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7956A -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7956A
CN114297956A CN202111655466.1A CN202111655466A CN114297956A CN 114297956 A CN114297956 A CN 114297956A CN 202111655466 A CN202111655466 A CN 202111655466A CN 114297956 A CN114297956 A CN 114297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m
target
sliding shoe
oil
inlet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54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7956B (zh
Inventor
任中永
贾连辉
许顺海
孙志洪
呼瑞红
王一博
张鹏
张奎
刘尚
余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to CN2021116554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795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65546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297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7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7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7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7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涉及柱塞泵滑靴润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本发明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确定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从而在节省对柱塞泵的设计成本的同时,减少所设计的柱塞泵的异常磨损情况。

Description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柱塞泵滑靴润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柱塞泵中,滑靴异常磨损是常见故障,因此需要对柱塞泵滑靴的运行工况进行有效监测,以优化对柱塞泵的设计。而在柱塞泵中,滑靴承载油膜起到了润滑作用,能够减少滑靴的磨损,因此,有必要确定滑靴承载油膜的厚度,通过监测滑靴承载油膜的厚度,能够更好地指导对柱塞泵的设计,从而使得优化设计后的柱塞泵的异常磨损更少,具有更佳的运行工况。现有技术中,对于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纯理论分析方法和基于实验台的确定方法。但是,纯理论分析方法在确定油膜厚度的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而基于实验台的确定方法虽然是主流方法,但是实验台环境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从而导致成本也较高,且基于实验台的确定方法的确定过程时间较长、难度较高,在效率上还有进步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以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确定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从而在节省对柱塞泵的设计成本的同时,减少所设计的柱塞泵的异常磨损情况。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装置。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介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可选的,在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可选的,所述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包括:
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选取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可选的,在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柱塞泵中的滑靴的不同厚度承载油膜,建立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可选的,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对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之前,进一步包括:
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
根据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得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和预设的受力平衡方程,得到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油膜支撑力。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确定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
根据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油膜入口压强与油膜支撑力的关系曲线;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得到油膜厚度,具体包括:
根据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多个关系曲线以及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确定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包括: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从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中确定第一关系曲线和第二关系曲线;
根据第一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一油膜支撑力、第二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二油膜支撑力和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仿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油膜厚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能够凭借建模仿真的速度优势,便捷快速地得到后续确定滑靴油膜厚度时需要使用的基础框架性数据,也便于通过多个预设承载油膜厚度的仿真数据,提高计算目标滑靴油膜厚度时的细粒度和精确度;通过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能够通过将柱塞泵中目标滑靴的数据代入到预设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中,以简便的计算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从而减少确定目标滑靴油膜厚度过程的计算复杂度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要求。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确定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从而在节省对柱塞泵的设计成本的同时,减少所设计的柱塞泵的异常磨损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目标滑靴数据获取的具体方法流程;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步骤S102的具体方法流程;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的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油膜入口压强与油膜支撑力的关系曲线;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6示出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S102: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本发明提供的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能够凭借建模仿真的速度优势,便捷快速地得到后续确定滑靴油膜厚度时需要使用的基础框架性数据,也便于通过多个预设承载油膜厚度的仿真数据,提高计算目标滑靴油膜厚度时的细粒度和精确度;通过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能够通过将柱塞泵中目标滑靴的数据代入到预设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中,以简便的计算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从而减少确定目标滑靴油膜厚度过程的计算复杂度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要求。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确定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从而在节省对柱塞泵的设计成本的同时,减少所设计的柱塞泵的异常磨损情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包括:
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选取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示例性的,所述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可以通过Solidworks、Simulink等现有建模软件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进行建模得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对所述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可以进行几何清理,例如删除倒角等微小特征,通过进行几何清理能够对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后续仿真分析所得到的仿真数据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所述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可以先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优化调整,得到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中的流场模型,再通过采用任一通用型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例如FLUENT、PHOENICS等),对柱塞泵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的具体内容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直接获取,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可以直接从预设仿真数据中得到,也可以通过对预设仿真数据的内容做进一步处理得到,本发明实施例对其并不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具体的,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示例性的,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可以分为高压区油膜入口压强和低压区油膜入口压强,高压区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为[26Mpa,34MPa],低压区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为[0.8MPa,1.2MPa]。
示例性的,对应上述例子,所述选取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可以在上述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内选取,例如选取26MPa、28MPa、30MPa、32MPa、34MPa、0.8MPa、0.9MPa、1MPa、1.1MPa、1.2MPa等数值作为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通过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能够根据真实目标滑靴的仿真数据选取油膜入口压强,使选取的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油膜入口压强的数值更合理,提高后续步骤中所确定的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柱塞泵中的滑靴的不同厚度承载油膜,建立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所述根据预设的柱塞泵中的滑靴的不同厚度承载油膜,建立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的建模软件直接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对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的对应关系,提高后续步骤的处理速度。
如图2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之前,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201: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S202: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
S203:根据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得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
S204:根据所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和预设的受力平衡方程,得到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油膜支撑力。
示例性的,所述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可以通过Solidworks、Simulink等现有建模软件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进行建模得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对所述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可以进行几何清理,例如删除倒角等微小特征,通过进行几何清理能够对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后续仿真分析所得到的仿真数据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所述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可以先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优化调整,得到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中的流场模型,再通过采用任一通用型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例如FLUENT、PHOENICS等),对柱塞泵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的具体内容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直接获取,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可以直接从预设仿真数据中得到,也可以通过对预设仿真数据的内容做进一步处理得到,本发明实施例对其并不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可以表示为P1,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可以为目标滑靴中油膜入口某一点的压强,也可以为多个点的压强,在这里不做限制。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可以表示为S。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得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具体可以表示为:
F1=P1·S
其中,F1表示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P1表示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S表示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
示例性的,所述预设的受力平衡方程,可以由数据处理软件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运动状态进行设定,对于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不同的运动状态,所设定的受力平衡方程可能会有所不同。示例性的,若柱塞泵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方程则可以为:F2+F1=0,其中F2为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油膜支撑力,在这里F2=-F1。具体的,所述数据处理软件可以为Matlab、Abaqus等。
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步骤,能够对目标柱塞泵进行建模、仿真,并采集、计算目标柱塞泵相关数据,使得后续步骤中所输入的数据与实际柱塞泵的工况相符合。
如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根据所述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确定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
S302:根据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油膜入口压强与油膜支撑力的关系曲线。
S303: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示例性的,所述不同厚度承载油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若油膜厚度的范围为0-50μm,选取不同厚度承载油膜时的间隔为10μm,则所述不同厚度承载油膜可以分别为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其中,所述间隔越小,则最终所确定的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就越准确。
具体的,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中的每一种,在给定一特定油膜入口压强时,可以通过已有的仿真方法得到在该油膜厚度下,油膜入口压强为所述特定油膜入口压强时,所对应的特定油膜支撑力。对于同一油膜厚度,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是一一对应的。示例性的,所述油膜入口压强可以表示为P2,油膜支撑力可以表示为F3。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油膜入口压强与油膜支撑力的关系曲线,可以通过已有的数据处理软件实现。示例性的,所述关系曲线可以在一个坐标系上,所述坐标系的横轴参数表示油膜入口压强P2,纵轴参数表示油膜支撑力F3。
通过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能够通过将柱塞泵中目标滑靴的数据代入到预设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中,以简便的计算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从而减少确定目标滑靴油膜厚度过程的计算复杂度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要求,降低相应的难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得到油膜厚度,具体包括:
根据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多个关系曲线以及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确定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多个关系曲线以及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确定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具体为在多个关系曲线上确定横坐标与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相等的多个对应点,多个对应点的纵坐标即为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包括: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从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中确定第一关系曲线和第二关系曲线;
