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6692A - 治疗病毒性感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病毒性感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6692A
CN114286692A CN202080053873.2A CN202080053873A CN114286692A CN 114286692 A CN114286692 A CN 114286692A CN 202080053873 A CN202080053873 A CN 202080053873A CN 114286692 A CN114286692 A CN 114286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virus
human
antibody
hb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38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弗里·S·格伦
爱德华·范
熊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14286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6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9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molecules with a "CD"-designation,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7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9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A61K38/21Interferons [IF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multispecifi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Vir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Onc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降低病毒滴度并消除个体中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和组合物。

Description

治疗病毒性感染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于2019年6月12日提交的编号为62/860,533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上述专利中的内容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介绍
病毒感染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致感染病毒,目前尚无适当疗法或根本不存在相应疗法。例如,尽管已有有效疫苗,但全球仍有3亿多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此外,尤其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情况下,现有的HBV治疗方案无法完全清除肝脏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这种整合、持续性HB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前,现有疗法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根除慢性HBV感染。很少能够实现消除HBV表面抗原(HBsAg)(这种抗原有助于阻止宿主对HBV产生免疫应答)的目标,即使能够实现,也需要接受多年的治疗。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在一段足以显著减少所述病毒量(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足以消除个体中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时间内向所述个体施用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24药剂,显著减少(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消除)所述个体中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引起慢性感染的病毒,例如通过整合到所述宿主基因组中引起慢性感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慢性肝炎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慢病毒,例如,HIV-1、HIV-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疱疹病毒,例如,单纯疱疹病毒(HSV)、人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病毒(EB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HHV-8等。
所述抗CD24药剂可以与CD24特异性结合并阻断其活性,例如,通过阻断与其任一配体(例如,P-选择素、siglec10等)的结合实现活性阻断。与CD24特异性结合的药剂包括但不限于抗体及其衍生片段;非抗体结合蛋白,例如adnectins和anticalins等;以高亲和力结合的肽;以高亲和力结合的核酸;小分子;等等。CD24表达也可以通过CRISPR、siRNA或靶向CD24的锁核酸(LNA)降低。或者,抗CD24药剂可以与CD24的配体特异性结合并阻断所述配体。CD24与存在于B细胞、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的Siglec-10结合,可使免疫应答减弱,发出“别管我”或“别杀我”的信号。HBV和其他慢性病毒感染上调CD24,可以使感染细胞逃避免疫应答,从而使得病毒持续存在,并且在一定比例的病例中,后续形成癌症。
本文内容表明,抗CD24抗体剂量大于约8mg/kg时,可快速产生明显的临床毒性,而后导致死亡。出人意料的是,在不对未感染细胞产生明显毒性的条件下,低得多的抗CD24抗体剂量范围可以显著减少(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根除)慢性病毒的存在,包括但不限于HBV。在一些实施例中,治疗可使所述感染个体血液中的病毒抗原(例如,HBsAg)水平无法被检测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病毒抗原(例如,HBsAg)的水平相对于所述治疗前的基线水平下降至少1个对数;并且可以下降至少1个对数、至少2个对数、至少3个对数或更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个体在治疗后实现血清学转换(即转换为抗HBsAg阳性表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个体在治疗后接受病毒抗原和/或抗病毒抗体水平检测。这些数据表明,在剂量大于约8mg/kg的情况下,抗CD24抗体用于治疗用途时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
对未感染细胞(例如,肝细胞)的影响可以通过暴露于所述药剂的未感染个体血液中的肝细胞标志物释放情况来监测。预计会检测到低水平的此类标志物,因为感染患者中的所述感染细胞被杀灭,但所述剂量足够低以至于不存在剂量限制性毒性,而且此类标志物水平升高是短暂的。使用常规标准(例如,CDCAE v 5)评估时,不良反应分级最好低于3级,并且可以低于2级或低于1级。重要的是,并非HBV感染个体中的所有肝细胞都被HBV感染,肝脏可以重新填充未感染细胞。因此,选择性去除HBV感染细胞具有显著临床益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个体接受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所述方法的益处可以包括,例如,快速、可控地减少循环病毒抗原;杀灭和去除感染细胞;疗程短;给药方案适宜。例如,所述疗程可以少于24周、少于约12周、少于约8周、少于约4周,并且可以是,例如,1-12周、2-12周、4-12周、4-8周等。给药频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每周两次、每隔一天一次、每天一次、每两周一次等,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给药频率是每周一次、每两周一次或每四周一次。在一些实施例中,给予一个以上疗程的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对人CD24具有特异性的抗体,其任选地为人源化或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抗CD24抗体以小于8mg/kg体重、小于2.5mg/kg、小于1mg/kg、小于0.75mg/kg、小于0.5mg/kg、小于0.25mg/kg、小于0.1mg/kg、小于0.05mg/kg、小于0.01mg/kg的剂量施用。所述治疗剂量可以是,例如,0.1至5mg/kg、0.25至5mg/kg、0.5至5mg/kg、0.75至5mg/kg、1至5mg/kg;0.1至2.5mg/kg、0.25至2.5mg/kg、0.5至2.5mg/kg、0.7至2.5mg/kg;0.1至1mg/kg、0.25至1mg/kg、0.5至1mg/kg、0.75至1mg/kg等。
抗CD24药剂的施用可以与防止新细胞再感染的药剂的联合施用相结合。此类药剂可以包括,例如,进入抑制剂Myrcludex-b、抗NTBC抗体、HBV核苷类似物(例如TDF、TAF、ETC)等。抗CD24药剂可以与第二抗病毒剂组合施用,例如,HBsAg释放抑制剂(核酸聚合物)、HBV核心抑制剂、靶向HBV(或HDV)的siRNA、免疫调节剂(TLR激动剂、干扰素,包括α或λ等)、RT或聚合酶抑制剂、异戊烯化抑制剂、治疗性疫苗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抗CD24药剂的施用与特异性靶向在病毒感染细胞上有所上调的第二抗原的药剂的施用相结合。目的标志物包括,例如,CD15、CD104、CD257、CD105、CD133和CD47。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二抗原结合的所述药剂是抗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施用靶向CD24和第二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通过在一段足以基本上消除个体中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时间内向所述个体施用治疗有效剂量的选自抗CD15药剂、抗CD104药剂、抗CD133药剂、抗CD257药剂或其组合的药剂,显著减少所述病毒量(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消除所述个体中的所述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剂不是抗CD47药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引起慢性感染的病毒,例如通过整合到所述宿主基因组中引起慢性感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慢性肝炎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慢病毒,例如,HIV-1、HIV-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疱疹病毒,例如,单纯疱疹病毒(HSV)、人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病毒(EB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HHV-8等。与CD15、CD104、CD133、CD47、CD257特异性结合的药剂包括但不限于抗体及其衍生片段;非抗体结合蛋白,例如adnectins和anticalins等;以高亲和力结合的肽;以高亲和力结合的核酸;小分子;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剂是抗体。抗CD15药剂可以与CD15特异性结合并阻断其活性,例如,通过阻断与其任一配体(例如,P-选择素、CD43、CD44等)的结合实现活性阻断。CD15、CD24、CD47、CD104、CD105、CD133、CD257表达也可以通过CRISPR、siRNA或锁核酸(LNA)或任何靶向其的反义寡核苷酸(含或不含经化学修饰的核苷酸/核苷)降低。CD15表达可以通过靶向其宿主合成酶的药剂进一步降低,例如岩藻糖转移酶FUT3、FUT5、FUT6、FUT7和/或唾液酸转移酶ST3GAL3、ST3GAL4和ST3GAL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选自CD15、CD104、CD257、CD105、CD133和CD47的标志物结合并阻断所述标志物与其任一配体结合的抗体以小于40mg/kg体重、小于35mg/kg体重、小于30mg/kg体重、小于25mg/kg体重、小于20mg/kg体重、小于15mg/kg体重、小于10mg/kg体重、小于5mg/kg体重、小于2.5mg/kg、小于1mg/kg、小于0.75mg/kg、小于0.5mg/kg、小于0.25mg/kg、小于0.1mg/kg、小于0.05mg/kg、小于0.01mg/kg的剂量施用。所述治疗剂量可以是,例如,0.1至5mg/kg、0.25至5mg/kg、0.5至5mg/kg、0.75至5mg/kg、1至5mg/kg;0.1至2.5mg/kg、0.25至2.5mg/kg、0.5至2.5mg/kg、0.7至2.5mg/kg;0.1至1mg/kg、0.25至1mg/kg、0.5至1mg/kg、0.75至1mg/kg、1至5mg/kg、5至10mg/kg、10至20mg/kg、20至30mg/kg、30至40mg/kg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中的组合物,例如抗CD24药剂,其可以有效单位剂量单独提供或与如上所述的第二活性剂组合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抗CD15药剂、抗CD104药剂、抗CD133药剂、抗CD47药剂、抗CD257药剂或其组合以用于本文所述的方法中的有效单位用途形式提供。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可获得对本发明最全面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惯例,附图的各种特征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相反,为了清楚起见,可任意扩大或缩小各个特征的尺寸。附图中包括以下图示:
图1.抗CD24和抗CD15可防止HBV感染细胞的肿瘤形成。
图2A-G.单克隆抗体介导HBV细胞系(HepG2.2.15)的吞噬清除。HepG2.2.15细胞在PGK启动子下用含有mCherry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导后,用mCherry(红色)标记。将Raw264.7细胞置于含10%FBS的IMDM培养基中培养,并用50nM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MA,Sigma-Aldrich)和10ng/ml M-CSF活化所述细胞。活化两天后,分离Raw264.7并将其置于37℃下用0.1mM钙黄绿素AM(绿色)标记30分钟。将已标记的HepG2.2.15和Raw264.7细胞按1:10的比例混合,接种于8孔腔室载玻片上,并用低速离心机使其快速附着5分钟。然后,将细胞置于含50nM PMA和10ng/ml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IMDM中培养。将所述指定抗体加入每个孔中,使最终浓度为10-20μg/ml。共培养24小时后,将细胞用PBS洗涤3次并固定于含有DAPI的抗褪色培养基上。图像采用KEYENCE BZ-X710一体式荧光显微镜(美国KEYENCE Corp.,美国伊利诺伊州伊塔斯加)捕获。每张小图所代表的抗体如下:A.IgG2a阴性对照。B.抗CD24。C.抗CD15。D.抗CD47。E.抗CD104。F.抗CD133。G.抗CD257。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内容表明,HBV感染与细胞表面宿主细胞CD24的表达增加有关。使用人CD24单克隆抗体对感染HBV的人肝脏体内模型进行治疗时,能使HBV滴度迅速下降,且能显著减少(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消除)HBV表面抗原(HBsAg)。现有疗法可以抑制HBV的染色体外复制,但会使HBV感染细胞仍然保持完整,且具有产生大量免疫抑制性HBsAg表达的整合基因组。在一些情况下,抗CD24治疗可以杀灭HBV感染细胞(这可以消除所有HBV感染痕迹),去除促进感染的整合HBV,并消除免疫抑制性HBsAg。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能够真正去除HBV感染细胞,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未感染肝细胞的损害。
其他同样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吞噬作用的标志物包括CD15、CD104、CD133、CD47、CD257。在感染细胞表面阻断这些标志物可以增强吞噬作用。
在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组合物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特定方法或组合物,因为在实际实施中一定会存在差异。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限制本发明构思,本发明的范围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提供数值范围的情况下,应当理解,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都明确地公开。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每个中间值应低至下限单位的十分之一。本发明涵盖了在所述范围内的任何所述值或介入值与在所述范围内的任何其他所述值或介入值之间的每个较小范围。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在所述范围内或排除在所述范围外,并且本发明也涵盖一个限值、无限值或两个限值包括在所述较小范围内的各范围,同时需遵守所述范围内任何特别排除的限值的要求。在所述范围包括一个或两个限值的条件下,排除了那些所包括限值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尽管与本专利所描述的方法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方法和材料也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但下文描述了一些潜在和首选的方法和材料。本专利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公开和描述与所引用出版物有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应当理解,当存在矛盾时,本发明内容应取代所引用出版物中的任何公开内容。
