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9426A -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9426A
CN114249426A CN202111643255.6A CN202111643255A CN114249426A CN 114249426 A CN114249426 A CN 114249426A CN 202111643255 A CN202111643255 A CN 202111643255A CN 114249426 A CN114249426 A CN 114249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br
tank
anaerobic
sewage treatment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32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9426B (zh
Inventor
王威
姚锦鑫
马佳香
安柳茜
骆雪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6432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9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9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9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9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9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two or more ste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效果差、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段MABR池、厌氧段MABR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缺氧段MABR池和厌氧段MABR池分别设有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缺氧段MABR池通过配水花墙和厌氧段MABR池连通,厌氧段MABR池的出水口一通过污水管道一和好氧池的进水口三连通,好氧池的出水口二通过污水管道二和沉淀池的进水口四连通。本发明以MABR的纯膜工艺为主体,减少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可稳定高效地去除有机物、总氮、总磷,具有相对更低的曝气能耗、更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更小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工艺以去除有机物、总氮、总磷为目标,大多具有曝气能耗高、水力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简称MABR)是一种以透气膜为载体,通过载体表面的生物膜降解污染物的污水处理工艺。
MABR工艺是一种先进的低能耗生物膜处理工艺,由于其氧传质效率远高于其他曝气方式,因而相较于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其能耗显著更低。通过采用高性能的膜材料,MABR工艺可以承受相对更高的膜表面污染物负荷,单独的MABR工艺单元有望作为污水处理生物段的主体工艺。
目前MABR工艺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仅依靠MABR膜组件表面的生物膜对污染物进行降解,该方法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等小流量污水处理领域,称之为纯膜工艺;二是将MABR膜组件增设于已有的活性污泥工艺段中进行强化,常见的有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的缺氧池或厌氧池中增设MABR膜组件,实现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泥膜复合,该方法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或者工业废水处理等大流量领域,称之为泥膜复合工艺。
在上述城镇污水处理或者工业废水处理等大流量领域,缺氧池、厌氧池应用泥膜复合工艺,容积较小,好氧池应用活性污泥工艺,容积最大。MABR工艺仅起到强化作用,活性污泥仍然是污水处理的主要承担者,节能降耗效果有限。
以高负荷的MABR池作为主体工艺进行组合,将纯生物膜作为污水处理的主要承担者,减少对活性污泥单元容积的需求,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对活性污泥低效率的曝气充氧,有望进一步节能降耗。基于此,如何将MABR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实现高效的处理效果、降低建设运行成本,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效果差、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可高效处理有机物、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其具有稳定达标的出水水质、低曝气能耗、短水力停留时间和较小的占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段MABR池、厌氧段MABR池、好氧池和沉淀池;
所述缺氧段MABR池和厌氧段MABR池分别设有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缺氧段MABR池通过配水花墙和厌氧段MABR池连通,厌氧段MABR池的出水口一通过污水管道一和好氧池的进水口三连通,好氧池的出水口二通过污水管道二和沉淀池的进水口四连通;
所述缺氧段MABR池内分为若干个廊道,各个廊道均安装若干个膜组件一;所述厌氧段MABR池内设置若干个膜组件二;所述厌氧段MABR池内设有机械搅拌装置;所述膜组件一和膜组件二分别连接曝气泵一和曝气泵二;
所述好氧池内设有若干曝气装置;所述沉淀池底部排泥口经污泥泵与厌氧段MABR池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出水口。
一种利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
步骤一:主流水流自进水口一进入缺氧段MABR池内,流经各廊道后经配水花墙流入厌氧段MABR池内,在生物膜的作用下主流水流中大部分的有机物、总氮和部分总磷被降解;
步骤二:侧流水流自进水口二直接进入厌氧段MABR池内,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去除有机物和总氮,同时聚磷菌完成厌氧释磷;
步骤三:主流水流和侧流水流经过厌氧段MABR池处理后,流入好氧池,在活性污泥法的作用下,通过聚磷菌去除总磷,并去除剩余有机物和氨氮;
