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7365A - 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7365A
CN114317365A CN202210004699.3A CN202210004699A CN114317365A CN 114317365 A CN114317365 A CN 114317365A CN 202210004699 A CN202210004699 A CN 202210004699A CN 114317365 A CN114317365 A CN 114317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
bacillus subtilis
microbial agent
biological
compound micro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46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蓉
曹建民
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anzhi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anzhi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anzhi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anzhi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46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7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7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7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水厂养殖领域,包括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本发明的生物底改是一种全新的底质改良理念,它视池塘养殖水域为独立的生态系统,旨在通过菌相、藻相保持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这类底改主要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底部形成优势种群,强力分解底部有机物,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机营养物质,供藻类和水草吸收生长,改善底部环境,挤压有害菌的生存空间,抑制病原菌滋生。有益微生物能改善养殖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作为高质量的单细胞蛋白能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增产增效。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水厂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底质即池塘底部环境,包括底泥及底部水质,天然水域由于水生动物的密度较低以及水域自然流动,不会造成底部营养物质的过多积累,底泥厚度及底部水质会稳定在比较理想的状态,菌相、藻相对平衡,也很少发生水生动物病害。
集约化养殖则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养殖水体,高密度养殖、高饲料投喂量,以达到高产量的目标,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且显而易见的—养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蓝藻频发、溶氧水平低、水体自净能力脆弱、养殖动物病害增多,更严重的是底部环境恶化。
一方面由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排泄物和动植物尸体,造成底泥越积越厚,所含多种有机物在腐败菌的作用下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底部严重缺氧,并产生氨氮、亚硝氮、甲烷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甚至中毒。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硫酸铜、杀虫杀藻剂和生石灰等药物,造成底质板结,底质与水体之间气体、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水环境缓冲能力减弱,水质变化无常,容易引起水产动物应激反应。因此,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改善底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养殖水体有一定厚度的底部淤泥对养殖本身是有益的,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有益微生物的转化能被藻类吸收利用,直接转化成肥效,一定意义上起到供肥、保肥、调节、缓冲池塘水质突变的作用。但现代养殖中淤泥过厚,产生的危害就很大,改良底质已成为水产养殖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
在养殖结束后,进行彻底的清淤、晒塘、清塘很重要,改良与修复池塘底部,对第二年的养殖很重要。同时,由于高密度养殖、高投喂量,在养殖中不断有残饵、粪便、尸体等大量有机物产生,为了保证良好的水质,改良底质贯穿整个养殖周期。目前市场上的底改产品以物理、化学类底改为主,早期吸附、絮凝和离子交换型底改,如沸石粉、活性炭、聚合氯化铝、明矾、腐殖酸钠等,现在转化为以氧化和分解型底改为主,这些底改主要为卤素类、碱性金属、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利用高氧化还原电位,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减少还原性毒素的蓄积,如含过氧化钙或过氧碳酸钠的大颗粒缓释剂、溴氯海因、臭氧片、四羟甲基硫酸鳞、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
虽然物理和化学底改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防止水质过浓,降低底部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促进摄食,抑制病原菌大量繁殖,但是长期甚至大剂量使用会对水体和养殖动物造成相当的危害,如吸附和絮凝底改过多使用容易引起水质过于清瘦,水体透明度过高,自净能力减弱,而氧化型底改的过多使用会造成养殖动物应激反应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生物底改是一种全新的底质改良理念,它视池塘养殖水域为独立的生态系统,旨在通过菌相、藻相保持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这类底改主要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底部形成优势种群,强力分解底部有机物,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机营养物质,供藻类和水草吸收生长,改善底部环境,挤压有害菌的生存空间,抑制病原菌滋生。有益微生物能改善养殖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作为高质量的单细胞蛋白能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增产增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
作为优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3:2:1:1:0.2。
作为优选,所述辅料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辅料的混合质量比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1:1:1。
作为优选,枯草芽孢杆菌选择能在8℃以上保持活性的低温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作为优选,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所述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所述反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所述硫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主料取料,按照配方取枯草芽孢杆菌固体、硝化细菌固体、反硝化细菌固体、硫化细菌固体;
②、辅料取料,按照配方取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粉末混合;
③、将步骤①取料步骤所取的全部微生物菌固体粉碎至80目混合;
④、制粒,将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与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制粒机中,匀速制粒;
⑤、烘干:将制好的颗粒放入滚筒干燥器中干燥;
⑥、晾凉:将干燥好的颗粒晾凉即可。