在阅读本发明后,以下内容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描述和列出的每个单独的实施例都具有分层的组分和特征,这些组分和特征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与其他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特征进行快速分解或合并。可按陈述的事件顺序或逻辑上可能的任何其他顺序实施任何陈述的方法。
必须注意的是,如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包括复数指代对象,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因此,举例而言,“一个细胞”的指代对象包括多个此类细胞,而“所述肽”指的是一种或更多种药剂及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等效物,例如多肽,等等。
本文所讨论的出版物仅供在本专利的申请日之前披露。本文中无任何内容可以解释为承认由于之前的发明使得本发明无权早于此类出版物。此外,所提供的出版日期可能与实际出版日期不同,可能需要单独确认。
在随后的描述中,使用了本领域通常使用的多个术语。为了让人清晰、一致地理解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这些术语的适用范围,给出了以下定义。
术语“多肽”、“肽”和“蛋白”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是指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聚合物。该术语还适用于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氨基酸残基是相应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的人工化学模拟物的氨基酸聚合物、天然存在的氨基酸聚合物以及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聚合物。
术语“氨基酸”是指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合成的氨基酸以及作用方式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相似的氨基酸类似物和氨基酸模拟物。天然存在的氨基酸是由基因密码编码的氨基酸以及后续经修饰的氨基酸,例如羟脯氨酸、γ-羧基谷氨酸和O-磷酸丝氨酸。氨基酸类似物是指具有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相同的基本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即,与氢、羧基、氨基和R基团结合的α碳,例如高丝氨酸、正亮氨酸、甲硫氨酸亚砜、甲硫氨酸甲基锍。此类类似物具有经修饰的R基团(例如正亮氨酸)或经修饰的肽骨架,但保留有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相同的基本化学结构。氨基酸模拟物是指结构不同于氨基酸的常规化学结构但作用方式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类似的化合物。
术语“受体”、“个人”、“受试者”、“宿主”和“患者”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指的是需要诊断、治疗或疗法治疗的任何哺乳动物受试者,尤其是人类。用于治疗目的“哺乳动物”是指分类为哺乳动物的任何动物,包括人类、家畜和农场动物,以及动物园动物、竞技动物或宠物,例如狗、马、猫、牛、绵羊、山羊、猪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哺乳动物是人类。
关于患者的术语“样本”涵盖生物来源的血液和其他液体样本、固体组织样本(如活检标本)、组织培养物或由其衍生的细胞及其后代。该定义还包括在采购后以任何方式处理过的样本,例如通过试剂、清洗或富集某些细胞群体(例如癌细胞)而处理过的样本。该定义还包括富集特定类型的分子(例如核酸、多肽等)的样本。
术语“生物学样本”涵盖临床样本,还包括通过手术切除获得的组织、通过活检获得的组织、培养细胞、细胞上清液、细胞裂解物、组织样本、器官、骨髓、血液、血浆、血清、抽吸物等。“生物学样本”包括包含靶细胞和/或正常对照细胞或疑似包含此类细胞的样本。该定义包括源自其(例如,感染细胞等)的生物流体,例如,包含多核苷酸和/或多肽的样本,这些样本从此类细胞中获得(例如,细胞裂解物或包含多核苷酸和/或多肽的其他细胞提取物)。包含感染细胞等的生物学样本也可以包括非感染细胞。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诊断”是指对分子或病理状态、疾病或病症的鉴定。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预后”是指对疾病进展(例如,感染进展等)可能性的预测,包括复发、耐药性等。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预测”是指基于观察、经验或科学推理的预言或估计行为。在一示例中,医师可能会预测患者存活的可能性。
术语“特异性结合”、“特异性地结合”等是指相对于溶液或反应混合物中的其他分子或部分,优先与分子非共价或共价结合(例如,抗体相对于其他可用的多肽/表位,与特定多肽或表位特异性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分子对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另一种分子的亲和力的特征在于KD(解离常数)为10-5M或更低(例如10-6M或更低、10-7M或更低、10-8M或更低、10-9M或更低、10-10M或更低、10-11M或更低、10-12M或更低、10-13M或更低、10-14M或更低、10-15M或更低或10-16M或更低)。“亲和力”是指结合强度,结合亲和力增加与KD降低有关。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特异性结合成员”是指特异性结合对的成员(即,两个分子,通常是两个不同的分子,其中一个分子(例如第一特异性结合成员)以非共价方式与另一个分子(例如,第二特异性结合成员)特异性结合)。
抗CD24药剂。CD24基因位于人染色体6q21上,编码蛋白质的两种亚型:CD24A和CD24B。CD24B(129aa)的独特N端比CD24A(83aa)更长。CD24A是HCC中的主要亚型,它在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起主要作用。市售抗体(例如ML5和SWA11)靶向共有氨基酸序列,因此不区分CD24A和CD24B亚型,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具有亚型特异性的抗体,例如,具有CD24A或CD24B特异性的抗体。
CD24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糖蛋白,在B细胞发育(从骨髓前B细胞区室开始发育,一直发育成成熟表面Ig阳性B细胞)的多个阶段表达。浆细胞表达非常低或呈阴性。它也在大多数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CCL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上表达。CD24可能在B细胞增殖和成熟调节中发挥作用。蛋白质参考序列包括Genbank NP_001278666;NP_001278667;NP_001278668;NP_037362;NP_001346013。已知与人CD24结合的抗体是已知的且可商购获得,包括但不限于SWA11(Creative Biolab);MA5-11833;12-0247-42;抗CD24克隆ML5(Biolegend)、SN3 A5-2H10(也被称为SN3);ALB9、EPR19925;EPR3006(N);SWA21;SWA22;OKB2等etc。抗CD24药剂可以包括,例如,与人CD24结合的抗体,例如SWA11或ML5。如本领域所熟知,抗CD24抗体可以结合,例如,LAP(亮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基序。或者,可以产生对人CD24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本领域已知的人源化抗CD24抗体包括,例如,以下出版物中所述的抗体:Weber等人,临床与实验免疫学,1993;Shapira等人,见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第107届年会论文集,2016年4月16日-20日,新奥尔良、洛杉矶、费城(宾夕法尼亚州):AACR,癌症研究2016,76(增刊14):摘要3805;以及Sun等人(2017),肿瘤靶标,第8卷(第31期),页码:51238-51252;上述各出版物的内容均以引用方式明确并入本文。人源化抗CD24抗体包括,例如,人源化SWA11抗体(详见Arber专利US8,614,301B2)和人源化抗CD24抗体(详见CN103819561A)。
CD24是一种高度糖基化表面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由于缺乏细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因此认为CD24通过与环或跨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间接调节其他信号转导途径。CD24可能在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分化和应激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信号传导可以通过凝集素样配体与CD24碳水化合物的结合来触发,并通过释放GPI锚或相关分子衍生的第二信使进行转导。CD24与Siglec10结合,可以参与对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例如HMGB1、HSP70和HSP90)的免疫应答的选择性抑制。CD24还与P-选择素结合。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CD24药剂”是指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上的CD24结合并阻断或使其失活或损害其功能的任何药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合适的抗CD24药剂(例如抗CD24抗体、肽等)与CD24特异性结合并减少CD24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抗CD24药剂与CD24结合并阻断CD24与P-选择素的相互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抗CD24药剂与CD24结合并阻断CD24与siglec10的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抗CD24药剂是一种抗体,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它是人源化抗体。抑制CD24与其任一配体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肽、DNA或RNA适配体)也被视为是抗CD24药剂。
合适的抗CD24药剂的功效可以通过所述药剂测定进行评估。作为此类测定的非限制性示例,在含或不含所述候选试剂的情况下孵育靶细胞,并测量所述靶细胞的杀灭情况。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24药剂)将使细胞死亡率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细胞死亡率增加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此外,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24药剂)将使HBV表面抗原(对于HBV)或其他病毒感染标志物(例如病毒滴度)水平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相应水平降低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
抗CD15药剂。CD15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粘附分子,可介导吞噬作用和趋化性,见于中性粒细胞;在霍奇金病、一些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大多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它也被称为Lewis x和SSEA-1(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是一种鼠多能干细胞标志物,它在植入前胚胎的多能干细胞粘附和迁移中起重要作用。
抗CD15药剂可以包括,例如,与人CD15结合的抗体。或者,可以产生对人CD15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是本领域已知的抗体,例如,以下出版物中所述的抗体:Roge等人(2014),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分子形态学,2014年7月,22(6):449-58;Pellegrini等人,血液学,2007年5月,92(5):708-9;Jegatheeswaran等人,免疫学杂志,2019年12月1日,203(11):3037-3044,上述各出版物中的内容均以引用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CD15药剂”是指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上的CD15结合并阻断或使其失活或损害其功能的任何药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合适的抗CD15药剂(例如抗CD15抗体、肽等)与CD15特异性结合并减少CD15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抗CD15药剂是一种抗体,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它是人源化抗体。抑制CD15与其任一配体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肽、DNA或RNA适配体)也被视为是抗CD15药剂。
合适的抗CD15药剂的功效可以通过所述药剂测定进行评估。作为此类测定的非限制性示例,在含或不含所述候选试剂的情况下孵育靶细胞,并测量所述靶细胞的杀灭情况。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15药剂)将使细胞死亡率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细胞死亡率增加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此外,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15药剂)将使HBV表面抗原(对于HBV)或其他病毒感染标志物(例如病毒滴度)水平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相应水平降低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
抗CD15药剂可以与CD15特异性结合并阻断其活性,例如,通过阻断与其任一配体(例如,P-选择素、CD43、CD44等)的结合实现活性阻断。CD15表达可以通过靶向其宿主合成酶的药剂进一步降低,例如岩藻糖转移酶FUT3、FUT5、FUT6、FUT7和/或唾液酸转移酶ST3GAL3、ST3GAL4和ST3GAL6。
抗CD104药剂。CD104(整合素β-4(ITB4))由ITGB4基因编码;是层粘连蛋白受体;在上皮细胞中发挥结构性作用;为调节角化细胞极性和运动所需。预计由182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细胞定位与膜相关。
抗CD104药剂可以包括,例如,与人CD104结合的抗体。或者,可以产生对人CD104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是本领域已知的抗体,且可从多个来源商购获得。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CD104药剂”是指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上的CD104结合并阻断或使其失活或损害其功能的任何药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合适的抗CD104药剂(例如抗CD104抗体、肽等)与CD104特异性结合并减少CD104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抗CD104药剂是一种抗体,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它是人源化抗体。抑制CD104与其任一配体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肽、DNA或RNA适配体)也被视为是抗CD104药剂。
合适的抗CD104药剂的功效可以通过所述药剂测定进行评估。作为此类测定的非限制性示例,在含或不含所述候选试剂的情况下孵育靶细胞,并测量所述靶细胞的杀灭情况。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104药剂)将使细胞死亡率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细胞死亡率增加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此外,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104药剂)将使HBV表面抗原(对于HBV)或其他病毒感染标志物(例如病毒滴度)水平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相应水平降低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
抗CD133药剂。CD133抗原(也被称为prominin-1)是一种糖蛋白,在人体中由PROM1基因编码。它是pentaspan跨膜糖蛋白的成员,特异性定位于细胞突起。当包埋于细胞膜中时,prominin-1的膜拓扑结构使得N端延伸至细胞外空间,而C端仍留在细胞内区室中。这种蛋白质由五个跨膜片段组成,第一和第二片段以及第三和第四片段通过细胞内环连接,而第二和第三跨膜片段以及第四和第五跨膜片段通过细胞外环连接。
