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5750A - 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05750A CN114305750A CN202111666266.6A CN202111666266A CN114305750A CN 114305750 A CN114305750 A CN 114305750A CN 202111666266 A CN202111666266 A CN 202111666266A CN 114305750 A CN114305750 A CN 1143057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rusion
- jaw
- orthodontic
- wedge
- lower ja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4373 mandib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4513 dentitio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346 tooth eru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050 maxill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56 thermo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55 chew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1274 Maloccl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00 pharyn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5775 Mandib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16 photochemical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7 polymer membr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颌透明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1a、2a)带有特定形状的凸起物,分别是上颌凸起(3、4)和下颌凸起(5、6),这些凸起物在上下正畸牙套间被成对设置,当上下颌咬合时,由凸起物的形状特征可使得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推力、推动牙齿,亦即正畸力,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此推力便可使受力牙齿移动,从而达到正畸治疗目的,而正畸牙套上的凸起物可通过特定形状的模芯和患者牙模来制作和实现,本发明利用了患者自身的生理力、无创、无须其他任何外加力和支抗、结构简单,制作方法也很简洁、并可与流行的正畸隐形矫治器制作方法无缝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学和正畸治疗临床医学分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正畸是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和牙齿排列畸形的一种矫治技术,它利用了颌骨的可塑性,借助于矫治工具和装置,对错牙合与畸形排列的牙齿施加外力,以使颌骨重建及牙齿移动,最终达到使牙齿排列整齐、美观牙齿的功效。
经典的、目前仍在使用的加力式正畸方法(即设法给牙齿加定向力的装置和方法),是通过在齿面上安装托槽和弓丝来进行的,托槽是一种用金属、陶瓷或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微小零件,粘贴于牙齿齿面上,它的中间有一条沟槽,用于容纳以金属制作的弓丝,这可使弓丝位置被固定,弓丝在头部或特定的地方被拉紧和夹紧,即,此法是通过弓丝的张力来对牙齿施加力的,但如果需要其他方向的力,则可另外加力,例如,在口腔内植入金属螺钉即金属支抗来支持一个拉丝或拉力弹簧或橡皮筋,拉丝或拉力弹簧或橡皮筋的另一端被固定在牙齿上、或牙齿上的粘贴物或弓丝上,这样,此牙齿就可获得来自拉丝或弹簧或橡皮筋的拉力了,这种方法起源于由法国医生Christophe-Francois Delabarre在1819年创造的一种利用金属丝加力的早期正畸法。
