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168A -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168A
CN114304168A CN202011075163.8A CN202011075163A CN114304168A CN 114304168 A CN114304168 A CN 114304168A CN 202011075163 A CN202011075163 A CN 202011075163A CN 114304168 A CN114304168 A CN 114304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prothiolane
benziothiazolinone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51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王国栋
段新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te Western Sha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te Western Sha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te Western Sha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te Western Sha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51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噻霉酮与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药物活性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80:1‑80的噻霉酮和稻瘟灵。本发明将噻霉酮和稻瘟灵进行复配,可应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禾谷类作物的多种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避免了病害的抗药性,延长了药物持效期,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病害,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噻霉酮(Benziothiazolinone)是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杂环类杀菌剂。分子式:C7H5NOS,化学名称: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噻霉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能够破坏病原菌细胞膜蛋白质和合成系统,从而抑制病原菌繁殖,干扰病原菌细胞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导致病原菌死亡。该化合物对细菌、真菌引起的多种农作物病害有良好防治效果,而且对农作物和环境十分安全,低毒,无残留。
稻瘟灵(Isoprothiolane),化学名称:二异丙基-1,3-二硫戊环-a-基丙二酸酯,属于有机硫杀菌剂,能够抑制病菌侵入,尤其是抑制磷酯N-甲基转移酶的合成,从而抑制病菌生长,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较强的内吸活性,能够被水稻各部位吸收,并累积到叶部组织,从而发挥药效,主要防治稻瘟病,同时对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和白叶枯病有一定防效。
目前病害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种植结构的改变,病原菌抗性的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不如人意,植物病害的防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单剂产品使用频率过高,使得病菌抗药性逐渐增强,单一产品的使用对病菌的防治效果欠佳,即使加大药量也打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目前还没有关于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的研究报道。本发明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了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在大田实验中发现,噻霉酮和稻瘟灵的复配组合物在药效持续性方面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效果突出的含有噻霉酮和稻瘟灵的增效杀菌组合物。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噻霉酮和稻瘟灵组合物是经过复配筛选实验发现的,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病有显著效果,表现明显优于单剂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的活性成分为噻霉酮和稻瘟灵,噻霉酮和稻瘟灵的重量比为80-1∶1-80。
噻霉酮和稻瘟灵的优选重量比为60∶1-1∶6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为主要有效成分,可以和农药助剂、填料或溶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剂型优选为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
所述含有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在上述剂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
本发明所述的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病害,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所述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的使用剂量为20-90g a.i./hm2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协同增效明显;
2、本发明所述稻瘟灵和稻瘟灵属于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两者混配扩大了杀菌谱,提高了杀菌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用药量少、持效期长;
4、本发明所述的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不易产生抗性,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本实验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合适配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实施例1噻霉酮与稻瘟灵复配的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抑菌效果细菌性病害测定方法:采用浊度法测定杀菌组合物对病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遵照国家行业标准《NYT1156.1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6部分:抑制细菌生长量试验浑浊度法》,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母液,充分震荡混匀后,将不同体积的药剂母液加入装有50mlNB培养基的250ml规格三角瓶中,配成不同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对照加同体积无菌水,充分混匀后备用。将培养好的病菌稀释到100NTU。每瓶含药培养基接种50μL种子液,于30℃200rpm培养24h后,分别测各瓶的浑浊度值。测得的数据输入Excel表格,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该药剂在各浓度下对病菌的生长抑制率。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31
