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6452A -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6452A
CN112386452A CN202011342122.0A CN202011342122A CN112386452A CN 112386452 A CN112386452 A CN 112386452A CN 202011342122 A CN202011342122 A CN 202011342122A CN 112386452 A CN112386452 A CN 112386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block
bol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21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芙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421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6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6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64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1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out substantial movement between the skin and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开关,所述支撑杆右方设置有开关,所述支撑杆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且支撑杆右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下方设置有震动机构,且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防护外壳,所述支撑杆右方设置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开关固定连接在电机前端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本发明带来了使用装置是无需人们手动握持,可对装置进行调节固定,使得装置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装置整体只需一处动力,即可对患者进行周期性的震动按摩和挤压按摩,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在这其中就有有关胃病方面的研究,对于一些胃病患者,通常会使用治疗装置对胃部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胃部不适的症状,以达到加快患者恢复的好处,所以现有的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可知现在的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按摩护理时使用时需要人们手持按压,但使用时间往往较长,使得使用时较为麻烦不便,并且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数都需要将患者直接将装置贴合,长时间贴合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治疗时也只是简单的滚动,使得按摩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恢复,因此亟需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按摩护理时使用时需要人们手持按压,使得使用时较为麻烦不便,并且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数都需要将患者直接将装置贴合,使得按摩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开关,所述支撑杆右方设置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且支撑杆右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下方设置有震动机构,且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防护外壳、第一皮带轮、第一连接杆、第一套杆、转动杆、第二皮带轮、传动皮带、转动块、第一固定杆、第一活动套杆、活动板、第二连接块、第二固定杆、第二活动套杆、连接板、按压板、弹簧和电机,所述支撑杆右方设置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开关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前端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且防护外壳内部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两组所述第一套杆内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活动连接,且转动杆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互相远离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外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套杆,所述防护外壳内部插设有活动板,且防护外壳内部的槽口与活动板互相配合,所述活动板顶端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两组所述第二连接块互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外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套杆,两组所述第二活动套杆与两组第一活动套杆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活动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四组弹簧,四组所述弹簧另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按压板,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装置可进行上下移动,对患者进行按压按摩。
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开槽、齿条板、第二连接杆、第二套杆、传动杆、传动齿轮、凸块和按动块,所述活动板前后两侧的防护外壳内部皆开设有开槽,两组所述开槽左端上侧皆固定连接有齿条板,且活动板底端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内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前后两端皆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两组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两组齿条板互相啮合,且传动杆外部中侧固定连接有凸块,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按摩时可进行震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螺栓、第一夹板、第一连接块、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二螺栓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滑槽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互相配合,且第一滑块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与支撑杆紧紧抵接,所述第一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卡卡合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底端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顶端上,所述第二滑块顶端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一连接块顶端紧紧抵接,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下夹板、限位块、第三螺栓和螺纹孔,所述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夹板,且上夹板下方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延伸至支撑杆内部,所述支撑杆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槽口,且下夹板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顶端贯穿限位块并延伸至支撑杆内部,且限位块上开设有与第三螺栓相互配合的槽孔,所述支撑杆内部开设有与第三螺栓相互配合的螺纹孔,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对装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圈。
