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6479A -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6479A
CN114256479A CN202011003900.3A CN202011003900A CN114256479A CN 114256479 A CN114256479 A CN 114256479A CN 202011003900 A CN202011003900 A CN 202011003900A CN 114256479 A CN114256479 A CN 114256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cathode
gas
branch pipe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39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金松
张国民
王晓欢
乔魁
王喜
李初福
刘智恩
杨瑞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39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6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6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6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67Heat exchange or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s, thermal insulation, e.g. heat pipes, heat pumps, f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14Heat exchange using gaseous fluids; Heat exchange by combustion of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37Electrical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67Heat exchange or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s, thermal insulation, e.g. heat pipes, heat pumps, fins
    • H01M8/04074Heat exchange unit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01M8/04335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cathode reactants at the inlet or inside the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64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79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of fuel cell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955Shut-off or shut-down of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4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xternal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9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e.g. modular assembl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燃料电池包括:热箱,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至少两个电堆,设置在所述热箱内部,所述至少两个电堆并联连接;以及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电堆的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总管的一端相连连接,所述总管的远离所述支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热箱的外部,其中,所述总管包括阳极进气总管、阳极出气总管、阴极进气总管和阴极出气总管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支管相应连接至所述电堆的阳极进气口、阳极出气口、阴极进气口和阴极出气口中的至少一个。上述方案通过位于燃料电池的热箱内部的总管和支管提供燃料电池工作所需气体,减少了热箱上的通口数量,使热箱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和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主要由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这四部分组成。
燃料电池的单体电池功率有限,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通常将若干个单体电池组装成电堆,再将多个电堆组成集成发电系统。对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叠层串联的电堆来说,当燃料电池中的一个电堆损坏,整个电堆系统就会处于瘫痪状态,因而导致固体氧化物燃料的故障率较高。
电堆发电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的导出,而新鲜的气体又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燃料电池才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对于现有燃料电池的电堆来说,其采用的换热器的气量小,换热效果不理想,且换热气体所需温度高,因而在选材和成本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焊点较多又会存在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包括:热箱,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至少两个电堆,设置在所述热箱内部,所述至少两个电堆并联连接;以及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电堆的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总管的一端相连连接,所述总管的远离所述支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热箱的外部,其中,所述总管包括阳极进气总管、阳极出气总管、阴极进气总管和阴极出气总管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支管相应连接至所述电堆的阳极进气口、阳极出气口、阴极进气口和阴极出气口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阳极进气口与所述阴极出气口位于所述电堆的第一侧,所述阳极出气口与所述阴极进气口位于所述电堆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阴极出气总管在所述第一侧为环形结构,所述阴极进气总管在所述第一侧被布置在所述环形结构的内部,并采用螺旋结构或者垂直结构延伸至所述第二侧。
