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6467B -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6467B
CN114276467B CN202111589912.3A CN202111589912A CN114276467B CN 114276467 B CN114276467 B CN 114276467B CN 202111589912 A CN202111589912 A CN 202111589912A CN 114276467 B CN114276467 B CN 114276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ified starch
supercritical
liposome composition
producing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99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6467A (zh
Inventor
刘锦洪
王雪瑞
林木荣
王文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ingdom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Kingdomway Group Co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ingdom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Kingdomway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ingdom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Kingdomway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Xiamen Kingdom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99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6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6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467A/zh
Priority to US17/743,654 priority patent/US2023020041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6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2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 A23L29/206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of vegetable origin
    • A23L29/212Starch; Modified starch; Starch derivatives, e.g. esters or ethers
    • A23L29/219Chemically modified starch; Reaction or complexation products of starch with other chemic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1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emulsif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5Vitam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1/00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starch
    • C08B31/02Esters
    • C08B31/04Esters of organic acids, e.g. alkenyl-succinated star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或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包括:(1)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以淀粉为原料,乙醇为夹带剂,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预处理产物;(2)将步骤(1)的预处理产物进行分离纯化;(3)利用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产物制备改性淀粉;(4)将步骤(3)制备的改性淀粉进行分离纯化。本发明的改性淀粉制得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包封率和生物利用度。

Description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或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利用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制得的改性淀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更高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日常补充营养素来维持身体健康,辅酶Q10、维生素A、维生素D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等是应用较多的品种,上述营养素是均是脂溶性的,众所周知,脂溶性营养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吸收需要依靠胆汁乳化作用,吸收过程受到脂肪含量、胆汁量及肝胆功能的影响,因此吸收率低且不稳定,生物利用度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脂溶性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成为其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将脂溶性营养素制备成脂质体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脂质体一般仅由磷脂(中性或惰性)和/或胆固醇组成,血液循环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最终产品中脂溶性营养素生物利用度提高不明显。为克服这个问题,人们开发了长循环脂质体(又叫空间稳定化脂质体),这类脂质体外包裹着一层聚合衣,以此来获得在体内的长时间循环。目前,将超临界流体用于脂溶性营养素等敏感性成分的包封,使用化学惰性的CO2作为溶剂,不需进行溶剂后处理。脂质体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新型超细粒子制备与包覆技术,近年来已拓展至微胶囊、微球等药物制备领域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另外,按照传统方法制备而得的脂质体包埋率不高、易于聚集、稳定性差。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分子式:C18H28O3(C6H10O5)nCa。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括单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钡型、钙型、三价铁型、铝型)。以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微胶囊壁材时,乳液黏度随着离子化合价升高而下降,对芯材的包埋率则与离子化合价的高低呈正比例关系。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的特殊分子结构使其乳化稳定性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更高,再加上高浓度低黏度等性质,在制备微胶囊产品时,无论从干燥速度、油包埋率、货架稳定性、粉末在水中的分散溶化能力及自由流动性和斥水性等上来看,都要优于传统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壁材[鞠全亮、白俊、谢新玲、张友全、沈君利,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壁材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1)]。
目前,改性淀粉的主要制备工艺有湿法(水相法)、干法和有机溶剂法、微波法、挤压法、酶法等。比较这几种方法,水相法中,由于酸酐难溶于水,酯化反应为界面反应,反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废水量大;干法则反应温度高,局部反应剧烈且不均匀;有机相法中的反应介质如苯、吡啶等有毒溶剂会带来环境污染,废液处理难度大,微波法反应程度不易控制,实际应用中技术不成熟。
因此,尚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以及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一种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该方法制得的改性淀粉例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具有低粘度、高乳化性和分散性。本发明人还惊奇地发现,在超临界CO2下催化剂作用酯化一步制备改性淀粉可以进一步提高酯化反应程度和缩短反应时间。由此提供了下述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以淀粉为原料,乙醇为夹带剂,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预处理产物;
(2)将步骤(1)的预处理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3)利用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产物制备改性淀粉;
(4)将步骤(3)制备的改性淀粉进行分离纯化。
步骤(4)得到的改性淀粉即为制备的改性淀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所述改性淀粉为选自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淀粉为选自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1)中,乙醇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0%-30%;优选为10%-20%,例如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更优选为12%-18%或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反应时间0.5-2h;优选为0.8-1.5h,例如0.8h、0.9h、1.0h、1.1h、1.2h、1.3h、1.4h或1.5h;更优选为0.8-1.2h或1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40Mpa,温度35℃-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40Mpa,温度35℃-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40Mpa,温度40℃-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30-40Mpa,温度3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30-40Mpa,温度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30-40Mpa,温度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35℃-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35℃-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0℃-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40Mpa,温度35℃-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40Mpa,温度35℃-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40Mpa,温度40℃-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优选地,压力30-50MPa,温度40℃-50℃,CO2流速为10-25L/h;
