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0833B -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0833B
CN114300833B CN202111657135.1A CN202111657135A CN114300833B CN 114300833 B CN114300833 B CN 114300833B CN 202111657135 A CN202111657135 A CN 202111657135A CN 114300833 B CN114300833 B CN 114300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eripheral
radiator
slow wave
wav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71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0833A (zh
Inventor
冯抱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71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0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0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0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0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0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所述盘锥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包括盘形辐射体、连接体及慢波结构辐射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与所述连接体的远离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外围振子,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的周围;所述外围振子与所述天线主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用以减小天线的尺寸,调整天线的匹配阻抗,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背景技术
盘锥天线广泛应用于VHF(Very high frequency,甚高频)和UHF(Ultra HighFrequency,特高频)频段。圆盘的直径和锥体的长度不可以太小,否则其辐射电阻小而且电抗分量大,难以与馈线进行良好的匹配。通常,参考图1所示,锥体的斜高L应该略长于下限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即L=k*λ/4,比例系数k在1.1~1.3范围内取值,k值取得大一些可以使得最低工作频点上的驻波比小一些。由于盘锥天线遵循半波长理论,因此在盘锥天线工作的频段波长较长时会到导致天线的尺寸较大,增加制作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用天线小型化的方式来减小天线尺寸。天线的电性能与其电尺寸有关,当天线的电尺寸减小时,会增大天线的输入电抗,减小辐射电阻,使得天线的性能较低。
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天线小型化后,使得天线的输入电抗增大的问题,可以使用非福斯特电路。由于非福斯特电路主要是通过阻抗变化器产生的负阻抗元件来转换天线的电抗部分,从而减低天线的输入电抗,进而提高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征阻抗间的匹配度,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但是,该方式需要引入非福斯特电路,非福斯特电路结构较为复杂,大大增大了天线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盘锥天线小型化后降低天线辐射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锥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包括盘形辐射体、连接体及慢波结构辐射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与所述连接体的远离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
外围振子,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的周围;所述外围振子与所述天线主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
优选地,所述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围振子,设置在所述盘形辐射体的第一侧,所述盘形辐射体的第一侧为所述盘形辐射体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外围振子与所述盘形辐射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
优选地,所述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外围振子,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外围振子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盘形辐射体第一侧。
优选地,所述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围振子,设置在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第一侧,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第一侧是指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远离所述天线主体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与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
优选地,所述至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外围振子,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外围振子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第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围振子的数量与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为慢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与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围振子包括锯齿形慢波结构、螺旋形慢波结构、曲线形慢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为锯齿形慢波结构时,相邻锯齿形突起所在平面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围振子的宽度从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围振子为慢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围振子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盘形辐射体的半径。
优选地,所述盘形辐射体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电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连接,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为导电金属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广播天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盘锥天线。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包括天线主体及至外围振子,其中,天线主体包括盘形辐射体、连接体及慢波结构辐射体。连接体与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慢波结构辐射体与连接体的远离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外围振子设置在天线主体的周围,外围振子与天线主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这样一来,在本申请中的盘锥天线中的天线主体包含慢波结构辐射体,可以减小天线的尺寸,并且,通过设置外围振子与天线主体之间产生电容耦合,可以调整电磁波的相位,进而可以调整天线的匹配阻抗,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一种盘锥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另一种盘锥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锥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慢波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锥天线的回波损耗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或可能应用的术语进行解释。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天线是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是无线通讯设备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通信的质量。
