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1154A -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1154A
CN114301154A CN202011012414.8A CN202011012414A CN114301154A CN 114301154 A CN114301154 A CN 114301154A CN 202011012414 A CN202011012414 A CN 202011012414A CN 114301154 A CN114301154 A CN 114301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ckup
power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24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1154B (zh
Inventor
赵克晏
韦桂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24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1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1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例如包括:主电源开关电路,电连接在主电源功率输入端和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且具有第一开关控制端;备份电源开关电路,电连接在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且具有第二开关控制端;反相器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之间;以及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包括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和电压比较单元,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且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电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本发明可以实现N+1电源备份。

Description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备份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备份控制板、一种显示控制器以及一种LED显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源备份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有提出2N电源备份技术方案,其针对每一个电源增加一个同规格的备份电源来实现互为备份;正常情况下两个电源同时工作,当其中一个电源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全权为负载功率输出,以保障系统正常工作。
然而,现有技术的系统成本高、功率设计过剩;而且过多的备份电源还将造成漏电流的增大,增加触电风险。
发明内容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其可以实现N+1电源备份之目的以降低系统成本及提升系统安全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源备份控制板,包括:主电源功率输入端;负载供电输出端;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主电源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且具有第一开关控制端;备份电源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且具有第二开关控制端;反相器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之间;以及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包括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和电压比较单元,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且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电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
本实施例的电源备份控制板通过对内部电路结构的设计,能够以简化的硬件电路实现系统的N+1电源备份,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及提升系统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比较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和电压跟随器,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和接地电位之间,所述电压跟随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节点和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比较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且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包括主电源开关元件和采样电阻,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的第一通路端通过所述采样电阻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的第二通路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且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端;以及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还包括:负载电流检测电路,电连接在所述采样电阻的两端之间且具有负载电流检测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还包括: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且具有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以及,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且具有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其中,所述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接地电位之间的第四电阻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串联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所述接地电位之间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器,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中,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还具有显示信号输出端,且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和所述显示信号输出端用于电连接作为负载的显示模组;以及,控制卡,与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插接固定或与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共用同一块电路板、且电连接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的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其中所述控制卡还具有显示信号输出接口,且所述显示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的所述显示信号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卡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分别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以太网接口和微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连接所述显示信号输出接口;以及所述控制卡还具有电连接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的负载电流检测输入端、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显示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中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还分别具有多个显示信号输出端;多个显示模组,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多个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且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显示信号输出端;多个控制卡,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以用于分别向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提供显示信号;多个主电源,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以及一个备份电源,其中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多个