更优选地,压力40MPa,温度45℃,CO2流速为1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30-50MPa,温度40℃-50℃,CO2流速为1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40MPa,温度40℃-50℃,CO2流速为10-2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30-50MPa,温度45℃,CO2流速为10-2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30-50MPa,温度45℃,CO2流速为1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40MPa,温度40℃-50℃,CO2流速为1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40MPa,温度45℃,CO2流速为10-2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以步骤(2)得到的产物为原料,正己烷为夹带剂,在化学改性剂、催化剂和适量的水存在下,经超临界流体反应制备改性淀粉;
优选地,所述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压力30-45Mpa,温度50℃-60℃;更优选地,为压力40Mpa,温度50℃;
优选地,正己烷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10%-25%;优选为12%-20%,更优选为15%-17%,例如15%、16%或17%;
优选地,所述化学改性剂为选自辛烯基琥珀酸酐和醋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化学改性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2%-12%;优选为4%-10%,更优选为6%-8%,例如6%、7%或8%;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选自Ca(OH)2、Al(OH)3、Ba(OH)2和Fe(OH)3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催化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2%-15%;优选为3%-10%,更优选为5%-6%,例如5%、5.5%或6%;
优选地,水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10%-70%;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30%-50%,例如30%、35%、40%、45%或50%;
优选地,反应时间为1-5小时,优选为2-3小时,例如2小时、2.5小时或3小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所述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压力30-45Mpa,温度50℃-60℃;更优选地,为压力40Mpa,温度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所述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压力30-45Mpa,温度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所述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压力30-45Mpa,温度6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所述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压力40Mpa,温度50℃-60℃。
本发明中,Ca(OH)2的碱性条件作为催化剂,在该过程钙离子发生置换,所以也作为反应物;Al(OH)3、Ba(OH)2或Fe(OH)3同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对步骤(3)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优选地,压力40-50MPa,温度55℃-65℃,CO2流速为15-25L/h;
更优选地,压力45MPa,温度55℃,CO2流速为20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0-50MPa,温度55℃-65℃,CO2流速为20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5MPa,温度55℃-65℃,CO2流速为15-2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0-50MPa,温度55℃,CO2流速为15-2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5MPa,温度55℃,CO2流速为15-25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0-50MPa,温度55℃,CO2流速为20L/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5MPa,温度55℃-65℃,CO2流速为20L/h。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改性淀粉,其由本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制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改性淀粉,其特征在于如下的(1)至(3)项中的任意1项或者多项:
(1)所述改性淀粉在25℃下的粘度为小于100mPa·s,例如60-95mPa·s或60-85mPa·s;
(2)所述改性淀粉在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大于或等于1100s,例如1100-1800s、1100-1700s、1100-1600s、1100-1600s、1100-1400s、1100-1300s、1100-1200s、1300-1800s、1400-1700s或1500-1600s;
(3)将1g改性淀粉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小于100s,例如55-95s、65-95s、75-95s、85-95s、55-65s、55-75s或55-85s。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种脂质体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5%-50.5%脂溶性活性成分、0.01%-0.1%胡椒碱、可选的0.02%-0.05%抗氧化剂、5%-25%磷脂、8%-75%胆固醇以及10%-20%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为本发明的改性淀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本发明的改性淀粉的含量为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本发明的改性淀粉的含量为12%-19%、13%-18%、14%-17%、15%-17%或16%-1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还包含适量的乙醇和/或水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
所述脂溶性活性成分为脂溶性药物或者脂溶性营养素;
优选地,所述脂溶性营养素选自辅酶Q10、姜黄素、脂溶性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脂溶性维生素选自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类胡萝卜素选自β-胡萝卜素、叶黄素、虾青素、番茄红素和玉米黄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动植物提取油来源、微生物发酵来源或化学合成来源,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共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亚麻酸、EPA、DHA、DPA和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选自天然VE、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茶多酚、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为纳米脂质体颗粒形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颗粒的数均粒径为90nm-110nm,优选为95nm-105nm、90nm-100nm或95nm-100nm,更优选为99n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70nm-130nm,优选为80nm-120n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颗粒的包封率为大于或等于90%、大于或等于91%或者大于或等于92%。
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为水分散型产品,且在常温环境下纳米脂质体不易吸潮、黏连抱团。与传统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相比,其包封率更高、粒径更小、粒径分布范围更窄。不拘于理论的限制,在吸收性和生物利用度方面,由于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具有较小的粒径使其在肠胃中粘附接触和快速被吸收且长循环脂质体更能够维持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和提高体内暴露程度,从而提高其吸收性和生物利用度。
不拘于理论的限制,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方法,利用改性淀粉为稳定剂,将脂质体膜材与活性成分溶解于超临界CO2/夹带剂中,溶液经膨胀后分散在含有改性淀粉作为稳定剂的水相介质中,形成脂质体混悬液,为超临界CO2介质中的活性成分脂质体的自组装和稳定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还添加了促吸收剂(胡椒碱),增加肠道接触吸收来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服用效果。
本发明再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备本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磷脂、胆固醇、脂溶性营养素、抗氧化剂、无水乙醇制备含脂溶性营养素的溶液;
优选地,通过超声进行混合得到含脂溶性营养素的溶液;
优选地,所述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占磷脂、胆固醇、脂溶性营养素和抗氧化剂总重量的10%-20%,优选12%-18%或15%;
