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8148A -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8148A
CN114288148A CN202111581801.8A CN202111581801A CN114288148A CN 114288148 A CN114288148 A CN 114288148A CN 202111581801 A CN202111581801 A CN 202111581801A CN 114288148 A CN114288148 A CN 114288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all
shaped
clamp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18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mei Shenma Medic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ingmei Shenma Medic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mei Shenma Medic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ingmei Shenma Medic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15818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8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8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81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属于骨科护理康复装置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操作者自身难以实现单手进行腕部屈伸练习,且屈伸练习装置操作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发明包括L型安装中壳,L型安装中壳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L型侧面壳,L型侧面壳一端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下压盒,且下压盒的一端与L型安装中壳之间呈相连通设置,L型侧面壳上活动安装有带动组件,L型安装中壳的一端内腔中设置有传动组件,L型安装中壳的中部内腔中设置有压手组件,本发明实现了一个动作完成多种效果,运用巧妙,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护理康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当操作者手腕受伤,在经过治疗后,通常需要辅助手腕屈伸练习装置,来给予手腕外界的力,从而进行屈伸的康复性治疗。
目前的骨科护理康复用腕部屈伸练习,通常是操作者或者旁人直接用另外一只手搬动需要辅助练习的手,从而进行屈伸练习,这种辅助练习方式,练习起来较为麻烦,且操作者长时间的练习,也容易导致疲劳,在使用一些辅助装置进行屈伸练习时,通常需要旁人辅助,对手掌进行夹紧后,再进行屈伸运动,才可以完成练习,操作者自身难以实现单手进行练习操作,这就使得操作者不仅无法随时进行屈伸练习,同时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不便于使用。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骨科护理康复用腕部屈伸练习,通常是操作者或者旁人直接用另外一只手搬动需要辅助练习的手,从而进行屈伸练习,这种辅助练习方式,练习起来较为麻烦,且操作者长时间的练习,也容易导致疲劳,在使用一些辅助装置进行屈伸练习时,通常需要旁人辅助,对手掌进行夹紧后,再进行屈伸运动,才可以完成练习,操作者自身难以实现单手进行练习操作,这就使得操作者不仅无法随时进行屈伸练习,同时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包括L型安装中壳,所述L型安装中壳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L型侧面壳,L型侧面壳一端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下压盒,且下压盒的一端与L型安装中壳之间呈相连通设置,L型侧面壳上活动安装有带动组件,L型安装中壳的一端内腔中设置有传动组件,L型安装中壳的中部内腔中设置有压手组件,所述L型安装中壳包括下安装壳和连通固定安装L型安装中壳一端顶面上的延伸盖;
所述L型侧面壳下端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T型限制滑槽,L型侧面壳中部的内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单向环,且单向环设置在T型限制滑槽的末端处,L型侧面壳一端的内腔内壁上分别活动安装有卡接齿轮、连接齿轮和带动齿轮,且卡接齿轮设置在带动组件的输出末端一侧,连接齿轮设置在卡接齿轮的上端,带动齿轮设置在连接齿轮的上端,卡接齿轮与连接齿轮之间进行啮合连接,连接齿轮与带动齿轮之间进行啮合连接,T型限制滑槽的末端处设置有半圆限制槽;
所述下压盒与下安装壳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斜槽,安装斜槽中滑动设置有凹型下压架;
所述带动组件包括转盘和固定安装在转盘一侧中部外壁上的螺纹柱,螺纹柱的外周通过螺纹套接有带动卡接块;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动圆柱和活动安装在延伸盖一端内腔内壁上的传动连接机构,带动圆柱滑动设置在下安装壳一端的内腔内壁上,传动连接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带动齿轮上,传动连接机构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在带动圆柱上;
