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0906B -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0906B
CN114310906B CN202210078544.4A CN202210078544A CN114310906B CN 114310906 B CN114310906 B CN 114310906B CN 202210078544 A CN202210078544 A CN 202210078544A CN 114310906 B CN114310906 B CN 114310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oordinate system
scribing
laser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85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0906A (zh
Inventor
刘玉宝
杨延
江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WER3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WER3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WER3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POWER3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85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0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0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0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0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测量机器人建立手眼标定模型,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完成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的标定;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得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和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在划线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圆形运动轨迹,根据四点标定得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矩阵传递完成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标定。本发明基于手眼标定模型、机器人运动学原理以及四点标定等方法实现了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保证了标定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三维测量与划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铸件在进行精密机加前需要进行余量分析和划线。现有技术中对于铸件加工余量的划线工作采用的是人工操作的方法,其缺点有效率低下、划线精度低、不稳定等。因此,亟需一种自动化测量与划线系统方案,提高铸件余量的划线精度和效率。
目前在工业零件测量领域,自动化三维测量技术具备测量速度快,数据量大等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激光加工具有良好的时间、空间控制性,工件表面变形小,加工速度快等特点,非常适合自动化加工。为了提高铸件在进行自动化加工时余量分析和划线的精度与效率,亟需一种高精度的坐标转换方法,实现从自动测量系统获取的铸件测量坐标到自动划线系统激光器划线坐标的转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铸件余量分析和划线方法效率低且精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包括测量机器人和划线机器人,基于测量机器人建立手眼标定模型,在测量机器人上安装扫描仪,获取扫描仪测量坐标系、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以及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得到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S2,获取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得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S3,在划线机器人上安装激光器,获取激光器划线坐标系和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在划线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圆形运动轨迹,基于四点标定得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S4,通过矩阵传递得到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在预设位置放置棋盘格,在棋盘格上选择一个固定位置作为被选中的棋盘格点;
S102,在测量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当测量机器人末端的探针触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时,得到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根据测量得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
S103,由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end
S104,根据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和转换矩阵base1Tend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转换矩阵endTcamera
S105,根据转换矩阵base1Tend和转换矩阵endTcamera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104具体包括:
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与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的坐标转换关系表达式为:
base1P=base1Tend endP=base1Tend endTcamera cameraP
通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endTcamera,其表达式为:
(base1Tend)-1base1P(cameraP)-1endTcamera
其中,cameraP为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105中,根据转换矩阵base1Tend和转换矩阵endTcamera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的表达式为:
base1Tcamerabasc1Tene endTcamera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2具体包括:
在划线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当测量机器人末端的探针和划线机器人末端的探针触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时,根据测量得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2P,其与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的坐标转换关系表达式为:
basc2P=base2Tbase1·base1P
经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
base2P.(base1P)-1basc2Tbase1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基于激光器在固定焦距下的光斑尺寸制作人工靶标,标记出人工靶标的特征点;
S302,移动划线机器人直至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在划线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获取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在移动过程中的圆形运动轨迹;
S303,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取四点进行四点标定,利用四点标定原理得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而得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301具体包括:
根据激光器的参数确定固定焦距下的光斑尺寸,选取一个标定板,在标定板上通过人为划线标记出与光斑尺寸相等的特征点,制作成人工靶标,并将该特征点作为人工靶标的特征点。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302具体包括:
操作划线机器人使激光器垂直照射标定板时,移动激光器至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的位置,测量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激光器中心的距离,即激光器焦距l,并测量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划线机器人末端E的距离r,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为圆心,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划线机器人末端E的距离r为半径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的圆形运动轨迹。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303具体包括:
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意选取四个位置,使划线机器人末端移动到相应位置时激光器以不同位姿保证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利用四点标定原理得到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OTE,当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激光器中心的距离固定时,可以得到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E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4具体包括:
根据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ETbase2,结合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E得到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base2
基于手眼标定模型和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以及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
根据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以及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base2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camera,其表达式为:
laserTcameralaserTbase2·base2Tbasc1·base1Tcamera
本发明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手眼标定模型、机器人运动学原理以及四点标定等方法实现了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并应用于铸件自动化加工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铸件余量分析和划线方法效率低且精度不足的问题。
