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0288A -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0288A
CN114300288A CN202210087059.3A CN202210087059A CN114300288A CN 114300288 A CN114300288 A CN 114300288A CN 202210087059 A CN202210087059 A CN 202210087059A CN 114300288 A CN114300288 A CN 114300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ush rod
driving
rod assembl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70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惠新
顾怡文
朱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70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02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0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0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机构和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包括合分闸杠杆和搭扣,特点:开关包括止挡组件,止挡组件包括摆杆组件和推杆组件,当合分闸杠杆位于非就绪位置时,由合分闸杠杆推压摆杆组件,使摆杆组件处于在搭扣动作轨迹外的内脱离位置,允许搭扣动作;当合分闸杠杆位于就绪位置解除对摆杆组件的推压时,摆杆组件处于搭扣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此时,推杆组件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止挡搭扣动作以使得触头系统无法合闸。还提供了应用该种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优点:在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移动时防止开关合闸,确保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器技术领域里,开关,例如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简称ATSE)用于为负载提供不间断电源,能够在不同电源间切换,保证供电的连续性。目前市场上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大都以固定式为主,固定式具有成本低、重量轻、作为小电流接线、更换比较方便等优点,但作为大电流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存在体积大、质量重、维修更换耗时长的缺点,不适合对断电时间要求非常短、不能影响重要负载正常运行的场合。
由于抽屉式开关便于检测和维修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现有的抽屉式开关包括抽屉座和开关本体两部分,其中开关本体是可以完成合分闸动作的开关装置,抽屉座与外部电源直接相连,开关本体与抽屉座连接再与外部电源接通。开关本体可以通过抽屉座传动机构的摇进或摇出操作使开关本体在抽屉座内移动,其在3种不同的位置之间移动,分别是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和分离位置。如果开关本体在上述位置之间进行摇进摇出操作时,特别是在与外部电源接线排比较接近的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移动时,若此时发生开关合闸操作是非常危险的,难以保证用户操作的安全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开关本体能够使得其在摇进摇出操作时,特别是在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时防止开关本体合闸从而确保操作过程安全的开关本体。
进一步地,在上述抽出式开关中,当ATSE(开关本体)自身发生故障时也不得不进行短暂的断电维修,从而降低供电的连续性。为了提高电源供电的连续性,在ATSE出现故障时也能进行连续供电。希望能由两台转换开关电器组成互为冗余的转换机构,在其中一台转换开关电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另一台进行工作,从而产生了旁路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针对该开关电器,有必要安装有效的联锁机构以达到连续供电的效果。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开关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关,其设置一止挡组件,可止挡搭扣动作以使得触头系统无法合闸。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提供一种应用该种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其通过止挡组件,与抽屉座配合,在摇进摇出操作时,特别是在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时防止开关合闸,从而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又一任务是提供一种应用该种开关的旁路型开关装置,通过两台开关中的止挡组件彼此之间的配合、两台开关中止挡组件与各自对应的抽屉座之间的配合,实现两台开关的机械联锁,保证了开关与开关之间相互动作的准确性、可靠性。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关,该开关包括操作机构和触头系统,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合分闸杠杆和搭扣,驱动合分闸杠杆至就绪位置,使操作机构完成储能后,驱动搭扣动作使操作机构释放能量,从而由操作机构带动触头系统合闸,所述开关还包括止挡组件,所述止挡组件包括摆杆组件和推杆组件,当合分闸杠杆位于非就绪位置时,由合分闸杠杆推压摆杆组件,使摆杆组件处于在搭扣动作轨迹外的内脱离位置,允许搭扣动作;当合分闸杠杆位于就绪位置解除对摆杆组件的推压时,摆杆组件处于在搭扣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此时,由推杆组件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止挡搭扣动作以使得触头系统无法合闸。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包括右内侧板,所述的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右内侧板依次布置,所述推杆组件转动设置在右内侧板的背向操作机构的一侧上,所述摆杆组件转动设置在右内侧板的顶部,其一端与位于右内侧板的一侧的推杆组件配合,另一端伸展至右内侧板的另一侧而与合分闸杠杆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摆杆组件包括支架、摆杆、驱动弹簧和摆杆复位弹簧,所述的支架由固定面和安装面构成,固定面与右内侧板固定,摆杆通过枢接轴转动设置在安装面上,摆杆的向操作机构延伸的一端构成锁止端,与搭扣配合,摆杆的向背离操作机构延伸的一端构成摆杆驱动端,与推杆组件配合,所述驱动弹簧为扭簧,中部套设在枢接轴上,一端与合分闸杠杆配合,另一端挂置在摆杆驱动端上,摆杆复位弹簧为拉簧,一端挂置在右内侧板上,另一端挂置在摆杆驱动端上;在右内侧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当合分闸杠杆处于非就绪位置时,合分闸杠杆作用于驱动弹簧,使摆杆克服摆杆复位弹簧的拉力而抵靠在限位槽的第一限位壁上,摆杆组件处于内脱离位置,当合分闸杠杆处于就绪位置时,合分闸杠杆解除对摆杆组件的推压,在摆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摆杆抵靠在限位槽的第二限位壁上,摆杆组件处于外脱离位置,此时,推杆组件推动摆杆克服摆杆复位弹簧的拉力运动至内脱离位置和外脱离位置之间的止挡位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和推杆复位弹簧,所述推杆通过推杆组件枢转轴转动设置在右内侧板上,其一端向摆杆的摆杆驱动端延伸构成第一驱动端,另一端上设有推杆限位槽,该推杆限位槽与右内侧板上的推杆组件限位轴相配合,所述推杆复位弹簧为扭簧,中部套设在推杆组件枢转轴上,一端挂置在右内侧板上,另一端挂置在第一驱动端上,推杆复位弹簧作用于第一驱动端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抵靠在推杆限位槽的第一限位壁上,推杆组件并不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驱动推杆克服推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抵靠在推杆限位槽的第二限位壁上时,推杆组件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有一输出主轴,通过输出主轴驱动触头系统中的动触头转动,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闭合和打开;所述开关为双电源转换开关,其操作机构中以输出主轴对称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对应第一电源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第二电源的第二弹簧机构,每个弹簧机构均包括所述的合分闸杠杆和搭扣,所述摆杆组件为一对,对称设置在输出主轴两侧,所述推杆组件为一对,对称设置在输出主轴两侧。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出式开关装置,包括一台所述的开关和抽屉座,所述开关可在抽屉座内移动,并且相对抽屉座具有分离、试验和连接三位置,在抽屉座的对应右内侧板的一侧的抽屉座侧板上固设有一对限制件,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推杆组件配合,当开关在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限制件推动推杆组件转动从而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还包括右外侧板和左外侧板,所述左外侧板、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右内侧板和右外侧板依次布置,所述右外侧板和左外侧板上固定有多个导向柱;所述抽屉座的一对抽屉座侧板上分别设有一对导轨,在一对导轨之间形成供导向柱滑动的滑槽。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还包括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所述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位于操作机构和右内侧板之间并与操作机构的输出主轴同步转动,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中部与输出主轴连接,所述转盘的两端设有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以转动中心对称,在右内侧板上对称地设有一对圆弧槽,分别为第一驱动轴运动槽和第二驱动轴运动槽,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分别探出第一驱动轴运动槽和第二驱动轴运动槽后与各自对应的推杆组件配合,所述一对推杆上还分别设置有合分闸输出驱动端,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推杆的合分闸输出驱动端配合。
