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6670A -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6670A
CN114296670A CN202110702220.9A CN202110702220A CN114296670A CN 114296670 A CN114296670 A CN 114296670A CN 202110702220 A CN202110702220 A CN 202110702220A CN 114296670 A CN114296670 A CN 114296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display
screen projection
cast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22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6670B (zh
Inventor
贾亚洲
马晓燕
刘晋
王之奎
吴汉勇
初德进
张安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0843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228021A1/zh
Priority to CN202280031755.0A priority patent/CN117581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6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6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6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6670B/zh
Priority to US18/384,618 priority patent/US2024005394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5Multimedia displays, e.g. with integrated or attached speakers, cameras,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06F9/452Remote windowing, e.g. X-Window System, desktop virtuali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92Change of orientation of the displayed image, e.g. upside-down, mirror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2Overlay of images, i.e. displayed pixel being the result of switching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input pixel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包括:显示多个窗口的显示器;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与多个所述投屏设备建立连接,其中,多个投屏设备支持同一投屏协议;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时,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本申请中,显示设备可以多窗口显示媒资内容,接入多个投屏设备,并根据媒资内容形式的不同进行投屏内容的展示,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4月3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484270.4、发明名称为“显示设备及多窗口音频参数调整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是一种可实现双向人机交互功能,集影音、娱乐、数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视产品。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显示设备安装有投屏、影音、娱乐等多种应用,通过用户界面与用户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
目前,移动设备可以基于一定的投屏协议将屏幕当前显示内容展示到显示设备的用户界面上,移动设备输出的内容包括各类媒体信息和实时操作画面等。由于当前显示设备上的用户界面只能展示出一个移动设备的屏幕当前显示内容,在同一时刻显示设备只能够允许一个移动设备进行投屏。因此,针对不同协议下的不同移动设备,显示设备只能则一进行投屏,无法对多移动设备的投屏进行同屏展示,导致体验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对多移动设备的投屏进行同屏展示,导致体验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中包括多个窗口;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与多个所述投屏设备建立连接,其中,多个投屏设备支持同一投屏协议;
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时,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一个窗口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与多个投屏设备建立连接时,包括:
通过同一投屏服务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响应于所述投屏请求,利用所述投屏服务监听所述投屏设备连接,对所述投屏设备进行组管理,其中,不同的所述投屏设备对应组内不同成员;利用组内成员与所述投屏设备搭建指令通道和数据通道,其中,所述指令通道用于所述投屏设备和所述显示设备之间的指令交互,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投屏设备和所述显示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不同的所述投屏设备对应组内不同成员时,控制投屏设备绑定相应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区分组内不同成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时,
若保留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则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若不保留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则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若保留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则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包括:
