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6811A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6811A
CN114296811A CN202111674725.5A CN202111674725A CN114296811A CN 114296811 A CN114296811 A CN 114296811A CN 202111674725 A CN202111674725 A CN 202111674725A CN 114296811 A CN114296811 A CN 114296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arge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47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彬
吴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47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68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6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6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对于至少能够改变电子设备状态的第一操作,可以响应于该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至少包含配置信息的目标信息,进一步,对该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并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以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主要使用纸质标签或者射频标签,而由于纸质标签和射频标签的信息容量有限,导致支持的管理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设备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
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按照确定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按照确定的输出方式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策略和/或输出方式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确定。
优选的,所述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包括: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形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身份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
优选的,所述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还包括: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从目标部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信息,所述目标部件为所述电子设或者对应的管理设备的部件。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一识别码;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二识别码;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三识别码;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优选的,所述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由所述引导系统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所述处理结果;或,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处理结果给到对应的管理设备进行输出;或,
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芯片从所述引导系统读取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所述处理结果。
优选的,所述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将所述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或,
将所述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或,
将所述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识别码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以使得对应的管理设备能够读取所述识别码执行后续管理操作。
优选的,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识别码,将所述识别码给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的目标管理程序执行对应的管理操作。
优选的,还包括: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二操作,更新所述目标信息中的至少部分信息。
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对于至少能够改变电子设备状态的第一操作,可以响应于该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至少包含配置信息的目标信息,进一步,对该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并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由于处理结果能够用于管理电子设备,因此本申请中只需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即可进行电子设备的管理,一方面无需使用任何纸质标签或射频标签,而由电子设备本身即可完成信息处理;另一方面引导系统的运行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只需电子设备上电即可完成信息处理,由此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快速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参见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处理器11、通信接口12,存储器13和通信总线1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通信接口12、存储器13、通信总线1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1、通信接口12、存储器13通过通信总线1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13可以包括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13存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处理器11则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功能: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目标信息至少包括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电子设备的状态;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其中,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所实现功能的细化和扩展,可以参见下文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参见图2所示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目标信息至少包括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电子设备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资产(即电子设备)的入库、盘点、借用、租赁、归还、回收等管理场景,因此针对不同的场景可以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设置相应的触发操作,即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能够改变与该场景相关电子设备的状态,比如运动状态、运行状态、位置状态、使用状态、外观形态等。