优选的,所述凸块底端胶粘有均匀分布的按动块,且按动块的正视剖面为“圆弧形”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按压和震动按摩时更加舒适。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底端胶粘有防护垫,且防护垫的主要材质由橡胶构成,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电机底端进行防护。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后端设置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且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采用这种设计便于装置提供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设置有电机、上夹板、下夹板、活动板、按动块、传动杆和弹簧,当需要将装置进行固定时,将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置于病床床板的上下两侧,使得上夹板底端与下夹板顶端与床板紧紧贴合,从而完成夹紧,当需要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只需逆时针转动第一螺栓,即可上下移动电机,当需要左右调节时,只需逆时针转动第二螺栓,在左右移动电机即可,当需要使用装置进行治疗时,按动开关使得电机工作,当电机工作时会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当第一皮带轮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固定杆转动,使得活动板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使得按动块周期性的与患者进行挤压按摩,当活动板周期性上下运动的同时还会带动传动杆的周期性上下运动,使得弹簧周期性的发生形变和恢复形变,使得按压板发生晃动,从而完成周期性的震动按摩和挤压按摩,采用这种设计避免了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按摩护理时使用时需要人们手持按压,但使用时间往往较长,使得使用时较为麻烦不便,并且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数都需要将患者直接将装置贴合,长时间贴合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治疗时也只是简单的滚动,使得按摩效果较差的问题,带来了使用装置是无需人们手动握持,可对装置进行调节固定,使得装置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装置整体只需一处动力,即可对患者进行周期性的震动按摩和挤压按摩,节约成本,联动性强,并且按摩治疗效果较好,不会始终与患者接触,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侧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调节机构和上下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的结构右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防护外壳局部隐藏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上下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6中上下移动机构和震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结构右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11、支撑杆;112、开关;2、调节机构;211、第一滑槽;212、第一滑块;213、第一螺栓;214、第一夹板;215、第一连接块;216、第二滑槽;217、第二滑块;218、第二螺栓;219、第二夹板;3、上下移动机构;311、防护外壳;312、第一皮带轮;313、第一连接杆;314、第一套杆;315、转动杆;316、第二皮带轮;317、传动皮带;318、转动块;319、第一固定杆;320、第一活动套杆;321、活动板;322、第二连接块;323、第二固定杆;324、第二活动套杆;325、连接板;326、按压板;327、弹簧;328、电机;4、震动机构;411、开槽;412、齿条板;413、第二连接杆;414、第二套杆;415、传动杆;416、传动齿轮;417、凸块;418、按动块;5、夹持机构;511、上夹板;512、下夹板;513、限位块;514、第三螺栓;515、螺纹孔;611、防护垫;612、把手;613、防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杆111和开关112,支撑杆111右方设置有开关112,支撑杆111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2,且支撑杆111右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3,上下移动机构3下方设置有震动机构4,且支撑杆111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5,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防护外壳311、第一皮带轮312、第一连接杆313、第一套杆314、转动杆315、第二皮带轮316、传动皮带317、转动块318、第一固定杆319、第一活动套杆320、活动板321、第二连接块322、第二固定杆323、第二活动套杆324、连接板325、按压板326、弹簧327和电机328,支撑杆111右方设置有防护外壳311,且防护外壳31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28,开关112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311前端上,电机328输出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12,且防护外壳311内部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3,两组第一连接杆313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314,两组第一套杆314内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315,且转动杆315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16,第二皮带轮316与第一皮带轮312之间通过传动皮带317活动连接,且转动杆315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18,转动块318互相远离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19,且第一固定杆319外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套杆320,防护外壳311内部插设有活动板321,且防护外壳311内部的槽口与活动板321互相配合,活动板321顶端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22,两组第二连接块322互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23,且第二固定杆323外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套杆324,两组第二活动套杆324与两组第一活动套杆320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5,且活动板321底端固定连接有四组弹簧327,四组弹簧327另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按压板326,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装置可进行上下移动,对患者进行周期的按压按摩,并且按摩时,装置不会始终与患者接触,使得患者在按摩时更加舒适。
震动机构4包括开槽411、齿条板412、第二连接杆413、第二套杆414、传动杆415、传动齿轮416、凸块417和按动块418,活动板321前后两侧的防护外壳311内部皆开设有开槽411,两组开槽411左端上侧皆固定连接有齿条板412,且活动板321底端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13,两组第二连接杆413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414,且第二套杆414内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415,传动杆415前后两端皆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15,两组传动齿轮416分别与两组齿条板412互相啮合,且传动杆415外部中侧固定连接有凸块417,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按摩时可进行震动,使得按摩的效果更佳,便于患者使用。
