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6700A - 一种电流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6700A
CN114256700A CN202111543755.2A CN202111543755A CN114256700A CN 114256700 A CN114256700 A CN 114256700A CN 202111543755 A CN202111543755 A CN 202111543755A CN 114256700 A CN114256700 A CN 114256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ductive
terminal
conducting rod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37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6700B (zh
Inventor
许守东
奚鑫泽
周鑫
邢超
丁心志
孟贤
张丽
何鑫
徐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37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6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6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6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6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6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9/00Coupling parts for selective co-operation with a counterpart in different way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ircuits, e.g. for voltage selection, for series-parallel selection, programm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端子,包括第一按钮、保护外壳、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第一短接单元和短接装置;所述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可伸缩装置、第一连杆、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测试孔;所述第一短接单元包括第四导电杆、第五导电杆、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通过所述第一按钮控制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从而所述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能够与第一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之间的电连接导通或者断开,实现了无接触式操作,能够使现场检修人员无须接触端子排即可进行回路的检修测试操作,避免了作业的风险。本申请提供的电流端子具有安全、高效和便捷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流端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端子。
背景技术
厂站内涉及二次电流回路的作业,主要包括保护、安自、测量、计量、录波、行波测距、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和相关一次设备的定检、预试、安装、更换、维护、设备投运等作业。二次电流回路作业的主要风险有,误接线、误短接、误加量、多点接地、电流分流等造成保护及自动装置不正确动作;其次,运行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开路、失去保护接地点,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其中,电流回路误碰和误接线已经成为电流回路作业导致保护误动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对设备检修,对运行设备执行隔离措施的过程中,短接电流回路,可能会造成运行的保护及安自装置电流回路分流;断开、拆除电流回路短接片或短接线,可能造成电流回路开路;对保护用电流回路采取短接或跨接安全隔离措施,可能会引起差动保护、零序反时限保护误动作;每次作业后,还要拆除作业中的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如短接线、跨接线、接地线等,不仅耗时多,而且风险高。
因此,如何能够让现场检修人员安全、方便的进行回路的检修测试操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端子,实现了无接触式操作,能够使现场检修人员无须接触端子排即可进行回路的检修测试操作。避免了作业的风险,且节约了大量的作业时间,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端子,包括第一按钮、保护外壳、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第一短接单元和短接装置;
所述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可伸缩装置、第一连杆、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测试孔;
所述第一短接单元包括第四导电杆、第五导电杆、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保护外壳位于所述第一按钮的下方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按钮通过所述第一孔使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
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远离所述第一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连杆穿插于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端子,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杆,所述第三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测试孔和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通过进行伸缩使得所述第二导电杆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和所述第三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二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一导电杆和所述第三导电杆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所述第四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端子,所述第五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端子,所述短接装置与所述第四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活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可通断导电单元和第二短接单元;
所述第二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二可伸缩装置、第二连杆、第六导电杆、第七导电杆、第八导电杆、第五端子、第六端子和第二测试孔;
所述第二短接单元包括第九导电杆、第十导电杆、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
所述第二可伸缩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杆背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可伸缩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导电杆,所述第二连杆穿插于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五端子,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导电杆,所述第八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测试孔和所述第六端子,所述第二可伸缩装置通过进行伸缩使得所述第七导电杆移动,以使所述第七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六导电杆和所述第八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七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六导电杆和所述第八导电杆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导电杆和所述第十导电杆,所述第九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七端子,所述第十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八端子,所述短接装置与所述第九导电杆和所述第十导电杆活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按钮、第三可伸缩装置、第三连杆、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第一导电连杆和第一导电连接块;