一旦监测到适用于相应管理场景的第一操作,即启动运行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与该场景相对应的信息,即目标信息,该目标信息至少包括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比如硬件配置信息,再比如属性配置信息。其中,
硬件配置信息用于表征电子设备内部的硬件配置,以电子设备为PC电脑为例,包括主板上的显卡、网卡、硬盘、内存、CPU等硬件的配置,该硬件配置信息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所获得;而属性配置信息则一方面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名称、串码、净值、位置、挂账人、使用人、租借信息(租借期限、合同、租借人、租借方式等)等常规的资产管理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其他的由管理者所配置的信息,比如管理者可以在属性配置信息中配置硬件配置信息,该硬件配置信息与资产管理信息均作为属性配置信息由管理者通过刷写工具预先写入到电子设备指定的存储区域内,该属性配置信息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对该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所获得。
由此,针对不同的管理场景,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可以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和/或,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以获得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而面对不同管理场景所需的配置信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继续以电子设备为PC电脑为例,其引导系统为BIOS(Basic 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具有替代BIOS的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缩写UEFI)、可扩展固件接口(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或linux bootkernel(用于执行手机ROM中的BootRom代码)、或基板管理控制器的电子设备。以下实施例以BIOS为例进行描述:
针对于特定的管理场景,响应于满足该管理场景条件的第一操作,启动BIOS,针对PC电脑所在的管理场景,由BIOS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和/或,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以获得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PC电脑这类电子设备,其显卡、网卡、硬盘、内存、CPU等硬件均插于主板上,而主板本身具有一个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或者FLASH芯片,其内存储有BIOS(BIOS即固件),BIOS可以由管理者通过特定的刷新程序进行升级。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属性配置信息也可以存储在BIOS或其他芯片,如EC/TPM/一次性烧录芯片OTP等。
PC电脑的主板上电瞬间,可以由主板运行BIOS,以实现对主板上各硬件的初始化,包括分配资源、加载操作系统、以及引导操作系统运行等。一旦BIOS运行,即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BIOS获取目标信息、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BIOS的运行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案的实现前提仅为主板上电以及BIOS运行,与操作系统是否运行并不关联,PC电脑上电即可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案。
还需要说明的是,BIOS属于PC电脑这类电子设备的固件,而对于其他诸如MP3、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固件也可以作为其引导系统实现对其的控制方案,以此实现相应的资产管理。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案不仅可以应用于PC电脑、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步骤S101中“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形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身份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管理场景可以设置满足其场景条件的状态,以此识别满足该条件的第一操作。如上说明,管理场景包括但不局限于资产的入库、盘点、借用、租赁、归还、回收等,而面对不同的管理场景其所对应的满足其场景条件的状态也不尽相同。以如下管理场景举例来说:
1)资产入库。对电子设备进行资产入库时,考虑到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会由当前所在位置变更为指定的入库位置,因此该管理场景下,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所设置的触发操作应为改变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的操作。对此,一旦监测到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由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可指定为入库位置),则可以确定监测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从而触发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比如由PC电脑的主板运行BIOS),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与该管理场景相对应的目标信息。
2)资产盘点。对电子设备进行资产盘点时,考虑到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会由下电变更为上电,因此在该管理场景下,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所设置的触发操作应为改变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操作。对此,一旦监测到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由关机状态切换为上电(比如PC电脑的主板上电),则可以确定监测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从而触发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比如由PC电脑的主板运行BIOS),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与该管理场景相对应的目标信息。
3)资产借用。对电子设备进行资产借用时,考虑到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会由静止变更为具有一定的速度/加速度(比如从货架上取下电子设备,并交给借用该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因此在该管理场景下,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所设置的触发操作应为改变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的操作。对此,一旦监测到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由静止切换为具有一定的速度/加速度,则可以确定监测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从而触发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比如由PC电脑的主板运行BIOS),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与该管理场景相对应的目标信息。