由于经典正畸方法要在齿面安装托槽和弓丝,因而接受正畸治疗的人一张嘴便可显露牙齿上的托槽和弓丝,影响美观,为此,人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美学效果,例如,将托槽和弓丝安装于牙齿背面即舌侧,再如,使用透明材料来制作托槽,还有,就是给弓丝上色使其变成与牙齿相同的颜色、白色,等等。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在正畸治疗完成后牙齿位置反弹恢复,人们又创造了retainer即“保持器”或“牙箍”,用于使已经获得的美观牙齿位置排列得以巩固,这始于上世纪1900年代,就是著名的Hawley保持器,主要由金属丝构成,它可用于正畸治疗完成后的牙列保持,也可用于正畸阶段未完成的牙齿位置移动,但是,这类以金属丝为主制作而成的保持器仍然存在影响美观的问题,因它同样“张嘴可见”,不过,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有了改善,即使用“隐形保持器”,是一种以透明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壳状牙套,可“套”在整个牙列上,由于透明,就不再那么容易被看见了,因此被称之为“隐形保持器”,使用它,以保持正畸治疗成果,它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在1980年代得到改善,之后于1993年由Dr.JohnSheridan重新设计。
在199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毕业生根据隐形保持器概念,想到利用类似的装置来做正畸治疗、即移动牙齿,也具有“隐形”特性,他们使用3D建模方法来反映牙列结构,并用如此获得的模型来制定正畸治疗计划,因此,这些模型就被用于制作正畸用的透明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当时,为研究和验证这一概念,历经三年时间直到进入新世纪,才投入实际应用,目前这种隐形正畸方法已基本普及,成千上万的儿童和成年人接受这种正畸方法的治疗,大有取代经典托槽弓丝正畸法的趋势。
在隐形矫治器正畸法中,需要用到一系列的牙模,每个牙模上的牙齿排列略有不同,最后的牙模则是计划中正畸治疗的最终结果,因此,第一个牙模就与患者正畸治疗前的牙齿排列情况最接近,各牙模间的差别就反映牙齿移动方向和移动量,其中的推动力,就是牙套和牙齿间的相互作用力,此力是由当前牙齿排列、与本牙模计划达到的牙齿移动目标之间的差别所产生的,亦即,牙套形状结构包含了对于待移动牙齿施压的“压力”结构,而这一系列的牙模是由软件产生的,并使用三维打印设备、打印输出一个个实体牙模,最初的患者口腔三维数据,则是通过扫描患者口腔模型(可以是传统“咬压印”-灌制石膏模”方法制作),也可以是直接对患者口腔扫描而获得,因此,该方法依赖IT技术,是IT发展的产物。
如果牙套与牙齿间的这种推动力不足够或不能产生,则需要另外附加力,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在牙套上增加附加装置或附件,例如顶钉,或是在牙齿上增加附着物,例如一个小凸起,以加强或增加牙套与牙齿间的相互作用力(“牙套-牙齿”系统间的内部作用力),而另一类则是给牙套增加外力,常用方法有制作多段牙套,并在这些分段间加力,例如增加弹簧等,还有就是在上下颌牙套间加力,或是在牙套和另外的独立装置之间加力,例如口腔内植入支抗钉,目前植入支抗钉法被尽力避免,因为它是有创方法,会使患者经受手术痛苦还有其他问题,而这些方法中,都没有或不明显地利用到人类自身的生理力,例如咀嚼力,同时,不论是为获得内力还是外力而设置的附加装置,都不太方便制作和安装,对患者来说,也很不方便、也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创造了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利用患者自身的生理力,且无创、无须为此设置其他任何外加力和支抗、结构简单,制作方法也很简洁、并可与流行的正畸隐形矫治器制作方法无缝连接等突出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措施:
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颌正畸牙套即上颌隐形矫治器(1a)的后牙区分别设有成对的、形状对称的凸起物,即左后牙区上设有上颌凸起(3),而在其右后牙区上则设有形状对称的上颌凸起(4),与此对应,下颌正畸牙套(2a)即下颌隐形矫治器左后牙区设有下颌凸起(5),而在其右后牙区则设有形状对称的下颌凸起(6),上颌凸起设在牙齿的舌侧面且呈长方形,下颌凸起也设在后牙的舌侧面,但同时覆盖部分下牙咬合面及其舌侧面、外形整体呈钩状,其上设有倒L形体(5a),并在它的顶平面(5b)上设有向上伸出的钩状凸出体(5c)
所述上下颌正畸牙套(1a、2a)为一侧开放的空壳式结构、各处厚度均匀、可分别套在上下颌的整个牙列上,其上的所有凸起物(3、4、5、6)是牙套的构成部分、与牙套连为一体,因此,这些凸起物是由牙套壳体上的凸起与其内部填充的独立模芯(23、24)所构成的,模芯与牙套内表面间粘合在一起。
所述下颌凸起(5、6)可与上颌凸起(3、4)扣合在一起,即,下颌凸起的钩状凸出体(5c)可钩住上颌凸起(3),亦即,上颌凸起(3)可在扣合后进入下颌凸起(5)的弯钩(5d)内。
更进一步地,钩状凸起物可换成楔形凸起物,即,上颌凸起(3)可换成上颌楔形凸起(16),对应地,下颌凸起(5)可换成下颌楔形凸起(17),当下颌向上颌运动靠拢即咬合时,下颌楔形凸起斜面(17a)便可与上颌楔形凸起斜面(16a)接触吻合,上下颌左右两边都设有这种成对的且对称的楔形凸起物。
