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705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705A
CN114267705A CN202111530365.1A CN202111530365A CN114267705A CN 114267705 A CN114267705 A CN 114267705A CN 202111530365 A CN202111530365 A CN 202111530365A CN 114267705 A CN114267705 A CN 114267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ea
are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03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7705B (zh
Inventor
刘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03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7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7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7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为弯曲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一侧,第二显示区具有靠近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边和远离第一显示区的第二边,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像素单元位于第二显示区,自第一边指向第二边的方向,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且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用于改善由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大小不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舒适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因为柔性显示面板像纸一样可弯曲且可卷绕,所以柔性显示面板在便携性和保持性上良好,因而作为下一代显示面板持续地被研究。
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其中心部分不弯曲而仅靠近两端的部分弯曲的结构。因此,相关技术弯曲式显示面板包括形成为靠近两端中的每一个的弯曲区。为在弯曲区域抗应力,将像素大小增大,但容易造成像素相邻区域显示不均,进而造成视觉上的不舒适。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于改善现有的显示面板由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大小不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舒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为弯曲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区具有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边和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边,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数据线具有第一阻值,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一阻值逐渐增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一数据线的长度逐渐增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一数据线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具有第二阻值,所述第二阻值小于所述第一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存储电容和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存储电容和第二发光功能层;
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存储电容和第二发光功能层,所述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所述电阻器具有第三阻值,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三阻值逐渐增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同一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第M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和第M-1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的差值与第M+1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和第M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差值相同,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像素单元,所述第三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或自所述第二边指向所述第三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同一列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为弯曲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一侧。第二显示区具有靠近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边和远离第一显示区的第二边。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像素单元位于第二显示区,自第一边指向第二边的方向,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且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位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大于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且自第二显示区的第一边指向第二边的方向,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该设置方法改善了显示面板由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大小不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舒适的问题。
为让本申请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第二显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第三显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简化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他具体实施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实例、示例或例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一侧。第二显示区具有靠近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边和远离第一显示区的第二边。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像素单元位于第二显示区,自第一边指向第二边的方向,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且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位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大于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且自第二显示区的第一边指向第二边的方向,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该设置方法改善了显示面板由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大小不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舒适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的阐述。
请结合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显示面板100具有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第二显示区AA2具有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边a1和远离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边a2。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像素单元P1和第二像素单元P2。第一像素单元P1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第二像素单元P2位于第二显示区AA2,自第一边a1指向第二边a2的方向,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逐渐增大,且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大于第一像素单元P1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大于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像素单元P1的面积,且自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边a1指向第二边a2的方向,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逐渐增大,该设置方法改善了显示面板100由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像素大小不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舒适的问题。
需要理解的是,电容C=Q/U=εS/(4πkd),电流I=U/R,放电过程中I=εSQ/(4πkdR),ε是介电常数,S为正对面积,Q为电荷,k为静电力常量,d为电容上下间距,R为回路电阻,由公式可知,电流I与面积S成正比。在不考虑电阻变化时,当像素大小增大时电流等比例增大,而单位面积发光强度不变即亮度不变;但像素增大时数据线的线宽变大,电阻会减小,电阻R=ρ*L/S,(ρ是电阻率,为固定参数,L是长度,S是横截面积),考虑到电阻变化后当像素增大后亮度会变大。因此,在大像素与小像素相接位置会在感官上出现显示不均(Mura)的问题,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像素渐变设计,减缓感官上的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显示区AA2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显示区AA2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两侧、三侧或四侧中的任意一者。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二显示区AA2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左右两侧进行阐述,但不限于此。