本发明的又一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旁路型开关装置,包括两台权利要求所述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一抽架,所述的两台抽出式开关装置彼此沿Z轴方向上下布置在抽架内,所述的两台抽出式开关装置均包括开关和抽屉座,位于上方的开关称为上部开关,位于下方的开关称为下部开关,安装有上部开关的抽屉座的抽屉座侧板上,对应上部开关的右内侧板的位置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对联锁板,各自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安装有下部开关的抽屉座的抽屉座侧板上,对应下部开关的右内侧板的位置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对联锁板,各自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每对联锁板结构相同且彼此对称设置,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的联锁板与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的联锁板通过一联锁杠杆连接,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的联锁板与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的联锁板通过另一联锁杠杆连接;位于上方的抽出式开关装置的两个联锁板在上部开关达到连接位置时与推杆组件联动,位于下方的抽出式开关装置的两个联锁板在下部开关到达连接位置时与推杆组件联动。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上部开关的第一电源合闸而第二电源分闸时,上部开关中的第一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位于下方就绪位置解除对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的推压,该侧摆杆组件处于在第一弹簧机构中的搭扣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位于上方非就绪位置推压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该侧摆杆组件处于在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动作轨迹外的内脱离位置,由与输出主轴随动的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中的第一驱动轴释放对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的推压,该侧推杆组件并不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第二驱动轴推压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从而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由于上述联锁板和联锁杠杆的传动,使得下部开关的两个推杆组件与上部开关的两个推杆组件具有同样的位置,当下部开关处于其第一电源分闸同时第二电源分闸的双分位置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处于下方就绪位置解除对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的推压时,该侧摆杆组件处于在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而由于上部开关的第一电源合闸而第二电源分闸导致的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止挡搭扣动作以使得下部开关的第二电源无法合闸。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第一、在开关中设置一止挡组件,止挡组件包括摆杆组件和推杆组件,当开关在抽屉座上相对抽屉座在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移动时,由抽屉座上的限制件推动推杆组件向驱动位置的动作将摆杆组件推动至在搭扣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止挡搭扣动作以使得触头系统无法合闸,从而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二、在旁路型开关装置中,止挡组件与抽屉座上的联锁板配合传动、再通过连接在两台抽出式开关装置之间的联锁杠杆的传动,实现两台开关的机械联锁,保证了开关与开关之间相互动作的准确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所述开关本体整体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所述开关的侧面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所述开关的背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开关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开关除去面盖和手/自动罩壳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的操作机构和右内侧板以及止挡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的右内侧板和止挡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开关的右内侧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止挡组件的摆杆组件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摆杆组件的摆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推杆组件的推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操作机构和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凸轮轴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搭扣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左外侧板和导向柱、加强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左外侧板和导向柱、加强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左外侧板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右外侧板和导向柱、加强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面盖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21为安装有本发明所述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1所述抽出式开关装置的抽屉座的示意图。
图23为安装有本发明所述开关的旁路型开关装置的示意图。
图24为图21所述抽出式开关装置的抽屉座的侧板示意图。
图25a为本发明抽屉座上安装的限制件的立体图。
图25b为本发明抽屉座上安装的限制件的主视图。
图26a为本发明抽屉座上安装的联锁板的立体图。
图26b为本发明抽屉座上安装的联锁板的主视图。
图27a为本发明抽屉座上限制件、联锁板、推杆驱动轴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7b为本发明抽屉座上限制件、联锁板、推杆驱动轴另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7c为本发明抽屉座上限制件、联锁板、推杆驱动轴又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7d为本发明抽屉座上限制件、联锁板、推杆驱动轴再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7e为本发明抽屉座上限制件、联锁板、推杆驱动轴还有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7f为本发明抽屉座上限制件、联锁板、推杆驱动轴进而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8a为本发明所述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合闸时,右内侧板和止挡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28b为本发明所述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合闸时,推杆组件、摆杆组件、搭扣、合分闸杠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29a为本发明所述开关分闸(第二电源对应的第二弹簧机构位于合闸就绪)时,右内侧板和止挡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29b为本发明所述开关分闸(第二电源对应的第二弹簧机构位于合闸就绪)时,推杆组件、摆杆组件、搭扣、合分闸杠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30为在旁路型开关装置中上部开关处于合闸(第一电源合闸)时,下部开关处于分闸(第二电源对应的第二弹簧机构位于合闸就绪)时,推杆组件、摆杆组件、搭扣、合分闸杠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31a为本发明所述开关合闸(第二电源合闸)时,右内侧板和止挡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1b为本发明所述开关合闸(第二电源合闸)时,推杆组件、摆杆组件、搭扣、合分闸杠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32a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触头模块的一侧示意图。