抗CD133药剂可以包括,例如,与人CD133结合的抗体。或者,可以产生对人CD133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是本领域已知的抗体,例如,以下出版物中所述的抗体:Glumac等人,前列腺,2018年9月,78(13):981-991;Wang等人,分子药物学,2019年11月4日,16(11):4582-4593;Schmied等人,癌症(巴塞尔),2019年6月7日,11(6):789,上述各出版物中的内容均以引用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CD133药剂”是指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上的CD133结合并阻断或使其失活或损害其功能的任何药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合适的抗CD133药剂(例如抗CD133抗体、肽等)与CD133特异性结合并减少CD133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抗CD133药剂是一种抗体,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它是人源化抗体。抑制CD133与其任一配体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肽、DNA或RNA适配体)也被视为是抗CD133药剂。
合适的抗CD133药剂的功效可以通过所述药剂测定进行评估。作为此类测定的非限制性示例,在含或不含所述候选试剂的情况下孵育靶细胞,并测量所述靶细胞的杀灭情况。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133药剂)将使细胞死亡率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细胞死亡率增加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此外,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133药剂)将使HBV表面抗原(对于HBV)或其他病毒感染标志物(例如病毒滴度)水平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相应水平降低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
抗CD257药剂。CD257抗原——B细胞活化因子(BAFF)(也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3B)是一种在人体中由TNFSF13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AFF也被称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TNF和APOL相关性白细胞表达配体(TALL-1)和树突状细胞衍生的TNF样分子(CD257抗原;分化簇257)。这种细胞因子是受体TNFRSF13B/TACI、TNFRSF17/BCMA和TNFRSF13C/BAFF-R的配体。这种细胞因子在B细胞谱系细胞中表达,并充当有效的B细胞活化因子。据证实,它也在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AFF是一种由285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糖蛋白,其在残基124处发生糖基化。它在各种细胞类型(包括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上表达为膜结合的II型跨膜蛋白。所述跨膜形式可以从所述膜上切割下来,产生可溶性蛋白质片段。BAFF是三种罕见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天然配体,这三种受体分别为BAFF-R(BR3)、TACI(跨膜活化因子和钙调节因子和亲环素配体交互因子)和BCMA(B细胞成熟抗原),所有这些受体对BAFF都具有不同的结合亲和力。这些受体主要在成熟B淋巴细胞上表达,它们的表达因B细胞的成熟情况而变化(TACI也见于T细胞的亚群上,而BCMA则见于浆细胞上)。BAFF-R参与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正性调控。TACI的结合表现最差,因为它对类似于BAFF的蛋白质(被称为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亲和力更高。BCMA表现出中间结合表型,可在不同程度上与BAFF或APRIL结合使用。
抗CD257药剂可以包括,例如,与人CD257结合的抗体。或者,可以产生对人CD257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是本领域已知的抗体,且可从多个来源商购获得。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CD257药剂”是指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上的CD257结合并阻断或使其失活或损害其功能的任何药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合适的抗CD257药剂(例如抗CD257抗体、肽等)与CD257特异性结合并减少CD257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抗CD257药剂是一种抗体,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它是人源化抗体。抑制CD257与其任一配体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肽、DNA或RNA适配体)也被视为是抗CD257药剂。
合适的抗CD257药剂的功效可以通过所述药剂测定进行评估。作为此类测定的非限制性示例,在含或不含所述候选试剂的情况下孵育靶细胞,并测量所述靶细胞的杀灭情况。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257药剂)将使细胞死亡率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细胞死亡率增加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此外,用于标的方法中的药剂(抗CD257药剂)将使HBV表面抗原(对于HBV)或其他病毒感染标志物(例如病毒滴度)水平相较于不含所述候选药物时的相应水平降低至少10%(例如,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至少140%、至少160%、至少180%、至少200%或至少300%)。
术语“抗体”在本文中使用其广义含义,具体涵盖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单体、二聚体、多聚体、多特异性抗体(例如双特异性抗体)、仅有重链的抗体、三链抗体、单链Fv、单域抗体、纳米抗体等,并且还包括出现或未出现聚乙二醇化的抗体片段,前提是它们表现出预期的生物学活性(Miller等人(2003),免疫学杂志,170:4854-4861)。抗体可以是鼠源抗体、人源抗体、人源化抗体、嵌合抗体或其他物种源性抗体。抗体,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通常包含至少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其中所述重链和轻链的氨基末端结构域在序列上是可变的,因此通常被称为可变区结构域,或重链可变区(VH)或轻链可变区(VL)结构域。这两个结构域通常结合以形成特异性结合区域。
“功能性”或“生物学活性”抗体或抗原结合分子是一种能够在结构、调节、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事件中发挥其一种或更多种天然活性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分子。例如,功能性抗体或其他结合分子可能具有与抗原特异性发生结合的能力,而这种结合能力可继而引发或改变细胞或分子事件,例如信号转导或吞噬作用。功能性抗体还可以阻断受体的配体活化过程或充当激动剂或拮抗剂或别构调节剂。
术语抗体可以指全长重链、全长轻链、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或任何这些多肽的免疫活性部分,即包含抗原结合位点的多肽,所述抗原结合位点免疫特异性地结合目的靶标或其部分的抗原,所述靶标包括但不限于感染细胞或产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的细胞。本文所揭示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包含任何合适的Fc区,包括但不限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例如,食蟹猴)IgG、IgE、IgM、IgD、IgA、IgG1、IgG2、IgG3、IgG4、IgA1和IgA2或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亚类,包括杂合Ig、杂合Fc以及具有改变的Fc部分的工程化亚类,这些亚类可降低或增强效应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可以来自任何物种。
术语“可变的”是指在抗体之间可变结构域的某些部分在序列上有很大差异且用于每个特定抗体对其特定抗原的结合和特异性中。然而,变异性并非均匀分布于抗体的整个可变结构域中。它集中在轻链和重链可变结构域中称之为高变区的三个节段中。可变结构域中更加高度保守的部分称之为框架区(FR)。天然重链和轻链的可变结构域均包含四个FR,它们主要采用β折叠构型,由三个高变区连接,形成环连接且在一些情况下构成β折叠构型的一部分。每条链中的高变区均通过FR紧密连接在一起,并与来自另一条链的高变区共同形成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参见Kabat等人(1991),免疫目的蛋白序列,第五版,公共卫生服务部,国立卫生研究院,马里兰州贝塞斯达)。恒定结构域不直接参与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但展现出各种效应子功能,例如抗体参与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高变区”是指抗体中负责抗原结合的氨基酸残基。高变区可以包含来自“互补决定区”或“CDR”的氨基酸残基,和/或来自“高变环”的氨基酸残基。“框架区”或“FR”残基是指除本文所定义的高变区残基以外的可变结构域残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单克隆抗体”是指从基本上同种的抗体群体中获得的抗体,即,除了可能少量存在的可能的天然突变外,构成所述群体的各个抗体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可针对单个抗原位点。此外,与包括针对不同决定簇(表位)的不同抗体的多克隆抗体制剂相反,每种单克隆抗体仅针对所述抗原上的单个决定簇。除了它们的特异性之外,所述单克隆抗体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在不受其他抗体污染的情况下合成。修饰语“单克隆”表示从基本上同种的抗体群体中获得的抗体的特征,不应解释为需要通过任何特定方法来制备所述抗体。
本文中的所述抗体特别包括“嵌合”抗体,其中所述重链和/或轻链的一部分与衍生自特定物种或属于特定抗体类别或亚类的抗体中的相应序列相同或同源,而所述链的剩余部分与衍生自另一物种或属于另一抗体类别或亚类的抗体中的相应序列相同或同源,所述抗体还包括嵌合抗体的片段,前提是它们表现出期望的生物学活性(第4,816,567号美国专利;以及Morrison等人(1984),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1:6851-6855)。本文关注的嵌合抗体包括“灵长化”抗体,其包含源自非人灵长类动物(例如旧大陆猴、猿等)的可变结构域抗原结合序列和人恒定区序列。
本文中使用的“完整抗体链”是包含全长可变区和全长恒定区的链。针对分泌型IgG,完整“常规”抗体包含完整轻链和完整重链,以及轻链恒定结构域(CL)和重链恒定结构域、CH1、铰链、CH2和CH3。其他同种型(例如IgM或IgA)可能具有不同的CH和CL结构域。所述恒定结构域可以是天然序列恒定结构域(例如,人天然序列恒定结构域)或其氨基酸序列变体。完整抗体可以具有一种或更多种“效应子功能”,其是指归因于抗体的Fc恒定区(天然序列Fc区或氨基酸序列变体Fc区)的生物学活性。抗体效应子功能的示例包括C1q结合;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Fc受体结合;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吞噬作用;以及细胞表面受体的下调。恒定区变体包括改变效应子谱、与Fc受体结合等的变体。
根据其重链恒定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的不同,可以将完整抗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完整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有五大类:IgA、IgD、IgE、IgG和IgM,这些类别中的一些可以进一步分为亚类(同种型),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1和IgA2。对应于不同抗体类别的重链恒定结构域分别称为α、δ、ε、γ和μ。不同类别免疫球蛋白的亚单位结构和三维构型是众所周知的。Ig型包括铰链-修饰型或无铰链型(Roux等人(1998),免疫学杂志,161:4083-4090;Lund等人(2000),欧洲生物化学杂志,267:7246-7256;US 2005/0048572;US2004/0229310)。来自任何脊椎动物物种的抗体的轻链可以根据其恒定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归为两种明显不同的类型中的其中一种,这两种类型称之为κ和λ。
“功能性Fc区”具有天然序列Fc区的“效应子功能”。示例性效应子功能包括C1q结合;CDC;Fc-受体结合;ADCC;ADCP;细胞表面受体(例如B细胞受体)等的下调。此类效应子功能通常需要所述Fc区与受体相互作用,例如FcγRI;FcγRIIA;FcγRIIB1;FcγRIIB2;FcγRIIIA;FcγRIIIB受体和再循环受体FcRn;并且可以使用例如本文定义中所揭示的各种测定法来评估。“死亡”或沉寂Fc是一种已作诱变处理以保留诸如延长血清半衰期方面的活性,但不会结合或活化低亲和力和高亲和力Fc受体的Fc。
“Fv”是含有完整抗原识别和抗原结合位点的最小抗体片段。Fab片段含有轻链的恒定结构域和重链的第一恒定结构域(CH1)。Fab'片段与Fab片段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重链CH1结构域的羧基末端添加了少量残基,包括来自抗体铰链区的一个或更多个半胱氨酸。
本文中使用的“抗体片段”及其所有语法变体被定义为完整抗体的一部分,其包含完整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或可变区,其中所述部分不含完整抗体Fc区的恒定重链结构域(即,CH2、CH3和CH4,具体取决于抗体同种型)。抗体片段的示例包括Fab、Fab'、Fab'-SH、F(ab')2和Fv片段;双体;任何抗体片段,即初级结构由连续氨基酸残基的一种不间断序列构成的多肽(本文称为“单链抗体片段”或“单链多肽”),包括但不限于(1)单链Fv(scFv)分子;包含源自人和非人物种的单Ig结构域或其他特异性单结构域结合模块的纳米抗体或结构域抗体,包括非抗体结合蛋白,例如但不限于adnectins和anticalins;以及由抗体片段形成的多特异性或多价结构。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表位”是指抗体的互补位结合的抗原上的任何抗原决定簇。表位决定簇通常由具有化学活性的表面分子簇构成,例如氨基酸或糖侧链,并且通常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特征以及特定电荷特征。
词语“标记”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直接或间接与结合蛋白偶联的可检测化合物或组合物。标记可以是本身可检测的(直接可检测标记)(例如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或者标记可以是间接可检测的,例如,对于酶标记,酶可以催化底物化合物或组合物发生化学改变,反应产物是可检测的。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关联”或“与之关联”以及类似术语是指两个事件之间的统计关联,事件包括数字、数据集等。例如,当事件涉及数字时,正相关(在本文中也称为“直接相关”)意味着随着一个事件增加,另一个事件也增加。负相关(在本文中也称为“逆相关”)意味着随着一个事件增加,另一个事件减少。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病毒,可引起严重肝病,包括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慢性HBV,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而死亡。HBV是一种包膜病毒,具有约3.2-kb的环状和部分双链DNA基因组。感染肝细胞后,HBV基因组被输送到细胞核中,其在细胞核中修复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然后作为模板指导病毒RNA转录。cccDNA在感染肝细胞核中高度稳定,这也是慢性HBV感染难以治愈的原因,因为停止治疗后,病毒往往会再次出现。此外,HBV基因组会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目前尚无特定治疗方法可以逆转这一过程。感染细胞分泌的大量免疫抑制性HBsAg中有很大一部分衍生自此类整合基因组。
病毒基因组结构紧凑,可编码四种重叠基因,这些基因称之为S、C、P和X。S基因编码被称为表面抗原(HBsAg)的病毒包膜蛋白。C基因编码21-kDa核心蛋白和25-kDa前核心蛋白。核心蛋白包装其本身mRNA(也称之为前基因组RNA(pgRNA)),以形成表现出核心抗原决定簇(即核心抗原,HBcAg)的核心颗粒。前核心蛋白含有核心蛋白的完整序列加上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末端延伸。分泌的前核心蛋白衍生物被称为e抗原(HBeAg)。HBeAg的自发消失和HBeAg抗体的产生(被称为HBeAg血清学转换)见于许多慢性HBV患者,并且由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增强,通常先于肝炎发作。P基因编码病毒DNA聚合酶(这也是一种逆转录酶),而X基因编码具有许多功能(包括增强病毒基因表达和复制)的调节蛋白。病毒核心颗粒形成后,HBV pgRNA被病毒DNA聚合酶逆转录,这种聚合酶也经包装构成环状和部分双链DNA基因组。核心颗粒随后与细胞内膜中的HBsAg相互作用,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然后从感染肝细胞中释放出来。HBsAg也可以作为空亚病毒颗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通常以大量病毒体形式释放。