根据第一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一油膜支撑力、第二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二油膜支撑力和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从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中确定第一关系曲线和第二关系曲线,具体为将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作为横坐标X0、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作为纵坐标Y5,得到代表目标滑靴的目标点5。然后确定多个不同油膜厚度曲线中横坐标为X0的多个对应点,根据多个对应点的纵坐标,从所有纵坐标大于Y5的点中确定纵坐标最接近于Y5的第一对应点6、从所有纵坐标小于Y5的点中确定纵坐标最接近于Y5的第二对应点7。所述第一对应点6所在的油膜厚度曲线为第一关系曲线,所述第一关系曲线对应的油膜厚度为h1。所述第二对应点7所在的油膜厚度曲线为第二关系曲线,所述第二关系曲线对应的油膜厚度为h2。
其中,第一对应点6的纵坐标Y6即为第一油膜支撑力,第二对应点7的纵坐标即为第二油膜支撑力。由于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是根据预设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的,而所述预设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是通过对模型仿真得到的,但是第一对应点6和第二对应点7所对应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并非一开始通过模型仿真得到,因此,第一对应点6的纵坐标Y6和第二对应点7的纵坐标Y7在此时是未知的。
其中,第一对应点在第一关系曲线上的第一相邻点1的横坐标是X1,纵坐标是Y1。第一对应点在第一关系曲线上的第二相邻点2的横坐标是X2,纵坐标是Y2。第二对应点在第二关系曲线上的第三相邻点3的横坐标是X1,纵坐标是Y3。第二对应点在第二关系曲线上的第四相邻点4的横坐标是X2,纵坐标是Y4。由于第一相邻点、第二相邻点、第三相邻点和第四相邻点所对应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是一开始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的,所以上述四个相邻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是已知的。
具体的,所述第一对应点6的纵坐标Y6,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Figure BDA0003445752510000111
所述第二对应点7的纵坐标Y7,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Figure BDA0003445752510000112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一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一油膜支撑力、第二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二油膜支撑力和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具体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45752510000113
其中,h为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h1为第一关系曲线所对应的油膜厚度,h2为第二关系曲线所对应的油膜厚度。
通过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能够通过将柱塞泵中目标滑靴的数据代入到预设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中,以简便的计算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从而减少确定目标滑靴油膜厚度过程的计算复杂度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要求,因而能够降低成本和难度。因为对柱塞泵的设计成本中包含确定柱塞泵滑靴油膜厚度的过程的成本,所以降低确定目标滑靴油膜厚度的过程的成本,也能很大程度上节省对柱塞泵的设计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确定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从而在节省对柱塞泵的设计成本的同时,减少所设计的柱塞泵的异常磨损情况。
基于相同原理,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装置500,如图5所示,该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装置500包括:
仿真数据获取模块501,用于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油膜厚度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油膜入口压强取值模块,用于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油膜入口压强取值模块,还用于:
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选取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柱塞泵中的滑靴的不同厚度承载油膜,建立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仿真数据获取模块501,用于:
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对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目标柱塞泵数据获取模块,用于:
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
根据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得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和预设的受力平衡方程,得到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油膜支撑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膜厚度确定模块502,包括:
对应关系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确定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
关系曲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油膜入口压强与油膜支撑力的关系曲线;
油膜厚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膜厚度计算单元,用于:
根据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多个关系曲线以及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确定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膜厚度计算单元,还用于:
根据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多个关系曲线以及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确定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设备,具体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计算机设备具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计算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工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反馈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如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通过在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预设范围内取值,得到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包括:
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的数据范围选取所述承载油膜厚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柱塞泵中的滑靴的不同厚度承载油膜,建立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对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之前,进一步包括:
对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预设仿真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仿真数据确定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
根据目标滑靴所属柱塞泵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面积,得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滑靴的柱塞端面所承受的油液轴向压力和预设的受力平衡方程,得到柱塞泵一个运动周期内的油膜支撑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确定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
根据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和对应的多个油膜支撑力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油膜入口压强与油膜支撑力的关系曲线;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得到油膜厚度,具体包括:
根据不同油膜厚度对应的多个关系曲线以及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确定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和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包括:
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从不同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中确定第一关系曲线和第二关系曲线;
根据第一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一油膜支撑力、第二关系曲线上与所述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第二油膜支撑力和目标滑靴的油膜支撑力的比例关系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10.一种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仿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于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预设多个油膜入口压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得到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多个油膜入口压强对应的油膜支撑力;