图32b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触头模块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触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触头模块的基座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所述开关中触头模块的基座、动触头、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和出线接插柱配合示意图。
图中:100.开关、1001.右内侧板、10011.限位槽、100111.第一限位壁、100112.第二限位壁、100113.摆杆组件定位槽、10012.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3.推杆组件枢转轴、10014.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5.第三驱动轴运动槽、10016.右内侧板定位孔、10017.定位条孔、10018.右外侧板安装定位凸台、10019.右外侧板定位凸台、100120.安装脚、100121.开关本体接触组接线端子避让孔;
1002.右外侧板、10021.驱动轴运动槽、10026.右外侧板定位孔、10025.长直槽、10027.右外侧板定位槽、10028.缺口、10029.微动开关安装螺钉避让孔;
1003.左内侧板、10031.翻边、100311.螺钉孔二;
1004.左外侧板、10041.左外侧板定位槽、10042.安装件、100421.上安装件、100422.下安装件、1005.导向柱、10051.加强板、10052.开关防翻转限位槽、10053.导向柱止挡壁、1006.驱动柱、10061.驱动柱轴、10062.滚轮、10063.限位片、1007.指示模块、10071.安装凸台上端面、10072.安装凸台下端面、1008.连接板、10081.触头定位槽、10082.左外侧板定位凸台、10083.左内侧板安装孔;1009.搬运孔;
1.操作机构、11.合分闸杠杆、110.第一合分闸杠杆、110’.第二合分闸杠杆、12.搭扣、120.第一搭扣、120’.第二搭扣、121.限制凸台、122.电动驱动端、123.手动驱动端、124.搭扣面、125.搭扣回转中心;13.输出主轴、14.定位柱、15.定位凸台、16.安装侧板、161.侧板下折弯板、162.螺钉孔一、17.助合机构;18.手/自动罩壳组件、181.通腔结构、182.绝缘隔板;19.面盖、191.触头位置指示窗口、192.手/自动操作窗口、193.两侧部;
2.触头系统、21.基座、211.基座凸台、213.第二电源后接插柱安装腔、214.触头定位凸台、22.动触头、23.第一静触头、23’.第二静触头、231.常备用静触头组件进线排、232.负载端出线排、233.第一静触头联结板、234.第二静触头联结板、24.灭弧室、25.隔板、26.后出线接插柱、261.插接端、262.转接排、263.第一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4.第二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5.负载后出线接插柱、27.第一喷弧口、271.排气口、272.第一排气通道、28.沉腔;
3.止挡组件、31.摆杆组件、311.支架、3111.固定面、3112.安装面、31121.摆杆定位凸台、312.摆杆、3121.枢接轴、31211.枢接轴段一、31212.枢接轴段二、3122.锁止端、31221.摆杆联锁凸台、3123.摆杆驱动端、31231.摆杆驱动轴、31232.信号开关驱动端面、3124.轴套、31241.轴套孔、31242.轴套段一、31243.轴套段二、3125.枢接孔、313.驱动弹簧、3131.驱动端、314.摆杆复位弹簧;32.推杆组件、321.推杆、3211.推杆限位槽、32111.第一限位壁、32112.第二限位壁、322.推杆复位弹簧、3212.第一驱动端、3213.第二驱动端、32131.推杆驱动轴、3214.合分闸输出驱动端;
4.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1.转盘、411.第一驱动轴、412.第二驱动轴、413.螺钉、414.连接轴、415.连接孔、42.连杆、421.第三驱动轴、422.避让缺口;
5.信号模块、50.凸轮轴、501.凸轮面、502.驱动凸台、503.凸轮驱动槽、504.螺钉安装孔、51.第一信号开关、52.第二信号开关、53.第三信号开关、54.第四信号开关;
6.电气联锁信号开关模块、60.第一合闸就绪信号开关、61.第一合闸信号开关、62.第二合闸信号开关、63.第一辅助信号开关、64.第二辅助信号开关、65.信号线、66.出线孔、67.接触组、68.接触组固定柱、69.信号安装板;
200.抽屉座、2001.底板、2002.齿轮传动组件、20021.齿轮导板、2003.抽屉座侧板、20031.限制件定位孔、20032.安装孔、20033.运动槽、2004.导轨、2005.滑槽、20051.限位凸台、2006.限制件、20061.导入段、20062.分离试验段、20063.试验连接段、20064.连接段、20065.过渡段一、20066.过渡段二、20067.限制件定位凸台、20068.开口槽、2007.联锁板、20071.枢接中心孔、20072.联锁板驱动端、200721.导入面、200722.合闸驱动面、200723.分闸驱动面、200724.驱动槽、20073.联锁端、200731.联锁凸台、20074.枢转轴、20075.复位弹簧;2008.联锁杠杆;
300.抽架、301.左侧板、302.右侧板、303.开关本体合分闸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这里涉及到X轴、Y轴、Z轴时,以图1所示方向的横向为X轴,以图3所示方向的竖向为Z轴,以同时垂直于X轴和Z轴的方向为Y轴。
请参阅图1a至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该开关100包括操作机构1和触头系统2,所述开关100为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第一电源合闸、第二电源合闸、双分三个位置。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对应第一电源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第二电源的第二弹簧机构,第一弹簧机构和第二弹簧机构结构相同的,并对应操作机构1的输出主轴13对称布置,作为公知技术,操作机构1包括一对侧板,每个弹簧机构内部均包括转动设置在一对侧板上的合分闸杠杆11、转动设置在一对侧板上的上连杆、与上连杆铰接的下连杆、连接在合分闸杠杆11和上下连杆铰接轴上的机构弹簧、转动设置在机构侧板上的搭扣12、与搭扣12和上连杆配合的跳扣,每个弹簧机构的下连杆共同连接到输出主轴13上。
如图3所示,位于下方的合分闸杠杆11具体为对应第一电源的第一合分闸杠杆110,所述位于上方的合分闸杠杆11具体为对应第二电源的第二合分闸杠杆110’。位于下方的搭扣12具体为对应第一电源的第一搭扣120,所述位于上方的搭扣12具体为对应第二电源的第二搭扣120’。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开关100的触头系统2包括转动设置的动触头22和分设在动触头两侧的一对静触头,其中第一静触头23与第一电源接线端子连接、第二静触头23’与第二电源接线端子连接,动触头22通过软连接线与负载接线端子连接。开关100的切换过程如下:从开关100位于双分位置且第一弹簧机构处于合闸就绪状态开始说明切换过程,此时第一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下方就绪位置,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上方非就绪位置,第一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与跳扣处于锁定状态,此时,手动按压或电动触发搭扣12,参考图11中所示,使得第一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即第一搭扣120逆时针转动与跳扣解锁,从而使得第一弹簧机构释放能量,带动输出主轴13逆时针转动,输出主轴13带动动触头22与第一静触头23闭合,第一电源合闸,需要切换电源时,手动扳动连接第一弹簧机构的合分闸杠杆11和第二弹簧机构的合分闸杠杆11之间的连杆或者通过第二弹簧机构侧的电磁铁吸合带动第二弹簧机构的合分闸杠杆11运动至下方就绪位置,此时第一弹簧机构的合分闸杠杆11被连杆带动至上方非就绪位置,第一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和跳扣复位,而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和跳扣保持彼此锁定状态,两侧的弹簧机构带动输出主轴13顺时针转动至中间位置,动触头22与两侧的静触头均分离,开关100位于双分位置,并且第二弹簧机构储能完成到达合闸就绪位置,此时,手动按压或电动触发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搭扣12,参考图11中所示,使得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搭扣12即第二搭扣120’顺时针转动与跳扣解锁,从而使得第二弹簧机构释放能量,带动输出主轴13顺时针转动,输出主轴13带动动触头22与第二静触头23’闭合,第二电源合闸,完成了从第一电源合闸至第二电源合闸的切换。详细可参见CN209133376U。
如图2、图32a、图32b、图33所示,所述的触头系统2位于操作机构1左侧,采用单极模块化设计,包括多个触头模块,所述的触头模块包括基座21、动触头22、对应第一电源的第一静触头23、对应第二电源的第二静触头23’、灭弧室24、隔板25及后出线接插柱26,所述的基座21采用左右对拼结构并通过螺钉紧固,所述基座21拼装后形成的内部容腔包容动触头22、第一静触头23、第二静触头23’、灭弧室24、隔板25、后出线接插柱26,所述的常备用静触头组件进线排231与负载端出线排232分设在动触头22两侧,所述的第一静触头23和第二静触头23’呈上下布置,位于下侧的第一静触头联结板233要短于位于上侧的第二静触头联结板234,所述的后出线接线柱26与常备用静触头组件进线排231、负载端出线排232直接固连后露出基座21底部,形成插入式触头模块。所述的后出线接线柱26包括第一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3、第二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4、负载后出线接插柱265,所述的第一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3和第二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4之间通过基座凸台211实现隔断。如图35所示,为减小整体体积,第一静触头23的插接端261通过转接排262向动触头回转中心侧转接,从而使得第一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3远离第二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4。所述基座21上,靠近第一静触头23的第一喷弧口27处设置有排气口271及沉腔28,当各极触头模块拼装后,所述的排气口271及沉腔28形成第一静触头23的第一排气通道272,第二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4容设在基座21内部的第二电源后接插柱安装腔213内,其与第一排气通道272通过基座凸台211进行隔离,使第一静触头23处喷出的气体绕开第二电源后出线接插柱264后从基座21上端面上喷出,见图1b上的第一排气通道272。所述的触头系统2上下端面处采用开放式设计,便于内部气流从下而上流通,并通过带孔的隔弧板25封装,防止异物进入。