全球约有2.5亿人发生HBV慢性感染。近年来的研究为了解HBV如何逃避宿主免疫以建立持久感染提供了大量信息。HBV可利用I型干扰素反应并抑制NK细胞以增强自身复制。它还可以利用幼儿正在发育的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同时培养胎儿免疫力,以促进其垂直传播后在患者体内留存的持久性。不同团队开展的研究指出库普弗细胞在促进HBV清除和持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HBV感染治疗方法包括IFN-α或其聚乙二醇化衍生物和核苷/核苷酸类似物。这些药物的效果不尽人意,因为它们仅在一小部分患者中产生持续应答。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是一种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是一种小球形包膜病毒。HDV被认为是卫星亚病毒,因为它只能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存在的情况下传播。HDV的传播可以通过同时感染HBV(共感染)或叠加于慢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携带状态(重复感染)上发生。与单独感染HBV相比,重复感染和与HDV共感染都会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更有可能在急性感染中出现肝功能衰竭、迅速发展为肝硬化、在慢性感染中发展为肝癌的风险增加。
HDV是一种直径为36nm的小球形病毒。它的外壳含有三种HBV包膜蛋白,大、中、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及围绕内部核衣壳的宿主脂质。对于每个基因组,核衣壳含有由1679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环状RNA和约200个丁型肝炎抗原(HDAg)分子。据证实,HDAg的中心区域与RNA结合。HDV基因组以包膜、负义、单链、闭合环状RNA的形式存在。它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0%的自我互补性,使基因组可以形成部分双链的杆状RNA结构。
已知HDV会产生一种蛋白质,即HDAg。这种蛋白质有两种形式;27kDa的大HDAg和24kDa的小HDAg。两种形式的N端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大HDAg的C端相差19个以上的氨基酸。两种亚型均由同一阅读框产生,该阅读框在密码子196处含有一个UAG终止密码子,通常仅产生小HDAg(HDAg-S)。然而,通过细胞酶腺苷脱氨酶-1的编辑将终止密码子更改为UGG后,可以产生大HDAg(HDAg-L)。HDAg-S在感染早期产生,它会进入细胞核并支持病毒复制;而HDAg-L在感染后期产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抑制剂,其异戊烯化形式是病毒颗粒组装所必需的。RNA编辑对于病毒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调节病毒复制与病毒体组装之间的平衡。
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似。感染主要限于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注射吸毒者和接受凝血因子浓缩剂的人群,但也存在性传播。全球有超过1500万人被共感染。HDV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很少见,且主要与静脉注射毒品有关。然而,HDV在紧邻地中海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和南美洲北部更为常见。
目前已确立的慢性丁型肝炎治疗方案包括常规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疗法。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可以在给药期间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和疾病影响,但如果停药,这种益处通常也会停止。这种治疗方案的疗效通常不超过~20%,并且有报告称治疗后出现远期复发。异戊烯化抑制剂(例如洛那法尼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λ)也已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HDV功效。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小型、包膜、单链、正义RNA病毒。它是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的成员。HCV有七种主要基因型,称为基因型一到七。这些基因型分为若干亚型,亚型的数量取决于基因型。在美国,约70%的病例是由基因型1所引起,20%是由基因型2所引起,约1%是由其他基因型所引起。基因型1也是南美洲和欧洲相应病例中最为常见的病因。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肝脏。在感染初期,人们通常仅表现出轻微症状或无症状表现。偶见发热、小便黄赤、腹痛、皮肤呈淡黄色。约75%至85%的初期感染者的肝脏中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早期通常无症状表现。然而,多年后,它往往会引起肝病,有时会引发肝硬化。在一些情况下,肝硬化患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例如肝功能衰竭、肝癌或食道和胃部血管扩张。
HCV主要通过与静脉注射毒品、未经妥善消毒的医疗设备、医疗护理中的针刺伤和输血相关的血液接触传播。血液筛查显示,通过输血传播的风险低于两百万分之一。它也可能在婴儿出生时由受感染的母体传染给她的孩子。它不会通过表面接触传播。相应诊断是通过血液检测来寻找病毒或其RNA的抗体。建议所有具有相应感染风险的人进行检测。
目前尚无针对丙型肝炎的疫苗。相应预防措施包括在使用静脉注射药物和检测捐献血液的人群中努力减少相应危害。慢性感染在约95%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例如索非布韦或西米瑞韦)治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是较早的治疗方法,其治愈率低于50%,且副作用较大。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而丙型肝炎是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尽管这种病毒通常会在移植后复发。
截至2015年,全球估计有1.43亿人(2%)感染丙型肝炎。2013年新发病例约为1100万例。它最常见于非洲以及中亚和东亚。由于丙型肝炎,2015年约有167,000人死于肝癌,326,000人死于肝硬化。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基因组约有8000个碱基对。HPV的生命周期严格遵循宿主角化细胞的分化程序。据认为,HPV病毒体通过微磨损感染上皮组织,由此与推定受体(例如α整合素、层粘连蛋白和膜联蛋白A2)结合,从而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和/或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具体取决于HPV的类型)进入基底上皮细胞。此时,病毒基因组通过未知机制被转运至细胞核中,并以每个细胞10-200个病毒基因组的拷贝数进行自我建立。当宿主角化细胞开始分裂并在上皮细胞的上层不断分化时,便会发生复杂的转录级联反应。高危型HPV的两种主要癌蛋白是E6和E7。HPV基因组由六个早期(E1、E2、E4、E5、E6和E7)开放阅读框(ORF)、两个晚期(L1和L2)ORF和一个非编码长控制区(LCR)组成。宿主细胞受到感染后,病毒早期启动子被激活,含有所有六个早期ORF的多顺反子初级RNA被转录。然后,这种多顺反子RNA经历活性RNA剪接以产生多种mRNA亚型。其中一种剪接亚型RNA E6*I作为E7 mRNA来翻译E7蛋白。然而,病毒早期转录受病毒E2调节,并且高E2水平抑制这种转录。HPV基因组通过破坏E2 ORF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防止E2对E6和E7的抑制。因此,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DNA基因组中能使E6和E7的表达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并提高出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E6和E7的表达程度与最终可能发生的宫颈病变类型相关。
40多种类型通过性接触传播并感染肛门和生殖器。持续性性传播类型的危险因素包括首次性交年龄过早、有多个性伴侣、吸烟和免疫功能差。这些类型通常通过持续性直接皮肤接触传播,阴道性交和肛交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有时,它会在怀孕期间由母体传染给婴儿。据信,HPV通过整合到DNA和非整合附加体中引发癌症。
大多数HPV感染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且能自发消退。在一些人中,HPV感染会持续存在并引起疣或癌前病变。癌前病变会增加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肛门癌、口腔癌或咽喉癌的风险。约有12种HPV类型(包括16、18、31和45型)被称为“高危”类型,因为持续感染与口咽癌、喉癌、外阴癌、阴道癌、宫颈癌、阴茎癌、和肛门癌等癌症相关联。这些癌症都涉及HPV对分层上皮组织的性传播感染。感染HPV和HIV的个体患宫颈癌或肛门癌的风险增加。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两种类型的HPV引起,即HPV16和HPV18,由这两种类型引起的病例占所有病例的70%。上述其他癌症中有60%到90%也与HPV相关。HPV6和HPV11是生殖器疣和喉乳头状瘤病的常见病因。
HPV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2018年,全球估计有569,000例新发病例和311,000例宫颈癌死亡病例。其中约有85%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美国每年因HPV引起的癌症病例约为30,700例。约1%的性活跃成人患有生殖器疣。
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疱疹病毒1型和2型)通常会引起影响皮肤、口腔、嘴唇、眼睛和生殖器的反复感染。常见的严重感染包括脑炎、脑膜炎、新生儿疱疹,在免疫受损患者中,还包括播散性感染。皮肤黏膜感染表现为在红斑基底上出现一簇簇较为疼痛的小水疱。需要进行临床诊断;可以通过培养、PCR、直接免疫荧光或血清学检测进行实验室确认。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治疗严重感染,如果在发病早期开始此类给药,则有助于治疗复发性或原发性感染。
两种类型的单纯疱疹病毒(HSV)HSV-1和HSV-2均可引起口腔或生殖器感染。大多数情况下,HSV-1会引起龈口炎、口唇疱疹和疱疹性角膜炎。HSV-2通常会引发生殖器病变。
HSV传播是由于与积极脱落病毒者密切接触所致。病毒脱落发生于病灶,但即使病灶不明显也可能发生。
初次感染后,HSV会潜伏在神经节中并定期复发引起症状。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皮肤粘膜感染(最常见),包括生殖器疱疹、眼部感染(疱疹性角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新生儿疱疹。在HIV感染患者中,疱疹感染可能尤为严重。HSV亦可引起进行性和持续性食道炎、结肠炎、肛周溃疡、肺炎、脑炎和脑膜炎。
人巨细胞病毒(HCMV,HHV-5)属于疱疹病毒科β疱疹病毒亚科巨细胞病毒属。HCMV基因组由约230,000bp的双链DNA组成。该基因组被二十面体衣壳(直径100-110nm,162个壳粒)包绕。衣壳与病毒包膜之间是被称为被膜的蛋白质层。病毒包膜衍生自细胞膜。脂双层中包埋了至少八种不同的病毒糖蛋白。成熟病毒颗粒的直径为150-200nm。如同所有疱疹病毒一般,HCMV对低pH、脂质溶解剂和热敏感。HCMV在37℃下的半衰期约为60分钟,而在-20℃下相对不稳定。
病毒在病毒糖蛋白的帮助下吸附于靶细胞上,而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衣壳则被释放到细胞内,并被转运到细胞核中释放基因组。随后,在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II的帮助下,在细胞核中发生IE蛋白转录。感染病毒颗粒的被膜蛋白充当IE基因的反式激活因子。IE蛋白调节病毒复制的以下阶段,还参与细胞调节,包括HLA抗原(I类MHC蛋白)的表达以及向蛋白酶体的转运。IE蛋白(尤其是磷蛋白pp65)可用作细胞培养物中病毒感染的早期标志物。E蛋白包括与病毒核苷酸激酶相互作用的HCMV编码的DNA聚合酶,其活性可以通过抗病毒剂实现特异性抑制。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中,大多数HCMV感染无症状或表现出并非属于该疾病典型特征的轻微症状。HCMV通过黏膜接触或肠胃外途径(通过含有细胞的血液成分或通过干细胞/器官移植)进入人体,可能引起累及整个生物体的全身感染,例如脑炎、视网膜炎、肝炎、肾炎、脾肿大和结肠炎。该病毒可以经胎盘或通过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和母乳(围产期和产后感染)传播给胎儿/孩子,亦可通过宫颈分泌物、精液或唾液进行性传播。
先天性感染通常由母体在怀孕期间出现的原发性感染所引起,宫内传播率为40-50%。此外,孕前HCMV血清反应阳性的母体可能会感染另一种HCMV毒株(母体继发性感染),在血清反应阳性母体产下的所有新生儿中,感染率为1%。约7-10%的HCMV感染婴儿会出现临床表现为诸如瘀点、黄疸、肝脾肿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疾病,有时还会表现为永久性神经损伤(例如智力迟钝、听力受损甚至耳聋、运动障碍),在约10%的病例中,其后果是致命的。
在组织或器官移植受体中发生HCMV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一方面是缺乏免疫力和/或免疫抑制,另一方面是在受体既往感染HCMV的情况下潜伏性病毒的再活化。除其他外,HCMV的再活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触发或增强:与其他病毒(例如HHV-6)相互作用;或者,在细菌感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用抗淋巴细胞抗体治疗期间,使细胞因子产生量增加到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的程度。因此,除血清学状态和免疫抑制治疗的类型和强度外,HCMV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肝移植后出现的肝炎或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GVHD。
HIV感染者常表现出HCMV血清反应阳性,通常因免疫抑制进展引起的潜伏性病毒再活化而表现出症状,很少因原发性感染而表现出症状。HCMV临床表现的发生与免疫抑制的严重程度相关,CD4+T淋巴细胞水平<50-100/μl的患者受影响尤为严重。
其他目的疱疹病毒包括,例如,EBV、VZV和HHV-8,所有这些病毒都可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并且可能与癌症的发展有关,例如卡波西肉瘤、带状疱疹(VZV)的发展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两种慢病毒(一种逆转录病毒亚群),会引起HIV感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慢病毒以单链、正义、包膜RNA病毒的形式传播。进入靶细胞后,病毒RNA基因组通过病毒编码的酶(即逆转录酶)逆转录成双链DNA,与病毒颗粒中的病毒基因组一起转运。然后,将所得的病毒DNA导入细胞核,并通过病毒编码的酶、整合酶和宿主辅助因子整合到细胞DNA中。整合后,病毒可能会处于潜伏状态,使病毒及其宿主细胞在不确定的时间内避免被免疫系统检测到。初次感染后,HIV病毒可以在人体内保持休眠状态长达十年之久;在此期间,病毒不会引起症状。或者,HIV可以转录整合的病毒DNA,使用宿主细胞资源产生新的RNA基因组和病毒蛋白,而后包装这些新产生的基因组和病毒蛋白并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形成新的病毒颗粒,重新开始复制循环。
已表征了两种类型的HIV:HIV-1和HIV-2。HIV-1是最初发现的病毒,被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和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3(HTLV-III)。HIV-1比HIV-2更具毒性和传染性,并且是全球大多数HIV感染的病因。
该RNA基因组由至少七个结构标志(LTR、TAR、RRE、PE、SLIP、CRS和INS)和九个基因(gag、pol、env、tat、rev、nef、vif、vpr、vpu,有时包含第十个基因tev,它是tat、env和rev的融合)组成,编码19种蛋白质。这些基因中的三个(即gag、pol和env)含有制造新病毒颗粒的结构蛋白所需的信息。例如,env编码一种称为gp160的蛋白质,该蛋白质被细胞蛋白酶切成两半,形成gp120和gp41。剩下的六个基因,即tat、rev、nef、vif、vpr和vpu(在HIV-2中为vpx)是蛋白质的调节基因,这些基因负责控制HIV感染细胞的能力、产生新的病毒拷贝(复制)或引起疾病。
HIV-1进入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是通过病毒体包膜糖蛋白(gp120)与靶细胞膜上的CD4分子以及趋化因子共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的。HIV-1的巨噬细胞嗜性(M-tropic)菌株或非合胞体诱导菌株使用β-趋化因子受体CCR5进入,因此能够在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中复制。几乎所有主要的HIV-1分离株都使用这种CCR5共受体,而与病毒遗传亚型无关。
HIV/AIDS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世界许多地方,HIV感染已成为一种慢性病,在这种情况下,进展为AIDS的情况越来越少。HIV潜伏期以及在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随之形成的病毒库是根除该病毒的主要障碍。
本文中使用的“癌症”包括任何形式的癌症,包括但不限于实体瘤癌症(例如,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膀胱癌、结肠癌、卵巢癌、胰腺癌、肾癌、肝癌、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平滑肌肉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等)和液体癌(例如血液学癌症);癌;软组织肿瘤;肉瘤;畸胎瘤;黑色素瘤;白血病;淋巴瘤;以及脑癌,包括微小残留病灶,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任何癌症都是通过标的方法和组合物治疗的合适的癌症。
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腺癌(始于腺(分泌)细胞的癌症),例如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可以是腺癌;肾上腺皮质癌;肝细胞癌;肾细胞癌;卵巢癌;原位癌;导管癌;乳腺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结肠癌;鼻咽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燕麦细胞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等。癌可能存在于前列腺、胰腺、结肠、脑(通常为继发性转移灶)、肺、乳腺、皮肤等中。
