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002B -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002B
CN114304002B CN202210151422.3A CN202210151422A CN114304002B CN 114304002 B CN114304002 B CN 114304002B CN 202210151422 A CN202210151422 A CN 202210151422A CN 114304002 B CN114304002 B CN 114304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hive
box body
disease
air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1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4002A (zh
Inventor
罗丽林
刘曼
钟大芳
黄振兴
杨广明
王兴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log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1514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4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箱体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箱体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箱体内部设置有巢脾,巢脾设置在纵向控风部和横向控风部之间;箱体包括:保温板,保温板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保温板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箱体顶部与巢脾间隔设置,给蜜蜂留出上蜂路;巢脾下梁距箱体底部间隔设置,方便人工清扫蜂箱,此举不仅保证箱体干净、不潮湿,显著降低巢虫上脾为害,且在大流蜜期或群势强或高温天气等情况下蜜蜂可有序进出,减少烂子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为我国特有的蜜蜂遗传资源,因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强、抗螨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已成为我国山区广泛饲养的蜂种。中蜂是传统农业的重要传粉昆虫;同时,中蜂的副产品蜂蜜富含果糖、葡萄糖、多种酶、氨基酸和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天然膳食补充剂,此外,蜂蜜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据研究显示蜂蜜在治疗烧伤、烫伤、促进溃疡愈合及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但近年来因健康科学的管理跟不上中蜂产业的扩增、各省份间蜂农频繁的蜜蜂交易、农作物管理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病虫危害愈来愈重,如烂子病、巢虫是中蜂生产中的灾难性敌害,致使蜂农损失惨重。
中蜂烂子病一般包括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是严重危害蜜蜂正常生长发育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此病后的蜂群死亡率极高,对养蜂生产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中蜂烂子病的原因很多,其中温度不适是引起烂子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高温还是低温都可能导致中蜂幼虫死亡并腐烂在蜂房中;蜂箱内通风不良是产生烂子病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着蜂群的发展蜂箱内往往会越来越拥挤,大量子脾、蜜脾、废旧巢脾挤满了整个蜂箱,若蜂箱巢门开得过小且覆布又不透气时幼虫往往因缺氧而死。大蜡螟又名巢虫、绵虫、隧道虫,是一种对蜜蜂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大害虫,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和适应力,雌虫最喜欢寻蜂箱缝隙处产卵,密封且光滑的表面可抑制其产卵,大蜡螟的初孵幼虫十分灵活,且爬行速度较快,孵化后的幼虫当日或第二日即上脾,蛀食巢脾,蛀坏蜂具,并会造成蜜蜂的蛹和幼虫死亡,产生“白头蛹”,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子脾受损、群势下降、产蜜量减少,重则整群蜂巢脾被毁,蜂群弃巢而逃,给养蜂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发针对这两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新技术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已公开的中蜂病虫害防治中国发明专利中,报道了以中药饲喂、熏蒸、喷杀、生物药剂、营养杂交等为主的多种防治方法。