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3120A -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3120A
CN114313120A CN202210243849.6A CN202210243849A CN114313120A CN 114313120 A CN114313120 A CN 114313120A CN 202210243849 A CN202210243849 A CN 202210243849A CN 114313120 A CN114313120 A CN 114313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ship
clamping
base body
b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38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3120B (zh
Inventor
张登
张涛
邬宾杰
丁睿彬
张艺蔚
李佳
倪晓波
金颖
曾定勇
马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filed Critical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Priority to CN2022102438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3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3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3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属于浮标领域,本装置包括:船体,船体内设收放舱,收放舱一侧的舱体上开设有能够向外打开的开合舱门,第二限位基体,第二限位基体设于开合舱门相邻舱体内,第二限位基体具有向舱体内倾斜的斜面,第二限位基体斜面顶端与开合舱门平齐设置,第一限位基体,第一限位基体上方设有回收组件,第一限位基体内设有水泵,水泵进水端口设于船体底部外侧,水泵出水端口连接有水管,水管出水口设于第一限位基体侧面上方。本案能够从大型科考船上释放小型无人船对浮标进行收放,解决大型科考船作业时间多和成本大的问题,采用无人船对浮标收放实现多点同时收放,收放浮标过程其受损几率低。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浮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海洋管理监测过程中,经常需要向海洋中投放观测浮标,用于安放观测设备,浮标一般是投放于海洋中,以便于实时观测掌控海洋的动态变化,在海洋观测完成后,需要将观测浮标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防止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现有的回收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打捞,将漂浮在海面上的观测浮标收起,但在回收时,需要人工单一的捞取并存放,工作量较大,且耗时较长,回收的效率低。
同时,浮标在海洋中分布较为分散,在几百平方公里之内可能会有几个浮标,如果采用大型科考船对各点的浮标进行收集或投放,大型科考船作业时间以及作业成本极高,对于此问题,现有技术依然没有较佳的解决方案。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能够从大型科考船上释放小型无人船对浮标进行收放,解决大型科考船作业时间多以及作业成本大的问题,且采用无人船对浮标收放能够实现多点同时收放,灵活性高,收放浮标过程其受损几率低。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包括:
船体,船体内设三个舱体,由船体前端至后端分别为检测舱、收放舱和驱动舱,
收放舱一侧的舱体上开设有能够向外打开的开合舱门,
第二限位基体,第二限位基体设于开合舱门相邻舱体内,第二限位基体具有向舱体内倾斜的斜面,第二限位基体斜面顶端与开合舱门平齐设置,
第一限位基体,第一限位基体设于第二限位基体相对处,两者具有间隔距离,第一限位基体上方设有回收组件,
其中,第一限位基体内设有水泵,水泵进水端口设于船体底部外侧,水泵出水端口连接有水管,水管出水口设于第一限位基体侧面上方。
本发明设计的船体能够配合卫星通讯来实现控制和规划船体在水面的航行以及路线,这样大型科考船开至海域上,分别投放多个无人船体能够同时对多范围多点进行浮标收放,而大型科考船原地漂航即可,极大减小大型船舶的作用时间以及资源消耗,本案将收放舱设置在船体前后的检测舱和驱动舱之间,这样利用前后设置的检测舱和驱动舱来提高船体的前后配重,有利于船体在海面的航行,检测舱设置在船体的船头,通过在其上部设计感应器等来避免无人船体与海面漂浮物发生碰撞,并且通过在检测舱内安设GPS以及配合卫星控制方式能够较佳的跟踪浮标并对其收集,而驱动舱内一般可选择安装驱动电机和螺旋桨等推动装置来保证船体在水中的正常移动,本案的船体外侧可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板来进行供能,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阐述。
本案的船体通过控制行驶至浮标附近,通过开启开合舱门,再控制回收组件对浮标进行夹持并回收至收放舱内,在回收组件对浮标回收至收放舱内放下过程中,回收组件对浮标放下位置为第二限位基体斜面上部将浮标放下,这样利用第二限位基体的斜面来对下落的浮标缓冲并使其延斜面下滑或向下滚动,避免直接落下造成浮标损伤以及对已堆放收集的浮标碰损,在对浮标进行回收时,利用水泵能够对船体底部的水体抽取向收放舱内送入,对船底水体的吸聚还起到的船底流体整流效果避免不稳定流体出现,进而稳定船体,送入的水增加收放舱内底部配重提高船体整体漂浮稳定性,且使水体填充于第一限位基体和第二限位基体之间的空间能够利用水体来对回收送入的浮标起到缓冲,利用水体阻力来减缓浮标从第二限位基体斜面落下的冲击力,且能够对浮标表面起到一定清洗效果。