应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显示区AA2为弯曲显示区。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具有第三显示区AA3,第三显示区AA3位于第二显示区AA2远离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像素单元P3,第三像素单元P3位于第三显示区AA3,自第二边a2指向第三显示区AA3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第三像素单元P3的面积逐渐增大。
由于第三显示区AA3与第一显示区AA1具有夹角,第三显示区AA3与第一显示区AA1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因此,将位于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三像素单元P3的面积增大,可以改善因视角不同造成的亮度不均的问题。
请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第二显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第三显示区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数据线17a,所述第一数据线17a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数据线17a具有第一阻值Ω1,自第一边a1指向第二边a2的方向,第一阻值Ω1逐渐增大。具体的,第一数据线17a的第一电阻值Ω1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数据线17a的线长实现。具体的,自第一边a1指向第二边a2的方向,第一数据线17a的长度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线17a的第一电阻值Ω1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数据线17a的线宽实现,具体的,自第一边a1指向第二边a2的方向,第一数据线17a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整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数据线17a的第一电阻值Ω1,从而调整第二显示区AA的亮度,进一步改善了显示面板由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像素大小不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舒适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P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一存储电容C1和第一发光功能层20。第二像素单元P2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二存储电容C2和第二发光功能层30。第三像素单元P3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三存储电容C3和第三发光功能层40。第一发光功能层20的面积小于第二发光功能层30的面积。由于第一像素单元P1的面积小于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等比例放大第二像素单元P2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二存储电容C2和第二发光功能层30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二像素单元P2等比例放大,以增大第二显示区AA2的抗弯折应力,防止显示面板100出现裂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面积大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面积且小于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面积。第二存储电容C2的面积大于第一存储电容C1的面积且小于第三存储电容C3。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数据线17b和第三数据线17c,第二数据线17b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第二数据线17b具有第二阻值Ω2,第二阻值Ω2小于第一阻值Ω1。第三数据线17c位于第三显示区AA3,第三数据线17c具有第四阻值Ω4,第一阻值Ω1大于第二阻值Ω2且小于第四阻值Ω4。
具体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包括第一有源层11a、第一栅极13a、第一源极15a、第一漏极16a,其中,第一源极15a和第一漏极16a分别通过过孔与第一有源层11a电性连接,第一栅极13a复用为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一极板c11。第二薄膜晶体管T2包括第二有源层11b、第二栅极13b、第二源极15b、第二漏极16b,其中,第二源极15b和第二漏极16b分别通过过孔与第二有源层11b电性连接,第二栅极13b复用为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一极板c21。第三薄膜晶体管T3包括第三有源层11c、第三栅极13c、第三源极15c、第三漏极16c,其中,第三源极15c和第三漏极16c分别通过过孔与第三有源层11c电性连接,第三栅极13c复用为第三存储电容C3的第三极板c31。
第一存储电容C1包括第一极板c11和第二极板c12。第二存储电容C2包括第一极板c21和第二极板c22。第三存储电容C3包括第一极板c31和第二极板c32。
第一发光功能层20包括第一阳极20a、第一发光层22a和第一阴极23a。第二发光功能层30包括第二阳极20b、第二发光层22b和第二阴极23b。第三发光功能层40包括第三阳极20c、第三发光层22c和第三阴极23c。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衬底10、第一栅绝缘层12a、第二栅绝缘层12b和层间介质层14、第一平坦化层18a、像素定义层21。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底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第二柔性层10c、第二阻挡层10d和缓冲层10e。第一阻挡层10b用于防止水氧通过第一柔性层10a的一侧渗透至第一阻挡层10b上面的结构,防止损坏显示面板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层10b、第二阻挡层10d和缓冲层10e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含硅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例如,第一阻挡层10b的材质为SiOx、SiNx或SiOxNy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柔性层10a的材料可以和第二柔性层10c的材料相同,其可以包括PI(聚酰亚胺)、PET(聚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脂)、PC(聚碳酸酯)、PES(聚醚砜)、PAR(含有聚芳酯的芳族氟甲苯)或PCO(多环烯烃)中的至少一种。缓冲层10e可以是叠层设置的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其中,氮化硅层的用于阻挡水氧由第二柔性层10c的一侧入侵,从而对显示面板100上方的膜层造成损害,氧化硅层用于保温上方的薄膜晶体管。
第一有源层11a、第二有源层11b和第三有源层11c间隔设置在缓冲层10e上。第一有源层11a、第二有源层11b和第三有源层11c的材质可以是铟镓锌氧化物、铟锌锡氧化物或铟镓锌锡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或者,第一有源层11a、第二有源层11b和第三有源层11c的材质也可以是LTPO(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低温多晶氧化物)。第一栅极13a、第二栅极13b、第三栅极13c、第一源极15a、第一漏极16a、第二源极15b、第二漏极16b、第三源极15c、第三漏极16c、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二极板c12、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二极板c22、第三存储电容C3的第二极板c32、第一数据线17a、第二数据线17b、第三数据线17c的材质包括如银(Ag)、镁(Mg)、铝(Al)、钨(W)、铜(Cu)、镍(Ni)、铬(Cr)、钼(Mo)、钛(Ti)、铂(Pt)、钽(Ta)、钕(Nd)或钪(Sc)的金属、它们的合金、它们的氮化物等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第一栅绝缘层12a覆盖第一有源层11a、第二有源层11b和第三有源层11c。
第一栅极13a、第二栅极13b和第三栅极13c间隔设置在第一栅绝缘层12a上。第二栅极绝缘层12b覆盖第一栅极13a、第二栅极13b和第三栅极13c。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二极板c12、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二极板c22、第三存储电容C3的第二极板c32间隔设置在第二栅绝缘层12b上。层间介质层14覆盖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二极板c12、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二极板c22、第三存储电容C3的第二极板c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栅绝缘层12a、第二栅绝缘层12b和层间介质层14的材质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层间介质层14具有第一通孔H1、第二通孔H2和第三通孔H3,第一通孔H1、第二通孔H2和第三通孔H3至少贯穿层间介质层14、第二栅绝缘层12b和第一栅绝缘层12a。第一通孔H1设置于与第一像素单元P1对应的部分,第二通孔H2设置于与第二像素单元P2对应的部分,第三通孔H3设置于与第三像素单元P3对应的部分。第二数据线17b设置在第一通孔H1内,且覆盖第一通孔H1的侧壁的一部分。第二数据线17b设置在第一通孔H1内,且覆盖第一通孔H1的侧壁的一部分。第一数据线17a设置在第二通孔H2内,且覆盖第一通孔H1的侧壁。第三数据线17c设置在第三通孔H3内,且覆盖第三通孔H3的侧壁及底部的一部分。
第一平坦化层18a覆盖第一源极15a、第一漏极16a、第二源极15b、第二漏极16b、第三源极15c和第三漏极16c。第一平坦化层18a的材料可以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氮、氮氧化硅及其叠层或者有机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H贯穿层间介质层14、第二栅绝缘层12b、第一栅绝缘层12a、缓冲层10e和第二柔性层10c。
像素定义层21设置在第一平坦化层18a上,像素定义层21具有对应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开口、对应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开口和对应于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三开口。其中,第二开口的大小大于第一开口的大小且小于第三开口的大小。第一发光层22a、第二发光层22b、第三发光层22c分别限定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阴极23a、第二阴极23b和第三阴极23c为一体形成,本申请实施例为方便阐述将其区别为第一阴极23a、第二阴极23b和第三阴极23c。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是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也可以是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可以是单栅薄膜晶体管也可以是双栅薄膜晶体管。本申请实施例以双栅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阐述,但不限于此。