如冯道林在CN106214749A《防治蜜蜂幼虫腐烂病的重要组合物》中阐述了以木莲3~5份、木兰花5~10份、板蓝根5~10份、菊花5~10份、黄芪5~10份、糖2~5份为中药组合物饲喂蜜蜂,预防蜜蜂幼虫腐烂病的病原屎肠球菌对蜜蜂的侵害;李俊在CN109090045A《一种蜜蜂的高产养殖方法》中阐述了采用消毒水定期对蜂场卫生、养蜂工具、蜂巢进行消毒,每天下午6:00~8:00给蜜蜂喂食中药液;徐世平等在CN110612943A《一种蜜蜂绵虫综合防治方法》中公布了以贯仲粉、茶枯粉、紫金牛粉、山茱萸粉、枇杷叶粉、车前草粉、银杏叶粉、罗汉花粉混合后的竹醋液浸提液喷杀和熏蒸巢脾,以提高杀灭绵虫的效率;李旭涛等在CN108617699A《一种防治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熏烟型杀菌剂》中公布了由溴氯海因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硫磺粉、苍术、细辛、青蒿和助燃剂组成的熏烟型杀菌剂;韩建伦在CN109045117《一种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中草药组合物》中阐述了以中草药金钱草、青蒿、金银花、车前草、半枝莲、桂枝为原料制备的药液涂抹于巢框上,供中蜂取食,以增强中蜂机体免疫力,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王建忠在CN108524652A《一种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中药》中公开了一种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中药,由党参、黄芪、杠板归、鱼腥草、甘草、土牛膝、草龙、白花蛇草、松花粉组成;田翼等在CN108498587《一种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布了采用金银花、板蓝根、半枝莲、元胡、连翘、野菊花、柴胡、千里光、白芍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置,使其能够有效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效果显著;王敦等在CN112402441A《一种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基因药物和制备及使用方法》中阐述了以CSBV~VP1~dsRNA溶液、PBS~S母液和水复配而成的基因药物,该药物能够有效且特异性地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复制,从而控制病害的发展与传播;赵学智等在CN107094715A《一种中蜂的养殖方法》中公布了以土霉素或氯霉素饲喂或喷杀防治中蜂病害的方法;龚良成在CN105191872A《蜜蜂的养殖方法》中公布了在中蜂养殖中,适当时候加入意蜂,来提高中蜂养殖时出现的病虫害。
涉及防病虫蜂箱的中国发明专利较少,CN108782336A《一种防虫的蜂箱》的要点为包括矩形的箱体,箱体顶部设有箱盖,箱体侧壁设有进出口;箱体底部呈矩形分布有四个定位孔,定位孔内均设置有支柱,支柱的内侧上均设有一组用于固定蜂脾的开口,支柱下端铰接有底部弯曲的金属片,金属片与支柱间固定有扭簧,箱体内还设有网罩;网罩开口朝下,网罩上开有供支柱底部穿过的限位孔,网罩的开口将金属片部分包裹住;网罩的开口设有拉线,箱体的底部设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一端铰接在蜂箱内壁上,承接板上设置有烟雾发生器,承接板另一端连接有启动线,启动线与拉线相连。该发明的目的仅在于提供一种防虫的蜂箱,以解决在祛除蜂螨时蜜蜂乱飞,影响祛除效果的问题。CN108739525A《一种防巢虫自动巢门及蜂箱》提供了一种防巢虫自动巢门,包括巢门本体,巢门本体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一进出口,第一进出口处设有活动封堵第一进出口的翻转板,翻转板通过转轴与巢门本体可转动连接,翻转板与转轴均水平设置,巢门本体上还设有可透气的透光结构,透光结构位于翻转板正上方且透光结构的底部靠近或者接触翻转板上表面,该发明能有效防止蜡螟进入蜂箱产卵。姚敦友在CN108935219A《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中阐述了一种包括箱盖、巢箱、继箱、底座、隔板、巢框和巢门的蜂箱,底座与巢箱为可互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底座包括底板,在底板上端面的左右后沿均设有侧板,巢箱对其放置在侧板上,巢箱前方的左、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对称的凹槽,巢门镶嵌在凹槽内,巢箱和继箱内均设放置有两块隔板,若干巢框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两块隔板与两侧箱体间留有间隙,此发明可防止蜂王飞逃、黄蜂等外来蜂入侵。徐祖荫等在CN202799877U《改良式巢虫阻隔器》中根据罗岳雄等研制出的第一代巢虫阻隔器,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对其进行改良,安装巢虫阻隔器的目的,是让一小木条通过阻隔器固定在蜂箱的前、后壁上,然后将巢脾搁在小木条上,避免巢脾直接与蜂箱接触。蜂箱内孵化的巢虫初孵幼虫要想上脾,首先需爬经阻隔器,而当它经过阻隔器的药槽时就会中毒而死,通过此方法可切断初孵幼虫的上脾途经。
中华蜜蜂生产中现存三大问题:一是传统蜂箱为薄木板制作,蜂箱内部的保温性和通风效果较差,容易引起烂子病。此外,由于木制蜂箱内缝隙较多,利于大蜡螟在其内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上脾为害导致大量白头蛹出现,使蜜蜂损失严重;二是传统蜂箱工蜂出入口单一,无法调节,导致在花蜜量大时不能有效控制蜜蜂的出入量,使得蜂蜜产量降低;三是蜜蜂病虫害防控仍然依赖化学药剂,伤害蜜蜂的同时会导致蜂蜜中农、兽药残留,从而影响蜂蜜品质,并危及人类健康。本发明针对上述弊端,首次提出以改进蜂箱为主的病虫害防控新方案。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抗病虫蜂箱。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病虫蜂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巢脾,所述巢脾设置在所述纵向控风部和所述横向控风部之间;所述箱体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所述保温板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其中,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保温板相配合,以将所述纵向控风部固定在所述上盖板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保温板作为箱体,一方面配合上盖的设计,增强保温效果,使箱体内温度不因春季外界温度剧烈变化而大幅度变化,显著降低蜜蜂烂子病(主要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配合横向控风部和纵向控风部的设计,可增加隔热的可控制,方便调节箱体内外之间的热交换,使箱体内长期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温度,减少高温天气蜜蜂烂子病(主要为欧洲幼虫腐臭病)发生的同时降低了蜜蜂散热的能量消耗,进而提高产蜜量和蜂蜜品质;