其中,所述第二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保护外壳位于所述第二按钮的下方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按钮通过所述第二孔使所述第三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
所述第三可伸缩装置远离所述第二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三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控制所述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以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六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短接装置包括可穿插短连片,所述可穿插短连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第四导电杆设有所述第三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齿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缝隙吻合,所述第五导电杆设有所述第四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隙吻合,所述短连片的第一齿插入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短连片的第二齿插入所述第二缝隙。
可选地,所述短接装置包括第三按钮、第四可伸缩装置、第四连杆、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第二导电连杆和第二导电连接块;
其中,所述第三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保护外壳位于所述第三按钮的下方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三按钮通过所述第三孔使所述第四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
所述第四可伸缩装置远离所述第三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杆,所述第四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控制所述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以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五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五导电杆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短接装置还包括第五连杆、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第三导电连杆、第三导电连接块、第六连杆、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第四导电连杆、第四导电连接块;
其中,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导电杆,所述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九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九导电杆的电连接;
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导电杆,所述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十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十导电杆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短接单元还包括第十一导电杆、第九端子、第十二导电杆、第七连杆、第五可伸缩装置、第十三导电杆、第十端子、第十四导电杆、第八连杆、第六可伸缩装置;
所述第五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导电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五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七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导电杆,所述第七连杆穿插于所述第十一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十一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十一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九端子,所述第五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十二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十一导电杆和所述第四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十二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十一导电杆和所述第四导电杆的电连接;
所述第六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导电杆背离所述第七连杆的一侧,所述第六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八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四导电杆,所述第八连杆穿插于所述第十三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十三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十三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十端子,所述第六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十四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十三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十四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十三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的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三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三侧,所述第一导电杆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三导电杆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
可选地,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导电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导电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导电杆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三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三导电杆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四触点,所述第一导电杆通过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杆通过所述第四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电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电流端子,正常运行时,电流互感器侧通过第一导电杆的第一端子向电流端子输入电流,第三导电杆通过第二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出电流,即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导通,实现电流端子的电连接作用;短接装置能够使得输入第四导电杆的电流和第五导电杆的电流短路,并且短接装置与第四导电杆和第五导电杆是活动连接的,可根据需求灵活控制第四导电杆和第五导电杆是否形成电流回路。在检修被检测装置时,通过第一按钮使第一可伸缩装置伸缩,带动第二导电杆移动,使得与第一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之间的电连接断开,此时将继电保护检测仪插入到第一测试孔中进行加量,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加量。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电流端子具有安全、高效和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电流端子的正常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电流端子的检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可穿插短连片的示意图;
