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769A -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769A
CN114304769A CN202111675419.3A CN202111675419A CN114304769A CN 114304769 A CN114304769 A CN 114304769A CN 202111675419 A CN202111675419 A CN 202111675419A CN 114304769 A CN114304769 A CN 114304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static
fabric
down jacket
lining
finish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54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涛
郑福尔
吴秋兰
李娟�
赵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hi Zhongfangxue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ishi Zhongfangxue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hi Zhongfangxue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ishi Zhongfangxue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6754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和静电识别装置;所述羽绒服主体包括面料、里料及位于面料与里料之间的羽绒填充物,所述面料的表面和里料的表面均经抗静电整理剂涂层整理,所述静电识别装置可根据羽绒服主体在穿着使用下产生的静电电压发出不同的显性警示信号。本发明通过在袖标和腋下设置智能化静电识别装置,一方面袖子和腋下是人体活动过程中,衣服摩擦最频繁的区域,即最容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另外一方面通过装置显示信号,让人们实时了解服装上所生产的静电情况,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静电造成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背景技术
静电是由固体表面的摩擦、接触、碰撞等外力因素导致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失衡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服装静电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深远,人们一直饱受静电的困扰,尤其在冬季,穿着的羽绒服其所用的面料均为化纤面料,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且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使得衣物表面上大量堆积静电。
目前服装常规抗静电性能通过织物表面整理、制备抗静电纤维以及植入导电纤维等方式实现,以上方法制备的抗静电织物的虽然抗静电效果良好,但是局限性也较大。其中:通过对织物表面整理的方法,织物经过洗涤过后,抗静电性能容易下降,还容易受环境湿度的影响;使用抗静电纤维的方法缺点是工艺复杂;而织物中嵌入导电纤维的方法容易在加工和洗涤过程中由于摩擦导致导电纤维断头,也影响了织物的抗静电效果和服用性能。涂层整理具成本低、利于环保、生产方便,还可改变织物风格,成为当今纺织产品开发的主导方向之一。
另外,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压有所不同,而在干燥的季节,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当静电电压达到2000伏时,手指就有感觉了;超过3000伏时就有火花出现,手指有针刺似的痛感;超过7000伏时,人就有电击感。同时持久的静电积累也会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的多种病毒、细菌与有害物质,引发各种疾病,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让人们实时了解穿着的服装上所带有的静电,对预防静电给人体产生的危害也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它能够让人们实时了解服装上所生产的静电情况,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静电造成危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和静电识别装置;所述羽绒服主体包括面料、里料及位于面料与里料之间的羽绒填充物,所述面料的表面和里料的表面均经抗静电整理剂涂层整理,所述静电识别装置可根据羽绒服主体在穿着使用下产生的静电电压发出不同的显性警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识别装置包括电荷传导模块、电荷感应模块、信号分析模块、信号显性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荷传导模块与抗静电涂层接触以将羽绒服主体所产生的静电电荷导入到电荷感应模块,电荷感应模块以电荷传导模块连接以将传导过来的电荷进行收集和识别,信号分析模块与电荷感应模块连接以对感应到的电荷及其电荷量进行分析和分类,信号显性模块与信号分析模块连接以对信号分析的结果通过不同显性警示信号进行输出,电源模块为外加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识别装置的识别阈值分三个等级:220V、1000V和2000V,对应的显性警示信号分别为绿灯、黄灯和红灯。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识别装置位于羽绒服主体的袖标和/或腋下。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识别装置的置于聚乙烯包材或聚氯乙烯包材类。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碳纳米管为直径为0.6nm~0.8nm的单壁管,导电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50-1100m2/kg,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的混合比例为1:2-5。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整理剂采用转移成膜法复合于面料和里料表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抗静电整理剂按照设计的网络结构涂覆于有机硅处理过的转移纸上;S2、将步骤S1的转移纸与面料或里料叠合,经轧压使得抗静电整理剂转移至面料和里料的表面上,再经烘干、冷却和分离转移纸。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3%~5%。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结构为蜂窝网络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季铵盐型抗静电整理剂,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1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袖标和腋下设置智能化静电识别装置,一方面袖子和腋下是人体活动过程中,衣服摩擦最频繁的区域,即最容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另外一方面通过装置显示信号,让人们实时了解服装上所生产的静电情况,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静电造成危害。
2、本发明优选采用的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能够形成类似葡萄串状的三维导电结构,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不仅能提高抗静电整理剂的稳定性,另外一方面也极大提高了复合抗静电整理剂的导电能力,且具有稳定的、不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抗静电性能,电荷量不超过0.5uc/件。
2、通过蜂窝状涂层网络设计结构,一方面极大降低了抗静电整理剂浆料的用量,低至3%~5%,进而降低了成本,另外一方面通过蜂窝涂层结构,使得服装产生的静电电荷在导电网络结构上形成定向流动,不至于集中于局部产生高电压而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静电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和静电识别装置。所述羽绒服主体包括面料、里料及位于面料与里料之间的羽绒填充物,面料和里料均为涤纶,所述面料的表面和里料的表面均经抗静电整理剂涂层整理,所述静电识别装置可根据羽绒服主体在穿着使用下产生的静电电压发出不同的显性警示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识别装置位于羽绒服主体的袖标和腋下,为具有识别和警示功能的圆形微小电子元器件并在置于聚乙烯包材或聚氯乙烯包材类,外观尺寸为直径10cm,厚度2cm。