采用隔离带贴保温板内、外部,使整个箱体无缝可入、加之隔离带表面光滑,能有效阻止巢虫在蜂箱内、外产卵,显著降低巢虫对蜜蜂和蜂巢的为害,从而提高蜂蜜的产量和品质;
箱体顶部与巢脾间隔设置,给蜜蜂留出上蜂路;巢脾下梁距箱体底部间隔设置,方便人工清扫蜂箱,此举不仅保证箱体干净、不潮湿,显著降低巢虫上脾为害,且在大流蜜期或群势强或高温天气等情况下蜜蜂可有序进出,减少烂子病的发生;
采用纵向控风部和横向控风部的双向设计,可根据天气和蜜源调整闭合,双风向设置可降低单一进风向导致的空气质量不稳定,保证箱体通风和保温,可显著降低蜜蜂烂子病的发生率;同时,在大流蜜期,打纵向控风部和横向控风部可增加进蜂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控风部包括:分体设置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进风部在纵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出风部下方,所述进风部设置两个以上,所述巢脾平行设置在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风部采用双门设计,可根据天气和蜜源调整巢门的闭合,保证蜂箱通风和保温,可显著降低蜜蜂烂子病的发生率;同时,在大流蜜期,打开双巢门可增加进蜜量,分体设置的进风部和出风部能够保证流动空气能够比较完整的在箱体内部流通,将进风部在纵向方向上设置在出风部下方,使得箱体内的热空气更易从出风部排出,巢脾平行设置在进风部和出风部之间,使得进风部和出风部之间的流动风能够经过巢脾,保证箱体内部的蜜蜂接收到新鲜空气。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延展台,所述延展台与所述进风部纵向对应设置,所述延展台与所述保温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延展台可使得蜜蜂在进入进风部时具有短暂的支撑,保证了蜜蜂能够平稳的进入到箱体内部,有助于提高蜜蜂的输送效率。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部包括:转杆,所述转杆下表面固定安装导转轴,所述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温板上,所述保温板侧壁开设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转杆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导转轴使得转杆能在条形孔内部转动,用以更改条形孔的开闭及开放程度,使得进风部能够调节流动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的导流量。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孔侧壁开设第一斜角,所述转杆两端侧壁开设第二斜角,所述第一斜角与所述第二斜角相配合,以使所述转杆两端能够抵接在所述条形孔内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斜角和第二斜角进行贴合后可抑制转杆的转动,有助于条形孔在密闭时保持稳定。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部包括: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内壁插接有密封塞,所述保温板侧壁开设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与所述隔离网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方形通孔采用方形设置,使得方形通孔容易对箱体内部导入杂物,加设隔离网可对外部杂物进行隔离和过滤,加设密封塞可对方形通孔的开闭进行设置,以便更改内部的通风量。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控风部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上盖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夹持固定顶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与所述保温板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布带,所述布带上表面贴合所述顶板下表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两个支撑板可对上盖板和保温板顶部进行间隔设置,可放置布带和顶板,顶板用于布带的封堵和开闭,布带可对外部流动空气进行向箱体内的导入和过滤。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搭接环,所述巢脾顶部固定安装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下表面与所述搭接环上表面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搭接环和搭接板的设置,可调节巢脾之间的距离以及对巢脾进行固定,以便取出和放入巢脾。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蜂箱组装完毕;S2,蜂箱内用10%~~30%淡盐水冲洗后,用灭菌过的布擦拭并置于干燥通风处晾干;S3,将新的蜂群移入到蜂箱内,依次盖上布带、顶板和上盖板;S4,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和蜜蜂的数量调节转杆与条形孔之间的开度、确定方形通孔的开合以及是否放置顶板,并定期对蜜蜂和巢脾进行检查;S5,重复S1至S4步骤,持续饲养蜜蜂;其中,所述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实施。