在当前用户界面支持分屏展示时,启动相应数量的窗口,将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通过活动管理器接口分别推送至多个所述窗口;在当前用户界面不支持分屏展示时,启动相应数量的窗口,将等比例缩小后的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通过活动管理器接口分别推送至多个所述窗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接收输入的对任一窗口内媒资控件的选中操作,其中,所述媒资控件用于展示对应的多媒体资源;根据所述选中操作,若所述对应的多媒体资源为横向媒资时,在所述媒资控件所属的窗口内全屏播放对应的多媒体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将用户界面等比例缩小时,重新设置所述用户界面的坐标和宽高,以使所述用户界面等比例缩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与多个所述投屏设备建立连接,其中,多个投屏设备支持同一投屏协议;
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时,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为了接收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显示设备响应于多个支持相同投屏协议的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并建立连接。显示设备在接收到投屏设备发送的投屏内容时,根据投屏内容的形式进行投屏展示。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时,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本申请中,显示设备可以多窗口显示媒资内容,接入多个投屏设备,并根据媒资内容形式的不同进行投屏内容的展示,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中软件配置示意图;
图5a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中二分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b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中三分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c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中四分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过按键切换分屏模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7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投屏流程示意图;
图8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与显示设备建立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与显示设备建立连接的另一示意图;
图10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全屏模式下单设备投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1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单设备投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单设备投屏的另一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3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智能模式下单设备投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与显示设备建立连接的示意图;
图15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双设备投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6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双设备投屏的另一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7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四设备投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8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选定窗口示意图;
图19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投屏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设备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可以是可选对象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超链接、图标或其他可操作的控件。与所选择的对象有关操作有:显示连接到超链接页面、文档、图像等操作,或者执行与所述图标相对应程序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或时钟程序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不限于以上举例。
框架层为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 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 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4所示,内核层至少包含以下驱动中的至少一种: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
基于上述显示设备200,用户在使用显示设备200的过程中能够对显示的画面进行分屏处理,即显示设备200进入分屏模式时,显示器260形成多个窗口。在分屏模式下,显示设备200的显示器260可以在用户界面中同时显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窗口,每个窗口可以独立的显示不同内容,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观看到不同的节目画面。
例如,如图5a所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中二分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在显示设备200进入到分屏模式中的二分屏展示时,显示器260可将用户界面一分为二,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其中第一窗口可以用于显示第一媒资资源的播放画面,第二窗口可以用于显示第二媒资资源的播放画面。其中,二分屏可也称为双分屏。如图5b所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中三分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在显示设备200进入到分屏模式中的三分屏展示时,显示器260可将用户界面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显示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其中第一窗口可以用于显示第一媒资资源的播放画面,第二窗口可以用于显示第二媒资资源的播放画面,第三窗口可以用于显示第三媒资资源的播放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多窗口显示的画面内容可以不同。