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4049A -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4049A
CN114264049A CN202111533456.0A CN202111533456A CN114264049A CN 114264049 A CN114264049 A CN 114264049A CN 202111533456 A CN202111533456 A CN 202111533456A CN 114264049 A CN114264049 A CN 114264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temperature
loop control
control stage
oper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34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
王芳
孙伟佳
李丽芳
王喜成
车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5334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40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4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4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机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的所述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获取一键开机信号并开机进入一键开机模式;空调器检测在获取所述一键开机信号时刻的t内环和t外环;空调器根据检测的所述t内环和所述t外环选择运行模式并进入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运行;空调器根据所选择的所述运行模式,在其开环控制阶段中执行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初始调节。本发明能使用户仅需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模式选择,并在该模式下自动完成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设定温度的初始调节,从而免去用户的繁琐操作。

Description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系统在用户执行开机后,还需要进行模式和风档、设定温度等调节。普通遥控器虽然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设置需求,但对于用户使用便利性不友好。且有的用户设置参数等不合理又会导致能效不高,造成能源浪费。
很多空调器厂家已经在做出改变,前期的自动功能,及后期的各种智能功能。例如格力电气的“凉感”“E享”、美的空调的“知冷暖”。其实都是通过调节导风板位置、风档、设定温度从而实现用户的需求,减少用户的操作。以上虽能简化操作,但还存在功能单一,智能程度低,不够节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使用户仅需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模式选择,并在该模式下自动完成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设定温度的初始调节,从而免去用户的繁琐操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一键智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空调器获取一键开机信号并开机进入一键开机模式;
空调器检测在获取所述一键开机信号时刻的t内环和t外环
空调器根据检测的所述t内环和所述t外环选择运行模式并进入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运行;
空调器根据所选择的所述运行模式,在其开环控制阶段中执行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初始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检测的所述t内环和所述t外环选择运行模式并进入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运行,包括:
若开机检测到t内环≥a℃,不检测t外环,选择制冷模式作为运行模式,所述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为A℃;
若开机检测到t内环≤b℃,不检测t外环,选择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所述制热模式的目标温度为B℃;
若开机检测到b℃<t内环<a℃时,同时检测t外环,且当t外环<b℃时,选择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或,且当t外环>a℃时,选择制冷模式作为运行模式;
若开机检测到b℃<t外环<a℃,选择送风模式作为运行模式;
其中,A>a>B>b。
进一步的:若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检测到t内环<16℃时开启辅热功能,检测到t内环>20℃时关闭辅热功能。
进一步的:若在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下,如果30分钟内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出现温度达到相应运行模式下的设定温度停机的情况则转换为所述送风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选择的所述运行模式,在其开环控制阶段中执行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初始调节,包括: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高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所述制热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高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送风模式,所述送风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运行过程中的风档采用自动风档执行送风,运行过程中检测t内环是否超出送风模式的运行温度范围,若是则判断是否转换为执行所述制冷模式或所述制热模式并从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起运行,若不是则一直执行送风模式。
进一步的: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后的前m分钟按照设定温度16℃运行,在所述前m分钟后按照所述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27℃运行;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后的前m分钟按照设定温度30℃运行,在所述前m分钟后按照所述制热模式的目标温度24℃运行;
其中,m设定为10。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室内实时环境温度,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有降低,若是,则判断温降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有升高,若是,则判断温升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送风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在所述送风模式下的温度升降速率是否超过限定值,若是,则判断温降或温升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
其中,n设定为5。
进一步的:包括: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前m分钟后,t内环降低至T1℃,则进入所述制冷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所述制冷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水平,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所述制热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前m分钟后,t内环升高至T2℃,则进入所述制热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所述制热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默认,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送风模式,所述送风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所述前m分钟后,则进入所述送风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所述送风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
其中,T1>A,T2<B。
进一步的:还包括:空调器在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和闭环控制阶段获取到调节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的用户设定信号后,在相应所述运行模式下按照用户设定信号运行,如果期间出现达温度点停机,停机重新开机后执行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直到获取到关机信号或是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的信号。