盘锥天线,是一种具有宽频带、线极化特性的全向性天线。这种天线是由一个导体圆盘和一个导体圆锥构成,圆盘的中心与用于馈电的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相连,圆锥的锥顶与用于馈电的同轴电缆外导体相连。
该天线可以被看成双锥天线的变形,即把双锥天线的其中一个圆锥振子改成圆盘后形成盘锥天线。可以把盘锥天线看成是上锥体半张角为90°,下锥体半张角为θ的双锥天线,θ大于0°且小于90°,参考图1所示。为了减少重量,降低成本,常规的盘锥天线通常用等间距的金属管代替金属盘体和锥体,参考图2所示。
相关技术中,盘锥天线广泛应用于VHF和UHF频段。圆盘的直径和锥体的长度不可以太小,否则其辐射电阻小而且电抗分量大,难以与馈线进行良好的匹配。通常,参考图1所示,锥体的斜高L应该略长于下限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即L=k*λ/4,比例系数k在1.1~1.3范围内取值,k值取得大一些可以使得最低工作频点上的驻波比小一些。由于盘锥天线遵循半波长理论,因此在盘锥天线工作的频段波长较长时会到导致天线的尺寸较大,增加制作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用天线小型化的方式来减小天线尺寸。天线的电性能与其电尺寸有关,当天线的电尺寸减小时,会增大天线的输入电抗,减小辐射电阻,使得天线的性能较低。
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天线小型化后,使得天线的输入电抗增大的问题,可以使用非福斯特电路。由于非福斯特电路主要是通过阻抗变化器产生的负阻抗元件来转换天线的电抗部分,从而减低天线的输入电抗,进而提高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征阻抗间的匹配度,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但是,该方式需要在天线电路中引入非福斯特电路,非福斯特电路结构较为复杂,大大增大了天线电路的复杂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锥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及外围振子,其中,天线主体包括盘形辐射体、连接体及慢波结构辐射体。连接体与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慢波结构辐射体与连接体的远离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外围振子设置在天线主体的周围,外围振子与天线主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这样,本申请中的盘锥天线包含慢波结构辐射体,慢波结构的辐射体,相对于现有的直线型金属管,在两者电流传输路径长度相同时,慢波结构辐射体的尺寸更小,从而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外围振子与天线主体之间产生电容耦合,可以调整天线接收或者发射的电磁波的相位,进而可以调整天线主体的输入阻抗,使得天线主体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提高天线主体的辐射效率,并且只需在天线主体的外围设置外围振子,无需改变天线电路的结构,实现简单方便。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锥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该盘锥天线包括:天线主体30及外围振子31,且外围振子31设置在天线主体30的周围,外围振子31与天线主体30之间存在电容耦合。
其中,如图4所示,天线主体30包括盘形辐射体301、连接体302及慢波结构辐射体303。连接体302与盘形辐射体301的一侧连接,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连接体302的远离盘形辐射体301的一侧连接。例如,如图4所示,连接体302及慢波结构辐射体303均设置在盘形辐射体301的底侧,且连接体302与盘形辐射体301的底侧连接,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连接体302的底侧连接。此外,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由连接体302向远离盘形辐射体301的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体302与盘形辐射体301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连接体302的连接方式为铆接。当然,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焊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天线主体30可以包括多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且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延伸方向与天线主体30的中心线呈大于0°的夹角则多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构成了类似于伞骨排布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盘锥天线所包括的天线主体30用于接收或发射电磁波。天线主体30所包括盘形辐射体301与连接体302连接,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连接体302远离盘形辐射体301的一侧连接。
为了保证天线的方向图全向性的特点,上述盘形辐射体301可以为金属圆盘,此外,慢波结构辐射体303可以为导电金属结构。可选地,盘形辐射体301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电连接,连接体302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连接,这样,盘形辐射体301与馈电端连接,连接体302与馈地端连接。其中,同轴电缆是指将信号源的信号传输至天线主体的传输线。
例如,在发射电磁波信号时,信号源通过馈电端将信号传输至盘形辐射体301,盘形辐射体301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并辐射电磁波信号。同时,由于耦合效应,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中产生感应电流,并进一步将该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后,将电磁波信号辐射出去。其中,慢波结构辐射体303是具有慢波效果的辐射体,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结构,调整天线的辐射频率,达到减小天线尺寸的目的。这是因为,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普通辐射体相比,在两者长度相同时,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电流传输路径更长,能有效改善天线上的电流分布,而在两者电流传输路径相同的情况下,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尺寸更小,因此,慢波结构辐射体303可以减小天线尺寸。
外围振子31设置在天线主体30的周围,与天线主体30间有间隙,外围振子31与天线主体30之间存在电容耦合。这样一来,通过在天线主体30周围设置外围振子31,从而可以使外围振子31与天线主体30之间耦合产生电容效应,对电磁波产生一定的缓存,从而可以调整电磁波的相位,即为调整信号源的馈电端的馈入角度,使得天线的阻抗与馈线更好的匹配,提高辐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体302可以为漏斗形,即连接体302为包括空心和实体结构的中空结构。且连接体302靠近盘形辐射体301一侧的开口的半径小于远离盘形辐射体301一侧的开口的尺寸,实体结构靠近盘形辐射体301一侧的外围轮廓的尺寸小于远离盘形辐射体301一侧的外围轮廓的半径。
具体地,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实体结构中远离盘形结构辐射体301的底侧连接。为了使得慢波结构辐射体303具备上述延伸方向,则其与连接体302的连接方式为铆接,例如插入的方式是在连接体302底部打螺纹孔,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一端打孔,使用螺丝铆接,当然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焊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这样一来,盘形辐射体301为盘形天线,而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连接体302形成锥形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环绕且一层设置、均匀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是实施例中,慢波结构辐射体303可以为锯齿形慢波结构。
在本实施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为不等宽结构,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宽度从靠近连接体302的一侧至远离连接体302的一侧逐渐增大。由于连接体302远离盘形辐射体301的一侧的面积有限,且连接体302连接有多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因此,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连接体302进行连接的一侧的宽度可以设置的较小,则连接体302远离盘形辐射体301的一侧有足够的空间能够保证多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此外,将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远离连接体302的宽度增大,可以更好的满足盘锥天线设计要求中的顶部盘形辐射体直径与底部锥形辐射体底面直径的比例要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为锯齿形慢波结构时,由于该结构在平面内所占面积较大,两个锯齿形慢波结构的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之间的电流会相互影响,这会影响天线方向图的全向性,同时也会增加天线的体积。因此,可以将相邻锯齿形突起所在平面间的夹角设置为小于180度。
