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6070A -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6070A
CN114286070A CN202210117964.9A CN202210117964A CN114286070A CN 114286070 A CN114286070 A CN 114286070A CN 202210117964 A CN202210117964 A CN 202210117964A CN 114286070 A CN114286070 A CN 114286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screen
picture
whee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79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希亮
李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79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6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6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6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投影设备包括用于在屏幕上投射出投影画面的投影本体、用于拍摄包括投影画面和屏幕的图像的摄像头、用于带动投影本体在水平面内转动及移动的旋转组件、用于带动投影本体相对水平面转动的升降组件以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获取投影画面和屏幕的位置信息,并控制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投影画面与屏幕重合。通过物理调整投影设备的方式自动将投影画面调整成预设形状,并且自动和屏幕对准,避免了需要用户去手动调整超短焦投影本体调整投影画面方正度以及和屏幕对准的操作,没有画面像素清晰度的损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投影设备是一种将图像或视频等画面投射到幕布上的智能显示产品。投射比是指投影设备成像清晰时投影距离与投射画面宽度的比值。一般来说,投射比小于1的定义为短焦投影机,投射比在0.4以内的定义为超短焦投影机。
一般的超短焦投影机产品,由于投影镜头出射光的角度很大,超短焦投影机产品的投影画面是否方正受机身摆放角度的影响比较大,用户在摆放时需要仔细手动调整投影机机身前后和左右的倾角,以使投影画面与屏幕对齐。在后续的使用中如果不小心移动了投影机机身,则又需要手动仔细调整,比较麻烦繁琐。
为了改善解决超短焦投影机产品需要手动仔细调整投影画面使其和屏幕对齐的问题,有些超短焦投影产品采取了电子校正的方案来使投影画面自动变方正,其实现原理是使用摄像头或者TOF(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技术的缩写)传感器判断投影画面的不方正程度,然后按照投影画面宽和高的小值直接将画面裁切成方正的矩形画面。但是这种简单裁切画面的电子校正方案,会裁切掉很多的像素,牺牲画面的分辨率,而且画面左右两边通常还存在不能同时对焦清晰的问题,影响画面清晰度和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手动调整繁琐及电子校正会损失像素清晰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投影设备,包括
投影本体,用于在屏幕上投射出投影画面;
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用于拍摄包括所述投影画面和所述屏幕的图像;
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投影本体在水平面内转动及移动;
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投影本体相对水平面转动;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摄像头、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屏幕的位置信息并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本体投射出的投影画面与所述屏幕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一驱动件、第二轮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轮转动;所述第二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轮转动;所述第一轮与第二轮分别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脚及第三驱动件,所述伸缩脚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脚调整其伸出所述投影本体的长度,所述伸缩脚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前侧或后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所述投影本体的投射方向,所述伸缩脚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前侧;
所述第一轮与第二轮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后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脚位于所述投影本体沿前后方向的中线上,所述第一轮与第二轮以所述投影本体前后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投影设备为超短焦投影设备,所述投影本体具有用于投射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及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的顶部;
所述摄像头的视场角大于所述投影镜头的投射角。
一种投影设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投影设备,所述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摄像头拍摄的投影设备投射于屏幕的投影画面和所述屏幕的图像;
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投影设备需要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相对水平面需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及需要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设备投射出的投影画面与所述屏幕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投影画面的图形与屏幕的图形,获取两个图形的位置信息;
根据两个图形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投影画面的图形的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与屏幕的图形的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投影画面的图形的中心距离屏幕的图形的中心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生成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