进一步的:空调器获取到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的信号后,则立刻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如果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后的用户设定模式同于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前的运行模式,则仅切换到相应的模式继续运行,其余设定参数保持和所述一键开机模式相同,仅在用户设定时做出相应调整;如果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后的用户设定模式不同于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前的运行模式,则停机重新开机执行,重新开机后执行用户设定的模式及此模式下的默认值,如果用户有设定其它参数则运行用户设定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发射单元,用于发射一键开机信号;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一键开机信号;
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参数;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该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可用于空调器开机自动运行,通过空调器自有的传感器来检测获取一键开机信号时刻的t内环和t外环,并根据t内环和t外环在常规的制冷、制热和送风模式下选择一种作为运行模式,在相应的运行模式下的开环控制阶段对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进行不同的初始调节,以此来实现一键开机,使得用户仅需进行一次操作即可满足大部分的实际需求,具有简化开机操作,方便用户,提升使用友好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模式选择逻辑图;
图4示出了开环控制阶段逻辑图;
图5示出了闭环控制阶段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种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系统,实现现有空调器的一键开机,以下涉及的逻辑判断过程均可通过现有空调器的处理器完成,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一键开机;通过遥控器发送一键开机信号;
步骤S20,模式判断;空调器获取一键开机信号并开机进入一键开机模式;
步骤S30,比较t内环和t外环,选择对应运行模式;空调器通过其自身具备的内环感温包、外环感温包检测在获取一键开机信号时刻的t内环和t外环,根据检测的t内环和t外环根据判断程序选择运行模式;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送风模式;
步骤S40,进入对应模式的开环控制;空调器根据选择的运行模式进入相应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运行;
步骤S50,按照运行模式要求,各执行器执行操作;空调器根据所选择的运行模式,在其开环控制阶段中通过各相关执行器自动执行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初始调节。
该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可用于空调器开机自动运行,通过空调器自有的传感器来检测获取一键开机信号时刻的t内环和t外环,并根据t内环和t外环在常规的制冷、制热和送风模式下选择一种作为运行模式,可做到开机即进入运行模式选择的判断。在相应的运行模式下的开环控制阶段对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进行不同的初始调节,以此来实现一键开机,使得用户仅需进行一次操作即可满足大部分的实际需求,具有简化开机操作,方便用户,提升使用友好性的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选择运行模式的选择逻辑,该方法根据检测的t内环和t外环选择运行模式并进入相应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运行,包括:
若开机检测到t内环≥a℃,不检测t外环,选择制冷模式作为运行模式,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为A℃;
若开机检测到t内环≤b℃,不检测t外环,选择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制热模式的目标温度为B℃;
若开机检测到b℃<t内环<a℃时,同时检测t外环,且当t外环<b℃时,选择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或,且当t外环>a℃时,选择制冷模式作为运行模式;
若开机检测到b℃<t外环<a℃,选择送风模式作为运行模式;
其中,A>a>B>b,本实施例中,A设定为27℃,B设定为24℃,a设定为26℃,b设定为18℃,以下描述中的相关温度均按照此实施例中的具体设定为准。
此种方法通过t内环和t外环来选择运行模式,可以让程序做出最佳使用模式的推荐,并根据实时情况自动调节,具有较高的智能程度。
本实施例中,若在制热模式下,如果检测到t内环<16℃时说明环境温度过低,可判定用户需要尽快升温到温暖舒适温度,此时空调器开启辅热功能以达到快速升温的目的,如果检测到t内环>20℃时说明环境温度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温度位置,可判定用户以获得较为舒适的感受,此时空调器关闭辅热功能以稳定温升速率,同时降低能耗。
本实施例中,若在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下,如果30分钟内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出现温度达到相应运行模式下的设定温度停机的情况,则说明环境温度处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并且温度变化率交底,此时空调器转换为送风模式,此种做法可降低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选择的运行模式,在相应的运行模式下的开环控制阶段中执行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初始调节,包括:
若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制冷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高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制热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高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送风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运行过程中的风档采用自动风档执行送风,运行过程中检测t内环是否超出送风模式的运行温度范围,若是则判断是否转换为执行所述制冷模式或所述制热模式并从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起运行,若不是则一直执行送风模式。
本实施例中,导风板位置参数为最顺,其中的最顺表示导风板的位置,特指导风板和出风方向平行,风阻最小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内机出风最大的导风板位置,在出厂之前会通过实验测试完成确认。
上述方案中,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调节符合相应运行模式下的高效运行效果,可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感受,以此来避免用户因感受不舒适而做出不合理的调节造成能耗升高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后的前m分钟按照设定温度16℃运行,在前m分钟后按照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27℃运行;若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后的前m分钟按照设定温度30℃运行,在前m分钟后按照所述制热模式的目标温度24℃运行。
本实施例中,m设定为1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方案,在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下,前10分钟按照相应模式下设定温度的最大值运行,也就是让空调内外机按照最大制冷能力或最大制热能力进行运行,此点是为了保证开机初期的输入能力满足负荷需求,尽快达到目标温度,这样做也符合用户实际的使用需求,并能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反馈修正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501,检测室内实时环境温度;利用空调机自身的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室内实时环境温度,该室内实时环境温度包括用户和环境的温度;
步骤S502,判断室内实时环境温度是否在制冷模式下有降低,或制热模式下有升高或送风模式下温度升降速率是否超过限定值;
步骤S503,判断制冷模式温降速率,或制热模温升速率,或送风模式温降或温升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并做出修正;
具体的,步骤步骤S502到步骤S503中,若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有降低,若是,则判断温降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有升高,若是,则判断温升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送风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在所述送风模式下的温度升降速率是否超过限定值,若是,则判断温降或温升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
本实施例中,n设定为5。
通过上述方案,空调器传感器不限于内环感温包、外环感温包,同时可以和空调器的其它模块功能组合,例如空调器上配有的红外摄像头一类的红外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用户和环境的温度情况,此时可以在现有感温包检测条件下,增加红外检测修正条件。根据修正结果优化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进行反馈修正,反馈给空调器的处理器进行优化处理,同步将下一步的运行参数及指令等发送给空调器的内外机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运行。
通过修正可以使得实际运行模式更加贴近用户实际需求,且更能发挥变频空调器的舒适节能优势。
