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1179A -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1179A
CN114281179A CN202111606114.7A CN202111606114A CN114281179A CN 114281179 A CN114281179 A CN 114281179A CN 202111606114 A CN202111606114 A CN 202111606114A CN 114281179 A CN114281179 A CN 114281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pu
mos transistor
switch unit
forced shutdown
mo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61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平
洪丰
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albom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albom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albom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albom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61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1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1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1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 Micro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强制关机动作;在检测到强制关机动作后,对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本申请解决了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4秒强制关机后开机失效的问题,且具有便于重启开机、成本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当计算机出现死机的时候,通过长按开关机按键(例如按下4秒)以使计算机强制关机,然后再按下开关机按键,计算机可正常开机,以恢复正常。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由于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本身的设计存在缺陷,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在x86架构标准的开关机电路环境中,对计算机进行强制关机后,再按开关机按键,计算机系统无法开机,必须拔掉电源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供电全部切断,再重新插上电源进行供电,才能开机,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强制关机后开机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强制关机动作;
在检测到强制关机动作后,对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到强制关机动作后,通过对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可以使Intel apollo lake初始化,再次按下开关机按键时,计算机可重新开机,不需要拔掉电源,方便快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包括与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的监测控制电路,所述监测控制电路包括:
计时控制模块,与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用于监测按键信号,并在按键信号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输出控制信号;其中,CPU为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
复位模块,与计时控制模块、CPU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且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 、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时,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其中,CPU的SOC_PWROK引脚用于检测SYSPWRGD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下开关机按键时,CPU监测到相应的按键信号,计时控制模块对按下开关机按键的时间进行计时,当按键信号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计时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给复位模块。同时,复位模块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 、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则CPU目前处于强制关机状态,通过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可以使CPU初始化,再次按下开关机按键时,计算机可重新开机,不需要拔掉电源,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计时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与开关机按键、电源VCC、CPU连接,用于接收按键信号以截止;
储能控制单元,与第一开关单元(11)、复位模块(2)连接,用于在第一开关单元截止时存储电能,并在存储到预定电量时,输出控制信号。
优选的,所述储能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电源VCC 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第一电容C1的一端、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和/或,所述第一开关单元采用MOS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按下开关机按键时,第一开关单元导通,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电阻R1连接点的电位为低电平。按下开关机按键,第一开关单元截止,电源VCC给第一电容C1充电;当按下开关机按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第一电容C1充电到预定电量,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电阻R1连接点的电位变为高电平,该高电平为控制信号,即输出控制信号。第一电容C1充电到预定电量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实现计时功能。
优选的,所述复位模块包括:
第二开关单元,与计时控制模块、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导通;
第三开关单元,与第二开关单元、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用于在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为低电平时导通;
第四开关单元,与第三开关单元、CPU的SOC_PWROK引脚、地连接,用于在检测到CPU的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时导通;
其中,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均导通时,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采用MOS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均导通时,CPU的RSMRST信号引脚与地接通,RSMRST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实现复位。
优选的,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五MOS管Q5,第三MOS管Q3的栅极和电源VCC、第五MOS管Q5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Q3的源极和第四开关单元连接,第三MOS管Q3的漏极和第二开关单元连接;第五MOS管Q5的栅极和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第五MOS管Q5的源极接地;