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阻器和第二像素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电阻器19,电阻器1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2,电阻器1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发光功能层30,电阻器19具有第三阻值Ω3,自第一边a1指向第二边a2的方向,第三阻值Ω3逐渐增大。其中,电阻器19的材料包括康铜、镍铬合金和镍铬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显示区AA2发生弯折时,第二显示区AA2设置的电阻器的第三电阻值Ω3可以随着弯折应力所产生机械变形的大小而发生变化,即显示面板100向背光侧弯折,可变电阻的阻值增大。或者,第二显示区AA2设置的电阻器19的第三电阻值Ω3可以随着第二像素单元P2产生的亮度大小而发生变化,即当第二像素单元P2的亮度变大时,可变电阻的阻值增大。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显示区AA2设置电阻器19,进一步改善了显示面板由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像素大小不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舒适的问题。
具体的,为了能够调节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显示区AA2的出光率,需要设置电阻器19的一端与第二发光功能层30的第二阳极20b进行电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二源极15b或第二漏极16b进行电连接,因而可以得到如图6所示的简化等效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显示区AA2设置电阻器19,电阻器19可以通过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变化调节弯折区域的出光率,进而可以改善显示面板100的不同区域亮度不同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行第二像素单元P2中,第M个第二像素单元P2和第M-1个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的差值与第M+1个第二像素单元P2和第M个第二像素单元P2的差值相同,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且同一列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相同。该设置方法改善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行第二像素单元P2中,第M个第二像素单元P2和第M-1个第二像素单元P2的面积的差值与第M+1个第二像素单元P2和第M个第二像素单元P2的差值不同,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该设置方法可以实现在不同的运用场景下对显示面板的需要。
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区别在于:第三像素单元P3位于第三显示区AA3,第三像素单元P3的面积等于第一像素单元P1的面积。也就是说,第三像素单元P3和第一像素单元P1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面积等于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面积。第一存储电容C1的面积等于第三存储电容C3的面积。第一发光功能层20的面积等于第三发光功能层40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显示区AA3与第一显示区AA1具有夹角,第三显示区AA3与第一显示区AA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因此,第三像素单元P3的面积等于第一像素单元P1的面积,可以改善因视角不同造成的亮度不均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为弯曲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区具有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边和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边,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数据线具有第一阻值,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一阻值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一数据线的长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一数据线的宽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具有第二阻值,所述第二阻值小于所述第一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存储电容和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存储电容和第二发光功能层;
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存储电容和第二发光功能层,所述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所述电阻器具有第三阻值,自所述第一边指向所述第二边的方向,所述第三阻值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第M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和第M-1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的差值与第M+1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和第M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差值相同,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像素单元,所述第三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面积,或自所述第二边指向所述第三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面积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列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面积相同。
CN202111530365.1A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 Active CN114267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0365.1A CN114267705B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0365.1A CN114267705B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705A true CN114267705A (zh) 2022-04-01
CN114267705B CN114267705B (zh) 2023-06-06

Family

ID=8082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0365.1A Active CN114267705B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770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824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124261A (zh) * 2013-04-29 2014-10-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4503171A (zh) * 2014-12-19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US20180040680A1 (en) * 2017-05-12 2018-02-08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66236A (zh) * 2018-05-03 2018-11-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5492A (zh) * 2020-06-24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86805A (zh) * 2020-12-31 2021-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824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124261A (zh) * 2013-04-29 2014-10-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4503171A (zh) * 2014-12-19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US20180040680A1 (en) * 2017-05-12 2018-02-08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66236A (zh) * 2018-05-03 2018-11-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5492A (zh) * 2020-06-24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86805A (zh) * 2020-12-31 2021-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705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96277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494240B (zh) 显示装置
US1186206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20162053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1086827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959811B2 (en) Sensing unit, flexibl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54953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circuits stack structure
KR102320186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462035B2 (ja) バックプレーン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US20220037441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221618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31613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08823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4267705B (zh) 显示面板
US11908872B2 (en) Display device
US9640564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US20230282794A1 (en) Display device
US12009370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056954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123090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220189995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336569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14565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05750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