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7624B -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7624B
CN114257624B CN202111598353.2A CN202111598353A CN114257624B CN 114257624 B CN114257624 B CN 114257624B CN 202111598353 A CN202111598353 A CN 202111598353A CN 114257624 B CN114257624 B CN 114257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configuration file
things
targe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83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7624A (zh
Inventor
孙吉平
刘跃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83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7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7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7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30/00IoT infra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本公开中,电子设备基于获取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以完成物联网设备的添加;以及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实现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

Description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设备配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此外,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物联网通用平台的应用程序能够支持多个设备厂商的物联网设备,并且,每个设备厂商开发有多种型号的物联网设备。因此,如何在应用程序中展示、控制这些不同的物联网设备是物联网通用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物联网通用平台应用程序的解决方法为设备厂商自行编写H5页面来实现不同型号设备的接入。但H5页面的编写对工程师的要求较高,如需要熟悉网页脚本语言开发等,而部分设备厂商的工程师无法达到该要求,进而导致接入平台的难度较大,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较低。
因此,亟需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物联网设备接入平台的难度较大以及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
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
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
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相同的情况下,所述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获取已存储的配置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
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
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
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不同的情况下,所述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未存储配置文件,所述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包括: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
从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添加程序以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
从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展示标识对应的目标展示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展示程序以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文件还包括功能信息,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
接收操作指令;
按照所述功能信息响应所述操作指令。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其包括:
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添加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展示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配置为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示出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示出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获取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以完成物联网设备的添加;以及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实现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物联网配置的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中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对于一个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应用程序来说,通常可以支持多个设备厂商生产的物联网设备,但每个物联网设备在接入平台时均需要设备厂商为其单独进行设置,通常通过编写H5页面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解决设备接入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设备厂商需要自行编写H5页面来实现不同型号设备的接入,导致对工程师的要求较高,接入平台的难度较大,以及对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由于脚本语言功能有限,导致H5页面的访问底层硬件接口的能力受限,这使得有很多设备的系统底层功能(例如蓝牙功能等)无法实现。此外,对于一般的接入物联网设备的功能的APP而言,一旦添加新的物联网设备或改变已添加的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则必须对APP进行升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方法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设备功能所受到的限制也相对较少;并且,无需升级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用户更加友好。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来实现物联网设备在应用程序中的配置,其中,配置文件可以采用Profile文件。Profile本质是一个JSON文件,通过这个文件中的内容来表述一个产品或者设备的属性和功能,并且必须按照文件的格式要求来编写才可以被计算机来识别和处理(也即依靠计算机中运行的程序来处理)。也就是说,设备厂商只需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编写profile文件即可,在电子设备获取到物联网设备的profile文件之后,便可以根据该profile文件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应用程序以及通过应用程序展示该物联网设备。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设备厂商终端在开发出该物联网设备之后,或确定将该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通用平台之后,通过触发条件如点击配置文件启动按键等,控制终端设备通过显示设备展示目标界面。其中,该目标界面上包含有生成配置文件的相关信息。示例性地,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或图片信息。文字信息包括名称、型号、所属设备厂商等,图片信息包括物联网设备的整体视图、局部视图、不同状态下的视图等。在终端设备展示目标界面之后,用户可以手动输入物联网设备的文字信息,也可以直接导入包含有文字信息的文档以使终端设备自动识别等;当然,物联网设备的图片信息可以直接导入至终端设备展示的目标界面中即可。
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物联网的基本信息之后,通过网络通讯将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实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之后,基于该基本信息确定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示例性地,服务器提取基本信息中物联网设备所属的类别信息。该类别信息能够表征该物联网设备的大致用途以及使用场景等,例如电子门锁可以设置其类别信息为家用防盗等。进一步地,预先将能够接入物联网通用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设置类别信息,并确定出同一类别信息对应的物联网设备具备的所有功能信息,将该类别信息与所有功能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之后,基于类别信息与功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
服务器在确定出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之后,将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其中,针对每个功能信息预先设置有其对应的第二标识,并且,服务器在接收到基本信息之后针对该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标识,之后,在将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时,将第一标识、携带有第二标识的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功能信息之后,通过目标界面展示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每个功能信息为可以点选的,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触控屏幕对应的位置点选功能信息,还可以通过鼠标等输入设备点选功能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用户确定的目标功能之后,将目标功能和/或目标功能对应的第二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实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示例性地,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基于提交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标识确定目标功能。
