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1155A -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1155A
CN114281155A CN202210213643.9A CN202210213643A CN114281155A CN 114281155 A CN114281155 A CN 114281155A CN 202210213643 A CN202210213643 A CN 202210213643A CN 114281155 A CN114281155 A CN 114281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hell
holding
assembly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36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靖尧
肖小月
杨玉龙
盛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uqiang Xind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uqiang Xind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uqiang Xind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uqiang Xind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36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1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1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1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属于平板电脑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握持组件、缓冲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握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边缘并能够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缓冲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握持组件端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握持组件向远离所述壳体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缓冲组件向远离所述握持组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缓冲组件一端越过所述壳体一侧所在平面,在所述握持组件向所述壳体方向移动时。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方便的对平板电脑进行手持操作,且在平板电脑不慎掉落时能够实现平板电脑的缓冲,具有使用方便以及防护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平板电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示意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
现有的平板电脑在使用时人体手部把持在平板电脑的边缘位置,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平板电脑边缘位置与触摸屏之间的距离较短,手指部位容易误触触摸屏,从而导致操作混乱,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包括壳体、握持组件、缓冲组件以及传动组件,
所述握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边缘并能够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缓冲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握持组件端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在所述握持组件向远离所述壳体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缓冲组件向远离所述握持组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缓冲组件一端越过所述壳体一侧所在平面,
在所述握持组件向所述壳体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缓冲组件向所述握持组件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缓冲组件一端移动至所述壳体一侧所在平面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握杆以及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握杆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壳体活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杆体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以及弹性件,
所述握杆内部中空,所述缓冲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握杆内部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握杆内壁相连,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绳体、齿轮以及卷轮,
所述传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所述齿轮一侧通过轴杆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轴杆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卷轮,所述绳体一端绕设于所述卷轮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握杆内部并与所述缓冲杆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握杆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可供容纳所述握杆的收纳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握杆一侧固定设置有插头,所述连杆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头插入至所述插孔内部并能够相较于所述连杆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连杆一侧活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插头的转动加以限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拨片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拨片一侧的限位片,
所述插头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杆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片穿过所述滑槽并能够延伸至所述卡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时,握持组件向远离壳体方向移动,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握持组件,以对平板电脑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了手指部位误触触摸屏,此时传动组件可带动缓冲组件向远离握持组件方向移动,使得缓冲组件一端越过壳体一侧所在平面,当平板电脑不慎掉落时,缓冲组件可替代平板电脑触及地面,实现平板电脑的缓冲,防止平板电脑撞击损坏;不使用时,握持组件向壳体方向移动,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便于携带,此时传动组件可带动缓冲组件向握持组件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方便的对平板电脑进行手持操作,且在平板电脑不慎掉落时能够实现平板电脑的缓冲,具有使用方便以及防护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握持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握持组件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01-收纳槽、20-握持组件、201-握杆、202-固定块、203-连杆、204-限位杆、205-卡槽、206-插头、207-滑槽、30-缓冲组件、301-弹性件