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682A -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8682A
CN114268682A CN202111628369.3A CN202111628369A CN114268682A CN 114268682 A CN114268682 A CN 114268682A CN 202111628369 A CN202111628369 A CN 202111628369A CN 114268682 A CN114268682 A CN 114268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creen
magnetic
supporting
flexib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83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83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86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8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6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7678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47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转轴、支撑件以及磁性件,支撑件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支撑件呈柔性并用于支撑柔性屏,柔性屏设于支撑件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支撑件包括绕设于转轴的弧形部以及设于弧形部的一端的平整部;磁性件设于支撑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其中,平整部与磁性件层叠设置,至少部分平整部在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弧形部呈柔性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支撑件与支磁性件,使得支撑件的平整部能够在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支撑件在脱离磁性件的磁场作用时呈柔性状态,即支撑件的弧形部呈柔性状态,避免增加柔性屏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

Description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屏具有可任意弯曲、材质轻薄、省电等特点,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推动柔性屏设备成为未来屏幕显示的主流。
然而,柔性屏设备在实现柔性屏滑卷、卷曲的时候,基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结构的限制,一般施加于柔性屏的弯曲反弹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转轴、支撑件以及磁性件,所述支撑件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支撑件呈柔性并用于支撑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设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绕设于所述转轴的弧形部以及设于所述弧形部的一端的平整部;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其中,所述平整部与所述磁性件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平整部在所述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所述弧形部呈柔性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转轴、可绕所述转轴转动的柔性屏、支撑件以及磁性件,所述支撑件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支撑件呈柔性并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屏,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柔性屏和所述转轴之间;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绕设于所述转轴的弧形部以及设于所述弧形部的一端的平整部;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其中,所述平整部与所述磁性件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平整部在所述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所述弧形部呈柔性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柔性支撑件,并设置与支撑件的平整部层叠的磁性件,使得柔性支撑件的平整部能够在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即可以使得柔性屏在伸缩或者卷曲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支撑件在脱离磁性件的磁场作用时呈柔性状态,即支撑件的弧形部呈柔性状态,以在柔性屏伸缩或者卷曲过程中能够避免增加柔性屏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有利于柔性屏的形态改变,进而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实施例中柔性屏支撑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主要是针对具有柔性屏结构的电子设备,其中,柔性屏可以通过滑卷等方式收拢或者展开于电子设备。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柔性屏结构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大致上可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及柔性屏3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能够进行相对运动,例如,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以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外观形态以及显示形态,即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
其中,图1可为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闭合时即电子设备100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可为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打开时即电子设备100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当电子设备100由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转变为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进行了相背运动;当电子设备100由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转变为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进行了相向运动。柔性屏30可以随第一壳体10和/或者第二壳体20的运动而同步运动,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在大屏状态和小屏状态之间任意切换,从而实现不同的显示效果以及不同的外观形态。
可以理解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可通过滑动结构、铰链结构、转轴结构或者其他结构实现相对运动,对此不做赘述。在本申请下文中以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滑动连接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可通过滑轨、滑槽等结构实现连接。