图4是两端观察法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电流端子的电流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电流端子的正常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电流端子的检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类电流端子的电流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按钮、2-保护外壳、21-第一孔、22-底部弹簧、23-第二孔、24-第三孔、31-第一可伸缩装置、32-第一连杆、33-第一导电杆、331-第一触点、34-第二导电杆、341-第二触点、342-第三触点、35-第三导电杆、351-第四触点、36-第一端子、37-第二端子、38-第一测试孔、41-第四导电杆、42-第五导电杆、43-第三端子、44-第四端子、45-第十一导电杆、46-第九端子、47-第十二导电杆、48-第七连杆、49-第五可伸缩装置、410-第十三导电杆、411-第十端子、412-第十四导电杆、413-第八连杆、414-第六可伸缩装置、51-短连片、511-第一齿、512-第二齿、52-第三按钮、53-第四可伸缩装置、54-第四连杆、55-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56第二导电连杆、57-第二导电连接块、58-第五连杆、59-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510-第三导电连杆、511-第三导电连接块、512-第六连杆、513-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514-第四导电连杆、515-第四导电连接块、61-第一支撑杆、62-第二支撑杆、63-第三支撑杆、64-第四支撑杆、71-第二可伸缩装置、72-第二连杆、73-第六导电杆、74-第七导电杆、75-第八导电杆、76-第五端子、77-第六端子、78-第二测试孔、81-第九导电杆、82-第十导电杆、83-第七端子、84-第八端子、85-第二十一导电杆、86-第十五端子、87-第二十二导电杆、88-第十一连杆、89-第九可伸缩装置、810-第二十三导电杆、811-第十六端子、812-第二十四导电杆、813-第十二连杆、814-第十可伸缩装置、9-第二按钮、a1-第三可伸缩装置、a2-第三连杆、a3-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a4-第一导电连杆、a5-第一导电连接块、a61-第十五导电杆、a62-第十六导电杆、a63-第十七导电杆、a64-第十一端子、a65-第十二端子、a66-第三测试孔、a67-第七可伸缩装置、a68-第九连杆、a71-第十八导电杆、a72-第十九导电杆、a73-第二十导电杆、a74-第十三端子、a75-第十四端子、a76-第四测试孔、a77-第八可伸缩装置、a78第十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针对如何能够让现场检修人员安全、方便的进行回路的检修测试操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端子,实现无接触式操作,即现场检修人员无须接触端子排即可进行回路的检修测试操作。避免了作业的风险,且节约了大量的作业时间,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电流端子的正常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电流端子的检修状态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类电流端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流端子包括第一按钮1、保护外壳2、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第一短接单元和短接装置。
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可伸缩装置31、第一连杆32、第一导电杆33、第二导电杆34、第三导电杆35、第一端子36、第二端子37和第一测试孔38。第一短接单元包括第四导电杆41、第五导电杆42、第三端子43和第四端子44。
可选地,第一可伸缩装置31为弹簧。
可选地,第一可伸缩装置31为拇指气缸和驱动装置,按钮1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拇指气缸进行伸缩。
第一按钮1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保护外壳2位于第一按钮的下方设有第一孔21,第一按钮1通过第一孔21使第一可伸缩装置31进行伸缩。
第一可伸缩装置31远离第一按钮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2的第一端,第一连杆3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导电杆33,第一连杆32穿插于第一导电杆33的第二端和第三导电杆35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第一导电杆33的第一端固定在保护外壳2的第二侧,第一导电杆33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端子36,保护外壳2的第四侧固定连接第三导电杆35,第三导电杆35伸出保护外壳2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测试孔38和第二端子37,第一可伸缩装置31通过进行伸缩使得第二导电杆34移动,以使第二导电杆34电连接第一导电杆33和第三导电杆35,或者使第二导电杆34断开与第一导电杆33和第三导电杆35之间的电连接。
正常运行时,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侧通过第一导电杆33的第一端子36向电流端子输入电流,第三导电杆35通过第二端子37向被检测装置输出电流,即第一导电杆33、第二导电杆34和第三导电杆35导通,实现电流端子的电连接作用;短接装置能够使得输入第四导电杆41的电流和第五导电杆42的电流短路,并且短接装置与第四导电杆41和第五导电杆42是活动连接的,可根据需求灵活控制第四导电杆41和第五导电杆42是否形成电流回路。在检修被检测装置时,通过第一按钮1使第一可伸缩装置31伸缩,带动第二导电杆34移动,使得与第一导电杆33和第三导电杆35之间的电连接断开,此时将继电保护检测仪插入到第一测试孔38中进行加量,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加量。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电流端子,能够实现无接触式操作,即现场检修人员无须接触端子排即可进行回路的检修测试操作。避免了作业的风险,且节约了大量的作业时间。
可选地,导电杆的材料为导电材料,例如铜。
可选地,导电杆的形状为长方体。
可选地,第一连杆32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材质。
可选地,第一连杆32的形状为圆柱体。
可选地,保护外壳2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材质。
示例性地,第一可伸缩装置为弹簧31,保护外壳2的第三侧固定连接底部弹簧22的一端,底部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电杆34背离第一连杆的一侧,弹簧31靠近第一按钮1的一端穿过第一孔21,在第一按钮1自然状态下,第一按钮1的按键不挤压弹簧31,在第一按钮1受力状态下,第一按钮1的按键挤压弹簧31。
通过弹簧31和弹簧22,实现了可通断导电单元的电连接与断开。
可选地,第一导电杆33的第二端朝向第二导电杆34的一侧设有第一触点331,第二导电杆34的一端朝向第一导电杆33的一侧设有第二触点341,第二导电杆34的另一端朝向第三导电杆35的一侧设有第三触点342,第三导电杆35的第一端朝向第二导电杆34的一侧设有第四触点351,第一导电杆33通过第一触点331和第二触点341与第二导电杆34电连接,第三导电杆35通过第四触点351和第三触点342与第二导电杆34电连接。在第一按钮1自然状态下,第一触点331与第二触点341闭合,第三触点342与第四触点351闭合,在第一按钮1受力状态下,第一触点331与第二触点341断开,第三触点342与第四触点351断开。
在导电杆上设置触点,通过触点进行电连接,能够使得导电杆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稳定。
可选地,第一导电杆33、第二导电杆34和第三导电杆35都与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平行,第一导电杆33和第三导电杆35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可选地,第一连杆32和第二导电杆34形成倒T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流端子还包括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61和/或第二支撑杆62。
其中,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第一支撑杆6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第三侧,第二支撑杆6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第二支撑杆6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第三侧,第一导电杆33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61,第三导电杆35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62。进一步可选地,第一支撑杆61和第二支撑杆62平行于保护外壳2的第二侧或者第四侧。
可选地,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撑杆63和第四支撑杆64。
可选地,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第三支撑杆63和第四支撑杆64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