(2)在标定激光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时,利用激光高准直度和焦距固定等特征制作人工靶标,基于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时,激光器的中心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距离为固定值的特征,完成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转换关系的标定,降低了标定难度,同时有效提高了标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本发明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为圆心,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划线机器人末端的距离r为半径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的圆形运动轨迹,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取四个位置使划线机器人末端移动到相应位置时激光器以不同位姿保证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利用四点标定原理得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保证了标定精度,从而提高铸件在进行自动化加工时余量分析和划线的精度与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的实施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标定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标定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光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标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应用于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图1为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包括测量机器人1、划线机器人2、扫描仪3、激光器4以及铸件5,扫描仪3固定于测量机器人1的机械臂末端,激光器4固定于划线机器人2的机械臂末端,测量机器人1和划线机器人2的机械臂末端均加装了探针。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其方法包括:
S1,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包括测量机器人和划线机器人,基于测量机器人建立手眼标定模型,在测量机器人上安装扫描仪,获取扫描仪测量坐标系、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以及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得到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标定示意图。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基座建立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SB1,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建立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SE1,将扫描仪安装在测量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基于扫描仪的测头建立扫描仪测量坐标系Sc,在预设位置放置棋盘格,基于棋盘格中心建立棋盘格坐标系S0
求得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的具体步骤包括:
S101,在预设位置放置棋盘格,在棋盘格上选择一个固定位置作为被选中的棋盘格点。
S102,在测量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当测量机器人末端的探针触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时,得到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根据测量得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
需要理解的是,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SB1到棋盘格坐标系S0之间的距离是固定可测的,所以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SB1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可以直接测量得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SE1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是可自动获取的。
S103,由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end
需要理解的是,base1Tend为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SE1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SB1之间的转换关系,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104,根据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和转换矩阵base1Tend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转换矩阵endTcamera
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与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的坐标转换关系表达式为:
base1P=base1Tend endP=base1Tend endTcamera cameraP
通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endTcamera,其表达式为:
(base1Tend)-1base1P(cameraP)-1endTcamera
其中,cameraP为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
需要理解的是,base1Tendbase1P以及cameraP均为已知量,cameraP可由扫描仪扫描直接获取,因此可以根据计算直接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Sc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SE1之间的转换矩阵endTcamera
S105,根据转换矩阵base1Tend和转换矩阵endTcamera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
根据转换矩阵base1Tend和转换矩阵endTcamera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的表达式为:
base1Tcamerabase1Tend endTcamera
S2,获取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得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具体的,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施例中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标定示意图。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基座建立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SB1,基于划线机器人的基座建立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SB2
在划线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当测量机器人末端的探针和划线机器人末端的探针触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时,根据测量得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2P,其与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的坐标转换关系表达式为:
base2P=base2Tbase1·base1P
经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
base2P·(base1P)-1base2Tbase1
需要理解的是,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坐标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SB1和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SB2下均是可直接测量获得的。
S3,在划线机器人上安装激光器,获取激光器划线坐标系和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在划线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圆形运动轨迹,基于四点标定得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请参阅图5,图5为激光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标定示意图。基于划线机器人的基座建立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SB2,基于划线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建立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SE2,将激光器安装在划线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基于激光器建立激光器划线坐标系SL
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基于激光器在固定焦距下的光斑尺寸制作人工靶标,标记出人工靶标的特征点。
根据激光器的参数确定固定焦距下的光斑尺寸,选取一个标定板,在标定板上通过人为划线标记出与光斑尺寸相等的特征点,制作成人工靶标,并将该特征点作为人工靶标的特征点。
S302,移动划线机器人直至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在划线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获取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在移动过程中的圆形运动轨迹。
操作划线机器人使激光器垂直照射标定板时,移动激光器至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的位置,测量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激光器中心的距离,即激光器焦距l,并测量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划线机器人末端E的距离r,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为圆心,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划线机器人末端E的距离r为半径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的圆形运动轨迹。
S303,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取四点进行四点标定,利用四点标定原理得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而得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意选取四个位置,使划线机器人末端移动到相应位置时激光器以不同位姿保证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利用四点标定原理得到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OTE,当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激光器中心的距离固定时,可以得到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E