本发明带有凸起物(3、4、5、6)的上下颌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1a、2a)可按如下步骤制作形成:
第一步,三维打印患者口腔模型即患者牙模;
第二步,以透明硬质高分子材料制作模芯(23、24);
第三步,在牙模上设计规划凸起物位置;
第四步,将模芯分别粘合在上下颌牙模的设计位置上;
第五步,用透明高分子材料膜片和牙模制备透明牙套;
第六步,从牙模上取下制备好的透明牙套、连同模芯一起摘下;
第七步,剪裁制备好的透明牙套;
第八步,修正凸起物内部模芯表面并以透明粘合剂粘合模芯;如此,可制备带有实心凸起物(3、4、5、6)的透明正畸牙套。
所述长方形上颌凸起(3、4)和钩状下颌凸起(5、6)扣合时可使下颌获得前伸量(26)并保持前伸位置,这需要在下颌运动靠拢上颌并同时略微前伸时,即可实现此扣合,由于下颌前伸,则下颌具有自然回退力,此力即作用于上颌,即将上颌向咽部推动,根据力学原理,作用力=反作用力,此时下颌就受到相反的推力,即将下颌向外推动、即向嘴唇方向推动,而当换成楔形凸起物时,即换成上下颌楔形凸起(16、17)时,当上下颌靠拢即咬合时、楔形凸起的斜面(16a、17a)相互接触,如此则可获得对于上颌后牙向内(向着咽部)的推力和向上的压力,同理,下颌也会同时受到向嘴唇方向和向下的反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外形3D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外形3D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颌牙套左边凸起物局部3D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颌牙套左边凸起物局部3D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上颌牙模左半边3D示意图,牙模姿态是牙齿朝上、上前牙朝前即后牙靠近观察者;
图6为上颌牙模后牙区3D示意图,牙模姿态同图5;
图7为仅上下颌牙模“咬合”时左后牙区的舌侧平面示意图,图中牙模姿态是前牙在右;
图8为本发明上下颌左后牙区钩状凸起物位置设计规划的舌侧平面示意,牙模姿态同图7;
图9为本发明在上颌左后牙区粘合模芯的3D示意图、牙模姿态同图5;
图10为本发明上颌牙套左边制作过程平面剖切示意图,牙模姿态同图5;
图11为本发明下颌牙套左边制作过程平面剖切示意图,牙模姿态同图5;
图12为佩戴本发明牙套后上下颌咬合时、左边钩状凸起物扣合时的模型横切面示意图,牙模姿态同图5;
图13为本发明楔形凸起位置规划平面示意图、牙模姿态同图7;
图14为本发明楔形凸起位置设计计算示意图之一,牙模同图7;
图15为本发明楔形凸起位置设计计算以试图之二,牙模同图7;
图16楔形凸起受力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钩状凸起物的上颌模芯结构3D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钩状凸起物的下颌模芯结构3D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楔形凸起的模芯结构3D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使用多组凸起物时的设计规划平面示意图,牙模姿态同图7。
图中标号:
1常规上颌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1a本发明上颌正畸牙套、2常规下颌正畸牙套、2a本发明下颌正畸牙套、3上颌左方形凸起、4上颌右方形凸起、5下颌左钩状凸起、5a倒L形体、5b顶平面、5c钩状凸出体、5d弯钩、6下颌右钩状凸起、7上颌牙模(牙齿朝上、前牙在前)、8左上颌牙四、9左上颌牙五、10左上颌后牙六、11左上颌后牙七、12左上牙舌侧面、13左下颌后牙七、14左下颌后牙六、15左下颌牙五、16上颌左楔形凸起、16a上颌楔形凸起斜面、17下颌左楔形凸起、17a下颌楔形凸起斜面、18水平基线、19水平重叠距离H、20咬合时上下牙间距D、21楔角a、22接触垂直距离V、23上颌方形模芯、24下颌钩状模芯、24a模芯倒L形体、24b模芯下平面、24c模芯钩状凸出体、24d模芯弯钩、25上颌楔形凸起的模芯、26下颌前伸量F、27模芯长度L、28下颌压力P(咀嚼力)、28a法向分力Pn、28b切向分力Pt。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非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
如图1~图2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颌正畸牙套即上颌隐形矫治器1a的后牙区分别设有成对的、形状对称的凸起物,即左后牙区上设有上颌凸起3,而在其右后牙区上则设有形状对称的上颌凸起4,与此对应,下颌正畸牙套2a即下颌隐形矫治器左后牙区设有下颌凸起5,而在其右后牙区则设有形状对称的下颌凸起6,上颌凸起设在牙齿的舌侧面且呈长方形,下颌凸起也设在后牙的舌侧面,但同时覆盖部分下牙咬合面及其舌侧面、外形整体呈钩状,其上设有倒L形体5a,并在它的顶平面5b上设有向上伸出的钩状凸出体5c。