同时本案设计第一限位基体和第二限位基体之间的空间来作为浮标存放空间,这样对浮标的堆放空间进行限定,便于投放浮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开合舱门相邻舱体内侧上部设有第一支撑固定板,第一支撑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舱体上开设有与第一液压伸缩杆适配孔体,第一液压伸缩杆伸出舱体,且伸出舱体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绳体,第一连接绳体还与开合舱门连接,控制第一液压伸缩杆来控制开合舱门开合。开合舱门的设计通过控制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伸缩来对外部的第一连接绳向上抽拉,进而对开合舱门启闭起到控制,其中开合舱门的关闭仅需第一液压伸缩杆收缩即可,开合舱门利用重力自动闭合,省去了开合舱门关闭能耗,开合舱门边框均包裹橡胶密封条。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限位基体和第二限位基体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封板,第一限位基体内设有驱动第二封板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液压杆。第一封板的设计用于对第一限位基体与第二辖内基体之间的空间下方封口处理,避免介质从该空间排出船体底部,当然船体底部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基体和第二限位基体之间空间对应的孔体,用于投放浮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限位基体和第二限位基体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封板,第一封板表面均布通孔,第一限位基体内设有驱动第一封板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液压杆,第一封板与第二限位基体斜面底端接触。第一封板的设计用于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具有间隔距离,这样在进行回收浮标过程中,从船体内底部抽入到收放舱内水体中的杂质能够通过第一封板上的通孔落下到第二封板与第一封板之间的空间,以及浮标在回收到收放舱内表面清洗落下杂质也可通过第一封板上的通孔落下到第二封板与第一封板之间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浮标投放时,可以通过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配设设计,将舱内的水体优先排出,降低舱内压载过重,如先打开第二封板通过第一封板对浮标的限位并将水体排放出船体后,控制第一封板打开频率来控制浮标的投放。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回收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固定支撑板,两固定支撑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二丝杆和辅助连接轴,第二丝杆和辅助连接轴相互平行设置,第二丝杆一端设有驱动齿轮,第一限位基体上设有与驱动齿轮配设的第二电机,第二丝杆和辅助连接轴上配设有第一移动基体,第一移动基体内设有与第二丝杆配设的滚珠套,第一移动基体上端设有第二移动基体,第二移动基体配设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相邻开合舱门端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端部连接有夹持组件。第一移动基体与辅助连接轴连接处设有滑套。
本案通过设计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方案来实现对第三电机和夹持组件形成X、Y方向的上的移动,即使第三电机和夹持组件能在水平面上移动,使第三电机和夹持组件伸出开合舱门外对浮标进行夹持后并将夹持后的浮标送入到舱内,在夹持组件对浮标夹持过程中,浮标由于浮力通常呈类似竖直状态浮于水面,在夹持组件确定对浮标夹持后,第三电机驱动夹持组件旋转呈90°,同步带动浮标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后再送回舱内,实现了自动化收取浮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呈垂直设置,第二移动基体内设有与第一丝杆配设的滚珠套,第一移动基体下方设有驱动与第一丝杆适配的滚珠套旋转的第一电机。第一丝杆与第三电机连接处设有轴承圈,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呈垂直设置,用于保证第三电机和夹持组件形成X、Y方向的上的移动,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均采用滚珠丝杆原理,能够精准控制传动,其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提供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三电机与第二移动基体之间的第一丝杆上设有轴套,轴套下方连接有滑移支撑杆,滑移支撑杆与第一限位基体表面垂直设置,滑移支撑杆底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基体表面接触的滚珠。滑移支撑杆的设计用于实现第一丝杆在移动过程中旋转通过轴套,并且轴套下方具有支撑以降低第一丝杆过长造成其弯曲可能性导致的圆跳动以及传动平稳。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夹持组件包括:
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基板,两第一夹持基板中段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五装夹基板,两第一夹持基板上端相对侧分别设有柔性夹持块,两第一夹持基板上端相对侧连接有第一弹簧,
第四铰接板,第四铰接板一端部分别与两第一夹持基板底端铰接,另一端部铰接同一根第二夹持基板一端部,第二夹持基板另一端部铰接转动圆盘,转动圆盘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装夹基板,第三装夹基板与第五装夹基板一侧固接,第三装夹基板下方设有与转动圆盘连接的夹持驱动电机。柔性夹持块侧的第一夹持基板上设有红外探测器,
在对浮标进行回收时,浮标上浮至水面,将夹持组件伸出,在红外探测器的辅助配合下,使夹持组件的柔性夹持块部分与浮标垂直浮出面位置相对应,在此状态下,由控制夹持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圆盘旋转,带动第二夹持基板对第四铰接板牵扯,进而使两根第一夹持基板旋转并且在第一弹簧的配合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浮标的夹持强度,二柔性夹持块用于避免夹持过度或对浮标表面夹持划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二限位基体的斜面上间隔均布有缓冲圈,缓冲圈为充气的环形气囊。缓冲圈的设计用于减缓上方落下的浮标冲击力,利用气囊的作用来吸收冲击力,而将缓冲圈进行间隔布设能够利用间隔距离来使浮标在向下滑移或滚落过程中其移动能耗被削减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浮标在与缓冲圈间隔空间接触时能够与两侧的缓冲圈产生相对摩擦,能够降低浮标下落旋转幅度与次数以减缓浮标内部仪器的晃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船体外设有吊环,船体上端通过吊环和连接绳与滑轮连接,滑轮上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减摇横杆,减摇横杆上部连接有与其平行设置的同步连接杆,同步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机械臂,第一机械臂安装在主船体上。
船体侧方通过吊环和绳体连接有止荡卷扬机,止荡卷扬机设于主船体上。通过多方位与船体进行连接,这样船体在进行放入或收回水中的过程中,船体的晃荡幅度能够得到减小,避免舱内的浮标相互碰撞以及船体外侧与主船体的碰撞等情况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减小了船体的晃荡可降低人工辅助收放船体劳动强度以及危险程度。而在船体上端设计的减摇横杆以及同步连接杆的设计对船体上端连接,实现对船体多角度连接,进一步减小船体在收放过程中的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的船体能够配合卫星通讯来实现控制和规划船体在水面的航行以及路线,这样大型科考船开至海域上,分别投放多个无人船体能够同时对多范围多点进行浮标收放,而大型科考船原地漂航即可,极大减小大型船舶的作用时间以及资源消耗,本案将收放舱设置在船体前后的检测舱和驱动舱之间,这样利用前后设置的检测舱和驱动舱来提高船体的前后配重,有利于船体在海面的航行,检测舱设置在船体的船头,通过在其上部设计感应器等来避免无人船体与海面漂浮物发生碰撞,并且通过在检测舱内安设GPS以及配合卫星控制方式能够较佳的跟踪浮标并对其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与大型主船体收放示意图;
图2为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
图3为收放舱剖视图;
图4为船体各舱体示意图;
图5为收放舱局部示意图;
图6为第二限位基体的斜面示意图;
图7为回收组件示意图;
图8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与固定支撑板等连接示意图;
图9为第一组件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剖视图;
图11为夹持组件示意图。
附图标号:200-主船体;210-止荡卷扬机;220-第一机械臂;230-同步连接杆;240-减摇横杆;250-滑轮;10-船体;11-滑槽;12-开合舱门;13-第一液压伸缩杆;14-第一支撑固定板;15-第一连接绳体;20-第一组件;21-橡胶块;22-滑移杆;23-密封腔室;24-密封板;25-连接通孔;30-回收组件;31-第一丝杆;32-第二移动基体;33-辅助连接轴;34-轴套;35-第三电机;36-滑移支撑杆;37-固定支撑板;38-第二电机;39-驱动齿轮;310-第一移动基体;311-第二丝杆;312-第一电机;40-第一限位基体;41-水泵;42-第二液压缸;43-第一封板;44-第二封板;45-水管;46-第二液压杆;50-第二限位基体;51-缓冲圈;60-夹持组件;61-夹持驱动电机;62-红外探测器;63-柔性夹持块;64-第一弹簧;65-第一夹持基板;66-第二夹持基板;67-第三装夹基板;68-转动圆盘;69-第四铰接板;610-第五装夹基板;70-收放舱;71-驱动舱;72-检测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说明书附图1-11所示,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包括:
船体10,船体10内设三个舱体,由船体10前端至后端分别为检测舱72、收放舱70和驱动舱71,
收放舱70一侧的舱体上开设有能够向外打开的开合舱门12,
第二限位基体50,第二限位基体50设于开合舱门12相邻舱体内,第二限位基体50具有向舱体内倾斜的斜面,第二限位基体50斜面顶端与开合舱门12平齐设置,
第一限位基体40,第一限位基体40设于第二限位基体50相对处,两者具有间隔距离,第一限位基体40上方设有回收组件30,
其中,第一限位基体40内设有水泵41,水泵41进水端口设于船体10底部外侧,水泵41出水端口连接有水管45,水管45出水口设于第一限位基体40侧面上方。
本发明设计的船体10能够配合卫星通讯来实现控制和规划船体10在水面的航行以及路线,这样大型科考船开至海域上,分别投放多个无人船体10能够同时对多范围多点进行浮标收放,而大型科考船原地漂航即可,极大减小大型船舶的作用时间以及资源消耗,本案将收放舱70设置在船体10前后的检测舱72和驱动舱71之间,这样利用前后设置的检测舱72和驱动舱71来提高船体的前后配重,有利于船体10在海面的航行,检测舱72设置在船体10的船头,通过在其上部设计感应器等来避免无人船体10与海面漂浮物发生碰撞,并且通过在检测舱72内安设GPS以及配合卫星控制方式能够较佳的跟踪浮标并对其收集,而驱动舱71内一般可选择安装驱动电机和螺旋桨等推动装置来保证船体在水中的正常移动,本案的船体10外侧可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板来进行供能,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阐述。
本案的船体10通过控制行驶至浮标附近,通过开启开合舱门12,再控制回收组件30对浮标进行夹持并回收至收放舱70内,在回收组件30对浮标回收至收放舱70内放下过程中,回收组件30对浮标放下位置为第二限位基体50斜面上部将浮标放下,这样利用第二限位基体50的斜面来对下落的浮标缓冲并使其延斜面下滑或向下滚动,避免直接落下造成浮标损伤以及对已堆放收集的浮标碰损,在对浮标进行回收时,利用水泵41能够对船体10底部的水体抽取向收放舱70内送入,对船底水体的吸聚还起到的船底流体整流效果避免不稳定流体出现,进而稳定船体,送入的水增加收放舱70内底部配重提高船体10整体漂浮稳定性,且使水体填充于第一限位基体40和第二限位基体50之间的空间能够利用水体来对回收送入的浮标起到缓冲,利用水体阻力来减缓浮标从第二限位基体50斜面落下的冲击力,且能够对浮标表面起到一定清洗效果。
同时本案设计第一限位基体40和第二限位基体50之间的空间来作为浮标存放空间,这样对浮标的堆放空间进行限定,便于投放浮标。
开合舱门12相邻舱体内侧上部设有第一支撑固定板14,第一支撑固定板14上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3,舱体上开设有与第一液压伸缩杆13适配孔体,第一液压伸缩杆13伸出舱体,且伸出舱体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绳体15,第一连接绳体15还与开合舱门12连接,控制第一液压伸缩杆13来控制开合舱门12开合。开合舱门12的设计通过控制第一液压伸缩杆13的伸缩来对外部的第一连接绳15向上抽拉,进而对开合舱门12启闭起到控制,其中开合舱门的12关闭仅需第一液压伸缩杆13收缩即可,开合舱门12利用重力自动闭合,省去了开合舱门12关闭能耗,开合舱门12边框均包裹橡胶密封条。
第一限位基体40和第二限位基体50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封板44,第一限位基体40内设有驱动第二封板44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缸42和第二液压杆46。第一封板44的设计用于对第一限位基体40与第二辖内基体50之间的空间下方封口处理,避免介质从该空间排出船体10底部,当然船体10底部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基体40和第二限位基体50之间空间对应的孔体,用于投放浮标。
第一限位基体40和第二限位基体50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封板43,第一封板43表面均布通孔,第一限位基体40内设有驱动第一封板43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缸42和第二液压杆46,第一封板43与第二限位基体50斜面底端接触。第一封板43的设计用于使第一封板43和第二封板44之间具有间隔距离,这样在进行回收浮标过程中,从船体10内底部抽入到收放舱70内水体中的杂质能够通过第一封板43上的通孔落下到第二封板44与第一封板43之间的空间,以及浮标在回收到收放舱70内表面清洗落下杂质也可通过第一封板43上的通孔落下到第二封板44与第一封板43之间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浮标投放时,可以通过第一封板43和第二封板44的配设设计,将舱内的水体优先排出,降低舱内压载过重,如先打开第二封板44通过第一封板43对浮标的限位并将水体排放出船体10后,控制第一封板43打开频率来控制浮标的投放。
回收组件30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固定支撑板37,两固定支撑板37之间分别设有第二丝杆311和辅助连接轴33,第二丝杆311和辅助连接轴33相互平行设置,第二丝杆311一端设有驱动齿轮39,第一限位基体40上设有与驱动齿轮39配设的第二电机38,第二丝杆311和辅助连接轴33上配设有第一移动基体310,第一移动基体310内设有与第二丝杆311配设的滚珠套,第一移动基体310上端设有第二移动基体32,第二移动基体32配设有第一丝杆31,第一丝杆31相邻开合舱门12端连接有第三电机35,第三电机35端部连接有夹持组件60。第一移动基体310与辅助连接轴33连接处设有滑套。