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11、第一滑块212、第一螺栓213、第一夹板214、第一连接块215、第二滑槽216、第二滑块217、第二螺栓218和第二夹板219,第一滑槽211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11,且第一滑槽211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212,第一滑槽211与第一滑块212互相配合,且第一滑块212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13,第一螺栓213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214,且第一夹板214与支撑杆111紧紧抵接,第一滑块212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5,且第一连接块215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16,第二滑槽216内部卡卡合有第二滑块217,且第二滑块217底端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311顶端上,第二滑块217顶端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18,且第二螺栓218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219,第二夹板219与第一连接块215顶端紧紧抵接,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装置的适用性更强。
夹持机构5包括上夹板511、下夹板512、限位块513、第三螺栓514和螺纹孔515,支撑杆111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夹板511,且上夹板511下方设置有下夹板512,下夹板512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3,且限位块513延伸至支撑杆111内部,支撑杆111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513相互配合的槽口,且下夹板512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514,第三螺栓514顶端贯穿限位块513并延伸至支撑杆111内部,且限位块513上开设有与第三螺栓514相互配合的槽孔,支撑杆111内部开设有与第三螺栓514相互配合的螺纹孔515,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对装置进行固定,使得患者使用装置时,无需手持使用,使得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
防护外壳311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12,且把手612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圈613,采用这种设计便于提供握持装置,使得人们对防护外壳311进行时更加方便快捷。
凸块417底端胶粘有均匀分布的按动块418,且按动块418的正视剖面为“圆弧形”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按压和震动按摩时按压板326无法直接与患者接触,使得按动块418与患者接触,从而使得按摩更加舒适。
防护外壳311底端胶粘有防护垫611,且防护垫611的主要材质由橡胶构成,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防护外壳311底端进行防护,避免患者与防护外壳311底端发生碰撞,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
支撑杆111后端设置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的输出端与开关11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且开关112的输出端与电机32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采用这种设计便于装置提供电源,使得装置可进行正常工作和运转。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装置进行固定时,将上夹板511和下夹板512分别置于病床床板的上下两侧,在转动第三螺栓514,当转动第三螺栓514时会使得向上运动,当第三螺栓514向上运动时会带动下夹板512向上运动,从而使得上夹板511底端与下夹板512顶端与床板紧紧贴合,从而完成夹紧,当需要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只需逆时针转动第一螺栓213,使得第一螺栓213向左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板214向左运动,解除第一夹板214与支撑杆111的抵接,即可上下移动防护外壳311,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在顺时针转动第一螺栓213使得第一夹板214重新恢复与支撑杆111的抵接,当需要左右调节时,只需逆时针转动第二螺栓218,使得第二螺栓218向上运动并带动第一固定杆319向上运动,解除第二夹板219与第一连接块215的抵接,在左右移动防护外壳311即可,使得防护外壳311位于患者护理处的上方,再次顺时针转动第二螺栓218,使得第二夹板219重新恢复与第一连接块215的抵接,完成固定。
当需要使用装置进行治疗时,首先将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为装置提供电源,在按动开关112使得电机328工作,当电机328工作时会带动第一皮带轮312转动,当第一皮带轮312转动时会带动传动皮带317转动,当传动皮带317转动时会带动第二皮带轮316转动,当第二皮带轮316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杆315转动,当转动杆315转动时会带动转动块318转动,当转动块318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固定杆319转动,由于防护外壳311对活动板321的限位,当第一固定杆319转动时带动连接板325的角度发生周期性改变并带动连接板325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动板321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使得按动块418周期性的与患者进行挤压按摩,当活动板321周期性上下运动的同时还会带动传动杆415的周期性上下运动,当传动杆415上下运动时会使得传动齿轮416周期性的与齿条板412啮合,从而使得传动齿轮416转动,当传动齿轮416转动时会带动传动杆415一同转动,当传动杆415转动时会带动凸块417一同转动,从而使得凸块417与按压板326抵接,当凸块417与按压板326抵接时会使得弹簧327发生形变,当凸块417解除与按压板326的抵接时会使得弹簧327恢复形变,使得弹簧327周期性的发生形变和恢复形变,使得按压板326发生晃动,当按压板326晃动时会带动按动块418一同晃动,从而完成周期性的震动按摩和挤压按摩,当需要停止使用装置时,只需再次按动开关112使得电机328停止工作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杆(111)和开关(112),所述支撑杆(111)右方设置有开关(1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1)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2),且支撑杆(111)右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3),所述上下移动机构(3)下方设置有震动机构(4),且支撑杆(111)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5),所述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防护外壳(311)、第一皮带轮(312)、第一连接杆(313)、第一套杆(314)、转动杆(315)、第二皮带轮(316)、传动皮带(317)、转动块(318)、第一固定杆(319)、第一活动套杆(320)、活动板(321)、第二连接块(322)、第二固定杆(323)、第二活动套杆(324)、连接板(325)、按压板(326)、弹簧(327)和电机(328),所述支撑杆(111)右方设置有防护外壳(311),且防护外壳(31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28),所述开关(112)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311)前端上,所述电机(328)输出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12),且防护外壳(311)内部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3),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313)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314),两组所述第一套杆(314)内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315),且转动杆(315)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16),所述第二皮带轮(316)与第一皮带轮(312)之间通过传动皮带(317)活动连接,且转动杆(315)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18),所述转动块(318)互相远离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19),且第一固定杆(319)外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套杆(320),所述防护外壳(311)内部插设有活动板(321),