2)将本发明的改性淀粉溶解于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优选地,改性淀粉的浓度为50%-80%;更优选为60%-70%;
3)将步骤1)的含脂溶性营养素的溶液和步骤2)的水相溶液制成超临界乳液;优选地,在超临界反应釜中以一定流速将步骤1)的含脂溶性营养素的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水相溶液中,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高速搅拌以制得超临界乳液;
优选地,反应釜压力为10-35MPa,温度为50℃-70℃;
更优选地,反应釜压力为25-30MPa,温度为60℃-68℃;
优选地,高速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优选为40-50min;
4)将步骤3)的超临界乳液进行超临界喷雾干燥,获得脂质体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超临界乳液是以0.1-5L/min的流速进行超临界喷雾干燥。
不拘于理论的限制,在超临界流体中,脂溶性活性成分例如辅酶Q10的脂质体前体溶液与淀粉水溶液在高速搅拌过程中,磷脂分子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脂质体,同时淀粉吸附包埋在磷脂分子表面,减少脂质体之间的相互碰撞,稳定脂质体;再者通过脂质体外侧的磷酸根基团与淀粉中的羟基的相互作用,以及脂质体缺陷区的胆固醇与淀粉分子内的疏水区的相互作用,从此形成非常稳定的乳液,双层包埋可以更好的保护脂溶性物质的活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不拘于理论的限制,现有技术制备脂质体一般是两步法(例如:夏菲等人采用超临界CO2强化溶液分散技术,通过对营养素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提出超临界CO2强化溶液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前体,然后水化脂质体前体制备脂质体的绿色工艺路线——其先制备脂质体前体,再通过PBS溶液(PH6.8-7.2之间)水化方可得到脂质体)。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需要制备5.5%-50.5%脂溶性营养素的脂质体,为了确保其不渗漏和流动性能,对乳化壁材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一般只是使用磷脂、胆固醇作为主要壁材,乳化过程中的PH是偏酸性的,所以需要先制备脂质体前体再水化才能得到脂质体。
而本发明制备的壁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具备高乳化性能,且PH值为6.86-7.20,在制粒过程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的高乳化性能把芯材有效包埋,且其特定的PH能使脂质体自发形成,喷雾结束就能形成脂质体,无需后续水化步骤,实现一步制粒。
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述超临界乳液是指超临界状态下的水包油乳液。
本发明中,术语“水分散型产品”是指颗粒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的乳液体系。完全溶解或完全分散于水中为评价固体粉剂水分散型的重要指标。例如下面实施例中检测制备产品的粒径的方法就能够判断出该产品为水分散型产品。具体地,通过激光纳米粒度仪测定出颗粒群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范围,可以看出该产品在水中分散均匀,如果不均匀分散或颗粒不分散即颗粒抱团粘结其检测出的结果不是正态分布且出现多个峰值。
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述改性淀粉的浓度,是指将改性淀粉溶解于水后,改性淀粉占整个水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1)至(8)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1)本发明制得的改性淀粉具有低粘度、高乳化性和/或良好的水分散性;
(2)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生物利用度良好;
(3)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的稳定性良好;
(4)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具有较高的包封率;
(5)本发明的脂质体组合物的平均粒径小于100nm,即为纳米级,具有纳米粒子特征,利于消化吸收;
(6)在超临界流体中对淀粉进行预处理,可使其慢消化及抗消化特性显著,从而可使最终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具备在体内长时间循环的特性;
(7)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乳化,表面张力为零或接近零有利于提高脂质体与淀粉的两者相互作用的能力;
(8)超临界乳液通过喷雾干燥一步制粒得到产品,充分发挥了超临界流体制备脂质体的优势,过程简单,收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仪器:MS3000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BT-1000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方法:
(1)粒径检测
激光纳米粒度仪是通过大小不同的颗粒在各角度上散射光强的变化来反演出颗粒群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规律。
称取所制备的产品1g于100mL的烧杯中,冲入约50mL的温水(30℃左右),并充分搅拌,观察溶解过程中,复乳液的颜色及其表面是否有结膜或浮油现象,最后将复乳液加入到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复乳液油滴粒径大小。
(2)包封率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及表面有效成分含量。产品表面有效成分含量是指未被包埋的那部分有效成分,采用的是石油醚快速萃取法。
包封率/%=(产品有效成分含量-表面有效成分含量)/产品有效成分含量×100%
(3)流动性检测
以粉体压缩度评价其流动性。压缩度是将一定量的粉体轻轻装入量筒后测量最初松体积;采用轻敲法使粉体处于最紧状态,测量最终的体积;计算最松密度ρ0与最紧密度ρf;根据公式c=(ρf-ρ0)/ρf×100%计算压缩度c。当压缩度小于20%时,物料的流动性良好;压缩度20%-30%时,物料的流动性较好;压缩度30%-40%时,物料的流动性一般;压缩度大于50%时,物料无流动性。
(4)乳化性能测定
将改性淀粉配成质量分数为0.1%的水溶液,充分溶解待用。量取25mL液体石蜡,加入至具塞管中,再加入25mL配制好的样品水溶液。将具塞管猛烈振动50次,静置1min,记录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
(5)粘度测定
使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动力黏度。按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以及仪器说明书操作,并按下式计算供试品的动力黏度。
动力黏度(Pa·s)=K'α式中K'为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旋转式黏度计常数;α为偏转角。
(6)水分散性测定
1g粉体颗粒与100ml水(25℃)接触,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
下面的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物质的“份”,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指重量份。
实施例1: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的制备
1)淀粉预处理: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原料玉米淀粉200份作为反应物料,30份乙醇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30Mpa,温度为40℃),在搅拌状态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1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2)在萃取温度45℃,压力40MPa,CO2流速为15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预处理淀粉(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而立即分开,得到所需产品,当下料口处无物料时为萃取结束);
3)制备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淀粉10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6.0份,氢氧化钙5.0份,水30份,17份正己烷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40Mpa,温度为50℃),在搅拌状态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2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4)在萃取温度55℃,压力45MPa,CO2流速为20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3)的产物进行萃取纯化,获得粉末状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
所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在25℃下的粘度为60mPa·s;其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1175s;1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55s。
实施例2: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的制备
1)淀粉预处理: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原料玉米淀粉200份作为反应物料,20份乙醇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30Mpa,温度为35℃),在搅拌状态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2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2)在萃取温度40℃,压力30MPa,CO2流速为10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预处理淀粉(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而立即分开,得到所需产品,当下料口处无物料时为萃取结束);
3)制备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淀粉10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6.0份,氢氧化钡5.0份,水30份,17份正己烷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30Mpa,温度为60℃),在搅拌状态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1.5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4)在萃取温度65℃,压力40MPa,CO2流速为20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3)的产物进行萃取纯化,获得粉末状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