和/或,第四开关单元包括第四MOS管Q4和第六MOS管Q6,第四MOS管Q4的栅极和电源VCC、第六MOS管Q6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Q4的源极接地,第四MOS管Q4的漏极和第三开关单元连接;第六MOS管Q6的栅极和CPU的SOC_PWROK引脚连接,第六MOS管Q6的源极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MOS管Q3和第五MOS管Q5中至少有一个处于截止状态,可起到隔离作用,使SLEEP_S4信号和RSMRST信号不会相互影响。第四MOS管Q4和第六MOS管Q6中至少有一个处于截止状态,可起到隔离作用,使SYSPWRGD信号和RSMRST信号不会相互影响。
优选的,所述复位模块还包括:
控制单元,与第三开关单元连接,用于在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时,控制第三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储能子单元和开关控制子单元,其中:
储能子单元,用于在系统供电断开时,向开关控制子单元供电;
开关控制子单元,与储能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储能子单元的供电时长,控制第三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间。
优选的,所述储能子单元包括第九电阻R9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系统电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开关控制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和/或,开关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七MOS管Q7和第八MOS管Q8,第七MOS管Q7的栅极和储能子单元连接,第七MOS管Q7的源极接地,第七MOS管Q7的漏极和电源VCC、第八MOS管Q8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Q8的源极接地,第八MOS管Q8的漏极和电源VCC、第三开关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和第四MOS管Q4均导通后,CPU的RSMRST信号引脚与地接通,CPU的RSMRST信号引脚变为低电平。而强制关机时,系统电断电,第二电容C2放电,第七MOS管Q7继续保持导通,第八MOS管Q8截止。而当第二电容C2放完电后,第七MOS管Q7截止,第八MOS管Q8导通,此时,第三MOS管Q3的栅极为低电平,第三MOS管Q3截止,CPU的RSMRST信号引脚与地断开,CPU的RSMRST信号引脚变为高电平,RSMRST信号能迅速恢复,CPU进行初始化,使CPU能迅速为下一步操作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强制关机时,通过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可以使CPU初始化,再次按下开关机按键时,计算机可重新开机,不需要拔掉电源,方便快捷;
2.通过MOS管、电阻、电容组成监测控制电路,并利用监测控制电路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不需要编辑程序,工作量小,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CPU的供电架构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CPU强制关机过程的信号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的供电架构图;
图4是本申请中CPU强制关机过程的信号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计时控制模块;11、第一开关单元;12、储能控制单元;2、复位模块;21、第二开关单元;22、第三开关单元;23、第四开关单元;24、控制单元;241、储能子单元;242、开关控制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7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相关技术中,基于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的工作状态有以下几种:G3状态(G3)、关机状态(S5)、休眠状态(S4)、睡眠状态(S3)和开机状态(S0),其中:
G3状态(G3):切断所有供电。
关机状态(S5):计算机系统只有待机供电。
休眠状态(S4):计算机系统只有待机供电。
睡眠状态(S3):内存供电,其他部分供电与S5和S4的供电状态相同。
开机状态(S0):计算机系统所有的部件都供电。
参考图1,上述工作状态中,具体涉及到的信号以及供电类型有:SLEEP_S3、SLEEP_S4、RSMRST、SYSPWRGD、待机电和系统电,其中:
SLEEP_S3:由CPU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在S5/S4/S3状态下为低电平,在S0状态下为高电平,用于控制系统供电。
SLEEP_S4:由CPU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在S5/S4状态下为低电平,在S0/S3状态下为高电平,用于控制内存供电。
RSMRST:计算机待机电稳定指示信号,由外围电路发给CPU。
SYSPWRGD:计算机系统电稳定指示信号,由外围电路发给CPU。
参考图2,CPU在强制关机过程包括H阶段和I阶段,其中:
H阶段:强制关机,SLEEP_S3/SLEEP_S4变为低电平,关闭系统电。
I阶段:关机状态,存在待机电,RSMRST信号维持高电平,SYSPWRGD信号变为低电平。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检测强制关机动作。
S200:在检测到强制关机动作后,对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
具体的,参考图3,开关机按键(SW)的一端和CPU、电源VCC连接,开关机按键的另一端接地,当未按下开关机按键时,开关机按键与CPU连接点的电位为高电平,当按下开关机按键时,开关机按键与CPU连接点的电位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为按键信号。
当检测到按键信号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且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则判断为检测到强制关机动作。
通过将CPU的RSMRST信号引脚变为低电平,以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在强制关机过程包括J阶段和K阶段,其中:
J阶段:按下开关机按键,SLEEP_S3/SLEEP_S4变为低电平,关闭系统电。
K阶段:关机状态,存在待机电,RSMRST信号重置,SYSPWRGD信号变为低电平。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按下开关机按键进行强制关机,此时,检测到按键信号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并识别到将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则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使CPU初始化。再次按下开关机按键时,可重新开机。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参考图3和图5,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包括与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的监测控制电路,监测控制电路包括计时控制模块1和复位模块2。计时控制模块1与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用于监测按键信号,并在按键信号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输出控制信号,其中,CPU为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复位模块2与计时控制模块1、CPU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且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 、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时,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其中,CPU的SOC_PWROK引脚用于检测SYSPWRGD信号。