可选地,可以将相邻锯齿形突起所在平面间的夹角设置为90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盘锥天线所包括的外围振子31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围振子311。该至少一个第一外围振子311设置在盘形辐射体301的第一侧,其中,盘形辐射体301的第一侧为盘形辐射体301靠近连接体302的一侧,例如,如图3所示,盘形辐射体301的第一侧与盘形辐射体301的底侧同侧。
并且,第一外围振子311与盘形辐射体301之间存在电容耦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围振子311与盘形辐射体301电绝缘。此外,第一外围振子311与连接体302之间的位置无具体要求。
具体的,在盘形辐射体301的第一侧设置第一外围振子311,第一外围振子311与盘形辐射体301之间存在间隙产生电容耦合,则第一外围振子311对盘形辐射体301辐射的电磁波产生一定的缓存,从而可以调整电磁波的相位,使得盘形辐射体301的阻抗与馈线更好的匹配,可以提高辐射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盘锥天线所包括的外围振子31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外围振子311,且该至少两个第一外围振子311均匀的设置在盘形辐射体301第一侧。
该设置方式可以保证尽可能在平行于盘形辐射体301所在平面的平面内的多个方向设置第一外围振子311,从而使得盘形辐射体301与每个第一外围振子311之间产生耦合电容,从而可以在不影响盘形辐射体301的全向性的同时,通过调整不同方向上的相应电磁波的相位,使得盘形辐射体301的阻抗与馈线更好的匹配,进一步提高了辐射效率。
可选地,第一外围振子311为慢波结构,相较于铜片,慢波结构本身具有的寄生效应可以产生电容/电感的阻抗特性,增加整个天线做阻抗匹配的手段。
具体地,第一外围振子311为锯齿形慢波结构、螺旋形慢波结构、曲线形慢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外围振子311的长度不大于盘形辐射体301的半径,避免第一外围振子311过大,造成盘锥天线尺寸过大。
其中,第一外围振子311可以为等宽结构。例如,在第一外围振子311为锯齿形慢波结构时,各个锯齿形突起的尺寸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盘锥天线所包括的外围振子31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围振子312。该至少一个第二外围振子设置在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第一侧,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第一侧是指慢波结构辐射体303远离天线主体30中心线的一侧。
并且,第二外围振子312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之间存在电容耦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外围振子312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电绝缘。此外,第二外围振子312围绕在连接体302靠近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一侧的周围。
具体地,在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第一侧设置第二外围振子312,第二外围振子312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之间存在间隙产生电容耦合,第二外围振子312对慢波结构辐射体303辐射的电磁波产生一定的缓存,从而可以调整电磁波的相位,使得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阻抗与用于馈电的同轴电缆更好的匹配,可以提高辐射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外围振子312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为靠近连接体302的一端,第二端为靠近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盘锥天线所包括的外围振子3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外围振子312,且该至少两个第二外围振子312均匀的设置在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第一侧。这样可以在至少两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第一侧设置第二外围振子312,从而使得至少两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第二外围振子312之间产生耦合电容,可以对至少两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电磁波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至少两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阻抗与馈线更好的匹配,提高了辐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外围振子312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之间存在间隙,而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连接体302的远离盘形辐射体301的一侧连接。因此,多个第二外围振子312余连接体302之间也存在间隙。基于此,多个第二外围振子312的第一端均匀的环绕在连接体302的周围,第二端均匀的设置在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第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外围振子312的数量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数量相同,且第二外围振子312可以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一一对应设置。这样一来,在每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第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外围振子312,这样可以使得每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与第二外围振子312之间产生耦合电容。则不同的第二外围振子312分别对对应的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电磁波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每个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阻抗与馈线更好的匹配,进一步提高了辐射效率,参考图6所示。
进一步地,第二外围振子312的数量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数量均为8个。
可选地,上述第二外围振子312为慢波结构。
此外,为了第二外围振子312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之间更好的形成耦合电容,第二外围振子312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结构相同。此处所指结构相同是指,在工艺误差范围内,两者的形状及长度等参数相同。
具体地,第二外围振子312包括锯齿形慢波结构、螺旋形慢波结构、曲线形慢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二外围振子312为锯齿形慢波结构时,由于该结构在平面内所占面积较大,两个锯齿形慢波结构的第二外围振子312之间的电流会相互影响,这会影响天线方向图的全向性,同时也会增加天线的体积。因此,可以将相邻锯齿形突起所在平面间的夹角设置为小于180度。
可选地,可以将相邻锯齿形突起所在平面间的夹角设置为90度。
进一步地,参考图5所示,第二外围振子312的宽度从靠近连接体302的一侧至远离连接体302的一侧逐渐增大。一方面,连接体302周围有足够的空间能够保证多个第二外围振子312;另一方面,可以与慢波结构辐射体303的结构相匹配,保证耦合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锥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及外围振子,其中,天线主体包括盘形辐射体、连接体及慢波结构辐射体。连接体与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慢波结构辐射体与连接体的远离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外围振子设置在天线主体的周围,外围振子与天线主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这样一来,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结构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并且通过设置外围振子与天线主体之间产生电容耦合,可以调整天线接收或者发射的电磁波的相位,进而可以调整天线主体的匹配阻抗,提高天线主体的辐射效率,实现简单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字广播天线,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盘锥天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Claims (13)

1.一种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主体,包括盘形辐射体、连接体及慢波结构辐射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与所述连接体的远离盘形辐射体的一侧连接;