室内抑菌效果真菌性病害测定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NY/T1156.2-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清水对照组,重复三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于不同药剂浓度的培养基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于适宜温度的烘箱中培养;待对照组菌落长满时,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各药剂处理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做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41
根据生长抑制率,采用DPS数据软件生物测定专业统计功能求出对应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和有效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Sun Y,Johnson E R.Analysis of JointAction of Insecticides against House Flies[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60,53(5):887-892]计算共毒系数(CTC)。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效EC50)×100;
理论毒力系数(TTI)=A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噻霉酮与稻瘟灵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42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51
由表1可知,噻霉酮、稻瘟灵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分别为2.32mg/L和1.91mg/L,噻霉酮与稻瘟灵混配比例在80-1∶1-80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
噻霉酮与稻瘟灵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52
由表2可知,噻霉酮、稻瘟灵对水稻稻瘟病的EC50分别为13.14mg/L和1.68mg/L,噻霉酮与稻瘟灵混配比例在80-1∶1-80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2制备的农药制剂
制剂实施例一,21%噻霉酮·稻瘟灵悬浮剂
噻霉酮20%,稻瘟灵1%,木质素磺酸盐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乙二醇4%,硅酸镁铝1.2%,黄原胶0.18%,有机硅消泡剂0.4%,水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二,35%噻霉酮·稻瘟灵悬浮剂
噻霉酮5%,稻瘟灵30%,烷基苯磺酸盐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5%,尿素5%,硅酸镁铝1%,黄原胶0.2%,有机硅消泡剂0.5%,水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三,43%噻霉酮·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噻霉酮3%,稻瘟灵40%,萘磺酸盐5%,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2%,十二烷基硫酸钠1.8%,白炭黑3%,高岭土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四:80%噻霉酮·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噻霉酮20%,稻瘟灵60%,萘磺酸盐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十二烷基硫酸钠2.5%,白炭黑2%,硅藻土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五,12%噻霉酮·稻瘟灵水分散粒剂
噻霉酮2%,稻瘟灵10%,木质素磺酸盐3%,烷基聚氧乙烯磺酸盐2.5%,白炭黑3%,硫酸钠10%,聚乙烯醇0.1%,高岭土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六,8%噻霉酮·稻瘟灵水分散粒剂
噻霉酮2%,稻瘟灵6%,环己酮甲醛缩聚物3%,聚羧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炭黑3%,硫酸铵10%,淀粉4%,硅藻土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七,2%噻霉酮·稻瘟灵颗粒剂
噻霉酮1%,稻瘟灵1%,聚羧酸盐2%,木质素磺酸钙4%,聚乙烯醇3.5%,聚酯树脂0.5%,阿拉伯胶2.5%,砖渣补至100%。
制剂实施例八:10%噻霉酮·稻瘟灵颗粒剂
噻霉酮5%,稻瘟灵5%,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丁基萘磺酸钠4%,羧甲基纤维素6%,丁二烯树脂成膜剂0.5%,聚乙烯醇3%,石英砂补至100%。
制剂实施例九,27%噻霉酮·稻瘟灵水乳剂
噻霉酮2%,稻瘟灵25%,二甲基癸酰胺10%,二甲苯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醛缩聚物硫酸盐2.5%,尿素5%,水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十,12%噻霉酮·稻瘟灵水乳剂
噻霉酮6%,稻瘟灵6%,二甲基癸酰胺8%,环己酮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醛缩聚物硫酸盐3%,乙二醇4%,水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十一,25%噻霉酮·稻瘟灵微乳剂
噻霉酮20%,稻瘟灵5%,环己酮10%,二甲基癸酰胺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醛缩聚物硫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水补足100%。
制剂实施例十二,24%噻霉酮·稻瘟灵微乳剂
噻霉酮4%,稻瘟灵20%,二甲苯15%,环己酮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醛缩聚物硫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水补足100%。
将上述的农药制剂实施例对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实施例3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实验
1.实验处理:本实验根据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三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农药单剂20%稻瘟灵悬浮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及35%噻呋酰胺悬浮剂对照。
2.试验方法:试验区域为每个小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施药后的防效调查方法为:在实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病情分级,计算防效。
本发明实验于2020年7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进行,按每亩有效成分2g、3g和4g兑水进行均匀喷雾,共施药1次,药后7天、14天和21天查看的防治结果见表3:
表3噻霉酮与稻瘟灵不同比例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71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81
从表3可以看出,噻霉酮与稻瘟灵杀菌组合在相对低的用量下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组合物在低于单剂用量的情况下表现出优异的协同增效性,持效期长。
实施例4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实验
1.实验处理:本实验根据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三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农药单剂20%稻瘟灵悬浮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及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照。
2.试验方法:试验区域为每个小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施药后的防效调查方法为:在实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病情分级,计算防效。