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电连接同一个所述备份电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控制卡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分别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以太网接口和微控制器、且具有用于输出所述显示信号的显示信号输出接口,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连接所述显示信号输出接口;以及所述控制卡还具有负载电流检测输入端、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分别电连接与所述控制卡电连接的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主电源分别固定在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上,且所述多个控制卡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相互插接固定或者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共用同一块电路板;以及所述多个控制卡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多个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a)通过主备电源开关电路和1个备份电源来实现N个主电源的备份需求,N个主电源中有一个发生故障时,不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b)实现N个主电源无交叉供电备份的功能,N个主电源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无需均流、灵活切换备份;而且也不需要考虑N个主电源之间的一致性,也不需要额外牺牲效率做供电备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c)硬件电路简单,额外增加成本少、用较小代价获得较理想的可靠性;相比现有技术的2N备份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d)既可以解决电源故障不再现所带来的风险,又可以解决电源彻底故障所需要的备份供电;(e)便于集成到LED显示控制系统的HUB板中,具有良好的兼容性。(f)充分利用控制卡对电源的核心参数做监控和预处理,结合显示屏行业对HUB板的需求,将备份控制电路(包括主电源开关电路及备用电源开关电路、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及反相器电路,甚至包括负载电流检测电路、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嵌入到HUB板中,实现一种全新的二合一或者三合一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LED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源备份控制板的主电源开关电路及备份电源开关电路的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源备份控制板的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的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反相器电路的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源备份控制板的负载电流检测电路的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源备份控制板的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的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的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电源备份控制板的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的另一种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显示控制器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LED显示控制系统10,例如包括: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多个显示模组DM1、DM2、…、DMn,多个控制卡C1、C2、…、Cn,多个主电源PS1、PS2、…、PSn和一个备份电源PSb。其中,每一个电源备份控制板例如PSBCn具有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负载供电输出端P3、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P4和显示信号输出端P5,并且优选地还具有负载电流检测输出端P6、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7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8以实现对电学参数进行监控。每一个显示模组例如DMn电连接与之相对应的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的负载供电输出端P3及显示信号输出端P5。每一个控制卡例如Cn电连接与之相对应的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的负载供电输出端P3甚至负载电流检测输出端P6、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7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8以获取工作电压以及监控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的工作状态,此外每一个控制卡例如Cn例如还用于向相对应的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提供显示信号比如显示数据(比如RGB数据)及控制信号(比如行选择信号、数据使能信号、数据时钟信号、锁存信号等)。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的各个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P4电连接同一个所述备份电源PSb。每一个主电源例如PSn电连接与之相对应的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的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
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任一电源备份控制板例如PSBCn的备份控制电路包括:主电源开关电路11a、备份电源开关电路11b、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和反相器电路。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11a电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和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之间且具有第一开关控制端Pm。具体地,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11a包括主电源开关元件M1、电阻Rs、电阻R2和电容C1,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M1的第一通路端通过所述电阻Rs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M2的第二通路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M1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端Pm、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通路端并通过电容C1电连接接地电位GND。举例来说,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M1为PMOS,相应地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M1的所述第一通路端、所述第二通路端和所述控制端分别为PMOS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如图2所示,所述备份电源开关电路11b电连接在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P4和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之间且具有第二开关控制端Pb。具体地,所述备份电源开关电路11b包括备份电源开关元件M2、电阻R3和电容C2,所述备份电源开关元件M2的第一通路端电连接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P4,所述备份电源开关元件M2的第二通路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所述备份电源开关元件M2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Pb、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所述第二通路端并通过电容C2电连接所述接地电位GND。举例来说,所述备份电源开关元件M2为PMOS,相应地所述备份电源开关元件M2的所述第一通路端、所述第二通路端和所述控制端分别为PMOS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如图3所示,所述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包括参考电压产生单元131和电压比较单元133。