本实施例中,除了利用空调器自身的传感器还可利用第三方智能环境监测设备,例如带有无线连接方式的温湿度传感器等智能设备,通过数据的相互交换,同样实现对室内实时环境温度的检测,通过反馈修正完善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实现舒适、智能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S60,进入对应模式的闭环控制;若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制冷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前10分钟后,t内环降低至T1℃,则进入制冷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制冷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水平,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若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制热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前10min后,t内环升高至T2℃,则进入制热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制热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默认,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其中,此处导风板位置参数的默认位置指在同样的制热模式下,导风板的预设位置;若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送风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前10min后,则进入送风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送风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
本实施例中,T1>A,T1设定为28℃,T2<B,T2设定为24℃。
闭环控制阶段期间,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按照闭环程序控制调节。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等同制冷或制热或送风模式的常规运行程序。期间也进行温度点停机、过负荷保护、遥控接收模式及设定调整、频率升降调整等。
闭环控制阶段期间,空调器可以接受来自例如遥控器的设定,如果遥控器有其他动作,比如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调节动作时,空调器按照接收到遥控器的信号后做出相应的执行动作,其余未涉及的部分则不动作。如果在运行模式下,出现达温度点停机,则重新开机后执行上一过程的设定并运行。如果接收到来自遥控器的关机信号则退出一键开机模式。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方案,在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下,需要满足在前10分钟连续运行后再进一步结合t内环的实时温度进行下一步的控制阶段判断,目的是防止刚开机就满足温度条件而带来频繁开停机或误切换运行模式给用户带来不好的舒适体验的问题出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空调器在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和闭环控制阶段获取到调节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的用户设定信号后,在相应运行模式下按照用户设定信号运行,用户设定信号可通过遥控器发出。如果期间出现达温度点停机,停机重新开机后执行相应运行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直到获取到关机信号或是退出一键开机模式的信号,关机信号或是退出一键开机模式的信号可通过遥控器发出。
空调器获取到退出一键开机模式的信号后,则立刻退出一键开机模式;如果退出一键开机模式后的用户设定模式同于退出一键开机模式前的运行模式,则仅切换到相应的模式继续运行,其余设定参数保持和一键开机模式相同,仅在用户设定时做出相应调整;如果退出一键开机模式后的用户设定模式不同于退出一键开机模式前的运行模式,比如,退出一键开机模式前为制冷模式,此时用户通过遥控器设定制热模式,则停机重新开机执行,重新开机后执行用户设定的模式及此模式下的默认值,如果用户有设定其它参数则运行用户设定参数,相当于用户首次开机设置,空调器不会保留模式转换前的设定参数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器和遥控器;
空调器上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射单元发射的一键开机信号;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参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各步骤。
遥控器包括:
发射单元,用于发射一键开机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空调器获取一键开机信号并开机进入一键开机模式;
空调器检测在获取所述一键开机信号时刻的t内环和t外环
空调器根据检测的所述t内环和所述t外环选择运行模式并进入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运行;
空调器根据所选择的所述运行模式,在其开环控制阶段中执行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初始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的所述t内环和所述t外环选择运行模式并进入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运行,包括:
若开机检测到t内环≥a℃,不检测t外环,选择制冷模式作为运行模式,所述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为A℃;
若开机检测到t内环≤b℃,不检测t外环,选择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所述制热模式的目标温度为B℃;
若开机检测到b℃<t内环<a℃时,同时检测t外环,且当t外环<b℃时,选择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或,且当t外环>a℃时,选择制冷模式作为运行模式;
若开机检测到b℃<t外环<a℃,选择送风模式作为运行模式;
其中,A>a>B>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检测到t内环<16℃时开启辅热功能,检测到t内环>20℃时关闭辅热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下,如果30分钟内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出现温度达到相应运行模式下的设定温度停机的情况则转换为所述送风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选择的所述运行模式,在其开环控制阶段中执行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初始调节,包括: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高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所述制热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高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送风模式,所述送风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初始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初始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初始调节为自动居中,运行过程中的风档采用自动风档执行送风,运行过程中检测t内环是否超出送风模式的运行温度范围,若是则判断是否转换为执行所述制冷模式或所述制热模式并从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起运行,若不是则一直执行送风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后的前m分钟按照设定温度16℃运行,在所述前m分钟后按照所述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A℃运行;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后的前m分钟按照设定温度30℃运行,在所述前m分钟后按照所述制热模式的目标温度B℃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室内实时环境温度,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有降低,若是,则判断温降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有升高,若是,则判断温升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送风模式,判断获得的实时环境温度在所述送风模式下的温度升降速率是否超过限定值,若是,则判断温降或温升速率是否处于设定区间,若处于则不做修正,若不处于则延长开环控制阶段n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前m分钟后,t内环降低至T1℃,则进入所述制冷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所述制冷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水平,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所述制热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前m分钟后,t内环升高至T2℃,则进入所述制热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所述制热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默认,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送风模式,所述送风模式在进入开环控制阶段的所述前m分钟后,则进入所述送风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并在其闭环控制阶段中执行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参数的再次调节,所述送风模式的导风板位置参数再次调节为最顺,风档参数再次调节为中风档,扫风叶片参数再次调节为自动居中;