如图2所示,所述开关100包括左外侧板1004、指示模块1007、左内侧板1003、触头系统2、操作机构1、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右内侧板1001、设置在右内侧板1001上的止挡组件3、右外侧板1002,上述部件在X轴方向上依次布置。
如图2所示,所述的左内侧板1003安装在触头系统2外侧,通过螺钉将左内侧板1003、触头系统2和操作机构1三者固连。所述的指示模块1007上设有反馈触头系统2的触头位置状态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模块1007固定在左内侧板1003上。
如图2、图20、图32b所示,在指示模块1007背面设置有连接板1008,所述的连接板1008通过其上的触头定位槽10081与触头系统2的基座21上的触头定位凸台214配合,并通过连接板1008上的左内侧板安装孔10083将左内侧板1003固定在连接板1008上。所述的左外侧板1004安装在指示模块1007外侧,在连接板1008上还设置有左外侧板定位凸台10082与左外侧板1004上的左外侧板定位槽10041定位,并通过螺钉分别穿过左外侧板1004上的固定件安装孔、指示模块1007的安装孔、左内侧板1003的安装孔实现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左外侧板1004上、右内侧板1001上端还设置有搬运孔1009,用于开关100的搬运。如图5所示,在右内侧板1001上还开设有开关本体接触组67的接线端子的避让孔100121。
如图2、图19所示,在操作机构1上方还安装有手/自动罩壳组件18,所述的手/自动罩壳组件18两侧面为避让联锁驱动及触头模块驱动,形成通腔结构181。所述手/自动罩壳组件18设有手/自动切换拨钮、隔离挂锁装置、手动操作窗口,其与操作机构1配合动作。在手/自动罩壳组件18上方还设置有面盖19,所述面盖19上设置有触头位置指示窗口191、手/自动操作窗口192,在所述手/自动罩壳组件18上端靠近第一排气通道272处设置有绝缘隔板182。如图1a、1c,面盖19的两侧部193突出右外侧板1002和左外侧板1004,当开关本体从抽屉座内抽出时,该两侧部193可作为扶手。
如图14所示,所述的搭扣12以操作机构1的输出主轴13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搭扣12上设置有电动驱动端122、手动驱动端123、限制凸台121、搭扣面124及回转中心孔125,所述的电动驱动端122与手动驱动端123分设在回转中心孔125两侧,所述限制凸台121位于搭扣回转中心125与手动驱动端123之间,所述的搭扣面124位于回转中心125与电动驱动端122之间。
本发明所述开关100的特点在于增设了一对对称布置的止挡组件3,所述的一对止挡组件3分别对应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每组止挡组件3均包括摆杆组件31和推杆组件32,所以两组止挡组件3中的摆杆组件31对称设置在输出主轴13两侧且所具有的零部件相同,两组止挡组件3中的推杆组件32对称设置在输出主轴13两侧且所具有的零部件相同。
如图3至图10所示,所述摆杆组件31包括支架311、摆杆312、驱动弹簧313和摆杆复位弹簧314,所述支架311呈┑形,由固定面3111和安装面3112构成,固定面3111与右内侧板1001固定,摆杆312通过枢接轴3121转动设置在安装面3112上,具体地,枢接轴段一31211穿过枢接孔3125、轴套3124的轴套孔31241后,枢接轴段二31212与安装面3112上的安装孔31122固定,其中轴套段一31242处于摆杆312和支架311之间且圆周外侧套设驱动弹簧313,轴套段二31243与枢接孔3125配合,摆杆312的向操作机构1延伸的一端构成锁止端3122,在锁止端3122的端部折弯有摆杆联锁凸台31221,以保证摆杆联锁凸台31221能够在止挡位置伸展至搭扣12的侧部延伸的限制凸台121的下方,即保证与搭扣12可靠配合。摆杆312的向背离操作机构1延伸的一端构成摆杆驱动端3123,在摆杆驱动端3123的端部向下折弯,并在折弯处固定有一摆杆驱动轴31231与推杆组件32的第一驱动端3212可靠配合,其中摆杆驱动端3123上构成有合闸就绪信号开关60的信号开关驱动端面31232(见图9)。驱动弹簧313为扭簧,中部套设在枢接轴3121上,一端与合分闸杠杆11配合,另一端挂置在摆杆驱动端3123上。摆杆复位弹簧314为拉簧,一端挂置在右内侧板1001上,另一端挂置在摆杆驱动端3123上。
如图4、图7所示,在右内侧板100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0011,当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上方非就绪位置时,合分闸杠杆11作用于驱动弹簧313,使摆杆312克服摆杆复位弹簧314的拉力而抵靠在限位槽10011的靠近外侧的第一限位壁100111上,摆杆组件31处于内脱离位置,如图28b中靠右侧的摆杆组件31所示;当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下方就绪位置时,合分闸杠杆11解除对摆杆组件31的推压,在摆杆复位弹簧314的作用下,摆杆312抵靠在限位槽10011的靠近内侧的第二限位壁100112上,摆杆组件31处于外脱离位置,如图28b中靠左侧的摆杆组件31所示,此时,推杆组件32向驱动位置的动作推动摆杆312克服摆杆复位弹簧314的拉力运动至内脱离位置和外脱离位置之间的止挡位置。这里所述的驱动位置是:当推杆组件32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时所在的位置。下面所述的非驱动位置是:当推杆组件32没有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时所在的位置。
如图7、图8所示,在摆杆组件31的支架311上,在安装面3112和固定面3111的折弯连接处设有一由安装面延伸构成的摆杆定位凸台31121,其容配在右内侧板1001上开设在摆杆组件限位槽1011下方的摆杆组件定位槽100113内,防止摆杆312在转动过程中受力翘起而导致摆杆联锁凸台31221无法运动至搭扣12的限制凸台121的下方,即防止摆杆联锁凸台31221无法进入搭扣12的运动轨迹而导致锁止失效。
如图5、图6、图10、图18所示,所述推杆组件32包括推杆321和推杆复位弹簧322,所述推杆321通过推杆组件枢转轴10013转动设置在右内侧板1001上,其一端向摆杆312的摆杆驱动端3123延伸构成第一驱动端3212,另一端反向延伸构成有第二驱动端3213,在第二驱动端3213的端部设有推杆驱动轴32131,保证与限制件2006的可靠配合。在第二驱动端3213上还设有弧形的推杆限位槽3211,该推杆限位槽3211与右内侧板1001上的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相配合。所述的推杆复位弹簧322为扭簧,中部套设在推杆组件枢转轴10013上,一端挂置在右内侧板1001上,另一端挂置在第一驱动端3212上。推杆复位弹簧322作用于第一驱动端3212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靠近内侧的第一限位壁32111上,推杆组件32处于非驱动位置,由下面将要说明的限制件2006驱动推杆321克服推杆复位弹簧322的作用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靠近外侧的第二限位壁32112上时,推杆组件32处于驱动位置。在右外侧板1002上开设有一对相对于输出主轴13对称布置的驱动轴运动槽10021,用于供推杆驱动轴32131穿过右外侧板1002与下面将要提到的抽屉座200上的限制件2006配合。
如图2、图5、图6、图11所示,通过操作机构1的定位柱14和右内侧板1001上的右内侧板定位孔10016的配合、操作机构1的安装侧板16上的定位凸台15和右内侧板1001上的定位条孔10017配合、并且螺钉通过操作机构1的安装侧板16的侧板下折弯板161上的螺钉孔一162与右内侧板1001上的安装脚100120上的螺钉孔实现右内侧板1001与操作机构1的固连,使操作机构1位于右内侧板1001与安装侧板16之间,在操作机构1与安装侧板16之间还设置助合机构17,以实现开关100可靠合闸,在操作机构1与右内侧板1001之间设置有位置信号模块5及以下所述的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所述操作机构1的输出主轴13的另一端与凸轮轴50相连,实现开关信号输出及联锁动作输出。
如图21,在抽出式开关装置中,开关本体合分闸操作手柄303固定在抽屉座200的一侧;如图23,在旁路型开关装置中,开关本体合分闸操作手柄303固定在抽架300的一侧。
以上所述的开关100以双电源转换开关为例,内部设置有止挡组件3,下面通过多种应用例进一步介绍开关100:
应用例一:
如图21、图22所示,本应用例中所述的装置是安装有一台所述开关100的一种抽出式开关装置中,其包括一台开关100和抽屉座200,所述的抽屉座200包括底板2001、一对抽屉座侧板2003、顶板和底架,所述底板2001上设有齿轮传动组件2002,通过齿轮传动组件2002的作用,所述开关100可在相对抽屉座200摇进摇出,开关100相对抽屉座200具有分离、试验、连接三位置。
如图2、图3、图15、图16、图18所示,为了保证开关100在抽屉座200内的平稳移动,所述右外侧板1002和左外侧板1004的面向抽屉座200的一面上固定有多个沿Y轴方向布置的导向柱1005,并且还固定有一驱动柱1006,驱动柱1006包括驱动柱轴10061、套设在驱动柱轴10061上的滚轮10062、固定在驱动柱轴10061端部防止滚轮10062脱离的限位片10063。如图22所示,所述抽屉座200的底板2001上设有齿轮传动组件2002,抽屉座200的一对抽屉座侧板2003上分别设有一对导轨2004,在一对导轨2004之间形成供右外侧板1002和左外侧板1004两者的导向柱1005滑动的滑槽2005,所述的导向柱1005可沿抽屉座200上的导轨2004滑动,从而推动开关100松轻地插入或抽出抽屉座200,实现开关100在抽屉座200内的平稳移动。所述驱动柱1006由抽屉座200上的齿轮导板20021带动。如图16、图22,在导向柱1005的端部设有导向柱止挡壁10053,其与导轨2004的面向抽屉座侧板2003的一侧配合,对导向柱进行限位。
如如图5,、图15、图16、图18、图22所示,所述的左外侧板1004、右外侧板1002上还设置有加强板10051,所述的加强板10051通过导向柱1005铆接在右外侧板1002或左外侧板1004上,防止齿轮导板20021作用力臂过长使得导向柱1005弯曲,所述的加强板10051上还设置有开关防翻转限位槽10052,其通过与抽屉座200上的限位凸台20051配合,并与导向柱1005共同作用防止开关100在主回路插入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造成翻转。在右外侧板1002上端设置有缺口10028,与右内侧板1001形成空腔,用于容纳抽屉座200的信号线输出。由于右内侧板1001上固定有数个微动开关,如:第一合闸就绪信号开关60、第一合闸信号开关61、第二合闸信号开关62、第一辅助信号开关63、第二辅助信号开关64,对应各个微动开关的位置,在右外侧板上1002上开设有微动开关安装螺钉避让孔10029。