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Pb,且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131电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包括运算放大器1330例如LM32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22、电容C3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运算放大器1330的非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6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1330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7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133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所述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1330的电源端V+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通过电容C3连接至所述接地电位GND、并通过串联的所述电阻R8和所述电阻R22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1330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1330的接地端V-电连接所述接地电位GND。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电连接在所述电阻R8与所述电阻R22之间的节点和所述运算放大器1330的所述输出端之间。
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分压电阻R4、分压电阻R5和电压跟随器1310,所述分压电阻R4和所述分压电阻R5串联连接在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和所述接地电位GND之间,所述电压跟随器1310电连接在所述分压电阻R4与所述分压电阻R5之间的节点和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跟随器1310采用运算放大器例如LM324。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2及图5,任一电源备份控制板例如PSBCn的备份控制电路还包括负载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负载电流检测电路的两个输入端SH及SL分别电连接所述电阻Rs的两端,也即采用所述电阻Rs作为采样电阻。具体地,所述负载电流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15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和电容C4。所述运算放大器151例如为LM324,其非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2电连接所述输入端SH并通过所述电阻R13连接至接地电位GND,所述运算放大器15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4电连接所述输入端SL、并通过所述电阻R15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151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151的电源端V+电连接电源电压(+5v)并通过所述电容C4连接至接地电位GND,所述运算放大器151的接地端V-连接至接地电位GND,所述运算放大器15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载电流检测输出端P6。
参见图1及图6,任一电源备份控制板例如PSBCn的备份控制电路还包括: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且具有所述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7。具体地,所述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和接地电位GND之间的电阻R16与发光二极管LED2,以及串联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P2和所述接地电位GND之间的电阻R17和电阻R18;所述电阻R17和所述电阻R18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7。
参见图1及图7,任一电源备份控制板例如PSBCn的备份控制电路还包括: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P4且具有所述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8。具体地,所述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P4和接地电位GND之间的电阻R19与发光二极管LED3,以及串联连接在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P4和所述接地电位GND之间的电阻R20和电阻R21;所述电阻R20和所述电阻R21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8。
此外,再参考图1,任一控制卡例如Cn可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分别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以太网接口、微控制器和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含有显示信号输出接口以用于输出显示信号比如显示数据(比如RGB数据)及控制信号(比如行选择信号、数据使能信号、数据时钟信号、锁存信号等),此处的插接件可以是排针/排母连接器。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是FPGA,所述以太网接口例如是RJ45网口,所述微控制器例如是MCU。再者,各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可以作为各个控制卡C1、C2、…、Cn与相对应的各个显示模组DM1、DM2、…、DM2的转接板(Hub板),因而其分别配置有与各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的所述插接件相匹配的排母/排针连接器,以实现插接固定。此外,本实施例的各个控制卡C1、C2、…、Cn作为所述LED显示控制系统10的接收卡(或称扫描卡、模组控制器)。另外,各个显示模组DM1、DM2、…、DMn中的每一者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RGB全彩LED灯板,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除了将控制卡例如Cn插接固定至相对应的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之外,还可以相对应的主电源PSn固定在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上,从而实现系统的紧凑化设计。
下面结合图1至图7,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的LED显示控制系统10的各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的工作原理:
1)正常工作过程中,主电源PS1通过主电源开关电路11a为显示模组DM1供电,以此类推,N个主电源PS1、PS2、…、PSn通过N个主电源开关电路11a独立为N个显示模组DM1、DM2、…、DMn供电。
2)正常工作时,以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为例,Pm呈低电平,主电源开关元件M1导通,为显示模组DMn提供供电通路;Pb呈高电平,备份电源开关元件M2开路,备份电源PSb被输出反向钳位而无输出。
3)某主电源例如PSn的负载供电输出端P3的输出电压低于参考电压比如0.7V时,图3所示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的输出使得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Pb呈低电平,M2导通,备份电源PSb为显示模组DMn提供功率输出,保证作为负载的显示模组DMn正常工作;再者,由于Pb呈低电平,经由图4所示反相器电路的反相作用使得Pm呈高电平,M1断开,M1的体二极管反向钳位,规避负载电压拉低。
4)各个控制卡C1、C2、…、Cn的供电电压分别取自于各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的P3端,其可同步实现供电备份。
参见图8,在其他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参考电压产生单元131中的分压电阻R4、R5和电压跟随器1310可以替换成二极管D1。具体地,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P3,且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133的所述第二输入端。
参见图9,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并不限于使用显示模组DM1、DM2、…、DMn作为负载,其也可以连接其他负载电流,在此情形下则可以省略显示信号输出端P5。此外,也可以省略负载电流检测输出端P6、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7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P8,相应地前述备份控制电路可以省略图5、图6及图7所示的负载电流检测电路、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1、PSBC2、…、PSBCn与各个控制卡C1、C2、…、Cn分别组合成N个显示控制器,以用于分别向N个显示模组DM1、DM2、…、DMm供电及提供显示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卡例如Cn上的电路也可以整合至相对应的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以构建带载LED显示模组的二合一产品,也即控制卡Cn与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共用同一块电路板;还可以进一步将主电源PSn整合至电源备份控制板PSBCn以构建带载LED显示模组的三合一产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前述各个实施例:
(a)通过主备电源开关电路和1个备份电源来实现N个主电源的备份需求,N个主电源中有一个发生故障时,不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
(b)实现N个主电源无交叉供电备份的功能,N个主电源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无需均流、灵活切换备份;而且也不需要考虑N个主电源之间的一致性,也不需要额外牺牲效率做供电备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c)硬件电路简单,额外增加成本少、用较小代价获得较理想的可靠性;相比现有技术的2N备份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d)既可以解决电源故障不再现所带来的风险,又可以解决电源彻底故障所需要的备份供电;
(e)便于集成到LED显示控制系统的HUB板中,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f)充分利用控制卡对电源的核心参数做监控和预处理,结合显示屏行业对HUB板的需求,将备份控制电路(包括图2的主电源开关电路11a及备用电源开关电路11b、图3的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及图4的反相器电路,甚至包括图5的负载电流检测电路、图6的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和图7的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嵌入到HUB中,实现一种全新的二合一或者三合一功能。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解决局部电源故障引起局部黑屏问题,还能解决局部电压不稳引起的系统复位和重启问题;不依赖于电源的特殊设计实现电源的供电的备份功能,有助于标准化和广泛普推广;具有响应速度快的优点,能有效解决电源暂降、跌落、波动引起的系统复位和黑屏问题;利用MOS管的体二极管,正向预充反向截止,提高电路的自适应性;以及备份电源也可配置成“具备低待机功耗的电源”,从能效角度和节能角度又可以产生更长远的收益。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各个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在技术特征不冲突、结构不矛盾、不违背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前提下,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源备份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电源功率输入端;
负载供电输出端;
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
主电源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且具有第一开关控制端;
备份电源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且具有第二开关控制端;
反相器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之间;以及
主电源供电检测电路,包括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和电压比较单元,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且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电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
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和电压跟随器,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和接地电位之间,所述电压跟随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节点和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
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且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包括主电源开关元件和采样电阻,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的第一通路端通过所述采样电阻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的第二通路端电连接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且所述主电源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端;以及
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还包括:负载电流检测电路,电连接在所述采样电阻的两端之间且具有负载电流检测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且具有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
备份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且具有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
其中,所述主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接地电位之间的第四电阻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串联连接在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和所述接地电位之间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出端。
6.一种显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中,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还具有显示信号输出端,且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和所述显示信号输出端用于电连接作为负载的显示模组;
控制卡,与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插接固定或与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共用同一块电路板、且电连接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的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其中所述控制卡还具有显示信号输出接口,且所述显示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的所述显示信号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卡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分别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以太网接口和微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连接所述显示信号输出接口;以及所述控制卡还具有电连接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的负载电流检测输入端、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
8.一种LED显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备份控制板,其中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还分别具有多个显示信号输出端;
多个显示模组,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多个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且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显示信号输出端;
多个控制卡,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以用于分别向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提供显示信号;
多个主电源,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所述主电源功率输入端;以及
一个备份电源,其中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多个所述备份电源功率输入端电连接同一个所述备份电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显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控制卡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分别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以太网接口和微控制器、且具有用于输出所述显示信号的显示信号输出接口,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连接所述显示信号输出接口;以及所述控制卡还具有负载电流检测输入端、主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和备份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分别电连接与所述控制卡电连接的所述电源备份控制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显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主电源分别固定在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上,且所述多个控制卡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相互插接固定或者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共用同一块电路板;以及所述多个控制卡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源备份控制板的多个所述负载供电输出端。