可选的,所述阴极进气总管在所述第二侧为环形结构,所述阳极出气总管在所述第二侧被布置在所述环形结构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阳极进气总管的进气端套设在所述阴极出气总管的出气端的外部以形成套管,所述套管伸出至所述热箱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阴极出气总管在所述热箱外部的管道被设置成螺旋结构。
可选的,所述燃料电池还包括风扇,设置在与所述螺旋结构末端相对的位置处,用于降低所述螺旋结构末端处的气体压强。
可选的,所述支管上设置有开关模块,用于在电堆故障时动作,使故障电堆对应的支管被关闭以停止为故障电堆提供燃料气和/或空气。
可选的,所述热箱设置有法兰接口,所述总管通过所述法兰接口伸出所述热箱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加热模块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热箱的内壁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阴极出气总管的出气端的气体温度;以及在所述气体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增大所述阴极进气总管的进气流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燃料电池输出的电流值;以及根据所述燃料电池输出的电流值,调节送入所述阳极进气总管的燃料气的进气量和送入所述阴极进气总管的空气的进气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以及在所述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不处于预设压力范围时,控制所述支管上的开关模块动作以使得所述总管停止向所述支管输送气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电堆的工作状态;根据所述电堆的工作状态确定故障电堆;以及控制位于与所述故障电堆相连接的支管上的开关模块动作,使所述支管被关闭以停止为所述故障电堆提供燃料气和/或空气。
可选的,所述检测电堆的工作状态及根据所述电堆的工作状态确定故障电堆包括:检测所述燃料电池中的每个单个电堆输出的电压值;以及在所述单个电堆输出的电压值降低预设电压值时,确定所述单个电堆为所述故障电堆。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位于燃料电池的热箱内部的总管和支管提供燃料电池工作所需气体,可以减少热箱上的通口数量,有效保证了热箱的加热效果和保温效果,并且燃料电池工作所需气体在热箱内部完成换热,能够完全替代单独设置的换热器,有效简化了燃料电池的换热结构,提高换热效率,并且还能降低燃料电池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燃料电池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示出的燃料电池的底部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热箱 2 电堆
3 阳极进气总管 4 阳极出气总管
5 阴极进气总管 6 阴极出气总管
7 支管 8 绝缘隔热材料
9 密封板 10 阳极进气口
11 阴极气体进入通道 12 阳极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特征所能达到的效果基本相同。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内部设置热箱及设置在所述热箱内部的加热模块、电堆和管路。
所述热箱主要用于保障电堆能够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例如通过加热模块来调整位于电堆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热箱还能够对将要进入电堆的燃料气和空气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使得所述燃料气和空气进入燃料电池内部后能够发生稳定的电化学反应。
可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可以为电阻丝等具有加热功能的设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除了在热箱内部设置具有加热功能的加热模块以外,还可以在热箱内部设置保温材料,以防止电堆热量散失,使得电堆能够处于温度稳定的工作环境中。
对于电堆来说,在燃料电池内部有多个电堆时,可以采用常规的串联连接的方式为外部设备供电。由于在多个电堆串联连接的情况下,任意一个电堆出现故障都会导致燃料电池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优选将多个电堆布置成并联连接的结构,这样即使部分电堆故障也不会影响燃料电池的工作,并且采用电堆并联连接方式的燃料电池也易于调整其输出功率,能够满足变功率情况的发电要求。
在采用电堆之间并联连接的情况下,当检测到部分电堆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相应的示警模块发出提示信号,以提醒在燃料电池工作完成后进行检修和维护。
其中,所述示警模块可以为指示灯、显示器或者蜂鸣报警器等设备。
对于处于工作状态的燃料电池来说,其内部的每个电堆都会涉及以下四种进出气情况:阳极进气、阳极出气、阴极进气和阴极出气。因而每个电堆都会涉及到至少四根通气管路。考虑到燃料电池对工作时的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尽可能的降低管路对热箱内部的温度影响以保障燃料电池能够平稳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针对内部电堆的进出气情况,将用于通气的管路分为总管和支管,所述总管的一端通过支管分别连接至各个电堆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总管的另一端通过通口伸出至热箱的外部。这样的管路设计能够使得穿过热箱的管路数量尽可能的少,使热箱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和保温效果。
对于用于将总管伸出至热箱外部的通口来说,可以将其设置为法兰接口,即采用耐高温的法兰接口连接总管与热箱外部的管道,以保证整个热箱的密封性。
基于燃料电池工作原理,所述总管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阳极进气总管、阳极出气总管、阴极进气总管和阴极出气总管。
例如,在总管包括阳极进气总管的情况下,所述阳极进气总管的一端经由热箱上的通扣伸出至热箱的外部,另一端则会通过支管连接至各个电堆的阳极进气口,即所述连接至阳极进气总管与电堆阳极进气口的支管的数量与电堆的数量一致。
所述阳极出气总管、阴极进气总管和阴极出气总管的连接方式与上述阳极进气总管的连接方式类似,于此不再赘述。
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燃料电池(例如空气开放式燃料电池)来说,部分支管的设置并非是必要的,因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燃料电池热箱内部的管路设计进行调整。