如图2、图17,左外侧板1004的面向触头系统2的一侧,设有两对安装件10042,每对安装件10042均由一个螺钉穿设,具体地,螺钉穿过安装件10042的上安装件100421上的螺钉孔、指示模块1007安装凸台上端面10071螺钉孔、指示模块1007安装凸台下端面10072上的螺钉孔、左内侧板1003的翻边10031上的螺钉孔二100311、连接板1008上的左内侧板安装孔10083后拧入安装件10042的下安装件100422上的螺钉孔,实现左外侧板1004、指示模块1007、左内侧板1003和连接板1008的固定。
如图8、图22所示,为了保证开关100在从试验位置运动至连接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开关100不能合闸,即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不能合闸,在抽屉座200的对应右内侧板1001的一侧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固设有一对限制件2006,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止挡组件3的推杆组件32配合,当开关100在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限制件2006推动推杆组件32转动至驱动位置,由推杆组件32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止挡位置,该止挡位置位于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搭扣12即第一搭扣120的如图11所示的逆时针转动的运动轨迹上,同样,对于第二弹簧机构侧,摆杆组件31的止挡位置位于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搭扣12即第二搭扣120’的如图11所示的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轨迹上,由此,无法驱动搭扣12使其与跳扣解锁,则无法使得对应侧的弹簧机构释放能量以带动输出主轴13转动,则实现了开关100的无法合闸。
如图22、图25a、图25b所示,所述抽屉座200的一对限制件2006分设在一对导轨2004的上下两侧,在开关100的Y轴方向上,从靠近抽屉座100开口部的外侧开始,依次设有导入段20061、分离试验段20062、试验连接段20063和连接段20064,其中试验连接段20063相对于分离试验段20062和连接段20064凸起,即一对限制件2006之间在试验连接段20063位置处彼此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分离试验段20062位置处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样,小于在连接段20064位置处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分离试验段20062和试验连接段20063之间设有过渡段一20065,在试验连接段20063和连接段20064之间设有过渡段二20066。所述的分离试验段20062与连接段20064处于同一平面上。当开关100刚进入抽屉座200时,推杆驱动轴32131与导入段20061配合,当开关100到达分离位置并从分离位置向着试验位置移动过程中,在上述两个阶段,均由推杆复位弹簧322作用于第一驱动端3212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第一限位壁32111上,推杆组件32处于非驱动位置。当开关100进一步进入抽屉座200,从试验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过程中,试验连接段20063推压推杆驱动轴32131,使得推杆321克服推杆复位弹簧322的作用,向驱动位置转动,使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靠近外侧的第二限位壁32112上,推杆组件32处于驱动位置。
在本应用例中,本体开关100中可以不设置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所述的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将在下面应用例二中详细介绍。
应用例二: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是安装有两台开关100的旁路型开关装置,包括两台开关100、两个抽屉座200和一抽架300,所述两个开关100分别安装于抽屉座200中,构成两台应用例一所述的抽出式开关装置,所述两台抽出式开关彼此沿Z轴方向上下布置在抽架300内,本应用例中,抽架300为一对侧板,具体为左侧板301和右侧板302。所述的抽架300将上下两台抽出式开关装置固定,两台开关100互为旁路。左右侧板分设在上下叠置的两台开关的两侧,这里将位于上方的开关100称为上部开关,位于下方的开关100称为下部开关。上述两台开关100均能在各自的抽屉座200内摇进摇出,左右侧板分别与上部开关对应的抽屉座和下部开关对应的抽屉座固定。具体地,螺钉71穿过左右侧板上的通孔72、上部开关和下部开关抽屉座侧板上的通孔73后,在抽屉座侧板内侧通过螺母紧固,实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固定和定位。上部开关和下部开关均为抽出式转换开关,并通过控制器设置可指定任一台为主电路转换开关(ATSE),另一台为旁路开关(RTSE),实现互为旁路。所述的旁路型自动转转换开关电器的动作原理为:将需要检修的转换开关指定为ATSE,则另一台指定为RTSE,然后将RTSE的对应侧合闸,此时ATSE和RTSE均处于工作状态;再将ATSE分闸,并移出至试验位置,可对ATSE进行动作测试;再进一步可将ATSE移出至隔离位置,并脱离整个供电网络。
因此,对于应用例一中,开关100在从试验位置运动至连接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开关100不能合闸,即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不能合闸,因此,本应用例同样需要设置应用例一中所述的结构。除了上述结构外,两台开关100相对于抽屉座200均在连接位置时,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联锁功能,即一台开关100的第一电源合闸时,不允许另一台开关100的第二电源合闸,还需要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零部件,包括:在开关100中需设置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在推杆组件32上除了应用例一的结构外增设与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配合的合分闸输出驱动端3214,在抽屉座200上设置联锁板2007,以及在对应上部开关的联锁板2007和对应下部开关的联锁板2007之间的联锁杠杆2008。
如图2、图7、图11、图12所示,所述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位于操作机构1和右内侧板1001之间并与操作机构1的输出主轴13同步转动,其包括转盘41,所述转盘41中部与输出主轴13连接,所述转盘41的两端设有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以转动中心对称,在右内侧板1001上对称地设有一对圆弧槽,分别为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和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分别探出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和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后与各自对应的推杆组件32配合。
如图4、图12所示,在转盘41的第一驱动轴411上还铰接有连杆42,连杆42的两侧凹设有避让缺口422,用于在连杆42转动过程中避让定位柱14,,连杆4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驱动轴421,在右内侧板1001上设有第三驱动轴运动槽10015供第三驱动轴421穿过,同样在右外侧板1002上对应位置开设有长直槽10025供第三驱动轴421穿过后与抽屉座200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的抽屉座锁定装置配合,由此,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设置在操作机构1和右内侧板1001之间,其与输出主轴13随动,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轴411输出的是第一电源合分闸信号,例如在图4中,由于第一电源合闸则第一驱动轴411位于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的下端部,而第二电源分闸则第二驱动轴412位于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的上端部,此时,第三驱动轴421位于靠近输出主轴13的位置,输出了整个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的信号,当然,当第二电源合闸时,第二驱动轴412将位于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的下端,而此时第一电源处于分闸状态,第一驱动轴411位于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的上端,此时,第三驱动轴421仍然位于靠近输出主轴13的位置,输出了整个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的信号,当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且第二电源也分闸的状态即双分状态下,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均处于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和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的中间位置且两根驱动轴呈在同一水平位置,此时第三驱动轴421将位于远离输出主轴13的位置,输出了整个开关1处于分闸的状态信号。综上,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形成了一个曲柄摇杆机构。
如图11所示,所述的位置信号模块5包括均设置在凸轮轴50周围的第一信号开关51和第二信号开关52、均设置在凸轮轴50上侧的第三信号开关53和第四信号开关54,所述的第一信号开关51、第二信号开关52、第三信号开关53、第四信号开关54处于垂直于X轴的同一平面上。
如图11、图13所示,所述凸轮轴50的凸轮面501用于驱动第一微动开关51、第二微动开关52,从而分别输出第一、第二电源合分闸信号,所述凸轮轴50的顶面上设置有驱动凸台502和凸轮驱动槽503,所述驱动凸台502中心位置设置有螺钉安装孔504。