所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在25℃下的粘度为82mPa·s;其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1016s;1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93s。
实施例3: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的制备
1)淀粉预处理: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原料木薯淀粉200份作为反应物料,40份乙醇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40Mpa,温度为50℃),在搅拌状态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0.5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2)在萃取温度50℃,压力50MPa,CO2流速为25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预处理淀粉(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而立即分开,得到所需产品,当下料口处无物料时为萃取结束);
3)制备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淀粉10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6.0份,氢氧化铝5.0份,水30份,17份正己烷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45Mpa,温度为60℃),在搅拌状态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1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4)在萃取温度65℃,压力50MPa,CO2流速为25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3)的产物进行萃取纯化,获得粉末状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
所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在25℃下的粘度为62mPa·s;其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1570s;1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73s。
实施例4: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的制备
1)淀粉预处理: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原料马铃薯淀粉200份作为反应物料,60份乙醇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40Mpa,温度为50℃),在搅拌状态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0.8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2)在萃取温度50℃,压力50MPa,CO2流速为10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预处理淀粉(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而立即分开,得到所需产品,当下料口处无物料时为萃取结束);
3)制备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在超临界反应釜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淀粉10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6.0份,氢氧化铁5.0份,水30份,17份正己烷为夹带剂,并高压充入CO2作为反应介质,升温升压,达到超临界反应条件(压力为30Mpa,温度为50℃),在搅拌状态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1.8小时,反应基本结束;
4)在萃取温度55℃,压力40MPa,CO2流速为25L/h的超临界条件下对步骤3)的产物进行萃取纯化,获得粉末状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
所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在25℃下的粘度为70mPa·s;其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1609s;1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75s。
实施例5: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辅酶Q10结晶5050g、胡椒碱(吸收促进剂)10g、氢化卵磷脂2500g、胆固醇800g、迷迭香提取物5g、无水乙醇1255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辅酶Q10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1635g溶解于8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40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辅酶Q10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65℃),并保持一段时间(4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2.5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99nm,粒径分布范围为80nm-119nm,包封率约为92%,流动性良好。
实施例6: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辅酶Q10结晶550g、胡椒碱1g、蛋黄卵磷脂500g、胆固醇7500g、迷迭香提取物2g、无水乙醇1283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辅酶Q10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1447g溶解于7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30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辅酶Q10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60℃),并保持一段时间(4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5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82nm,粒径分布范围为72nm-114nm,包封率约为90.5%,流动性良好。
实施例7: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辅酶Q10结晶1100g、胡椒碱1g、蛋黄卵磷脂1100g、胆固醇5795g、天然VE 2g、迷迭香提取物2g、无水乙醇1200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辅酶Q10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2000g溶解于10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40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辅酶Q10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形成;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60℃),并保持一段时间(3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5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85nm,粒径分布范围为68nm-103nm,包封率约为94%,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8: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辅酶Q10结晶1100g、胡椒碱1g、大豆卵磷脂2100g、胆固醇5795g、天然VE 2g、迷迭香提取物2g、无水乙醇1350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辅酶Q10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1000g溶解于5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15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辅酶Q10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60℃),并保持一段时间(6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5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87.5nm,粒径分布范围为71nm-107nm,包封率约为91.8%,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9: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姜黄素结晶550g、胡椒碱1g、氢化卵磷脂500g、胆固醇7500g天然VE 2g、无水乙醇1283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姜黄素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1447g溶解于7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30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姜黄素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50℃),并保持一段时间(4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2.5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姜黄素纳米脂质体。
该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96nm,粒径分布范围为81nm-115nm,包封率约为91.3%,流动性良好。
实施例10:维生素A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维生素A醋酸酯结晶1100g、胡椒碱1g、大豆卵磷脂2100g、胆固醇5795g、天然VE 2g、迷迭香提取物2g、无水乙醇1350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维生素A醋酸酯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1000g溶解于5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15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维生素A醋酸酯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60℃),并保持一段时间(5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5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维生素A醋酸酯纳米脂质体。