所述上下颌正畸牙套1a、2a为一侧开放的空壳式结构、各处厚度均匀、可分别套在上下颌的整个牙列上,其上的所有凸起物3、4、5、6是牙套的构成部分、与牙套连为一体,因此,这些凸起物是由牙套壳体上的凸起与其内部填充的独立模芯23、24所构成的,模芯与牙套内表面间粘合在一起,牙套材质为透明高分子材料。
所述下颌凸起5、6可与上颌凸起3、4扣合在一起,即,下颌凸起的钩状凸出体5c可钩住上颌凸起3,亦即上颌凸起3可在扣合后进入下颌凸起5的弯钩5d内,牙套上成对设置的凸起物,上下左右都对称,“成对”是指上下颌之间。
更进一步地,钩状凸起物可换成楔形凸起物,即,上颌凸起3可换成上颌楔形凸起16,对应地,下颌凸起5可换成下颌楔形凸起17,当下颌向上颌运动靠拢即咬合时,下颌楔形凸起斜面17a便可与上颌楔形凸起斜面16a接触吻合,上下颌左右两边都设有这种成对的且对称的楔形凸起物。
所述长方形上颌凸起3、4和钩状下颌凸起5、6扣合时可使下颌获得前伸量26即F,并保持前伸位置,由于下颌前伸,则下颌具有自然回退力,此力即作用于上颌,即将上颌向咽部推动,根据力学原理,作用力=反作用力,此时下颌就受到相反的推力,即将下颌向外推动、即向嘴唇方向推动,而换成上下颌楔形凸起16、17时,当上下颌靠拢即咬合时、楔形凸起的斜面16a、17a相互接触,如此则可获得对于上颌后牙向内(向着咽部)的推力和向上的压力,同理,下颌也会同时受到向嘴唇方向和向下的的反作用力。
优选实施例图解说明之一:
如图1所示,常规透明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1和2,是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作的空壳型整体牙套,分为上颌和下颌牙套,一侧开放,可分别套在患者上或下颌的整个牙列上,如图2所示,本发明牙套1a和2a的制作过程,基本不影响常规正畸牙套的制作,仅仅是增加了制作和粘合模芯的步骤,以形成牙套上的特定凸起物,即凸起物是因模芯而产生的,在以真空热成型法制作牙套时,因模芯占据一定空间,所以被高分子材料薄膜包裹后就能形成这些凸起物,牙套成型后,模芯被保留在这些凸起物内,因此,凸起物为实心结构。
优选实施例图解说明之二:
如图8和图20所示,是上下颌左后牙区钩状凸起物位置设计规划示意图,亦即模芯粘合位置设计规划,可设置单组或两组或更多组钩状凸起物(楔形凸起物亦然),而下颌前伸量26即长度F根据患者口腔结构或牙列特征,以及正畸治疗计划进行设计,F大致在1~3mm之间,佩戴牙套咬合时上下齿间距20即D尺寸,大致等于两个牙套薄膜厚度之和,对于模芯尺寸,可有所不同,模芯尺寸以长度论,如图17~图19所示,即图中27长度L,可设为3种,分别是:
小号:L=2~3mm
中号:L=3~5mm
大号:L=5~7mm
其中,上下颌牙套的楔形凸起16和17所用模芯25的齿面轮廓形状可以是一样的,而通过不同厚度来配合上下牙齿间的水平覆盖(参见图12,咬合时,上牙与下牙是错开的,下牙更靠近舌侧),模芯以透明硬质高分子材料来制作,使用瑞士EMS公司食品医用级透明尼龙产品Grilamid TR70制作,注塑法或机械加工法。
优选实施例图解说明之三:
如图5~图7所示,是患者牙模,即患者的口腔/牙齿模型,牙模是按常规方法获得的,目前是通过3D打印方法、以高分子材料来制作的(不属于本发明内容),其中图5和图6是上颌牙模,这里以上颌为例来说明,需注意此时的牙模须是为了,治疗目标是使整个牙列受向后的推力(向咽部)而设计和3D打印输出的,即此牙模是适合此阶段正畸治疗目标的,如果需要仅仅使某个特定后牙受力,则可另外做设置,例如,在牙套内部或齿面设置附加物或附加装置来增加力、或转化力的受力点及方向(不属于本发明的内容)。
优选实施例图解说明之四:
如图9~图12所示,是本发明正畸牙套制作过程示意图,注意上颌牙模的姿态,是牙齿朝上的、前牙向前即后牙靠近观察者,这是制作过程所需要的,“左、右”所指以患者角度论。
图9中(是上颌,下颌亦然),使用中低强度的粘接剂,将模芯和牙模粘合到设计规划好的位置上,粘接强度能保证牙套制作好后可以连同牙套一起被摘下即可,无须将模芯和牙模表面间的空隙全部以粘接剂填满,注意下颌模芯倒L形体24a是扣在下后牙上的,其中模芯下平面24b贴紧后牙咬合面、但仅占一部分咬合面,而不会妨碍佩戴牙套后上下齿的咬合,如图12所示。
图10中,先将上颌模芯粘合在牙模上设计规划的位置处,等待粘接剂完全凝固后,再制作透明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采用真空热成型法制作牙套(该方法不属于本发明内容),工业界常称其为“吸塑”工艺方法,即,使用专用的真空热成型机,将透明高分子膜片固定并加热到软化的程度,然后抽出膜片与牙模间的空气,则膜片便被吸附于牙模上形成牙套,此时,模芯所占据的位置也被包裹,因此就形成了本发明的凸起物,图11中展示了下颌牙套类似的制作过程,即粘合模芯、真空热成型等各步骤。
当真空热成型制作过程完毕,就从牙模上取下牙套,须连同模芯一起摘下,然后对牙套进行裁剪,将不需要的部分裁除,之后再修整牙套内的模芯表面、清除之前的粘接剂,并以医用透明胶水将模芯粘接固定在牙套内,使用德国Henkel公司的产品Loctite3311和3321透明医用胶水,它们适合多种高分子材料,先使用3311低粘度胶水,它可渗入到模芯与牙套间的缝隙里,加入适量Loctite3311后要照射紫外光使其固化,因它们是紫外光固化胶水,然后,再使用高粘度的Loctite3321医用胶水,用来对牙套内模芯处表面较大的缝隙和凹陷进行填补、修补、再光固化,如此,就制作好了透明的正畸牙套,亦即隐形矫治器。