其中,第三支撑杆63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61,第四支撑杆64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62,第二导电杆34的一端位于第一导电杆33的第二端与第三支撑杆63的一端之间,第二导电杆34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导电杆35的第一端与第四支撑杆64的一端之间。进一步可选地,第三支撑杆63和第四支撑杆64均平行于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并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进一步地,第二导电杆34的两端朝向第三支撑杆63和第四支撑杆64的一侧各设有一个触点,相应的,第三支撑杆63和第四支撑杆64的对应位置各设有一个触点,在第一按钮1自然状态下,第二导电杆34的触点与第三支撑杆63和第四支撑杆64的触点断开,在第一按钮1受力状态下,第二导电杆34的触点相应的与第三支撑杆63和第四支撑杆64的触点闭合。
通过在电流端子中设置支撑单元,能够使其内部结构更加稳定。
保护外壳2的第四侧固定连接第四导电杆41和第五导电杆42,第四导电杆41伸出保护外壳2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三端子43,第五导电杆42伸出保护外壳2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第四端子44,短接装置与第四导电杆41和第五导电杆42活动连接。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可穿插短连片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地,短接装置包括可穿插短连片51,所述可穿插短连片5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511和第二齿512,所述第四导电杆41设有所述第三端子43的一端设有第一缝隙(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齿51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缝隙吻合,所述第五导电杆42设有所述第四端子44的一端设有第二缝隙(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齿51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隙吻合,所述可穿插短连片51的第一齿511插入所述第一缝隙,所述可穿插短连片51的第二齿512插入所述第二缝隙。进一步可选地,第一齿511和第二齿512上有孔,以用螺丝和螺母将其固定在第四导电杆41和第五导电杆42上。短连片51具有安装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
短连片51的材质为导电材料,例如铜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流端子还包括第二可通断导电单元和第二短接单元。
第二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二可伸缩装置71、第二连杆72、第六导电杆73、第七导电杆74、第八导电杆75、第五端子76、第六端子77和第二测试孔78。第二短接单元包括第九导电杆81、第十导电杆82、第七端子83和第八端子84。
第二可伸缩装置7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电杆34背离第一连杆32的一侧,第二可伸缩装置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72的第一端,第二连杆7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七导电杆74,第二连杆72穿插于第六导电杆73的第二端和第八导电杆75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第六导电杆73的第一端固定在保护外壳2的第二侧,第六导电杆73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五端子76,保护外壳2的第四侧固定连接第八导电杆75,第八导电杆75伸出保护外壳2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测试孔78和第六端子77,第二可伸缩装置71通过进行伸缩使得第七导电杆74移动,以使第七导电杆74电连接第六导电杆73和第八导电杆75,或者使第七导电杆74断开与第六导电杆73和第八导电杆75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第二可伸缩装置71的实现方式参见第一可伸缩装置31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电流端子的各部分的尺寸和是否平行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第一导电杆33和第六导电杆73的尺寸相同。又例如,第一导电杆33和第六导电杆73互相平行,且都平行于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或者第三侧。
可选地,第六导电杆73、第七导电杆74和第八导电杆75分别设有触点,有关触点的结构参见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的相关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六导电杆73、第七导电杆74和第八导电杆75均与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平行,第六导电杆73和第八导电杆75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可选地,第二可通断导电单元与支撑单元的结构参见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与支撑单元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保护外壳2的第四侧固定连接第九导电杆81和第十导电杆82,第九导电杆81伸出保护外壳2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七端子83,第十导电杆82伸出保护外壳2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第八端子84,短接装置与第九导电杆81和第十导电杆82活动连接。相应地,可穿插短连片51还包括第三齿和第四齿,以固定在第九导电杆81和第十导电杆82上,具体实现方式参见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五导电杆42和第十导电杆82保留一个即可,示例性地,保留第十导电杆82,第四导电杆41和第九导电杆81与第十导电杆82形成短接回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流端子还包括第二按钮9、第三可伸缩装置a1、第三连杆a2、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a3、第一导电连杆a4和第一导电连接块a5。
其中,第二按钮9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保护外壳2位于第二按钮9的下方设有第二孔23,第二按钮9通过第二孔23使第三可伸缩装置a1进行伸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按钮9自然状态下,第二按钮9的按键不挤压第三可伸缩装置a1,在第二按钮9受力状态下,第二按钮9的按键挤压第三可伸缩装置a1。
第三可伸缩装置a1远离第二按钮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杆a2的第一端,第三连杆a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导电连接块a5的第一侧,第一导电连接块a5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电连杆a4的第二端,第一导电连杆a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a3的第二端,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a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导电杆33,第三可伸缩装置a1通过伸缩控制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a3进行伸缩,以使第一导电连接块a5电连接第六导电杆73,或者使第一导电连接块a5断开与第六导电杆73的电连接。
其中,第三可伸缩装置a1的实现方式参见第一可伸缩装置31,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第二按钮9控制其对应的导电连接块的移动,实现与导电杆的电连接或者断开,从而实现电流互感器侧(外侧电流)的电流短接或者断开。使得在流入的电流回路带电,而被检测装置需要隔离出来进行检修状态时,检修人员无需接触端子排操作,即可对被检测装置进行检修。
可选地,第一导电连杆a4的材质为导电材料,例如铜。
可选地,第一导电连接块a5的材质为导电材料,例如铜。
可选地,第一导电连接块a5的形状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
可选地,第一导电连接块a5面向第六导电杆73的一侧设有触点,相应地,第六导电杆73在相应位置设有触点,在第二按钮9自然状态下,第一导电连接块a5的触点和第六导电杆73的触点断开,在第二按钮9受力状态下,第一导电连接块a5的触点和第六导电杆73的触点闭合。
可选地,该电流端子还包括第三可通断导电单元和第四可通断导电单元。其中,第三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十五导电杆a61、第十六导电杆a62、第十七导电杆a63、第十一端子a64、第十二端子a65、第三测试孔a66、第七可伸缩装置a67和第九连杆a68。第四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十八导电杆a71、第十九导电杆a72、第二十导电杆a73、第十三端子a74、第十四端子a75、第四测试孔a76、第八可伸缩装置a77和第十连杆a78。各结构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图1以及上述有关通断导电单元和短接单元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可选地,第二按钮9可控制第一导电杆33与第二十导电杆a73的电连接或断开、第六导电杆73与第二十导电杆a73电连接或断开、和第十五导电杆a61与第二十导电杆a73电连接或断开,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图1和上述有关控制第一导电杆33和第六导电杆73电连接或断开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短接单元还包括第十一导电杆45、第九端子46、第十二导电杆47、第七连杆48、第五可伸缩装置49、第十三导电杆410、第十端子411、第十四导电杆412、第八连杆413、第六可伸缩装置414。
