述辅助吹风管在相对较高的风速和相对较低的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一工作模式与相对较低的风速和相对较高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电机的最大转速在20000~38000rpm之间,所述吹风机未连接有所述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2kg,所述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110mph~180mph之间,所述吹风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420cfm~650cfm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6min。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包括至少部分露出以供用户启闭所述吹风机的开关元件,所述吹风机还包括为所述电机供电的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结合有所述电池包的吹风机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G’,所述开关元件最前端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K’,所述正投影G’配置为自所述正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70mm范围之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一端的元件定义为第一重量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二端的元件定义为第二重量机构,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心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2,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纵向长度在480mm~650mm之间,在所述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上,以所述距离L2是所述距离L1的40%~60%的范围内将所述支撑件暴露于外界的长度配置为110~135mm之间。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适配连接在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手持工具上,所述第一电池包和所述第二电池包的标称输出电压均大于等于20V,且小于或等于40V,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250%,不小于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150%。
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设置有支撑件,并通过支撑件分别连接机壳和操作手柄,实现机壳与操作手柄的分离,不仅可以减小吹风管的体积,还能够保持吹风管风道的效率。另外,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进风罩连接,在与进风罩连接时,需要保持进风罩具有一定的进风面积,以不影响吹风机的使用性能。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吹风机整机体积较小,使用更轻便。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力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第一端原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第一端变形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与进风罩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重心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吹风机的重心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风罩;102、定位孔;103、插接部;104、护罩孔;105、止挡部;2、机壳;21、轴流风扇;22、电机;23、风道部;231、轴向进风口;24、导流锥;25、主吹风管;251、主出风口;26、辅助吹风管;261、间隙;3、支撑件;301、第一端;302、第二端;303、定位件;304、连接孔;305、第一表面;306、第二表面;307、孔槽;31、辅助风道;4、操作手柄;41、定位柱;42、电池包安装部;43、开关元件;G’、吹风机的重心投影;K’、开关元件的投影;M、第一重量机构的重心位置;J、第二重量机构的重心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吹风机进行解释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而为了简洁,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且相同部件的说明可互相参照和引用。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吹风机包括:操作手柄,用于供使用者握持;进风罩1,设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护罩孔104、风道部23、设置在风道部23中的轴流风扇21;电机22。其中,电机22与轴流风扇21相连接,电机22能够驱动轴流风扇21旋转以产生气流,并通过风道部23将气流导出。
电机22可以是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或者直流无刷电机中的任意一种。吹风机上安装有电池包(图中未示出),用于为电机22提供电能。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中,电池包安装在供用户握持的操作手柄4上,并在操作手柄4上设置有开关元件43,该开关元件43与电机22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机22的开启和关闭。
电机22可以通过电机轴与轴流风扇21直接连接,用以驱动轴流风扇21转动。电机22也可以与轴流风扇21间接连接,例如电机22的电机轴与轴流风扇21之间设置传动机构,电机22通过传动机构间接驱动轴流风扇21转动。传动机构的类型不作特别限定。
本说明书提供的吹风机具有纵长延伸方向,吹风机包括机壳2、电机22以及工作部件。机壳2包括大致沿纵向延伸的风道部23,以及与风道部23相连通的进风罩1,工作部件包括设置在风道部23内的轴流风扇21。
风道部23具体为内部中空的管状体,具有延伸轴线,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为轴向进风口231,其与进风罩1上的护罩孔104相连通,另一端为出风口,与外界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风道部23包括大致沿纵向延伸的主吹风管25,主吹风管25的风管数量可以有且仅有一个;当然,主吹风管25也可以为两段或者多段管体组合形成的一个具有完整吹风功能的吹风管。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将气流从风道部23导出的方向定义为“前”,与“前”相反的方向为“后”。
