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9039A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9039A
CN114279039A CN202111570416.3A CN202111570416A CN114279039A CN 114279039 A CN114279039 A CN 114279039A CN 202111570416 A CN202111570416 A CN 202111570416A CN 114279039 A CN114279039 A CN 114279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device
fan
emitter electrod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04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方刚
邱倩
孙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04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90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9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9039A/zh
Priority to CN202280063784.5A priority patent/CN1180560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3067 priority patent/WO202311589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包括风扇式发射电极部、驱动部以及高压电源部,发射电极部具有多个扇叶式电极,电极上设有发射尖端,驱动部用于驱动发射电极部转动,高压电源部用于向发射电极部提供负高压。该负离子发生器将负离子的产生方式由传统的静态释放升级为动态释放,提高负离子的传输距离,降低电子逸出功,提高负离子产量和浓度,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负离子空气净化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利用负电荷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并促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团聚,体积和重量增加后沉降到地面,或荷电后的颗粒物吸附到就近的零电位(大地)上,从而去除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
现有负离子技术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目前市场上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均为静态发射,通过简单的直流负高压施加到释放尖端上,让电子从尖端释放,产生离子风,然后散发到空气中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由于负离子在传输过程中会不断的与空气中的成分进行碰撞,导致电荷迅速衰减消失,因此负离子传输距离较近,并且由于负离子在发射尖端积聚,形成反向电势差,抑制释放尖端电子逸出,导致负离子浓度较低,影响空气净化效果。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将负离子的产生方式由传统的静态释放升级为动态释放,提高负离子的传输距离,降低电子逸出功,提高负离子产量和浓度,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
风扇式发射电极部,其具有多个扇叶式电极,所述电极上设有发射尖端;
驱动部,其用于驱动所述发射电极部转动;
高压电源部,其用于向所述发射电极部提供负高压。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叶式电极的侧边沿其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所述发射尖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发射尖端设于所述扇叶式电极的背风侧边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尖端呈锯齿状。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轴连接力传递部,所述力传递部与所述发射电极部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力传递部具有部分为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将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负高压输送至所述发射电极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为导电连杆,所述力传递部还包括绝缘轴承,所述导电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发射电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轴承连接,所述绝缘轴承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轴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和所述绝缘轴承设于绝缘外壳内,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供所述导电连杆穿出的穿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孔处设有导电轴承,所述导电连杆穿设于所述导电轴承内,所述高压电源部通过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电轴承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和所述高压电源部均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主控器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负离子发生器中的发射电极部为一种动态式发射电极,其将产生负离子的发射电极和提供动力的风机系统合二为一,将产生负离子的发射电极部直接设计为风扇结构,在构成风扇结构的扇叶式电极上设置发射尖端,电极与负高压电源连接,以电晕放电的形式向空气中释放大量负离子,随着风扇式发射电极部的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风力,负离子不会在发射电极部周围积积聚,而是被定向地传送到更远的地方,不会像现有技术中静态发射电极那样产生反向电势差,也不会抑制电子从发射尖端逸出,进而提高负离子产生量,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发射电极部高速运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并且发射尖端与空气之间发生强烈摩擦碰触,降低了电子从发生尖端逸出的逸出功,使电子更容易从发射尖端释放,提高负离子释放量,从而提高负离子浓度,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该发射电极部为单极负高压发射,无接地电极,因此臭氧含量极低。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风扇式发射电极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发射电极部,110-电极,111-背风侧边,120-发射尖端,130-安装孔,140-端盖;
200-驱动部,210-电机,211-动力轴,220-导电连杆,230-绝缘轴承,240-电机供给电源,250-绝缘外壳;
300-高压电源部,310-高压包,320-高压包供给电源,330-接线端子,340-导电轴承;
400-主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比如空调器、净化器、新风机等,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负离子发生器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本实施例对负离子发生器在空气调节装置上的安装位置及结构不做限制。
参照图1和图3,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发射电极部100、驱动部200以及高压电源部300。
结合图5,发射电极部100为风扇结构,其具有多个扇叶式电极110,也即电极110本身设计为扇叶形状,电极110本身构成风扇结构的扇叶,电极110上设有发射尖端120。
驱动部200用于驱动风扇式发射电极部100转动,高压电源部300用于向发射电极部100提供负高压。
结合图2,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过程为:驱动部200和高压电源部300通电,驱动部200驱动发射电极部100转动,发射电极部100周围的空气开始由风扇结构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图2中为由左向右流动,开始时,左侧的空气不带电荷,当空气流经风扇式发射电极部100时,由于发射电极部100连接了负高压电源,每个扇叶式电极上的发射尖端120处曲率半径较小,造成周围电场强度较高,电子从发射尖端120逸出,并与左方过来的空气发生碰撞,生成负离子,又由于扇叶式电极110在高速运转,带动空气迅速向右流动,产生的负离子被迅速传输到右侧距离较远处,左侧未荷电的空气不断补充,从而形成有机循环,不断释放负离子。