可选的,计时控制模块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和储能控制单元12,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1与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用于接收按键信号以截止。储能控制单元12与第一开关单元11、复位模块2连接,用于在第一开关单元11截止时存储电能,并在存储到预定电量时,输出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11采用第一MOS管Q1,第一MOS管Q1为N型MOS管,其中,第一MOS管Q1的栅极和电源VCC、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第一MOS管Q1的漏极和储能控制单元12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11也可以采用三极管。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控制单元12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复位模块2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一电容C1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一电容C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电容C1并联设置。
可选的,为了保护第一MOS管Q1,计时控制模块1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电源VCC、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
当未按下开关机按键时,第一MOS管Q1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第一MOS管Q1导通,第一MOS管Q1漏极的电位为低电平。当按下开关机按键时,第一MOS管Q1的栅极接地,第一MOS管Q1截止,电源VCC给第一电容C1充电。在强制关机过程中,刚开始按下开关机按键时,电源VCC给第一电容C1充电,第一MOS管Q1漏极的电位依然为低电平;按下开关机按键不放,第一电容C1持续充电,直到第一电容C1充电到预定电量,此时,第一MOS管Q1漏极的电位变为高电平,该高电平作为控制信号,即向复位模块2输出控制信号。
可选的,复位模块2包括第二开关单元21、第三开关单元22和第四开关单元23,其中,第二开关单元21与计时控制模块1、电源VCC、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导通。第三开关单元22与第二开关单元21、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用于在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为低电平时导通。第四开关单元23与第三开关单元22、CPU的SOC_PWROK引脚、地连接,用于在检测到CPU的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时导通。在第二开关单元21、第三开关单元22和第四开关单元23均导通时,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21、第三开关单元22和第四开关单元23采用MOS管;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21、第三开关单元22和第四开关单元23也可以采用三极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21包括第二MOS管Q2,第三开关单元22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五MOS管Q5,第四开关单元23包括第四MOS管Q4和第六MOS管Q6,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五MOS管Q5、第四MOS管Q4和第六MOS管Q6均为N型MOS管。其中,第二MOS管Q2的栅极和第一电阻R1、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电容C1连接,第二MOS管Q2的源极和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Q2的漏极和电源VCC、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连接。
第三MOS管Q3的栅极和电源VCC、第五MOS管Q5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Q3的源极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连接;第五MOS管Q5的栅极和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第五MOS管Q5的源极接地。
第四MOS管Q4的栅极和电源VCC、第六MOS管Q6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Q4的源极接地;第六MOS管Q6的栅极和CPU的SOC_PWROK引脚连接,第六MOS管Q6的源极接地。
在强制关机过程中,当第一电容C1充电到预定电量时,第二MOS管Q2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第二MOS管Q2导通。例如,按下开关机按键4S,计算机强制关机,而第一电容C1充电到预定电量的所需时间可以设置为小于4S,使第二MOS管Q2可持续导通一定的时间。
处于开机状态时,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为高电平,第五MOS管Q5导通,第三MOS管Q3截止。强制关机后,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变为低电平,第五MOS管Q5截止,第三MOS管Q3导通。
处于开机状态时,CPU的SOC_PWROK引脚为高电平,第六MOS管Q6导通,第四MOS管Q4截止。强制关机后,CPU的SOC_PWROK引脚变为低电平,第六MOS管Q6截止,第四MOS管Q4导通。当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和第四MOS管Q4均导通时,CPU的RSMRST信号引脚与地接通,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
可选的,为了保护第二开关单元21、第三开关单元22和第四开关单元23,复位模块2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其中,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二MOS管Q2的漏极、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连接。
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三MOS管Q3的栅极、第五MOS管Q5的漏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五MOS管Q5的栅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四MOS管Q4的栅极、第六MOS管Q6的漏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第六MOS管Q6的栅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CPU的SOC_PWROK引脚连接。
可选的,复位模块2还包括控制单元24,控制单元24与第三开关单元22连接,用于在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时,控制第三MOS管Q3的导通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4包括储能子单元241和开关控制子单元242,其中,储能子单元241用于在系统供电断开时,向开关控制子单元242供电;开关控制子单元242与储能子单元241连接,用于根据储能子单元241的供电时长,以控制第三MOS管Q3的导通时间。
储能子单元241包括第九电阻R9和第二电容C2,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系统电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开关控制子单元242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二电容C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二电容C2并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子单元242采用MOS管,其中,开关控制子单元242包括第七MOS管Q7和第八MOS管Q8,第七MOS管Q7和第八MOS管Q8均为N型MOS管,第七MOS管Q7的栅极和第九电阻R9、第二电容C2连接,第七MOS管Q7的源极接地,第七MOS管Q7的漏极和电源VCC、第八MOS管Q8的栅极连接,第八MOS管Q8的源极接地,第八MOS管Q8的漏极和电源VCC、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控制子单元242也可采用三极管。
第五MOS管Q5和第八MOS管Q8同时截止时,第三MOS管Q3导通;而第五MOS管Q5和第八MOS管Q8中有一个导通时,第三MOS管Q3截止。计算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系统电可给第二电容C2充电,第二电容C2储存电量,此时,第七MOS管Q7的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第七MOS管Q7导通,第八MOS管Q8截止。