主吹风管25安装于机壳2的前端,相较于安装于机壳2的后端而言,在用户在站立姿态下手持操作手柄4时,主吹风管25的出风口自然处于朝向地面的状态,即主吹风管25的出风口更加靠近被吹扫物。这样,风道部23整体长度可以缩短。如此,气流在风道部23中流动阻力降低,整机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
为了有利于轴流风扇21产生的气流更好的导出,吹风机一般还包括设置在风道部23内的涵道,涵道可以位于轴流风扇21与主吹风管25之间。涵道内可设有用于将气流向主吹风管25引导的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可包括导流锥24和静叶片,导流锥24大致沿气流的流动方向设置,并位于风道部23延伸轴线的中心。静叶片设在导流锥24和涵道之间,导流锥24的外壳与涵道之间构成气流流通空间,静叶片位于该流通空间内,数量为多个,大致沿周向间隔分布,相邻静叶片之间的间隔供气流流通。
轴流风扇21包括轮毂和周向布置在轮毂外围的叶片,轴流风扇21的叶片绕风扇的轴线转动形成转动面。该转动面与风扇轴线垂直设置,在本说明书中,该转动面与支撑件3的纵长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如图2所示,支撑件3大致可以呈纵长延伸的杆体或者管体。支撑件3具有在纵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该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可以是沿支撑件3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其中,第一端301可以为支撑件3的前端,第二端302可以为支撑件3的后端。支撑件3能够通过第一端301连接进风罩1,从而连接机壳2,支撑件3通过第二端302连接操作手柄4。
如图6所示,进风罩1整体为筒体结构,筒体结构的两端(即筒体结构的前端、后端)均为开口端,筒体结构的前端与机壳2连接,筒体结构的后端与支撑件3相连。筒体结构的前端与机壳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在筒体结构的前端设置螺纹,机壳2上设置有螺纹连接部,二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或者可以通过扣接、螺钉连接、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轴流风扇21在被电机22驱动旋转时,可在其上游区域形成负压区。当外部的空气经进风罩1进入机壳2中,因负压区的存在沿着进风方向朝向轴流风扇21的方向流动,并形成气流。
进风罩1具有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护罩孔104,用以将外界气流引入至风道部23的轴向进风口231。如图1和图2所示,在支撑件3通过第一端301与进风罩1相连时,第一端301沿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落在轴流风扇21转动形成的转动面上的投影始终位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的外轮廓范围之内。由于轴流风扇21安装于机壳2内,从而支撑件3在其纵向延伸方向不会位于机壳2的外侧,使得吹风机整机形状较为规则,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操作。
由于支撑件3连接在进风罩1的外轮廓的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占据了进风罩1的部分进风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风罩1的进风量,进风罩1与支撑件3间形成的进风通道径向上的截面面积应当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吹风机的进风量的同时,使空气气流可以稳定地进入并流经风扇区域形成高速、高压气流,有效地保证吹风机的性能。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风罩1被构造为在轴流风扇21的风扇轴线上延伸,进风罩1沿纵向落在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为S1,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沿纵向落在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为S2,其中,6≤S1/S2≤16。优选的,8≤S1/S2≤12。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进风的需求,防止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的端面面积过大影响进风量。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在垂直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不大于1256mm2,不小于314mm2,优选的,所述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在垂直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不大于920mm2,不小于616mm2;横截面积过大,势必会影响进风量以及整机轻量化,横截面积过小,由于需要依靠支撑件3前后支撑风道和电池包,支撑件3的可靠性会差。
进一步的,由于吹风机基本是通过使用者手持机器作业,对于手持式器械,使用者长时间握持作业会出现手臂疲劳,尤其对于单手操作的手持式器械。因此,在实现大致差不多的性能下,整机能够在体积和重量上进行实质性的压缩,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巧妙的短风道设计,并叠加风道部23截面尺寸也降低,从而在纵向尺寸和径向尺寸均缩短的情况下,整机在体积和重量上有了显著性的改变。进风罩1与风道部23的轴向进风口231连接,因此风道部23的横截面尺寸降低,进风罩1的横截面尺寸也必然降低。具体的,进风罩1包括与轴向进风口231连接的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与轴向进风口231连接的进风罩1会影响整机的径向尺寸,进风罩1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为13300mm2,优选的,在垂直方向上进风罩1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积不小于3800mm2,不大于11300mm2
即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进风罩1近似圆弧形,直径为110mm,支撑件3在径向上的截面面积为907mm2,即进风罩1沿纵向落在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S1,与支撑件3连接进风罩1的一端沿纵向落在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S2之间的比值约为10.47。