外围振子,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的周围;所述外围振子与所述天线主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其中,所述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围振子,设置在所述盘形辐射体的第一侧,所述盘形辐射体的第一侧为所述盘形辐射体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外围振子与所述盘形辐射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和/或,
所述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围振子,设置在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第一侧,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第一侧是指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远离所述天线主体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与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外围振子,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外围振子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盘形辐射体第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振子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外围振子,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外围振子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第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围振子的数量与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为慢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与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围振子包括锯齿形慢波结构、螺旋形慢波结构、曲线形慢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外围振子为锯齿形慢波结构时,相邻锯齿形突起所在平面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围振子的宽度从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侧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围振子为慢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围振子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盘形辐射体的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辐射体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电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连接,所述慢波结构辐射体为导电金属结构。
13.一种数字广播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盘锥天线。
CN202111657135.1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Active CN114300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7135.1A CN11430083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7135.1A CN11430083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0833A CN114300833A (zh) 2022-04-08
CN114300833B true CN114300833B (zh) 2023-09-12

Family

ID=80973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7135.1A Active CN11430083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08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89721U (zh) * 2014-12-27 2015-04-22 成都光大灵曦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超短波折收式盘锥天线
CN107645037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中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盘锥天线
CN110190384A (zh) * 2019-06-21 2019-08-30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向波束赋形盘锥天线
CN111146574A (zh) * 2019-12-31 2020-05-1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非福斯特匹配电路的小型化盘锥天线
CN212848800U (zh) * 2020-09-29 2021-03-30 成都西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高频盘椎天线及其小型化高频盘椎天线
CN113839185A (zh) * 2021-08-31 2021-12-24 东南大学 超宽带共形全向天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89721U (zh) * 2014-12-27 2015-04-22 成都光大灵曦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超短波折收式盘锥天线
CN107645037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中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盘锥天线
CN110190384A (zh) * 2019-06-21 2019-08-30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向波束赋形盘锥天线
CN111146574A (zh) * 2019-12-31 2020-05-1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非福斯特匹配电路的小型化盘锥天线
CN212848800U (zh) * 2020-09-29 2021-03-30 成都西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高频盘椎天线及其小型化高频盘椎天线
CN113839185A (zh) * 2021-08-31 2021-12-24 东南大学 超宽带共形全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0833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56535B2 (en) Coaxial inductor and dipole EH antenna
JP5128704B2 (ja) 折り畳んだコニカルアンテナ及び関連方法
US5231412A (en) Sleeved monopole antenna
US6917334B2 (en) Ultra-wide band meanderline fed monopole antenna
Ghosh et al. A loop loading technique for the miniaturization of non-planar and planar antennas
US20050040991A1 (en) Coaxial antenna system
CN101065883A (zh) 四臂螺旋式天线
WO2020249087A1 (zh) 一种双频天线及飞行器
US9083076B2 (en) Dipole antenna assembly having an electrical conductor extending through tubular seg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20068898A1 (en) Compact ultra wide band antenna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adio waves
US6034648A (en) Broad band antenna
CN111585015A (zh) 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
US20080186243A1 (en) VSWR improvement for bicone antennas
US7525508B2 (en) Broadband helical antenna
CN210111029U (zh) 一种双频天线及飞行器
CN114300833B (zh) 一种盘锥天线及数字广播天线
CN210628484U (zh) 一种超宽带偶极子天线
JP2000307327A (ja) 双ループアンテナ
CN110770972B (zh) 天线及无人机
US20060202907A1 (en) Antenna
US6867747B2 (en) Helical antenna system
JPH11261326A (ja) ヘリカル式アンテナ
CN210956990U (zh) 一种超宽带偶极子天线
CN211980888U (zh) 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
EP1435125A1 (en) Helical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