其中,图1中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X、Y和Z三个方向,主要是为了示意出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以及XY、XZ和YZ三个平面,以便于后文中进行相应的描述。具体地,图1中所示的Z方向大致为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Y方向大致为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XY平面大致平行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结合参阅图3,图3是图2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壳体10可包括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以及连接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的第一底壁150,其中,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以及第一底壁150共同围设形成具有容置腔101的凹槽结构。
第二壳体20可部分容纳于第一壳体10的容置腔101内,且第二壳体20被配置为能够伸缩于容置腔101,即第二壳体20能够在Y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壳体10滑动开合。第二壳体20大致呈抽屉槽体结构,且其抽屉槽体的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0。
具体而言,第二壳体20大致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框210、第二侧框220、第三侧框230以及第四侧框240,第二壳体20还可包括远离第一壳体10的第二底壁250。其中,第一侧框210、第二侧框220、第三侧框230以及第四侧框240分别与第二底壁250弯折连接,以形成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0且具有一容置空间201的抽屉槽,该抽屉槽的容置空间201和容置腔101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侧框210和第三侧框230相对设置,第二侧框220和第四侧框240相对设置。第一侧框210和第三侧框230分别与第一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二壳体20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0滑动开合。第四侧框240邻近或者接触第一底壁150,第二侧框220位于第四侧框240背离第一底壁150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连接并支撑部分柔性屏30。优选地,柔性屏30部分设于第二侧框220背离第四侧框240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二侧框220。其中,柔性屏30可以通过胶体粘接于第二侧框220上,例如可以通过双面胶、光学胶等粘接连接柔性屏30和第二侧框2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其中,柔性屏30被配置为能够通过伸缩的方式实现在大屏状态和小屏状态之间切换。当柔性屏30呈小屏状态时,即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闭合时,柔性屏30部分容置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内部空间即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另一部分则外露于电子设备100外部以使得柔性屏30可以实现小屏显示效果。当柔性屏30由小屏状态切换至呈大屏状态的过程中,贴设于第二侧框220上的部分柔性屏30和第二壳体20同步运动,并逐步将容置于电子设备100内部的部分柔性屏拉出,使得柔性屏30能够实现大屏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滑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在大屏状态和小屏状态之间任意切换,进而实现不同的显示效果。另外,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开合的过程中,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几乎保持不变,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柔性屏大致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盖板、柔性显示器件以及支撑钢片,支撑钢片可以使得柔性屏在伸缩或者卷曲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和机械性能。然而,支撑钢片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柔性屏弯曲时的反弹力,不利于柔性屏的形态改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500,以避免增加柔性屏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便于柔性屏的形态改变。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支撑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实施例中柔性屏支撑装置5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可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0,即可用于支撑上述电子设备100中的柔性屏30。关于将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应用于电子设备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在下文作描述,故此不重复赘述。
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大致包括转轴40、支撑件50以及磁性件60。其中,柔性屏支撑装置500被配置为用于支撑柔性屏30,即柔性屏支撑装置500设于柔性屏30的非显示面以支撑柔性屏30。可以理解的,柔性屏30在大屏状态和小屏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可以同时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即柔性屏30呈大屏状态时,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呈展开状态;柔性屏30呈小屏状态时,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呈收拢状态,以使得柔性屏30在伸缩或者卷曲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和机械性能。如图4所示,柔性屏30呈小屏状态,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呈收拢状态;如图5所示,柔性屏30呈大屏状态,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呈展开状态。
其中,支撑件50可绕转轴40转动,即支撑件50大致呈柔性状态,以在绕转轴40转动时避免增加支撑件50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支撑件50用于支撑柔性屏30,即支撑件50与柔性屏30层叠设置。优选地,支撑件50可全面贴合于柔性屏30的非显示面,以使得柔性屏30在伸缩或者卷曲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和机械性能。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50可以通过双面胶、光学胶等胶体粘接于柔性屏30的非显示面。