针对“细”风道的布局,需要考虑进风罩1与支撑件3的连接固定结构也尽量不要遮挡进风,进一步减少进风量的损失。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风罩1设有在纵向延伸预设距离的插接部103,护罩孔104周向分布在插接部103的外围。吹风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实现与进风罩1的插接孔道进行锁定连接,第一连接结构沿支撑件3的延伸方向落在轴流风扇21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护罩孔104沿支撑件3的延伸方向落在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基本不重合。整体上,当支撑件3的第一端装配至插接部103,该第一连接结构位于进风罩1的内圈,护罩孔104位于进风罩1的外圈,两者互不干涉,互不遮挡。从而进风罩1在与支撑件3配接时,第一连接结构不会占据护罩孔104的面积,从而不会影响进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基本不重合应该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在转动面上的投影与护罩孔104的投影相离或者相切或者相交的最大直线尺寸在5mm范围内。进一步而言,以打螺钉的固定方式为例,即螺钉从进风罩1外边缘插入连接至支撑件3上的固定方式,这种方式螺钉在径向上占据了很大尺寸,显然牺牲掉了部分进风面积,且安装步骤更复杂。
该插接部103被构造为中空的插接孔道,插接孔道沿着与支撑件3的纵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是方形。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可以伸入插接孔道一段距离,使得支撑件3与进风罩1的接合面积较大,从而可以提高支撑件3与进风罩1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插接孔道在筒体结构内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从而可以沿支撑件3的周向将支撑件3包裹住,使得支撑件3与进风罩1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更佳。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件3上的配合件以及设置于插接部103的锁定件。其中,锁定件可以限定为在插接部103的内壁上的定位孔102,配合件可以为靠近支撑件3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或者设置于支撑件3第一端的形状可调的定位件303。该定位件303具有与定位孔102的内壁形成卡接的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时,该定位件303的外轮廓在径向外超出定位孔102内壁面的外轮廓,以限制支撑件3自插接孔道向后脱出。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件303具有保持其形状插入至插接孔道内的自然状态(见图4),和在承受外界作用力时改变其形状的锁定状态(见图6)。在自然状态时,定位件303处于与定位孔102相对应的预设位置,在锁定状态下,定位件303的外轮廓在径向上超出定位孔102内壁面的外轮廓,以限制支撑件3从插接孔道向后脱出。
具体地,插接部103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02,多个定位孔102在插接部103的周向上间隔分布。定位件303形状可调,其可以是硬性结构,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结构。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当定位件22是硬性结构,例如铝板,从自然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需要操作者利用辅助件,将定位件303向外顶出,使得定位件303改变形状,向外撑开。当定位件303是弹性结构,在自然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定位件303释放蓄积的弹性势能,使得定位件303改变形状,向外撑开。
需要强调的是,进风罩1和支撑件3连接后,该第一连接结构整体位于进风罩1的内部,通过将第一连接结构整体容纳于进风罩1内,保证第一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在支撑件3与进风罩1接合时,通过支撑件3的定位件303在定位孔102中从自然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以限制支撑件3从插接孔道中脱出。
另一些实施例中,配合件也可以限定为自支撑件3壁面凹陷的开槽,该开槽可以为内外贯通的开孔,也可以是半封闭状的凹槽,锁定件可以限定为自插接部103的内壁面或者插接部103的末端缘向内凸伸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可以为卡扣,当插接部103插入耦合至支撑件3的内腔,进风罩和支撑件3可以通过上述开槽与凸起部形成锁定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部103具有用于插设支撑件3的开口端,开口端可以向内颈缩形成颈缩结构,开口端的最大外轮廓尺寸大于支撑件3在定位件303处的最大外轮廓尺寸。具体地,支撑件3的第一端在与插接部103接合时,可以较为容易的插入插接部103内,无需使用较大的外力将支撑件3的第一端接入插接部103中。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罩1和支撑件3连接后,该第一连接结构整体位于进风罩1的内部,通过将第一连接结构整体容纳于进风罩1内,保证第一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在支撑件3与进风罩1接合时,通过支撑件3的定位件303在定位孔102中从自然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以限制支撑件3从插接孔道103中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孔道103可以具有用于插设支撑件3的开口端,开口端可以向内颈缩形成颈缩结构,开口端的最大外轮廓尺寸大于支撑件3在定位件303处的最大外轮廓尺寸。具体的,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在与插接孔道103接合时,可以较为容易的插入插接孔道103内,无需使用较大的外力将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接入插接孔道10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插接孔道103末端的止挡部105,该止挡部105能够与支撑件3的末端抵接以阻止支撑件3自插接孔道103向前移动。具体的,止挡部105为向插接孔道103凸出的止挡台阶。定位件303在锁定状态时,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与止挡台阶相抵,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限位于定位孔102与止挡台阶之间,以防止支撑件3在插接孔道103的轴向上蹿动。