本案通过设计第一丝杆31和第二丝杆311的方案来实现对第三电机35和夹持组件60形成X、Y方向的上的移动,即使第三电机35和夹持组件60能在水平面上移动,使第三电机35和夹持组件60伸出开合舱门12外对浮标进行夹持后并将夹持后的浮标送入到舱内,在夹持组件60对浮标夹持过程中,浮标由于浮力通常呈类似竖直状态浮于水面,在夹持组件60确定对浮标夹持后,第三电机35驱动夹持组件60旋转呈90°,同步带动浮标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后再送回舱内,实现了自动化收取浮标。
第一丝杆31与第二丝杆311呈垂直设置,第二移动基体32内设有与第一丝杆31配设的滚珠套,第一移动基体310下方设有驱动与第一丝杆31适配的滚珠套旋转的第一电机312。第一丝杆31与第三电机35连接处设有轴承圈,第一丝杆31与第二丝杆311呈垂直设置,用于保证第三电机35和夹持组件60形成X、Y方向的上的移动,第一丝杆31与第二丝杆311均采用滚珠丝杆原理,能够精准控制传动,其中第一电机312和第二电机38分别提供驱动力。
第三电机35与第二移动基体32之间的第一丝杆31上设有轴套34,轴套34下方连接有滑移支撑杆36,滑移支撑杆36与第一限位基体40表面垂直设置,滑移支撑杆36底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基体40表面接触的滚珠。滑移支撑杆36的设计用于实现第一丝杆31在移动过程中旋转通过轴套34,并且轴套34下方具有支撑以降低第一丝杆31过长造成其弯曲可能性导致的圆跳动以及传动平稳。
夹持组件60包括:
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基板65,两第一夹持基板65中段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五装夹基板610,两第一夹持基板65上端相对侧分别设有柔性夹持块63,两第一夹持基板65上端相对侧连接有第一弹簧64,
第四铰接板69,第四铰接板69一端部分别与两第一夹持基板65底端铰接,另一端部铰接同一根第二夹持基板66一端部,第二夹持基板66另一端部铰接转动圆盘68,转动圆盘68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装夹基板67,第三装夹基板67与第五装夹基板610一侧固接,第三装夹基板67下方设有与转动圆盘68连接的夹持驱动电机61。柔性夹持块63侧的第一夹持基板65上设有红外探测器62,
在对浮标进行回收时,浮标上浮至水面,将夹持组件60伸出,在红外探测器62的辅助配合下,使夹持组件60的柔性夹持块63部分与浮标垂直浮出面位置相对应,在此状态下,由控制夹持驱动电机61驱动转动圆盘68旋转,带动第二夹持基板66对第四铰接板69牵扯,进而使两根第一夹持基板65旋转并且在第一弹簧64的配合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浮标的夹持强度,二柔性夹持块63用于避免夹持过度或对浮标表面夹持划伤。
第二限位基体50的斜面上间隔均布有缓冲圈51,缓冲圈51为充气的环形气囊。缓冲圈51的设计用于减缓上方落下的浮标冲击力,利用气囊的作用来吸收冲击力,而将缓冲圈51进行间隔布设能够利用间隔距离来使浮标在向下滑移或滚落过程中其移动能耗被削减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浮标在与缓冲圈51间隔空间接触时能够与两侧的缓冲圈51产生相对摩擦,能够降低浮标下落旋转幅度与次数以减缓浮标内部仪器的晃动。
船体10外设有吊环,船体10上端通过吊环和连接绳与滑轮250连接,滑轮250上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减摇横杆240,减摇横杆240上部连接有与其平行设置的同步连接杆230,同步连接杆230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机械臂220,第一机械臂220安装在主船体200上,
船体10侧方通过吊环和绳体连接有止荡卷扬机210,止荡卷扬机210设于主船体200上。通过多方位与船体10进行连接,这样船体在进行放入或收回水中的过程中,船体10的晃荡幅度能够得到减小,避免舱内的浮标相互碰撞以及船体10外侧与主船体200的碰撞等情况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减小了船体10的晃荡可降低人工辅助收放船体10劳动强度以及危险程度。而在船体10上端设计的减摇横杆240以及同步连接杆230的设计对船体10上端连接,实现对船体10多角度连接,进一步减小船体在收放过程中的晃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参见附图9、10所示,所述船体10沿其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插接有滑移杆22,所述滑槽两端还设有与滑移杆22抵接的橡胶块21,所述滑移杆22外设有第一组件20,所述第一组件20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第一组件20内设有密封板24,所述密封板24将第一组件20上部密封分隔成密封腔室23,所述第一组件20底面基体开设有连接通孔25。