软组织肿瘤是一组高度多样化的罕见肿瘤,起源于结缔组织。软组织肿瘤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肺泡软部肉瘤;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骼软骨肉瘤;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透明细胞肉瘤;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子宫内膜间质瘤;尤文氏肉瘤;纤维瘤病(硬纤维瘤);婴儿型纤维肉瘤;胃肠道间质瘤;骨巨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子宫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脂肪母细胞瘤;典型脂肪瘤;梭形细胞或多形性脂肪瘤;非典型脂肪瘤;软骨样脂肪瘤;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黏液样/圆形细胞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黏液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级别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纤维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间皮瘤;成神经细胞瘤;骨软骨瘤;骨肉瘤;原始性神经外胚层瘤;肺泡横纹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良性或恶性神经鞘瘤;滑膜肉瘤;埃文斯肿瘤;结节性筋膜炎;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孤立性纤维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TGCT);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纤维性结构不良;黏液纤维肉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软组织多形性腺瘤;以及来源于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血管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鞘细胞的瘤形成。
肉瘤是一种罕见癌症,起源于间充质来源的细胞,例如骨骼或身体软组织,包括软骨、脂肪、肌肉、血管、纤维组织或其他结缔组织或支持组织。肉瘤基于癌症形成的位置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骨肉瘤在骨骼中形成,脂肪肉瘤在脂肪中形成,横纹肌肉瘤在肌肉中形成。肉瘤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Askin瘤;葡萄状肉瘤;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骨肉瘤;以及软组织肉瘤(例如,肺泡软部肉瘤;血管肉瘤;叶状囊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韧带样瘤;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上皮样肉瘤;骨外软骨肉瘤;骨外骨肉瘤;纤维肉瘤;胃肠道间质瘤(GIST);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瘤(通常称为“血管肉瘤”);卡波西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淋巴管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神经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等)。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组织(例如骨髓)的癌症,会导致大量异常血细胞产生并进入血液。白血病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淋巴瘤是起源于免疫系统细胞的癌症。例如,淋巴瘤可能起源于通常在淋巴系统中成熟的骨髓衍生细胞。淋巴瘤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霍奇金淋巴瘤(HL),其特征在于存在一种称之为里-施细胞的细胞。目前有6种公认的HL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示例包括:结节硬化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混合细胞型CHL、淋巴细胞消减型CHL、淋巴细胞为主型C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另一种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包括一大类不同的免疫系统细胞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进一步分为具有惰性(生长缓慢)病程的癌症和具有侵袭性(生长快速)病程的癌症。目前有61种公认的NHL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AIDS相关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Burkitt样淋巴瘤(小无裂细胞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T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鼻T细胞淋巴瘤、小儿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转化型淋巴瘤、治疗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脑癌包括任何脑组织癌症。脑癌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神经胶质瘤(例如,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脑膜瘤、垂体腺瘤、前庭神经鞘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成神经管细胞瘤)等。
癌症的“病理学”包括所有损害患者健康的现象。这包括但不限于异常或无法控制的细胞生长、转移、对邻近细胞正常功能的干扰、异常水平的细胞因子或其他分泌产物的释放、炎症或免疫反应的抑制或加重、瘤形成、前癌病变、恶性肿瘤、侵入周围或远处的组织或器官(例如淋巴结)等。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癌症复发”和“肿瘤复发”及其语法变体,是指在诊断出癌症后肿瘤或癌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尤其是,当癌组织中发生进一步的癌细胞生长时,可能发生复发。类似地,当肿瘤细胞扩散到局部或远处的组织和器官中时会发生“肿瘤扩散”;因此肿瘤扩散包括肿瘤转移。当肿瘤生长局部扩散以通过压缩,破坏或预防正常器官功能而损害相关组织的功能时,就会发生“肿瘤侵袭”。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转移”是指器官或身体部位中癌性肿瘤的生长,其与原始癌性肿瘤的器官无直接联系。应理解的转移包括微转移,微转移是在器官或身体部位中存在不可检测量的癌细胞,其与原始癌性肿瘤的器官无直接联系。转移也可以定义为过程的几个步骤,例如癌细胞离开原始肿瘤部位,以及癌细胞迁移和/或侵袭身体的其他部位。
组合物
药物组合物。适合的抗CD24药剂可以适合于治疗用途(例如,适于人类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形式提供。备选地或组合地,可以提供对CD15、CD47、CD104、CD133或CD257具有特异性的药剂用于治疗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一种或更多种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实体,且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和/或酯类或其溶剂化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抗CD24药剂的用途包括与另一种治疗剂(例如,另一种抗感染剂)组合使用。可以通过将具有预期纯度的所述药剂与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赋形剂和/或稳定剂混合来制备包含抗CD24药剂的治疗性制剂(雷明顿药学大全,第16版,Osol,A.Ed.(1980))(例如,采用冻干制剂或水溶液形式)。具有抗CD24药剂的组合物的配制、给药和施用方式应符合良好的医疗管理规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正在治疗的特定疾病、正在治疗的特定哺乳动物、个体患者的临床状况、疾病的病因、药剂的递送部位、给药方法、给药时间表以及医师已知的其他因素。
“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是指可用于制备安全、无毒、预期的药物组合物的赋形剂,包括兽医用途以及人类药物用途可接受的赋形剂。这种赋形剂可以是固体、液体、半固体,或者在气溶胶组合物的情况下为气态。
用于口服给药的固体制剂可以采用任何能使患者在规定时间内接受规定量的抗体分子的形式。所述口服制剂可以采用多种固体制剂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或粉剂。或者,固体制剂也可以在单次或多次给药前作冻干处理并制成溶液。抗体组合物通常应在生物学相关的pH范围内进行配制,并可在储存期间进行缓冲处理以保持适当的pH范围。液体和固体制剂通常都需要在较低温度(例如,2-8℃)下储存以便在更长时间内其保持稳定性。
配制的抗体组合物(尤其是液体制剂)可以含有抑菌剂,以防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储存期间的蛋白水解,包括但不限于有效浓度(例如,~1%w/v)的苯甲醇、苯酚、间甲酚、氯丁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某些患者可能禁用抑菌剂。因此,冻干制剂可以在含有或不含此类组分的溶液中复溶。可以向缓冲液体或固体抗体制剂中加入其他组分,包括但不限于作为冷冻保护剂的糖(包括但不限于多羟基烃,例如山梨醇、甘露醇、甘油和半乳糖醇和/或二糖,例如蔗糖、乳糖、麦芽糖或海藻糖),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加入相关盐(包括但不限于NaCl、KCl或LiCl)。此类抗体制剂(尤其是计划长期储存的液体制剂)将依赖于总摩尔渗透压浓度的有用范围来提高长期稳定性。
所述抗体分子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给药途径单独或与旨在帮助治疗个体的其他药剂组合施用于所述个体,包括但不限于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其具体实施例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膜内注射或肌肉内注射)、吸入给药、鼻内或局部给药。
所述给药途径应基于技术人员已知的许多考虑因素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治疗的预期生理化学特征。例如,在2-8℃或更高温度下,可以提供所述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还可将所述制剂用于肠胃外注射。适当时,所述制剂可以包括防腐剂、稳定剂、缓冲剂、抗氧化剂和/或其他添加剂。所述制剂可以含有二价阳离子(包括但不限于MgCl2、CaCl2和MnCl2)和/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Polysorbate-80(TWEEN 80TM)、Polysorbate-60(TWEEN60TM)、Polysorbate-40(TWEEN 40TM)和Polysorbate-20(TWEEN 20TM)聚氧乙烯烷基醚,包括但不限于BRIJ 58TM、BRIJ 35TM以及其他,例如TRITONX-100TM、TRITONX-114TM、NP40TM、Span85和
Figure BDA0003488624660000251
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
Figure BDA0003488624660000252
121))。此类组分的任何组合均可构成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酯”是指药学上可接受并具有所需药理学性质的盐和酯。这些盐包括可以在化合物中存在的酸性质子,能够与无机或有机碱反应下形成的盐。合适的无机盐包括用碱金属形成的无机盐,例如钠、钾、镁、钙、铝。合适的有机盐由有机碱如胺碱形成,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丁三醇、N-甲基葡糖胺等。此类盐还包括用无机酸(例如盐酸和氢溴酸)和有机酸(例如乙酸、柠檬酸、马来酸以及烷烃和芳烃磺酸如甲磺酸和苯磺酸)形成的酸加成盐。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包括由化合物中存在的羧基,磺酰氧基和磷酸氧基形成的酯,例如C1-6烷基酯。当存在两个酸性基团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可以是单酸单盐或酯或二盐或酯;类似地,当存在两个以上酸性基团时,可以盐化或酯化一些或全部的这些基团。本发明中的化合物可以以未盐化或未酯化的形式或以盐化和/或酯化的形式存在,化合物的命名旨在包括原始(未酯化和未酯化)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酯。此外,本发明中某些化合物可以以多种立体异构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的命名旨在包括所有单一立体异构体和这种立体异构体的所有混合物(包括外消旋或其他形式)。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生理上可耐受的”及其语法变体是指组合物、载体、稀释剂和试剂可互换使用,这些材料可以施用于人,且不产生阻止组合物施用的不良生理效应。
“剂量单位”是指适合特定待治疗个体的单一剂量的物理离散单位。每个单位含有预定量的活性化合物,所述活性化合物经计算以产生与所需药物载体相关的治疗效果。剂量单位形式的规格受(a)活性化合物的特征和待实现的治疗效果,以及(b)本领域这种复合活性化合物的局限性影响。
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使个体与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24药剂接触一段时间来减少所述个体中的病毒载量或其他慢性病毒感染标志物(例如,在HBV感染的情况下,HBV表面抗原),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些情况下消除所述个体中的所述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引起慢性感染的病毒,例如通过整合到所述宿主基因组中引起慢性感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慢性肝炎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慢病毒,例如,HIV-1、HIV-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毒是疱疹病毒,例如,单纯疱疹病毒(HSV)、人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卡波西肉瘤相关病毒(HHV-8)、Epstein-Barr病毒(EBV)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通过使个体与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15药剂、抗CD104药剂、抗CD133药剂、抗CD257药剂接触一段足以消除病毒感染细胞的时间来减少所述个体中的病毒载量或其他慢性病毒感染标志物(例如,在HBV感染的情况下,HBV表面抗原),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些情况下消除所述个体中的所述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
有效剂量的抗CD24药剂可以不会对未感染细胞或整个宿主产生明显毒性的剂量,显著减少病毒载量或其他慢性病毒感染标志物,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根除慢性病毒的存在,包括但不限于HBV。在一些实施例中,治疗可使所述个体血液中的病毒抗原(例如,HBsAg)水平无法被检测到。对未感染细胞(例如,肝细胞)的影响可以通过血液中肝细胞标志物释放情况来监测。预计会检测到低水平的此类标志物,因为所述感染细胞被杀灭,但所述剂量足够低以至于不存在剂量限制性毒性。使用常规标准(例如,CDCAE v 5)评估时,不良反应分级最好低于3级,并且可以低于2级或低于1级。
所述疗程可以少于约12周、少于约8周、少于约4周,并且可以是,例如,1-12周、2-12周、4-12周、4-8周等。给药频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每周两次、每隔一天一次、每天一次、每两周一次等,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给药频率是每周一次。在一些实施例中,给予一个以上疗程的治疗。
在其他实施例中,抗CD24药剂的施用与特异性靶向在病毒感染细胞上有所上调的第二抗原的药剂的施用相结合。目的标志物包括,例如,CD15、CD104、CD257、CD105、CD133和CD47。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二抗原结合的所述药剂是抗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施用靶向CD24和第二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双特异性抗体,其一条臂结合CD24和CD3e(重定向T细胞、CD16a(重定向NK细胞)或杀伤细胞上的其他细胞表面蛋白以靶向CD24过表达群体。在另一实施例中,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NKT细胞或靶向具有所述CAR部分的CD24的NK细胞可用于杀灭含有病毒的细胞。