支撑件3的定位件303在与定位孔102卡接时,支撑件3的第一端301同时能够顶抵止挡台阶,实现轴向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件3在靠近第一端301的外壁上设置有孔槽307,孔槽307与第一端301的端缘之间形成所述定位件303,孔槽307与第一端301的端缘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等于定位孔与止挡台阶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03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支撑件3上,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并且无需采用其他材料,成本更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具有围设在第一端301与第二端302之间的侧面,侧面包括第一表面305和第二表面306,第一表面305和第二表面306可以为平面,孔槽307设置在第一表面305和第二表面306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03个数可以为两个。所述平面可以是从微观结构上看,没有较大起伏的近似光滑的面,通过在支撑件3上设置平面结构,有利于制作孔槽307。另外,通过在支撑件3上设置平面结构,可以限制支撑件3在周向上的转动,以保证支撑件3与进风罩1的稳定配接。该第一表面305和第二表面306可以为相背对的两个表面。
支撑件3不仅起到连接操作手柄4和机壳2的作用,还用于起到支撑作用。因此,支撑件3的支撑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3为铝管材质,不仅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采用铝管材质制作的支撑件更加轻便,便携性较好,优选的,支撑件3的壁厚为1~2mm,具有较小的体积,有利于减小辅助风道31内的风阻。
支撑件3的长度被配置为用户于站立姿态下握持吹风机时,使风道部的下端接近地面。支撑件3的长度范围,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选择适宜长度的支撑件3。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吹风机配置的支撑件3的长度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但不同吹风机所配置的支撑件3长度是不同的。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选择或购置对应型号的吹风机。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吹风机可以配置至少两根长度不同的支撑件3,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使用需求。在一些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支撑件3可以被设计为长度可以调节的伸缩杆,这样在不同身高用户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撑件3的长度,调节至适合于自己的身高。
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件3的第二端302与操作手柄4固定连接,操作手柄4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支撑件3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实现与操作手柄4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件3第二端302上的连接孔304和设置在操作手柄4上的定位柱41,支撑件3的第二端302与操作手柄4通过连接孔304和定位柱41的配合实现固定。支撑件3与操作手柄4还可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铆接、过盈连接等可拆卸连接,也可包括焊接、粘接等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操作手柄4安装有电池包安装部42,用于与为电机22供电的电池包可拆卸的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安装部42设置在靠近支撑件3的第二端302,电池包的插接方向与支撑件3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或者形成锐角。从图1所示的方向来看,电池包安装部42朝向吹风机的后端安装,一方面,能够有利于减小该吹风机在与其纵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减小整机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有利于电池包的安装和拆卸,在需要拆卸或者更换电池包时,无需将整机翻转过来,可以直接在吹风机的后端更换,用户体验性更好。
一方面,由于支撑件3第一端301占据了进风罩1的有效通风面积,从而使得进风罩1牺牲掉一部分的进风面积。另一方面,由于“细”风道的布局,势必会对吹风机的进风量有较大影响。为了弥补上述结构设计产生的损失,可由支撑件3来输送辅助气流。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撑件3大致可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具有辅助风道31、与辅助风道31相连通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气流出口与风道部23相连通,气流入口与外部气流相连通,并通过辅助风道31形成辅助气流,该辅助气流与由护罩孔104进入的主气流在轴流风扇21处汇聚。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出口可靠近第一端301,例如可设在第一端301下部,或者第一端301端部,即第一端301敞口,用于连通辅助风道31与机壳2,使得辅助风道31中的气流能经过气流出口进入到机壳2中。气流入口可以靠近第二端302设置,并位于支撑件3置于操作手柄4的外部部分,或者气流入口靠近第二端302设置,并位于支撑件3置于操作手柄4的内部部分,或者气流入口设置在第二端302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当气流入口位于第二端302的端部或者位于支撑件3上置于操作手柄4的内部部分,为了将外部气流引入支撑件3的辅助风道31中,操作手柄4上可以开设有与气流入口相连通的次进风口,次进风口用于连通外界气流、辅助风道31。电机22在运行时会在支撑件3的第一端附近产生负压区,从而可将外界的空气经过气流入口抽吸进入到支撑件3的辅助风道31中,在支撑件3内形成有辅助气流。如图1中箭头所示,被抽吸入辅助风道31中的空气被进一步加速,并由气流出口进入机壳2。
如图1所示,一旦辅助气流进入机壳2后,即可在被电机22驱动运转的轴流风扇21的共同作用下向前流动,与由进风罩1进入的主气流在轴流风扇21处汇聚。这两股气流汇聚后,被风扇21吹向主吹风管25的出风口,从而使最终吹出的风力增强。因此,采用支撑件3来输送辅助气流,一方面可以起到补充气流、增强风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支撑件3输送来的辅助气流可集中作用并流经电机22,而不会发生分散,进而可以对电机22较佳的进行冷却降温。