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实施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和蜜蜂的数量调节转杆与条形孔之间的开度、确定方形通孔的开合以及是否放置顶板的步骤包括:在1~3月,密封塞插接隔离网堵住方形通孔,一个进风部的转杆封堵条形孔,另一个进风部的转杆与条形孔之间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在4~5月,两个进风部的转杆与条形孔之间九十度夹角设置;在6~9月,拔出密封塞开放方形通孔,取出顶板,使外部空气透过布带,进入到箱体内部;在10月,塞进密封塞,封堵方形通孔,将顶板安放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在11~12月,一个进风部的转杆封堵条形孔,另一个进风部的转杆与条形孔之间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本发明的保温板制作的箱体饲养中蜂,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上盖、条形通孔和方形通孔的使用后,箱体内的温度均能保持在28~30℃(中蜂繁育的最佳温度)范围内,如当春季(1~3月)和冬季(11~12月)外界温度较低时,盖上上盖、打开一个进风部、密封塞塞堵住方形通孔,可使箱体内的温度保持在25~29℃,其余处理的温度均低于这一温度,尤其是使用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时,箱内温度最低,与箱外温度基本持平;当夏秋季温度较高时,取下上盖和方形通孔的密封塞,可使箱内温度稳定在29~30℃,其余处理的温度均高于这一温度,尤其是使用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时,箱内温度最高,略高于箱外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箱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杆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密封塞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巢脾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箱体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箱体、101保温板、102隔离带、103上盖板、104条形孔、1041第一斜角、105方形通孔、106延展台、107搭接环、2横向控风部、201转杆、2011第二斜角、202导转轴、203隔离网、204密封塞、3纵向控风部、301支撑板、302顶板、303布带、4巢脾、401搭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病虫蜂箱,包括:箱体1,箱体1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2,箱体1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3,箱体1内部设置有巢脾4,巢脾4设置在纵向控风部3和横向控风部2之间;箱体1包括:保温板101,保温板101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102,保温板101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103;其中,上盖板103与保温板101相配合,以将纵向控风部3固定在上盖板103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保温板101作为箱体1,一方面配合上盖的设计,增强保温效果,使箱体1内温度不因春季外界温度剧烈变化而大幅度变化,显著降低蜜蜂烂子病(主要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配合横向控风部2和纵向控风部3的设计,可增加隔热的可控制,方便调节箱体1内外之间的热交换,使箱体1内长期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温度,减少高温天气蜜蜂烂子病(主要为欧洲幼虫腐臭病)发生的同时降低了蜜蜂散热的能量消耗,进而提高产蜜量和蜂蜜品质;
采用隔离带102贴保温板101内、外部,使整个箱体1无缝可入、加之隔离带102表面光滑,能有效阻止巢虫在蜂箱内、外产卵,显著降低巢虫对蜜蜂和蜂巢的为害,从而提高蜂蜜的产量和品质;
箱体1顶部与巢脾4间隔设置,给蜜蜂留出上蜂路;巢脾4下梁距箱体1底部间隔设置,方便人工清扫蜂箱,此举不仅保证箱体1干净、不潮湿,显著降低巢虫上脾为害,且在大流蜜期或群势强或高温天气等情况下蜜蜂可有序进出,减少烂子病的发生;
采用纵向控风部3和横向控风部2的双向设计,可根据天气和蜜源调整闭合,双风向设置可降低单一进风向导致的空气质量不稳定,保证箱体1通风和保温,可显著降低蜜蜂烂子病的发生率;同时,在大流蜜期,打纵向控风部3和横向控风部2可增加进蜂量。
具体地,保温板101和上盖采用聚氨酯保温板101,密封带采用聚氯乙烯(PVC)材质的胶带。
进一步地,上盖板103外壁覆盖有铁皮,提高对外部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横向控风部2包括:分体设置的进风部和出风部,进风部和出风部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左右两端,且进风部在纵向方向上位于出风部下方,进风部设置两个以上,巢脾4平行设置在进风部和出风部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风部采用双门设计,可根据天气和蜜源调整巢门的闭合,保证蜂箱通风和保温,可显著降低蜜蜂烂子病的发生率;同时,在大流蜜期,打开双巢门可增加进蜜量,分体设置的进风部和出风部能够保证流动空气能够比较完整的在箱体1内部流通,将进风部在纵向方向上设置在出风部下方,使箱体1内部的热空气更易从出风部排出,巢脾4平行设置在进风部和出风部之间,使得进风部和出风部之间的流动风能够经过巢脾4,保证箱体1内部的蜜蜂接收到新鲜空气。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箱体1底部设置有延展台106,延展台106与进风部纵向对应设置,延展台106与保温板101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延展台106可使得蜜蜂在进入进风部时具有短暂的支撑,保证了蜜蜂能够平稳的进入到箱体1内部,有助于提高蜜蜂的输送效率。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进风部包括:转杆201,转杆201下表面固定安装导转轴202,导转轴202转动连接在保温板101上,保温板101侧壁开设条形孔104,条形孔104与转杆201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导转轴202使得转杆201和在条形孔104内部转动,用以更改条形孔104的开闭及开放程度,使得进风部能够调节流动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的导流量。