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7584B -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7584B
CN114257584B CN202111598239.XA CN202111598239A CN114257584B CN 114257584 B CN114257584 B CN 114257584B CN 202111598239 A CN202111598239 A CN 202111598239A CN 114257584 B CN114257584 B CN 114257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file
information
sub
interne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82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7584A (zh
Inventor
孙吉平
张瑞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flections On Shudun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flections On Shudun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flections On Shudun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Shudun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82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7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7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30/00IoT infra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生成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为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基于基本信息确定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目标功能为终端设备展示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本公开提供的生成方法中,服务器通过终端设备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将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展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目标功能,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配置文件,无需用户手动填写,仅需进行点选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设备配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个物联网的开放平台来说,如添加一个新产品,就要为这个产品去制作专于自己的页面以及功能,但许多电子设备都有自己的通性,例如电池电量、连接状态等等。由此,在开发过程中会出现重复开发相同东西的情况,导致开发效率较低。
目前,采用Profile这一设定来解决开发效率较低的问题,但Profile的生成过程较为繁琐,也即Profile为json文件,针对每个电子设备均需要开发者手动填写设备的相关属性,效率仍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每个电子设备均需要开发者手动填写设备的相关属性,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其中,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其中,所述基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为所述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基本信息中所述物联网设备所属的类别信息;
基于类别信息与功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功能信息对应有第二标识;所述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针对所述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标识;
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
基于所述提交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标识确定目标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在所述提交信息中未存在第二标识的情况下,停止执行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所述配置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模板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模板模式对应的第一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自定义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展示规则;其中,所述第二展示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接收的;
按照所述第二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有第二标识对应的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确定所述配置文件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符合,则生成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成功。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其包括:
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所述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所述功能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的;
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所述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
将所述目标功能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装置,其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其中,所述基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
确定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为所述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生成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装置,其包括:
获取模块,其配置为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所述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第三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所述功能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的;
展示模块,其配置为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所述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
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所述目标功能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示出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方法中,服务器通过终端设备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将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展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目标功能,之后,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配置文件,无需用户手动填写,仅需进行点选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中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考虑到部分物联网设备具备一些通性,例如电池电量、连接状态等等,为了避免重复开发导致效率较低这一问题,设置采用配置文件如Profile文件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添加。在具体实施中,针对每一个物联网设备都会有一个专属的Profile文件,因此,Profile文件的格式为统一格式,例如电池电量的显示等,此时,只需要在程序中将规则和架构搭好,然后用不同物联网设备的Profile文件去填充,便可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添加,避免了重复开发的问题,提高了开发效率。
目前,需要设备厂商的开发者手动填写物联网设备的相关属性以生成 Profile文件,效率较低,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无需用户手动填写,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其中,具体步骤包括S101-S104。
S1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为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所属的设备厂商的终端设备,设备厂商在开发出该物联网设备之后,或确定将该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通用平台之后,通过触发条件如点击配置文件启动按键等,控制终端设备通过显示设备展示目标界面。其中,该目标界面上包含有生成配置文件的相关信息。
其中,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或图片信息。文字信息包括名称、型号、所属设备厂商等,图片信息包括物联网设备的整体视图、局部视图、不同状态下的视图等。在终端设备展示目标界面之后,用户可以手动输入物联网设备的文字信息,也可以直接导入包含有文字信息的文档以使终端设备自动识别等;当然,物联网设备的图片信息可以直接导入至终端设备展示的目标界面即可。由此,避免了用户手动填写大量的基本信息,直接导入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物联网的基本信息之后,通过网络通讯将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实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
S102,基于基本信息确定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
服务器在接收到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之后,基于该基本信息确定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具体地,提取基本信息中物联网设备所属的类别信息,该类别信息能够表征该物联网设备的大致用途以及使用场景等,例如电子门锁可以设置其类别信息为家用防盗等;进一步地,预先将能够接入物联网通用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设置类别信息,并确定出同一类别信息对应的物联网设备具备的所有功能信息,将该类别信息与所有功能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之后,基于类别信息与功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
服务器在确定出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之后,将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其中,针对每个功能信息预先设置有其对应的第二标识,并且,服务器在接收到基本信息之后针对该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标识,之后,在将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时,将第一标识、携带有第二标识的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功能信息之后,通过目标界面展示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具体地,每个功能信息为可以点选的,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触控屏幕对应的位置点选功能信息,还可以通过鼠标等输入设备点选功能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用户确定的目标功能之后,将目标功能和/或目标功能对应的第二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S103,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目标功能为终端设备展示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服务器实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具体地,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基于提交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标识确定目标功能。
S104,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在服务器接收到目标功能之后,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示例性地,参照图2示出的方法流程图来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其中,具体步骤包括S201-S204。
S201,基于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
S202,基于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
S203,基于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
S204,基于第一子配置文件、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配置文件。
在具体实施中,基于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也即物联网设备的Device Profile。
考虑到一个物联网设备可以对应有多个图片信息,由此,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来展示图片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以供用户选择目标模式,其中,模式信息中可以包括模板模式和自定义模式。
终端设备获取到用户确定的目标模式之后,将目标模式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在确定目标模式为模板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模板模式对应的第一展示规则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第一展示规则为预先设定好的。