在本说明书中,辅助风道31以及电机22的内部通道对接连通可形成电机冷却通道。因此,只要电机22启动运行,电机冷却通道中即会持续不断的流通着辅助气流,对电机22实行不间断的风冷降温操作。进一步的,为尽量降低从次进风口进入的异物,可在次进风口处设置相应的阻拦异物的结构。例如,可在次进风口口处设置滤网。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补偿进风量,风道部23包括主吹风管25及与主吹风管25连通设置的辅助吹风管26。主吹风管25与辅助吹风管26之间能够形成供外部气流进入主吹风管25内的间隙261。该吹风机能够通过辅助吹风管26在相对较高的风速和相对较低的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一工作模式与相对较低的风速和相对较高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具体的,主吹风管25的一端形成主出风口251,主吹风管25的另一端与进风罩1的护罩孔104相连通,辅助吹风管26具有与主出风口251相连通的辅助进风口及位于辅助进风口前端的管口,所述管口形成上述出风口,主出风口251与辅助进风口之间具有间隙261使得外部气流能够从间隙261进入辅助吹风管26内。吹风机具有外界空气自护罩孔104进入,并由主出风口251向外吹出的第一工作模式,及外界空气自护罩孔104进入,并由辅助吹风管26的管口向外吹出的第二工作模式。吹风机可选择的在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
进一步的,辅助吹风管26与主吹风管25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理解为,辅助吹风管26能够可拆卸的与主吹风管25相脱离,或者辅助吹风管26能够向后收拢预设距离。使用者可以根据清洁需求自由的选择相匹配的模式进行工作。
更进一步的,如图7、8所示,操作手柄4包括至少部分露出以供用户操作控制吹风机启闭的开关元件43。当用户手持吹风机时,吹风机整体形成以用户握持的部位为支点的杠杆结构,杠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为电池包和包含有进风罩1和风道部23的机芯,用户握持的部位为接近开关元件43的位置,该开关元件43可以视为该杠杆结构的支点。对于手持操作的吹风机产品,使用者始终希望重量单元都集中在握持区域内,以提升握持舒适度。过去的传统式吹风机,一般电机、电池包等重量单元均靠近握持部附近,自然其重心是不需要去作特别的考虑。而针对“短”风道,且风道前置(风道远离操作手柄)的布局,一方面,风道部23的机芯元件均靠前,远离握持部设置;另一方面,由于支撑件3的长度较长,加之进风罩1及风道部23也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机芯的重心与开关元件43的距离较远;电池包与开关元件43之间的距离(力臂)较近;因此,势必会带来重心相对前移。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电池包安装部42设置在靠近支撑件3的第二端302,为电机22供电的电池包的数量可以是一个,电池包的标称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20V,电池包的容量在2~9Ah,电机22的最大转速在18000rpm~35000rpm之间。该吹风机未连接有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1.8kg。该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90mph~110mph之间,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350cfm~500cfm之间,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6min。具体的,单个电池包的标称输出电压为20V,电池包容量为4Ah,电机22的最大转速在20000rpm~30000rpm之间,该吹风机未连接有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1.5kg。该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90mph~100mph之间,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380cfm~480cfm之间,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10min。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在支撑件3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结合有电池包的吹风机的重心在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G’,开关元件43上靠近支撑件3的前端在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K’,正投影G’配置为自正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100mm范围之内,优选的,该吹风机未连接有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1.5kg,投影G’配置为自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50mm范围之内。通过将电池包安装在整机的后侧,平衡吹风机重心G’的位置(这里的重心G’理解为配接有电池包状态下的整机重心的投影),且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本身重量较低,从重量上来讲,已经大大减轻使用者握持机器的疲劳度。
更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整机的重心尽可能的靠近操作手柄4,一方面减小机芯部分的重量,调整整机的操作舒适性,另一方面减小支撑件3的长度,缩短了机芯与开关元件43之间的力臂。但是,当裸露在外的支撑件3的长度太短,势必会导致与支撑件3第一端301相连的风道整体长度较长,风道增加会影响整机小型化,另外风道越长,气流损失越大,影响整机性能。
更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连接在支撑件3第一端301的元件定义为第一重量机构,连接在支撑件3第二端302的元件定位为第二重量机构,第一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投影G’的距离为L1,第二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投影G’的距离为L2,在支撑件3的纵向延伸方向上,距离L2是距离L1的60%~80%的范围内将支撑件3暴露于外界的长度配置为100~140mm范围内,第一重量机构的纵向长度在420mm~560mm之间。其中,距离L1和距离L2是吹风机处于平置状态下,在与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第一重量机构包括进风罩1、电机22和机壳2(包括风道部23和轴流风扇21);第二重量机构包括:操作手柄4和电池包。支撑件3暴露于外界的长度为支撑件3去掉与进风罩1和操作手柄4结合部分的长度。这样,与支撑件3第一端301相连的风道整体长度较短。如此,气流在风道部23中流动阻力降低,风道部23的最大径向尺寸可以缩短。在风道部23长度和最大径向尺寸均缩短的情况下,风道部23的体积大大缩小,实现整机小型化。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可以至少适配连接在两种不同种类的手持工具上,例如打草机、链锯、割草机、吹风机、吹吸机、电钻、电锯、修枝机、压力清洗机等电池式的手持工具,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不大于第一重量机构的140%,不小于第一重量机构的105%。