该维生素A醋酸酯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85.5nm,粒径分布范围为73nm-105nm,包封率约为92.7%,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11:β-胡萝卜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β-胡萝卜素结晶550g、胡椒碱1g、氢化卵磷脂2000g、胆固醇6000g天然VE2g、无水乙醇1283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β-胡萝卜素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1447g溶解于7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30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β-胡萝卜素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形成;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60℃),并保持一段时间(6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2.5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β-胡萝卜素纳米脂质体。
该β-胡萝卜素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93nm,粒径分布范围为80nm-108nm,包封率约为90.7%,流动性良好。
实施例12:DHA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1)取DHA藻油4000g、胡椒碱1g、大豆卵磷脂2200g、胆固醇2295g、天然VE 2g、迷迭香提取物2g、无水乙醇1275g,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制备成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5分钟,得到含DHA的溶液。
(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1500g溶解于700g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超临界反应釜达到设定温度,打开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气体经冷机冷却成液体后,将步骤(2)制备的水相溶液由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釜中,并开启磁力搅拌器(15KW),随后将步骤(1)制得的含DHA的溶液以一定流速加入水相溶液中,两者在超临界流体中高速搅拌混合;控制压力(30MPa)和温度(50℃),并保持一段时间(30min);形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制得的超临界乳液以2L/min的流速通过喷嘴(直径为500μm,温度为80℃)喷雾干燥,经分散并沉析,即可得到DHA纳米脂质体。
该DHA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82.5nm,粒径分布范围为70nm-96nm,包封率约为94.3%,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13: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将步骤(2)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换成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5,得到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90.2nm,粒径分布范围为78nm-99nm,包封率约为91.5%,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14: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将步骤(2)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换成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5,得到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78.7nm,粒径分布范围为63nm-86nm,包封率约为96.5%,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15: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将步骤(2)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换成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5,得到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数均粒径为77.6nm,粒径分布范围为62nm-85nm,包封率约为97.1%,流动性较好。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辅酶Q10纳米脂质体,不同的是,不添加胡椒碱,其余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得到参比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脂质体数均粒径为96nm,粒径分布范围为78nm-117nm,包封率约为91.2%,流动性良好。
结果显示,不添加胡椒碱对其制备的辅酶Q10脂质体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脂质体的流动性能影响不显著。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辅酶Q10纳米脂质体,不同的是,不添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其余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得到参比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脂质体数均粒径为113nm,粒径分布范围为83nm-139nm,包封率约为73%,流动性较一般。
结果显示,不添加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其制备的辅酶Q10脂质体的包封率显著降低且脂质体的流动性变差。
对比例3
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但不同的是,不经过步骤1),而是直接使用同等质量的不经超临界流体预处理的原玉米淀粉进行步骤3)的制备反应,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
所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在25℃下的粘度为530mPa·s;其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533s;1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287s。
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取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按照实施例5的试验条件,得到参比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脂质体数均粒径为98nm,粒径分布范围为81nm-121nm,包封率约为85%,流动性良好。
结果显示,不经超临界流体预处理制得的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其乳化性、水溶分散性显著变差,且对其所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有影响。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辅酶Q10脂质体,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为市购的(品牌:SANFU,型号:SANFU MS6135)(原料淀粉没有预处理过),其余条件同实施例5,得到参比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脂质体数均粒径为115nm,粒径分布范围为85nm-136nm,包封率约为76%,流动性较一般。
结果显示,市购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较超临界方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其制备辅酶Q10脂质体的包封率显著降低且脂质体的流动性变差。
对比例5
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但不同的是,步骤1)淀粉预处理时,不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而是采用以下方法:将乙醇和去离子水按1:1比例混合,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淀粉配制成成浓度为0.15g/mL淀粉乳,调匀,加入反应器内加热到85℃,并保温反应60min。将所得样品用体积分数95%乙醇洗涤,过滤,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
所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在25℃下的粘度为150mPa·s;其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828s;1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102s。
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取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按照实施例5的试验条件,得到参比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脂质体数均粒径为97nm,粒径分布范围为86nm-107nm,包封率约为89%,流动性良好。
结果显示,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对比例5方法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其乳化性能、水溶分散性显著变差且该改性淀粉粘度变大;另外对比例5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降低。
对比例6
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但不同的是,步骤3)中将超临界流体技术法替换为普通方法:用Ca(OH)2调淀粉乳pH值至7-8,在40℃下向淀粉乳(质量分数为40%)中缓慢匀速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3%,以淀粉干基计)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为2.5h,再经过滤、95%乙醇洗涤、干燥即得产品,其余试验条件同实施例1,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