在服务器接收到目标功能之后,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也即物联网设备的Device Profile。
考虑到一个物联网设备可以对应有多个图片信息,由此,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来展示图片信息。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以供用户选择目标模式,其中,模式信息中可以包括模板模式和自定义模式。
终端设备获取到用户确定的目标模式之后,将目标模式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在确定目标模式为模板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模板模式对应的第一展示规则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第一展示规则为预先设定好的。在目标模式为自定义模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展示规则设定信息,以使得用户能够自定义展示规则,例如图片信息的展示顺序、展示大小等,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到第二展示规则之后,将第二展示规则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展示规则,按照第二展示规则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也即物联网设备的UI Profile。其中,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标识对应的所有第二标识对应的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也即物联网设备的Feature Profile;其中,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在得到第一子配置文件、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第三子配置文件之后,基于携带有同一第一标识的第一子配置文件、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配置文件。本公开实施例的生成方法无需用户手动填写,仅需用户基于终端设备的目标界面进行点选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值得说明的是,存在用户误操作终端设备的目标界面,导致在未确定目标功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便发送提交指令。此时,服务器在接收到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之后,还可以先确定提交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二标识,若提交信息中未存在第二标识,则表示用户产生了误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停止执行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或通过目标界面重新展示功能信息,以使用户重新确定目标功能。
在生成物联网设备的Profile文件之后,参照图1示出的示例性的物联网场景图来进行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如图1,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与APP服务器可以为两个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为一个整体,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与APP服务器分别与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终端、应用程序APP所属的电子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连接通讯,电子设备的APP能够展示多个物联网设备如物联网设备1、物联网设备2等。物联网设备可以包括电子门锁、连接器、灯具、空气净化器等。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配置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配置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S201-S203。
S201,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在生产出物联网设备之后,设备厂商的工程师可以随即编写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配置文件,如Profile文件。在生成配置文件之后可以直接提交至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以使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存储该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以使的APP服务器(也即电子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能够获取该配置文件。
进一步地,在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启动时,APP服务器从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上获取配置文件,以实现添加配置文件对应的物联网设备的目的。当然,APP服务器从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上获取的配置文件可以为多个,此时,在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上添加的物联网设备即为多个。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APP服务器也可以缓存或存储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因此,在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需要判断APP服务器上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之后再确定如何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具体地,按照图3示出了方法流程图来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其中,包括步骤S301-S305。
S301,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
S302,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
S303,在第一版本标识与第二版本标识相同的情况下,获取已存储的配置文件。
S304,在第一版本标识与第二版本标识不同的情况下,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S305,若未存储配置文件,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查看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其中,针对每个物联网设备与其配置文件可以设置有相同的唯一标识。在启动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便基于其已经添加的物联网设备的标识查看是否已经存储有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配置文件。
若已经存储有配置文件,则进一步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其中,针对同一物联网设备,可以对其配置文件进行更新以达到物联网设备的功能更新的目的,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版本标识来区分同一个物联网设备的不同配置文件。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区分同一个物联网设备的不同配置文件。
在第一版本标识与第二版本标识相同的情况下,也即该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未被更新,因此直接获取电子设备本地已存储的配置文件即可,无需通过网络通信去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获取配置文件,节省了服务器资源,提高了配置效率。在第一版本标识与第二版本标识不同的情况下,也即该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存在更新,此时,便需要通过网络通信去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以确保物联网设备能够及时地更新,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之后,还存在电子设备本地未存储配置文件的情况,也即,在每次启动应用程序时均需要去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实时获取配置文件。此时,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进而能够缓解电子设备的内存空间。
这里,由于配置文件为物联网设备所属的设备厂商提供的,因此该配置文件包括该物联网设备所属厂商的名称和基本的属性信息(如型号、尺寸、颜色等)等,进而能够通过配置文件描述该物联网设备。
S202,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存储有多个添加程序,以能够通过不同的添加程序将不同物联网设备添加至应用程序中。并且,将每个添加程序分别与一个添加标识进行一一对应,以得到一个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形成的映射表。当然,每个设备厂商预先知晓该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形成的映射表。
作为其中的一个示例,在获取到配置文件之后,提取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其中,该目标添加标识为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指定的;之后,从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也即设备厂商确定需要通过该目标添加程序添加物联网设备;因此,在确定出目标添加程序之后,执行目标添加程序以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也即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该应用程序展示该物联网设备。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针对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以其合适的添加方式进行添加,进而能够兼容不同型号的物联网设备,也即兼容性较高。
S203,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
考虑到不同的物联网设备需要的展示方式可能不同,如一些电子门锁仅需要以静态正面的展示方式进行展示即可,一些灯具则需要以动态三维的展示方式进行展示,以便于用户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每个物联网设备。因此,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也可以预先存储有多个展示程序,以能够通过不同的展示程序展示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参照上述添加程序与添加标识的设置,将每个展示程序分别与一个展示标识进行一一对应,以得到一个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形成的映射表。当然,每个设备厂商预先知晓该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形成的映射表。