例如,如图5c所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中四分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在显示设备200进入到分屏模式中的四分屏展示时,显示器260可将用户界面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显示第一窗口、第二窗口、第三窗口和第四窗口,在第一窗口中显示着应用列表,在第二窗口中显示中应用列表,在应用列表中排布着多个应用程序的相关控件。在第三窗口中显示第三媒资资源的播放画面,在第四窗口中显示第四媒资资源的播放画面。也就是说,在分屏模式下,不同窗口可以同时显示不同类型的界面,各个窗口之间互不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交互动作控制显示设备200进入分屏模式。例如,如图6所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过按键切换分屏模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可以在显示设备200配套的控制装置100上设置分屏模式切换按键,当用户按下该分屏模式切换按键时,可以控制显示设备200进入或退出分屏模式,即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显示器260显示多个窗口或单个窗口。还可以在显示设备200的UI界面中设置分屏模式切换选项,当用户点击该切换选项时,可以控制显示设备200进入或退出分屏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对用户的使用状态实时检测,并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多窗口显示的需求,从而根据用户需求智能切换分屏模式或提供分屏模式切换选项。例如,在显示设备200展示媒资画面的过程中,如果有视频聊天请求,则可以自动切换至分屏模式,使得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窗口显示媒资画面;同时通过第二窗口显示视频聊天画面。
上述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200的多种分屏模式,以及分屏模式的多种触发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中设置有投屏应用,通过投屏应用基于一定的投屏协议与投屏设备进行连接,能够满足用户利用投屏协议将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展示与显示器上。
目前,显示设备200只能与一个投屏设备投屏设备进行投屏连接,也就是说,只能在同一用户界面上展示出一个投屏设备投屏设备的屏幕。针对于显示设备200的分屏模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可以基于同一投屏服务,让多个支持同一投屏协议投屏设备向同一显示设备进行投屏,同步在同一用户界面上展示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这里,投屏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过程。首先,控制器250响应于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与多个所述投屏设备建立连接,其中,多个投屏设备支持同一投屏协议。控制器250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并判断投屏内容的形式。控制器250根据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的形式确定后续投屏展示的形式,这里,投屏内容的形式指的是竖向媒资和横向媒资,投屏展示的形式指的是多窗口展示和全屏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在投屏应用中设置有投屏模式的选择控件,当用户点击该选择控件后,可进一步选择当前所需要的投屏模式。当用户选中了投屏模式中的智能模式时,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时,控制器250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时,控制器250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上述智能模式以外,显示设备200中的投屏应用还包括全屏模式和分屏模式。这里,全屏模式指的是显示设备200控制所述显示器260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分屏模式指的是不管最后接入的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的形式是横向媒资还是竖向媒资,均将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分别于多个所述窗口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200中的投屏应用中,设置有投屏模式的选择控件,当用户点击该选择控件后,选择控件展示出选择列表,在选择列表中设置有全屏模式、分屏模式及智能模式,用户可通过选择列表选择当前所需要的投屏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投屏模式中的分屏模式即针对于显示设备200中多窗口显示的分屏模式。
<同一投屏协议下多设备投屏同屏展示>
下面结合附图,对同一投屏协议下多设备投屏同屏展示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7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投屏流程示意图。由图7所示,以两个投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投屏设备A、投屏设备B通过同一投屏协议与显示设备200建立相关的协议连接,进行投屏相关操作。通过协议层约定,通讯过程中携带相关的协议信息,例如,基于NFC,投屏设备能够拿到显示设备200的设备信息、网络信息等。显示设备200在发现投屏设备A和B之后,监听投屏设备A和B的连接。如图7中所示,在显示设备200通过同一投屏服务与各个投屏设备建立连接后,再根据投屏模式的设置,于显示器260上按照全屏模式、分屏模式或者智能模式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通过同一投屏服务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进行客户端Group(组)管理,分指令通道和数据通道进行业务承接,其中,通过指令通道进行相关协议的交互,通过数据通道进行视频流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响应于投屏请求,利用投屏服务监听投屏设备连接,对投屏设备进行组管理,其中,不同的所述投屏设备对应组内不同成员。投屏服务接收到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后,将对应的投屏设备进行客户端Group的建立,不同的投屏设备对应Group的不同成员,每个成员内有对应的投屏设备信息以及协议交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不同的所述投屏设备对应组内不同成员时,控制器250控制投屏设备绑定相应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区分组内不同成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投屏设备通过同一协议进行投屏展示时,通过客户端Group以及分屏处理中心处理可以实现在同一投屏协议下,多个投屏设备在不同的Activity栈内并行展示投屏界面,且相互不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投屏服务建立一个客户端Group,投屏服务需要根据发送投屏请求的投屏设备的个数建立对应子投屏通道,接收到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后,在当前Group内增加一个子成员。如图8所示,不同的投屏设备对应Group的不同成员,每个成员内有对应的投屏设备信息以及协议交互信息。