4)资产回收。对电子设备进行资产回收时,考虑到回收人员需要反复检察电子设备的软硬件,比如拆解PC电脑的主机、再比如反复折叠笔记本电脑的上盖等,因此在该管理场景下,可以监测电子设备的形态改变,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所设置的触发操作应为改变电子设备的形态的操作。对此,一旦监测到电子设备的形态发生相应改变,比如PC电脑的主机后面的线路被拔掉或者主板上的硬件(比如内存)被拔掉,再比如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多次被折叠,则可以确定监测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从而触发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比如由PC电脑的主板运行BIOS、再比如笔记本电脑的主板运行其固件),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与该管理场景相对应的目标信息。
5)资产租赁。对电子设备进行资产租赁时,考虑到使用者的身份状态会由第一用户变更为第二用户,因此在该管理场景下,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身份状态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所设置的触发操作应为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身份状态的操作。对此,一旦监测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身份状态由第一用户切换为第二用户,则可以确定监测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从而触发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比如由PC电脑的主板运行BIOS),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与该管理场景相对应的目标信息。
6)资产归还。对电子设备进行资产归还时,考虑到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会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该连接状态可以为物理连接状态、还可以为通信连接状态。对于物理连接状态,电子设备被使用者所使用时其物理连接的是使用者的其他电子设备,比如PC电脑可能会与使用者个人的键盘或鼠标物理连接,而电子设备被使用者进行资产归还时其可以与管理者的管理设备进行物理连接;而对于通信连接状态,电子设备被使用者所使用时其通信连接的是使用者的网络,比如wifi网络,而电子设备被使用者进行资产归还时其可以与管理者的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因此在该管理场景下,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所设置的触发操作应为改变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操作。对此,一旦监测到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则可以确定监测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从而触发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比如由PC电脑的主板运行BIOS),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与该管理场景相对应的目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于各管理场景所对应的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为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各管理场景与其对应的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的对应关系可以适应性设置,比如资产租赁这一管理场景,其也可以监测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所设置的触发操作应为改变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各管理场景所对应的目标信息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信息至少包括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而上述各管理场景所对应的目标信息可以仅包含硬件配置信息、还可以仅包含属性配置信息、还可以既包含硬件配置信息又包含属性配置信息,并且硬件配置信息与电子设备内部的硬件配置有关、其不受管理者所约束,而属性配置信息中的信息则可以由管理者所配置,不同管理场景中属性配置信息中的内容可以相同或不同。
步骤S102: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管理场景可以对目标信息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将目标信息处理为识别码,比如二维码标签、条形码标签等,比如可以将目标信息中的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处理为相应的二维码标签,以二维码标签的方式快速输出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对目标信息中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再次写入、或者(部分/全部)更改等。
当然,如果目标信息中包含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所获得的硬件配置信息、并且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所获得的属性配置信息中也包含硬件配置信息,则对于目标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包括对两个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比对。由于实时信息采集所获得的硬件配置信息能够反映电子设备当前内部的硬件配置、而属性配置信息中的硬件配置信息能够反映管理者对于电子设备标准的硬件配置,以资产归还这一管理场景来说,对两个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比对能够检测出使用者是否对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进行更改或破坏,具体的,如果两个硬件配置信息相同,则使用者可以正常归还该电子设备,反之,如果两个硬件配置信息不同,比如电子设备当前内部的某些硬件配置有所减少、或者与电子设备标准的硬件配置不同,则使用者无法正常归还该电子设备。
进一步,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后,对于处理结果一方面可以由电子设备自身进行输出,另一方面还可以由管理者的管理设备进行输出,而电子设备或者管理设备各自的输出方式则可以根据管理场景适应性设置,比如可以由电子设备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输出,再比如可以由电子设备通过音频输出模组输出,再比如可以由管理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按照确定的处理策略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按照确定的输出方式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处理策略和/或输出方式至少基于第一操作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处理目标信息所采用的处理策略、以及输出处理结果所采用的输出方式,两者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全部可以至少基于第一操作确定,也就是说,第一操作可以根据管理场景所适应性设置,相应的,处理策略和/或输出方式也可以根据管理场景所适应性设置,因此可以基于第一操作的属性信息,比如操作类型、操作主体等或者第一操作本身来确定处理策略和/或输出方式。具体的:
1)处理策略至少基于第一操作确定。举例来说,对于资产入库这一管理场景,其在监测到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由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即可确定监测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此在该管理场景下,目标信息的处理策略可以为“将目标信息处理为识别码”,对此,对于目标信息中的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可以将其处理为相应的识别码,比如二维码标签,由此电子设备每次资产入库时均可以由其引导系统收集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从而产生最新的二维码标签,基于该二维码标签可以准确识别电子设备的配置,从而快速完成资产入库。