在船体10侧方分别设置第一组件20的方式能够对船体10四周起到防撞的作用,如船体10在收放到主船体200过程中有效避免船体10与主船体200的碰撞,其中对第一组件20内部进行设计为中空能够设计获得密封腔室23来提供必要的浮力,稳定船体10四周浮力,而密封腔室23下方空间以及连接通孔25的设计用于实现使部分水体进入该空间,以实现第一组件20底部存在适当的水体来保证第一组件20与水面水体的接触密切,有利于降低船体倾覆,更为重要的是,连接通孔25的设计能够在船体10从主船体200方下落入到海水水面的过程中,起到稳定船体的作用,在船体10下落到水面时,部分水体快速通过连接通孔25进入到第一组件20内部空间,以提高第一组件20底部配重,这样对于刚从主船体200落下到水面的船体10可能产生的晃动减小,并设计了滑移杆22和橡胶块21来通过对橡胶块21的抵接使其形变来带动第一组件20上下移动,进一步消耗从主船体200落下到水面的船体10下落冲击,避免船体10倾覆。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包括:
船体(10),所述船体(10)内设三个舱体,由船体(10)前端至后端分别为检测舱(72)、收放舱(70)和驱动舱(71),
所述收放舱(70)一侧的舱体上开设有能够向外打开的开合舱门(12),
第二限位基体(50),所述第二限位基体(50)设于开合舱门(12)相邻舱体内,所述第二限位基体(50)具有向舱体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基体(50)斜面顶端与开合舱门(12)平齐设置,
第一限位基体(40),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设于第二限位基体(50)相对处,两者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上方设有回收组件(30),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内设有水泵(41),所述水泵(41)进水端口设于船体(10)底部外侧,所述水泵(41)出水端口连接有水管(45),所述水管(45)出水口设于第一限位基体(40)侧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合舱门(12)相邻舱体内侧上部设有第一支撑固定板(14),所述第一支撑固定板(14)上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3),舱体上开设有与第一液压伸缩杆(13)适配孔体,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13)伸出舱体,且伸出舱体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绳体(15),所述第一连接绳体(15)还与开合舱门(12)连接,控制第一液压伸缩杆(13)来控制开合舱门(12)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和第二限位基体(50)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封板(44),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内设有驱动第二封板(44)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缸(42)和第二液压杆(4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和第二限位基体(50)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封板(43),所述第一封板(43)表面均布通孔,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内设有驱动第一封板(43)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缸(42)和第二液压杆(46),所述第一封板(43)与第二限位基体(50)斜面底端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收组件(30)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固定支撑板(37),两固定支撑板(37)之间分别设有第二丝杆(311)和辅助连接轴(33),所述第二丝杆(311)和辅助连接轴(3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丝杆(311)一端设有驱动齿轮(39),所述第一限位基体(40)上设有与驱动齿轮(39)配设的第二电机(38),所述第二丝杆(311)和辅助连接轴(33)上配设有第一移动基体(310),所述第一移动基体(310)内设有与第二丝杆(311)配设的滚珠套,所述第一移动基体(310)上端设有第二移动基体(32),所述第二移动基体(32)配设有第一丝杆(31),所述第一丝杆(31)相邻开合舱门(12)端连接有第三电机(35),所述第三电机(35)端部连接有夹持组件(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丝杆(31)与第二丝杆(311)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移动基体(32)内设有与第一丝杆(31)配设的滚珠套,所述第一移动基体(310)下方设有驱动与第一丝杆(31)适配的滚珠套旋转的第一电机(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电机(35)与第二移动基体(32)之间的第一丝杆(31)上设有轴套(34),所述轴套(34)下方连接有滑移支撑杆(36),所述滑移支撑杆(36)与第一限位基体(40)表面垂直设置,所述滑移支撑杆(36)底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基体(40)表面接触的滚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组件(60)包括:
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基板(65),两所述第一夹持基板(65)中段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五装夹基板(610),两所述第一夹持基板(65)上端相对侧分别设有柔性夹持块(63),两所述第一夹持基板(65)上端相对侧连接有第一弹簧(64),
第四铰接板(69),所述第四铰接板(69)一端部分别与两第一夹持基板(65)底端铰接,另一端部铰接同一根第二夹持基板(66)一端部,所述第二夹持基板(66)另一端部铰接转动圆盘(68),所述转动圆盘(68)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装夹基板(67),所述第三装夹基板(67)与第五装夹基板(610)一侧固接,所述第三装夹基板(67)下方设有与转动圆盘(68)连接的夹持驱动电机(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限位基体(50)的斜面上间隔均布有缓冲圈(51),所述缓冲圈(51)为充气的环形气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船体(10)外设有吊环,所述船体(10)上端通过吊环和连接绳与滑轮(250)连接,所述滑轮(250)上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减摇横杆(240),所述减摇横杆(240)上部连接有与其平行设置的同步连接杆(230),所述同步连接杆(230)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机械臂(220),所述第一机械臂(220)安装在主船体(200)上,
所述船体(10)侧方通过吊环和绳体连接有止荡卷扬机(210),所述止荡卷扬机(210)设于主船体(200)上。
CN202210243849.6A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Active CN114313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3849.6A CN114313120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3849.6A CN114313120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120A true CN114313120A (zh) 2022-04-12
CN114313120B CN114313120B (zh) 2022-06-14

Family

ID=81033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3849.6A Active CN114313120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31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8541A (zh) * 2022-08-04 2022-10-1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测绘安装装置及测绘方法
CN118323349A (zh) * 2024-06-14 2024-07-12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布放回收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45688A2 (en) * 1983-12-09 1985-06-19 Masa-Yards Oy Device on ships for lowering buoy stations or corresponding other apparatuses or apparatus assemblies overboard into the sea and for lifting them on board
CN105000135A (zh) * 2015-07-16 2015-10-28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机器人自动收放系统
CN108407976A (zh) * 2018-03-30 2018-08-17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浮标收放方法及装置
CN109625188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一种具有动力定位功能的科考船回收浮标的方法
CN111674514A (zh) * 2020-05-22 2020-09-18 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
CN211711018U (zh) * 2020-03-17 2020-10-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船载无人装备快速搭载收放装置
CN211971585U (zh) * 2019-11-15 2020-1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6部队 无人艇艇载设备自动释放/回收装置
CN112793716A (zh) * 2021-01-20 2021-05-14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通用浮标收放装置
CN113120167A (zh) * 2021-06-01 2021-07-16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无人艇牵引的远程布放智能潜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45688A2 (en) * 1983-12-09 1985-06-19 Masa-Yards Oy Device on ships for lowering buoy stations or corresponding other apparatuses or apparatus assemblies overboard into the sea and for lifting them on board