如图9所示,当显示设备200响应投屏设备A投屏请求,即投屏设备A与显示设备200连接成功后,下一步要进行视频流的传输,此时查询Group内投屏设备的连接个数,启动分屏处理中心,进行不同投屏形态的呈现。
首先,以显示设备200接入一个投屏设备A为例,即Group内投屏设备的连接个数为1个,分别描述在不同投屏模式下的投屏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200判定出当前的投屏模式为全屏模式时,在投屏设备A通过数据通道向显示设备200发送投屏内容后,显示设备200可直接将投屏内容全屏显示于显示器260上,如图10所示,在全屏模式下将投屏设备A的投屏内容展示于显示器260上,其投屏内容可以为投屏设备A的操作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200判定出当前的投屏模式为分屏模式时,可以进一步根据用户的需求,判断是否将显示设备200当前用户界面进行同步展示,也就是将显示设备200的TOP(顶层)应用与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同时置于显示器260所显示的用户界面上。例如,如图10所示,当投屏设备A传输过来的投屏内容是竖向媒资,其所展示的投屏界面也是竖向的,那在显示设备200展示时,左右两侧会有黑框,使得用户体验较差。如若此时,将显示设备200的TOP应用同时展示于显示器260上,那用户通过显示设备200既可以操作TOP应用,又可以观看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提高用户体验。当然,若不同步展示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则将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分别于多个所述窗口进行展示,也就是说若是用户不需要同步展示TOP应用,那也可只展示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分屏模式下,若是用户想要同步展示当前用户界面和投屏界面时,需要先通过分屏处理中心判断此时当前用户界面支不支持分屏模式。在当前用户界面支持分屏展示时,启动相应数量的窗口,将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通过活动管理器接口分别推送至多个所述窗口。在当前用户界面不支持分屏展示时,启动相应数量的窗口,将等比例缩小后的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通过活动管理器接口分别推送至多个所述窗口。如,在TOP应用支持分屏时,分屏处理中心根据从应用层中枢模块获取到的已连接的投屏设备的数量为一个,启动显示设备200进入分屏模式下的二分屏,通过调用系统分屏接口将TOP应用置于选定的窗口显示,并将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置于另一个窗口显示。如图11所示,将TOP应用和投屏设备A的投屏界面于两个窗口进行展示。在TOP应用不支持分屏时,分屏处理中心可以强制性的将当前TOP应用等比例缩小,如图12所示,将等比例缩小后的TOP应用放置于其中一个窗口进行展示,将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置于另一个窗口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投屏设备A的投屏内容后,重新启动投屏界面,在当前用户界面支持分屏时,首先分屏处理中心将屏幕等分为两半,并将当前用户界面的位置设置为左侧,通过重新设置用户界面的坐标和宽高以实现用户界面等比例缩小,同时投屏设备A的投屏内容的位置设置为右侧,这样分屏处理中心启动显示设备200进入分屏模式下的二分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200在分屏模式下,用户点击了某一个分屏里的视频进行全屏播放,此时,将视频在其所属的分屏窗口内全屏播放。相当于,显示设备200在显示器260所展示的用户界面中同步展示TOP应用和投屏界面时,如图11所示,若此时用户点击了投屏设备A投屏界面内的某一视频进行全屏播放,则将该视频在投屏设备A的投屏界面所在的窗口内全屏播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200判定出当前的投屏模式为智能模式时,显示设备200会接收投屏设备所发送过来的投屏内容,根据当前投屏内容的显示比例,判定当前投屏内容的最优显示比例。在投屏设备A所发送的投屏内容是横向媒资,也就是投屏数据为横向码流时,如推送过某一视频,此时为了保证用户的视觉体验,显示设备200将该投屏内容全屏播放,如图13所示,投屏设备A所发送的投屏内容为一横向媒体资源,则显示设备200控制显示器260全屏展示该媒体资源。在投屏设备A所发送的投屏内容是竖向媒资,也就是投屏数据为竖向码流时,如手机操作页面,若是将该投屏数据全屏展示,在投屏界面的两侧会显示有黑框,此时,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显示设备200选择进入分屏模式,仅将投屏界面置于一个窗口展示,并将显示设备当前用户界面于另一个窗口展示,即同步展示当前用户界面和投屏界面。此处,关于用户界面是否支持分屏的方案已在上文中描述,不再赘述。
然后,以显示设备200接入两个投屏设备,即Group内投屏设备的连接个数为2个,分别描述在不同投屏模式下的投屏状态。如图14所示,显示设备200成功接入投屏设备A和投屏设备B。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200接收到一个投屏设备A的投屏请求并与其建立连接后,首先根据上述投屏状态进行投屏展示,然后,在显示设备200再次接收到第二个投屏设备B的投屏请求并与之建立连接后,通知应用层中枢模块,以便应用层中枢模块进行连接管理。当投屏设备B要进行投屏数据发送时,应用层中枢模块对当前连接的所有设备成员进行梳理,启动分屏处理中心,进行以下不同投屏形态的呈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当显示设备200通过投屏模式设置中判定出当前的投屏模式为全屏模式时,将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于所述显示器上全屏展示。即在投屏设备B通过数据通道向显示设备200发送投屏内容后,显示设备200可将之前的投屏直接断掉,直接将投屏设备B所发送的投屏内容全屏显示于显示器260上。也就是说,先把之前接入的投屏设备A的投屏界面断掉,在显示器260所显示的用户界面上更新为当前接入的投屏设备B的投屏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当显示设备200通过投屏模式设置中判定出当前的投屏模式为分屏模式时,可以进一步根据用户的需求,判断是否需要同步展示出显示设备200端的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在用户需要同步展示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和投屏界面时,显示设备200需要先通过分屏处理中心判断此时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支不支持分屏模式。在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支持分屏时,分屏处理中心根据从应用层中枢模块获取到的已连接的投屏设备的数量为两个,通过应用分屏排版,启动显示设备200进入三分屏状态,通过调用系统分屏接口将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置于选定的窗口显示,并将两个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分别置于另外两个窗口显示。如图15所示,显示设备200进行了三分屏,分为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将显示设备端的TOP应用放置于第一窗口、投屏设备A的投屏界面放置于第三窗口以及将投屏设备B的投屏界面放置于第二窗口进行展示。