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6150U -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66150U CN213266150U CN202021570037.5U CN202021570037U CN213266150U CN 213266150 U CN213266150 U CN 213266150U CN 202021570037 U CN202021570037 U CN 202021570037U CN 213266150 U CN213266150 U CN 2132661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ge
- reaction unit
- zone
- biological reaction
- anox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541 multi-stag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651 NO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Nit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O-])=O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99 anaerobic respi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5493 Crypt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MMDJDBSEMBIJBB-UHFFFAOYSA-N [O-][N+]([O-])=O.[O-][N+]([O-])=O.[O-][N+]([O-])=O.[NH6+3] Chemical compound [O-][N+]([O-])=O.[O-][N+]([O-])=O.[O-][N+]([O-])=O.[NH6+3] MMDJDBSEMBIJB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46 nitrify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1 wate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级化设计,其AO生物反应池包括至少两级反应单元;该系统还包括进水装置和沉淀回流装置,进水装置分别与AO生物反应池中的各级反应单元相连,为AO生物反应池提供污水;沉淀回流装置用于对经AO生物反应池处理的污水进行泥水分离,并将沉淀的污泥回流至AO生物反应池中;其中,每级所述反应单元均包括一个缺氧区和一个好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2:3,各级之间缺氧区和好氧区交替依次连通,通过分段进水使得各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都具有反应所需的碳源,提高了碳源利用率和该系统脱氮除磷的净化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氮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也逐年增多,生活污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氮和磷,为了改善我国水资源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处理能力也在逐年上升,但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于日益增多的生活污水,以及污水中的氮和磷的处理能力依然不足,无法应对现阶段大量生活污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进一步地,富营养化的水体持续大量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会导致水中的微生物及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可能会引起水中生物的大批量死亡,影响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自然生态的稳定性,亟需一种高效实用的脱氮除磷系统,以对近年来持续增多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水污染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氮除磷系统,该系统的AO生物反应池包括多级反应单元,通过采用多级化的设计,使得AO生物反应池中的各级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有效减轻了第一级反应单元的负荷,并通过与进水装置的配合,使得各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都具有反应所需的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以及脱氮除磷系统的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O生物反应池,所述AO生物反应池包括至少两级反应单元;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与所述AO生物反应池相连,为所述AO生物反应池提供污水;沉淀回流装置,所述沉淀回流装置与所述AO生物反应池相连,所述沉淀回流装置用于进行泥水分离,并将沉淀的污泥回流至所述AO生物反应池中;其中,每级所述反应单元均包括一个缺氧区和一个好氧区,各级之间依次连通,所述回流装置将所述AO生物反应池的尾端和首端相连,所述回流装置对所述AO生物反应池尾端的反应单元的好氧区排出的污水进行沉淀,并将沉淀的污泥回流至所述AO生物反应池首端的反应单元的缺氧区。
优选地,污水从每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流入,每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2:3,使得污水在各级反应单元中按比例分配入缺氧区和好氧区。
优选地,所述AO生物反应池中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2500mg/L-4500mg/L。
优选地,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多个进水口,多个所述进水口分别向所述AO生物反应池的各级的缺氧区提供污水,为各级缺氧区的反硝化反应提供碳源。
优选地,所述AO生物反应池包括四级反应单元,前一级所述反应单元的好氧区与后一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相连,所述AO生物反应池的第四级反应单元的好氧区以及第一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分别与所述沉淀回流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水装置分别向四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提供污水,四级反应单元的进水量比例为4:3:2:1。
优选地,该脱氮除磷系统的污泥负荷为0.12kgBOD5/kgMLSS·d至0.05kgBOD5/kgMLSS·d。
优选地,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通过调节所述曝气盘的气体流量使所述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为1.5mg/L-2.5mg/L。
优选地,所述污泥的回流比为50%-100%。
优选地,所述AO生物反应池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使所述AO生物反应池中的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氮除磷系统采用了多级化设计,使AO生物反应池具有多级反应单元,使进水装置分别与AO生物反应池中的各级反应单元相对应,实现了分段进水,有效的降低各级反应单元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大大降低了设备所需要的容积,相比于现有技术,其AO生物反应池的容积可减少30%,可有效降低工程基建费用,降低成本。其容积(体积)的减小更利于该系统的一体化,使得该脱氮除磷系统更加便于管理和运输。