如图11至图13所示,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的转盘41中部设置的连接轴414与凸轮驱动槽503配合,转盘41的连接孔415与驱动凸台502配合,螺钉413穿过螺钉安装孔504从驱动凸台502顶面拧入至输出主轴13顶部,实现操作机构1输出主轴13、凸轮轴50及转盘41三者联动。所述的连杆42也可以为两根,可分别与第一驱动轴411、第二驱动轴412铰接,实现两组摇臂滑块结构,从而满足多重联锁需要。
如图4、图5、图6、图10所示,所述两组止挡组件3中的推杆组件32分布在输出主轴13两侧且对称设置,分别对应第一弹簧机构和第二弹簧机构设置,对应第一弹簧机构一侧的推杆321的合分闸输出驱动端3214向合分闸输出机构4上的第一驱动轴411延伸,并与第一驱动轴411配合,对应第二弹簧机构一侧的推杆321的合分闸输出驱动端3214向合分闸输出机构4上的第二驱动轴412延伸,并与第二驱动轴412配合,由此,一对推杆321的各自的合分闸输出驱动端3214是向着对方延伸的。在本应用例中,推杆321上的推杆驱动轴32131经由驱动轴运动槽10021穿过右外侧板1002后,除了与应用例一中的限制件2006配合外,还将与下面将要说明的联锁板2007配合,推杆复位弹簧322作用于第一驱动端3212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第一限位壁32111上,推杆组件32处于非驱动位置,由下面将要说明的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或限制件2006驱动推杆321克服推杆复位弹簧322的作用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第二限位壁32112上时,推杆组件32处于驱动位置。
如图23所示,安装有上部开关的抽屉座200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对应上部开关的右内侧板1001的位置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对联锁板2007,各自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两个联锁板2007结构相同且彼此对称设置在一对导轨2004的两侧;同样,安装有下部开关的抽屉座200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对应下部开关的右内侧板1001的位置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对联锁板2007,各自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两个联锁板2007结构相同且彼此对称设置一对导轨2004的两侧。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与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通过联锁杠杆2008连接,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与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通过联锁杠杆2008连接。两根联锁杠杆2008平行布置。
如图3、图10、图22所示,在开关100被摇进抽屉座的过程中,随着开关100从分离、试验至连接位置的移动,推杆321上的推杆驱动轴32131与限制件2006上不同的端面相配合,在开关100到达连接位置时,该推杆驱动轴32131还会与联锁板2007相配合,因此,限制件2006相对联锁板2007设置在抽屉座200的外侧即靠近开关进出抽屉座200的入口处。
如图24、图25a、图25b所示,限制件2006的朝向导轨2004的面上构成有导入段、分离试验段、试验连接段和连接段,朝向抽屉座100的抽屉座侧板2003的面上突设有限制件定位凸台20067、面向联锁板2007的面上设有开口槽20068。限制件2006通过限制件定位凸台20067定位在抽屉座200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的限制件定位孔20031上,并由螺钉穿过抽屉座侧板2003上的安装孔20032后拧入沉设在限制件2006内的螺母上实现固定。所述开口槽20068设置在限制件2006沿厚度方向的中间,用于容纳联锁板2007。
如图22、图24、图26a、图26b所示,所述的联锁板2007枢接在抽屉座侧板2003内部,其包括分设在枢接中心孔20071两端的联锁板驱动端20072和联锁端20073,所述的联锁板驱动端20072设置在限制件2006的开口槽20068内,包括导入面200721、合闸驱动面200722、分闸驱动面200723。所述的导入面200721应在受力时能促使联锁板2007绕着枢接中心孔20071进行旋转。所述的联锁端20073上设置有联锁凸台200731,所述的联锁凸台200731穿过抽屉座侧板2003后朝向抽屉座200外部,所述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相应设置有供联锁凸台200731移动的运动槽20033,所述的联锁凸台200731伸出抽屉座侧板2003的端部与联锁杠杆2008连接。在联锁板2007与抽屉座200的抽屉座侧板2003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20075,所述的复位弹簧20075中部套设在联锁板2007的枢转轴20074上,且一端抵靠在联锁凸台200731上,另一端抵靠在限制件2006上,所述的联锁板2007在复位弹簧20075的作用下其导入面200721与限制件2006上的试验连接段20063相抵靠。如图23,在旁路型开关装置中,上部开关(旁路开关)合闸时,其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带动推杆321,通过上部开关对应的联锁板2007,通过联锁杠杆2008的传递,使得下部开关(自动转换开关)推入其对应的抽屉座内时,下部开关的联锁板2007上的分闸驱动面200723与限制件2006上的试验连接段20063齐平。如图27d中所示。
当开关100摇入抽屉座200时,对应第一弹簧机构和第二弹簧机构的推杆321上的驱动轴32131顺着限制件2006上的分离试验段20062滑动(如图27a),当推杆321到达过渡段一20065时,推杆321在过渡段一20065的作用下抬起,使开关100上的对应第一弹簧机构的推杆组件32逆时针转动、对应第二弹簧机构的推杆组件32顺时针转动,参考图5的方位,从而带动处于合闸就绪位置的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312上的联锁凸台31221开始朝对应的搭扣12的限制凸台121下方运动,而对于处于非合闸就绪位置的弹簧机构,由于该侧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31在该侧合分闸杠杆11的作用下,处于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内脱离位置,该侧推杆组件32的动作对于该侧的摆杆组件31不干涉;当推杆驱动轴32131移动到试验连段20063上方时(如图27b),开关100上的两根摆杆312上的联锁凸台31221刚好处于搭扣12的限制凸台121正下方,操作机构1上的两个搭扣12均被锁定,此时开关100无法合闸操作。当开关100继续移动时,推杆驱动轴32131开始与联锁板2007上的导入面200721接触(如图27c),从而推动联锁板2007克服自身复位弹簧力作用下开始旋转,直至推杆驱动轴32131运动至分闸驱动面200723上(如图27d)。当开关100继续移动至过渡段二20066时,开关100上的一对推杆组件32和一对摆杆组件31在各自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带动推杆驱动轴32131运动至连接段20064(如图27e)。此时开关100上的搭扣12被解锁,可进行合分闸操作。
如图10、图26a、图26b所示,当开关100合分闸操作时,对应第一弹簧机构的推杆321上的推杆驱动轴32131和对应第二弹簧机构的推杆321上的推杆驱动轴32131与联锁板2007上的在合闸驱动面200722和分闸驱动面200723之间的驱动槽200724配合,带动联锁板2007相应动作,并通过联锁板2007上的联锁凸台200731输出联锁信号。
如图22、图24所示,所述的导轨2004、限制件2006、联锁板2007和齿轮传动组件2002的齿轮导板20021相互嵌错布置,从内到外分别为齿轮导板20021、联锁板2007、限制件2006及导轨2004。
如图28a、图28b所示,当上部开关的第一电源合闸而第二电源分闸时,上部开关中的第一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位于下方就绪位置解除对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31的驱动弹簧313的推压,该侧摆杆组件31处于在第一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如图28b左侧摆杆组件31所示位置。而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位于上方非就绪位置推压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31的驱动弹簧313,该侧摆杆组件31处于在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内脱离位置,如图28b右侧摆杆组件31所示位置,由与输出主轴13随动的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中的第一驱动轴411释放对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32的推压,该侧推杆组件32位于非驱动位置,第二驱动轴412推压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32,该侧推杆组件32位于驱动位置;此时,当下部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同时第二电源分闸即双分位置且第二弹簧机构处于合闸就绪状态时,该状态下,触动第二弹簧机构的搭扣12,则能使得第二弹簧机构释放能量,带动操作机构1的输出主轴13转动使得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闭合实现第二电源合闸,而第一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上方非就绪位置,即第一弹簧机构未就绪,因此即使触发第一弹簧机构的搭扣12,也不能使第一弹簧机构动作。在该状态下,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下方就绪位置解除对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31的推压时,该侧摆杆组件31处于在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由于下部开关处于双分位置,其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的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对一对推杆组件32均无推压作用,推杆组件32均位于非驱动位置,如图29a所示;但是,由于上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32处于驱动位置,其推杆321上的推杆驱动轴32131将推动对应的联锁板2007运动至图27f所示位置,由于上部联锁板2007和联锁杠杆2008的传动,使得下部开关的两组推杆组件32会运动至与上部开关的两个推杆组件32具有同样的位置,此时,下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321不动作而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321将运动至驱动位置,从而由该侧推杆组件32将该侧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如图30右侧摆杆组件31所示位置,止挡搭扣12动作以使得下部开关的第二电源无法合闸。