在获取到配置文件之后,提取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当然,该目标添加标识为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指定的;之后,从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目标展示标识对应的目标展示程序,也即,该物联网设备需要通过该目标展示程序进行展示;进而执行该目标展示程序以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针对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以其合适的展示方式进行展示,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值得说明的是,配置文件中也可以不存在目标添加标识和目标展示标识,也就是说,该物联网设备对添加方式和展示方式无特殊需求,此时,可以按照通用的添加程序来添加物联网设备以及通用的展示程序来展示物联网设备。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配置文件还包括功能信息,也即该物联网设备具备的功能。在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之后,也即完全启动应用程序之后,用户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等输入设备在应用程序中生成操作指令,例如点击开关按钮、输入密码等。电子设备实时接收操作指令,并按照功能信息响应操作指令。例如,物联网设备为电子门锁并且操作指令为输入密码时,则判断该密码是否正确,若密码正确则打开门锁,应用程序由展示电子门锁关闭的图片切换为电子门锁打开的图片。物联网设备为灯具并且操作指令为打开开关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灯具由不发光切换为发光,应用程序由展示灯具不发光的图片切换为灯具发光的图片。
如前所述,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来查看这些物联网设备的功能信息。当应用程序与某一个特定的物联网设备绑定之后,用户可以通过与应用程序交互,根据物联网设备的功能信息所对应的功能按钮,来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执行相应的操作。示例性地,在物联网设备为某一款电子门锁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了解、购买该电子门锁,然后与该用户所拥有的某个特定的电子门锁绑定。此后,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上的功能信息所对应的功能按钮,例如远程开锁、视频对讲等,控制已绑定的电子门锁执行相应的操作,来实现前述的功能信息所描述的功能。当该电子门锁能够实现更多功能的时候,用户无需更新应用程序,只需要获取服务器下发的新的配置文件,即可实现更新,改变应用程序甚至物联网设备的行为或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获取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以完成物联网设备的添加;以及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实现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此外,采用该实现方式也降低了物联网设备的厂商的开发难度,简化了物联网设备的发布流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对应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由于本公开中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上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相似,因此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401,其配置为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添加模块402,其配置为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展示模块403,其配置为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在又一实施例中,配置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404,其配置为:
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
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
所述获取模块401具体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相同的情况下,获取已存储的配置文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404配置为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
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
所述获取模块401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不同的情况下,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401还配置为:
若未存储配置文件,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添加模块402具体配置为: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
从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添加程序以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展示模块403具体配置为: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
从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展示标识对应的目标展示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展示程序以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文件还包括功能信息,所述配置装置还包括响应模块405,其配置为:
接收操作指令;
按照所述功能信息响应所述操作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获取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以完成物联网设备的添加;以及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实现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5所示,至少包括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存储器501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502在执行存储器501上的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指令的步骤如下S11至S13:
S11,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S12,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S13,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相同的情况下,获取已存储的配置文件。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获取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不同的情况下,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若未存储配置文件,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从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执行所述目标添加程序以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从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展示标识对应的目标展示程序;执行所述目标展示程序以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配置文件还包括功能信息,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配置方法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接收操作指令;按照所述功能信息响应所述操作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获取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以完成物联网设备的添加;以及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实现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至S23:
S21,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S22,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S23,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相同的情况下,获取已存储的配置文件。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获取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不同的情况下,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若未存储配置文件,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从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执行所述目标添加程序以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从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展示标识对应的目标展示程序;执行所述目标展示程序以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配置文件还包括功能信息,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配置方法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接收操作指令;按照所述功能信息响应所述操作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获取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目标添加标识,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以完成物联网设备的添加;以及基于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实现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步骤。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公开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公开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公开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公开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公开。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公开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公开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基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提交的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信息而生成;