有效的治疗将减少个体中病毒感染细胞的数量,并且优选地将病毒感染细胞数量消除至不可检测的水平。例如,病毒抗原(例如HBsAg)的水平可以降低至少1个对数或更多、2个对数或更多,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使血液中的病毒抗原水平小于1ng/ml、小于0.5ng/ml、小于0.1ng/ml、小于0.05ng/ml、小于0.01ng/ml。HBsAg(测量单位:IU/ml)也可能相较于基线降低1个对数、2个对数或更多。所述抗原(单位:IU/ml)可能无法被检测到,例如,在一些定量分析中,<0.05。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治疗”等通常是指获得期望的药理学和/或生理学作用。预防作用指的是对疾病或其症状的完全或部分预防,治疗作用指的是对疾病和/或疾病导致的不良反应实现部分或完全稳定或治愈。术语“治疗”涵盖了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疾病的任何治疗,包括:(a)防止受试者患上疾病和/或出现症状,其中所述受试者可能易患上该疾病或出现该症状但尚未确诊;(b)抑制该疾病和/或症状,即阻止其发展;或(c)缓解该疾病和/或症状,即,使疾病和/或症状消退。需要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包括受影响的受试者(例如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以及需要预防的受试者(例如易感性增加者、感染可能性增加者、疑似感染者、疑似隐性感染者等)。
治疗性治疗是在给药前对受影响受试者进行的治疗,而预防性治疗是在给药前对未受影响的受试者进行的治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试者在治疗前受影响或疑似受影响的可能性增加。在一些实施例中,怀疑所述受试者受影响的可能性增加。
可以用抗CD24药剂治疗的疾病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感染,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癌症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癌症,例如由HBV、HCV、HDV感染引起的肝癌;口咽癌和生殖系统癌症,例如由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外阴癌、肛门癌和阴茎癌;与疱疹病毒感染相关的癌症;等等。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感染”是指生物体(即,受试者)中的至少一个细胞被病毒感染的任何状态。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传染原”是指外来生物实体。例如,传染原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真菌。传染病是由传染原引起的疾病。一些传染原在某些条件下不会引起可识别的症状或疾病,但在变化的条件下有可能引起症状或疾病。标的方法可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感染,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染是慢性感染,即在长达1周、2周等的时间内未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的感染。在一些情况下,慢性感染涉及将病原体遗传因子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例如逆转录病毒、慢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用本发明的方法治疗感染通常涉及病原体,其生命周期至少有一部分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即胞内期。本发明的方法可更有效地去除感染细胞。
术语“联合施用”、“共同施用”和“与……组合”包括在无特定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同时、并发或依次施用两种或更多种治疗剂(例如,抗CD24药剂和抗病毒剂,和/或靶细胞特异性抗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同时存在于所述细胞或所述受试者体内,或同时发挥其生物学或治疗效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剂包含在同一组合物或单位剂型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剂包含在单独的组合物或单位剂型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治疗剂施用之前(例如,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周、2周、3周、4周、5周、,6周、8周或12周之前)、伴随或之后(例如,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周、2周、3周、4周、5周、6周、8周或12周之后)施用第一药剂。
抗CD24药剂的施用可以与任何数量的其他抗病毒剂的联合施用相结合。此类药剂可以包括,例如,进入抑制剂Myrcludex-b、抗NTBC抗体、HBV核苷类似物(例如TDF、TAF、ETC)等。抗CD24药剂可以与第二抗病毒剂组合施用,例如,HBsAg释放抑制剂(核酸聚合物)、HBV核心抑制剂、靶向HBV(或HDV)的siRNA、免疫调节剂(TLR激动剂等)、RT或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性疫苗等。其他抗病毒剂可以包括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干扰素-λ、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索非布韦、雷迪帕韦、奥比他韦、帕利瑞韦、利托那韦、达萨布韦、格佐匹韦、艾尔巴韦、阿那匹韦、declatasvir或beclabuvir。
抗CD24药剂不需要但可以任选地与一种或更多种增强活性或以其他方式提高治疗效果的药剂一起配制。这些通常以与本文所用相同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使用,或按迄今为止所用剂量的1至99%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治疗通过施用标的抗CD24药剂和/或调理靶细胞的另一种药剂的组合(联合施用)来实现。
治疗也可以与其他活性剂组合,例如抗生素、细胞因子、抗病毒剂等。抗生素类别包括青霉素类,例如,青霉素G、青霉素V、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羧苄西林、萘夫西林、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使用,例如头孢克洛、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拉氧头孢等;碳青霉烯类;单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多粘菌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甲硝哒唑;壮观霉素;甲氧苄啶;万古霉素;等。还可以包括细胞因子,例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2等。抗病毒剂,例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也可用于治疗。
“治疗有效剂量”或“治疗剂量”是指足以实现所需的临床结果(即,达到治疗效果)的量。治疗有效剂量可以在一次或更多次施用中施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对人CD24具有特异性的抗体,其任选地为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抗CD24抗体以小于8mg/kg体重、小于2.5mg/kg、小于1mg/kg、小于0.75mg/kg、小于0.5mg/kg、小于0.25mg/kg、小于0.1mg/kg、小于0.05mg/kg、小于0.01mg/kg的剂量施用。所述治疗剂量可以是,例如,0.1至5mg/kg、0.25至5mg/kg、0.5至5mg/kg、0.75至5mg/kg、1至5mg/kg;0.1至2.5mg/kg、0.25至2.5mg/kg、0.5至2.5mg/kg、0.75至2.5mg/kg;0.1至1mg/kg、0.25至1mg/kg、0.5至1mg/kg、0.75至1mg/kg等。
剂量和频率可能因所述抗CD24药剂的半衰期而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类指南将针对所述活性剂的分子量进行调整,例如,使用抗体片段时、使用抗体偶联物时、使用抗CD24药剂时等。局部给药(例如鼻内、吸入等)或全身给药(例如i.m.、i.p.、i.v.、s.c.等)时,所述剂量也可以发生变化。
抗CD24药剂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施用,包括局部给药、口服给药、肠胃外给药、肺内给药和鼻内给药。肠胃外输注包括肌内、静脉内(推注或缓慢滴注)、动脉内、腹膜内、鞘内或皮下给药。可以任何医学上可接受的方式施用抗CD24药剂。这可以包括通过肠胃外途径(例如静脉内、血管内、动脉内、皮下、肌肉内、肿瘤内、腹膜内、心室内、硬膜内或其他途径)注射以及通过口服、鼻腔、眼部、直肠或局部给药。通过诸如积存注射或可侵蚀植入物的方式缓释给药也明确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尤其考虑局部递送,例如通过导管递送至一根或更多根动脉,例如肾动脉或供应局部肿瘤的血管。
如上所述,抗CD24药剂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一种或更多种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成分,其与标的药剂组合以促进其应用)一起配制。合适的载体包括无菌生理盐水,而已知药学上可接受的其他水性和非水性等渗无菌溶液和无菌悬浮液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溶液。“有效量”是指能够改善或延缓疾病、退化或受损病症进展的量。有效量可根据个体情况确定,部分基于对待治疗的症状和寻求的结果的考量。有效量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采用这些因素并仅通过常规实验来确定。
抗CD24药剂通常以包含活性治疗剂和另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形式给药。优选的剂型取决于预期的给药方式和治疗应用。基于所需制剂,所述组合物还可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毒载体或稀释剂,其定义为通常用于配制用于动物或人给药的药物组合物的载体。选择稀释剂以免影响所述组合的生物活性。此类稀释剂的示例是蒸馏水、生理磷酸盐缓冲盐水、林格氏溶液、葡萄糖溶液和Hank’s溶液。另外,所述药物组合物或制剂还可以包括其他载体、佐剂或无毒、非治疗性、非免疫原性稳定剂等。
组合物可以制备为注射剂,其可以是液体溶液或悬浮液;也可以制备适合于在注射之前在液体载体中溶解或悬浮的固体形式。如上所述,所述制剂还可以乳化或包封在脂质体或微粒(例如聚丙交酯、聚乙交酯或共聚物)中以增强佐剂效果。Langer,Science 249:1527,1990 and Hanes,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8:97-119,1997.本发明的药剂可以积存注射或植入物制剂的形式施用,所述积存注射或植入物制剂可以允许活性成分持续或脉冲释放的方式配制。药物组合物通常配制成无菌的、基本等渗的,并且完全符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所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规定。
可通过细胞培养或实验动物中诸如用于确定LD50(50%群体致死的剂量)和LD100(100%群体致死的剂量)的标准制药程序来确定所述抗CD24药剂的毒性。毒性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剂量比是治疗指数。从这些细胞培养测定和动物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可用于进一步优化和/或定义治疗剂量范围和/或亚治疗剂量范围(例如,人用剂量)。确切的制剂、给药途径和剂量可由个体医师根据患者的病状进行选择。
试剂盒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所述方法中的试剂盒。标的试剂盒可以包括抗CD24药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抗CD24药剂以剂型(例如,治疗有效剂型)提供。在试剂盒中,抗CD24药剂可以液体或固体形式装于任何适宜的包装(例如,棒状包装、剂量包装等)中。试剂盒中的所述药剂可以装于相同或不同的容器中。所述药剂也可以装于同一容器中。除上述组分外,标的试剂盒可能进一步包括(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实施标的方法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可能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标的试剂盒中,其中一种或更多种可能存在于试剂盒中。这些说明书可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印在合适的介质或基材(例如,其上印有信息的一张纸或几张纸)、试剂盒包装、包装说明书等之上的印刷信息。这些说明书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其上已记录有信息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软盘、光盘(CD)、便携式闪存驱动器等。这些说明书可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网址,可以借此通过互联网访问远程网站上的信息。
本发明现已得到充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实验
提出以下示例是为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公开并叙述构建及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并且无意限制发明人所认为其发明的范围,也无意表示以下实验是全部或唯一进行的实验。已经努力确保所使用数字(例如数量、温度等)的准确性,但是应该允许存在一些实验误差和偏差。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份数为重量份数,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温度为摄氏度,压力指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
为了包括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已根据发明人发现或提出的特定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预期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列举的特定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例如,由于密码子冗余,可以在不影响蛋白质序列的情况下改变潜在的DNA序列。此外,出于对生物功能等效性的考虑,可以在不影响生物作用种类或数量的情况下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所有这些修改都会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示例1
为了确定对抗HBV感染的宿主细胞靶标,我们对宿主细胞表面蛋白进行了筛选,这些蛋白在HBV感染时表达增加。使用可从Biolegend获得的人细胞表面标志物筛选(PE)试剂盒、人抗体组套检测(PE)试剂盒来比较HBV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之间的表面蛋白表达水平。我们使用2.2.15细胞(携带HBV基因组的HepG2衍生细胞)作为HBV感染细胞,并将表面蛋白表达水平与未感染HepG2细胞的相应水平进行比较。有趣的是,我们发现2.2.15细胞包含两种不同的群体,一种表现出高CD47表达(CD47H),另一种表现出低CD47表达(CD47L)。利用FACS,我们分离了这两个群体,并将CD47H 2.2.15细胞和CD47L 2.2.15细胞的表面蛋白表达与HepG2进行了比较,鉴定了一组在CD47H和CD47L 2.2.15细胞中相较于HepG2均有所升高的表面标志物(表1)。我们还证实,CD47L和C47H 2.2.1.5细胞都含有相当水平的HBsAg和DNA。为了确认这一点,我们还用HBV基因组和新霉素选择质粒转染了HepG2细胞,并选择了包含HBV基因组的克隆,证实这些HBV感染细胞确实使这些蛋白质的表面表达有所上调。
表1
表面蛋白的表达随着HBV感染而增加。
<u>表面标志物</u> <u>增加倍数</u>
CD24 10
CD15 6
CD104 4
CD257 5
CD105 2
CD133* 36
CD47 5(选定的克隆)
*通过qPCR确定
在存在HBV的情况下,表达增加最多的表面蛋白是CD24。通过qPCR测定,我们发现CD24转录水平升高。我们的qPCR筛选还发现,与未感染细胞相比,HBV感染细胞中的CD133mRNA显著升高。我们假设CD24的特定靶向对HBV有害。靶向CD24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对人CD24具有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其他靶向CD24的方法包括使高亲和力肽与CD24(已融合或未融合Fc,已或未聚乙二醇化)、人血清白蛋白(HSA)或结合IgG或HSA的蛋白质结合。另一种靶向CD24的潜在方法是使用一种正常配体(即Siglec-10或P-选择素),使其发生突变(“突变蛋白”样),以作为拮抗剂与半衰期延长模块(例如Fc或HSA)融合。CD24表达也可以通过靶向CD24的CRISPR、siRNA或LNA降低。与CD24结合的小分子也可用于破坏CD24轴,包括CD24的DNA/RNA适配体。
使用RAAPID-TKG方法准备具有人源化肝脏的NSG小鼠。这些小鼠的嵌合肝脏含有鼠和人肝细胞。这些小鼠缺乏B和T细胞,但保留了巨噬细胞。小鼠可以有效感染人肝炎病毒,包括HBV、HCV和HDV。我们用来自感染患者的HBV接种物感染这些小鼠,以在血清中建立HBV DNA高水平复制和HBsAg表达。
用抗人CD24、抗人CD47(见表1)、两者的组合或溶媒对照品处理小鼠队列。使用的剂量是通常用抗人CD47(200μg/天,IP给药)治疗癌症时所用的剂量(Weiskopf等人,科学(2013))。小鼠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并监测血清中HBV DNA、HBsAg和人白蛋白的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见表2)。
表2
每日高剂量给药方案的时间进程
Figure BDA0003488624660000331
UD,不可检测。N/A,不适用。PTW,给药后周数。每天向所有小鼠给予200μg各指定抗体。在指定时间点测量人白蛋白(hAlb,mg/ml)、HBV DNA(拷贝数/ml)和HBsAg(ng/ml)。SWA11和ML5是小鼠单克隆抗人CD24抗体的示例。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以8mg/kg(200μg/只小鼠)的剂量每天给药一次并持续4周,单独施用抗CD47抗体对HBsAg或HBV DNA也无任何影响,这可能表明感染细胞中的HBV-CD47未普遍升高。抗人CD24能够完全根除HBsAg。使用SWA11或ML5抗人抗体时,情况确实如此。然而,人白蛋白也被根除,这表明不仅杀灭了HBV感染细胞,也杀灭了所有人肝细胞,包括未感染肝细胞。这表明,在该剂量下,抗人CD24可有效根除HBV,但会对未感染肝细胞产生非预期毒性,导致所有人肝细胞被杀灭。事实上,以200ug/只小鼠(8mg/kg)的剂量施用抗人CD24时,未感染小鼠中人白蛋白下降,这表明该剂量对未感染细胞产生非预期毒性。我们推断,这些小鼠看起来状态仍然良好是因为它们的嵌合肝脏中仍然有完整的小鼠肝细胞,这些肝细胞不受抗人CD24的靶向作用,并且可以维持正常的肝功能。