一种投影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拍摄的投影设备投射于屏幕的投影画面和所述屏幕的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投影设备需要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相对水平面需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及需要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控制与投影设备连接的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设备投射出的投影画面与所述屏幕重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摄像头拍摄投影本体朝屏幕投射的投影画面和屏幕的图像,控制器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后判断出需要将投影本体旋转调整的方向和角度大小,以及投影本体和屏幕对准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控制旋转组件,带动投影本体左右旋转,使投影画面的左右两边长度相同;控制升降组件,带动投影本体相对水平面转动,调整投影本体的前后倾角,使投影画面的上下两边长度相同,从而使投影画面的形状调整成方正的形状;控制旋转组件,带动投影本体左右移动和/或前后移动,使投影画面与屏幕的各边对齐,从而使投影画面和屏幕重合。本申请通过物理调整投影设备的方式自动将投影画面调整成预设形状,并且自动和屏幕对准,避免了需要用户去手动调整投影画面的形状以及和屏幕对准的操作,极大地提升投影设备的智能程度和用户体验。相比其它的电子软件校正方案,没有画面像素清晰度的损失,也不会有电子校正存在的画面左右两边不能同时对焦清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投影设备调整投影画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投影本体;110、投影镜头;20、摄像头;310、第一轮;320、第二轮;410、伸缩脚;50、屏幕;100、投影画面;200、投影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包括投影本体10、摄像头20、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及控制器。具体地,投影本体10用于在屏幕50上投射出投影画面100。摄像头20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10,用于拍摄包括所述投影画面100和所述屏幕50的图像。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10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投影本体10在水平面内转动及移动。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10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投影本体10相对水平面转动。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1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摄像头20、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摄像头20拍摄的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100的位置信息和屏幕50的位置信息,并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本体10投射出的投影画面100与所述屏幕50重合。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投影设备为超短焦投影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于长焦、短焦等其他类型的投影设备。
参照图3,其中以摄像头20所在位置为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以摄像头20垂直屏幕50的方向为Y方向,以屏幕50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以屏幕50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XY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
通过摄像头20拍摄投影本体10朝屏幕50投射的投影画面100和屏幕50的图像,控制器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后判断出需要将投影本体10旋转调整的方向和角度大小,以及投影本体10和屏幕50对准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控制旋转组件,带动投影本体10左右旋转(绕Z轴在水平面旋转),使投影画面100的左右两边长度相同;控制升降组件,带动投影本体10相对水平面转动,其转轴平行于屏幕(升降组件沿Z方向或相对Z轴倾斜的方向升降,对应地投影本体10绕X轴旋转),调节投影本体10的前后倾角,使投影画面100的上下两边长度相同,从而使投影画面100的形状调整成矩形的形状;控制旋转组件,带动投影本体10左右(沿X方向)移动和/或带动投影本体10前后(沿Y方向)移动,使投影画面100和屏幕50的各边对齐,从而使投影画面100和屏幕50重合。本申请通过物理调整投影设备的方式自动将投影画面100调整成预设形状(例如矩形),并且自动和屏幕50对准,避免了需要用户去手动调整投影画面100的形状以及和屏幕50对准的操作,极大地提升投影设备的智能程度和用户体验。相比其它的电子软件校正方案,没有画面像素清晰度的损失,也不会有电子校正存在的屏幕50画面左右两边不能同时对焦清晰的问题。
其中,投影本体沿X方向的两侧为左右,沿Y方向的两侧为前后,沿Z方向的两侧为上下。
参照图2、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轮310、第一驱动件、第二轮320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轮310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轮310转动;所述第二轮320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轮320转动;所述第一轮310与第二轮320分别位于所述投影本体10底部的左右两侧。其中,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投影本体10内,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所述摄像头20拍摄的投影画面100与屏幕的图像,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从而控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转动,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轮310转动,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轮320转动,进而使投影本体10在水平面内沿Y方向或X方向移动,以调节投影画面100的大小和与屏幕50之间的位置;或者使投影本体10以第一轮310为旋转中心或者以第二轮320为旋转中心在水平面内转动,以调节投影画面100左右两边的长度。
参照图2、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脚410及第三驱动件,所述伸缩脚410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脚410调整其伸出所述投影本体10的长度,所述伸缩脚410位于所述投影本体10底部的前侧或后侧,即伸缩脚410长度调节过程中,带动投影本体10的其中一侧绕其另一侧相对水平面转动。其中,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投影本体10内,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所述摄像头20拍摄的投影画面100与屏幕50的图像,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从而控制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脚410动作,以调节伸缩脚410伸出投影本体10的长度,带动投影本体10相对水平面转动,调节投影本体10相对水平面的上下倾角,进而调节投影画面100上下两边的长度。比如伸缩脚410与投影本体10的底部螺纹配合,驱动伸缩脚410转动,即可调节其伸出投影本体10的长度;或者伸缩脚410与投影本体10的底部滑动配合,驱动伸缩脚410移动,即可调节其伸出投影本体10的长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轮310、第一驱动件、第二轮320、第二驱动件、伸缩脚410及第三驱动件均设置在投影本体10内,投影本体10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轮310、第二轮320和伸缩脚410对应的开口,以使第一轮310、第二轮320和伸缩脚410的一部分分别从投影本体10的底部侧面露出。一方面,第一轮310、第二轮320和伸缩脚410作为投影本体10的支脚,对投影本体10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第一轮310、第二轮320和伸缩脚410作为物理调节结构,分别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调整投影本体10的位置和/或姿态,以使所述投影本体10投射出的投影画面100与所述屏幕50重合。
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当投影画面100左边的长度大于右边的长度,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位于左侧的第一轮310转动,使投影本体10在水平面内向右旋转,以使投影画面100的左边的长度与右边的长度调整至相同。