2)输出方式至少基于第一操作确定。举例来说,对于资产入库这一管理场景,在获得目标信息的处理结果后,电子设备可以将该处理结果通过自身的显示屏幕输出,进而由对应的管理设备读取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所输出的处理结果,继续以处理结果为二维码标签来说明,电子设备可以将该二维码标签显示于其显示屏幕中,管理者的管理设备则可以通过其扫描枪读取该二维码标签进而将读取到的二维码标签中的信息(即目标信息)传输至管理设备中管理软件,从而由管理软件基于目标信息对电子设备进行进一步管理。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二操作,更新目标信息中的至少部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操作可以为管理操作,还可以为与第一操作相同的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二操作,可以更新目标信息中的至少部分信息,比如属性配置信息中的资产管理信息和/或硬件配置信息,当然还可以更新目标信息中的硬件配置信息。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只需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运行即可进行电子设备的管理,一方面无需使用任何纸质标签或射频标签,而由电子设备本身即可完成信息处理;另一方面引导系统的运行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只需电子设备上电即可完成信息处理,由此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快速有效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方法,作为“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还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从目标部件获取电子设备的外观信息,目标部件为电子设或者对应的管理设备的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资产入库、盘点、借用、回收、租赁、归还等管理场景,一方面考虑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其中,硬件配置信息便于管理者了解电子设备内部的硬件配置,属性配置信息则用于管理者了解电子设备在所属管理场景下的相关属性,比如属性配置信息中资产管理信息对应的管理属性、以及硬件配置信息对应的硬件配置属性。而在某些管理场景下,电子设备的外观也会影响对于电子设备的管理,比如在资产归还这一管理场景下,使用者一旦将电子设备的外观损坏,比如出现划痕、或者污渍,则会影响该电子设备的价值,因此会导致无法归还该电子设备。
对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配置信息以外,还可以从目标部件获取该电子设备的外观信息,相应的,目标信息包含配置信息和外观信息,该目标部件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部件、还可以为对应的管理设备的部件。
举例来说,该电子设备为PC电脑、该目标部件为PC电脑所连接的摄像头,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启动BIOS,针对PC电脑所在的管理场景,一方面由BIOS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和或,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以获得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另一方面由BIOS驱动摄像头对PC电脑的外观进行多角度(或者指定角度)的拍摄,以获得摄像头针对PC电脑的外观所拍摄的图像,并识别图像中所含有的外观信息,比如显示器和主机表面是否出现划痕。进而,由BIOS将所获得的配置信息和外观信息作为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将其处理为识别码,而二维码标签具有条形码标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涵盖信息量更大、再比如支持的信息种类更为丰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二维码标签作为识别码,由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或者给到对应的管理设备、由管理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方法,作为“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一识别码;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二识别码;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三识别码;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与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或,
通过引导系统对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上说明,目标信息中至少包含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则包括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硬件配置信息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所获得,而属性配置信息则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所获得。因此,面对不同的管理场景,其中目标信息中所包含的配置信息的类型也有所区别,为方便理解,继续以电子设备为PC电脑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目标信息中的配置信息仅包含硬件配置信息,即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PC电脑的BIOS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以确定主板上的显卡网卡、硬盘、内存、CPU等的硬件配置,进而通过BIOS可以将该硬件配置信息处理为第一识别码,该第一识别码可以为二维码标签、还可以为条形码标签等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识别码优选为二维码标签。
如果目标信息中的配置信息仅包含属性配置信息,即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PC电脑的BIOS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以确定管理者对该PC电脑所配置的属性,比如资产管理属性或者硬件配置属性,进而通过BIOS可以将该属性配置信息处理为第二识别码,该第二识别码可以为二维码标签、还可以为条形码标签等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识别码优选为二维码标签。
如果目标信息中的配置信息既包含硬件配置信息、又包含属性配置信息,即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PC电脑的BIOS一方面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另一方面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以确定PC电脑的硬件配置以及管理者对该PC电脑所配置的属性,进而通过BIOS可以将该硬件配置信息和属性配置信息处理为第三识别码,该第三识别码可以为二维码标签、还可以为条形码标签等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识别码优选为二维码标签。