、302-缓冲杆、40-传动组件、401-传动杆、402-齿条、403-绳体、404-卷轮、405-齿轮、406-轴杆、50-限位组件、501-拨片、502-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包括壳体10、握持组件20、缓冲组件30以及传动组件40,所述握持组件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边缘并能够向远离所述壳体10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缓冲组件30活动设置在所述握持组件20端部,所述传动组件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在所述握持组件20向远离所述壳体10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组件40用于带动所述缓冲组件30向远离所述握持组件20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缓冲组件30一端越过所述壳体10一侧所在平面,在所述握持组件20向所述壳体10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组件40用于带动所述缓冲组件30向所述握持组件20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缓冲组件30一端移动至所述壳体10一侧所在平面内部。
使用时,握持组件20向远离壳体10方向移动,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握持组件20,以对平板电脑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平板电脑的稳定性,此时传动组件40可带动缓冲组件30向远离握持组件20方向移动,使得缓冲组件30一端越过壳体10一侧所在平面(如图1所示),当平板电脑不慎掉落时,缓冲组件30可替代平板电脑触及地面,实现平板电脑的缓冲,防止平板电脑撞击损坏;不使用时,握持组件20向壳体10方向移动,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便于携带,此时传动组件40可带动缓冲组件30向握持组件20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如图2所示)。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组件20包括握杆201以及连杆203,所述连杆203一端与所述握杆201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0内部并与所述壳体10活动配合。
使用时,通过向外拉动握杆201,握杆201带动连杆203向壳体10外部移动,使得握杆201远离壳体10,以便于使用者手部的握持,方便平板电脑的操作,提高平板电脑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使用时,可向内推动握杆201,握杆201带动连杆203移动至壳体10内部,握杆201贴合与壳体10边缘,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方便携带。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203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杆体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杆204,通过限位杆204的设置,可对连杆203向壳体10外部移动的行程加以限制,防止连杆203与壳体10发生脱离。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30包括缓冲杆302以及弹性件301,所述握杆201内部中空,所述缓冲杆302一端延伸至所述握杆201内部并通过所述弹性件301与所述握杆201内壁相连,所述传动组件40包括传动杆401、绳体403、齿轮405以及卷轮404,所述传动杆401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203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一端,所述齿轮405一侧通过轴杆406与所述壳体1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401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齿轮405啮合的齿条402,所述轴杆406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卷轮404,所述绳体403一端绕设于所述卷轮404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握杆201内部并与所述缓冲杆302相连。
在握杆201带动连杆203向壳体10外部方向移动时,连杆203带动传动杆401以及齿条402同步移动,通过齿条402与齿轮405的啮合作用带动齿轮405以及卷轮404转动,卷轮404转动时可对绳体403放卷,此时通过弹性件301的弹性支撑作用,可驱使缓冲杆302向握杆201外部方向移动,使得缓冲杆302一端凸出于壳体10一侧所在平面外侧,当平板电脑不慎掉落时,缓冲杆302可触及地面,以对平板电脑进行防护,避免平板电脑损坏;在握杆201带动连杆203向壳体10内部移动时,可通过齿条402与齿轮405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卷轮404反向转动,卷轮404对绳体403进行收卷,进而拉动缓冲杆302移动至握杆201内部,实现缓冲杆302的收纳,从而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便于携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01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金属弹片,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杆201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202,所述弹性件301一端与所述缓冲杆30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202相连。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侧壁开设有可供容纳所述握杆201的收纳槽101,不使用时,握杆201可嵌入至收纳槽101内部,以进一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杆201一侧固定设置有插头206,所述连杆203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头206插入至所述插孔内部并能够相较于所述连杆203转动。
通过插头206与插孔之间的配合,使得插头206能够相较于连杆203转动,进而握杆201能够相较于连杆203转动,使用时可将握杆201转动一定角度,位于握杆201一端的一组缓冲杆302可斜撑至桌面,而壳体10反向斜撑至桌面,使得平板电脑能够斜放在桌面上,利用握杆201提供倾斜支撑,从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由于插头206与连杆203之间能够转动,为保证手持平板电脑时的稳定性,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203一侧活动设置有限位组件50,所述限位组件50用于对所述插头206的转动加以限制,当需要手持平板电脑时,限位组件50对插头206的转动加以限制,此时握杆201与连杆203之间为不可转动状态,使得使用者手持握杆201时,平板电脑能够保持平稳。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50包括拨片50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拨片501一侧的限位片502,所述插头206一侧开设有卡槽205,所述连杆203一侧开设有滑槽207,所述限位片502穿过所述滑槽207并能够延伸至所述卡槽205内部。
当需要手持平板电脑时,可拨动拨片501,拨片501带动限位片502沿滑槽207内部滑动至卡槽205内部,进而限制插头206的转动,以将握杆201与连杆203限定为一体,从而限制插头206的转动,保证手持握杆201时平板电脑的稳定,当需要将平板电脑放置于桌面上时,可反向拨动拨片501,拨片501带动限位片502沿滑槽207滑动,使得限位片502自卡槽205内部移除,此时插头206能够相较于连杆203转动,握杆201可转动至倾斜状态,其一端的缓冲杆302可斜撑至桌面,从而对平板电脑提供支撑,实现平板电脑的稳定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时,握持组件20向远离壳体10方向移动,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握持组件20,以对平板电脑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平板电脑的稳定性,此时传动组件40可带动缓冲组件30向远离握持组件20方向移动,使得缓冲组件30一端越过壳体10一侧所在平面,当平板电脑不慎掉落时,缓冲组件30可替代平板电脑触及地面,实现平板电脑的缓冲,防止平板电脑撞击损坏;不使用时,握持组件20向壳体10方向移动,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便于携带,此时传动组件40可带动缓冲组件30向握持组件20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减小平板电脑的体积,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方便的对平板电脑进行手持,且在平板电脑不慎掉落时能够实现平板电脑的缓冲,具有使用方便以及防护性强的优点。