本发明该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在简单结构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减少热箱开孔的数量,防止了热量的散失,还能够有效降低燃料电池漏气的风险。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在总管上设置有阀门,通过调整阀门的开度来调节相应的进气量和出气量。其中,所述阀门可以设置在热箱内部的总管上,也可以设置在总管延伸至热箱外部的管路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热箱内部的总管和支管上设置相应的压力传感装置,以检测处于工作状态的燃料电池的内部的管路状态。
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进气气体温度较低,需要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才能够参与反应,出气气体温度较高,需要对其降温后才能够安全排出,因此本申请在此需求上设计了一种合理的换热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取消现有的换热器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利用率,还能够提高热量转换效率。
以阳极进气总管和阴极出气总管为例,所述阳极进气总管内的气体温度较低,阴极出气总管内的气体温度较高,因此可以设置阳极进气总管与阴极出气总管在位于热箱的同一端部的两个通口伸出至热箱外部。
为了简化热箱内部管线,并进一步提高气体换热效率,可以将阳极进气总管与阴极出气总管设置成套管结构,即将阳极进气总管套设在阴极出气总管的外部。这样的管线布置,不仅可以使阴极出气总管内的热气体进一步加热阳极进气总管内的气体,还可以进一步减少热箱开孔数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在热箱内部调整各个总管的布置,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的,阴极进气总管内的气体温度较低,阴极出气总管内的气体温度较高,因此可以将其设置成环管的形式,即将阳极出气总管布置在阴极进气总管的外部。
其中,所述阴极进气总管内部的气体流向可以与所述阳极出气总管内部的气体流向相反,以实现逆流换热。
可选的,阴极进气总管内部的气体温度较低,因此可以延长阴极进气总管的长度,以使其内部的气体能够在热箱内部流动过程中充分换热。例如,在电堆的阳极进气口和阴极出气口在电堆的第一侧,阳极出气口与阴极进气口位于电堆的第二侧时,可以设置阴极进气总管在电堆的第一侧方向穿入热箱,采用螺旋结构或者垂直结构再延伸至电堆的第二侧,再通过各支管连接至各个电堆的阴极进气口。
其中,在阴极出气口位于电堆第一侧的情况下,阴极出气总管可以在所述第一侧布置为环形结构,而阴极进气总管在所述电堆第一侧可以布置在由阴极出气总管构成的环形结构的内部,也能够实现气体的换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对该燃料电池中的阴极出气总管的出气端进行了改进,以加大所述阴极出气总管的出气端内外气体压差,使得管内气体能够被顺利排出。
具体的,可以将阴极出气总管在所述热箱外部的管道被设置成螺旋结构。或者可以在阴极出气总管处于热箱外部的端口处设置一风扇,用于进一步加大所述端口处的管道内外气体压差,以利于气体排出。或者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即在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基础上,再设置有与其相对的风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中的电堆之间优选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部分电堆故障时不会影响燃料电池的工作,为了提高这种工作状态时的燃料电池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气体泄漏及节省气体成本,可以在与电堆的各个进气口相连接的各个支管上设置相应的开关模块,能够在检测到部分电堆故障时动作,以使得故障电堆对应的支管不再为故障电堆提供燃料气和/或空气。
其中,所述开关模块可以设置在靠近支管-总管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在靠近支管-进气口的连接处。例如在考虑到支管可能会存在漏气故障时,为了避免气体泄漏至热箱内部和进一步扩散,可以将开关模块设置在靠近支管-总管的连接处。
所述开关模块可以为机械联锁机构,也可以为电子元件,只要能在燃料电池内部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即可。以电子元件为例,考虑到电子元件本身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会低于燃料电池内部温度,因此可以将电子元件及相应的信号线包裹在耐高温隔热材料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不仅可以减少热箱上的通口数量,还减少了燃料电池的焊接点,因而可以有效降低漏气风险。
现以阴极开放式燃料电池为例,结合图1至图3详细解释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其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的正视图,图2是图1示出的燃料电池的俯视图,图3是图1示出的燃料电池的底部视图。
在图1中示出的燃料电池具有四个电堆2(图1中有一个电堆未示出),电堆2呈环形且对称的方式布置,各个电堆2之间并联连接,且各个电堆2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热材料(图2中示出)。
图1中示出的电堆2为阴极开放式电堆,阳极进气口10位于电堆2的上端面,阳极出气口12位于电堆2的下端面。
燃料电池内部包括阳极进气总管3、阳极出气总管4、阴极进气总管3和阴极出气总管4。
上述各个总管可以通过支管连接至电堆2的进气口或者出气口。例如,阳极进气总管3通过支管7连接至电堆2的阳极进气口10。
电堆2的外侧为热箱1,热箱1的内壁上设置有电阻丝(图中未示出),所述热箱1及电阻丝主要起到燃料电池启动过程中的预热作用和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的保温作用。
由于该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为阴极开放式燃料电池,为防止电堆阴极的进气与出气发生混串,可以在热箱1的内部与电堆2的上端面和电堆2的下端面齐平的地方预埋密封材料。
在图1中,位于电堆2上端面的阴极进气总管5和阴极出气总管6形成环管,内管为阴极进气总管5(内部为冷空气),在所述管道上可以设置具有过滤、减压和切断等功能的部件,由于阴极进气口位于电堆2的下端面,因此阴极进气总管在电堆2内部被延伸至下端面(图1中示出的为采用直管延伸,也可以采用螺旋管延伸),所述阴极进气总管5延伸至下端面后通过与电堆数量相同的支管连接至电堆2的阴极外侧(部分燃料电池会设置有阴极进气口)。所述环管的外管为阴极出气总管6(内部为热空气),其与电堆2的上端面密封连接。其中,可以在环管的管道外壁包裹保温材料,以提高内部的换热效率。
由于阳极进气总管3和阴极进气总管5内部的气体都需要预热,因此可以将这两种管道在热箱1外部相邻布置,同时进行预热,在热箱1内部的时候又可以被从阴极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继续加热。
阳极进气总管3从电堆2的上端面进入热箱1,因此可以将其与阴极出气总管6设置成套管,即通过一个通口插入热箱1。
位于电堆2下端面的各个阳极出气口10通过支管将气体汇集到阳极出气总管4,然后再经由通口穿出热箱1,并且汇总形成的阳极出气总管4中的热气体还可以进一步加热阴极进气总管5内的气体。