这通过用相同剂量(8mg/kg)的抗小鼠CD24治疗免疫功能正常的普通小鼠(不携带任何人肝细胞)得到了证实。这导致小鼠肝细胞被高水平杀伤,表现为ALT水平快速升高(见表3)和明显的临床毒性,随后死亡。
表3
与普通小鼠中高剂量抗小鼠CD24相关的毒性。
Figure BDA0003488624660000341
在一定时间段内向BALB/c小鼠给予指定量的大鼠抗小鼠CD24以及大鼠抗小鼠CD24和大鼠抗小鼠CD47的组合进行治疗。对小鼠行为进行评分并测量结束时的ALT。每天向BALB/c小鼠给予一次200μg(8mg/kg)大鼠抗小鼠CD24或大鼠抗小鼠CD24和大鼠抗小鼠CD47的组合并持续四天后,小鼠变得非常虚弱,且在两个治疗组中都发现ALT升高。因此,我们认为,8mg/kg剂量的抗CD24抗体会对宿主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
然而,我们意外发现,此类普通小鼠对较低剂量的抗小鼠CD24耐受性更好,并且每周两次给予25μg(1m/kg)时,ALT水平保持正常,表明并未杀灭未感染小鼠肝细胞(见表4)。
表4
普通小鼠对低剂量的抗小鼠CD24方案意外表现出良好耐受性。
用较低剂量的方案(25μg大鼠抗小鼠CD24或25μg大鼠抗小鼠CD24加100μg大鼠抗小鼠CD47)治疗小鼠,每周给药两次。治疗两周后,所有小鼠看起来都比较健康,这些小鼠的ALT水平与对照小鼠相当(未示出),这表明不存在肝细胞毒性。
Figure BDA0003488624660000351
用低剂量抗人CD24方案治疗受HBV感染的人源化小鼠时,仍能观察到HBsAg逐渐消失,但未完全根除人白蛋白,这表明感染肝细胞被特异性杀灭,而未感染肝细胞受到的损害相对较少。(见表5)。
表5
低剂量抗人CD24方案对HBV感染细胞的功效和特异性。
按不同频率用不同剂量的指定抗体来治疗在接种HBV阳性患者血清后发生或未发生慢性HBV感染的嵌合体小鼠(阴影单元格表示治疗期)。HBV感染状态标记为“是”(对于慢性HBV感染)或“否”(对于未感染小鼠)。“HDV”表示受HBV慢性感染的嵌合体小鼠被HDV阳性患者血清重复感染。在指定时间点测量小鼠血清中的人白蛋白(hAlb,mg/ml)、HBsAg(ng/ml)和HDV RNA(拷贝数/ml)。“UD”表示不可检测。
Figure BDA0003488624660000352
Figure BDA0003488624660000361
未感染HBV的嵌合体小鼠(#562和#563)在两周内人白蛋白水平保持稳定。类似地,两周内向未感染HBV的嵌合体小鼠(#567和#571)给予小鼠抗人CD24(25μg或1mg/kg)或小鼠抗人CD24加抗人CD47(100μg)时,人白蛋白水平未显著下降。这些数据表明,低剂量小鼠抗人CD24(25μg或1mg/kg)或小鼠抗人CD24加抗人CD47(100μg或4mg/kg)对嵌合体小鼠而言是更安全的剂量。此外,慢性感染HBV的嵌合体小鼠在未接受任何抗体治疗的情况下(#544),其HBsAg在两周内保持不变。相反,两周内以每周两次的频率向嵌合体小鼠(#547和#548)给予小鼠抗人CD24(100μg或4mg/kg)或小鼠抗人CD24加抗人CD47(100μg或4mg/kg)时,观察到人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因此,随后以更低的抗体剂量和频率治疗嵌合体小鼠,例如两周内每周给予25μg(1mg/kg)(#562A和#543)、12.5μg(0.5mg/kg)(#550)和6.25μg(0.25mg/kg)(#567A)。在这些剂量下,仅治疗两周后,HBV慢性感染嵌合体小鼠中的HBsAg便已被根除,并且在治疗结束后仍然检测不到HBsAg。此外,抗人CD24治疗可根除HDV-HBV重复感染嵌合体小鼠(#563A)中的HDV RNA和HBsAg。
这些数据表明,基于低剂量的方案可以显著减少HBsAg和HBV DNA,这可能部分通过以更可控且更具特异性的方式杀灭HBV感染细胞来介导,这种方案也是治疗HBV感染患者的理想选择。由于患者的总肝细胞群体中只有一小部分被HBV感染,而且未感染肝细胞可以扩张以取代可能被抗人CD24去除或杀死的HBV感染肝细胞,因此抗人CD24提供了一种新的、极具吸引力的革命性慢性HBV感染治疗方法。理想的益处包括:
·快速、可控地减少HBsAg。这可以帮助克服HBsAg介导的对宿主抗HBV免疫应答的免疫抑制,进一步有助于控制和根除HBV。
·杀灭和去除HBV感染肝细胞。这解决了HBV感染中凭借现有疗法无法解决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即整合HBV基因组。这可以降低与HBV相关的癌症风险。
·疗程非常短。仅需要少量剂量的抗人CD24即可实现预期的治疗预后。这与现有必须终生给药的抗HBV疗法形成鲜明对比,因为现有疗法只能抑制HBV,而不能根除HBsAg或HBV感染。
·给药非常方便。每周给予一次(给药频率甚至可能更低)抗人CD24便可以达到预期的抗HBV效果。这与现有必须每天给药一次的疗法形成对比。
CD24也可能在感染了其他引起慢性感染的病毒的细胞中有所升高,例如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其中一些慢性病毒感染与随后的癌症形成密切相关。
我们检验了CD24抗体也具有抗癌作用的假设。我们选择了表现出高CD47表达的HBV感染细胞,这些细胞已知会在胁腹皮下注射后6周内于NSG小鼠中形成肿瘤。在胁腹皮下注射之前,我们将每100万个细胞与10μg(20μg/只小鼠或0.8mg/kg)的抗人CD24、抗人CD15、抗人CD47、抗人CD24和抗人CD15的组合、抗人CD24和抗人CD15以及抗人CD47的组合或IgG同种型对照品一起预孵育。仅用20μg/只小鼠(0.8mg/kg)的抗人CD24进行预处理时,完全无法形成肿瘤(图1)。
除抗病毒和抗癌作用外,在CD24不适当地升高导致免疫细胞无法有效消除病理性细胞(例如纤维化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免疫细胞无法有效去除患病细胞)的情况下,靶向CD24和/或其免疫细胞的结合伴侣Siglec-10的疗法也可能具有临床益处。
NSG小鼠缺乏功能性B、T和NK细胞,但仍具有功能性巨噬细胞。在我们的人源化小鼠中观察到的抗病毒作用可能部分通过吞噬活性介导,这在使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和HepG2.2.1.5细胞(携带HBV基因组)进行的体外吞噬作用测定中得到了证实,其中施用抗CD24抗体可以增强对HBV感染细胞的吞噬清除。
我们进一步确定了靶向HBV感染细胞中升高的其他表面标志物的抗体能否增强吞噬清除一事。事实上,靶向CD15、CD47、CD104、CD133、CD257的抗体显示对HepG2.2.1.5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这表明靶向CD15、CD47、CD104、CD133、CD257的疗法可能是有效的抗病毒疗法(图2)。尽管抗CD47抗体在我们的HBV感染小鼠中未表现出抗病毒功效,但这可能表明HBV感染细胞中CD47的升高程度不一致,具体如我们的2.2.1.5CD47H和CD47L群体测试结果所示。然而,抗CD15、抗CD104、抗CD133和抗CD257药剂更有可能具有真正的抗HBV治疗功效,因为这些标志物在2.2.1.5CD47H和CD47L细胞中均有所升高
材料和方法
抗体。小鼠抗人CD24(克隆号ML5和克隆号SWA11)、大鼠抗小鼠CD24分别购自Biolegend(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和Creative Biolab(纽约州雪莉)。小鼠抗人CD47(克隆号B6H12)购自BD Bioscience(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
具有背景NOD.Cg-Prkdcscid Il2rgtm1Wjl/SzJ(货号:005557)的小鼠、BALB/c和NSG小鼠购自Jackson Laboratory Inc(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曼多)。所有小鼠都饲养在斯坦福大学研究动物机构的无病原体屏障设施中,并让辐照小鼠随意摄取食物和高压灭菌水。所有动物程序均按照斯坦福大学机构动物护理和使用委员会(IACUC)批准的方案进行。
使用RAPIPID-TKG方法人源化小鼠。rAAV8-HSVtk(4x1013 vg/kg)用生理盐水溶液调至250μl,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接种到小鼠(~25g)中。在rAAV8-HSVtk给药两到三周后,向小鼠给予两剂5mg/kg(鼠体重)更昔洛韦(GCV)(货号:315110,APP Pharmaceuticals,伊利诺伊州绍姆堡镇),间隔两天,以诱发损害。使用Element DC兽用生化分析仪(货号:6330-ALT,HESKA,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弗兰德)测量处理过的鼠血清中升高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这是衡量肝损伤的指标。用购自BioIVT(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冷冻人肝细胞(批号:TVR)对ALT水平升高(>200IU/L)的小鼠进行脾内移植。移植4周后,按照制造商的方案使用人白蛋白ELISA定量试剂盒(货号:E88-129,Bethyl Laboratories Inc.,美国得克萨斯州蒙哥马利)测定鼠血清中的人白蛋白。人肝细胞的移植效率通过人白蛋白水平进行体内估算,并在处死时使用Photoshop软件6.2(Adobe,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通过计算人肝细胞在总肝脏切片中所占的面积进行估算。通常,移植后六周,每周向嵌合体小鼠给予一次仓鼠单克隆抗小鼠CD95抗体(200μg/kg)——小鼠肝细胞特异性细胞凋亡的诱导剂,以维持人白蛋白水平。
嵌合体小鼠的HBV和HDV感染。将鼠血清中人白蛋白>2mg/ml的嵌合体小鼠用于肝炎病毒感染实验。所有肝炎病毒感染均通过尾静脉注射进行。为了建立慢性HBV感染,向嵌合体小鼠注射100μL HBV阳性患者来源的人血清(批号S1072)。HBV接种两到三周后,如下所述,通过qPCR测量HBV DNA拷贝数,并使用HBsAg定量试剂盒(Alpha Diagnostic Intl.inc,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测量HBsAg。在丁型肝炎病毒(HDV)重复感染的情况下,用50μL HDV阳性患者血清重复感染滴度>106IU HBV DNA/ml的HBV慢性感染小鼠。重复感染三周后,收集小鼠血清并按如下所述通过RT-PCR测量小鼠血清中的HDV RNA。对于抗病毒研究,在指定时间点用不同剂量的小鼠抗人CD24(克隆号ML5或克隆号SWA11)治疗慢性HBV感染的嵌合体小鼠。监测HBV DNA和HBsAg,并在重复感染情况下监测HDV RNA。
病毒学测量。为了确定鼠血清中的HBV DNA拷贝数(10μl),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使用Zymo病毒DNA试剂盒(货号:D3017,Zymo Research,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提取来自鼠血清样本(10μl)的HBV DNA。同时,将AcroMetrix HBV(货号:965003,AcroMetrix,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贝尼西亚)标准对照品以10倍增量连续稀释、提取,并使用Bio-Rad CFX96实时系统(Bio-Rad,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赫拉克勒斯)并行进行HBV qPCR测定。使用SssoAdvancedUniversal Probes Supermix(货号:1725281,Bio-Rad,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赫拉克勒斯)以及由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美国爱荷华州科尔维尔)合成的引物和探针按照本文所述进行qPCR反应。HBV正向引物:5′-AGTGTGGATTCGCACTCCT-3′,反向引物:5′-GAGTTCTTCTTCTAGGGGACCTG-3′,探针:5′FAM-CCAAATGCCCCTATCTTATCAACACTTCC-IABFQ 3′。使用Bio-Rad QX200数字液滴PCR系统(Bio-Rad Labs,加利福尼亚州赫拉克勒斯)在两步反应中定量分析HDV病毒血症。使用Zymo ZR病毒RNA试剂盒(货号:R1035,Zymo Research,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分别分离鼠血清(10μl)和10倍连续稀释HDV阳性标准血清(10μl)中的HDV RNA。将20微升洗脱的RNA与1.25μLRNAse-OUT(货号10777-019,ThermofisherScientific,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置于新PCR试管中,接着在94℃下加热2分钟,然后立即置于干冰上冷冻。这一步对于RNA松弛并实现最佳逆转录至关重要。在湿冰上解冻后,将RNA与AccuPower RocketScript RT预混合液(货号:K2104,Bioneer Corporation,韩国)以及50fmol反向引物(5′-GGTCGGCATGGCATCTCCA-3′)组合,循环反应条件如下:在30℃下反应5分钟,在70℃下反应2小时,在95℃下反应5分钟。靶向HDV基因组高度保守区域的ddPCR引物和探针序列由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美国爱荷华州科尔维尔)合成。正向引物:5′-GGCWCTCCCTTAGCCATCCG-3′,反向引物:5′-GGTCGGCATGGCATCTCCA-3′,探针:5′FAM-CTCCTWCGGATGCCCAGGTCGGAC-IABFQ-3′。
HBV慢性感染嵌合体小鼠的抗体治疗。HBV慢性感染嵌合体小鼠用指定IgG同种型对照、小鼠抗人CD24、小鼠抗人CD47或小鼠抗人CD24和CD47的组合进行治疗。对照品包括发生和未发生HBV感染的对照嵌合体小鼠。在指定时间点,在重复感染的情况下测量人白蛋白(hAlb,mg/ml)、HBV DNA(拷贝数/ml)和HBsAg(ng/ml)以及HDV RNA(拷贝数/ml)。基线数据表示治疗前的初始值。PTW数据表示该治疗周后的值。如果治疗两周后在嵌合体小鼠中仍可检测到HBsAg,则每周向嵌合体小鼠给予一次25μg小鼠抗人CD24,持续两周以作进一步治疗。
示例2
在健康志愿者和HBV感染患者中通过开放性、多剂量研究评估抗CD24抗体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PK)。
逐步剂量递增研究设有七个初始单剂量组,每个组有6名参与者。剂量分别为0.05、0.1、0.25mg/kg、0.5mg/kg、1mg/kg、2mg/kg和3mg/kg,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或按单剂量递增研究中观察到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确定的其他间隔进行静脉或皮下给药。在给药后4周内,每周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一次抽血,以评估他们的CBC、CMP和凝血功能。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被定义为最低剂量,其中1/6的参与者在给药后28天内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AE)(按CTCAE v5.0进行评估)。
然后,每周对低于DLT的3个最高剂量组给予一次抗CD24抗体,持续4周。在末次给药后4周内,每周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一次抽血,以评估他们的CBC、CMP和凝血功能。最大耐受剂量(MTD)被定义为最高剂量,其中0/6的参与者出现3级或更高级别的AE。
选择该MTD来评估抗CD24抗体在治疗HBV患者方面的功效。
招募的所有HBV患者都符合接受核苷类似物(例如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DF)、丙酚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治疗的标准。所有患者将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至少3个月,并在接受抗人CD24抗体期间继续使用核苷类似物。以MTD、1/3MTD和1/9MTD每周向HBV患者给予一次抗CD24抗体,持续4周。每周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一次抽血,以评估他们的CBC、CMP、Coag、HBV DNA和定量HBV sAg。
示例3。
单克隆抗体介导HBV细胞系的吞噬清除
通过阻断多细胞表面分子增强对HBV感染细胞的体外吞噬作用。在封闭或阻断抗体存在的情况下,标记病毒感染细胞并将其与巨噬细胞混合。HepG2.2.15细胞在PGK启动子下用含有mCherry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导后,用mCherry(红色)标记。将Raw 264.7细胞置于含10%FBS的IMDM培养基中培养,并用50nM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MA,Sigma-Aldrich)和10ng/ml M-CSF活化所述细胞。活化两天后,分离Raw264.7并将其置于37℃下用0.1mM钙黄绿素AM(绿色)标记30分钟。将已标记的HepG2.2.15和Raw264.7细胞按1:10的比例混合,接种于8孔腔室载玻片上,并用低速离心机使其快速附着5分钟。然后,将细胞置于含50nM PMA和10ng/ml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IMDM中培养。将所述指定抗体加入每个孔中,使最终浓度为10-20μg/ml。共培养24小时后,将细胞用PBS洗涤3次并固定于含有DAPI的抗褪色培养基上。图像采用KEYENCE BZ-X710一体式荧光显微镜(美国KEYENCE Corp.,美国伊利诺伊州伊塔斯加)捕获。
图2A-2F中展示的是封闭抗体或对照抗体的相应结果。A.IgG2a阴性对照。B.抗CD24。C.抗CD15。D.抗CD47。E.抗CD104。F.抗CD133。G.抗CD257。
用mCherry(红色)标记病毒感染细胞HepG2.2.15。用钙黄绿素AM(绿色)标记巨噬细胞RAW264.7。箭头表示在存在不同抗体(抗CD24、抗CD15、抗CD47、抗CD104、抗CD133、抗CD257)的情况下,RAW 264.7细胞对HepG2.2.1.5细胞的体外吞噬作用发生的位置(通过绿色标记的RAW 264.7细胞内红色斑点(即HepG2.2.1.5细胞片段)的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在IgG2a对照抗体存在的情况下未观察到吞噬作用。
这些数据表明,至少在体外,这些封闭抗体具有增强对病毒感染细胞的吞噬作用的效用。具体就抗CD24抗体而言,令人惊讶的是,作为抗病毒剂使用时,有效剂量低于基于体外吞噬作用结果预测的剂量。抗病毒剂量通过示例1中所示的体内实验加以确定。

Claims (47)