柔性屏30设于支撑件30背离转轴40的一侧,并在支撑件30绕转轴40转动时可同时绕转轴40转动。即柔性屏30可绕转轴40运动,以使得柔性屏30能在大屏状态和小屏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可以理解的,支撑件50设于柔性屏30的非显示面,与柔性屏30层叠设置。支撑件50与柔性屏30绕转轴40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是支撑件50运动带动柔性屏30运动,也可以是柔性屏30运动带动支撑件50运动,还可以是支撑件50和柔性屏30分别单独运动。例如,支撑件50贴设于柔性屏30的非显示面,且柔性屏30与第一壳体10或者第二壳体20连接,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进行相向或者相背运动时带动柔性屏30运动,此时,柔性屏30运动带动支撑件50运动。又如,柔性屏30贴设于支撑件50背离转轴40的一侧,且支撑件50与第一壳体10或者第二壳体20连接,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进行相向或者相背运动时带动支撑件50运动,此时,支撑件50运动带动柔性屏30运动。又如,柔性屏30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中的一者连接,支撑件50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中的另一者连接,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进行相向或者相背运动时,柔性屏30和支撑件50可分别在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20的带动下单独运动。
磁性件60设于支撑件50背离柔性屏30的一侧,以使得支撑件50局部可在柔性状态和刚性状态之间切换。即支撑件50在常态环境下可呈柔性状态,在磁性件60的磁场作用下使得其弹性模量会增大,从而使得支撑件50可由柔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件50局部位于磁场时,可以使得支撑件50的局部由柔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即支撑件50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可以选择整体或者局部在柔性状态和刚性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结合参阅图6,图6是图4实施例中支撑件5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件50可为磁流变弹性体,其大致包括柔性基体510以及嵌设于柔性基体510内的磁性颗粒520,以使得支撑件50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呈现出刚性状态,即磁性颗粒520与磁性件60相配合能够使得支撑件50呈现出刚性状态。在一实施例中,柔性基体510可使用硅胶、橡胶等材质制成,其在室温下即可固化。例如,柔性基体510可采用软质硅橡胶、聚乙烯醇、明胶或者硬质天然橡胶等材料制成。磁性颗粒520可为直径为微米级的铁磁性颗粒,例如,磁性颗粒520直径可为2~10μm左右。
可以理解的,采用磁流变弹性体制成的支撑件50在磁场的作用下,弹性模量会增大,可以呈现出刚性状态;在非磁场的环境下,弹性模量会减小,可以呈现出柔性状态。基于支撑件50的上述特性,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合理布局磁性件60,使得支撑件50在绕转轴40转动时,可以实现柔性状态和刚性状态的切换,从而避免增加支撑件50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便于支撑件50的形态改变。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50包括绕设于转轴40的弧形部51以及设于弧形部51的一端的平整部52,平整部52与磁性件60层叠设置,至少部分平整部52在磁性件60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具体而言,磁性件60位于转轴40靠近平整部52的一侧,即磁性件60位于转轴40背离弧形部51的一侧,至少部分平整部52层叠于磁性件60上,以使得层叠于磁性件60上的至少部分平整部52可以呈现出刚性状态。
同理,柔性屏30包括绕卷部31和设于绕卷部31的一端的展平部32,绕卷部31与弧形部51层叠设置,展平部32与平整部52层叠设置,磁性件60设于平整部52背离展平部32的一侧,以使得至少部分平整部50呈现出刚性状态,进而为柔性屏30的展平部32提供较好的的平整性和机械性能。弧形部51呈柔性状态,以在支撑件50绕转轴转动时可以避免增加支撑件50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从而避免增加柔性屏30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便于改变柔性屏30的形态。
可以理解的,支撑件50的弧形部51和平整部52应理解为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呈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时的静态结构,柔性屏30的绕卷部31和展平部32应理解为柔性屏30呈大屏状态或者小屏状态时的静态结构。进一步地,当柔性屏支撑装置500以及柔性屏30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支撑件50的弧形部51和平整部52、柔性屏30的绕卷部31和展平部32可以发生相应地改变。
具体而言,当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呈现出如图4所示的收拢状态、即柔性屏30呈小屏状态时,支撑件50呈现出第一状态。当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呈现出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即柔性屏30呈大屏状态时,支撑件50呈现出第二状态。即当支撑件50绕转轴40转动时使得支撑件50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4所示,当支撑件50呈第一状态时,支撑件50包括第一弧形区域511和第一平整区域521;如图5所示,当支撑件50呈第二状态时,支撑件50包括第二弧形区域512和第二平整区域522。其中,第一弧形区域511的弧度不小于第二弧形区域512的弧度,第一平整区域521的面积小于第二平整区域522的面积。同理,当柔性屏30呈小屏状态时,如图4所示,柔性屏30包括与第一弧形区域511层叠设置的第一绕卷区域311以及与第一平整区域521层叠设置的第一展平区域321;当柔性屏30呈大屏状态时,如图5所示,柔性屏30包括与第二弧形区域512层叠设置的第二绕卷区域312以及与第二平整区域522层叠设置的第二展平区域322。其中,第一绕卷区域311的弧度不小于第二绕卷区域312的弧度,第一展平区域321的面积小于第二展平区域322的面积。
可以理解的,当柔性屏支撑装置500由图4所示的收拢状态运动至图5所示的打开状态时,柔性屏30的第一展平区域321的面积逐渐增大并形成第二展平区域322。此时,支撑件50的第一平整区域521的面积逐渐增大并形成第二平整区域522,第二平整区域522相较于第一平整区域521增加的部分在磁性件60的作用下,逐步由柔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进而为第二展平区域322相较于第一展平区域321增大的部分提供较好的的平整性和机械性能。当柔性屏支撑装置500由图5所示的打开状态运动至图4所示的收拢状态时,柔性屏30的第二展平区域322的面积逐渐减小并形成第一展平区域321。此时,支撑件50的第二平整区域522的面积逐渐减小并形成第一平整区域521,第二平整区域522相较于第一平整区域521减少的部分在绕转轴30转动时逐步由刚性状态转变为柔性状态,以此降低支撑件50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便于改变支撑件50的形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通过设置磁性件以将层叠设于磁性件上的支撑件由柔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以为柔性屏提供较好的平整性和机械支撑强度。另外,当部分平整部逐渐卷绕于转轴外侧形成弧形部时,上述部分平整部逐渐脱离磁性件的磁场并由刚性状态转变为柔性状态,不会增加支撑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便于支撑件和柔性屏的形态改变。当部分弧形部逐渐绕出转轴外侧形成平整部时,上述部分弧形部逐渐与磁性件层叠并由柔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以为柔性屏提供较好的平整性和机械支撑强度。由此,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的柔性屏支撑装置,柔性屏在小屏状态和大屏状态之间转换时,支撑件可以在运动时可以灵活进行刚性状态和柔性状态之间的切换,避免增加柔性屏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便于改变柔性屏的形态。