所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在25℃下的粘度为215mPa·s;其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706s;1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于100ml水(25℃)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169s。
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取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按照实施例5的试验条件,得到参比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脂质体数均粒径为98nm,粒径分布范围为88nm-118nm,包封率约为82%,流动性良好。
结果显示,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对比例6方法制备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其乳化性能、水溶分散性能显著变差且该改性淀粉粘度变大较明显;此外对比例6其制备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会降低较显著。
对比例7
取辅酶Q10结晶5050g、胡椒碱10g、氢化卵磷脂2500g、胆固醇800g、迷迭香提取物5g,将其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中(质量分数为50%),于55℃水浴中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醇(55℃,真空度0.1MPa),迅速冷却,得到纳米乳,再向纳米乳中加入含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1635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的PBS溶液得到水性混悬液(水化温度为55℃,水化介质为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最后通过离心、冻干得到参比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该脂质体数均粒径为165nm,粒径分布范围为75nm-267nm,包封率约为79%,流动性较一般。
结果显示,对比例7方法制备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粒径较实施例5的粒径显著变大且其脂质体包封率、流动性显著变差。
测试例1:稳定性试验
分别取四份由实施例5-8、13-15所得辅酶Q10脂质体样品(编号分别为W1至W7)以及由对比例1-7所得参比辅酶Q10脂质体(编号分别为DW1-DW7),分别装入密封无透光的小瓶中,置于25℃(恒温箱)条件下做加速老化实验,1份作为对照,一份放置10天,一份放置20天,一份放置30天,用HPLC法测定辅酶Q10含量,考察其加速老化的稳定性能。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V(甲醇)∶V(乙醇)=1∶9,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75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常温。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428748580000261
Figure BDA0003428748580000271
表1结果显示:
W1与DW1相比,不添加胡椒碱对其制备的辅酶Q10脂质体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W1与DW2、DW3、DW4、DW5、DW6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其制备的辅酶Q10脂质体能够显著提高辅酶Q10的稳定性;
W1与DW7相比,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的辅酶Q10脂质体较常规技术制备的辅酶Q10脂质体能够显著提高辅酶Q10的稳定性,且以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为稳定剂的超临界辅酶Q10脂质体加速老化稳定性能优越。
测试例2:辅酶Q10纳米脂质体在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本发明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经动物性实验证实,可以明显提高辅酶Q10的吸收性能,其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1.1样品:
样品W1:实施例5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样品W2:实施例13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样品W3:实施例14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样品W4:实施例15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参比样DW1:对比例1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参比样DW2:对比例2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参比样DW3:对比例3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参比样DW4:对比例4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参比样DW5:对比例5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参比样DW6:对比例6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参比样DW7:对比例7制备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
总共11个样品进行动物性实验。
1.2实验动物与分组:
由长沙市开福区东创实验动物科技服务部(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湘)2010-0010)提供的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鼠龄3个月,体重18-22g。按照国际实验动物实验准则对动物进行操作,以减少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痛苦。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大鼠随机每10只分为一组,共11组。
1.3实验条件:
为屏蔽环境,实验期间环境温度23℃-24℃,湿度50%-56%,每日自由摄取去离子水和标准饲料。
1.4口服给药及样品采集:
取禁食12h的小鼠随机10只分为一组,共11组。分别将实施例样品W1-W4、参比样DW1至DW7,按50mg/kg剂量给予小鼠灌胃处理,使每组每个时间点5只小鼠,于给药5、15、30min及1、2、4、6、12h分别取血于肝素抗凝管中,离心分离处理后进行测样。
1.5药代动力学实验:
小鼠经口服(50mg/kg)给予实施例样品和各参比样后,对实验所得的血浆样品处理后进样HPLC分析测定。根据血药浓度结果进行拟合分析,计算血药浓度数据。
Figure BDA000342874858000030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评定生物利用度的最可靠的指标。由表2,可知样品W1的AUC比参比样的比值大。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测定,一般是用非血管途径给药(如口服,op)的药-时曲线下的面积(AUC)与该药参比制剂如静注(iv)或相同途径给药(po)后的比值,以吸收百分率表示。
样品W1与参比样DW1相比,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AUC(O-t)和AUC(0-∞)分别提高了24%和25%,表明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中胡椒碱的添加,可进一步提高辅酶Q10的生物利用度。
样品W1与参比样DW2相比,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AUC(O-t)和AUC(0-∞)分别提高了80%和74%,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作为稳定剂和壁材,可以更好的保护脂溶性物质的活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样品W1与参比样DW3相比,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AUC(O-t)和AUC(0-∞)分别提高了31.7%和30.4%。样品W1与参比样DW4相比,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AUC(O-t)和AUC(0-∞)分别提高了49.2%和45.8%。样品W1与参比样DW5相比,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AUC(O-t)和AUC(0-∞)分别提高了17.5%和16.9%,表明淀粉经超临界流体技术预处理后,抗消化特性显著,从而可使最终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具备在体内长时间循环的特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样品W1与参比样DW6相比,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AUC(O-t)和AUC(0-∞)分别提高了35.9%和34.8%,表明使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具备更强的乳化性能,能使最终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具备更好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样品W1与参比样DW7相比,超临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的AUC(O-t)和AUC(0-∞)分别提高了122%和115.8%,表明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相对于常规制粒技术制备出的脂质体,具有更小的粒径使其在肠胃中粘附接触和快速被吸收,提高体内暴露程度,从而提高其吸收性和生物利用度。
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得到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根据已经公开的所有教导,可以对那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这些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全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物给出。

Claims (60)

1.一种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以淀粉为原料,乙醇为夹带剂,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预处理产物;
(2)将步骤(1)的预处理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3)利用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产物制备改性淀粉;