在目标模式为自定义模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展示规则设定信息,以使得用户能够自定义展示规则,例如图片信息的展示顺序、展示大小等,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到第二展示规则之后,将第二展示规则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展示规则,按照第二展示规则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也即物联网设备的UIProfile。其中,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基于第一标识对应的所有第二标识对应的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也即物联网设备的Feature Profile;其中,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在得到第一子配置文件、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第三子配置文件之后,基于携带有同一第一标识的第一子配置文件、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配置文件。本公开实施例的生成方法无需用户手动填写,仅需用户基于终端设备的目标界面进行点选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值得说明的是,存在用户误操作终端设备的目标界面,导致在未确定目标功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便发送提交指令,此时,服务器在接收到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之后,还可以先确定提交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二标识,若提交信息中未存在第二标识,则表示用户产生了误操作,此时停止执行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同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或通过目标界面重新展示功能信息,以使用户重新确定目标功能。
在服务器生成配置文件之后,可以基于预设条件对配置文件进行审核,以确定配置文件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当然,还可以是人工进行审核,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确定配置文件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配置文件生成成功。其中,第一条件至少包括物联网设备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以及功能信息等。
在确定配置文件不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需要重新生成配置文件,以及配置文件未生成成功的原因等。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其中,具体步骤包括S301-S304。
S301,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S302,接收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功能信息为服务器基于基本信息确定的。
S303,展示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
S304,将目标功能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方法中,服务器通过终端设备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将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展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目标功能,之后,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配置文件,无需用户手动填写,仅需进行点选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现有技术中设备厂商需要自行编写H5页面来实现不同型号设备的接入,导致对工程师的要求较高,接入平台的难度较大,以及对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由于脚本语言功能有限,导致H5页面的访问底层硬件接口的能力受限,这使得有很多设备的系统底层功能(例如蓝牙功能等) 无法实现。此外,对于一般的接入物联网设备的功能的APP而言,一旦添加新的物联网设备或改变已添加的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则必须对APP进行升级。
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可以由服务器下发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基于配置文件,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以完成物联网设备的添加。电子设备还可以基于配置文件,通过应用程序展示物联网设备,包括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功能信息等。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来查看这些物联网设备的信息,当应用程序与某一个特定的物联网设备绑定之后,用户还可以通过与应用程序的交互,根据物联网设备的功能信息所对应的功能按钮,来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执行相应的操作。示例性地,在一个电子门锁的配置文件被下发给电子设备之后,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可以展示该电子门锁,使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了解、购买该电子门锁,然后与该用户所拥有的某个特定的电子门锁绑定。此后,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上的功能信息所对应的功能按钮,例如远程开锁、视频对讲等,控制已绑定的电子门锁执行相应的操作,来实现前述的功能信息所描述的功能。当该电子门锁能够实现更多功能的时候,用户无需更新应用程序,只需要获取服务器下发的新的配置文件,即可实现更新,改变应用程序甚至物联网设备的行为或操作。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文件,无需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网页脚本语言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接入平台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效率,设备功能所受到的限制也相对较少。并且,无需升级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用户更加友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对应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由于本公开中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上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相似,因此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其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其中,所述基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
确定模块402,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403,其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为所述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生成模块404,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402具体配置为:
提取所述基本信息中所述物联网设备所属的类别信息;
基于类别信息与功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
在又一实施例中,每个功能信息对应有第二标识;所述确定模块402还配置为:
针对所述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标识;
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403具体配置为: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
基于所述提交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标识确定目标功能。
在又一实施例中,生成装置还包括停止模块405,其配置为:
在所述提交信息中未存在第二标识的情况下,停止执行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404具体配置为: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所述配置文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404还配置为: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模板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模板模式对应的第一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404还配置为: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自定义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展示规则;其中,所述第二展示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接收的;
按照所述第二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404还配置为: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有第二标识对应的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在又一实施例中,生成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406,其配置为:
确定所述配置文件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符合,则生成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成功。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对应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由于本公开中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上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相似,因此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501,其配置为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所述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第三接收模块502,其配置为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所述功能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的;
展示模块503,其配置为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所述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
发送模块504,其配置为将所述目标功能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方法中,服务器通过终端设备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将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展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目标功能,之后,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配置文件,无需用户手动填写,仅需进行点选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至S14:
S1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其中,所述基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
S12,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S13,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为所述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S14,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提取所述基本信息中所述物联网设备所属的类别信息;基于类别信息与功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
每个功能信息对应有第二标识;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针对所述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基于所述提交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标识确定目标功能。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生成方法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在所述提交信息中未存在第二标识的情况下,停止执行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基于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所述配置文件。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模板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模板模式对应的第一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生成方法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自定义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展示规则;其中,所述第二展示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接收的;按照所述第二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有第二标识对应的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生成方法时,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确定所述配置文件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符合,则生成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成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如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至S24:
S21,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所述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S22,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所述功能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的;
S23,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所述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