如图29b所示,当下部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同时第二电源分闸即双分位置且第二弹簧机构处于合闸就绪状态时,若此时,上部开关完成合闸后达到第二电源合闸的位置,如图31a、图31b所示,在该状态,由于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中的第一驱动轴411处于右内侧板1001的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的上端部,第一驱动轴411推压推杆321的合分闸输出驱动端3214使得第一弹簧机构侧的推杆321处于驱动位置,但是由于第一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上方非就绪位置,其推压摆杆组件31上的驱动弹簧313上的驱动端3131,使得摆杆312位于内脱离位置,此时,推杆321处于驱动位置或非驱动位置均与摆杆312不干涉。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中的第二驱动轴412处于右内侧板1001的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的下端部,第二驱动轴412没有推压推杆321使得第二弹簧机构侧的推杆321处于非驱动位置,由于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下方就绪位置,其没有推压摆杆组件31上的驱动弹簧313上的驱动端3131,使得该侧摆杆312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位于外脱离位置,如图31b中右侧的摆杆组件31所示位置。上部开关100的一对推杆321的动作通过联锁板2007、联锁杠杆2008传递至下部开关100的一对推杆321上,使得下部开关100的一对推杆321具有相同的位置:第一弹簧机构侧的推杆321处于驱动位置,第二弹簧机构侧的推杆321处于非驱动位置,由于上部开关此时处于双分且第二弹簧机构合闸就绪位置,该位置下,第一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上方非就绪位置其推压该侧摆杆312处于内脱离位置,即使此时该侧的推杆321由于联锁被迫逆时针转动至驱动位置也不会推压到该侧的摆杆312,使得两侧的摆杆312仍然保持原来的脱离位置,允许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被触发使得第二弹簧机构动作带动开关到达第二电源合闸位置,由此可见,实现了,旁路型开关中允许两个开关100的同侧电源同时合闸,但是对异侧电源禁止同时合闸的功能。
如图4、图5、图18所示,通过右内侧板1001上的右外侧板安装定位凸台10018与右外侧板1002的右外侧板定位孔10026的配合及右外侧板1002的右外侧板定位槽10027与右内侧板1001上的右外侧板定位凸台10019的配合,实现右外侧板1002与右内侧板1001相固连,在右外侧板1002与右内侧板1001之间设置有止挡组件3及电气联锁信号开关模块6。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的电气联锁信号开关模块6包括第一合闸就绪信号开关60、第二合闸就绪信号开关(可以不设置)、第一合闸信号开关61、第二合闸信号开关62、第一辅助信号开关63、第二辅助信号开关64,对称设置在转盘41回转中心两侧,通过转盘41的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外侧面直接驱动。所述的第一合闸信号开关61与第一辅助信号开关163相叠装,所述第二合闸信号开关62与第二辅助信号开关64相叠装,每个合闸信号开关和每个辅助信号开关均安装于信号安装板69上。从图5视角观察,所述的第一合闸信号开关61和第二合闸信号开关62分设在转盘41回转中心下方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合闸信号开关61与第一辅助信号开关63由第一驱动轴411驱动,所述第二合闸信号开关62与第二辅助信号开关64由第二驱动轴412驱动。所述第一合闸就绪信号开关60、第二合闸就绪信号开关、第一合闸信号开关61、第二合闸信号开关62、第一辅助信号开关63、第二辅助信号开关64上的信号线65通过右内侧板1001上的出线孔66连接到操作机构1背面的接触组67上,如图1c。所述的接触组67通过右内侧板1001上的接触组固定柱68固定到右内侧板1001上,如图7所示。
如图1c、图2所示,在开关100背面还设置有接触组67,所述的接触组67安装在右内侧板1001的背面,并与内外侧板1001采用浮动式安装。
本发明的开关不限于上述应用,还可以应用在上部开关为固定式、下部开关为抽出式的旁路型开关装置中,上部开关为固定时,上部开关无需设置抽屉座,可直接固定在左侧板301和右侧板302上,下部开关为抽出式,下部开关可在抽屉座内摇进摇出,抽屉座固定在左、右侧板上。

Claims (10)

1.一种开关,该开关(100)包括操作机构(1)和触头系统(2),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合分闸杠杆(11)和搭扣(12),驱动合分闸杠杆(11)至就绪位置,使操作机构(1)完成储能后,驱动搭扣(12)动作使操作机构(1)释放能量,从而由操作机构(1)带动触头系统(2)合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0)还包括止挡组件(3),所述止挡组件(3)包括摆杆组件(31)和推杆组件(32),当合分闸杠杆(11)位于非就绪位置时,由合分闸杠杆(11)推压摆杆组件(31),使摆杆组件(31)处于在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内脱离位置,允许搭扣(12)动作;当合分闸杠杆(11)位于就绪位置解除对摆杆组件(31)的推压时,摆杆组件(31)处于在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此时,由推杆组件(32)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止挡搭扣(12)动作以使得触头系统(2)无法合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0)包括右内侧板(1001),所述的触头系统(2)、操作机构(1)和右内侧板(1001)依次布置,所述推杆组件(32)转动设置在右内侧板(1001)的背向操作机构(1)的一侧上,所述摆杆组件(31)转动设置在右内侧板(1001)的顶部,其一端与位于右内侧板(1001)的一侧的推杆组件(32)配合,另一端伸展至右内侧板(1001)的另一侧而与合分闸杠杆(1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组件(31)包括支架(311)、摆杆(312)、驱动弹簧(313)和摆杆复位弹簧(314),所述的支架(311)由固定面(3111)和安装面(3112)构成,固定面(3111)与右内侧板(1001)固定,摆杆(312)通过枢接轴(3121)转动设置在安装面(3112)上,摆杆(312)的向操作机构(1)延伸的一端构成锁止端(3122),与搭扣(12)配合,摆杆(312)的向背离操作机构(1)延伸的一端构成摆杆驱动端(3123),与推杆组件(32)配合,所述驱动弹簧(313)为扭簧,中部套设在枢接轴(3121)上,一端与合分闸杠杆(11)配合,另一端挂置在摆杆驱动端(3123)上,摆杆复位弹簧(314)为拉簧,一端挂置在右内侧板(1001)上,另一端挂置在摆杆驱动端(3123)上;在右内侧板(100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0011),当合分闸杠杆(11)处于非就绪位置时,合分闸杠杆(11)作用于驱动弹簧(313),使摆杆(312)克服摆杆复位弹簧(314)的拉力而抵靠在限位槽(10011)的第一限位壁(100111)上,摆杆组件(31)处于内脱离位置,当合分闸杠杆(11)处于就绪位置时,合分闸杠杆(11)解除对摆杆组件(31)的推压,在摆杆复位弹簧(314)的作用下,摆杆(312)抵靠在限位槽(10011)的第二限位壁(100112)上,摆杆组件(31)处于外脱离位置,此时,推杆组件(32)推动摆杆(312)克服摆杆复位弹簧(314)的拉力运动至内脱离位置和外脱离位置之间的止挡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32)包括推杆(321)和推杆复位弹簧(322),所述推杆(321)通过推杆组件枢转轴(10013)转动设置在右内侧板(1001)上,其一端向摆杆(312)的摆杆驱动端(3123)延伸构成第一驱动端(3212),另一端上设有推杆限位槽(3211),该推杆限位槽(3211)与右内侧板(1001)上的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相配合,所述推杆复位弹簧(322)为扭簧,中部套设在推杆组件枢转轴(10013)上,一端挂置在右内侧板(1001)上,另一端挂置在第一驱动端(3212)上,推杆复位弹簧(322)作用于第一驱动端(3212)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第一限位壁(32111)上,推杆组件(32)并不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驱动推杆(321)克服推杆复位弹簧(322)的作用使得推杆组件限位轴(10014)抵靠在推杆限位槽(3211)的第二限位壁(32112)上时,推杆组件(32)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1)还包括有一输出主轴(13),通过输出主轴(13)驱动触头系统(2)中的动触头转动,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闭合和打开;所述开关(100)为双电源转换开关,其操作机构(1)中以输出主轴(13)对称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对应第一电源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第二电源的第二弹簧机构,每个弹簧机构均包括所述的合分闸杠杆(11)和搭扣(12),所述摆杆组件(31)为一对,对称设置在输出主轴(13)两侧,所述推杆组件(32)为一对,对称设置在输出主轴(13)两侧。