优选实施例图解说明之五:
如图13~图16所示,本发明也可在正畸牙套上设置楔形凸起16和17,来取代钩形凸起物,用于利用患者自身的咀嚼力来产生对牙齿的推力。
图16中,根据力学原理,上颌楔形凸起斜面16a可以转化力,故此斜面可以将下颌压力28即力P,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力,就是法向分力28a即力Pn,和切向分力28b即力Pt,其中力Pn即是对上颌(上牙)的推力、向后(向咽部)推,而力Pt是使牙套向上压即压向牙齿的力,同时,由力学原理还知道:
作用力=反作用力
即,下颌同时受到与P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推力、向着嘴唇方向,以及Pt的同理情况。
图13中,佩戴牙套咬合时的上下牙间距20即长度D,大致等于两个牙套薄膜厚度之和,此时上下颌楔形凸起彼此接触,但如果仅仅是接触,则不会产生推力,因此,设计时须预留一定的“提前量”以便产生推力,如此,当下颌(佩戴牙套)运动到与上颌完全咬合时,上颌楔形凸起16会受到来自下颌楔形凸起17的挤压力(由于28a分力Pn),如图14和图15所示,计算公式如下:
tg(a)=H/V
其中:
a是图14中标号21的楔角,a≤25°。
H是图15中标号19的距离,是上下颌佩戴牙套咬合时,上下楔形凸起接触吻合段的水平重叠(投影)距离,在水平基线上度量,水平基线在上颌楔形凸起16的下缘上。
V是图15中标号22的距离,是上下颌佩戴牙套咬合时、上下楔形凸起的斜面16a和17a间接触区段的接触垂直(投影)距离。
因此,在设计规划楔形凸起位置时,先设定上颌凸起物位置、并使水平基线18处于咬合时上下牙间距20即D距离的中间偏上的位置,再设定下颌凸起物的位置,并在粘合模芯时,使水平重叠距离19即H适当减小(注意H是楔形凸起的接触垂直距离而不是模芯的),减小量在0.5~1mm间,则由上面计算公式可知,接触垂直距离V也应跟着减小,此时咬合到位后会迫使H和V增大,实际中是由上下颌牙套受力后的弹性变形来实现的,这意味着有力产生和施加到了牙齿上,如此,可使制作好的上颌牙套咬合时受到来自下颌牙套的推力,反之亦然,指对于下颌来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患者自身的生理力,即下颌前伸后的自动回退力和咀嚼力,来获得对牙齿向前或向后的推力及提供使牙套更好的就位力,以达到移动牙齿即正畸治疗的目的,并且无创、也无须为此设置其他任何外加力和支抗,结构简单,制作方法简洁、可与流行的透明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制作方法无缝连接,可应用于正畸治疗计划中推动牙齿向前或向后移动的治疗步骤,也可用于正畸后的治疗成果加强和保持,因可使下颌受到前伸推力故可用于治疗儿童的短下颌症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在等同技术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颌正畸牙套即上颌隐形矫治器(1a)的后牙区分别设有成对的、形状对称的凸起物,即左后牙区上设有上颌凸起(3),而在其右后牙区上则设有形状对称的上颌凸起(4),与此对应,下颌正畸牙套(2a)即下颌隐形矫治器左后牙区设有下颌凸起(5),而在其右后牙区则设有形状对称的下颌凸起(6),上颌凸起设在牙齿的舌侧面且呈长方形,下颌凸起也设在后牙的舌侧面,但同时覆盖部分下牙咬合面及其舌侧面、外形整体呈钩状,其上设有倒L形体(5a),并在它的顶平面(5b)上设有向上伸出的钩状凸出体(5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颌正畸牙套(1a、2a)为一侧开放的空壳式结构、各处厚度均匀、可分别套在上下颌的整个牙列上,其上的所有凸起物(3、4、5、6)是牙套的构成部分、与牙套连为一体,因此,这些凸起物是由牙套壳体上的凸起与其内部填充的独立模芯(23、24)所构成的,模芯与牙套内表面间粘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颌凸起(5、6)可与上颌凸起(3、4)扣合在一起,即,下颌凸起的钩状凸出体(5c)可钩住上颌凸起(3),亦即,上颌凸起(3)可在扣合后进入下颌凸起(5)的弯钩(5d)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地,钩状凸起物可换成楔形凸起物,即,上颌凸起(3)可换成上颌楔形凸起(16),对应地,下颌凸起(5)可换成下颌楔形凸起(17),当下颌向上颌运动靠拢即咬合时,下颌楔形凸起斜面(17a)便可与上颌楔形凸起斜面(16a)接触吻合,上下颌左右两边都设有这种成对的且对称的楔形凸起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有凸起物(3、4、5、6)的上下颌正畸牙套即隐形矫治器(1a、2a)可按如下步骤制作形成:
第一步,三维打印患者口腔模型即患者牙模;
第二步,以透明硬质高分子材料制作模芯(23、24);
第三步,在牙模上设计规划凸起物位置;
第四步,将模芯分别粘合在上下颌牙模的设计位置上;
第五步,用透明高分子材料膜片和牙模制备透明牙套;