强制关机后,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变为低电平,第五MOS管Q5截止。同时,系统电断电,第二电容C2放电,第二电容C2放电过程中,第七MOS管Q7导通,第八MOS管Q8截止,第三MOS管Q3导通,CPU的RSMRST信号引脚变为低电平。当第二电容C2放完电后,第七MOS管Q7截止,第八MOS管Q8导通,第三MOS管Q3截止,CPU的RSMRST信号引脚变为高电平。第二电容C2的放电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二电容C2的放电时长可以为100ms-150ms。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VCC采用3.3V;为了使消除毛刺和便于启动,第一MOS管Q1、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和第七MOS管Q7处的电源VCC也可以采用5V。
可选的,为了保护第七MOS管Q7和第八MOS管Q8,开关控制子单元242还包括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七MOS管Q7的漏极、第八MOS管Q8的栅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和第八MOS管Q8的漏极、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强制关机过程中,第一MOS管Q1截止,第一电容C1充电到预定电量,第二MOS管Q2导通。而系统断电,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变为低电平,第五MOS管Q5截止,同时,第二电容C2放电,第七MOS管Q7导通,而第八MOS管Q8截止,故,第三MOS管Q3导通;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变为低电平,第六MOS管Q6截止,第四MOS管Q4导通,CPU的RSMRST信号引脚与地接通,RSMRST信号引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当第二电容C2放完电后,第七MOS管Q7截止,第八MOS管Q8导通,第三MOS管Q3截止,CPU的RSMRST信号引脚与地断开,RSMRST信号引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通过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可以使CPU初始化,再次按下开关机按键时,计算机可重新开机,不需要拔掉电源,方便快捷。
实施例3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计时控制模块1采用定时芯片U1,定时芯片U1的输入端和第四电阻R4连接,定时芯片U1的输出端和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连接。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按下开关机按键,定时芯片U1的输入端变为低电平,定时芯片U1开始计时,计时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定时芯片U1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第二MOS管Q2导通。
实施例4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复位模块2采用MCU,MCU分别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CPU的RSMRST信号引脚、SOC_PWROK引脚、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
实施例4的实施原理为:MCU检测到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为高电平,并检测到CPU的SOC_PWROK引脚、SLEEP_S4信号引脚为低电平,此时,MCU控制CPU的RSMRST信号引脚的电位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且维持一定时间后,使RSMRST信号引脚的电位重新恢复为高电平。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强制关机动作;
在检测到强制关机动作后,对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
2.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的监测控制电路,所述监测控制电路包括:
计时控制模块(1),与开关机按键、CPU连接,用于监测按键信号,并在按键信号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输出控制信号;其中,CPU为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
复位模块(2),与计时控制模块(1)、CPU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且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时,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其中,CPU的SOC_PWROK引脚用于检测SYSPWRGD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控制模块(1)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11),与开关机按键、电源VCC、CPU连接,用于接收按键信号以截止;
储能控制单元(12),与第一开关单元(11)、复位模块(2)连接,用于在第一开关单元(11)截止时存储电能,并在存储到预定电量时,输出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控制单元(12)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单元(11)、第一电容C1的一端、复位模块(2)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和/或,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采用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2)包括:
第二开关单元(21),与计时控制模块(1)、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导通;
第三开关单元(22),与第二开关单元(21)、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用于在检测到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为低电平时导通;
第四开关单元(23),与第三开关单元(22)、CPU的SOC_PWROK引脚、地连接,用于在检测到CPU的SOC_PWROK引脚为低电平时导通;
其中,第二开关单元(21)、第三开关单元(22)和第四开关单元(23)均导通时,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1)、第三开关单元(22)和第四开关单元(23)中的一个或多个采用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22)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五MOS管Q5,第三MOS管Q3的栅极和电源VCC、第五MOS管Q5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Q3的源极和第四开关单元(23)连接,第三MOS管Q3的漏极和第二开关单元(21)连接;第五MOS管Q5的栅极和CPU的SLEEP_S4信号引脚连接,第五MOS管Q5的源极接地;
和/或,第四开关单元(23)包括第四MOS管Q4和第六MOS管Q6,第四MOS管Q4的栅极和电源VCC、第六MOS管Q6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Q4的源极接地,第四MOS管Q4的漏极和第三开关单元(22)连接;第六MOS管Q6的栅极和CPU的SOC_PWROK引脚连接,第六MOS管Q6的源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2)还包括:
控制单元(24),与第三开关单元(22)连接,用于在对CPU的RSMRST信号引脚进行复位时,控制第三开关单元(22)的导通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4)包括储能子单元(241)和开关控制子单元(242),其中:
储能子单元(241),用于在系统供电断开时,向开关控制子单元(242)供电;