本发明实验于2020年8月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进行,按每亩有效成分2g、3g和4g兑水进行均匀喷雾,共施药1次,药后7天、14天和21天查看的防治结果见表4:
表4噻霉酮与稻瘟灵不同比例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091
Figure BDA0002715769450000101
从表4可以看出,噻霉酮与稻瘟灵杀菌组合在相对低的用量下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组合物在低于单剂用量的情况下表现出优异的协同增效性,持效期长。
从以上2个实施例可知,噻霉酮和稻瘟灵按照质量比为80-1∶1-80进行复配,可制成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对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且增效作用明显,降低了农药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对作物安全,持效期长,省力省时,提高了农药的使用效率,是防治此类病害的理想药剂,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噻霉酮和稻瘟灵两种有效成分的复配方案,其杀菌活性不是简单的两种有效成分活性的叠加,与现有单一有效成分的制剂相比,除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持效期长,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本发明的含有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已经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借鉴本发明内容,适当改变原料、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含有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的活性成分为噻霉酮和稻瘟灵,噻霉酮和稻瘟灵的重量比为80-1: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霉酮和稻瘟灵的优选重量比为60:1-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噻霉酮和稻瘟灵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填料或溶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优选为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总重量在所述剂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上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使用剂量为20-90g a.i./hm2
CN202011075163.8A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Pending CN114304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163.8A CN114304168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163.8A CN114304168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168A true CN114304168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2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5163.8A Pending CN114304168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16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934A (zh) * 2011-12-30 2012-05-0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烯丙苯噻唑的新型杀菌组合物
CN103704234A (zh) * 2014-01-07 2014-04-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农业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
CN107242239A (zh) * 2017-06-30 2017-10-13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烯丙苯噻唑和稻瘟灵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934A (zh) * 2011-12-30 2012-05-0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烯丙苯噻唑的新型杀菌组合物
CN103704234A (zh) * 2014-01-07 2014-04-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农业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
CN107242239A (zh) * 2017-06-30 2017-10-13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烯丙苯噻唑和稻瘟灵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6924A (zh) 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10386844A (zh) 一种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2290B (zh) 一种含噻霉酮和乳酸链球菌素的组合杀菌物及应用
CN109548787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097827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应用
CN106818797B (zh) 一种含苯醚甲环唑和灭菌丹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075438A (zh) 一种含噻霉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16267928A (zh) 一种含有溴硝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10973147B (zh) 一种用于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和杀菌剂
CN110731337B (zh) 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304168A (zh) 一种含噻霉酮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10226607B (zh) 一种防治黄瓜瓜蚜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组合物
CN107372548A (zh) 含有克菌丹和氟唑环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715560A (zh) 一种含壬菌铜和申嗪霉素的组合杀菌物及应用
CN110583669B (zh) 一种用于瓜类病害的杀菌组合物
CN111466392B (zh) 一种含有噻霉酮和四氟醚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5413671B (zh) 一种防治菠萝蜜果腐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09169711B (zh) 一种含申嗪霉素和pyriofenone的杀菌组合物
CN109699665B (zh) 一种含有克菌丹的种衣剂及其应用
CN115067362B (zh) 一种包含沼泽红假单胞菌和三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6665597A (zh) 含有苯噻菌酯和双炔酰菌胺的杀菌农药组合物
CN108041057B (zh) 防治果树病害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990992B (zh)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6342821A (zh) 一种丙硫菌唑和戊唑醇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91444A (zh) 一种包含沼泽红假单胞菌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