步骤四:水流经由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部分污泥通过沉淀池回流到厌氧池MABR池中,上清液从出水口排放。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段MABR池、厌氧段MABR池、好氧池、沉淀池。缺氧段MABR池的下端设有进水口,缺氧段MABR池通过配水花墙和厌氧段MABR池连通,厌氧段MABR池的上端通过管道和好氧池的下端连通,好氧池的上端通过管道和沉淀池的下端连通。作为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本发明以MABR的纯膜工艺为主体,减少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可稳定高效地去除有机物、总氮、总磷,具有相对更低的曝气能耗、更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更小的占地面积。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上述MABR工艺、活性污泥法,实现了高效的处理效果、降低了建设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缺氧段MABR池,2-厌氧段MABR池,3-好氧池,4-沉淀池,5-进水口一,6-进水口二,7-配水花墙,8-出水口一,9-进水口三,11-出水口二,12-进水口四,13-排泥口,14-污泥泵,15-机械搅拌装置,16-曝气装置,17-出水口三,101-污水管道一,102-污水管道二,201-空气管道一,202-空气管道二,203-空气管道三,301-曝气泵一,302-曝气泵二,303-曝气泵三,401-阀门一,402-阀门二,403-阀门三,501-膜组件一,502-膜组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是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段MABR池1、厌氧段MABR池2、好氧池3和沉淀池4;
所述缺氧段MABR池1和厌氧段MABR池2分别设有进水口一5和进水口二6,缺氧段MABR池1通过配水花墙7和厌氧段MABR池2连通,厌氧段MABR池2的出水口一8通过污水管道一101和好氧池3的进水口三9连通,好氧池3的出水口二11通过污水管道二102和沉淀池4的进水口四12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缺氧段MABR池1内分为若干个廊道,各个廊道均安装若干个膜组件一501;所述厌氧段MABR池2内设置若干个膜组件二502;所述厌氧段MABR池2内设有机械搅拌装置15;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分别连接曝气泵一301和曝气泵二302;
所述好氧池3内设有若干曝气装置16;所述沉淀池4底部排泥口13经污泥泵14与厌氧段MABR池2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池4上部设有出水口17。
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膜组件一501经由空气管道一201连接至曝气泵一301,空气管道一201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阀门一401;所述膜组件二502经由空气管道二202连接至曝气泵二302,空气管道二202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阀门二402;所述曝气装置16经由空气管道三203连接至曝气泵三303,空气管道三203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阀门三403。
具体实施方式三:一种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
步骤一:主流水流自进水口一5进入缺氧段MABR池1内,流经各廊道后经配水花墙7流入厌氧段MABR池2内,在生物膜的作用下主流水流中大部分的有机物、总氮和部分总磷被降解;
步骤二:侧流水流自进水口二6直接进入厌氧段MABR池2内,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去除有机物和总氮,同时聚磷菌完成厌氧释磷;
步骤三:主流水流和侧流水流经过厌氧段MABR池2处理后,流入好氧池3,在活性污泥法的作用下,通过聚磷菌去除总磷,并去除剩余有机物和氨氮;
步骤四:水流经由沉淀池4实现泥水分离,部分污泥通过沉淀池4回流到厌氧池MABR池2中,上清液从出水口17排放。
本发明以两段MABR池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作为去除有机物、总氮的主要手段,以厌氧段MABR池2和好氧池3中活性污泥含有的聚磷菌作为去除总磷的主要手段。缺氧段MABR池1的膜表面污染物负荷处于较高水平,故此可以获得更高的有机物和总氮降解速率,该段水力停留时间较长。为保证总氮的进一步去除,也为聚磷菌提供厌氧释磷的环境,故此设置厌氧段MABR池2,该段膜表面污染物负荷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短水力停留时间也为提高除磷速率提供了有利条件。好氧池3旨在为聚磷菌提供好氧聚磷的条件,同时也保证了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
为保证厌氧段MABR池2中有较为足够的碳源供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磷,将进入沉淀池4的污水部分分流,使其不经缺氧段MABR池1的处理而直接流入厌氧段MABR池2,也就是将水流分为进入缺氧段MABR池1的主流水流和直接流入厌氧段MABR池2的侧流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四: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直接流入厌氧段MABR池2的侧流水流占总流量的10-30%。为保证厌氧段MABR池2的除磷效果,避免碳源在缺氧段MABR池1完全被去除,将部分碳源直接供入厌氧段MABR池2,以维持足够的碳磷比,保障聚磷菌厌氧释磷的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五: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缺氧段MABR池1的溶解氧控制在0.4-0.6mg/L之间,所述厌氧段MABR池2的溶解氧控制在0-0.1mg/L,所述好氧池3的溶解氧控制在2.0-3.0mg/L。当溶解氧为0.5mg/L时,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反应速率相近,因此将缺氧段MABR池1溶解氧控制在0.4-0.6mg/L之间;聚磷菌在厌氧释磷时要求水体为厌氧状态,因为厌氧段MABR池2溶解氧控制在0-0.1mg/L之间;当水中溶解氧大于2mg/L时,溶解氧不再是有机物降解、硝化反应和好氧聚磷等过程的限制因素。
具体实施方式六: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污泥泵14的污泥回流比控制在20-100%之间。在本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中聚磷菌向沉淀池4的流动是单向流,因此厌氧段MABR池2中的聚磷菌需要补充,将一定比例的活性污泥进行回流。回流比越高,污水处理系统除磷效果越好,但能耗也越高,故污泥泵14的污泥回流比控制在20-100%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七: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缺氧段MABR池1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所述厌氧段MABR池2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所述好氧池3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h。缺氧段MABR池1作为主要反应段,污染物负荷更高,降解有机物和总氮需要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厌氧段MABR池2和好氧段3旨在除磷以及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和氨氮,故停留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八: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缺氧段MABR池1的膜表面COD负荷不低于10g/(m2·d),膜表面氨氮负荷不低于1g/(m2·d),所述厌氧段MABR池2的膜表面COD负荷不超过4g/(m2·d),膜表面氨氮负荷不超过0.6g/(m2·d)。