在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不支持分屏时,分屏处理中心可以强制性的将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等比例缩小,并将其放置于其中一个窗口进行展示,将两个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分别置于另外两个窗口显示。需要说明的是,其展示效果不仅局限于图15中的方式,还可以进行其他方式的排版,如图16所示,将投屏设备A的投屏界面放置于第一窗口、投屏设备B的投屏界面放置于第三窗口以及将TOP应用放置于第二窗口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于图15和图16中的排版方式,需要结合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的横竖屏模式,如果两个投屏内容均是横向码流,则可选择图16中的排版方式,如果两个投屏内容一横一竖,则选择图15中的排版方式,当然也可以根据产品定义进行展示,不局限上述原则。其中,图15和图16的排版方式可进行切换,可根据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的横竖向切换以实现自主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当显示设备200通过投屏模式设置中判定出当前的投屏模式为智能模式时,显示设备200接收到投屏设备B所发送过来的投屏内容,并根据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的显示比例,判定投屏设备B投屏内容的最优显示比例。在投屏设备B所发送的投屏内容为横向码流时,如推送某一视频,此时为了保证用户的视觉体验,显示设备200将该投屏内容全屏播放。在投屏设备B所发送的投屏内容为竖向码流时,如手机操作页面,若是将该投屏内容全屏展示,在投屏界面的两侧会显示有黑框,此时,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显示设备200可充分利用显示器260的显示区域,选择进入分屏模式,仅将投屏设备B投屏界面置于一个窗口展示,并将显示设备的当前用户界面和投屏设备A的投屏界面于另外两个窗口展示,即同步展示显示设备的TOP应用和两个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当然,若是此时用户不需要展示TOP应用,显示设备200可进入二分屏状态,仅将两个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全屏模式、分屏模式和智能模式三种投屏模式的实现依附于分屏处理中心,分屏处理中心可以根据当前显示设备200的能力支撑情况,进行分逻辑的处理,根据投屏设备的投屏个数以及当前显示设备200的能力支撑情况进行整体的协调处理,判断当前显示设备200以何种模式启动,以及负责分屏模式的具体执行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设备200具体的分屏个数以及展现模式可以进行自定义,不局限本文所述的展现模式。
如图17所示,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四设备投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17中,投屏设备A、投屏设备B、投屏设备C和投屏设备D均向显示设备200发送投屏请求,应用层中枢模块梳理接入显示设备200的投屏个数,并通知分屏处理中心。在此,以用户不需要同步展示当前用户界面所显示的内容为例,分屏处理中心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四分屏,在第一窗口展示投屏设备A的投屏界面,在第二窗口展示投屏设备B的投屏界面,在第三窗口展示投屏设备D的投屏界面以及在第四窗口展示投屏设备D的投屏界面。
参见图18,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屏模式下选定窗口示意图。在图18中,显示设备200处于三分屏状态,分屏处理中心控制TOP应用和两个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分别于三个窗口中进行展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8中的排版效果仅是业务上所实现的一种呈现模式,用户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定义排版。另外,用户可以通过遥控终端进行对应投屏应用界面的操控,进行界面的操控以及分屏全屏模式的各种切换。
下面通过列举例子,对上述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投屏同屏展示的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同一协议下多投屏设备投屏的效果示意图。投屏设备A和投屏设备B均基于NFC协议与显示设备200建立连接。
首先,投屏设备A和投屏设备B均为支持同一投屏协议的投屏设备,两个投屏设备均与显示设备通过投屏协议服务建立连接。首先根据协议层进行设备的发现,设备发现后,显示设备进行指令监听,于移动端建立指令通道,从而进行指令协议的交互。指令协议交互后达成一致后会进行数据的传输,即视频流的传输,显示设备对投屏设备进行数据监听,在获取投屏设备的投屏数据后进行相应的界面展示。
然后,投屏协议需要与客户端Group进行显示设备投屏设备的管理。通过Group内不同的组员实现对投屏设备的管理。大致分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一个是连接管理,通过组内成员个数获取与显示设备投屏连接的投屏设备的数量,为视频流最终展示的效果做准备,另一个是视频流管理,将各个投屏设备所发送的的视频流进行分类解码处理。
最后,进行投屏视频流展示处理。若是此时显示设备200当前投屏模式为全屏模式,则显示设备200将最后接入的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进行全屏展示。若是当前投屏模式为分屏模式,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排版情况,情况1用户需要同步展示TOP应用的情况,这样过来三路投屏视频流界面后,可以与TOP应用同步展示,以四分屏的方式进行展示;情况2是用户不需要同步展示TOP应用的情况,这样过来的三路投屏视频流界面要进行排版处理,具体各自投屏界面的排版位置可以根据视频流先后顺序进行排版,展现形式不局限于当前模板所示。若是当前投屏模式为智能模式,进一步判断最后接入的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若最后接入的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则按照分屏模式下的处理方式,将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分别于多个所述窗口进行展示,若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按照全屏模式下的处理方式,则将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于所述显示器上全屏展示。
本申请中,显示设备200可以接收来自同一投屏协议下多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并于显示器的用户界面上同屏展示多投屏设备的投屏界面,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进一步解释上述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过程,本申请还一种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同一投屏服务分别与多个投屏设备建立连接,以使显示设备接收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其中,多个投屏设备支持同一投屏协议。在当前投屏模式为全屏模式时,将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于所述显示器上全屏展示。在当前投屏模式为分屏模式时,将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分别于多个窗口进行展示。在当前投屏模式为智能模式时,若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则将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分别于多个所述窗口进行展示,若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则将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于所述显示器上全屏展示。