(4)将步骤(3)制备的改性淀粉进行分离纯化;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为选自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铝、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钡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
步骤(1)中,乙醇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0%-30%,反应的时间为0.5-2h,并且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40Mpa,温度35℃-50℃;
步骤(3)中,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以步骤(2)得到的产物为原料,正己烷为夹带剂,在化学改性剂、催化剂和适量的水存在下,经超临界流体反应制备改性淀粉;所述化学改性剂为辛烯基琥珀酸酐;所述催化剂为选自Ca(OH)2、Al(OH)3、Ba(OH)2和Fe(OH)3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淀粉为选自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1)中,乙醇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1)中,乙醇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0.8-1.5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1)中,超临界CO2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30-50MPa,温度40℃-50℃,CO2流速为10-25L/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2)中,压力40MPa,温度45℃,CO2流速为15L/h。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所述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压力30-45Mpa,温度50℃-6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所述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压力40Mpa,温度5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正己烷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10%-2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正己烷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12%-2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正己烷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15%-17%。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化学改性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2%-12%。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化学改性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4%-1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化学改性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6%-8%。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催化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2%-15%。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催化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3%-10%。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催化剂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5%-6%。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水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10%-70%。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水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20%-60%。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水的用量为步骤(2)产物质量的30%-50%。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1-5小时。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2-3小时。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对步骤(3)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0-50MPa,温度55℃-65℃,CO2流速为15-25L/h。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其中,
步骤(4)中,压力45MPa,温度55℃,CO2流速为20L/h。
30.一种改性淀粉,其由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制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改性淀粉,其特征在于如下的(1)至(3)项中的任意1项或者多项:
(1)所述改性淀粉在25℃下的粘度为小于100mPa·s;
(2)所述改性淀粉在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大于或等于1100s;
(3)将1g改性淀粉于25℃的100ml水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小于100s。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改性淀粉,其中,
第(1)项中,所述改性淀粉在25℃下的粘度为60-85mPa·s。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改性淀粉,其中,
第(2)项中,所述改性淀粉在对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mL溶液需要的时间为1100-1800s。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改性淀粉,其中,
第(3)项中,将1g改性淀粉于25℃的100ml水中触水会被润湿能完全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地乳液体系所需的时间为55-95s。
35.一种脂质体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5%-50.5%脂溶性活性成分、0.01%-0.1%胡椒碱、5%-25%磷脂、8%-75%胆固醇以及10%-20%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为权利要求30至3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1)将磷脂、胆固醇、脂溶性活性成分、抗氧化剂、无水乙醇制备含脂溶性活性成分的溶液;
2)将权利要求30至3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改性淀粉溶解于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步骤1)的含脂溶性活性成分的溶液和步骤2)的水相溶液制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的超临界乳液进行超临界喷雾干燥,获得脂质体组合物。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还包含0.02%-0.05%抗氧化剂。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化剂选自天然VE、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茶多酚、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至少一种。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
所述脂溶性活性成分为脂溶性药物或者脂溶性营养素。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
所述脂溶性营养素选自辅酶Q10、姜黄素、脂溶性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脂溶性维生素选自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中的至少一种。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类胡萝卜素选自β-胡萝卜素、叶黄素、虾青素、番茄红素和玉米黄素中的至少一种。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动植物提取油来源、微生物发酵来源或化学合成来源。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共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亚麻酸、EPA、DHA、DPA和其混合物。
44.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
所述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45.根据权利要求35至4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为纳米脂质体颗粒。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颗粒的数均粒径为90nm-110nm。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70nm-130nm。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颗粒的包封率为大于或等于90%。
4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5至4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磷脂、胆固醇、脂溶性活性成分、抗氧化剂、无水乙醇制备含脂溶性活性成分的溶液;
2)将权利要求30至3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改性淀粉溶解于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3)将步骤1)的含脂溶性活性成分的溶液和步骤2)的水相溶液制成超临界乳液;
4)将步骤3)的超临界乳液进行超临界喷雾干燥,获得脂质体组合物。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1)项中,通过超声进行混合得到含脂溶性活性成分的溶液。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1)项中,所述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占磷脂、胆固醇、脂溶性活性成分和抗氧化剂总重量的10%-20%。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1)项中,所述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占磷脂、胆固醇、脂溶性活性成分和抗氧化剂总重量的15%。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2)项中,改性淀粉的浓度为50%-80%。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2)项中,改性淀粉的浓度为60%-70%。