6.一种抽出式开关装置,包括一台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开关(100)和抽屉座(200),所述开关(100)可在抽屉座(200)内移动,并且相对抽屉座(200)具有分离、试验和连接三位置,在抽屉座(200)的对应右内侧板(1001)的一侧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固设有一对限制件(2006),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推杆组件(32)配合,当开关(100)在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限制件(2006)推动推杆组件(32)转动从而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抽出式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0)还包括右外侧板(1002)和左外侧板(1004),所述左外侧板(1004)、触头系统(2)、操作机构(1)、右内侧板(1001)和右外侧板(1002)依次布置,所述右外侧板(1002)和左外侧板(1004)上固定有多个导向柱(1005);所述抽屉座(200)的一对抽屉座侧板(2003)上分别设有一对导轨(2004),在一对导轨(2004)之间形成供导向柱(1005)滑动的滑槽(20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抽出式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0)还包括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所述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位于操作机构(1)和右内侧板(1001)之间并与操作机构(1)的输出主轴(13)同步转动,其包括转盘(41),所述转盘(41)中部与输出主轴(13)连接,所述转盘(41)的两端设有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以转动中心对称,在右内侧板(1001)上对称地设有一对圆弧槽,分别为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和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 ),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分别探出第一驱动轴运动槽(10012)和第二驱动轴运动槽(10012’ )后与各自对应的推杆组件(32)配合,所述一对推杆(321)上还分别设置有合分闸输出驱动端(3214),第一驱动轴(411)和第二驱动轴(41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推杆(321)的合分闸输出驱动端(3214)配合。
9.一种旁路型开关装置,包括两台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一抽架(300),两台所述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彼此沿Z轴方向上下布置在抽架(300)内,所述的两台抽出式开关装置均包括开关(100)和抽屉座(200),位于上方的开关(100)称为上部开关,位于下方的开关(100)称为下部开关,安装有上部开关的抽屉座(200)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对应上部开关的右内侧板(1001)的位置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对联锁板(2007),各自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安装有下部开关的抽屉座(200)的抽屉座侧板(2003)上,对应下部开关的右内侧板(1001)的位置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对联锁板(2007),各自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和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每对联锁板(2007)结构相同且彼此对称设置,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与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一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通过一联锁杠杆(2008)连接,对应上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与对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的联锁板(2007)通过另一联锁杠杆(2008)连接;位于上方的抽出式开关装置的两个联锁板(2007)在上部开关达到连接位置时与推杆组件(32)联动,位于下方的抽出式开关装置的两个联锁板(2007)在下部开关到达连接位置时与推杆组件(32)联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旁路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部开关的第一电源合闸而第二电源分闸时,上部开关中的第一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位于下方就绪位置解除对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31)的推压,该侧摆杆组件(31)处于在第一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位于上方非就绪位置推压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31),该侧摆杆组件(31)处于在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内脱离位置,由与输出主轴(13)随动的合分闸输出驱动机构(4)中的第一驱动轴(411)释放对第一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32)的推压,该侧推杆组件(32)并不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第二驱动轴(412)推压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32)从而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由于上述联锁板(2007)和联锁杠杆(2008)的传动,使得下部开关的两个推杆组件(32)与上部开关的两个推杆组件(32)具有同样的位置,当下部开关处于其第一电源分闸同时第二电源分闸的双分位置且下部开关的第二弹簧机构中的合分闸杠杆(11)处于下方就绪位置解除对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摆杆组件(31)的推压时,该侧摆杆组件(31)处于在第二弹簧机构中的搭扣(12)动作轨迹外的外脱离位置,而由于上部开关的第一电源合闸而第二电源分闸导致的第二弹簧机构对应的推杆组件(32)将摆杆组件(31)推动至在搭扣(12)动作轨迹内的止挡位置,止挡搭扣(12)动作以使得下部开关的第二电源无法合闸。
CN202210087059.3A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Pending CN1143002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7059.3A CN114300288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7059.3A CN114300288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0288A true CN114300288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7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7059.3A Pending CN114300288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02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89607C (en) Draw-in and draw-out mechanism of an electrical circuit breaker with main and auxiliary circuits
US7019229B1 (en) Door interlock assembly and draw-out circuit breaker assembly employing the same
EP3319189B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trol terminals in withdrawable type circuit breaker
CN103441439B (zh) 一种装有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及接地开关的开关柜
CN203434502U (zh) 一种装有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及接地开关的开关柜
CN108630483B (zh) 一种中高压开关柜的五防联锁操作机构
PL198343B1 (pl) Płytka krzywkowa do wyciąganego mechanizmu, wyciągany mechanizm do poruszania wtyczkowego wyłącznika i wtyczkowy wyłącznik
CN205542557U (zh) 环保气体开关柜用一体式弹簧操作机构
CN216749645U (zh) 一种开关及应用其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US8644007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racking assembly and secondary disconnect assembly therefor
CN114300288A (zh) 一种开关及应用该开关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CN106997825B (zh) 环保气体开关柜用一体式弹簧操作机构
CN218004670U (zh) 一种开关及应用其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CN108597942B (zh) 柱上开关的合闸互锁机构
CN203352036U (zh) 一种开关柜
CN103346482A (zh) 一种开关柜
WO2021254298A1 (zh) 塑壳断路器
CN217444234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装置的手柄组件
CN217544404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装置的操作模式锁定模块
CN217544382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装置的操作模式控制模块
CN215770911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8160205U (zh) 多极断路器壳体
CN108597943B (zh) 具有内置式隔离开关的柱上开关
CN100362713C (zh) 可移式操作抽屉单元
JP2013198363A (ja) 電気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