采用分段进水可以为各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的反硝化反应提供充足的碳源,进而提高后续系统内的脱氮效果,还有效减轻了第一级反应单元的负荷,提高了污水中碳源的利用率,提高了该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通过将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例设置为2:3,控制污水中微生物缺氧反应和好氧反应的比例,使得脱氮除磷的效果更好。还通过沉淀回流装置将从AO生物反应池末端获取的污泥回流至AO生物反应池的首端,使得AO生物反应池中各级反应单元之间无需再增设内回流装置,减少了设备的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氮除磷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氮除磷系统中第一反应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申请中,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氮除磷系统的示意图,该脱氮除磷系统包括进水装置、AO生物反应池和沉淀回流装置,AO生物反应池中具有聚磷菌、除磷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反应所需的微生物,从而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图中的AO生物反应池具有四级依次连通的反应单元,每级反应单元均包括缺氧区和好氧区,以此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当然地,AO生物反应池也可采用两级、三级或更多级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图中的AO生物反应池包括第一级缺氧区11、第一级好氧区12、第二级缺氧区21、第二好氧区22、第三级缺氧区31、第三级好氧区32、第四级缺氧区41和第四级好氧区42,上述各区域例如依次通过孔洞相连。进一步地,AO生物反应池中各级反应单元的结构相同,缺氧区与好氧区的容积比为2:3,为了保证水位高度的一致,缺氧区与好氧区的底面积之比为2:3进行设计。
进水装置包括总进水管60和分别与总进水管60相连的四个进水口,四个进水口分别向四级反应单元提供污水,具体地,第一进水口61与第一级缺氧区11相连,第二进水口62与第二级缺氧区21相连,第三进水口63与第三级缺氧区31相连,第四进水口64与第四级缺氧区41相连,进一步地,各进水口的进水量(流量)并不相同,随着反应单元级数的上升,对应的进水口的进水量减少,例如第一进水口61、第二进水口62、第三进水口63、第四进水口64向AO生物反应池中提供污水的进水量的比为4:3:2:1,当然地,该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以更好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为各级反应单元中的缺氧区提供碳源,保证缺氧区反应的正常高效进行。
沉淀回流装置包括沉淀池52,污水通过AO生物反应池的处理,从第四级好氧区42通过连接管路51进入沉淀池52,沉淀池52的底部具有排污口55,排污口55用于排出多余的污泥,沉淀池52侧面靠近底部的区域还设置有回流管路53,沉淀池52底部沉淀的污泥通过回流管路53回流至AO生物反应池的第一级缺氧区11中,沉淀池52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出水管路54,将泥水分离后的水体从沉淀池52中排出。进一步地,该污泥的回流比例例如为50%-100%。
该脱氮除磷系统使AO生物反应池形成缺氧区和好氧区交替的多级反应单元的形式,各反应单元均采用完成混合形式,污水通过进水装置分段进入各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中,由聚磷菌利用污水中的少量碳源释放体内的磷,聚磷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做无氧呼吸,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进行吸磷,而回流的污泥按50%-100%的回流比从AO生物反应池的第一级缺氧区进入,使得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菌还原脱氮,池内以搅拌器混合并维持缺氧环境,无需增设内回流,显著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
以第一级反应单元为例,污水与回流的污泥进入第一级缺氧区11之后,在除磷菌的作用下完成释磷过程,同时还去除污水中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包括第一级缺氧区11在内,各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主要进行脱氮反应。经过第一级缺氧区11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第一级好氧区12,第一级好氧区12主要起到曝气池的作用,在第一级好氧区12底部设有曝气盘,采用空气泵或风机进行曝气,通过调节气体流量控制曝气量,保证第一级好氧区12中溶解氧浓度为1.5mg/L-2.5mg/L,从而保证好氧区反应的持续进行。
在该系统中第一级缺氧区11,污水与回流的污泥充分混合,聚磷菌进行厌氧释磷作用,反硝化细菌对随污泥而流入第一级缺氧区11的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作用,随后的第一级好氧区12中进行硝化作用以及聚磷菌在一定氧气浓度下进行好氧的吸磷作用。第一级反应单元的混合液和部分污水进入下一级反应单元中,后续各级反应单元中微生物作用原理与第一级反应单元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该进水装置采用的分段进水设计,将污水按一定的比例分别进入各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显著减轻了第一级反应单元的负荷,增强了该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使得该系统具有0.12kgBOD5/kgMLSS·d至0.05kgBOD5/kgMLSS·d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地,该分段进水设计还可提高污水中碳源的利用率。
该AO生物反应池采用的多级反应单元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各级反应单元中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使其维持在2500mg/L-4500mg/L,增强流动性。经过AO生物反应池处理后的水体进入沉淀池52进行泥水分离,最终从沉淀池52获取脱氮除磷后的水体。进一步地,该脱氮除磷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相比于传统污水处理装置,其体积缩小了30%以上,使得该系统更加便于管理和运输。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氮除磷系统中第一反应单元的示意图,其余反应单元的结构与第一反应单元相类似,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与总进水管60相连的第一进水口61还包括阀门611和流量控制器612,通过阀门611和流量控制器612控制向第一级缺氧区11注入的污水量,第一缺氧区11的底部设置有搅拌器111,搅拌器111例如采用竖直设置的轮式结构,通过搅拌器111将底部的污泥翻起,使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维持缺氧环境,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第一级好氧区1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盘121,其可提升第一级好氧区中水体的氧气含量,曝气盘121设置在第一级好氧区12的底部,曝气盘121产生的气体也可以有效的将污泥翻起,保证了该区域内污泥与水体的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氮除磷系统采用了多级化设计,使AO生物反应池具有多级反应单元,使进水装置分别与AO生物反应池中的各级反应单元相对应,实现了分段进水,有效的降低各级反应单元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大大降低了设备所需要的容积,相比于现有技术,其AO生物反应池的容积可减少30%,可有效降低工程基建费用,降低成本。其容积(体积)的减小更利于该系统的一体化,使得该脱氮除磷系统更加便于管理和运输。
采用分段进水可以为各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的反硝化反应提供充足的碳源,进而提高后续系统内的脱氮效果,还有效减轻了第一级反应单元的负荷,提高了污水中碳源的利用率,提高了该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通过将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例设置为2:3,控制污水中微生物缺氧反应和好氧反应的比例,使得脱氮除磷的效果更好。还通过沉淀回流装置将从AO生物反应池末端获取的污泥回流至AO生物反应池的首端,使得AO生物反应池中各级反应单元之间无需再增设内回流装置,减少了设备的复杂程度。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含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例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AO生物反应池,所述AO生物反应池包括至少两级反应单元;
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与所述AO生物反应池相连,为所述AO生物反应池提供污水;
沉淀回流装置,所述沉淀回流装置与所述AO生物反应池相连,所述沉淀回流装置用于进行泥水分离,并将沉淀的污泥回流至所述AO生物反应池中;