如果目标信息中的配置信息既包含硬件配置信息、又包含属性配置信息,并且,属性配置信息中包含硬件配置信息,即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PC电脑的BIOS一方面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另一方面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以确定PC电脑的硬件配置以及管理者对该PC电脑所配置的硬件属性,进而通过BIOS可以对两个配置信息进行比对,以此来检测使用者是否对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进行更改或者破坏,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文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目标信息中的配置信息仅包含属性配置信息,即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PC电脑的BIOS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以确定管理者对该PC电脑所配置的属性,比如资产管理属性或者硬件配置属性,进而通过BIOS可以对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包括调用刷写工具、通过该刷写工具将管理者预先输入的、最新的属性配置信息写入指定的存储区域内,当然该存储区域内原有的属性配置信息则被擦除。需要说明的是,此过程中包括属性配置信息第一次被写入的过程,即BIOS对存储区域所读取到的属性配置信息为空,进而调用刷写工具、通过该刷写工具将管理者预先输入的、最新的属性配置信息写入指定的存储区域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方法,作为“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由引导系统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处理结果;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处理结果给到对应的管理设备进行输出;或,
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芯片从引导系统读取处理结果,由显示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处理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理解,继续以电子设备为PC电脑为例进行说明。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PC电脑的BIOS获取至少包含配置信息的目标信息并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由于BIOS的运行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PC电脑的主板一旦上电即可由主板运行BIOS,因此在PC电脑上电后,BIOS即可控制PC电脑的显示屏幕输出该处理结果,比如目标信息对应的识别码、再比如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当然,比对结果可以以文本形式、或者视频动画形式、或者识别码(比如二维码标签)的方式的形式进行输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BIOS还可以将处理结果给到对应的管理设备,由该管理设备输出该处理结果。为方便理解,以处理结果中包含目标信息对应的识别码、以及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为例来说明,假设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为文本形式,则PC电脑可以与管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BIOS基于该通信连接可以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则可以将目标信息对应的识别码、以及文本形式的比对结果输出于其显示屏幕中,管理者通过使用扫描枪等设备对管理设备的显示屏幕中的识别码进行扫描从而获得其中所包含的目标信息。另外,管理者还可以将获得的目标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输出给管理软件,由管理软件对PC电脑进行进一步管理。
另外,在BIOS获得处理结果之后,还可以由PC电脑的显示控制芯片从BIOS处读取该处理结果,由该显示控制芯片控制PC电脑的显示屏幕输出该处理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控制芯片是显示器自身的固件,其用于管理显示器的显示屏幕的性能,比如调节显示屏幕的对比度、亮度、端口设置、菜单设置等。BIOS与显示控制芯片可以通过SMBUS(SystemManagement Bus,系统管理总线)通信的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基于该通信连接BIOS将处理结果给到显示控制芯片,由显示控制芯片控制PC电脑的显示屏幕输出该处理结果,并且由于PC电脑的显示器可以单独上电,即主板下电时显示器也可以上电,因此显示控制芯片的运行并不依赖于主板上电,即便主板下电,显示控制芯片也可以将上一次BIOS输出的处理结果显示于PC电脑的显示屏幕中,因此无需对PC电脑的主板上电、仅需显示器上电就可以完成对PC电脑的资产管理,减少管理者等待时间。
当然,如果PC电脑的主板上电,显示控制芯片还可以实时将BIOS输出的处理结果显示于PC电脑的显示屏幕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方法,作为“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将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或,
将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通过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或,
将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识别码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以使得对应的管理设备能够读取识别码执行后续管理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OSD(On-Screen Display,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实现处理结果的显示输出,需要说明的是,OSD一般是按Menu键后屏幕弹出的显示器各项调节项目信息的矩形菜单,可通过该菜单对显示器各项工作指标包括色彩、模式、几何形状等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理解,继续以电子设备为PC电脑为例进行说明。BIOS对目标信息的处理结果包括目标信息的识别码、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以及属性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对此,一方面可以将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或者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以OSD菜单方式显示输出至PC电脑的显示屏幕,这就可以实现无需PC电脑开机,管理者或者管理软件即可从PC电脑下的OSD菜单下获得比对结果或者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将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或者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通过PC电脑的音频输出模组输出,以音频方式进行输出;再一方面,可以将识别码以OSD菜单方式显示输出至PC电脑的显示屏幕,这就可以由管理设备通过扫描枪等设备对显示屏幕中的识别码进行扫描从而获得其中所包含的目标信息,以此执行后续的管理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方法,作为“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识别码,将识别码给到电子设备运行的目标管理程序执行对应的管理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理解,继续以电子设备为PC电脑为例进行说明。对于BIOS所获得PC电脑的硬件配置信息和/属性配置信息,可以将其处理为识别码,进而将该识别码给到硬件配置信息和/属性配置信息对应的管理程序,即目标管理程序,由该目标管理程序执行对应的管理操作,一方面该管理操作可以针对PC电脑所在的管理场景所设置,比如进行资产入库、资产租赁,另一方面该管理操作还可以对PC电脑的存储区域内所写入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更新,比如更新电子设备的挂账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管理程序可以为BIOS阶段下运行的管理程序,还可以为操作系统阶段下运行的管理程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如果目标管理程序为BIOS阶段下运行的管理程序,则对PC电脑的资产管理也不依赖于PC电脑的操作系统,主板上电、BIOS运行即可实现PC电脑的资产管理;而如果目标管理程序为操作系统阶段下运行的管理程序,则对PC电脑的资产管理需要等待操作系统运行,BIOS获得识别码后等待操作系统运行,并在操作系统运行后将识别码给到目标管理程序。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参见图3所示的场景示意图,继续以PC电脑作为电子设备、以资产归还这一管理场景为例来说明:
PC电脑在给到使用者之前,管理者已在指定的存储区域内通过BIOS刷写工具将属性配置信息写入到指定存储区域内,该属性配置信息中包括常规的资产管理信息,比如PC电脑的名称、串码、净值、位置、挂账人等信息,还包括硬件配置信息,比如显卡、网卡、硬盘、内存、CPU等硬件的唯一标识信息。