上面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握持组件、缓冲组件以及传动组件;
所述握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边缘并能够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缓冲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握持组件端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在所述握持组件向远离所述壳体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缓冲组件向远离所述握持组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缓冲组件一端越过所述壳体一侧所在平面;
在所述握持组件向所述壳体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缓冲组件向所述握持组件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缓冲组件一端移动至所述壳体一侧所在平面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握杆以及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握杆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壳体活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杆体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以及弹性件;
所述握杆内部中空,所述缓冲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握杆内部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握杆内壁相连;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绳体、齿轮以及卷轮;
所述传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所述齿轮一侧通过轴杆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轴杆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卷轮,所述绳体一端绕设于所述卷轮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握杆内部并与所述缓冲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容纳所述握杆的收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一侧固定设置有插头,所述连杆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头插入至所述插孔内部并能够相较于所述连杆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侧活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插头的转动加以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拨片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拨片一侧的限位片;
所述插头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杆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片穿过所述滑槽并能够延伸至所述卡槽内部。
CN202210213643.9A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Pending CN114281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3643.9A CN114281155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3643.9A CN114281155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1155A true CN114281155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3643.9A Pending CN114281155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115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663A (zh) * 2010-12-14 2012-07-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692956A (zh) * 2011-03-23 2012-09-2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套
CN104656781A (zh) * 2013-11-22 2015-05-27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终端
CN107861571A (zh) * 2017-12-22 2018-03-30 赵华阳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CN208172653U (zh) * 2018-04-24 2018-11-30 东莞市数字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游戏手柄的平板电脑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663A (zh) * 2010-12-14 2012-07-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692956A (zh) * 2011-03-23 2012-09-2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套
CN104656781A (zh) * 2013-11-22 2015-05-27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终端
CN107861571A (zh) * 2017-12-22 2018-03-30 赵华阳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CN208172653U (zh) * 2018-04-24 2018-11-30 东莞市数字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游戏手柄的平板电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1039B2 (en) Telescopic structure for a telephone apparatus
CN102193656A (zh) 笔帽及应用该笔帽的触控笔
EP2340893A2 (en) Silicone gun
CN114281155A (zh) 一种加固型平板电脑
US20110139518A1 (en) Stylus
US8445794B2 (en) Stylus
JP2007128229A (ja) スタイラスペン弾力伸縮機構
CN201181454Y (zh) 触摸笔弹出装置及其触摸笔
CN214582868U (zh) 一种卷尺
CN115177946A (zh) 手柄、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N214101787U (zh) 一种户外便携式扩音器
CN214253250U (zh) 一种显示屏可活动的便携式扫描笔
CN115268576A (zh) 一种带键盘收纳结构的平板电脑
CN220752593U (zh) 一种带有可伸缩充电线的平板电脑
JP5179330B2 (ja) 電子機器
CN212623994U (zh) 一种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N208521208U (zh) 一种平板计算机护包的支撑结构
CN204790889U (zh) 鼠标及具有内置式鼠标的笔记本电脑
CN209989043U (zh) 全自动开瓶器
JP2699730B2 (ja) 携帯無線機のアンテナ取出し機構
JP2008306328A (ja) 棒状体の引出構造および機器
CN212519678U (zh) 保护壳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5728785U (zh) 一种可携带救援设备的雷达生命探测仪
CN217982232U (zh) 带有可伸缩充电线的平板电脑
CN210642944U (zh)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钥匙收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