再次参阅图4和图5,磁性件60包括能够进行相对运动(例如相向或者相背运动)的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当支撑件50由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运动至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即柔性屏30由图4所示的小屏状态运动至图5所示的大屏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之间进行了相背运动;当支撑件50由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运动至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即柔性屏30由图5所示的大屏状态运动至图4所示的小屏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之间进行了相向运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撑件50由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运动至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中的一者可以保持静止状态,另一者呈运动状态,使得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之间呈现出背离的运动趋势。当支撑件50由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运动至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中的一者可以保持静止状态,另一者呈运动状态,使得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之间呈现出靠近的运动趋势。
其中,在支撑件50绕转轴40转动时,第一磁性件61相对于转轴40的轴线静止,第二磁性件62相对于转轴40的轴线移动。换言之,第二磁性件61在支撑件50绕转轴40转动时相对于第一磁性件61移动,第一磁性件61在支撑件50绕转轴40转动时相对于支撑件50移动。进一步地,第一磁性件61设于转轴40靠近支撑件50的平整部52的一侧,第二磁性件62设于第一磁性件61背离转轴40的一侧。
优选地,第一磁性件61连接于转轴40,第二磁性件62连接于支撑件50的平整部52,支撑件50绕转轴40运动时可带动第二磁性件62相对于第一磁性件61进行相向或者相背运动,支撑件50绕转轴40运动的同时相对于第一磁性件61移动。第一磁性件61背离第二磁性件62的一端限定出支撑件50状态改变的界限。当支撑件50由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转换为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弧形部51逐渐跨过上述界限并由柔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以形成平整部52。当支撑件50由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转换为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的过程中,平整部52逐渐跨过上述界限并由刚性状态转变为柔性状态以形成弧形部51。
如前述,可以将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应用于电子设备100中,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600。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电子设备600可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柔性屏30和柔性屏支撑装置500,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大致包括转轴40、支撑件50和磁性件60。其中,关于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柔性屏30和柔性屏支撑装置500可参考前述中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进一步描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柔性屏30以及柔性屏支撑装置500之间的配合关系。
其中,转轴4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柔性屏30可绕转轴40转动,以使得部分柔性屏30能够伸入或者伸出第一壳体10的容置腔101。支撑件50可绕转轴40转动,以使得部分支撑件50能够伸入或者伸出第一壳体10的容置腔101。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61连接于转轴40或者第一壳体10,第二磁性件62连接于第二壳体20(例如第二磁性件62设于第二侧框220上)。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靠近平整部62的表面大体上共面设置,以使得平整部62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其中,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大致呈板状或者片状,当然也可呈其他形状。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呈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相邻接或者相抵接,并相配合支撑于平整部62。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呈如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时,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间隔设置,并相配合支撑于平整部62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柔性屏支撑装置500还可包括支撑板70,该支撑板70连接于转轴40或者第一壳体10,第一磁性件61设于支撑板70上。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呈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时,支撑板70和第二侧框220相邻接或者相抵接,并相配合支撑于平整部62。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呈如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时,支撑板70和第二侧框220间隔设置,并相配合支撑于平整部62的相对两端。
可以理解的,第一磁性件61可以嵌设于支撑板70,或者可贴设于支撑板70的表面。第二磁性件62可以嵌设于第二侧框220,或者可贴设于第二侧框220的表面。其中,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可为磁铁或者通电线圈等,通电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以作用于平整部62。应理解的,支撑板70连接于转轴40或者第一壳体10是为了表明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工程中,支撑板70相对于第一壳体10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支撑板70相对于转轴40的轴线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关于支撑板70和转轴40/第一壳体10的具体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撑板70的结构不同。
其中,支撑板70大致包括与转轴40/第一壳体10相连的连接部71、设于连接部71背离转轴40的一侧的至少一个插接部72,即插接部72设于连接部71靠近第二磁性件62/第二壳体20的一侧。其中,插接部72可以设有多个,多个插接部72沿转轴40的轴线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磁性件61设于插接部72上,即第一磁性件61可以嵌设于插接部72内,或者第一磁性件61还可以贴设于插接部72的表面。第一磁性件61设有至少一个,且与插接部72对应设置,即每一插接部72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磁性件61。
第二侧框220上设有与插接部72相对应的插槽73。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运动时,插接部72可以插设于插槽73内,并可相对于插槽73移动。其中,插槽73与插接部72一一对应设置。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柔性屏支撑装置500还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81和第二板体82,第一磁性件61设于第一板体81上,第二磁性件62设于第二板体82上。其中,第一板体81与嵌设实施例中支撑板70的结构以及所起作用类似,故可将第一板体81理解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支撑板70,故此不再进行赘述。