本实施例中的发射电极部100为一种动态式发射电极,其将产生负离子的发射电极和提供动力的风机系统合二为一,将产生负离子的发射电极部100直接设计为风扇结构,在构成风扇结构的扇叶式电极110上设置发射尖端120,电极与负高压电源连接,以电晕放电的形式向空气中释放大量负离子,随着风扇式发射电极部100的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风力,负离子不会在发射电极部周围积积聚,而是被定向地传送到更远的地方,不会像现有技术中静态发射电极那样产生反向电势差,也不会抑制电子从发射尖端逸出,进而提高负离子产生量,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发射电极部100高速运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并且发射尖端120与空气之间发生强烈摩擦碰触,降低了电子从发射尖端逸出的逸出功,使电子更容易从发射尖端释放,提高负离子释放量,从而提高负离子浓度,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该发射电极部100为单极负高压发射,无接地电极,因此臭氧含量极低。
对于风扇式发射电极部10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扇叶式电极110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可以为4片,也可以为2-6片不等。
参照图5,扇叶式电极110的侧边沿其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发射尖端120,扇叶在转动时,侧边上的发射尖端120能够更为直接有效地与空气发生电离作用,保证负离子的产生效果。
进一步的,多个发射尖端120设于扇叶式电极110的背风侧边111上,图5所示的发射电极部100逆时针转动,避免多个发射尖端120重复电离同一部分气体而造成负离子浓度降低,并且容易造成负离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进一步的,发射尖端120呈锯齿状,更易激发负离子。
进一步的,电极110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如钨钢、不锈钢、铜、铝合金、银合金、镍合金等金属材料。
对于驱动部20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驱动部200包括电机210,电机的动力轴211连接力传递部,力传递部与发射电极部100连接。
通过力传递部将电机210的动力传递至发射电极部100,驱动发射电极部100转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房间大小和使用需求,通过驱动部200调节发射电极部100的转速,以调节负离子的传输距离。
驱动部200可以具有多档可调模式,以对发射电极部100的转速进行多档调节。比如驱动部200可以提供高、中、低三档转速,使发射电极部100以不同的转速运动,从而将负离子传输至远、中、近三个不同的距离。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200可以为无极调节模式,以对发射电极部100的转速进行任意调节。
进一步的,力传递部具有部分为导电部,导电部将高压电源部300的负高压输送至发射电极部100。
也即,力传递部在传递动力的同时,还起到了传输负高压的作用。
进一步的,导电部为导电连杆220,导电连杆220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力传递部还包括绝缘轴承230,导电连杆220的一端通过端盖140与发射电极部上的中心安装孔1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绝缘轴承230连接,绝缘轴承230与电机的动力轴211连接。
由于电机的动力轴211为金属材质,绝缘轴承230能够避免导电连杆220上的负高压对电机210造成损坏。
通过该力传递部的设置,最终实现发射电极部100能够一边转动,一边释放负离子,并将负离子吹送至更远的地方。
进一步的,电机210和绝缘轴承230设于绝缘外壳250内,绝缘外壳250内部中空,绝缘外壳250的一端设有供导电连杆220穿出的穿孔,另一端供电源线穿入以为电机210供电。
进一步的,穿孔处设有导电轴承340,导电连杆220穿设于导电轴承340内,高压电源部300通过接线端子330与导电轴承340连接,具体为接线端子330锡焊到导电轴承340的外侧。
高压电源部300产生的负高压经接线端子330、导电轴承340及导电连杆220传输至电极110上,最终由发射尖端120发生电晕放电,产生负离子。
对于高压电源部300的具体设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高压电源部300包括高压包310和高压包供给电源320,高压包310供给电源可以为工频市电,也可以为低压直流供电,电源供给到高压包310后,高压包310将其转化成3-10KV的负高压,高压包310的输出端连接接线端子330。
高压包310的输出负高压可以为直流负高压,提高负离子释放量;也可以为高频直流脉冲负高压,脉冲条件下,负离子产生量更高。
电机210的动力由电机供给电源240提供,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200和高压电源部300均与空气调节装置的主控器400通信。
主控器400收到空气净化指令后,主控器400开始分别给电机供给电源240和高压包供给电源320供电,进而实现发射电极部100的转动,同时动态地释放负离子。
主控器400收到停止空气净化指令后,主控器400主动将电机供给电源240和高压包供给电源320断开,停止供电,动态负离子运行停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空气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多个发射电极部100,主控器400控制多个发射电极部100按需开启。
比如,若房间内污染较严重、或需要对房间进行快速净化,则主控器400可控制多个发射电极部100同时开启,提高净化效率;
若房间内污染不是很严重,则主控器400可以控制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发射电极部100开启,在保证净化效果的同时,有助于降低能耗。
进一步的,每个发射电极部100的转动朝向可调节,以便根据需要向房间内的不同区域定向地输送负离子,提高负离子的有效利用。
进一步的,每个发射电极部100可以分别配置驱动部200和高压电源部300,每个发射电极部100相互独立,根据需求分别控制每个发射电极部100的转速及负高压。
或者,多个发射电极部100共用一套驱动部200和高压电源部300,简化结构和控制逻辑,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
风扇式发射电极部,其具有多个扇叶式电极,所述电极上设有发射尖端;
驱动部,其用于驱动所述发射电极部转动;
高压电源部,其用于向所述发射电极部提供负高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叶式电极的侧边沿其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所述发射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发射尖端设于所述扇叶式电极的背风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尖端呈锯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轴连接力传递部,所述力传递部与所述发射电极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递部具有部分为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将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负高压输送至所述发射电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为导电连杆,所述力传递部还包括绝缘轴承,所述导电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发射电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轴承连接,所述绝缘轴承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和所述绝缘轴承设于绝缘外壳内,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供所述导电连杆穿出的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孔处设有导电轴承,所述导电连杆穿设于所述导电轴承内,所述高压电源部通过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电轴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和所述高压电源部均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主控器通信。