本申请中,显示设备可以多窗口显示媒资内容,接入多个投屏设备,并在不同的投屏模式下进行投屏内容的展示,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由于以上实施方式均是在其他方式之上引用结合进行说明,不同实施例之间均具有相同的部分,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电路结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电路结构、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有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电路结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的内容指出。
以上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中包括多个窗口;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与多个所述投屏设备建立连接,其中,多个投屏设备支持同一投屏协议;
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时,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一个窗口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与多个所述投屏设备建立连接时,
通过同一投屏服务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
响应于所述投屏请求,利用所述投屏服务监听所述投屏设备连接,对所述投屏设备进行组管理,其中,不同的所述投屏设备对应组内不同成员;
利用组内成员与所述投屏设备搭建指令通道和数据通道,其中,所述指令通道用于所述投屏设备和所述显示设备之间的指令交互,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投屏设备和所述显示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不同的所述投屏设备对应组内不同成员时,控制投屏设备绑定相应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区分组内不同成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时,
若保留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则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若不保留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则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若保留用户界面所显示内容,则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时,
在当前用户界面支持分屏展示时,启动相应数量的窗口,将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通过活动管理器接口分别推送至多个所述窗口;
在当前用户界面不支持分屏展示时,启动相应数量的窗口,将等比例缩小后的用户界面及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通过活动管理器接口分别推送至多个所述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时,
接收输入的对任一窗口内媒资控件的选中操作,其中,所述媒资控件用于展示对应的多媒体资源;
根据所述选中操作,若所述对应的多媒体资源为横向媒资时,在所述媒资控件所属的窗口内全屏播放对应的多媒体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将用户界面等比例缩小时,
重新设置所述用户界面的坐标和宽高,以使所述用户界面等比例缩小。
9.一种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多个投屏设备的投屏请求,与多个所述投屏设备建立连接,其中,多个投屏设备支持同一投屏协议;
接收多个所述投屏设备所发送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竖向媒资时,控制多个窗口分别对应展示多个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在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为横向媒资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界面包括一个窗口时,控制所述显示器全屏展示最后接入的所述投屏设备的投屏内容。
CN202110702220.9A 2021-04-30 2021-06-24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296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4370 WO2022228021A1 (zh) 2021-04-30 2022-03-31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CN202280031755.0A CN117581191A (zh) 2021-04-30 2022-03-31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US18/384,618 US20240053944A1 (en) 2021-04-30 2023-10-27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creen projections from multiple devices to same scre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270 2021-04-30
CN2021104842704 2021-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6670A true CN114296670A (zh) 2022-04-08
CN114296670B CN114296670B (zh) 2023-09-15

Family

ID=8096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7555.0A Pending CN114296580A (zh) 2021-04-30 2021-05-27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的控制方法
CN202110586572.2A Pending CN114296579A (zh) 2021-04-30 2021-05-27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的控制方法
CN202110643575.5A Pending CN114327199A (zh) 2021-04-30 2021-06-09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窗口参数设置方法
CN202110661045.3A Pending CN114339383A (zh) 2021-04-30 2021-06-15 显示设备及多蓝牙音频输出方法