所述压手组件包括上夹手板和设置在上夹手板正下方的下夹手板,上夹手板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板,下夹手板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连接板上,上夹手板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板,下夹手板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连接板上,第二滑动连接板的中部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中部外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柱,且第一伸缩柱的输出末端活动安装在带动圆柱的外壁上,第一伸缩柱的输入端固定安装在带动圆柱下端的一侧外壁上。
进一步地,下安装壳一端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伸入孔,伸入孔的内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柔然层,下安装壳的另一端顶面上设置有顶面凹槽,顶面凹槽一端的中部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形限制孔,且圆形限制孔设置在伸入孔内端的中部一侧处,顶面凹槽中部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弧形滑槽,第一滑动连接板中部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中心轴,且中心轴活动安装在圆形限制孔中,第二滑动连接板中部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动轴,且滑动轴滑动设置在圆弧形滑槽中。
进一步地,延伸盖的中部底面上设置有底面凹槽,且底面凹槽与顶面凹槽之间呈相连通设置,延伸盖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方形连通孔,延伸盖一端的中部顶面上设置有圆形伸出孔。
进一步地,单向环包括外套环和滑动安装在外套环内腔中的内单向环,外套环固定安装在L型侧面壳的内腔中,外套环的内腔内壁上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三角卡接块,内单向环两端的外周外壁上分别嵌入弹性安装有半圆限制块,且半圆限制块活动卡接在半圆限制槽中,内单向环的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T型带动滑槽,内单向环的外壁上嵌入弹性设置有梯形卡接块。
进一步地,卡接齿轮包括卡接齿轮主体和固定安装在卡接齿轮主体一侧中部外壁上的卡接盘,卡接盘外侧的上下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插入圆槽。
进一步地,带动齿轮包括带动齿轮主体和固定安装在带动齿轮主体一侧外壁上的带动盘,带动盘外侧的外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轴。
进一步地,安装斜槽下端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嵌入内槽,且嵌入内槽的内腔底面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嵌入内槽的内腔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阻挡块,且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阻挡块的外壁上,凹型下压架包括下压架主体和通过扭簧活动安装在下压架主体一端下端部的弹性阻挡臂,下压架主体的另一端分别活动滑动安装在上夹手板和下夹手板的外侧外壁上。
进一步地,带动卡接块包括螺纹带动块和分别固定安装在螺纹带动块一端顶面和底面上的T型带动滑块,且T型带动滑块滑动设置在T型限制滑槽中,螺纹带动块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插入圆块。
进一步地,带动圆柱一端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齿接槽,传动连接机构包括方形限制长块和固定安装在方形限制长块底面上的扇形带动板,且扇形带动板的底面上外壁上设置有齿块,且齿块啮合连接在齿接槽中,方形限制长块下端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位置限制轴,方形限制长块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方形连通滑孔,且连接轴滑动设置在方形连通滑孔中。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腕部屈伸练习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操作者需要进行腕部屈伸康复练习时,则可将手伸入进伸入孔中,且将手掌放置在上夹手板和下夹手板之间后,此时用另一只手转动转盘;
S2:转盘带动螺纹柱进行转动,在T型限制滑槽的限制作用下,从而可使得螺纹柱带动带动卡接块向前运动,T型带动滑块则会先接触弹性阻挡臂;
S3:在弹性阻挡臂的带动作用下,即可带动下压架主体一同向前移动,在安装斜槽的限制作用下,下压架主体的另一端则会分别带动上夹手板和下夹手板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手掌夹紧;
S4:当下压架主体移动到阻挡块的位置后,则会通过挤压复位弹簧,从而使得下压架主体移动到阻挡块的另一端处,并通过阻挡块将下压架主体进行限制;
S5:之后在螺纹柱的带动下,带动卡接块继续向前移动,当T型带动滑块滑动到T型带动滑槽中后,此时继续旋转转盘,由于带动卡接块无法向前运动,从而使得带动卡接块只能够进行转动;
S6:带动卡接块带动内单向环在外套环的内腔中进行转动,此时梯形卡接块与三角卡接块之间无法进行卡接;