本发明在菌种配伍方面,充分考虑到好氧微生物与兼性甚至厌氧微生物之间、异养微生物与自养微生物之间的菌群平衡,如此可在池底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该系统内通过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学特性及功能。如芽孢杆菌由于在生长过程能分泌胞外酶,主要用来分解和利用大分子有机物,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则充分发挥自养微生物的优势,降NH4+、﹣N和NO2-,硫化细菌则是用以去除水环境中H2S,如此可全方位改善底部恶化的环境,继而全面优化整个养殖水质。
生物底改菌株从不同区域的水体、底泥、养殖动物肠道中分离,经过反复筛选、驯化,并经过系统的毒理试验,其安全性有充分的保证,最终得到对改善底质显著的若干株菌。而化学底改特别是氧化型底改一次性过量使用会引起养殖水体倒藻以及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使用过程中一旦误食还会造成养殖动物中毒。
关于生物底改,业内有不少声音认同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分解底部有机物的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会加剧养殖池塘底部缺氧状况。本发明认为不能一概而论,须辩证看待,首先这和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组合有关,生物底改复合有益菌除含好氧微生物,更多的包括兼性甚至厌氧微生物,即便大剂量使用也不会对池底溶氧水品造成大的影响;其次,即便是全采用芽孢杆菌等好氧微生物的底改产品,也未必会造成池底溶氧的全面降低,芽孢杆菌在生长条件合适的人工培养环境下2小时繁殖一代,在水体和池底生长速度会延迟很多,大约4-5小时左右繁殖一代,这还要视水温及池底营养状况而定。因此,在池塘底部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氧气消耗是一缓慢的过程,随着有益菌数量的成倍扩大,氧消耗固然会随之增加,但同时池底有机营养也逐步被分解和利用,COD水平得以下降。因此总体上生物底改不会对池塘底部溶氧水平造成明显影响,相反,经常使用能彻底改变池底富营养状况,全面改善底部溶氧环境。
本发明有益效果:
1、生物底改是一种全新的底质改良理念,它视池塘养殖水域为独立的生态系统,旨在通过菌相、藻相保持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这类底改主要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底部形成优势种群,强力分解底部有机物,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机营养物质,供藻类和水草吸收生长,改善底部环境,挤压有害菌的生存空间,抑制病原菌滋生。有益微生物能改善养殖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作为高质量的单细胞蛋白能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增产增效。
2、生物底改是一种纯生物学制剂,在集约化养殖水环境改良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3、生物底改对养殖水体改良是全方位的,它视养殖水体为独立的生态系统,从底质入手并逐步改善整个养殖水体环境。分解有机物,去池底富营养化;具有提高土壤通透性,防止土壤板结;平衡菌相和藻相,稳定水色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部分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底改产品以物理、化学类底改为主,早期吸附、絮凝和离子交换型底改,如沸石粉、活性炭、聚合氯化铝、明矾、腐殖酸钠等,现在转化为以氧化和分解型底改为主,这些底改主要为卤素类、碱性金属、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利用高氧化还原电位,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减少还原性毒素的蓄积,如含过氧化钙或过氧碳酸钠的大颗粒缓释剂、溴氯海因、臭氧片、四羟甲基硫酸鳞、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
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
本是实例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3:2:1:1:0.2。
本是实例中,所述辅料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
本是实例中,所述辅料的混合质量比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1:1:1。
本是实例中,枯草芽孢杆菌选择能在8℃以上保持活性的低温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本是实例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2×108个/g、所述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个/g、所述反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个/g、所述硫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个/g。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主料取料,按照配方取枯草芽孢杆菌固体、硝化细菌固体、反硝化细菌固体、硫化细菌固体;
②、辅料取料,按照配方取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粉末混合;
③、将步骤①取料步骤所取的全部微生物菌固体粉碎至80目混合;
④、制粒,将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与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制粒机中,匀速制粒;
⑤、烘干:将制好的颗粒放入滚筒干燥器中干燥;
⑥、晾凉:将干燥好的颗粒晾凉即可。
实施例2,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
本是实例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3:2:1:1:0.2。
本是实例中,所述辅料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
本是实例中,所述辅料的混合质量比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1:1:1。
本是实例中,枯草芽孢杆菌选择能在8℃以上保持活性的低温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本是实例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2×1010个/g、所述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10个/g、所述反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10个/g、所述硫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10个/g。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主料取料,按照配方取枯草芽孢杆菌固体、硝化细菌固体、反硝化细菌固体、硫化细菌固体;
②、辅料取料,按照配方取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粉末混合;
③、将步骤①取料步骤所取的全部微生物菌固体粉碎至80目混合;
④、制粒,将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与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制粒机中,匀速制粒;
⑤、烘干:将制好的颗粒放入滚筒干燥器中干燥;
⑥、晾凉:将干燥好的颗粒晾凉即可。
实施例3,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
本是实例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3:2:1:1:0.2。
本是实例中,所述辅料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
本是实例中,所述辅料的混合质量比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1:1:1。
本是实例中,枯草芽孢杆菌选择能在8℃以上保持活性的低温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本是实例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2×109个/g、所述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9个/g、所述反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9个/g、所述硫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9个/g。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主料取料,按照配方取枯草芽孢杆菌固体、硝化细菌固体、反硝化细菌固体、硫化细菌固体;