上述管路的布置实现了气体逆流换热,换热过程在管路和热箱内部完成的。因而可以合理利用能量,提高换热效率,节省空间,并且还有效简化了换热设计。
上述燃料电池中的各个电堆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热箱1之间的空间可以尽可能的小,原则上能布开阳极进气总管和阳极出气总管即可。
该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的热箱1的上端可以预留阴极进气总管5的接口,接口形式可采用耐高温法兰,其与阴极出气总管6的管道上的法兰连接,以保证整个热箱的密封性。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的热箱1内还可以在其内壁与电堆2之间设置密封板9,以形成阴极气体进入通道11,简化管路。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示出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
如图4所示,所述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阴极出气总管的出气端的气体温度;以及在所述气体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增大所述阴极进气总管的进气流量。
其中,在增大阴极进气总管的进气流量时,需要保证阴极进气总管内的气体压力不超出最大压力,以保证燃料电池运行时的安全。
考虑到在调整阴极进气总管的进气流量时,阴极进气总管内的气体压力不会超出最大压力,即进入电堆的阴极气体压力与阳极气体压力差不大,因而不需要随着调整阴极进气总管的进气流量的同时调整阳极进气总管的进气流量。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在热箱内部的存在管路换热设计时,可以根据经验数据相应降低所述预设温度的具体数值。
本发明该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出根据阴极出气总管出气端的气体温度预测热箱内的环境温度,在热箱内部温度较高时通过增大空气流量以降低热箱内部温度,使得燃料电池内部的电堆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所述燃料电池输出的电流值;以及根据所述燃料电池输出的电流值,调节送入所述阳极进气总管的燃料气的进气量和送入所述阴极进气总管的空气的进气量。
具体的,可以在阳极进气总管和阴极进气总管上设置阀门,并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度实现对燃料气的进气量和空气的进气量的调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内部还可以设置一些能够检测管路内部状态的压力传感器,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以及在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不处于预设压力范围时,控制开关模块动作,以使得总管停止向支管输送气体。
其中,在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小于预设压力范围时,表示支管可能出现泄漏故障,在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大于预设压力范围时,表示支管可能出现堵塞故障,因此都需要及时停止向支管和电堆供应气体,以避免故障变的更加严重等导致的安全事故。
如图5所示,所述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堆的工作状态,在根据所述电堆的工作状态确定有电堆故障的情况下,控制位于与故障电堆相连接的支管上的开关模块动作,使所述支管被关闭以停止为所述故障电堆提供燃料气和/或空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多个电堆之间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单个电堆是否有故障:检测每个单个电堆输出的电压值,如果单个电堆输出的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值或输出电压值为零,都表示该电堆出现了故障,需要控制其进气端的支管上的开关模块动作,以停止为该电堆供气,以降低泄漏风险,同时也可以将开关模块动作记录成日志,并通知给用户。
其中,所述开关模块可以为机械联锁结构,可以为电子结构。若构成开关模块的材料本身的工作温度低于燃料电池内部环境温度,则可以在开关模块外部套设耐高温隔热材料,以保证开关模块能够正常动作即可。
考虑到虽然在电堆并联时,部分电堆故障对燃料电池整体输出无影响,但为了是燃料电池能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部分电堆故障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对用户发出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及时对故障电堆进行检修和维护。例如,可以通过指示灯、显示器或者蜂鸣报警器等设备发出提示信号。
有关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的具体细节和益处,可参阅上述针对本发明提供的燃料电池的具体细节和益处,于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包括:
热箱,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
至少两个电堆,设置在所述热箱内部,所述至少两个电堆并联连接;以及
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电堆的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总管的一端相连连接,所述总管的远离所述支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热箱的外部,
其中,所述总管包括阳极进气总管、阳极出气总管、阴极进气总管和阴极出气总管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支管相应连接至所述电堆的阳极进气口、阳极出气口、阴极进气口和阴极出气口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进气口与所述阴极出气口位于所述电堆的第一侧,所述阳极出气口与所述阴极进气口位于所述电堆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
所述阴极出气总管在所述第一侧为环形结构,所述阴极进气总管在所述第一侧被布置在所述环形结构的内部,并采用螺旋结构或者垂直结构延伸至所述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进气总管在所述第二侧为环形结构,所述阳极出气总管在所述第二侧被布置在所述环形结构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进气总管的进气端套设在所述阴极出气总管的出气端的外部以形成套管,所述套管伸出至所述热箱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出气总管在所述热箱外部的管道被设置成螺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还包括风扇,设置在与所述螺旋结构末端相对的位置处,用于降低所述螺旋结构末端处的气体压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上设置有开关模块,用于在电堆故障时动作,使故障电堆对应的支管被关闭以停止为故障电堆提供燃料气和/或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箱设置有法兰接口,所述总管通过所述法兰接口伸出所述热箱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热箱的内壁上。