S7:带动卡接块又会带动卡接齿轮进行转动,在连接齿轮的传动作用下,带动齿轮又会进行转动,带动齿轮主体又会通过带动盘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在方形连通滑孔以及位置限制轴的限制作用下,即可带动扇形带动板以位置限制轴为圆形做弧形运动;
S8:此时在齿块和齿接槽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即可带动带动圆柱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在第一伸缩柱的传动作用下,即可带动压手组件的一端围绕中心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压手组件带动腕部进行屈伸练习;
S9:练习结束后,反向转动转动转盘,此时梯形卡接块卡接在三角卡接块上,当带动卡接块跟随螺纹柱进行反向转动时,则会则会沿着T型带动滑槽向后滑动,直至滑动到T型限制滑槽中,进行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当操作者需要进行腕部屈伸康复练习时,则可将手伸入进伸入孔中,且将手掌放置在上夹手板和下夹手板之间后,此时用另一只手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纹柱进行转动,在T型限制滑槽的限制作用下,从而可使得螺纹柱带动带动卡接块向前运动,T型带动滑块则会先接触弹性阻挡臂,在弹性阻挡臂的带动作用下,即可带动下压架主体一同向前移动,在安装斜槽的限制作用下,下压架主体的另一端则会分别带动上夹手板和下夹手板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手掌夹紧,当下压架主体移动到阻挡块的位置后,则会通过挤压复位弹簧,从而使得下压架主体移动到阻挡块的另一端处,并通过阻挡块将下压架主体进行限制,从而保证了上夹手板和下夹手板对手掌的持续压紧作用,这种设置保证了操作者在进行屈伸练习时,对手掌的固定。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夹紧之后,操作者继续转动转盘,在螺纹柱的带动下,带动卡接块继续向前移动,当T型带动滑块滑动到T型带动滑槽中后,此时继续旋转转盘,由于带动卡接块无法向前运动,从而使得带动卡接块只能够进行转动,带动卡接块带动内单向环在外套环的内腔中进行转动,此时梯形卡接块与三角卡接块之间无法进行卡接,带动卡接块又会带动卡接齿轮进行转动,在连接齿轮的传动作用下,带动齿轮又会进行转动,带动齿轮主体又会通过带动盘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在方形连通滑孔以及位置限制轴的限制作用下,即可带动扇形带动板以位置限制轴为圆形做弧形运动,此时在齿块和齿接槽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即可带动带动圆柱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在第一伸缩柱的传动作用下,即可带动压手组件的一端围绕中心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压手组件带动腕部进行屈伸练习,这种设置不仅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无需旁人辅助练习,同时操作者只需要旋转转盘,即可完成手掌压紧以及屈伸练习,一个动作完成多种效果,运用巧妙,方便使用。
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练习结束后,反向转动转动转盘,此时梯形卡接块卡接在三角卡接块上,当带动卡接块跟随螺纹柱进行反向转动时,则会则会沿着T型带动滑槽向后滑动,从而使得带动卡接块与半圆限制槽之间分离,之后T型带动滑块则会再次接触弹性阻挡臂,从而可将下压架主体移动到阻挡块的另一侧,使得上夹手板和下夹手板失去对手掌的夹持力,从而可使得装置整体进行复位,便于进行下一次的腕部屈伸康复练习,便于使用。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通过在L型安装中壳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L型侧面壳,即可使得装置既可以适用于左手又可以适用于右手,提升装置的使用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L型安装中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安装壳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压手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L型侧面壳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下压盒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凹型下压架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带动齿轮与传动组件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带动圆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单向环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卡接齿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带动卡接块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L型安装中壳;11、下安装壳;111、伸入孔;112、柔然层;113、顶面凹槽;114、圆形限制孔;115、圆弧形滑槽;12、延伸盖;121、底面凹槽;122、方形连通孔;123、圆形伸出孔;2、L型侧面壳;21、T型限制滑槽;22、单向环;221、外套环;2211、三角卡接块;222、内单向环;2221、半圆限制块;2222、T型带动滑槽;2223、梯形卡接块;23、卡接齿轮;231、卡接齿轮主体;232、卡接盘;233、插入圆槽;24、连接齿轮;25、带动齿轮;251、带动齿轮主体;252、带动盘;253、连接轴;26、半圆限制槽;3、下压盒;31、安装斜槽;311、嵌入内槽;312、复位弹簧;313、阻挡块;32、凹型下压架;321、下压架