需要理解的是,基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O建立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S′O,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意选取四个位置A、B、C、D,使划线机器人末端移动到相应位置时激光器以不同位姿保证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根据位姿关系可以得到:
ETB·OTEOTB
用平移旋转矩阵展开可以得到:
其中,ETB表示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OTE表示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OTB表示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表示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转换的旋转矩阵,/>表示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转换的平移矩阵,/>表示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转换的旋转矩阵,/>表示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转换的平移矩阵,ORB表示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转换的旋转矩阵,OtB表示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转换的平移矩阵,i表示在A、B、C、D四个点时的不同位姿,i=1,2,3,4;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矩阵中的其表达式为:
根据可以得到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S4,通过矩阵传递得到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根据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ETbase2,结合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E得到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base2
基于手眼标定模型和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以及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
根据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以及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base2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camera,其表达式为:
laserTcameralaserTbase2·base2Tbase1·base1Tcamera
需要理解的是,步骤S2中详细说明了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base2的计算方法,且得到了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同理,根据步骤S2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得到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包括测量机器人和划线机器人,基于测量机器人建立手眼标定模型,在测量机器人上安装扫描仪,获取扫描仪测量坐标系、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以及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得到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S2,获取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得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S3,在划线机器人上安装激光器,获取激光器划线坐标系和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在划线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圆形运动轨迹,基于四点标定得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S4,通过矩阵传递得到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与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在预设位置放置棋盘格,在棋盘格上选择一个固定位置作为被选中的棋盘格点;
S102,在测量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当测量机器人末端的探针触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时,得到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根据测量得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
S103,由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end
S104,根据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和转换矩阵base1Tend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转换矩阵endTcamera
S105,根据转换矩阵base1Tend和转换矩阵endTcamera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4具体包括:
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endP与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的坐标转换关系表达式为:
base1P=base1Tend endP=base1Tend endTcamera cameraP
通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endTcamera,其表达式为:
(base1Tend)-1base1P(cameraP)-1endTcamera
其中,cameraP为所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扫描仪测量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5中,根据转换矩阵base1Tend和转换矩阵endTcamera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的表达式为:
base1Tcamerabase1Tend endTcamera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在划线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当测量机器人末端的探针和划线机器人末端的探针触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时,根据测量得到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2P,其与被选中的棋盘格点在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棋盘格点坐标base1P的坐标转换关系表达式为:
basc2P=base2Tbase1 base1P
经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
base2P·(base1P)-1base2Tbbase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基于激光器在固定焦距下的光斑尺寸制作人工靶标,标记出人工靶标的特征点;
S302,移动划线机器人直至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在划线机器人的末端加装探针,获取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在移动过程中的圆形运动轨迹;
S303,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取四点进行四点标定,利用四点标定原理得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而得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1具体包括:
根据激光器的参数确定固定焦距下的光斑尺寸,选取一个标定板,在标定板上通过人为划线标记出与光斑尺寸相等的特征点,制作成人工靶标,并将该特征点作为人工靶标的特征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2具体包括:
操作划线机器人使激光器垂直照射标定板时,移动激光器至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的位置,测量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激光器中心的距离,即激光器焦距l,并测量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划线机器人末端E的距离r,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为圆心,以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划线机器人末端E的距离r为半径构建划线机器人末端的圆形运动轨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3具体包括:
在圆形运动轨迹上任意选取四个位置,使划线机器人末端移动到相应位置时激光器以不同位姿保证激光器的光斑与人工靶标的特征点重合,利用四点标定原理得到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的光斑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OTE,当人工靶标的特征点中心O与激光器中心的距离固定时,可以得到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E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
根据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ETbase2,结合从划线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E得到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base2
基于手眼标定模型和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原理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以及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
根据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1Tcamera、从测量机器人基坐标系到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base2Tbase1以及从划线机器人基坐标系到激光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base2得到从扫描仪测量坐标系到激光器划线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laserTcamera,其表达式为:
laserTcamearalaserTbase2·base2Tbase1·base1Tcameara
CN202210078544.4A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Active CN114310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8544.4A CN114310906B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8544.4A CN114310906B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0906A CN114310906A (zh) 2022-04-12
CN114310906B true CN114310906B (zh) 2024-03-08