当投影画面100的中心靠近屏幕50的右侧,则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轮310转动及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轮320转动,使投影本体10在水平面内朝左侧移动,使投影画面100的中心与屏幕50的中心重合。
当投影画面100的整体大小大于屏幕50的大小,则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轮310转动及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轮320转动,使投影本体10在水平面内朝靠近屏幕50的方向移动,使投影画面100的轮廓与屏幕50的轮廓重合,各边对齐。
当投影画面100上边的长度大于下边的长度,则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伸缩脚410转动,使伸缩脚410伸出投影本体10的长度缩短,带动投影本体10相对水平面向下转动,以使投影画面100上边的长度与下边的长度调整至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轮310与第二轮320为万向轮。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为电机。伸缩脚410为具有螺纹或者齿轮的转轴,第三驱动件通过螺纹或者齿轮传动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实现沿投影本体高度方向的移动。
参照图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投影本体10具有用于投射出所述投影画面100的投影镜头110。所述投影镜头110及摄像头20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10的顶部。可选地,投影镜头110及摄像头20位于投影本体10前后方向的中线上,便于控制器确定投影本体10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简化处理过程。可选地,所述摄像头20位于所述投影镜头110投射方向的后方,确保摄像头20能将投影画面100全部拍摄到,以便控制器全面准确分析存在的偏差,进而控制旋转组件与升降组件对投影本体10进行调整。所述摄像头20的视场角大于所述投影镜头110的投射角,确保摄像头20能将投影画面100全部拍摄到。具体地,所述摄像头20可采用广角摄像头。
可选地,参照图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所述投影本体10的投射方向,所述伸缩脚410位于所述投影本体10的前侧。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设置为一组,通过前侧的伸缩脚410的长度变化,带动投影本体10绕后侧的边缘转动,改变投影本体1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即投影本体10的前后倾角。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组件也可以设置多组,如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投影本体10的前侧且位于其左右两侧;或者设置四组,分别设置在投影本体10的底部四个边角处,根据投影画面100的不同情形对应改变不同侧的伸缩脚410长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所述投影本体10的投射方向,所述第一轮310与第二轮320位于所述投影本体10的后侧。伸缩脚410位于投影本体10的前侧,所述第一轮310与第二轮320位于所述投影本体10的后侧,通过合理布置,使伸缩脚410与第一轮310、第二轮320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调整。进一步地,第一轮310与第二轮320贴近投影本体10的底面设置,避免影响伸缩脚410对投影本体10上下倾角的调节。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述伸缩脚410位于所述投影本体10沿前后方向的中线上,所述第一轮310与第二轮320以所述投影本体10前后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使调节过程中投影本体10整体保持平衡,同时便于控制器根据参数信息调整投影本体10,简化处理流程。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设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投影设备,所述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获取摄像头20拍摄的投影设备投射于屏幕50的投影画面100和所述屏幕50的图像。
S200: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100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50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投影设备需要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相对水平面需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及需要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S300: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本体投射出的投影画面与所述屏幕重合。
具体地,带动投影本体10左右旋转,使投影画面100的左右两边长度相同;带动投影本体10相对水平面旋转(即上下旋转),使投影画面100的上下两边长度相同;带动投影本体10左右移动,使投影画面100和屏幕50中心重合;带动投影本体10前后移动,使投影画面100大小和屏幕50大小完全相同,完成屏幕50自动对准。
本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调整方法,通过分析当前拍摄到的投影画面100与屏幕的图像,根据分析结果控制物理结构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对投影本体10的空间位置进行自动调整,自动将投影画面100调整成预设形状,并且自动和屏幕50对准,使投影画面100与屏幕50重合,避免了需要用户去手动调整投影画面100的形状以及和屏幕50对准的操作,极大的提升投影产品的智能程度和用户体验。相比其它的电子软件校正方案,没有画面像素清晰度的损失,也不会有电子校正存在的屏幕50画面左右两边不能同时对焦清晰的问题。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100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50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包括:
S210:提取所述摄像头20拍摄的图像中投影画面100的图形与屏幕50的图形,获取两个图形的位置信息;
S220:根据两个图形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投影画面100的图形的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与屏幕50的图形的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投影画面100的图形的中心距离屏幕50的图形的中心之间的差值。
S230:根据所述差值生成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