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条形孔104侧壁开设第一斜角1041,转杆201两端侧壁开设第二斜角2011,第一斜角1041与第二斜角2011相配合,以使转杆201两端能够抵接在条形孔104内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斜角1041和第二斜角2011进行贴合后可抑制转杆201的转动,有助于条形孔104在密闭时保持稳定。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出风部包括:隔离网203,隔离网203内壁插接有密封塞204,保温板101侧壁开设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与隔离网203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方形通孔105采用方形设置,使得方形通孔105容易对箱体1内部导入杂物,加设隔离网203可对外部杂物进行隔离和过滤,加设密封塞204可对方形通孔的开闭进行设置,以便更改蜂箱内部的通风量。
具体地,密封塞204采用聚氨酯保温板101。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纵向控风部3包括:两个支撑板301,两个支撑板301固定在上盖板103,且两个支撑板301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301夹持固定顶板302,支撑板301下表面与保温板10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布带303,布带303上表面贴合顶板302下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支撑板301可对上盖板103和保温板101顶部进行间隔设置,可防止布带303和顶板302,顶板302用于布带303的封堵和开闭,布带303可对外部流动空气进行向箱体1内的导入和过滤。
具体地,顶板302采用聚氨酯保温板101,布带303采用现有棉纱的编织布料。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箱体1内壁设置有搭接环107,巢脾4顶部固定安装有搭接板401,搭接板401下表面与搭接环107上表面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搭接环107和搭接板401的设置,可调节巢脾4之间的距离以及对巢脾4进行固定,以便取出和放入巢脾4。
请参阅图1~7,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蜂箱组装完毕;S2,蜂箱内用10%-30%淡盐水冲洗后,用灭菌过的布擦拭并置于干燥通风处晾干;S3,将新的蜂群移入到蜂箱内,依次盖上布带303、顶板302和上盖板103;S4,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和蜜蜂的数量调节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的开度、确定方形通孔的开合以及是否放置顶板302,并定期对蜜蜂和巢脾4进行检查;S5,重复S1至S4步骤,持续饲养蜜蜂;其中,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实施。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实施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从而具有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和蜜蜂的数量调节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的开度、确定方形通孔的开合以及是否放置顶板302的步骤包括:在1~3月,密封塞204插接隔离网203堵住方形通孔,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封堵条形孔104,另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在4~5月,两个进风部的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九十度夹角设置;在6~9月,拔出密封塞204开放方形通孔,取出顶板302,使外部空气透过布带303,进入到箱体1内部;在10月,塞进密封塞204封堵方形通孔,将顶板302安放在两个支撑板301之间;在11~12月,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封堵条形孔104,另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本发明的保温板101制作的箱体1饲养中蜂,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上盖、条形通孔和方形通孔的使用后,箱体1内的温度均能保持在28~30℃(中蜂繁育的最佳温度)范围内,如当春季(1~3月)和冬季(11~12月)外界温度较低时,盖上上盖、打开一个进风部、密封塞204塞堵住方形通孔105,可使箱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25~29℃,其余处理的温度均低于这一温度,尤其是使用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时,箱内温度最低,与箱外温度基本持平;当夏秋季温度较高时,取下上盖和方形通孔105的密封塞204,可使箱内温度稳定在29~30℃,其余处理的温度均高于这一温度,尤其是使用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时,箱内温度最高,略高于箱外温度。
对照例1外界温度变化对蜂箱内温度的影响