CN202111570416.3A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42790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0416.3A CN114279039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202280063784.5A CN118056098A (zh) 2021-12-21 2022-06-30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负离子动态产生方法
PCT/CN2022/103067 WO2023115897A1 (zh) 2021-12-21 2022-06-30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负离子动态产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0416.3A CN114279039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9039A true CN114279039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73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0416.3A Pending CN114279039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90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897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负离子动态产生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2382A (ja) * 1997-01-31 1998-10-13 Midori Anzen Co Ltd 空気清浄装置
JP2001129432A (ja) * 1999-11-04 2001-05-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清浄装置
CN203264554U (zh) * 2013-05-06 2013-11-06 孙红梅 风轮电极放电装置
CN103615767A (zh) * 2013-12-02 2014-03-05 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静电净化装置
CN104048364A (zh) * 2014-06-20 2014-09-17 付贻文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104791272A (zh) * 2015-04-13 2015-07-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空气净化电风扇
CN204558889U (zh) * 2015-05-06 2015-08-12 郭战立 一种高浓度人工负离子发射装置
CN205429420U (zh) * 2015-12-17 2016-08-03 陈妍伊 车载纳米负离子发生器
CN110469463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王昆生 与风叶气动性互补的消雷阵列及无源等离子拒雷系统
CN213039507U (zh) * 2020-09-04 2021-04-23 沃壹健康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负离子风机模组
US20210143722A1 (en) * 2018-05-21 2021-05-13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Electrohydrodynamic rotary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4223351U (zh) * 2020-12-17 2021-09-17 杭州视亨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等离子动态空气净化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2382A (ja) * 1997-01-31 1998-10-13 Midori Anzen Co Ltd 空気清浄装置
JP2001129432A (ja) * 1999-11-04 2001-05-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清浄装置
CN203264554U (zh) * 2013-05-06 2013-11-06 孙红梅 风轮电极放电装置
CN103615767A (zh) * 2013-12-02 2014-03-05 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静电净化装置
CN104048364A (zh) * 2014-06-20 2014-09-17 付贻文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104791272A (zh) * 2015-04-13 2015-07-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空气净化电风扇
CN204558889U (zh) * 2015-05-06 2015-08-12 郭战立 一种高浓度人工负离子发射装置
CN205429420U (zh) * 2015-12-17 2016-08-03 陈妍伊 车载纳米负离子发生器
CN110469463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王昆生 与风叶气动性互补的消雷阵列及无源等离子拒雷系统
US20210143722A1 (en) * 2018-05-21 2021-05-13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Electrohydrodynamic rotary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3039507U (zh) * 2020-09-04 2021-04-23 沃壹健康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负离子风机模组
CN214223351U (zh) * 2020-12-17 2021-09-17 杭州视亨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等离子动态空气净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897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负离子动态产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9867B2 (ja) 活性酸素生成装置、加湿器及び加湿器付き空気清浄機
CN114279039A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114396697A (zh) 一种负离子动态产生方法
CN105283046A (zh)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
WO2020083128A1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除尘系统和方法
CN114172026A (zh) 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
CN114383248A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101825061A (zh) 引风式风轮机
CN1499145A (zh) 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
CN115313157B (zh)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
CN214864410U (zh) 除烟电场模组
CN210014442U (zh) 空调器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01367983Y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
CN118056098A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负离子动态产生方法
US20230258346A1 (en)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air-conditioning terminal product and air-conditioning unit
CN213763043U (zh) 一种自带清扫功能的绝缘子
CN103884085A (zh) 空调净化系统及净化控制方法
CN218867597U (zh) 一种可控温集电环
CN210779501U (zh)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CN2690050Y (zh) 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CN211288275U (zh) 带净化功能的无叶风扇
CN217490360U (zh) 一种旋转式活性复合粒子发生装置
CN215474343U (zh) 一种车载空调器
CN219103392U (zh) 一种具有高效防静电机构的冷凝器
CN107785778A (zh) 氧正负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