第六步,从牙模上取下制备好的透明牙套、连同模芯一起摘下;
第七步,剪裁制备好的透明牙套;
第八步,修正凸起物内部模芯表面并以透明粘合剂粘合模芯;如此,可制备带有实心凸起物(3、4、5、6)的透明正畸牙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钩状凸起物,其长方形上颌凸起(3、4)和钩状下颌凸起(5、6)扣合时可使下颌获得前伸量(26)并保持前伸位置,这需要在下颌运动靠拢上颌并同时略微前伸时,即可实现此扣合,而当换成楔形凸起物即换成上下颌楔形凸起(16、17)时,当上下颌运动靠拢即咬合时、楔形凸起的斜面(16a、17a)便可相互接触吻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66266.6A CN114305750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66266.6A CN114305750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05750A true CN114305750A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2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66266.6A Pending CN114305750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0575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825516C1 (ru) * | 2023-09-29 | 2024-08-26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ЛЕКСИЛАЙНЕР" |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ррекции положения нижней челюсти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09537A1 (en) * | 2010-07-07 | 2012-01-12 | Mikiko Nagai | Orthodontic Appliance |
CN110123464A (zh) * | 2018-09-26 | 2019-08-16 | 杭州一牙数字口腔有限公司 | 导下颌移动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CN112842575A (zh) * | 2021-01-30 | 2021-05-28 |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壳状牙科器械、牙齿矫治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WO2021135576A1 (zh) * | 2019-12-31 | 2021-07-08 |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牙科器械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CN113367814A (zh) * | 2021-06-24 | 2021-09-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数字化3d打印制作直接粘接式透明矫治器附件的方法 |
CN214805565U (zh) * | 2021-04-21 | 2021-11-23 | 海南京海口腔正畸中心 | 舌侧咬合垫矫治器 |
CN215019348U (zh) * | 2021-01-30 | 2021-12-07 |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壳状牙科器械和牙齿矫治系统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11666266.6A patent/CN1143057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09537A1 (en) * | 2010-07-07 | 2012-01-12 | Mikiko Nagai | Orthodontic Appliance |
CN110123464A (zh) * | 2018-09-26 | 2019-08-16 | 杭州一牙数字口腔有限公司 | 导下颌移动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WO2021135576A1 (zh) * | 2019-12-31 | 2021-07-08 |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牙科器械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CN112842575A (zh) * | 2021-01-30 | 2021-05-28 |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壳状牙科器械、牙齿矫治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CN215019348U (zh) * | 2021-01-30 | 2021-12-07 |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壳状牙科器械和牙齿矫治系统 |