主体;322、弹性阻挡臂;323、扭簧;4、带动组件;41、转盘;42、螺纹柱;43、带动卡接块;431、螺纹带动块;432、插入圆块;433、T型带动滑块;5、传动组件;51、带动圆柱;511、齿接槽;52、传动连接机构;521、方形限制长块;522、位置限制轴;523、扇形带动板;524、齿块;525、方形连通滑孔;6、压手组件;61、上夹手板;62、下夹手板;63、第一滑动连接板;631、中心轴;64、第二滑动连接板;641、滑动轴;65、连接板;66、第一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操作者可以在转动转盘41时,即可实现对手掌压紧的技术问题,如图1-7和图12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包括L型安装中壳1,L型安装中壳1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L型侧面壳2,L型侧面壳2一端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下压盒3,且下压盒3的一端与L型安装中壳1之间呈相连通设置,L型侧面壳2上活动安装有带动组件4,L型安装中壳1的一端内腔中设置有传动组件5,L型安装中壳1的中部内腔中设置有压手组件6,通过在L型安装中壳1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L型侧面壳2,即可使得装置既可以适用于左手又可以适用于右手,提升装置的使用适应性,L型安装中壳1包括下安装壳11和连通固定安装L型安装中壳1一端顶面上的延伸盖12,L型侧面壳2下端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T型限制滑槽21,L型侧面壳2中部的内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单向环22,且单向环22设置在T型限制滑槽21的末端处,L型侧面壳2一端的内腔内壁上分别活动安装有卡接齿轮23、连接齿轮24和带动齿轮25,且卡接齿轮23设置在带动组件4的输出末端一侧,连接齿轮24设置在卡接齿轮23的上端,带动齿轮25设置在连接齿轮24的上端,卡接齿轮23与连接齿轮24之间进行啮合连接,连接齿轮24与带动齿轮25之间进行啮合连接,T型限制滑槽21的末端处设置有半圆限制槽26,下压盒3与下安装壳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斜槽31,安装斜槽31中滑动设置有凹型下压架32,带动组件4包括转盘41和固定安装在转盘41一侧中部外壁上的螺纹柱42,螺纹柱42的外周通过螺纹套接有带动卡接块43。
下安装壳11一端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伸入孔111,伸入孔111的内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柔然层112,下安装壳11的另一端顶面上设置有顶面凹槽113,顶面凹槽113一端的中部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形限制孔114,且圆形限制孔114设置在伸入孔111内端的中部一侧处,顶面凹槽113中部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弧形滑槽115,延伸盖12的中部底面上设置有底面凹槽121,且底面凹槽121与顶面凹槽113之间呈相连通设置,延伸盖12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方形连通孔122,延伸盖12一端的中部顶面上设置有圆形伸出孔123,圆形伸出孔123对应带动圆柱51设置。
单向环22包括外套环221和滑动安装在外套环221内腔中的内单向环222,外套环221固定安装在L型侧面壳2的内腔中,外套环221的内腔内壁上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三角卡接块2211,内单向环222两端的外周外壁上分别嵌入弹性安装有半圆限制块2221,且半圆限制块2221活动卡接在半圆限制槽26中,内单向环222的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T型带动滑槽2222,内单向环222的外壁上嵌入弹性设置有梯形卡接块2223,且梯形卡接块2223的一端下侧活动安装在内单向环222,梯形卡接块2223的另一端弹性安装在内单向环222上,且T型带动滑槽2222与T型限制滑槽21之间呈相对应设置,卡接齿轮23包括卡接齿轮主体231和固定安装在卡接齿轮主体231一侧中部外壁上的卡接盘232,卡接盘232外侧的上下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插入圆槽233,带动齿轮25包括带动齿轮主体251和固定安装在带动齿轮主体251一侧外壁上的带动盘252,带动盘252外侧的外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轴253。
安装斜槽31下端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嵌入内槽311,且嵌入内槽311的内腔底面上安装有复位弹簧312,嵌入内槽311的内腔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阻挡块313,且复位弹簧312的一端安装在阻挡块313的外壁上,凹型下压架32包括下压架主体321和通过扭簧323活动安装在下压架主体321一端下端部的弹性阻挡臂322,下压架主体321的另一端分别活动滑动安装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的外侧外壁上,扭簧323的弹力远远大于复位弹簧312的弹力。
带动卡接块43包括螺纹带动块431和分别固定安装在螺纹带动块431一端顶面和底面上的T型带动滑块433,且T型带动滑块433滑动设置在T型限制滑槽21中,螺纹带动块431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插入圆块432。