第二板体82设于第二壳体20的第二侧框220上,且第二板体82可通过粘接、焊接、可拆卸连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第二壳体20的连接固定。第二磁性件62设于第二板体82上,即第二磁性件62可以嵌设于第二板体82,或者可贴设于第二板体82的表面。
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呈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时,第一板体81和第二板体82相邻接或者相抵接,并相配合支撑于平整部62。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呈如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时,第一板体81和第二板体82间隔设置,并相配合支撑于平整部62的相对两端。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柔性屏支撑装置500还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81和第二板体82,第一磁性件61设于第一板体81上,第二磁性件62设于第二板体82上。其中,第一板体81与嵌设实施例中支撑板70的结构以及所起作用类似,故可将第一板体81理解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支撑板70,故此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第一板体81大致包括与转轴40/第一壳体10相连的连接部71、设于连接部71背离转轴40的一侧的至少一个插接部72,即插接部72设于连接部71靠近第二磁性件62/第二壳体20的一侧。其中,插接部72可以设有多个,多个插接部72沿转轴40的轴线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磁性件61设于插接部72上,即第一磁性件61可以嵌设于插接部72内,或者第一磁性件61还可以贴设于插接部72的表面。第一磁性件61设有至少一个,且与插接部72对应设置,即每一插接部72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磁性件61。
第二板体82上设有与插接部72相对应的插槽73。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运动时,插接部72可以插设于插槽73内,并可相对于插槽73移动。其中,插槽73与插接部72一一对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柔性支撑件,并设置与支撑件的平整部层叠的磁性件,使得柔性支撑件的平整部能够在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即可以使得柔性屏在伸缩或者卷曲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支撑件在脱离磁性件的磁场作用时呈柔性状态,即支撑件的弧形部呈柔性状态,以在柔性屏伸缩或者卷曲过程中能够避免增加柔性屏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有利于柔性屏的形态改变,进而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移动终端设备9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移动终端设备900的结构大致上可包括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屏3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其中,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以及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移动终端设备90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9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41(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屏30)等;传感器9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9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与处理器9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980用于处理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关于显示面板的相关技术特征,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中柔性屏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通过设置能够相向或者相背运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软硬可变的支撑件,在保证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几乎保持不变的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在大屏状态和小屏状态之间较为顺畅地切换,避免增加柔性屏弯曲时的弯曲刚度和反弹力,有利于柔性屏的形态改变,进而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
转轴;
支撑件,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支撑件呈柔性并用于支撑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设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绕设于所述转轴的弧形部以及设于所述弧形部的一端的平整部;以及
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
其中,所述平整部与所述磁性件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平整部在所述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所述弧形部呈柔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绕所述转轴运动使得所述支撑件可呈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当所述支撑件呈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一弧形区域和第一平整区域;当所述支撑件呈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二弧形区域和第二平整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平整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平整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一弧形区域的弧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弧形区域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在所述支撑件绕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还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件运动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连接于所述平整部,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平整部;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板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包括与所述转轴相连的连接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的插接部,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插接部;所述第二板体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接部可插设于所述插槽并可相对于所述插槽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柔性基体以及嵌设于所述柔性基体内的磁性颗粒,所述磁性颗粒与所述磁性件相配合使得所述支撑件呈刚性状态。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转轴、可绕所述转轴转动的柔性屏;