CN202110702282.XA Pending CN114327327A (zh) 2021-04-30 2021-06-24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CN202110702220.9A Active CN114296670B (zh) 2021-04-30 2021-06-24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CN202280031755.0A Pending CN117581191A (zh) 2021-04-30 2022-03-31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7555.0A Pending CN114296580A (zh) 2021-04-30 2021-05-27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的控制方法
CN202110586572.2A Pending CN114296579A (zh) 2021-04-30 2021-05-27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的控制方法
CN202110643575.5A Pending CN114327199A (zh) 2021-04-30 2021-06-09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窗口参数设置方法
CN202110661045.3A Pending CN114339383A (zh) 2021-04-30 2021-06-15 显示设备及多蓝牙音频输出方法
CN202110702282.XA Pending CN114327327A (zh) 2021-04-30 2021-06-24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1755.0A Pending CN117581191A (zh) 2021-04-30 2022-03-31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3944A1 (zh)
CN (7) CN114296580A (zh)
WO (2) WO202222802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0353A (zh) * 2022-06-30 2022-10-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442574A (zh) * 2022-07-12 2022-12-06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选择控制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6580A (zh) * 2021-04-30 2022-04-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的控制方法
CN114866998B (zh) * 2022-07-06 2022-1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蓝牙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4298A1 (ko) * 2015-08-26 201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디바이스 및 상기 디지털 디바이스에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N106506535A (zh) * 2016-12-14 2017-03-15 北京火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同屏互动的交互系统
CN110381197A (zh) * 2019-06-27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对一投屏中音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96784A (zh) * 2020-06-12 2020-10-20 彭程 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及投屏终端
WO2020259015A1 (zh) * 2019-06-25 2020-12-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486386A (zh) * 2020-11-30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投屏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88102A (zh) * 2021-05-11 2021-06-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8305A2 (en) * 1999-12-22 2002-03-2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ple window display system
CN100367187C (zh) * 2005-04-30 2008-02-06 艾威梯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多路蓝牙音频应用的方法
CN103309555B (zh) * 2012-10-31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窗口的焦点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61220A (zh) * 2013-10-28 2014-02-05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电视终端及其多屏显示和控制的方法
CN103677727A (zh) * 2013-12-05 2014-03-26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音频控制方法
CN105005427A (zh) * 2014-04-23 2015-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00907B (zh) * 2014-04-28 2018-05-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选择性投屏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681479B2 (en) * 2015-01-30 2020-06-09 Cassia Networks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bluetooth audio transmission
CN106454506B (zh) * 2016-11-15 2019-05-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多窗口环境下实现音频路由控制的方法
CN107147929A (zh) * 2017-06-22 2017-09-08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多窗口声音输出方法、电视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6886A (zh) * 2017-09-08 2018-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和装置、及终端
CN110032349B (zh) * 2019-03-29 2021-10-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展示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73761B (zh) * 2019-06-10 2022-09-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双硬件系统显示设备