具体的,当操作者需要进行腕部屈伸康复练习时,则可将手伸入进伸入孔111中,且将手掌放置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之间后,此时用另一只手转动转盘41,转盘41带动螺纹柱42进行转动,在T型限制滑槽21的限制作用下,从而可使得螺纹柱42带动带动卡接块43向前运动,T型带动滑块433则会先接触弹性阻挡臂322,在弹性阻挡臂322的带动作用下,即可带动下压架主体321一同向前移动,在安装斜槽31的限制作用下,下压架主体321的另一端则会分别带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手掌夹紧,当下压架主体321移动到阻挡块313的位置后,则会通过挤压复位弹簧312,从而使得下压架主体321移动到阻挡块313的另一端处,并通过阻挡块313将下压架主体321进行限制,从而保证了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对手掌的持续压紧作用,这种设置保证了操作者在进行屈伸练习时,对手掌的固定。
为了解决操作者可以在转动转盘41时,即可实现腕部屈伸康复练习的技术问题,如图1-12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传动组件5包括带动圆柱51和活动安装在延伸盖12一端内腔内壁上的传动连接机构52,带动圆柱51滑动设置在下安装壳11一端的内腔内壁上,传动连接机构52的一端设置在带动齿轮25上,传动连接机构52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在带动圆柱51上,压手组件6包括上夹手板61和设置在上夹手板61正下方的下夹手板62,上夹手板61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板63,下夹手板62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连接板63上,上夹手板61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板64,下夹手板62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连接板64上,第二滑动连接板64的中部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5,且连接板65的中部外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柱66,且第一伸缩柱66的输出末端活动安装在带动圆柱51的外壁上,第一伸缩柱66的输入端固定安装在带动圆柱51下端的一侧外壁上。
带动圆柱51一端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齿接槽511,传动连接机构52包括方形限制长块521和固定安装在方形限制长块521底面上的扇形带动板523,且扇形带动板523的底面上外壁上设置有齿块524,且齿块524啮合连接在齿接槽511中,方形限制长块521下端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位置限制轴522,方形限制长块521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方形连通滑孔525,且连接轴253滑动设置在方形连通滑孔525中。
第一滑动连接板63中部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中心轴631,且中心轴631活动安装在圆形限制孔114中,第二滑动连接板64中部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动轴641,且滑动轴641滑动设置在圆弧形滑槽115中。
具体的,夹紧之后,操作者继续转动转盘41,在螺纹柱42的带动下,带动卡接块43继续向前移动,当T型带动滑块433滑动到T型带动滑槽2222中后,此时继续旋转转盘41,由于带动卡接块43无法向前运动,从而使得带动卡接块43只能够进行转动,带动卡接块43带动内单向环222在外套环221的内腔中进行转动,此时梯形卡接块2223与三角卡接块2211之间无法进行卡接,带动卡接块43又会带动卡接齿轮23进行转动,在连接齿轮24的传动作用下,带动齿轮25又会进行转动,带动齿轮主体251又会通过带动盘252带动连接轴253进行转动,在方形连通滑孔525以及位置限制轴522的限制作用下,即可带动扇形带动板523以位置限制轴522为圆形做弧形运动,此时在齿块524和齿接槽511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即可带动带动圆柱51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在第一伸缩柱66的传动作用下,即可带动压手组件6的一端围绕中心轴63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压手组件6带动腕部进行屈伸练习,这种设置不仅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无需旁人辅助练习,同时操作者只需要旋转转盘41,即可完成手掌压紧以及屈伸练习,一个动作完成多种效果,运用巧妙,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练习结束后,反向转动转动转盘41,此时梯形卡接块2223卡接在三角卡接块2211上,当带动卡接块43跟随螺纹柱42进行反向转动时,则会则会沿着T型带动滑槽2222向后滑动,从而使得带动卡接块43与半圆限制槽26之间分离,之后T型带动滑块433则会再次接触弹性阻挡臂322,从而可将下压架主体321移动到阻挡块313的另一侧,使得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失去对手掌的夹持力,从而可使得装置整体进行复位,便于进行下一次的腕部屈伸康复练习,便于使用。
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施方案,腕部屈伸练习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操作者需要进行腕部屈伸康复练习时,则可将手伸入进伸入孔111中,且将手掌放置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之间后,此时用另一只手转动转盘41;
步骤二:转盘41带动螺纹柱42进行转动,在T型限制滑槽21的限制作用下,从而可使得螺纹柱42带动带动卡接块43向前运动,T型带动滑块433则会先接触弹性阻挡臂322;