其中,每级所述反应单元均包括一个缺氧区和一个好氧区,各级之间依次连通,所述回流装置将所述AO生物反应池的尾端和首端相连,所述回流装置对所述AO生物反应池尾端的反应单元的好氧区排出的污水进行沉淀,并将沉淀的污泥回流至所述AO生物反应池首端的反应单元的缺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从每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流入,每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2:3,使得污水在各级反应单元中按比例分配入缺氧区和好氧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物反应池中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2500mg/L-45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多个进水口,多个所述进水口分别向所述AO生物反应池的各级的缺氧区提供污水,为各级缺氧区的反硝化反应提供碳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物反应池包括四级反应单元,前一级所述反应单元的好氧区与后一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相连,所述AO生物反应池的第四级反应单元的好氧区以及第一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分别与所述沉淀回流装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分别向四级所述反应单元的缺氧区提供污水,四级反应单元的进水量比例为4: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脱氮除磷系统的污泥负荷为0.12kgBOD5/kgMLSS·d至0.05kgBOD5/kgMLSS·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通过调节所述曝气盘的气体流量使所述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为1.5mg/L-2.5m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的回流比为5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物反应池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使所述AO生物反应池中的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70037.5U CN213266150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70037.5U CN213266150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66150U true CN213266150U (zh) | 2021-05-25 |
Family
ID=7596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570037.5U Active CN213266150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6615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20426A (zh) * | 2021-08-06 | 2021-11-09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多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
CN113620427A (zh) * | 2021-08-06 | 2021-11-09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 |
CN114735820A (zh) * | 2022-03-09 | 2022-07-12 |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级a/o串联分批进水式低碳源污水脱氮装置及方法 |
-
2020
- 2020-07-31 CN CN202021570037.5U patent/CN2132661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20426A (zh) * | 2021-08-06 | 2021-11-09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多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
CN113620427A (zh) * | 2021-08-06 | 2021-11-09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 |
CN113620427B (zh) * | 2021-08-06 | 2023-09-19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 |
CN113620426B (zh) * | 2021-08-06 | 2023-11-03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多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
CN114735820A (zh) * | 2022-03-09 | 2022-07-12 |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级a/o串联分批进水式低碳源污水脱氮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266150U (zh) |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 |
CN106315853B (zh) | 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和应用 | |
CN113845218A (zh) | 一种多级ao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 |
CN112110615A (zh) | 一种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处理工艺与系统 | |
CN115286104A (zh) |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及工艺 | |
CN101913734B (zh) | A/a-mbr强化脱氮除磷组合装置及其工艺 | |
CN103787501B (zh) | 多级缺氧好氧串联生化池及其对制革废水的脱氮方法 | |
CN111559837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213895523U (zh) | 一种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处理系统 | |
CN107973402B (zh) | 推流式ao反应器 | |
CN112607862A (zh) | 多级ao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 |
CN105366888B (zh) | 一种用于小流量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847784A (zh) | 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 | |
CN217535597U (zh) | 一种集成沉淀区的生化处理系统 | |
CN214653943U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4457453U (zh) | 一种高效脱氮的渗滤液生化段处理系统 | |
CN109775936A (zh) |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3506468U (zh) | 可直排的集中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833333U (zh) | 污水的复合式处理装置 | |
CN214192924U (zh) | 一种生物法屠宰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1977797B (zh) | 一种AxOx同步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 |
CN211546258U (zh) |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4853172A (zh) |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连续流低碳脱氮工艺 | |
CN211170063U (zh) | 一种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一体化设备 | |
CN109336253B (zh) |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