支撑件,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支撑件呈柔性并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屏,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柔性屏和所述转轴之间;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绕设于所述转轴的弧形部以及设于所述弧形部的一端的平整部;和
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
其中,所述平整部与所述磁性件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平整部在所述磁性件的作用下呈刚性状态,所述弧形部呈柔性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进行相向或相背运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磁性件包括能够进行相向或相背运动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壁,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壳体相连的连接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插接部,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插接部;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接部可插设于所述插槽并可相对于所述插槽移动。
CN202111628369.3A 2021-12-28 2021-12-28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268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369.3A CN114268682A (zh) 2021-12-28 2021-12-28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27678 WO2023124473A1 (zh) 2021-12-28 2022-10-26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369.3A CN114268682A (zh) 2021-12-28 2021-12-28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8682A true CN114268682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8369.3A Pending CN114268682A (zh) 2021-12-28 2021-12-28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8682A (zh)
WO (1) WO20231244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3821A (zh) * 2022-05-17 2022-08-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3124473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193468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7420A (zh) * 2018-06-04 2018-11-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KR102527064B1 (ko) * 2018-07-13 2023-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613144B (zh) * 2020-05-29 2022-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终端
CN11218525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035080B (zh) * 2021-03-31 2022-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268682A (zh) * 2021-12-28 2022-04-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473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193468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CN114863821A (zh) * 2022-05-17 2022-08-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863821B (zh) * 2022-05-17 2023-10-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473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68682A (zh) 柔性屏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855819B2 (en) Mobile terminal
EP3832990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13035080B (zh)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9337882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2196690B (zh) 移动设备的功能扩展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移动设备
CN100534109C (zh) 使用柔性材料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JP5009099B2 (ja) 携帯情報端末
CN110719346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US20220303373A1 (en) Roll-slide mobile terminal
US8320980B2 (en) Antenna assembly of mobile terminal
EP1777923A1 (en)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a sliding and slanting housing carrying a display and loudspeakers
EP415273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display
JP3179217B2 (ja) 携帯用情報通信装置
KR10180119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10048640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1833749A (zh)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9750104U (zh) 保护套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220028364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766052A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及其压合组件
CN113074224B (zh) 转轴组件、传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323533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83941B (zh) 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218007A1 (zh) 转轴模组、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8409123U (zh) 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