步骤三:在弹性阻挡臂322的带动作用下,即可带动下压架主体321一同向前移动,在安装斜槽31的限制作用下,下压架主体321的另一端则会分别带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手掌夹紧;
步骤四:当下压架主体321移动到阻挡块313的位置后,则会通过挤压复位弹簧312,从而使得下压架主体321移动到阻挡块313的另一端处,并通过阻挡块313将下压架主体321进行限制;
步骤五:之后在螺纹柱42的带动下,带动卡接块43继续向前移动,当T型带动滑块433滑动到T型带动滑槽2222中后,此时继续旋转转盘41,由于带动卡接块43无法向前运动,从而使得带动卡接块43只能够进行转动;
步骤六:带动卡接块43带动内单向环222在外套环221的内腔中进行转动,此时梯形卡接块2223与三角卡接块2211之间无法进行卡接;
步骤七:带动卡接块43又会带动卡接齿轮23进行转动,在连接齿轮24的传动作用下,带动齿轮25又会进行转动,带动齿轮主体251又会通过带动盘252带动连接轴253进行转动,在方形连通滑孔525以及位置限制轴522的限制作用下,即可带动扇形带动板523以位置限制轴522为圆形做弧形运动;
步骤八:此时在齿块524和齿接槽511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即可带动带动圆柱51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在第一伸缩柱66的传动作用下,即可带动压手组件6的一端围绕中心轴63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压手组件6带动腕部进行屈伸练习;
步骤九:练习结束后,反向转动转动转盘41,此时梯形卡接块2223卡接在三角卡接块2211上,当带动卡接块43跟随螺纹柱42进行反向转动时,则会则会沿着T型带动滑槽2222向后滑动,直至滑动到T型限制滑槽21中,进行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包括L型安装中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安装中壳(1)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L型侧面壳(2),L型侧面壳(2)一端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下压盒(3),且下压盒(3)的一端与L型安装中壳(1)之间呈相连通设置,L型侧面壳(2)上活动安装有带动组件(4),L型安装中壳(1)的一端内腔中设置有传动组件(5),L型安装中壳(1)的中部内腔中设置有压手组件(6),所述L型安装中壳(1)包括下安装壳(11)和连通固定安装L型安装中壳(1)一端顶面上的延伸盖(12);
所述L型侧面壳(2)下端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T型限制滑槽(21),L型侧面壳(2)中部的内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单向环(22),且单向环(22)设置在T型限制滑槽(21)的末端处,L型侧面壳(2)一端的内腔内壁上分别活动安装有卡接齿轮(23)、连接齿轮(24)和带动齿轮(25),且卡接齿轮(23)设置在带动组件(4)的输出末端一侧,连接齿轮(24)设置在卡接齿轮(23)的上端,带动齿轮(25)设置在连接齿轮(24)的上端,卡接齿轮(23)与连接齿轮(24)之间进行啮合连接,连接齿轮(24)与带动齿轮(25)之间进行啮合连接,T型限制滑槽(21)的末端处设置有半圆限制槽(26);
所述下压盒(3)与下安装壳(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斜槽(31),安装斜槽(31)中滑动设置有凹型下压架(32);
所述带动组件(4)包括转盘(41)和固定安装在转盘(41)一侧中部外壁上的螺纹柱(42),螺纹柱(42)的外周通过螺纹套接有带动卡接块(43);
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带动圆柱(51)和活动安装在延伸盖(12)一端内腔内壁上的传动连接机构(52),带动圆柱(51)滑动设置在下安装壳(11)一端的内腔内壁上,传动连接机构(52)的一端设置在带动齿轮(25)上,传动连接机构(52)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在带动圆柱(51)上;
所述压手组件(6)包括上夹手板(61)和设置在上夹手板(61)正下方的下夹手板(62),上夹手板(61)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板(63),下夹手板(62)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连接板(63)上,上夹手板(61)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板(64),下夹手板(62)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连接板(64)上,第二滑动连接板(64)的中部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5),且连接板(65)的中部外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柱(66),且第一伸缩柱(66)的输出末端活动安装在带动圆柱(51)的外壁上,第一伸缩柱(66)的输入端固定安装在带动圆柱(51)下端的一侧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安装壳(11)一端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伸入孔(111),伸入孔(111)的内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柔然层(112),下安装壳(11)的另一端顶面上设置有顶面凹槽(113),顶面凹槽(113)一端的中部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形限制孔(114),且圆形限制孔(114)设置在伸入孔(111)内端的中部一侧处,顶面凹槽(113)中部