55.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3)项中,在超临界反应釜中以一定流速将步骤1)的含脂溶性活性成分的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水相溶液中,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高速搅拌以制得超临界乳液。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3)项中,反应釜压力为10-35MPa,温度为50℃-70℃。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3)项中,反应釜压力为25-30MPa,温度为60℃-68℃。
58.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3)项中,高速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
59.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3)项中,高速搅拌的时间为40-50min。
6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脂质体组合物的方法,其中,
第4)项中,所述超临界乳液是以0.1-5L/min的流速进行超临界喷雾干燥。
CN202111589912.3A 2021-12-23 2021-12-23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Active CN114276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9912.3A CN114276467B (zh) 2021-12-23 2021-12-23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US17/743,654 US20230200419A1 (en) 2021-12-23 2022-05-13 Method for preparing modified starch, liposom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liposo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9912.3A CN114276467B (zh) 2021-12-23 2021-12-23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467A CN114276467A (zh) 2022-04-05
CN114276467B true CN114276467B (zh) 2023-05-16

Family

ID=80874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9912.3A Active CN114276467B (zh) 2021-12-23 2021-12-23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0419A1 (zh)
CN (1) CN1142764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6628B2 (en) * 2001-09-06 2012-07-10 Corn Products Development, Inc. Process for purifying starches
CN101703549B (zh) * 2009-12-08 2011-07-06 深圳大学 苍术酮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1423A (zh) * 2021-06-07 2021-09-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婴幼儿配方食品可添加的dha藻油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467A (zh) 2022-04-05
US20230200419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g et al. Fabricating multilayer emulsions by using OSA starch and chitosan suitable for spray drying: Application in the encapsulation of β-carotene
Niu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odified-β-cyclodextrin/β-carotene inclusion comple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ickering emulsions
Zhao et al. Encapsulation of anthocyanin in liposomes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ffects of anthocyanin and sterol concentrations
Belščak-Cvitanović et al. Emulsion templated microencapsulation of dandelion (Taraxacum officinale L.) polyphenols and β-carotene by ionotropic gelation of alginate and pectin
WO2018204326A1 (en) Methodology and formulation for creating a powder of an encapsulated cannabis-based component embedded in a polymer matrix
Meng et al. Konjac glucomannan octenyl succinate as a novel encapsulation wall material to improve curcumin sta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Li et al. Improving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casei) viability by encapsulation in alginate-based microgels: Impact of polymeric and colloidal fillers
EP2354213A1 (en) Reduction of sterols and other compounds from oils
Wang et al. Preparation, stability, antioxidative property and in vitro release of cannabidiol (CBD) in zein-whey protein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Komijani et al. Assembly of electrospun tri-layered nanofibrous structure of zein/basil seed gum/zein for increasing the bioaccessibility of lycopene
CA3158416C (en) Superfine compounds and production thereof
Li et al. Fabricating hydrophilic particles with oleic acid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to improve the dispersibility and bioaccessibility of fucoxanthin in water
CN104800119A (zh) 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Esquerdo et al. Preparation of nanoemulsions containing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centrate–chitosan capsules
CN111012760A (zh) 负载疏水药物、营养物的酪蛋白/阴离子多糖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Ye 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pH-shifting remodels egg-yolk low-density lipoprotein to enable construction of a stable aqueous solution of vitamin D3
Keršienė et al. Designing multiple bioactives loaded emulsions for the formulations for diets of elderly
Tripathy et al. Encapsulation of Centella asiatica leaf extract in liposome: Study on structural stability, 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fate of bioactive compounds during storage
Hu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staxanthin‐loaded microcapsu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ffervescent tablets
Chao et al. The formulation and the release of low–methoxyl pectin liquid-core beads containing an emulsion of soybean isoflavones
CN114276467B (zh) 制备改性淀粉的方法、脂质体和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dos Santos Alves et al. Starch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green propol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antimicrobial and digestibility properties
Wang et al. Casein nanoparticles as oral delivery carriers for improved bioavailability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apigenin.
Tang et al. Influence of covalent conjugates of zein peptide-phenolic acids with different hydrophobicity on performance of resultant lutein-loaded emulsion gels
Hartini et al. Solubility enhancement of curcumin via fast-dissolving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ats comprising jelly fig polysaccharides and Pullul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