CN110415716B (zh) * 2019-07-05 2021-11-26 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 音频混合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31866B (zh) * 2019-11-25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音视频播放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77907A (zh) * 2020-01-16 2020-06-1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用户界面的呈现方法
CN111542031B (zh) * 2020-04-22 2022-07-1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蓝牙设备配对方法
CN111654727A (zh) * 2020-06-28 2020-09-11 北京汗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大屏终端投屏交互操作的方法
CN112423102A (zh) * 2020-11-18 2021-02-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窗投屏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96580A (zh) * 2021-04-30 2022-04-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4298A1 (ko) * 2015-08-26 201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디바이스 및 상기 디지털 디바이스에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N106506535A (zh) * 2016-12-14 2017-03-15 北京火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同屏互动的交互系统
WO2020259015A1 (zh) * 2019-06-25 2020-12-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381197A (zh) * 2019-06-27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对一投屏中音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96784A (zh) * 2020-06-12 2020-10-20 彭程 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及投屏终端
CN112486386A (zh) * 2020-11-30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投屏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88102A (zh) * 2021-05-11 2021-06-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0353A (zh) * 2022-06-30 2022-10-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442574A (zh) * 2022-07-12 2022-12-06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选择控制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1191A (zh) 2024-02-20
CN114296670B (zh) 2023-09-15
CN114296579A (zh) 2022-04-08
CN114339383A (zh) 2022-04-12
CN114327327A (zh) 2022-04-12
WO2022228572A1 (zh) 2022-11-03
CN114327199A (zh) 2022-04-12
CN114296580A (zh) 2022-04-08
WO2022228021A1 (zh) 2022-11-03
US20240053944A1 (en)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90359B (zh) 一种消息的展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296670B (zh) 显示设备及多设备投屏同屏显示的控制方法
CN113507638B (zh) 显示设备及投屏方法
CN113766305A (zh) 显示设备及镜像投屏音频输出控制方法
CN113064645B (zh) 一种开机界面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463750B (zh) 一种文件同步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637957A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与无线音箱的通信方法
CN115022688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媒体数据接力方法
CN115278822A (zh) 显示设备、控制设备及广播源扫描方法
CN116980554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视频会议界面显示方法
CN114302070A (zh) 显示设备和音频输出方法
CN114915810A (zh) 一种媒资推送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12954462A (zh) 显示设备及应用运行时长的控制方法
CN113473230B (zh) 一种利用第三方应用实现频道切换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WO2024098974A1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外接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3473220B (zh) 一种音效自动启动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302131A (zh) 显示设备和黑屏检测方法
CN117608441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同屏显示的画面切换方法
CN117896565A (zh) 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13992963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投屏方法
CN112995734A (zh) 显示设备及频道搜索方法
CN114302378A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蓝牙模式切换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
CN113703706A (zh) 一种多路投屏的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
CN117615188A (zh) 一种显示设备、终端及终端控制方法
CN117651172A (zh) 显示设备及服务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