第五可伸缩装置4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七导电杆74背离第二连杆72的一侧,第五可伸缩装置49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七连杆48的第一端,第七连杆48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十二导电杆47,第七连杆48穿插于第十一导电杆45的第二端和第四导电杆41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第十一导电杆45的第一端固定在保护外壳2的第二侧,第十一导电杆45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九端子46,第五可伸缩装置49通过伸缩以使第十二导电杆47电连接第十一导电杆45和第四导电杆41,或者使第十二导电杆47断开与第十一导电杆45和第四导电杆41的电连接。
第六可伸缩装置41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十二导电杆47背离第七连杆48的一侧,第六可伸缩装置41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八连杆413的第一端,第八连杆41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十四导电杆412,第八连杆413穿插于第十三导电杆410的第二端和第五导电杆42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第十三导电杆410的第一端固定在保护外壳2的第二侧,第十三导电杆410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第十端子411,第六可伸缩装置414通过伸缩以使第十四导电杆412电连接第十三导电杆410和第五导电杆42,或者使第十四导电杆412断开与第十三导电杆410和第五导电杆42的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短接单元还包括第二十一导电杆85、第十五端子86、第二十二导电杆87、第十一连杆88、第九可伸缩装置89、第二十三导电杆810、第十六端子811、第二十四导电杆812、第十二连杆813和第十可伸缩装置814。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图1和第一短接单元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76和端子a74的接通或者断开,以及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a64和端子a74的接通或者断开,参见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36和端子a74的接通或者断开的实现方式以及图1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1和图2介绍第一类电流端子的使用。
首先,图4是两端观察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使用“两端观察法”正确操作新型电流端子,即在工作地点向电流输入、输出回路两端观察,向CT起点方向观察CT是否带电,向回路终点方向观察下级是否串接有设备。进一步地,根据相关二次设备运行情况,辨识电流回路断开、短接、接地、拆除、接入、跨接等操作风险,确定电流回路“能不能断、能不能短”“在哪里断、在哪里短、在哪里密封”“先短后断、先断后短还是只断不短”“用短接片还是短接线短、短接可靠程度”等具体选择新型电流端子的执行步骤。例如,根据短接装置部分采用的可穿插短连片51,来确定该电流端子为第一类电流端子。
示例性地,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电流端子的电流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流互感器侧通过第一导电杆33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A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36),通过第六导电杆73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B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76),通过第十五导电杆a61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C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64),通过第十八导电杆a71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N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74)。第一类电流端子通过第三导电杆35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A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37),第一类电流端子通过第八导电杆75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B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77),第一类电流端子通过第十七导电杆a63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C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65),第一类电流端子通过第二十导电杆a73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N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75)。被检测装置通过第四导电杆41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A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43),通过第五导电杆42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B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44),通过第九导电杆81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C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83),通过第十导电杆82的端子向第一类电流端子输入N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84)。第九端子46、第十端子411、十五端子86和十六端子811没有接外部线。下面对第一类电流端子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当电流端子正常运行时,如图1所示,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9处于自然状态,第一按钮1下的各个连杆带动的触点与相对应的导电杆上的触点闭合,电流互感器侧流入端子排的电流端子与被检测装置侧流入装置的电流端子接通,即端子36与端子37接通、端子76与端子77接通、端子a64与端子a65接通、端子a74与端子a75接通,电流正常流入装置。被检测装置侧流出装置的电流端子与电流互感器侧的电流端子接通,即端子46与端子43的端子接通、端子411与端子44接通,端子86与端子83接通、端子811与端子84接通,而流出装置的电流在被检测装置侧通过可穿插短连片51进行短接,即电流流出电流互感器侧无接线,在电流端子装置的内侧封口。
一次设备或间隔检修时,相应的二次装置电流端子只需要按下第一按钮1,如图2所示,此时第二按钮9处于自然状态,第一按钮1下的连杆带动的触点与相对应的导电杆上的触点断开,即流入端子排的电流端子与被检测装置侧流入装置的电流端子断开,即端子36与端子37断开、端子76与端子77断开、端子a64与端子a65断开、端子a74与端子a75断开,同时端子43、端子44、端子83、端子84通过可穿插短连片51短接。继电保护测试仪通过端子排上的测试孔38、测试孔78、测试孔a66,测试孔a76进行加量,对被检测装置进行测试。
如果流入的电流回路带电,被检测装置需要隔离出来进行检修状态时,第一步应先按下第二按钮9,第二按钮9控制的各个连杆直接带动相应的导电弹簧及连杆,使得对应的触点的接点导通,即使端子36与端子a74短接、端子76与端子a74短接、端子a64与端子a74短接,使得电流端子排的外侧输入的电流直接短路;第二步直接按下第一按钮1,第一按钮1下的连杆带动的触点与相对应的导电杆上的触点断开,即CT侧的A、B、C、N各相的端子与被检测装置侧的A、B、C、N各相的端子断开,且流出装置的电流对应的端子43、端子44、端子83、端子84被可穿插短连片51短接,此时被检测装置与外回路带电电流回路隔离。同时继电保护测试仪通过端子排上的测试孔38、测试孔78、测试孔a66,测试孔a76进行加量,对装置进行测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于电流互感器侧串接设备场景中的第二类电流端子。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电流端子的正常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电流端子的检修状态结构示意图。下面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结合图6对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类电流端子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短接装置包括第三按钮52、第四可伸缩装置53、第四连杆54、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55、第二导电连杆56和第二导电连接块57。