例如,在整机小型化之后,第一重量机构的重量约为0.7kg,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为约0.94kg。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吹风机还包括为电机22供电的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的标称输出电压均大于等于20V,且小于56V,电池包的容量在2~9Ah,吹风机未连接有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2kg,电机22的最大转速在20000rpm~38000rpm之间。该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110mph~180mph之间,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420cfm~650cfm之间,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6min,优选的,电池包时长不小于8min。具体的,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的标称输出电压均为20V,电池包的容量在4Ah,吹风机未连接有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1.8kg,电机22的最大转速在20000rpm~38000rpm之间。该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130mph~165mph之间,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480cfm~630cfm之间,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10min。
在支撑件3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结合有电池包的吹风机的重心在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G’,开关元件43上靠近支撑件3的前端在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K’,正投影G’配置为自正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70mm范围之内。优选的,正投影G’配置为自正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50mm范围之内。整机重心位置在与轴流风扇21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G’位于正投影K’向前35mm。通过将电池包安装在整机的后侧,平衡吹风机重心G’的位置(这里的重心G’理解为配接有电池包状态下的整机重心的投影),且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本身重量较低,从重量上来讲,已经大大减轻使用者握持机器的疲劳度。
如图8所示,连接在支撑件3第一端301的元件定义为第一重量机构,连接在支撑件3第二端302的元件定义为第二重量机构,第一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正投影G’的距离为L1,第二重量机构的重心与轴流风扇21的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正投影G’的距离为L2,在支撑件3的纵向延伸方向上,距离L2是距离L1的40%~60%的范围内将支撑件3暴露于外界的长度配置为110~135mm范围内,第一重量机构的纵向长度在480mm~650mm之间。
具体的,第一重量机构包括进风罩1、电机22和机壳2(包括风道部23和轴流风扇21);第二重量机构包括:操作手柄4和电池包。支撑件3暴露于外界的长度为支撑件3去掉与进风罩1和操作手柄4结合部分的长度。这样,与支撑件3第一端301相连的风道整体长度较短。如此,气流在风道部23中流动阻力降低,风道部23的最大径向尺寸可以缩短。在风道部23长度和最大径向尺寸均缩短的情况下,风道部23的体积大大缩小,实现整机小型化。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可以至少适配连接在两种不同种类的手持工具上,例如打草机、链锯、割草机、吹风机、吹吸机、电钻、电锯、修枝机、压力清洗机等电池式的手持工具,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不大于第一重量机构的250%,不小于第一重量机构的150%。例如,在整机小型化之后,第一重量机构的重量为0.88kg,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为1.960kg。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

Claims (14)

1.一种吹风机,包括:
操作手柄,用于供使用者握持;
进风罩,设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护罩孔;
风道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轴向进风口,所述进风罩连接在所述轴向进风口上,所述轴向进风口与所述护罩孔相连通;
轴流风扇,设置在所述风道部内;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扇旋转以形成气流;
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在纵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进风罩,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操作手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落在所述轴流风扇转动形成的转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转动面的外轮廓范围之内;
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电池包安装部,用于与为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包可拆卸的结合,所述电池包安装部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
在与所述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进风罩的横截面积小于13300mm2,所述进风罩设有在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预设距离的插接部,所述护罩孔周向分布在所述插接部的外围;