响应于改变该PC电脑的通信连接状态的操作,即该PC电脑所连接的网络由使用者的第一网络切换为管理者的第二网络,则在PC电脑的主板上电并运行BIOS的情况下,由BIOS获取该PC电脑的目标信息,该目标信息至少包括对主板进行实时信息采集所获得的硬件配置信息、以及对存储区域进行定时信息读取所获得的属性配置信息。
由于属性配置信息中资产管理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因此一方面BIOS可以将实时信息采集所获得的硬件配置信息与资产管理信息处理为相应的二维码标签,二维码标签可以为管理软件或者管理设备提供数据入口,继续参见图3,管理设备可以通过其连接的扫描枪对二维码标签进行扫描,以此获得二维码标签中所包含的资产管理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另一方面BIOS还可以对比实时采集所获得的硬件配置信息、以及属性配置信息中的硬件配置信息,根据两者的比对结果能够确定使用者是否对PC电脑的硬件配置进行更改或破坏,比如更换或拔下一个内存。
继续参见图3,一方面BIOS控制PC电脑的显示屏幕输出二维码标签,以方便扫描枪对显示屏幕中的二维码标签进行扫描,另一方面BIOS将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以文本形式显示于PC电脑的显示屏幕中。管理者使用扫描枪对显示屏幕中的二维码标签扫描后可以获得实时信息采集所获得的硬件配置信息、以及资产管理信息,以此管理者可以快速确定PC电脑当前内部的硬件配置、以及资产管理属性。另外,管理者在查看该PC电脑显示屏幕中文本形式的硬件配置信息的比对结果后,也可以快速确定使用者是否该PC电脑的硬件配置进行更改或破坏,以此明确使用者是否可以正常归还该PC电脑。
需要说明的是,BIOS按照既有SMBIOS(SystemManagement BIOS,主板或系统制造者以标准格式显示产品管理信息所需遵循的统一规范)规范,会自定义资产管理接口,并推广为通用接口。属性配置信息的刷写工具由BIOS提供,可以实现对本机资产标签的录入和更新。
综上,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具有如下优势:
1)固件级别的识别码(即电子标签)无附加成本,可取代纸质标签或射频标签;2)二维码标签具有高容量的优势,可支持录入更全面资产信息;3)易用性高,二维码接口简单方便直观,适合作为管理软件(或小程序)入口;
4)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电子设备开机即可查看;5)实时动态获取、准确性高、定制灵活性高。
与上述控制方法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该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目标信息至少包括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电子设备的状态;
处理模块102,用于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2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按照确定的处理策略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按照确定的输出方式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处理策略和/或输出方式至少基于第一操作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1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包括: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形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身份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操作,由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1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还包括: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从目标部件获取电子设备的外观信息,目标部件为电子设或者对应的管理设备的部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2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一识别码;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二识别码;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三识别码;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与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或,
通过引导系统对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2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由引导系统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处理结果;或,
通过引导系统将处理结果给到对应的管理设备进行输出;或,
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芯片从引导系统读取处理结果,由显示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处理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2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将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或,
将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通过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或,
将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识别码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以使得对应的管理设备能够读取识别码执行后续管理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2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通过引导系统将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识别码,将识别码给到电子设备运行的目标管理程序执行对应的管理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2还用于: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二操作,更新目标信息中的至少部分信息。
与上述控制方法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控制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
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按照确定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按照确定的输出方式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策略和/或输出方式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包括: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形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身份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或,
响应于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操作,由所述引导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还包括: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从目标部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信息,所述目标部件为所述电子设或者对应的管理设备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一识别码;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二识别码;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第三识别码;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由所述引导系统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所述处理结果;或,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处理结果给到对应的管理设备进行输出;或,