其中,第三按钮52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第一侧,保护外壳2位于第三按钮52的下方设有第三孔24,第三按钮52通过第三孔24使第四可伸缩装置53进行伸缩。
第四可伸缩装置53的实现方式参见第一可伸缩装置31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按钮52自然状态下,第三按钮52的按键不挤压第四可伸缩装置53,在第三按钮52受力状态下,第三按钮52的按键挤压第四可伸缩装置53。
第四可伸缩装置53远离第三按钮5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连杆54的第一端,第四连杆5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导电连接块57的第一侧,第二导电连接块57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电连杆56的第二端,第二导电连杆56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55的第二端,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5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四导电杆41,第四可伸缩装置53通过伸缩控制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55进行伸缩,以使第二导电连接块57电连接第五导电杆42,或者使第二导电连接块57断开与第五导电杆42的电连接。
上述方式中,第二类端子中,通过第三按钮52控制其对应的导电连接块的移动,来实现与相应的导电杆的电连接或者断开,以及,通过第二按钮9控制其对应的导电连接块的移动,实现与相应的导电杆的电连接或者断开,实现了在电流端子正常运行时,保证串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检修状态时,如果流入的电流回路带电,而被检测装置需要隔离出来进行检修状态时,在使得串接设备正常运行(有电)时,检修人员无需接触端子排操作,即可对被检测装置进行检修。
可选地,第二导电连接块57朝向第五导电杆42的一侧设有触点,第五导电杆42在相应位置设有触点。
短接装置还包括第五连杆58、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59、第三导电连杆510、第三导电连接块511、第六连杆512、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513、第四导电连杆514、第四导电连接块515。
其中,第五连杆58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连杆54的第二端,第五连杆58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三导电连接块511的第一侧,第三导电连接块511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导电连杆510的第二端,第三导电连杆51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59的第二端,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5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五导电杆42,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59通过伸缩以使第三导电连接块511电连接第九导电杆81,或者使第三导电连接块511断开与第九导电杆81的电连接。
第六连杆51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五连杆58的第二端,第六连杆5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四导电连接块515的第一侧,第四导电连接块515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四导电连杆514的第二端,第四导电连杆51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513的第二端,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51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九导电杆81,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513通过伸缩以使第四导电连接块515电连接第十导电杆82,或者使第三导电连接块511断开与第十导电杆82的电连接。
可选地,第三导电连接块511朝向第九导电杆81的一侧设有触点,第九导电杆81在相应位置上设有触点。
可选地,第四导电连接块515朝向第十导电杆82的一侧设有触点,第十导电杆82在相应位置上设有触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36和端子46的接通或者断开、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76和端子411的接通或者断开、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a64和端子86的接通或者断开以及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a74和端子811的接通或者断开,参见第二按钮9控制端子36和端子a74的接通或者断开的实现方式以及图1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6和图7介绍第二类电流端子的使用。
首先,根据短接装置部分采用的按钮方式,并且电流互感器侧有串接设备,确定该电流端子为第二类电流端子。
示例性地,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类电流端子的电流示意图,如图8所示,电流互感器侧通过第一导电杆33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A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36),通过第六导电杆73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B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76),通过第十五导电杆a61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C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64),通过第十八导电杆a71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N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74)。第一类电流端子通过第三导电杆35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A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37),第二类电流端子通过第八导电杆75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B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77),第二类电流端子通过第十七导电杆a63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C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65),第二类电流端子通过第二十导电杆a73的端子向被检测装置输入N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a75)。被检测装置通过第四导电杆41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A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43),通过第五导电杆42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B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44),通过第九导电杆81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C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83),通过第十导电杆82的端子向第二类电流端子输入N相电流(对应端子排的端子84)。第九端子46、第十端子411、十五端子86和十六端子811接有外部线,用于串接外部设备,下面对第二类电流端子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当电流端子正常运行时,如图6所示,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9处于自然状态,第一按钮1下的各个连杆带动的触点与相对应的导电杆上的触点闭合,电流互感器侧流入端子排的电流端子与被检测装置侧流入装置的电流端子接通,即端子36与端子37接通、端子76与端子77接通、端子a64与端子a65接通、端子a74与端子a75接通,电流正常流入装置。被检测装置侧流出装置的电流端子与电流互感器侧的电流端子接通,即端子46与端子43接通、端子411与端子44接通,端子86与端子83接通、端子811与端子84接通,电流从电流互感器侧流入电流端子装置后,又流出电流端子装置流入到其他串接设备。
一次设备或间隔检修时,相应的二次装置电流端子首先按下第一按钮1,如图7所示,此时第二按钮9处于自然状态,第一按钮1下的连杆带动的触点与相对应的导电杆上的触点断开,流入端子排的电流端子与装置侧流入装置的电流端子断开,即端子36与端子37断开、端子76与端子77断开、端子a64与端子a65断开、端子a74与端子a75断开,其次按下第三按钮52时,电流流出的装置侧电流端子通过各个导电弹簧和相对应的导电杆,使得端子43、端子44、端子83、端子84相互短接,同时继电保护测试仪通过端子排上的测试孔38、测试孔78、测试孔a66,测试孔a76进行加量,对被检测装置进行测试。