且防护外壳(311)内部的槽口与活动板(321)互相配合,所述活动板(321)顶端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22),两组所述第二连接块(322)互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23),且第二固定杆(323)外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套杆(324),两组所述第二活动套杆(324)与两组第一活动套杆(320)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5),且活动板(321)底端固定连接有四组弹簧(327),四组所述弹簧(327)另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按压板(3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4)包括开槽(411)、齿条板(412)、第二连接杆(413)、第二套杆(414)、传动杆(415)、传动齿轮(416)、凸块(417)和按动块(418),所述活动板(321)前后两侧的防护外壳(311)内部皆开设有开槽(411),两组所述开槽(411)左端上侧皆固定连接有齿条板(412),且活动板(321)底端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13),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413)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414),且第二套杆(414)内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415),所述传动杆(415)前后两端皆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15),两组所述传动齿轮(416)分别与两组齿条板(412)互相啮合,且传动杆(415)外部中侧固定连接有凸块(4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11)、第一滑块(212)、第一螺栓(213)、第一夹板(214)、第一连接块(215)、第二滑槽(216)、第二滑块(217)、第二螺栓(218)和第二夹板(219),所述第一滑槽(211)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11),且第一滑槽(211)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212),所述第一滑槽(211)与第一滑块(212)互相配合,且第一滑块(212)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13),所述第一螺栓(213)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214),且第一夹板(214)与支撑杆(111)紧紧抵接,所述第一滑块(212)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5),且第一连接块(215)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16),所述第二滑槽(216)内部卡卡合有第二滑块(217),且第二滑块(217)底端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311)顶端上,所述第二滑块(217)顶端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18),且第二螺栓(218)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219),所述第二夹板(219)与第一连接块(215)顶端紧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上夹板(511)、下夹板(512)、限位块(513)、第三螺栓(514)和螺纹孔(515),所述支撑杆(111)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夹板(511),且上夹板(511)下方设置有下夹板(512),所述下夹板(512)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3),且限位块(513)延伸至支撑杆(111)内部,所述支撑杆(111)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513)相互配合的槽口,且下夹板(512)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514),所述第三螺栓(514)顶端贯穿限位块(513)并延伸至支撑杆(111)内部,且限位块(513)上开设有与第三螺栓(514)相互配合的槽孔,所述支撑杆(111)内部开设有与第三螺栓(514)相互配合的螺纹孔(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311)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12),且把手(612)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圈(6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17)底端胶粘有均匀分布的按动块(418),且按动块(418)的正视剖面为“圆弧形”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311)底端胶粘有防护垫(611),且防护垫(611)的主要材质由橡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1)后端设置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的输出端与开关(11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且开关(112)的输出端与电机(32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CN202011342122.0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Withdrawn CN112386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2122.0A CN112386452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2122.0A CN112386452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6452A true CN112386452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0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2122.0A Withdrawn CN112386452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64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8989A (zh) * 2021-04-19 2021-06-22 黑龙江省医院 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8989A (zh) * 2021-04-19 2021-06-22 黑龙江省医院 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30842A (zh) 頸部按摩器
CN112386452A (zh)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CN110179631B (zh) 一种两自由度的髋关节训练机构
CN217448176U (zh) 一种颈部护具
BRPI0808210A2 (pt) "dispositivo para alívio das dores de trabalho de parto (drlp) e método para pressionar pontos de acuputura faceando o fôramen sacral alvo de uma usuária."
CN114082144B (zh) 用于辅助帕金森病患者训练的可穿戴设备
CN214806615U (zh) 一种肠胃蠕动辅助按摩装置
CN115670866A (zh) 一种多功能手部康复机器人
CN110141461B (zh) 集成可穿戴关节训练装置
CN211325973U (zh) 一种膝关节固定器的定位结构
CN114469643A (zh) 一种穿戴式可调节手部助力外骨骼
CN208287211U (zh) 一种医疗皮肤科专用护理装置
CN212038186U (zh) 一种具有按捏功能的颈部按摩器
CN209951961U (zh) 一种舒适型上肢输液约束托具
CN111821151A (zh) 一种用于眼部保健的按压装置
CN219331619U (zh) 一种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8551811U (zh) 一种双轴成长的儿童矫正坐姿器
CN113057865B (zh) 一种按摩仪
CN211912148U (zh) 带手腕康复训练功能的手康复训练用装置
CN214910048U (zh) 一种心血管康复用护理装置
CN210844070U (zh) 便携式训练系统
CN216754693U (zh) 一种临床口腔护理包
CN110801322B (zh) 一种髋膝踝足矫形器
CN219127308U (zh) 一种可缓解颈椎的颈部按摩装置
CN113616405B (zh) 一种颈椎病辅助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