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实现与所述进风罩的插接部进行锁定连接;沿所述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护罩孔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基本不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被构造为插接孔道,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孔道的内壁上的定位孔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定位件,其中,所述定位件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形成卡接的锁定状态,以限制所述支撑件自所述插接部向后脱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定位件的外轮廓在径向上向外超出所述定位孔内壁面的轮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具有保持其形状插入所述插接部内的自然状态,在所述自然状态时,所述定位件处于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预设位置;
且,所述定位件被构造为在承受外界作用力时能够改变其形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部末端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能够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抵接以阻止所述支撑件自所述插接孔道向前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被构造为在所述轴流风扇的风扇轴线上延伸;
所述进风罩沿纵向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为S1;
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沿纵向落在所述转动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S2;
其中,6≤S1/S2≤1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包括主吹风管及与所述主吹风管连通设置的辅助吹风管,所述主吹风管和所述辅助吹风管之间能够形成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辅助吹风管内的间隙,所述吹风机能够通过所述辅助吹风管在相对较高的风速和相对较低的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一工作模式与相对较低的风速和相对较高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电机的最大转速在18000rpm~35000rpm之间,所述吹风机未连接有所述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1.5kg,所述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90mph~110mph之间,所述吹风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350cfm~500cfm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6min。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至少部分露出以供用户启闭所述吹风机的开关元件,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结合有所述电池包的吹风机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G’,所述开关元件的最前端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K’,所述正投影G’配置为自所述正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100mm范围之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一端的元件定义为第一重量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二端的元件定位为第二重量机构,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2,在所述纵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纵向长度在420mm~560mm之间,以所述距离L2是所述距离L1的60%~80%的范围内将所述支撑件暴露于外界的长度配置为100~140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适配连接在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手持工具上,所述电池包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140%,不小于第一重量机构的105%。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包括主吹风管及与所述主吹风管连通设置的辅助吹风管,所述主吹风管和所述辅助吹风管之间能够形成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辅助吹风管内的间隙,所述吹风机能够通过所述辅助吹风管在相对较高的风速和相对较低的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一工作模式与相对较低的风速和相对较高风量排出空气的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电机的最大转速在20000~38000rpm之间,所述吹风机未连接有所述电池包时的重量不超过2kg,所述吹风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速在110mph~180mph之间,所述吹风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风量在420cfm~650cfm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工作时长不小于6min。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至少部分露出以供用户启闭所述吹风机的开关元件,所述吹风机还包括为所述电机供电的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结合有所述电池包的吹风机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G’,所述开关元件最前端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K’,所述正投影G’配置为自所述正投影K’向前向后距离70mm范围之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一端的元件定义为第一重量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第二端的元件定义为第二重量机构,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重心在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心与所述转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投影G’的距离为L2,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纵向长度在480mm~650mm之间,在所述支撑件的纵向延伸方向上,以所述距离L2是所述距离L1的40%~60%的范围内将所述支撑件暴露于外界的长度配置为110~135mm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适配连接在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手持工具上,所述第一电池包和所述第二电池包的标称输出电压均大于等于20V,且小于或等于40V,所述第二重量机构的重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250%,不小于所述第一重量机构的150%。