在贵州省湄潭县,利用聚氨酯保温板101组装蜂箱,箱体1外侧长53cm,宽44cm,高34cm;箱体1内侧长47cm,宽38cm,高30cm;上盖长60cm,宽46cm,高3.5cm,上盖上固定一层防水铁皮;顶板302长47cm,宽38cm,高3cm。箱体1内上梁两端分别固定与其等宽的、一长10cm、厚0.5cm的木条。箱体1左侧设有两个条形孔104,条形孔104长10cm,高0.5cm,两条形孔104间隔12cm。箱体1右侧设有一个方形通孔105,方形通孔105长8cm,宽6cm,方形通孔105上设有丝径1.5mm的隔离网203。组装完毕后移入新的蜂群(8脾/箱),饲养一段时间后,于2020年1~12月监测蜂箱内温度变化。具体使用方法为:1~3月盖上顶板302,用密封塞204堵住方形通孔105,关闭一个条形孔104,另一个条形孔104与转杆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4~5月将两个条形孔104同时打开;6~9月取下顶板302和方形通孔105的密封塞204;10月盖上顶板302,堵上方形通孔105;11~12月关闭一个条形孔104,另一个条形孔104与转杆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堵住方形通孔105。
实施效果:利用本发明的聚氨酯保温板101制作的蜂箱饲养中蜂,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顶板302、条形孔104和方形通孔105的使用后,蜂箱内的温度均能保持在28~30℃(中蜂繁育的最佳温度)范围内,如当春季(1~3月)和冬季(11~12月)外界温度较低时,盖上顶板302、打开一个条形孔104、密封塞204堵住方形通孔105,可使蜂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5~29℃,其余处理的温度均低于这一温度,尤其是使用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时,箱内温度最低,与箱外温度基本持平;当夏秋季温度较高时,取下顶板302和方形通孔105的密封塞204,可使箱内温度稳定在29~30℃,其余处理的温度均高于这一温度,尤其是使用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时,箱内温度最高,略高于箱外温度。
表1外界温度变化对蜂箱内温度的影响
Figure BDA0003510569250000181
/>
Figure BDA0003510569250000191
/>
Figure BDA0003510569250000201
Figure BDA0003510569250000211
表示使用,“′”表示不使用。
对照例2不同材质蜂箱饲养对中蜂烂子病发生率的影响
分别利用聚氨酯(PU)保温板101、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泡沫板和可发性聚丙烯(EPP)泡沫板组装蜂箱,箱体1外侧长53cm,宽44cm,高34cm;箱体1内侧长47cm,宽38cm,高30cm;上盖长60cm,宽46cm,高3.5cm,上盖上固定一层防水铁皮;顶板302长47cm,宽38cm,高3cm。箱体1内巢框上梁两端分别固定与其等宽的、一长10cm、厚0.5cm的木条。箱体1左侧设有两个条形孔104,条形孔104长10cm,高0.5cm,两条形孔104间隔12cm。箱体1右侧设有一个方形通孔105,方形通孔105长8cm,宽6cm,方形通孔105上设有丝径1.5mm的隔离网203。组装完毕后移入新的蜂群(8脾/箱)。在贵州省湄潭县,待中蜂在不同蜂箱内适应一段时间后,于中蜂“烂子病”高发期检测不同材质蜂箱内烂子病的发生率。以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每处理重复10箱。
烂子病发生率(%)=被害子脾数/总子脾数×100%
实施效果:由表2可知,利用不同材质的蜂箱饲养中蜂,其烂子病发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当箱外温度为5℃和35℃时,以PU蜂箱内烂子病发生率最低,仅为1.25%和2.50%;EPS蜂箱次之,烂子病发生率为18.75%和21.25%;以传统木蜂箱饲养时,烂子病发生率最高,达62.50%和63.75%。
表2不同材质蜂箱饲养对中蜂烂子病发生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3510569250000212
Figure BDA0003510569250000221
对照例3蜂箱表面粘贴不同材质胶带对巢虫危害率的影响
利用聚氨酯(PU)保温板101组装蜂箱,箱体1外侧长53cm,宽44cm,高34cm;箱体1内侧长47cm,宽38cm,高30cm;上盖长60cm,宽46cm,高3.5cm,上盖上固定一层防水铁皮;顶板302长47cm,宽38cm,高3cm。箱体1内巢框上梁两端分别固定与其等宽的、一长10cm、厚0.5cm的木条。箱体1左侧设有两个条形孔104,条形孔104长10cm,高0.5cm,两条形孔104间隔12cm。箱体1右侧设有一个方形通孔105,方形通孔105长8cm,宽6cm,方形通孔105上设有丝径1.5mm的隔离网203。分别将PVC、PE和Bopp材质的胶带粘贴在箱体1、上盖和顶板302内外表面,组装完毕后移入新的蜂群(8脾/箱)。在贵州省湄潭县,于2020年7月随机抽查粘贴不同材质胶带的蜂箱内巢虫的危害率。以未粘贴胶带的PU蜂箱和传统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每处理重复10箱。
巢虫危害率(%)=被害子脾数/总子脾数×100%
实施效果:由表3可见,粘贴胶带影响巢虫的危害率。以传统木蜂箱和未粘贴胶带的PU蜂箱饲养时,巢虫的危害率较高,分别为为32.5%和33.75%;而利用不同材质的胶带粘贴PU蜂箱,均能有效控制巢虫的危害,危害率为0。但这三种胶带中PVC材质的保温隔热性能更好,故本发明选用该材料粘贴在蜂箱体1表。
表3蜂箱表面粘贴不同材质胶带对巢虫危害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3510569250000231
对照例4使用抗病虫蜂箱对病虫危害和产蜜量的影响
利用聚氨酯(PU)保温板101组装蜂箱,箱体1外侧长53cm,宽44cm,高34cm;箱体1内侧长47cm,宽38cm,高30cm;上盖长60cm,宽46cm,高3.5cm,上盖上固定一层防水铁皮;顶板302长47cm,宽38cm,高3cm。箱体1内巢框上梁两端分别固定与其等宽的、一长10cm、厚0.5cm的木条。箱体1左侧设有两个条形孔104,条形孔104长10cm,高0.5cm,两条形孔104间隔12cm。箱体1右侧设有一个方形通孔105,方形通孔105长8cm,宽6cm,方形通孔105上设有丝径1.5mm的隔离网203。利用PVC材质的胶带粘贴在箱体1、上盖和顶板302内外表面,组装完毕后移入新的蜂群(8脾/箱)。在贵州省湄潭县,于2020年7月调查蜂箱内烂子病和巢虫的危害率,9月摇蜜时统计产蜜量(斤/箱)。以传统木蜂箱饲养作为对照,每处理重复10箱。