Family

ID=8102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8544.4A Active CN114310906B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0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4987B (zh) * 2022-11-25 2023-12-08 无锡中车时代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打磨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04153A1 (de) * 2006-01-27 2007-08-02 Vision Tools Hard- Und Software Entwicklungs-Gmbh Automatisches Einmessen kooperierender Roboter
CN106595474A (zh) * 2016-11-18 2017-04-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仪的双机器人基坐标系标定方法
CN109623656A (zh) * 2018-11-12 2019-04-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厚度在线检测的移动式双机器人协同打磨装置及方法
CN109822577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伺服的移动式机器人高精度加工方法
CN111331569A (zh) * 2020-04-20 2020-06-26 宁波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铸件自动化三维测量与划线系统
WO2020237407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自标定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CN112476395A (zh) * 2020-10-26 2021-03-12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一种面向工业机器人的三维视觉划线设备及方法
CN112880555A (zh) * 2021-01-06 2021-06-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坐标系的标定方法与系统
CN113160334A (zh) * 2021-04-28 2021-07-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手眼相机的双机器人系统标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0714A1 (en) * 2015-03-27 2016-10-06 George Papaioannou Scalable multi-modal robotic ima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04153A1 (de) * 2006-01-27 2007-08-02 Vision Tools Hard- Und Software Entwicklungs-Gmbh Automatisches Einmessen kooperierender Roboter
CN106595474A (zh) * 2016-11-18 2017-04-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仪的双机器人基坐标系标定方法
CN109623656A (zh) * 2018-11-12 2019-04-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厚度在线检测的移动式双机器人协同打磨装置及方法
CN109822577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伺服的移动式机器人高精度加工方法
WO2020237407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自标定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CN111331569A (zh) * 2020-04-20 2020-06-26 宁波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铸件自动化三维测量与划线系统
CN112476395A (zh) * 2020-10-26 2021-03-12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一种面向工业机器人的三维视觉划线设备及方法
CN112880555A (zh) * 2021-01-06 2021-06-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坐标系的标定方法与系统
CN113160334A (zh) * 2021-04-28 2021-07-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手眼相机的双机器人系统标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0906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2688B (zh) 一种机器人测量-加工系统扫描仪坐标系自动标定方法
CN111633643B (zh) 一种基于tcp坐标系下平移运动的旋转矩阵标定方法
CN110906863B (zh) 一种用于线结构光传感器的手眼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
CN108759672B (zh) 工业机器人末端位置测量及位移误差补偿方法
CN114310906B (zh)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测量、划线系统中的坐标转换方法
CN1939638A (zh) 激光照射状态显示方法及激光照射状态显示系统
CN111504183B (zh) 线激光三维测量传感器与机器人相对位置的标定方法
CN112648934B (zh) 一种自动化弯管几何形态检测方法
CN109773686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装配的点激光线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05865341A (zh) 工业机器人空间位姿重复定位精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WO2022252676A1 (zh) 机械臂法兰物理原点的标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46330B (zh) 一种自动化工件坐标系标定方法
CN114643578A (zh) 一种提高机器人视觉引导精度的标定装置及方法
CN113781558B (zh) 一种姿态与位置解耦的机器人视觉寻位方法
Qi et al. Hand-eye calibration method of gantry robot based on 3D vision sensor
CN108895977B (zh) 一种大型球形结构件热处理变形测量装置
CN108253959B (zh) 一种基于标准样板的机器人轨迹、负载、位姿特性的检测装置
CN115619877A (zh) 单目线激光传感器与二轴机床系统的位置关系标定方法
CN215970736U (zh) 基于三维视觉引导的钢轨打标装置
CN115609586A (zh) 一种基于抓取位姿约束的机器人高精度装配方法
CN112762822B (zh)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仪的机械臂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0978058B (zh) 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的位姿测量及其运动学模型修正的方法
CN114581534A (zh) 一种机器人线激光三平面粒子群优化标定方法
CN108062550B (zh) 一种焊接位置标定系统及方法
CN111502863B (zh) 一种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大部件对接自动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Yubao

Inventor after: Yang Yan

Inventor after: Jiang Hao

Inventor before: Li Zhongwei

Inventor before: Zhong Kai

Inventor before: Yang Yan

Inventor before: Liu Yubao

Inventor before: Jiang 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