CN214805565U (zh) * | 2021-04-21 | 2021-11-23 | 海南京海口腔正畸中心 | 舌侧咬合垫矫治器 |
CN113367814A (zh) * | 2021-06-24 | 2021-09-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数字化3d打印制作直接粘接式透明矫治器附件的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825516C1 (ru) * | 2023-09-29 | 2024-08-26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ЛЕКСИЛАЙНЕР" |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ррекции положения нижней челюсти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44677B2 (en) | Arch adjustment appliance | |
US20230301753A1 (en) | Arch expanding appliance | |
US719227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latal expansion | |
KR101676205B1 (ko) | 투명교정기 제조방법 | |
US1038370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thodontic attachment fabrication and placement | |
JP5883078B2 (ja) | ラピッドプロトタイピングを用いて歯列矯正ボンディングトレー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アセンブリ | |
JP4834082B2 (ja) | 歯科矯正治療用のインダイレクトボンディングトレイの作成方法 | |
KR101332482B1 (ko) | 가요성 대칭형 치과용 크라운 | |
US20100297587A1 (en) | Dental crowns | |
JP2018094245A (ja) | 歯科矯正用アライ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4246697B (zh) | 牙齿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
KR20170103417A (ko) | 치열 교정용 브라켓 부착을 위한 몰드형 지그 제작 방법 및 그 몰드형 지그 | |
CN210931950U (zh) |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 |
KR102158362B1 (ko) | 스캔용 왁스바이트 | |
WO2023199327A1 (en) | Orthodontic aligner with elastomeric inner surface and rigid outer surface, and method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same | |
EP3482714B1 (en) | Orthodontic appliance for dentistry | |
CN114305750A (zh) | 一种用于牙科正畸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407831A (zh) | 正畸矫正器 | |
KR101518710B1 (ko) | 투명 교정 장치 제조 방법 | |
KR101518711B1 (ko) | 투명 교정 장치 제조 방법 | |
WO2019193650A1 (ja) | 歯科矯正用アライ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9846879U (zh) | 一种舌侧推杆整体远移后牙列的装置 | |
RU180855U1 (ru) | Каппа с NiTi-дугой для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 |
CN116531126A (zh) | 一种舌侧推杆整体远移后牙列的装置 | |
CN115054387A (zh) | 一种具有多种力学特性的复合型牙套式矫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