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应用程序;
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和所述目标展示标识为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指定的;
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包括: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
从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添加程序以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
从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展示标识对应的目标展示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展示程序以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
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
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
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相同的情况下,所述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获取已存储的配置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
确定是否已存储配置文件;
若已存储,则确定已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第一版本标识与当前的配置文件的第二版本标识是否相同;
在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不同的情况下,所述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未存储配置文件,所述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通过网络通信获取当前的配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文件还包括功能信息,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
接收操作指令;
按照所述功能信息响应所述操作指令。
6.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服务器基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提交的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信息而生成;
添加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应用程序;
展示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和所述目标展示标识为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厂商指定的;
所述添加模块具体配置为: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添加标识;
从添加标识与添加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添加标识对应的目标添加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添加程序以将所述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
所述展示模块具体配置为:
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的目标展示标识;
从展示标识与展示程序之间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目标展示标识对应的目标展示程序;
执行所述目标展示程序以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展示所述物联网设备。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配置为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98353.2A 2021-12-24 2021-12-24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57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353.2A CN114257624B (zh) 2021-12-24 2021-12-24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353.2A CN114257624B (zh) 2021-12-24 2021-12-24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624A CN114257624A (zh) 2022-03-29
CN114257624B true CN114257624B (zh) 2023-03-21

Family

ID=8079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8353.2A Active CN114257624B (zh) 2021-12-24 2021-12-24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7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3027A (zh) * 2022-04-13 2023-10-27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165A (zh) * 2016-01-28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移动设备
CN105867176A (zh) * 2016-03-23 2016-08-17 浙江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架构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791195B2 (en) * 2016-06-27 2020-09-29 Miaobo Chen Common device interface framework for IoT/smart device application
CN112712444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酒店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41513B (zh) * 2020-06-18 2023-04-07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624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89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enu data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CN102971688B (zh) 跨平台应用程序框架
US9848277B2 (en) High-speed appl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n mobile devices for permitting remote configuration of such mobile devices
CN105511873B (zh) 用户界面控件展示方法及装置
US20160004515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device
US20200356469A1 (en) Test auto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logical identifiers
CN114257624B (zh)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1071A (zh) 一种应用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214202B (zh) 一种无须写代码的手机程序开发系统
CN108156534B (zh) 演示应用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85192A (zh) 一种应用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57584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15507A (zh) 一种应用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12286620B (zh) 应用程序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62207A1 (zh) 一种引导用户激活usb调试选项的方法与装置
CN115438113A (zh) 参数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55792A (zh) 界面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6974557A (zh) 小程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18194A (zh) 一种页面组件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80677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KR20150097143A (ko) 애플리케이션 개발 환경 제공 방법
KR20150097156A (ko) 애플리케이션 개발 환경 제공 방법
KR20140115469A (ko) 애플리케이션 환경 제공 시스템
KR20150097140A (ko) 애플리케이션 개발 환경 제공 장치
KR20140114981A (ko) 애플리케이션 환경 제공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3 5th floor 510, No. 5 Building,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hend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5th floor 510, No. 5 Building,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