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芯片从所述引导系统读取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显示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输出所述处理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将所述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或,
将所述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比对结果或更新后的属性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或,
将所述引导系统处理得到的识别码以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显示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以使得对应的管理设备能够读取所述识别码执行后续管理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或属性配置信息处理成识别码,将所述识别码给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的目标管理程序执行对应的管理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二操作,更新所述目标信息中的至少部分信息。
10.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满足条件的第一操作,由电子设备的引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操作至少能够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至少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管理。
CN202111674725.5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2968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725.5A CN114296811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725.5A CN114296811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6811A true CN114296811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7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4725.5A Pending CN114296811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681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8298A (zh) * 2018-01-02 2018-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769995A (zh) * 2020-08-07 2020-10-13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仪表终端管理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96429A (zh) * 2020-12-04 2021-04-02 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机柜的控制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8298A (zh) * 2018-01-02 2018-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769995A (zh) * 2020-08-07 2020-10-13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仪表终端管理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96429A (zh) * 2020-12-04 2021-04-02 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机柜的控制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0604B2 (en) Mobile terminal
US7380116B2 (en) System for real-time adaptation to changes in display configuration
US10204011B1 (en) Techniques for partially restarting a computing device in response to a configuration change
CN103150231A (zh) 计算机开机的方法与计算机系统
CN102135893A (zh) 将操作系统集成到bios芯片及启动服务器上操作系统的方法
US20110167249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capable of remotely restoring operating system
CN110781067A (zh) 一种启动耗时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25419A (zh) 一种固件刷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79187A (zh) 一种应用程序冷启动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US8892856B2 (en) Firmware flashing method and related computer system
US115006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faster boot times using BIOS attribute mitigation
CN110515671A (zh) 初始化方法、初始化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7249710B2 (en) Method of dynamic icons and labels showing status of the memory card in a card reader
CN102184115B (zh) 升级系统软件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296811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34088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forcing update policies while applying updates from bootable image file
US6629240B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system boot by searching a temporary buffer for BIOS message
WO2021076149A1 (en) Display mode setting determinations
CN111813454B (zh) 电子装置、开机画面显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17419A (zh) 物联网操作系统驱动智能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291951A (zh) Uefi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21993A (zh) 一种系统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713917A (zh) 开机方法、热键切换开机图形装置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1138189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CN10859509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