如图1所示,所述静电识别装置包括电荷传导模块、电荷感应模块、信号分析模块、信号显性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荷传导模块与抗静电涂层接触以将羽绒服主体所产生的静电电荷导入到电荷感应模块,电荷感应模块以电荷传导模块连接以将传导过来的电荷进行收集和识别,信号分析模块与电荷感应模块连接以对感应到的电荷及其电荷量进行分析和分类,信号显性模块与信号分析模块连接以对信号分析的结果通过不同显性警示信号进行输出,电源模块为外加电源模块。优选设置的识别阈值分三个等级:220V、1000V和2000V,对应的显性警示信号分别为绿灯、黄灯和红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具体含有:水性聚氨酯溶剂、复合静电填料、乳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架桥剂和分散剂。其中:复合静电填料用量为水性聚氨酯溶剂的6%,碳纳米管为直径为0.6nm~0.8nm的单壁管,导电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50-1100m2/kg,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的混合比例为1:5。
所述抗静电整理剂采用转移成膜法复合于面料和里料表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抗静电整理剂按照设计的蜂窝网络结构涂覆于有机硅处理过的转移纸上,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3%;S2、将步骤S1的转移纸与面料或里料叠合,经轧压使得抗静电整理剂转移至面料和里料的表面上,再经烘干、冷却和分离转移纸。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面料和里料材质以及抗静电整理剂不同,具体为: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具体含有:聚丙烯酸酯溶剂、复合静电填料、乳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架桥剂和分散剂。其中:复合静电填料用量为聚丙烯酸酯溶剂的6%,碳纳米管为直径为0.6nm~0.8nm的单壁管,导电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50-1100m2/kg,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的混合比例为1.4:4.6。
所述抗静电整理剂采用转移成膜法复合于面料和里料表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抗静电整理剂按照设计的蜂窝网络结构涂覆于有机硅处理过的转移纸上,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4%;S2、将步骤S1的转移纸与面料或里料叠合,经轧压使得抗静电整理剂转移至面料和里料的表面上,再经烘干、冷却和分离转移纸。
本实施例的面料和里料均为锦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面料和里料材质以及抗静电整理剂不同,具体为: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具体含有:水性聚氨酯溶剂、复合静电填料、乳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架桥剂和分散剂。其中:复合静电填料用量为水性聚氨酯溶剂的8.3%,碳纳米管为直径为0.6nm~0.8nm的单壁管,导电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50-1100m2/kg,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的混合比例为1.8:6.5。
所述抗静电整理剂采用转移成膜法复合于面料和里料表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抗静电整理剂按照设计的蜂窝网络结构涂覆于有机硅处理过的转移纸上,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4.5%;S2、将步骤S1的转移纸与面料或里料叠合,经轧压使得抗静电整理剂转移至面料和里料的表面上,再经烘干、冷却和分离转移纸。
本实施例的面料和里料均为锦涤。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面料和里料材质以及抗静电整理剂不同,具体为: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具体含有:水性聚氨酯溶剂、复合静电填料、乳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架桥剂和分散剂。其中:复合静电填料用量为水性聚氨酯溶剂的7%,碳纳米管为直径为0.6nm~0.8nm的单壁管,导电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50-1100m2/kg,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的混合比例为2.2:4.8。
所述抗静电整理剂采用转移成膜法复合于面料和里料表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抗静电整理剂按照设计的蜂窝网络结构涂覆于有机硅处理过的转移纸上,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5%;S2、将步骤S1的转移纸与面料或里料叠合,经轧压使得抗静电整理剂转移至面料和里料的表面上,再经烘干、冷却和分离转移纸。
本实施例的面料和里料均为锦涤。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抗静电整理剂不同,本实施例的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季铵盐型抗静电整理剂,用量为15%,将抗静电整理剂涂布于面料或里料表面上,然后在160度下焙烘5min。
对比例1
该对比例1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面料与里料均未进行抗静电整理剂涂层整理。
对比例2
该对比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抗静电整理剂中的静电填料为单层石墨烯︰导电炭黑=1︰5。
分别取实施例1-5(表中以A1-A5表示)及对照例1-2(表中以D1-D2表示)制得的羽绒服分别在-20℃~10℃不同温度下和25%~45%不同湿度条件下进行电荷量和静电电压测试,其中其中电荷量参照GB/T 12703.3-2009执行,静电电压参照GB/T 12703.1-2009执行,测试结果参见表1。
表1:本发明实施例1-5和对照例1-2的实验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3451081170000051
Figure BDA0003451081170000061
从上表可知,本发明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以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作为抗静电整理剂制得的羽绒服具有稳定的、不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的抗静电性能,电荷量不超过0.5uc/件;由于不同的穿着者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运动量,导致同一羽绒服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静电表现,通过设置静电识别装置,能让穿着者实时了解衣服静电产生情况,避免静电造成危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羽绒服主体和静电识别装置;所述羽绒服主体包括面料、里料及位于面料与里料之间的羽绒填充物,所述面料的表面和里料的表面均经抗静电整理剂涂层整理,所述静电识别装置可根据羽绒服主体在穿着使用下产生的静电电压发出不同的显性警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识别装置包括电荷传导模块、电荷感应模块、信号分析模块、信号显性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荷传导模块与抗静电涂层接触以将羽绒服主体所产生的静电电荷导入到电荷感应模块,电荷感应模块以电荷传导模块连接以将传导过来的电荷进行收集和识别,信号分析模块与电荷感应模块连接以对感应到的电荷及其电荷量进行分析和分类,信号显性模块与信号分析模块连接以对信号分析的结果通过不同显性警示信号进行输出,电源模块为外加电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识别装置的识别阈值分三个等级:220V、1000V和2000V,对应的显性警示信号分别为绿灯、黄灯和红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识别装置位于羽绒服主体的袖标和/或腋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识别装置的置于聚乙烯包材或聚氯乙烯包材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复合导电浆料,碳纳米管为直径为0.6nm~0.8nm的单壁管,导电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50-1100m2/kg,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的混合比例为1:2-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整理剂采用转移成膜法复合于面料和里料表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抗静电整理剂按照设计的网络结构涂覆于有机硅处理过的转移纸上;