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弧形滑槽(115),第一滑动连接板(63)中部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中心轴(631),且中心轴(631)活动安装在圆形限制孔(114)中,第二滑动连接板(64)中部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动轴(641),且滑动轴(641)滑动设置在圆弧形滑槽(11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延伸盖(12)的中部底面上设置有底面凹槽(121),且底面凹槽(121)与顶面凹槽(113)之间呈相连通设置,延伸盖(12)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方形连通孔(122),延伸盖(12)一端的中部顶面上设置有圆形伸出孔(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向环(22)包括外套环(221)和滑动安装在外套环(221)内腔中的内单向环(222),外套环(221)固定安装在L型侧面壳(2)的内腔中,外套环(221)的内腔内壁上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三角卡接块(2211),内单向环(222)两端的外周外壁上分别嵌入弹性安装有半圆限制块(2221),且半圆限制块(2221)活动卡接在半圆限制槽(26)中,内单向环(222)的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T型带动滑槽(2222),内单向环(222)的外壁上嵌入弹性设置有梯形卡接块(2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接齿轮(23)包括卡接齿轮主体(231)和固定安装在卡接齿轮主体(231)一侧中部外壁上的卡接盘(232),卡接盘(232)外侧的上下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插入圆槽(2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动齿轮(25)包括带动齿轮主体(251)和固定安装在带动齿轮主体(251)一侧外壁上的带动盘(252),带动盘(252)外侧的外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轴(2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斜槽(31)下端内腔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嵌入内槽(311),且嵌入内槽(311)的内腔底面上安装有复位弹簧(312),嵌入内槽(311)的内腔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阻挡块(313),且复位弹簧(312)的一端安装在阻挡块(313)的外壁上,凹型下压架(32)包括下压架主体(321)和通过扭簧(323)活动安装在下压架主体(321)一端下端部的弹性阻挡臂(322),下压架主体(321)的另一端分别活动滑动安装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的外侧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动卡接块(43)包括螺纹带动块(431)和分别固定安装在螺纹带动块(431)一端顶面和底面上的T型带动滑块(433),且T型带动滑块(433)滑动设置在T型限制滑槽(21)中,螺纹带动块(431)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插入圆块(4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动圆柱(51)一端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齿接槽(511),传动连接机构(52)包括方形限制长块(521)和固定安装在方形限制长块(521)底面上的扇形带动板(523),且扇形带动板(523)的底面上外壁上设置有齿块(524),且齿块(524)啮合连接在齿接槽(511)中,方形限制长块(521)下端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位置限制轴(522),方形限制长块(521)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方形连通滑孔(525),且连接轴(253)滑动设置在方形连通滑孔(525)中。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腕部屈伸练习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操作者需要进行腕部屈伸康复练习时,则可将手伸入进伸入孔(111)中,且将手掌放置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之间后,此时用另一只手转动转盘(41);
S2:转盘(41)带动螺纹柱(42)进行转动,在T型限制滑槽(21)的限制作用下,从而可使得螺纹柱(42)带动带动卡接块(43)向前运动,T型带动滑块(433)则会先接触弹性阻挡臂(322);
S3:在弹性阻挡臂(322)的带动作用下,即可带动下压架主体(321)一同向前移动,在安装斜槽(31)的限制作用下,下压架主体(321)的另一端则会分别带动上夹手板(61)和下夹手板(62)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手掌夹紧;
S4:当下压架主体(321)移动到阻挡块(313)的位置后,则会通过挤压复位弹簧(312),从而使得下压架主体(321)移动到阻挡块(313)的另一端处,并通过阻挡块(313)将下压架主体(321)进行限制;
S5:之后在螺纹柱(42)的带动下,带动卡接块(43)继续向前移动,当T型带动滑块(433)滑动到T型带动滑槽(2222)中后,此时继续旋转转盘(41),由于带动卡接块(43)无法向前运动,从而使得带动卡接块(43)只能够进行转动;
S6:带动卡接块(43)带动内单向环(222)在外套环(221)的内腔中进行转动,此时梯形卡接块(2223)与三角卡接块(2211)之间无法进行卡接;