实施效果:由表4可见,使用本发明的抗病虫蜂箱饲养中蜂,可显著降低烂子病的发生率和巢虫的危害率,进而提高产蜜量。采用传统木蜂箱饲养中蜂,烂子病的发生率和巢虫危害率分别为60.00%和36.25%,而使用抗病虫蜂箱可使烂子病发生率降低至1.25%,巢虫的危害率为0。采用传统木蜂箱饲养,产蜜量仅为3.39斤/箱,使用抗病虫蜂箱饲养,产蜜量为6.74斤/箱,约为传统木蜂箱的2倍。
表4使用抗病虫蜂箱对病虫危害和产蜜量的影响
处理 烂子病发生率(%) 巢虫危害率(%) 产蜜量(斤/箱)
抗病虫蜂箱 1.25 0 6.74
传统木蜂箱 60.00 36.25 3.3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2),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3),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巢脾(4),所述巢脾(4)设置在所述纵向控风部(3)和所述横向控风部(2)之间;所述箱体(1)包括:保温板(101),所述保温板(101)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102),所述保温板(101)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103);其中,所述上盖板(103)与所述保温板(101)相配合,以将所述纵向控风部(3)固定在所述上盖板(103)上表面;所述保温板(101)和上盖采用聚氨酯保温板,密封带采用聚氯乙烯(PVC)材质的胶带;
所述横向控风部(2)包括:分体设置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进风部在纵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出风部下方,所述进风部设置两个以上,所述巢脾(4)平行设置在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之间;
所述进风部包括:转杆(201),所述转杆(201)下表面固定安装导转轴(202),所述导转轴(202)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温板(101)上,所述保温板(101)侧壁开设条形孔(104),所述条形孔(104)与所述转杆(201)相贴合;
所述出风部包括:隔离网(203),所述隔离网(203)内壁插接有密封塞(204),所述保温板(101)侧壁开设方形通孔(105),所述方形通孔(105)与所述隔离网(203)相贴合;
所述纵向控风部(3)包括:两个支撑板(301),两个所述支撑板(301)固定在所述上盖板(103),且两个所述支撑板(301)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301)夹持固定顶板(302),所述支撑板(301)下表面与所述保温板(10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布带(303),所述布带(303)上表面贴合所述顶板(302)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延展台(106),所述延展台(106)与所述进风部纵向对应设置,所述延展台(106)与所述保温板(10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104)侧壁开设第一斜角(1041),所述转杆(201)两端侧壁开设第二斜角(2011),所述第一斜角(1041)与所述第二斜角(2011)相配合,以使所述转杆(201)两端能够抵接在所述条形孔(104)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设置有搭接环(107),所述巢脾(4)顶部固定安装有搭接板(401),所述搭接板(401)下表面与所述搭接环(107)上表面相贴合。
5.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蜂箱组装完毕;
S2,蜂箱内用10%~30%淡盐水冲洗后,用灭菌过的布擦拭并置于干燥通风处晾干;
S3,将新的蜂群移入到蜂箱内,依次盖上布带(303)、顶板(302)和上盖板(103);
S4,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和蜜蜂的数量调节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的开度、确定方形通孔(105)的开合以及是否放置顶板(302),并定期对蜜蜂和巢脾进行检查;
S5,重复S1至S4步骤,持续饲养蜜蜂;其中,所述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实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和蜜蜂的数量调节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的开度、确定方形通孔(105)的开合以及是否放置顶板(302)的步骤包括:在1~3月,密封塞(204)插接隔离网(203)堵住方形通孔(105),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封堵条形孔(104),另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在4~5月,两个进风部的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九十度夹角设置;在6~9月,拔出密封塞(204)开放方形通孔(105),取出顶板(302),使外部空气透过布带(303),进入到箱体(1)内部;在10月,塞进密封塞(204)封堵方形通孔(105),将顶板(302)安放在两个支撑板(301)之间;在11~12月,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封堵条形孔(104),另一个进风部的转杆(201)与条形孔(104)之间横向四十五度夹角设置。
CN202210151422.3A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304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422.3A CN114304002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422.3A CN114304002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002A CN114304002A (zh) 2022-04-12
CN114304002B true CN114304002B (zh) 2023-03-31