具体实施方式九: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两者在泡点压力下的氧气传质速率不低于40g/(m2·d)。缺氧段MABR池1是纯膜工艺,其有机物和总氮负荷高,高速降解有机物和总氮需要膜材料保障足够的氧气传质速率。
具体实施方式十: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两者的材料组成均包含中空纤维膜(膜组件除中空纤维膜外,还有框架、配气管、接头等,是将多根中空纤维膜膜丝并联形成的整体),其外侧表面能不低于35mN/m,内侧表面能不超过12mN/m。外侧表面能高的膜材料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增殖,内侧表面能低的膜材料有利于提高膜材料的氧传质速率和抗污染能力。
实施例1: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处理某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处理水量为20000m3/d,进水COD为120-300mg/L,NH4 +-N为20-35mg/L,TN为20-40mg/L,TP为3-6mg/L。
直接流入厌氧段MABR池2的侧流水流占总流量的20%,控制缺氧段MABR池1的膜表面COD负荷为12g/(m2·d)、水力停留时间为5h,厌氧段MABR池2的膜表面COD负荷为3g/(m2·d)、水力停留时间为1.5h,好氧池3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5h,污泥回流比为100%。
缺氧段MABR池1的膜组件一501曝气压力控制为20kPa,厌氧段MABR池2的膜组件二502曝气压力控制为5kPa,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所用的膜材料,其外表面表面能为40.41mN/m,内表面表面能为6.57mN/m。
检测沉淀池出水,结果如下:出水COD≤50mg/L,NH4 +-N≤5mg/L,TN≤15mg/L,TP≤1.0mg/L,除TP外,各项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TP由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处理进一步强化去除以达到标准。
实施例2: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处理某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处理水量为5000m3/d,进水COD为2000-3000mg/L,NH4 +-N为120-200mg/L,TN为120-250mg/L,TP为6-15mg/L。
直接流入厌氧段MABR池2的侧流水流占总流量的10%,控制缺氧段MABR池1的膜表面COD负荷为15g/(m2·d)、水力停留时间为8h,厌氧段MABR池2的膜表面COD负荷为2g/(m2·d)、水力停留时间为2h,好氧池3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h,污泥回流比为100%。
缺氧段MABR池1的膜组件一501曝气压力控制为40kPa,厌氧段MABR池2的膜组件二502曝气压力控制为10kPa,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所用的膜材料,其外表面表面能为40.41mN/m,内表面表面能为6.57mN/m。
检测沉淀池出水,结果如下:出水COD≤150mg/L,NH4 +-N≤25mg/L,TN≤25mg/L,TP≤1.0mg/L,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段MABR池(1)、厌氧段MABR池(2)、好氧池(3)和沉淀池(4);
所述缺氧段MABR池(1)和厌氧段MABR池(2)分别设有进水口一(5)和进水口二(6),缺氧段MABR池(1)通过配水花墙(7)和厌氧段MABR池(2)连通,厌氧段MABR池(2)的出水口一(8)通过污水管道一(101)和好氧池(3)的进水口三(9)连通,好氧池(3)的出水口二(11)通过污水管道二(102)和沉淀池(4)的进水口四(12)连通;
所述缺氧段MABR池(1)内分为若干个廊道,各个廊道均安装若干个膜组件一(501);所述厌氧段MABR池(2)内设置若干个膜组件二(502);所述厌氧段MABR池(2)内设有机械搅拌装置(15);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分别连接曝气泵一(301)和曝气泵二(302);
所述好氧池(3)内设有若干曝气装置(16);所述沉淀池(4)底部排泥口(13)经污泥泵(14)与厌氧段MABR池(2)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池(4)上部设有出水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一(501)经由空气管道一(201)连接至曝气泵一(301),空气管道一(201)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阀门一(401);所述膜组件二(502)经由空气管道二(202)连接至曝气泵二(302),空气管道二(202)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阀门二(402);所述曝气装置(16)经由空气管道三(203)连接至曝气泵三(303),空气管道三(203)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阀门三(403)。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为:
步骤一:主流水流自进水口一(5)进入缺氧段MABR池(1)内,流经各廊道后经配水花墙(7)流入厌氧段MABR池(2)内,在生物膜的作用下主流水流中大部分的有机物、总氮和部分总磷被降解;
步骤二:侧流水流自进水口二(6)直接进入厌氧段MABR池(2)内,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去除有机物和总氮,同时聚磷菌完成厌氧释磷;
步骤三:主流水流和侧流水流经过厌氧段MABR池(2)处理后,流入好氧池(3),在活性污泥法的作用下,通过聚磷菌去除总磷,并去除剩余有机物和氨氮;
步骤四:水流经由沉淀池(4)实现泥水分离,部分污泥通过沉淀池(4)回流到厌氧池MABR池(2)中,上清液从出水口(17)排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流入厌氧段MABR池(2)的侧流水流占总流量的10-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段MABR池(1)的溶解氧控制在0.4-0.6mg/L之间,所述厌氧段MABR池(2)的溶解氧控制在0-0.1mg/L,所述好氧池(3)的溶解氧控制在2.0-3.0mg/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14)的污泥回流比控制在20-1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段MABR池(1)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所述厌氧段MABR池(2)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所述好氧池(3)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h。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段MABR池(1)的膜表面COD负荷不低于10g/(m2·d),膜表面氨氮负荷不低于1g/(m2·d),所述厌氧段MABR池(2)的膜表面COD负荷不超过4g/(m2·d),膜表面氨氮负荷不超过0.6g/(m2·d)。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两者在泡点压力下的氧气传质速率不低于40g/(m2·d)。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一(501)和膜组件二(502)两者的材料组成均包含中空纤维膜,其外侧表面能不低于35mN/m,内侧表面能不超过12mN/m。