10.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阴极出气总管的出气端的气体温度;以及
在所述气体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增大所述阴极进气总管的进气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燃料电池输出的电流值;以及
根据所述燃料电池输出的电流值,调节送入所述阳极进气总管的燃料气的进气量和送入所述阴极进气总管的空气的进气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以及
在所述支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不处于预设压力范围时,控制所述支管上的开关模块动作以使得所述总管停止向所述支管输送气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电堆的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电堆的工作状态确定故障电堆;以及
控制位于与所述故障电堆相连接的支管上的开关模块动作,使所述支管被关闭以停止为所述故障电堆提供燃料气和/或空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堆的工作状态及根据所述电堆的工作状态确定故障电堆包括:
检测所述燃料电池中的每个单个电堆输出的电压值;以及
在所述单个电堆输出的电压值降低预设电压值时,确定所述单个电堆为所述故障电堆。
CN202011003900.3A 2020-09-22 2020-09-22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256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3900.3A CN114256479A (zh) 2020-09-22 2020-09-22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3900.3A CN114256479A (zh) 2020-09-22 2020-09-22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6479A true CN114256479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8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3900.3A Pending CN114256479A (zh) 2020-09-22 2020-09-22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647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122A (zh) * 2010-08-09 2012-03-14 苏州氢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小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系统
CN102694191A (zh) * 2011-03-22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KR20190026180A (ko) * 2017-09-04 2019-03-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연료전지 스택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122A (zh) * 2010-08-09 2012-03-14 苏州氢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小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系统
CN102694191A (zh) * 2011-03-22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KR20190026180A (ko) * 2017-09-04 2019-03-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연료전지 스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2571B1 (ko) 연료전지의 폐열을 이용한 냉난방 장치
CN115395050B (zh) 燃料电池系统
US9306231B2 (en) Back-up fuel cell electric generator comprising a compact manifold body, and methods of managing the operation thereof
EP2352197A1 (en) Fuel cell system
EP2816647A1 (en) Fuel cell system
JP5796160B2 (ja) 蓄電システム
US8883362B2 (en) Fuel cell system
CN215731815U (zh) 一种燃料电池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CN108649247B (zh) 能低温冷启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运行系统
CN117080504B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213816210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CN114256479A (zh) 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EP3113267B1 (en) Electricity-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icity-generation system
US20100178577A1 (en) Fuel cell system
CN114855195B (zh) 一种自平衡自控的高纯干氢气制备系统
JP201522270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0190300A (zh) 燃料电池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627816U (zh) 用于通信基站的金属空气电池系统
JP5895245B2 (ja) 発電システム及び発電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CN219873614U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CN219716907U (zh) 多堆燃料电池系统
KR20140092481A (ko) 연료전지를 이용한 보일러 시스템
CN219917225U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9457669U (zh) 一种多电堆形式的热电联供系统
CN117673404A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