油膜厚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滑靴的油膜入口压强和油膜支撑力以及不同厚度承载油膜的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滑靴的油膜厚度。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111655466.1A 2021-12-30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297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466.1A CN114297956B (zh) 2021-12-30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466.1A CN114297956B (zh) 2021-12-30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7956A true CN114297956A (zh) 2022-04-08
CN114297956B CN114297956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3296A (zh) * 2022-05-24 2022-09-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轴向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3565A (zh) * 2017-03-14 2017-06-09 温州大学 轴向柱塞泵织构化滑靴副油膜厚度测试装置
CN108133109A (zh) * 2017-12-18 2018-06-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非均匀间隙油膜的滑靴副偏磨磨损模型
WO2019090972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轴向柱塞泵及马达用磁性滑靴副及控制方法
CN111368486A (zh) * 2020-03-17 2020-07-03 扬州大学 一种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设计方法
CN113609734A (zh) * 2021-08-03 2021-11-05 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轴承水轮机仿真油膜厚度可视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3565A (zh) * 2017-03-14 2017-06-09 温州大学 轴向柱塞泵织构化滑靴副油膜厚度测试装置
WO2019090972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轴向柱塞泵及马达用磁性滑靴副及控制方法
CN108133109A (zh) * 2017-12-18 2018-06-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非均匀间隙油膜的滑靴副偏磨磨损模型
CN111368486A (zh) * 2020-03-17 2020-07-03 扬州大学 一种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设计方法
CN113609734A (zh) * 2021-08-03 2021-11-05 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轴承水轮机仿真油膜厚度可视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G XU;QIAN-NAN WANG;JUN-HUI ZHANG;: "壳体压力对轴向柱塞泵滑靴副特性的影响(英文)",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no. 12, 15 December 2015 (2015-12-15), pages 1001 - 1014 *
任中永 等: "基于支撑力平衡的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动态求解方法", 《机电工程》, vol. 41, no. 1, 23 August 2023 (2023-08-23), pages 1 - 10 *
杨羽佳: "高压共轨喷油器柱塞偶件泄漏分析及参数优化研究",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no. 1, 15 January 2020 (2020-01-15), pages 1 - 68 *
王美利;郑继贵;张洪波;黄玉平;: "CFD技术在液压浮动球铰设计中的应用", 机床与液压, no. 11, 15 November 2008 (2008-11-15), pages 64 - 6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3296A (zh) * 2022-05-24 2022-09-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轴向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5013296B (zh) * 2022-05-24 2023-04-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轴向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ertzos et al. CFD analysis of journal bearing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by Bingham lubricant
Wang et al. 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on mixed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CN103226633B (zh) 一种静压油垫流场特性仿真优化方法
Azam et al. A simple deterministic plasto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PEHL) model in mixed lubrication
Kim et al.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a rotor supported by five-pad tilting pad journal bearings using numerical continuation
CN11178240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in The influences of longitudinal surface roughness on sub-critical and super-critical limit cycles of short journal bearings
Thompson et al. A Proposa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Wear
CN109635405B (zh) 一种基于空间守恒的多相流动瞬态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817660B (zh) 扩展小程序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297956B (zh)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297956A (zh) 柱塞泵滑靴承载油膜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325015A (zh) 一种领域模型的特征字段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5935762B (zh) 一种工程结构模态振型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ong et al. A scene graph based visualization method for representing continuous simulation data
Rahimi et al. Axisymmetric stagnation flow obliquely impinging on a moving circular cylinder with uniform transpiration
CN115630510A (zh) 汽车制动噪音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Branagan et al.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fluid film journal bearing with a rectangular jacking pocket
CN110046449A (zh) 影响静动压油垫润滑性能的最佳周向倾角确定方法
CN112465509A (zh) 签约合同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8984271A (zh) 一种均衡负载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Li et al. Modeling of hydraulic pipeline transients accompanied with cavitation and gas bubbles using parallel genetic algorithms
Borisov et al. Poroelastic hydraulic fracture simulation using X-FEM/CPP approach
CN114912544B (zh) 自动化特征工程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自动化特征工程方法
CN117195761B (zh) 一种基于流场离散度自适应的计算加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Shunhai

Inventor after: Yu Bing

Inventor after: Ren Zhongyong

Inventor after: Jia Lianhui

Inventor after: Sun Zhihong

Inventor after: Hu Ruihong

Inventor after: Wang Yibo

Inventor after: Zhang P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Kui

Inventor after: Liu Shang

Inventor before: Ren Zhongyong

Inventor before: Yu Bing

Inventor before: Jia Lianhui

Inventor before: Xu Shunhai

Inventor before: Sun Zhihong

Inventor before: Hu Ruih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i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P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Kui

Inventor before: Liu Shang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