CN202011423026.9A 2020-09-29 2020-12-08 吹风机 Pending CN1143192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3850 2020-09-29
CN202011053850X 2020-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9209A true CN114319209A (zh) 2022-04-12

Family

ID=7803715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3026.9A Pending CN114319209A (zh) 2020-09-29 2020-12-08 吹风机
CN202022919394.4U Active CN214401586U (zh) 2020-09-29 2020-12-08 吹风机
CN202022918612.2U Active CN214737695U (zh) 2020-09-29 2020-12-08 花园吹风机
CN202011425445.6A Pending CN114319210A (zh) 2020-09-29 2020-12-08 花园吹风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9394.4U Active CN214401586U (zh) 2020-09-29 2020-12-08 吹风机
CN202022918612.2U Active CN214737695U (zh) 2020-09-29 2020-12-08 花园吹风机
CN202011425445.6A Pending CN114319210A (zh) 2020-09-29 2020-12-08 花园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431920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9209A (zh) * 2020-09-29 2022-04-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16928117A (zh) * 2022-03-31 2023-10-24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5206A (en) * 1999-04-13 2000-08-22 Department Of Water And Power City Of Los Angeles Portable electrically powered blower apparatus
JP4361183B2 (ja) * 2000-02-29 2009-11-11 ハスクバーナ・ゼノア株式会社 背負い式エンジンブロワの防塵装置
CN103181262A (zh) * 2011-12-30 2013-07-0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园林工具
EP2617281B1 (en) * 2012-01-23 2014-08-27 Black & Decker Inc. Apparatus for collection of garden waste
CN102808804A (zh) * 2012-08-09 2012-12-05 势加透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串列叶片转子叶轮以及轴流风机
CN204715268U (zh) * 2014-11-28 2015-10-2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07969139B (zh) * 2015-04-09 2020-03-13 加拿大嘉纳泰尔有限公司 便携式叶片鼓风机
CN108071090B (zh) * 2016-11-07 2021-03-0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吹风机及其轴流风扇
CN207032127U (zh) * 2017-07-14 2018-02-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及其吹风管
US20200305360A1 (en) * 2017-09-29 2020-10-01 Husqvarna Ab An Adjustable Nozzle For a Blower
CN108476871A (zh) * 2018-02-06 2018-09-04 绍兴市上虞冠业电器有限公司 手持式吹风机
CN110528434A (zh) * 2018-05-25 2019-12-03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吹风机
US11523569B2 (en) * 2018-11-26 2022-12-13 Black & Decker, Inc. Concentrator attachment for blower air tube
CN111336116A (zh) * 2018-12-18 2020-06-26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吹吸风机
CN211395522U (zh) * 2018-12-28 2020-09-0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14319209A (zh) * 2020-09-29 2022-04-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9210A (zh) 2022-04-12
CN214401586U (zh) 2021-10-15
CN214737695U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4739B2 (en) Handheld blower
US10774487B2 (en) Handheld blower having engine cooling flow
US10398095B2 (en) Blowing-suction device
CN212129012U (zh) 吹风机
CN214401586U (zh) 吹风机
US10487850B2 (en) Handheld blower
EP3225742B1 (en) Air blower and blower/vacuum apparatus
CN106149603B (zh) 花园吹吸装置
US20230200311A1 (en) Backpack tool apparatus
US11248626B2 (en) Handheld blower
WO2022068825A1 (zh) 花园吹风机
CN111336116A (zh) 吹吸风机
US12025155B2 (en) Handheld blower
CN220166786U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