如果流入的电流回路带电,装置需要隔离出来进行检修状态时,第一步应先按下第二按钮9,第二按钮9下的各个连杆直接带动相应的导电弹簧及连杆,使得对应的触点的接点导通,即使端子36与端子46短接、端子76与端子411短接、端子a64与端子86短接,端子a74与端子811短接,使得电流端子排的外侧输入的电流与串接设备形成回路;第二步直接按下第一按钮1,第一按钮1下的连杆带动的触点与相对应的导电杆上的触点断开,即CT侧的A、B、C、N各相的端子与被检测装置侧的A、B、C、N各相的端子断开;第三步按下第三按钮52,通过第三按钮52控制的各个导电弹簧和相对应的导电杆,使得端子43、端子44、端子83、端子84相互短接,同时继电保护测试仪通过端子排上的测试孔38、测试孔78、测试孔a66,测试孔a76进行加量,对装置进行测试。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电流端子能够实现维修人员无需接触端子排,即可在各种场景下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操作简便、安全,同时节省了作业时间,大大降低了风险。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按钮、保护外壳、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第一短接单元和短接装置;
所述第一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可伸缩装置、第一连杆、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测试孔;
所述第一短接单元包括第四导电杆、第五导电杆、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保护外壳位于所述第一按钮的下方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按钮通过所述第一孔使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
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远离所述第一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连杆穿插于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端子,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杆,所述第三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测试孔和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通过进行伸缩使得所述第二导电杆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和所述第三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二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一导电杆和所述第三导电杆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所述第四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端子,所述第五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端子,所述短接装置与所述第四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可通断导电单元和第二短接单元;
所述第二可通断导电单元包括第二可伸缩装置、第二连杆、第六导电杆、第七导电杆、第八导电杆、第五端子、第六端子和第二测试孔;
所述第二短接单元包括第九导电杆、第十导电杆、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
所述第二可伸缩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杆背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可伸缩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导电杆,所述第二连杆穿插于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五端子,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导电杆,所述第八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测试孔和所述第六端子,所述第二可伸缩装置通过进行伸缩使得所述第七导电杆移动,以使所述第七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六导电杆和所述第八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七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六导电杆和所述第八导电杆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保护外壳的第四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导电杆和所述第十导电杆,所述第九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七端子,所述第十导电杆伸出所述保护外壳第四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八端子,所述短接装置与所述第九导电杆和所述第十导电杆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按钮、第三可伸缩装置、第三连杆、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第一导电连杆和第一导电连接块;
其中,所述第二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保护外壳位于所述第二按钮的下方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按钮通过所述第二孔使所述第三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
所述第三可伸缩装置远离所述第二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三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控制所述第一导电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以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六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六导电杆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装置包括可穿插短连片,所述可穿插短连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第四导电杆设有所述第三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齿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缝隙吻合,所述第五导电杆设有所述第四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隙吻合,所述短连片的第一齿插入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短连片的第二齿插入所述第二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装置包括第三按钮、第四可伸缩装置、第四连杆、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第二导电连杆和第二导电连接块;
其中,所述第三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保护外壳位于所述第三按钮的下方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三按钮通过所述第三孔使所述第四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
所述第四可伸缩装置远离所述第三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杆,所述第四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控制所述第二导电可伸缩装置进行伸缩,以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五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五导电杆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装置还包括第五连杆、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第三导电连杆、第三导电连接块、第六连杆、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第四导电连杆、第四导电连接块;
其中,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导电杆,所述第三导电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九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九导电杆的电连接;
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导电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导电杆,所述第四导电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四导电连接块电连接所述第十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三导电连接块断开与所述第十导电杆的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接单元还包括第十一导电杆、第九端子、第十二导电杆、第七连杆、第五可伸缩装置、第十三导电杆、第十端子、第十四导电杆、第八连杆、第六可伸缩装置;