S24,将所述目标功能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方法中,服务器通过终端设备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将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返回给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展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目标功能,之后,基于基本信息以及目标功能生成配置文件,无需用户手动填写,仅需进行点选即可,大大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省时省力。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步骤。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公开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公开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公开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公开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公开。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公开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公开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针对所述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其中,所述基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所述终端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所属的设备厂商的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为所述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基于携带有相同的第一标识的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所述配置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基本信息中所述物联网设备所属的类别信息;
基于类别信息与功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功能信息对应有第二标识;所述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提交指令以及提交信息;
基于所述提交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标识确定目标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提交信息中未存在第二标识的情况下,停止执行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模板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模板模式对应的第一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展示模式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自定义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展示规则;其中,所述第二展示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界面接收的;
按照所述第二展示规则生成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有第二标识对应的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配置文件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符合,则生成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成功。
10.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所属的设备厂商的终端设备,包括:
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所述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第一标识由服务器针对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而生成;
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所述功能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的;
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所述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
将所述目标功能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基于携带有相同的第一标识的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所述配置文件。
11.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针对所述基本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其中,所述基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的,所述终端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所属的设备厂商的终端设备;
确定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将所述功能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为所述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之后用户确定的;
生成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
所述配置文件能够被服务器下发给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配置文件,将物联网设备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配置为: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
基于携带有相同的第一标识的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所述配置文件。
12.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所属的设备厂商的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其配置为通过目标界面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所述基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第一标识由服务器针对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而生成;
第三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所述功能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的;
展示模块,其配置为展示所述功能信息,以使用户从所述功能信息中确定目标功能;
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所述目标功能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功能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包括: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文字信息生成第一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中的图片信息生成第二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生成第三子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携带有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子配置文件、所述第二子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三子配置文件生成所述配置文件。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或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98239.X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57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239.XA CN114257584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239.XA CN114257584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584A CN114257584A (zh) 2022-03-29
CN114257584B true CN114257584B (zh) 2022-12-13

Family

ID=8079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8239.XA Active CN114257584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75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8132A (zh) * 2017-08-15 2019-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及服务器、用户终端、存储介质
US11398951B2 (en) * 2019-01-21 2022-07-26 Vmware, Inc.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nfigurations for IoT endpoints
CN109885293B (zh) * 2019-02-27 2022-04-2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物联网应用开发自动创建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612214B (zh) * 2020-12-23 2023-02-03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功能界面生成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3590101B (zh) * 2021-08-20 2024-04-09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功能页面配置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584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8529B (zh) 组件调试方法和装置
CN111444103B (zh) 一种Web页面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81083A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50415B (zh) 接口服务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5335132A (zh) 一种自定义应用程序功能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597564A (zh) 一种安装包构建和业务组件加载方法、装置、终端设备
CN111475161A (zh) 一种访问组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161946B1 (ko) 스마트폰 어플리케이션 제작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8319474B (zh) 一种页面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和设备
Dobrica et al. Experiencing native 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CN114741071A (zh) 一种应用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8804120B (zh) 一种页面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8395A (zh)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624B (zh)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584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58777B (zh) 组件调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ürschmid et al. Towards architectural styles for Android app software product lines
CN115268841B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10898B (zh) 电视终端无网络状态下的升级方法和系统
CN106844186B (zh) 应用的脱机测试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751414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serv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CN116521285A (zh) 应用程序的试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488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message box,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JP5959535B2 (ja) クライアントから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携帯端末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サー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を該サーバとして機能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2010204840A (ja)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操作統合システムのカスタマイズ方法及び端末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3 5th floor 510, No. 5 Building,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hend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5th floor 510, No. 5 Building,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Address after: Room 103, Building 1, Yuntian Square, No. 30 Binhu Road, Wuqing Development Zone,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301700

Applicant after: Reflections on Shudun (Tianj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5th floor 510, No. 5 Building,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hendu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