开关控制子单元(242),与储能子单元(241)连接,用于根据储能子单元(241)的供电时长,控制第三开关单元(22)的导通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PU强制关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子单元(241)包括第九电阻R9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系统电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开关控制子单元(242)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和/或,开关控制子单元(242)包括第七MOS管Q7和第八MOS管Q8,第七MOS管Q7的栅极和储能子单元(241)连接,第七MOS管Q7的源极接地,第七MOS管Q7的漏极和电源VCC、第八MOS管Q8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Q8的源极接地,第八MOS管Q8的漏极和电源VCC、第三开关单元(22)连接。
CN202111606114.7A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Pending CN114281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6114.7A CN114281179A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6114.7A CN114281179A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1179A true CN114281179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7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6114.7A Pending CN114281179A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117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2649A1 (en) * 2009-07-15 2011-01-20 Lineage Power Corporation Interrupter, a method of responding to a monitored event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an interrupter
CN102063172A (zh) * 2010-12-29 2011-05-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强制关机电路
CN102707781A (zh) * 2012-05-15 2012-10-03 江苏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软件关机复位系统及方法
CN102981425A (zh) * 2012-11-27 2013-03-20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机电路
CN103105915A (zh) * 2013-02-18 2013-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复位方法及系统
CN103294147A (zh) * 2013-06-24 2013-09-11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开、关机电路及实现方法
US20130283066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Test system for reset and power on or off of computer
WO2017036156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复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209015059U (zh) * 2018-12-17 2019-06-21 武汉思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软开关机电路和强制硬关机电路
CN211239810U (zh) * 2019-12-02 2020-08-11 江苏嘉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虚拟开关电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2649A1 (en) * 2009-07-15 2011-01-20 Lineage Power Corporation Interrupter, a method of responding to a monitored event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an interrupter
CN102063172A (zh) * 2010-12-29 2011-05-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强制关机电路
US20130283066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Test system for reset and power on or off of computer
CN102707781A (zh) * 2012-05-15 2012-10-03 江苏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软件关机复位系统及方法
CN102981425A (zh) * 2012-11-27 2013-03-20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机电路
CN103105915A (zh) * 2013-02-18 2013-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复位方法及系统
CN103294147A (zh) * 2013-06-24 2013-09-11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开、关机电路及实现方法
WO2017036156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复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209015059U (zh) * 2018-12-17 2019-06-21 武汉思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软开关机电路和强制硬关机电路
CN211239810U (zh) * 2019-12-02 2020-08-11 江苏嘉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虚拟开关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文进: "长虹C1951K彩电CPU复位不良引起的故障分析检修", 家电检修技术, no. 04, 31 December 2005 (2005-12-31), pages 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3663B (zh) 一种可控的开关机电路
CN101414210B (zh) 电源适配电路
CN109597701B (zh)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重启的装置
US11139511B2 (en) Control circuit, battery having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battery control method
CN102063172B (zh) 强制关机电路
CN104202029A (zh) 一种单按键开关机电路及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N103576816A (zh) 开关机控制电路
CN114089714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458649A (zh) 主机板定时开机电路
CN100462897C (zh) 具重启控制电路的计算机系统
CN210742886U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
CN103713912A (zh) 一种计算机自动开机电路
CN201242718Y (zh) 自动开机装置
CN114281179A (zh) 一种cpu强制关机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01751102B (zh) 开机信号产生装置
CN202025278U (zh) 主板cmos清除电路
CN201584954U (zh) 一种可控的开关机电路
CN113625856A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7707231B (zh) 关机控制电路及终端
CN218570212U (zh) 开关机电路和智能装置
CN115603724A (zh) 一种基于开机按键实现rtc复位的电路和方法
CN215642599U (zh) 一种智能模块自动开机电路
CN216561698U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与电子设备
CN215734211U (zh) 一种基于分立元件实现金融设备短按开机的电路
CN211930499U (zh) 一种电源启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