其中,T1>A,T2<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调器在所述运行模式的开环控制阶段和闭环控制阶段获取到调节设定温度、导风板位置、风档、扫风叶片位置的用户设定信号后,在相应所述运行模式下按照用户设定信号运行,如果期间出现达温度点停机,停机重新开机后执行相应所述运行模式的闭环控制阶段,直到获取到关机信号或是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获取到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的信号后,则立刻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如果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后的用户设定模式同于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前的运行模式,则仅切换到相应的模式继续运行,其余设定参数保持和所述一键开机模式相同,仅在用户设定时做出相应调整;如果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后的用户设定模式不同于退出所述一键开机模式前的运行模式,则停机重新开机执行,重新开机后执行用户设定的模式及此模式下的默认值,如果用户有设定其它参数则运行用户设定参数。
1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发射单元,用于发射一键开机信号;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一键开机信号;
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参数;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33456.0A 2021-12-15 2021-12-15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Pending CN114264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3456.0A CN114264049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3456.0A CN114264049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4049A true CN114264049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7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3456.0A Pending CN114264049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40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358A (zh) * 2022-09-14 2022-12-16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32085A (zh) * 2023-11-15 2023-12-15 中科赛凌(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环境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4536A (ja) * 1993-04-07 1994-10-2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04728997A (zh) * 2013-12-23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恒温控制的空调器、恒温控制系统及恒温控制方法
CN104833054A (zh) * 2015-05-07 2015-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765938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一键开机控制方法
CN108317679A (zh) * 2017-12-26 2018-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8759014A (zh) * 2018-04-21 2018-11-06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空调器快速升降温的控制方法
CN109163429A (zh) * 2018-08-22 2019-01-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506335A (zh) * 2018-11-19 2019-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电辅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4536A (ja) * 1993-04-07 1994-10-2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04728997A (zh) * 2013-12-23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恒温控制的空调器、恒温控制系统及恒温控制方法
CN104833054A (zh) * 2015-05-07 2015-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765938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一键开机控制方法
CN108317679A (zh) * 2017-12-26 2018-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8759014A (zh) * 2018-04-21 2018-11-06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空调器快速升降温的控制方法
CN109163429A (zh) * 2018-08-22 2019-01-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506335A (zh) * 2018-11-19 2019-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电辅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358A (zh) * 2022-09-14 2022-12-16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32085A (zh) * 2023-11-15 2023-12-15 中科赛凌(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环境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117232085B (zh) * 2023-11-15 2024-02-13 中科赛凌(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环境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64049A (zh) 一键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具备的空调系统
US10982890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ld air during heating of air conditioner
CN107101329B (zh) 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8361924B (zh) 空调器频率控制方法
CN107062549B (zh) 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US10760808B2 (en)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thermolator
KR101235546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WO2017084449A1 (zh) 遥控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该系统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9024241A1 (zh) 新风机及其防冷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256017A (zh) 一种空调器自动选择运行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07014036B (zh) 制热控制方法、制热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4198877B (zh) 变频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719965B (zh) 压缩机的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变频空调器
CN106839279B (zh) 一种空调睡眠控制方法
CN102759174B (zh) 变频空调自感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11023523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5222513A (zh) 冰箱及冰箱的噪音控制方法
CN1991263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017580B (zh) 风机盘管与冷热源设备模式互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893896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877489B (zh) 房间面积获取方法、空调外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531850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380146A (zh) 一种基于人体检测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及控制器、电器
CN107152752B (zh)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7084487B (zh) 空调器的制热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