CN105000135A (zh) * 2015-07-16 2015-10-28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机器人自动收放系统
CN108407976A (zh) * 2018-03-30 2018-08-17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浮标收放方法及装置
CN109625188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一种具有动力定位功能的科考船回收浮标的方法
CN211971585U (zh) * 2019-11-15 2020-1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6部队 无人艇艇载设备自动释放/回收装置
CN211711018U (zh) * 2020-03-17 2020-10-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船载无人装备快速搭载收放装置
CN111674514A (zh) * 2020-05-22 2020-09-18 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
CN112793716A (zh) * 2021-01-20 2021-05-14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通用浮标收放装置
CN113120167A (zh) * 2021-06-01 2021-07-16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无人艇牵引的远程布放智能潜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8541A (zh) * 2022-08-04 2022-10-1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测绘安装装置及测绘方法
CN115158541B (zh) * 2022-08-04 2024-04-05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测绘安装装置及测绘方法
CN118323349A (zh) * 2024-06-14 2024-07-12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布放回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120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13120B (zh) 一种采用无人船收放海洋漂浮式观测设备的装置
US11498378B2 (en) Special suspension-type tracked underwater robot adaptable to ultra-soft geological conditions
CN108639256B (zh) 一种海洋平台登艇装置及海洋平台
CN101405473A (zh) 存放管状件的装置和处理管状件的装置
CN208602648U (zh) 水下机器人的机械臂式布放回收系统
CN116691933A (zh) 一种用于海洋观测的可迁移式浮标
CN211711018U (zh) 一种新型船载无人装备快速搭载收放装置
CN114537623B (zh) 一种集成水力翼板的深海着陆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2411496A (zh) 一种可收放水面垃圾清理船
CN115123474A (zh) 一种用于停驻无人机的安全浮标平台
CN105460182B (zh) 波浪滑翔器收放装置
CN111469991A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船
CN211336367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
CN112411499A (zh) 一种近水面垃圾清理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112829880A (zh) 一种适用于深海采矿的采矿车布放回收系统
CN111572769A (zh) 一种海岸线垃圾回收机器人
CN108528670B (zh) 一种螺旋桨防缠绕装置及其垃圾收集系统
CN212500930U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船
CN209795758U (zh) 一种可移动舷梯的梯转漂移装置
CN109837878B (zh) 推进式河道环境治理清污方法
NL2035246B1 (en) Air-floating type seabed shellfish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CN221757736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样采集系统
CN112455612A (zh) 可升降旋转式网箱吊装结构
CN205203315U (zh) 波浪滑翔器收放装置
CN217100431U (zh) 采矿机器人及采矿作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