CN202111643255.6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4249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3255.6A CN114249426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3255.6A CN114249426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9426A true CN114249426A (zh) 2022-03-29
CN114249426B CN114249426B (zh) 2024-02-09

Family

ID=80798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3255.6A Active CN114249426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942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142A (zh) * 2019-10-16 2019-12-13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Mabr污水处理池、mabr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55280A (zh) * 2019-10-28 2020-01-07 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进水-mabr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10980947A (zh) * 2019-12-06 2020-04-10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级厌氧-mabr的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CN212334754U (zh) * 2020-09-24 2021-01-12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142A (zh) * 2019-10-16 2019-12-13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Mabr污水处理池、mabr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55280A (zh) * 2019-10-28 2020-01-07 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进水-mabr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10980947A (zh) * 2019-12-06 2020-04-10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级厌氧-mabr的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CN212334754U (zh) * 2020-09-24 2021-01-12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abr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9426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3269B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及工艺
CN104003522B (zh) 一种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脱氮系统
CN108585385B (zh) 一种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214781015U (zh) 一种同心结构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2211837A (zh) 分段进水多级曝气生物脱氮处理城市污水方法及生物滤池
CN114291964B (zh) 一种脱氮回收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2964037B (zh) 一种新型轻质滤料与重质滤料曝气生物滤池联合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13266150U (zh)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CN110015756A (zh) 一种反硝化除磷耦合振动缺氧mbr装置及工艺
CN111056698A (zh) 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废水处理工艺
CN112678955A (zh) Ao-倒置a2/o耦合人工湿地强化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CN214400174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12609832U (zh) 一种串联回流强化脱氮人工湿地
CN109775936B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1913734A (zh) A/a-mbr强化脱氮除磷组合装置及其工艺
CN114249426A (zh) 一种基于两段mabr和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CN211445417U (zh) 一种氧化沟+mb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4611770U (zh) Ao-倒置a2/o耦合人工湿地强化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CN210764841U (zh) 一种多级接触泥膜共生高效生物反应器
CN211546258U (zh)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0620531U (zh)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无膜一体化处理系统
CN112607862A (zh) 多级ao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CN208361984U (zh) 一种用于电镀、线路板废水处理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
CN113233709A (zh) 一种生活污水非膜处理方法、系统
CN20651207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的组合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