CN202011012414.8A 2020-09-22 2020-09-22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Active CN114301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2414.8A CN114301154B (zh) 2020-09-22 2020-09-22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2414.8A CN114301154B (zh) 2020-09-22 2020-09-22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1154A true CN114301154A (zh) 2022-04-08
CN114301154B CN114301154B (zh) 2024-09-10

Family

ID=80964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2414.8A Active CN114301154B (zh) 2020-09-22 2020-09-22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11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6368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播放控制系统以及播放控制系统的供电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8851A1 (en) * 2009-09-21 2011-03-24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Power switch circuit
CN202495795U (zh) * 2012-03-22 2012-10-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及终端
CN103143813A (zh) * 2013-02-21 2013-06-12 郭少枝 一种带备份电路的逆变设备
CN203708107U (zh) * 2013-12-27 2014-07-09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
CN105958632A (zh) * 2016-06-16 2016-09-21 苏州微控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信号传递方法
CN106532913A (zh) * 2016-11-25 2017-03-22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US20170295632A1 (en) * 2015-05-19 2017-10-12 Shenzhen Skyworth-Rgb Electronic Co., Ltd. Multi-channel dual-mode digital control led driving circuit and led lamp
CN109474060A (zh) * 2018-12-19 2019-03-15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双电源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CN209843215U (zh) * 2019-04-26 2019-12-24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板连接器、显示控制卡和显示系统
CN111668809A (zh) * 2020-06-19 2020-09-15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电压控制电路及gprs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8851A1 (en) * 2009-09-21 2011-03-24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Power switch circuit
CN202495795U (zh) * 2012-03-22 2012-10-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及终端
CN103143813A (zh) * 2013-02-21 2013-06-12 郭少枝 一种带备份电路的逆变设备
CN203708107U (zh) * 2013-12-27 2014-07-09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
US20170295632A1 (en) * 2015-05-19 2017-10-12 Shenzhen Skyworth-Rgb Electronic Co., Ltd. Multi-channel dual-mode digital control led driving circuit and led lamp
CN105958632A (zh) * 2016-06-16 2016-09-21 苏州微控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信号传递方法
CN106532913A (zh) * 2016-11-25 2017-03-22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CN109474060A (zh) * 2018-12-19 2019-03-15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双电源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CN209843215U (zh) * 2019-04-26 2019-12-24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板连接器、显示控制卡和显示系统
CN111668809A (zh) * 2020-06-19 2020-09-15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电压控制电路及gprs模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兆熊: "电池备份存贮系统的电源电路", 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1, 30 March 1994 (1994-03-3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6368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播放控制系统以及播放控制系统的供电方法
US12355296B2 (en) 2022-04-29 2025-07-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layback control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1154B (zh) 202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8430A (zh) 储能系统防逆流保护供电系统及其测控方法
US8489903B2 (en) System for maintaining power efficiency of power supply modules by selectively 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power supply modules from a plurality of power supply modules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power supply module output to input ratio of each module
CN114301154A (zh) 电源备份控制板、显示控制器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CN106541842B (zh) 零待机功耗的充电桩
KR100264300B1 (ko) 어댑터 카드 및 어댑터 카드의 이차 전압원 조절용 회로 장치
CN107464411B (zh) 一种用于集中抄表系统中的mbus电路
CN205335844U (zh) 一种冗余电源备份控制系统
CN115395636B (zh) 冗余备份恒流转恒压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2244395A (zh) 一种ups的配电电路
CN1330074C (zh) 一种二次电源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4301153B (zh) 电源备份控制电路卡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CN115459240A (zh) 一种机车用冗余微机电源
CN108957288B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晶振的测试基板
CN110224437B (zh) 光伏逆变器、电网调度系统及电网调度方法
CN209417584U (zh) 一种plc继电器快速分配电路
CN207380466U (zh) 提高正极、负极以及正极与负极线路导通可靠性的控制系统
CN207966460U (zh) 一种基于均流单元隐藏设置的led显示屏
CN217590845U (zh) 一种双电源可拔插poe交换机电源电路及设备
CN116316527B (zh) 一种多电源供电电路、电路板、电子设备及其供电方法
CN111478584A (zh) 一种新型的水下电源系统
CN113437792A (zh) 一种供电控制电路
CN221784036U (zh) 机载配电系统及飞行器
CN106549490A (zh) 一种智能配电箱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22319457U (zh) 一种得电电路、芯片及系统
CN218998065U (zh) 基于高速隔离的rs-485与can总线复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