参照图3,根据空间三维坐标系,可确定屏幕50中心的位置及其四个顶点的位置,如屏幕50中心的位置o(x0,y0,z0)、左上顶点A(x1,y0,z1)、左下顶点B(x1,y0,z2)、右上顶点C(x3,y0,z1)、右下顶点D(x3,y0,z2),假设投影画面100的图形的中心的位置o'(x0',y0,z0')及其四个顶点的位置,如左上顶点A'(x1',y0,z1')、左下顶点B'(x2',y0,z2')、右上顶点C'(x3',y0,z3')、右下顶点D'(x4',y0,z4'),通过计算o(x0,y0,z0)与o'(x0',y0,z0')之间的差值,可知投影画面100偏离屏幕50的程度,进而换算成对应投影本体10需要沿X方向与Y方向移动的方向与距离,通过计算A'(x1',y0,z1')与B'(x2',y0,z2')之间的差值,可得到左边的倾斜程度与长度,同理计算C'(x3',y0,z3')与D'(x4',y0,z4')之间的差值,可得到右边的倾斜程度与长度,计算A'(x1',y0,z1')与C'(x3',y0,z3')之间的差值,可得到上边的倾斜程度与长度,计算B'(x2',y0,z2')与D'(x4',y0,z4')之间的差值,可到下边的倾斜程度与长度,从而得到投影画面100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与屏幕50的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之间的差值,再换算成投影本体10需要左右旋转与上下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参照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20拍摄的投影设备投射于屏幕50的投影画面100和所述屏幕50的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100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50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投影设备需要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相对水平面需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及需要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控制与投影设备连接的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设备投射出的投影画面100与所述屏幕50重合。
上述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影本体,用于在屏幕上投射出投影画面;
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用于拍摄包括所述投影画面和所述屏幕的图像;
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投影本体在水平面内转动及移动;
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投影本体相对水平面转动;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摄像头、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屏幕的位置信息,并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本体投射出的投影画面与所述屏幕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一驱动件、第二轮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轮转动;所述第二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轮转动;所述第一轮与第二轮分别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脚及第三驱动件,所述伸缩脚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脚调整其伸出所述投影本体的长度,所述伸缩脚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前侧或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投影本体的投射方向,所述伸缩脚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前侧;
所述第一轮与第二轮位于所述投影本体底部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脚位于所述投影本体沿前后方向的中线上,所述第一轮与第二轮以所述投影本体前后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为超短焦投影设备,所述投影本体具有用于投射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及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投影本体的顶部;
所述摄像头的视场角大于所述投影镜头的投射角。
7.一种投影设备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设备,所述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摄像头拍摄的投影设备投射于屏幕的投影画面和所述屏幕的图像;
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投影设备需要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相对水平面需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及需要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设备投射出的投影画面与所述屏幕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设备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投影画面的图形与屏幕的图形,获取两个图形的位置信息;
根据两个图形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投影画面的图形的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与屏幕的图形的各边长度及各内角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投影画面的图形的中心距离屏幕的图形的中心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生成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
9.一种投影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拍摄的投影设备投射于屏幕的投影画面和所述屏幕的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投影设备需要调整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投影设备需要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相对水平面需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及需要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控制与投影设备连接的旋转组件及升降组件运行,以使所述投影设备投射出的投影画面与所述屏幕重合。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17964.9A 2022-02-08 2022-02-08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286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7964.9A CN114286070A (zh) 2022-02-08 2022-02-08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7964.9A CN114286070A (zh) 2022-02-08 2022-02-08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6070A true CN114286070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1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7964.9A Pending CN114286070A (zh) 2022-02-08 2022-02-08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6070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3182A (ja) * 2003-08-28 2005-03-1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背面投射形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および背面投射形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JP2005201954A (ja) * 2004-01-13 2005-07-28 Nec Viewtechnology Ltd 左右投射方向自動調整装置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
US20060043252A1 (en) * 2004-08-26 2006-03-02 Nec Viewtechnology, Ltd. Tilt angle adjusting device with a shaft and a moment transmission member