Family

ID=81030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1422.3A Active CN114304002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00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8765A (zh) * 2008-03-22 2008-08-27 于世宁 木制夹层中空蜂箱
CN104756958A (zh) * 2015-04-16 2015-07-08 广西容县梁丰养蜂专业合作社 一种防治蜜蜂病害的方法
CN204811480U (zh) * 2015-07-27 2015-12-02 陈宜斗 一种塑料泡沫板中华蜜蜂饲养蜂箱
CN106561495A (zh) * 2015-10-11 2017-04-19 陈日宝 一种蜂箱及辅助设备
CN205455340U (zh) * 2016-04-08 2016-08-17 浙江天依蜂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蜂箱
CN107047377B (zh) * 2017-05-22 2022-06-14 王平森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CN206866362U (zh) * 2017-05-22 2018-01-12 王平森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CN206686907U (zh) * 2017-08-03 2017-12-01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保温防蜡螟蜂箱
CN208029967U (zh) * 2018-02-28 2018-11-02 五峰顺山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蜂箱
CN108353856B (zh) * 2018-05-28 2020-11-06 南通叠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蜜蜂养殖方法
CN209185388U (zh) * 2018-11-04 2019-08-02 云南蜜月追踪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蜜蜂繁育箱及雄蜂蛹生产箱
CN211532357U (zh) * 2019-11-28 2020-09-22 云南本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蜂蜂箱
WO2021168240A1 (en) * 2020-02-19 2021-08-26 Mark Waring Improved beehive
CN215123289U (zh) * 2020-10-28 2021-12-14 黑龙江饶峰土特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蜂箱
CN215724609U (zh) * 2021-08-26 2022-02-01 成都市三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巢脾除湿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002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4715B (zh) 一种中蜂的养殖方法
CN103141410B (zh) 内圆外方自动恒温中蜂蜂箱
CN106172244B (zh) 黑水虻成虫作为有机农业不使用农药的指示生物的用途及其种养殖方法
CN105660542A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12167177A (zh) 一种提高中华蜜蜂产蜜量的养殖方法
CN114403053A (zh) 一种中蜂高效繁育装置及繁育方法
CN110679550A (zh) 一种金小蜂大规模人工饲养方法
CN102792920A (zh)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
CN114304002B (zh)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76360B (zh) 一种黏虫饲养装置及方法
CN111727938A (zh) 一种中蜂的养殖方法
CN114027264B (zh) 一种抗螨防病的蜂群繁育方法
CN105475175B (zh) 一种授粉用安全蜂箱
CN114788510A (zh) 一种可防治疾病的蜂群饲养管理方法
CN205596742U (zh) 一种高效蝗虫养殖大棚
CN211091327U (zh) 设施蜜蜂授粉保护装置
CN114831081A (zh) 一种大棚授粉专用意蜂蜂群组配方法
CN110973050A (zh) 一种蛋鸭半网床养殖方法及系统
CN111771821A (zh) 一种中华狼蛛的室内饲养方法
CN110612943A (zh) 一种蜜蜂绵虫综合防治方法
TWM580075U (zh) Circulating device for treating kitchen waste with black water bottle
CN210248070U (zh) 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
CN216931433U (zh) 无巢础巢框、组合式中蜂蜂箱以及双空间组合式中蜂蜂箱
CN115644142A (zh) 一种繁殖速度快的蜜蜂养殖方法
CN109392836B (zh) 一种甲鱼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Assignee: Guizhou Meitan County Meijiang Reservoir Zhongfeng Breeding Co.,Ltd.

Assignor: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9000062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isease and insect resistant beehive and its use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3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