1.一种减少个体中的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使所述个体与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24药剂接触一段足以减少所述病毒量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与CD24、P-选择素或siglec10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是人,并且所述抗CD24药剂特异性作用于人CD2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是人,并且所述抗CD24药剂是与人CD24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治疗有效剂量是足以杀灭感染细胞且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的剂量。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24小时的时间内施用的所述抗体治疗剂量小于8mg/kg。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7天的时间内施用的所述抗体治疗剂量小于8mg/kg。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24小时的时间内施用的所述抗体治疗剂量小于1mg/kg。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7天的时间内施用的所述抗体治疗剂量小于1mg/kg。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疗程为1-24周。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疗程为1-8周。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疗程为1-4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与特异性靶向在病毒感染细胞上有所上调的第二抗原的药剂组合施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抗原选自CD15、CD104、CD257、CD105、CD133和CD47。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与CD24以及在病毒感染细胞上有所上调的所述第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与减少所述病毒引起的细胞再感染的药剂组合施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少所述病毒引起的细胞再感染的所述药剂选自进入抑制剂Myrcludex-b、抗NTBC抗体和核苷类似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苷类似物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DF)、丙酚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与第二抗病毒剂组合施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病毒剂是HBsAg释放抑制剂、HBV核心抑制剂、靶向HBV(或HDV)的siRNA、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异戊烯化抑制剂、RT或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性疫苗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引起慢性感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人乳头瘤病毒(HPV)、Epstein-Bar病毒(EBV)、卡波西肉瘤相关病毒(HHV-8)或单纯疱疹病毒(HSV)。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HBV。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与HDV结合的HBV。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HBV基因组在治疗后从个体中予以消除。
26.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治疗后所述个体血液(血清或血浆)中HBsAg的水平低于1IU/ml或1ng/mL。
27.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治疗前浓度,所述个体血液中的HBsAg浓度在治疗后下降至少1个对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实现了HBsAg血清学转换,即转换为抗HB阳性。
29.根据权利要求22-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正在接受病毒驱动型癌症预防和治疗。
30.一种包含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24药剂、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组合物。
31.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抗CD24抗体。
32.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人源化抗CD24抗体。
33.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与CD24的亮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基序结合的抗CD24抗体。
34.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与P-选择素以及在病毒感染细胞上有所上调的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
35.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CD24药剂是与Siglec10以及在病毒感染细胞上有所上调的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
36.一种减少个体中的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使所述个体与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15药剂接触一段足以减少所述病毒量的时间。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是人,并且所述抗CD15药剂是与人CD15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治疗有效剂量是足以杀灭感染细胞且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的剂量。
39.一种减少个体中的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使所述个体与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104药剂接触一段足以减少所述病毒量的时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是人,并且所述抗CD104药剂是与人CD104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治疗有效剂量是足以杀灭感染细胞且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的剂量。
42.一种减少个体中的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使所述个体与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133药剂接触一段足以减少所述病毒量的时间。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是人,并且所述抗CD133药剂是与人CD133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治疗有效剂量是足以杀灭感染细胞且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的剂量。
45.一种减少个体中的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使所述个体与治疗有效剂量的抗CD257药剂接触一段足以减少所述病毒量的时间。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是人,并且所述抗CD257药剂是与人CD257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治疗有效剂量是足以杀灭感染细胞且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的剂量。
CN202080053873.2A 2019-06-12 2020-06-09 治疗病毒性感染的方法 Pending CN1142866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60533P 2019-06-12 2019-06-12
US62/860,533 2019-06-12
PCT/US2020/036805 WO2020251941A1 (en) 2019-06-12 2020-06-09 Methods to treat viral infec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6692A true CN114286692A (zh) 2022-04-05

Family

ID=7378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3873.2A Pending CN114286692A (zh) 2019-06-12 2020-06-09 治疗病毒性感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7263A1 (zh)
EP (1) EP3983017A4 (zh)
JP (1) JP2022536717A (zh)
KR (1) KR20220019805A (zh)
CN (1) CN114286692A (zh)
AU (1) AU2020290417A1 (zh)
CA (1) CA3142483A1 (zh)
IL (1) IL288713A (zh)
MX (1) MX2021015236A (zh)
TW (1) TW202112821A (zh)
WO (1) WO202025194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8187A1 (en) * 2005-09-23 2007-04-05 Pathologica, Llc. Methods for treating viral infections using polyamine analogs
US20110293610A1 (en) * 2000-06-16 2011-12-01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Antibodies that immunospecifically bind to b lymphocyte stimulator protein
WO2013132256A1 (en) * 2012-03-07 2013-09-12 Ucl Business P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viral-mediated infection and disease in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
US20160145348A1 (en) * 2013-03-14 2016-05-26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modify cells for therapeutic objectives
US20180282386A1 (en) * 2015-10-06 2018-10-04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herapeutic compounds and methods
US20190038685A1 (en) * 2017-08-07 2019-02-07 The Nemours Foundation Zika virus treatment of cd24-positive tumors and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t cell activation and treating or preventing zika virus inf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3610A1 (en) * 2000-06-16 2011-12-01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Antibodies that immunospecifically bind to b lymphocyte stimulator protein
US20070078187A1 (en) * 2005-09-23 2007-04-05 Pathologica, Llc. Methods for treating viral infections using polyamine analogs
WO2013132256A1 (en) * 2012-03-07 2013-09-12 Ucl Business P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viral-mediated infection and disease in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
US20160145348A1 (en) * 2013-03-14 2016-05-26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modify cells for therapeutic objectives
US20180282386A1 (en) * 2015-10-06 2018-10-04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herapeutic compounds and methods
US20190038685A1 (en) * 2017-08-07 2019-02-07 The Nemours Foundation Zika virus treatment of cd24-positive tumors and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t cell activation and treating or preventing zika virus infec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NGLING LI ET AL.: "CD24 Polymorphisms Affect Risk and Progression of", 《HEPATOLOGY》 *
MING TAN ET AL.: "Saliva as a source of reagent to study human susceptibility to avian influenza H7N9 virus infection",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
PINAR AKSOY ET AL.: "HPV16infectionofHaCaTsisdependenton β4 integrin,and α6 integrinprocessing", 《VIROLOG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88713A (en) 2022-02-01
KR20220019805A (ko) 2022-02-17
WO2020251941A1 (en) 2020-12-17
EP3983017A4 (en) 2023-10-11
JP2022536717A (ja) 2022-08-18
US20220347263A1 (en) 2022-11-03
CA3142483A1 (en) 2020-12-17
MX2021015236A (es) 2022-03-22
TW202112821A (zh) 2021-04-01
EP3983017A1 (en) 2022-04-20
AU2020290417A1 (en)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65874C2 (ru) Матричные рибонуклеиновые кислоты для усиления иммунных ответов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US8193157B2 (en) Antiviral therapies
Agrawal et al. Anti-HIV therapy: Curr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Altmeyer Virus attachment and entry offer numerous targets for antiviral therapy
JP2020203947A (ja) Ns5a、ns5bまたはns3阻害剤を使用する、b型肝炎ウイルス感染症を処置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18526332A (ja) 抗ウイルス活性効能を有するペプチド及びこれを含む組成物
TW202104214A (zh) 化合物
US20230227527A1 (en) Tcr-t cell therapy targeting epstein-barr virus
TW202142561A (zh) 抗hpv t細胞受體和工程化細胞
US10870691B2 (en) Antibodies and fragments thereof that bind hepatitis B virus protein X
US20220347263A1 (en) Methods to treat viral infections
US20150165009A1 (en) Tlr5 ligands,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related thereto
Sterjovski et al. HIV-1 entry inhibitors: classes, applications and factors affecting potency
US20210186977A1 (en) Medical uses
Jekle et al. CD4-BFFI: a novel, bifunctional HIV-1 entry inhibitor with high and broad antiviral potency
CA2492554A1 (en) 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l-fmau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Karami et al. Immunology of HCV and HBV in Renal Failure and Transplantation
JP2004043444A (ja) 抗Fas抗体を含有する成人T細胞白血病治療用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