②、辅料取料,按照配方取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粉末混合;
③、将步骤①取料步骤所取的全部微生物菌固体粉碎至80目混合;
④、制粒,将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与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制粒机中,匀速制粒;
⑤、烘干:将制好的颗粒放入滚筒干燥器中干燥;
⑥、晾凉:将干燥好的颗粒晾凉即可。
本实施例1-3在菌种配伍方面,充分考虑到好氧微生物与兼性甚至厌氧微生物之间、异养微生物与自养微生物之间的菌群平衡,如此可在池底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该系统内通过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学特性及功能。如芽孢杆菌由于在生长过程能分泌胞外酶,主要用来分解和利用大分子有机物,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则充分发挥自养微生物的优势,降NH4+、﹣N和NO2-,硫化细菌则是用以去除水环境中H2S,如此可全方位改善底部恶化的环境,继而全面优化整个养殖水质。
生物底改菌株从不同区域的水体、底泥、养殖动物肠道中分离,经过反复筛选、驯化,并经过系统的毒理试验,其安全性有充分的保证,最终得到对改善底质显著的若干株菌。而化学底改特别是氧化型底改一次性过量使用会引起养殖水体倒藻以及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使用过程中一旦误食还会造成养殖动物中毒。
关于生物底改,业内有不少声音认同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分解底部有机物的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会加剧养殖池塘底部缺氧状况。本发明认为不能一概而论,须辩证看待,首先这和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组合有关,生物底改复合有益菌除含好氧微生物,更多的包括兼性甚至厌氧微生物,即便大剂量使用也不会对池底溶氧水品造成大的影响;其次,即便是全采用芽孢杆菌等好氧微生物的底改产品,也未必会造成池底溶氧的全面降低,芽孢杆菌在生长条件合适的人工培养环境下2小时繁殖一代,在水体和池底生长速度会延迟很多,大约4-5小时左右繁殖一代,这还要视水温及池底营养状况而定。因此,在池塘底部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氧气消耗是一缓慢的过程,随着有益菌数量的成倍扩大,氧消耗固然会随之增加,但同时池底有机营养也逐步被分解和利用,COD水平得以下降。因此总体上生物底改不会对池塘底部溶氧水平造成明显影响,相反,经常使用能彻底改变池底富营养状况,全面改善底部溶氧环境。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辅料=3:2:1: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的混合质量比为: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选择能在8℃以上保持活性的低温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所述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所述反硝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所述硫化细菌活菌含量为2×108-2×1010个/g。
7.一种权利要求1-6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主料取料,按照配方取枯草芽孢杆菌固体、硝化细菌固体、反硝化细菌固体、硫化细菌固体;
②、辅料取料,按照配方取黄腐酸钾、硅酸铝、硫酸镁粉末混合;
③、将步骤①取料步骤所取的全部微生物菌固体粉碎至80目混合;
④、制粒,将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与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制粒机中,匀速制粒;
⑤、烘干:将制好的颗粒放入滚筒干燥器中干燥;
⑥、晾凉:将干燥好的颗粒晾凉即可。
CN202210004699.3A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317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4699.3A CN114317365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4699.3A CN114317365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7365A true CN114317365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4699.3A Pending CN114317365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生物底改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73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ommen et al. An improved nitrifying enrichment to remove ammonium and nitrite from freshwater aquaria systems
Gichana et al. Waste management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through bacteria dissimilation and plant assimilation
CN101823859B (zh) 轻质生态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
US8133391B2 (en)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ater bodies containing excess nutrient
CN108328750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US9260332B2 (en)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yield and/or quality of aquatic or marine animals
CN104671433A (zh) 一种去除养殖水体氨氮的复合微生物增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6691A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缓释型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3485A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酶净水剂颗粒
CN1500749A (zh) 微生物养殖水体改良剂及制作方法
CN103011425B (zh) 颗粒型复合底改菌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3575A (zh)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CN102550475A (zh) 一种对虾室内养殖水质调控方法
CN107324505A (zh) 用于水产养殖的水质净化剂
CN104876685B (zh) 一种利用蝇蛆高效规模化处理猪粪的方法
CN101885543A (zh) 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11099744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复合型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6626A (zh) 一种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9338A (zh) 养殖池塘用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菌株固化方法
CN105712488A (zh) 一种淡水专用生物底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542A (zh) 增加养殖水体透明度的复合微生物增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3798B (zh) 一种用于减少底部泥皮产生的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hen et al. Artificially constructing mixed bacteria system for bioaugmentation of nitrogen removal from saline wastewater at low temperature
CN107555611A (zh) 一种高效渔用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paúba-Tavares et al. Effect of floating macrophyte cover on the water quality in fishpo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