S2、将步骤S1的转移纸与面料或里料叠合,经轧压使得抗静电整理剂转移至面料和里料的表面上,再经烘干、冷却和分离转移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结构为蜂窝网络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整理剂为季铵盐型抗静电整理剂,用量为面料或里料重量的10%~30%。
CN202111675419.3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Pending CN114304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5419.3A CN114304769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5419.3A CN114304769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769A true CN114304769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5419.3A Pending CN114304769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76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7834B1 (en) * 1998-11-13 2003-03-04 Firma Carl Freudenberg Filter for gaseous media
US20090309604A1 (en) * 2005-05-06 2009-12-17 Yongming Zhang Electrostatic monitoring system
CN202583333U (zh) * 2012-05-08 2012-12-05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人体静电检测系统
CN204994639U (zh) * 2015-08-17 2016-01-27 苏州迈思德防静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服
JP2019093622A (ja) * 2017-11-22 2019-06-20 平岡織染株式会社 産業資材用静電気対策膜材
CN110623330A (zh) * 2019-09-25 2019-12-31 安徽高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623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 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抗静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7834B1 (en) * 1998-11-13 2003-03-04 Firma Carl Freudenberg Filter for gaseous media
US20090309604A1 (en) * 2005-05-06 2009-12-17 Yongming Zhang Electrostatic monitoring system
CN202583333U (zh) * 2012-05-08 2012-12-05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人体静电检测系统
CN204994639U (zh) * 2015-08-17 2016-01-27 苏州迈思德防静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服
JP2019093622A (ja) * 2017-11-22 2019-06-20 平岡織染株式会社 産業資材用静電気対策膜材
CN110623330A (zh) * 2019-09-25 2019-12-31 安徽高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623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 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抗静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ing et al.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fiber‐shap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biomechanical monitoring and human‐interactive sensing
CN106602923A (zh) 收集风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发电系统
Liao et al. Stability of general neural networks with reaction-diffusion
CN109354731A (zh) 一种抗静电防护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0989A (zh) 一种FeS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855036A (zh) 超宽量程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分布式压力监测系统
CN108047835B (zh) 一种静电屏蔽石墨烯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Superwettable hybrid dielectric based multimodal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with superior durability and efficiency for biomechanical energy and hydropower harvesting
CN114304769A (zh) 一种具有智能化静电识别功能的抗静电羽绒服
WO2017119532A1 (ko) 전자 직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웨어러블 전기발전기
Yao et al. Stretchable vertical graphene arrays for electronic skin with multifunctional sensing capabilities
Lv et al. Interconnected array design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enclosed flexi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CN110196125A (zh) 一种基于多孔结构的岛桥式柔性传感阵列装置
CN206852617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测装置
CN205611942U (zh) 一种用于防护服的防静电拉链
US20240156193A1 (en) Adaptive fabrics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filtering
CN109811541A (zh) 一种石墨烯涂层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8893B (zh) 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在化纤面料上的应用
CN211099567U (zh) 一种静电除尘设备
CN206714168U (zh) 一种生物试验用防静电手套
CN218382795U (zh) 一种多位检测的纺织车间检测装置
CN1350089A (zh) 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08871178B (zh) 基于碳纳米管薄膜阻抗相位角变化的柔性传感器及制法
CN2755674Y (zh) 具有排除人体静电功能的鼠标
CN213891662U (zh) 一种散热性能较好的涤纶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