US20090002646A1 (en) * 2007-06-27 2009-01-01 Coretronic Corporation Angle-adjusting assembly and angle-adjusting mechanism thereof
US20090059182A1 (en) * 2007-08-29 2009-03-05 Tae-Sin Ha Beam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automatic image adjustment
KR20100082525A (ko) * 2009-01-09 2010-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처리장치 및 영상처리방법
JP2011232474A (ja) * 2010-04-27 2011-11-17 Fujifilm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N102466959A (zh) * 2010-11-04 2012-05-23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
CN204241823U (zh) * 2014-11-21 2015-04-01 上海仪电电子光显技术有限公司 短焦投影仪悬吊装置
JP2015149603A (ja) * 2014-02-06 2015-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05227881A (zh) * 2015-09-15 2016-01-0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画面校正方法及投影设备
CN107861314A (zh) * 2017-12-10 2018-03-30 罗世兰 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投影仪
CN108020983A (zh) * 2017-12-10 2018-05-11 罗世兰 自动调整投影区域的投影仪
CN213982686U (zh) * 2020-12-21 2021-08-17 深圳创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键机械校正图像垂直梯形的投影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3182A (ja) * 2003-08-28 2005-03-1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背面投射形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および背面投射形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JP2005201954A (ja) * 2004-01-13 2005-07-28 Nec Viewtechnology Ltd 左右投射方向自動調整装置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
US20060043252A1 (en) * 2004-08-26 2006-03-02 Nec Viewtechnology, Ltd. Tilt angle adjusting device with a shaft and a moment transmission member
US20090002646A1 (en) * 2007-06-27 2009-01-01 Coretronic Corporation Angle-adjusting assembly and angle-adjusting mechanism thereof
US20090059182A1 (en) * 2007-08-29 2009-03-05 Tae-Sin Ha Beam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automatic image adjustment
KR20100082525A (ko) * 2009-01-09 2010-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처리장치 및 영상처리방법
JP2011232474A (ja) * 2010-04-27 2011-11-17 Fujifilm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N102466959A (zh) * 2010-11-04 2012-05-23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
JP2015149603A (ja) * 2014-02-06 2015-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CN204241823U (zh) * 2014-11-21 2015-04-01 上海仪电电子光显技术有限公司 短焦投影仪悬吊装置
CN105227881A (zh) * 2015-09-15 2016-01-0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画面校正方法及投影设备
CN107861314A (zh) * 2017-12-10 2018-03-30 罗世兰 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投影仪
CN108020983A (zh) * 2017-12-10 2018-05-11 罗世兰 自动调整投影区域的投影仪
CN213982686U (zh) * 2020-12-21 2021-08-17 深圳创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键机械校正图像垂直梯形的投影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3683A1 (zh) 云台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终端及飞行器系统
US8104899B2 (en) Beam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automatic image adjustment
CN112584113B (zh) 基于映射校正的宽屏投影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39488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6162159A (zh) 测量并校正镜头的倾角的系统和方法
US94388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tereoscopic image sensors
CN108574825B (zh) 一种云台摄像机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8200417B (zh) 一种在投影单元梯形校正中获取最大矩形投影图像的方法
CN114727081B (zh) 投影仪投影校正方法、装置及投影仪
US202200948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rojection picture, and projection device
CN107454371B (zh) 投影区域的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13281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127565A (zh) 标定方法、标定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84950B1 (ko) 파노라마 이미지화를 위한 시스템
CN111988591A (zh) 一种投影画面的平移方法、装置和投影设备
CN112995625A (zh) 用于投影仪的梯形校正方法及装置
KR101517824B1 (ko) 지형지물의 위치변화를 반영하는 공간이미지의 도화처리 시스템
CN114222102A (zh)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28542B (zh) 用于投屏显示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投屏显示设备
CN114286070A (zh)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11270A (zh) 一种用于100%offset三维切片式投影成像系统的图像修正方法
CN113645397A (zh) 移动目标对象的跟踪方法、装置及跟踪系统
CN113645456B (zh) 投影图像校正方法、投影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30210A1 (en) Correcting distortion from camera pitch angle
CN115103124A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模组主动对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