S7:带动卡接块(43)又会带动卡接齿轮(23)进行转动,在连接齿轮(24)的传动作用下,带动齿轮(25)又会进行转动,带动齿轮主体(251)又会通过带动盘(252)带动连接轴(253)进行转动,在方形连通滑孔(525)以及位置限制轴(522)的限制作用下,即可带动扇形带动板(523)以位置限制轴(522)为圆形做弧形运动;
S8:此时在齿块(524)和齿接槽(511)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即可带动带动圆柱(51)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在第一伸缩柱(66)的传动作用下,即可带动压手组件(6)的一端围绕中心轴(63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压手组件(6)带动腕部进行屈伸练习;
S9:练习结束后,反向转动转动转盘(41),此时梯形卡接块(2223)卡接在三角卡接块(2211)上,当带动卡接块(43)跟随螺纹柱(42)进行反向转动时,则会则会沿着T型带动滑槽(2222)向后滑动,直至滑动到T型限制滑槽(21)中,进行复位。
CN202111581801.8A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Withdrawn CN114288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1801.8A CN114288148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1801.8A CN114288148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8148A true CN114288148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69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1801.8A Withdrawn CN114288148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81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624A (zh) * 2022-05-11 2022-08-30 深圳市中航深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统计推送现场违规行为的后台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15281779A (zh) * 2022-07-08 2022-11-04 芜湖锐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自停医用电钻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624A (zh) * 2022-05-11 2022-08-30 深圳市中航深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统计推送现场违规行为的后台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14973624B (zh) * 2022-05-11 2024-04-26 深圳市中航深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统计推送现场违规行为的后台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15281779A (zh) * 2022-07-08 2022-11-04 芜湖锐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自停医用电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88148A (zh) 一种腕部屈伸练习装置及方法
CN213284309U (zh) 一种肿瘤化疗护理止吐装置
CN201775757U (zh) 头盔式按摩器及其调节旋钮
CN209204574U (zh) 一种骨科治疗用手指骨康复训练装置
CN110464604B (zh) 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
DE202016008872U1 (de) Automatisierte Hand
CN211272295U (zh) 消化内科用助便通气装置
CN110575340B (zh) 一种皮肤科护理用具组合器
CN112386452A (zh)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CN114053101A (zh) 一种骨科创伤治疗用强度可调节式康复锻炼装置
CN217279130U (zh) 一种心内科诊疗用影片固定装置
CN214506410U (zh) 一种生命体征监护仪的集束线夹
CN214344236U (zh) 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手部康复装置
CN111905161B (zh) 一种心包积液定位导出机构
CN213284148U (zh) 多功能分指板
CN217245449U (zh) 一种颈部理疗仪
CN215019255U (zh) 一种手外科用手体位固定装置
CN112618276B (zh) 一种腕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9236650U (zh) 一种术后护理夹具
CN112472986B (zh) 一种护理康复工具
CN21698622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
CN220047002U (zh) 一种手部锻炼器
CN216536757U (zh) 一种骨外科用医疗康复装置
CN114948600A (zh) 一种呼吸疾病患者护理装置
CN211300534U (zh) 一种新型颈部理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