所述第五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导电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五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七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导电杆,所述第七连杆穿插于所述第十一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十一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十一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九端子,所述第五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十二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十一导电杆和所述第四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十二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十一导电杆和所述第四导电杆的电连接;
所述第六可伸缩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导电杆背离所述第七连杆的一侧,所述第六可伸缩装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八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四导电杆,所述第八连杆穿插于所述第十三导电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导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所述第十三导电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二侧,所述第十三导电杆的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十端子,所述第六可伸缩装置通过伸缩以使所述第十四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十三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或者使所述第十四导电杆断开与所述第十三导电杆和所述第五导电杆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三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第三侧,所述第一导电杆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三导电杆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导电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导电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导电杆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三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三导电杆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导电杆的一侧设有第四触点,所述第一导电杆通过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杆通过所述第四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电连接。
CN202111543755.2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电流端子 Active CN114256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755.2A CN114256700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电流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755.2A CN114256700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电流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6700A true CN114256700A (zh) 2022-03-29
CN114256700B CN114256700B (zh) 2023-10-13

Family

ID=8079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3755.2A Active CN114256700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电流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670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6400A (en) * 1981-07-30 1984-10-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 batch inserting type test plug for a drawer type relay
CN203491485U (zh) * 2013-08-30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接线端子排短路插头
US20140368961A1 (en) * 2011-12-26 2014-12-18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Control and protection device for low-voltage electrical appliance
CN110456113A (zh) * 2019-09-18 2019-11-1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插拔式电流本质安全端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6400A (en) * 1981-07-30 1984-10-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 batch inserting type test plug for a drawer type relay
US20140368961A1 (en) * 2011-12-26 2014-12-18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Control and protection device for low-voltage electrical appliance
CN203491485U (zh) * 2013-08-30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接线端子排短路插头
CN110456113A (zh) * 2019-09-18 2019-11-1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插拔式电流本质安全端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晓彬;孙玉彤;孙旭;倪苗升;陈伟钦;吴永峰;徐皇清;: "基于和电流回路误动的新防误系列端子研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no. 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6700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7531A (zh) 一种直流接地故障隔离系统及方法
CN114256700A (zh) 一种电流端子
CN109683106A (zh) 不同容量冲击发电机并网提供电源的短路试验系统
CN109507540A (zh) 一种中压高阻值接地短路故障点查找仪及查找方法
CN105974229A (zh) 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免拆接头试验方法
CN203191414U (zh) 输电线路参数测试的接线方式转换器
CN216013543U (zh) 继电保护装置批量测试系统
CN105319466A (zh) 一种中压发电设备模拟带电测试试验方法
CN103323725B (zh) 低压配电柜短路测试仪
CN108075452B (zh) 一种输电线路自保护系统
CN202651659U (zh) 带负荷更换隔离开关的引流装置
CN208706465U (zh) 一种带航空插头的万能转换开关
CN111596204A (zh) 一种交流场断路器断口交流耐压试验系统以及方法
JP5042322B2 (ja) 制御盤の取替工法
CN217010354U (zh) 一种二次电压并接装置
CN107121619B (zh) 一种变电所线路保护不停电检修装置及检修方法
CN217305490U (zh) 一种电气故障模拟平台
CN218470797U (zh) 一种电路测试装置
CN216052152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特性试验箱
CN215641692U (zh) 一种用于ats装置进线缺相自投试验的测试装置
CN208736979U (zh) 一种移动式断路器检测装置
CN214337551U (zh) 一种移动式临时线路保护小车及线路充电临时保护系统
CN211789899U (zh) 一种电压二次回路转接装置
CN216750949U (zh) 一种便携的集成式变电系统
CN219349076U (zh) 一种集成化高压电机绝缘在线智能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