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5409A -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5409A
CN114245409A CN202111219314.7A CN202111219314A CN114245409A CN 114245409 A CN114245409 A CN 114245409A CN 202111219314 A CN202111219314 A CN 202111219314A CN 114245409 A CN114245409 A CN 114245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trigger condition
trigger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93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5409B (zh
Inventor
夏鹏飞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93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5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5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04B17/17Detection of non-compliance or faulty performance, e.g. response dev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Steel Electrode Plate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包括监视来自发送设备的传输,导出所述传输的可靠性测量值,以及检测到满足将所述可靠性测量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的触发条件,并且基于此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
本申请要求2017年9月18日提交的、申请序列号为15/707,590、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Beam Recovery)”的优先权,该美国非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又要求2017年6月16日提交、申请序列号为62/521,088、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此两个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数字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并且在特定实施例中,涉及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结构的一种可能的部署场景使用高频(high frequency,HF)(6千兆赫兹(gigahertz,GHz)及以上,例如毫米波长(millimeter wavelength,mmWave))工作频率来开发比拥塞的较低频率处存在的更大的可用带宽和更小的干扰。然而,路径损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波束成形可用于克服高路径损耗。
然而,即使使用波束成形,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下一代(nextgeneration,NG)NodeB(gNB)之间的信道也是脆弱的并且易于阻塞,从而变得不可靠。在一些情况下,对不可靠信道的最佳补救是用另一个可靠信道代替不可靠信道。这被称为波束恢复。在执行波束恢复之前,需要检测不可靠信道,从而触发波束恢复。
因此,需要支持触发波束恢复的机制。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接收设备监视来自发送设备的传输;所述接收设备导出所述传输的可靠性测量值;以及所述接收设备检测到满足将所述可靠性测量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的触发条件,并且基于此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过程。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由技术标准预定义的序列或由接入节点配置的预配置序列。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信号通过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间位置、频率位置或代码/序列不同于用于初始接入或移动性目的的第二随机接入信道。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发生在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导出所述可靠性测量值包括确定尝试解码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数据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果。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传送参考信号,并且导出所述可靠性测量值包括确定所述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值。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质量测量值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测量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测量值,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值,信噪比(signal to noiseratio,SNR)测量值或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测量值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CSI-RS),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相位时间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im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或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条件是多个可靠性测量值与一个或多个阈值的比较,并且当所述多个可靠性测量值中的指定数量的可靠性测量值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阈值时满足所述触发条件。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指定数量的可靠性测量值是在技术标准中指定的,或者是在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信令交换中配置的。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指定数量的可靠性测量值中的可靠性测量值是从在时间窗口内发生的监视的传输导出的。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存在多个触发条件,其中对于每个触发条件,所述指定数量的可靠性测量值中的可靠性测量值是从在相关联的时间窗口内发生的监视的传输导出的,并且所述相关联的时间窗口是不同的。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条件组合两个单个触发条件,其中,第一单个触发条件是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与第一阈值的比较,并且当所述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中的指定数量的第一可靠性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一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一单个触发条件,第二单个触发条件是多个第二可靠性测量值与第二阈值的比较,并且当所述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中的指定数量的第二可靠性测量值满足第二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二单个触发条件。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个触发条件或所述第二单个触发条件之一是否定条件。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当CSI-RS的信号质量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一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一单个触发条件,当SS的信号质量测量值不满足所述第二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二单个触发条件。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当CSI-RS的信号质量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一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一单个触发条件,当SS的信号质量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二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二单个触发条件。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设备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检测触发条件的发生;所述接收设备响应于检测触发条件的发生,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过程;所述接收设备监视来自发送设备的肯定响应,以及所述接收设备检测到在指定的第一时间窗口内没有接收到肯定响应,并且基于此,所述接收设备发送另一个触发信号以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过程。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检测到在指定的第二时间窗口内没有接收到肯定响应,并且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的上层实体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无线链路故障过程。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指定的第二时间窗口在所述指定的第一时间窗口之后开始。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接收设备监视来自发送设备的传输;所述接收设备导出所述传输的可靠性测量值;以及所述接收设备检测到满足所述可靠性测量值的第一触发条件,也满足所述可靠性测量值的第二触发条件,并且基于此,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的上层实体发送第一触发信号以触发无线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RLF)恢复过程。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检测到满足所述可靠性测量值的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不满足所述可靠性测量值的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并且基于此,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过程。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是由技术标准指定的预定义序列或由接入节点配置的预配置序列。
可选地,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信号通过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间位置、频率位置或代码/序列不同于用于初始接入或移动性目的的第二随机接入信道。
上述实施例的实践使得UE能够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因为UE能够在gNB之前检测不可靠的信道,所以整个波束恢复可以较早开始并较早完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波束跟踪系统;
图3为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监视信道和/或信号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
图4A为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监视信道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
图4B为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监视信号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
图5为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使用组合触发条件来潜在地触发波束恢复;
图6为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使用多个触发条件来分别触发波束恢复和RLF恢复;
图7为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分别触发波束恢复和RLF恢复;
图8示出了根据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系统;
图9A和9B示出了可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和教导的示例性设备;
图10是计算系统的方框图,该计算系统可以用来实现本文公开的设备和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详细论述实施例的制作和使用。但应了解,本发明提供的许多适用发明概念可实施在多种具体环境中。所论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说明用以实施和使用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100包括服务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115的接入节点105。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去往和来自UE115的通信通过接入节点105。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去往和来自UE115的通信不通过接入节点105,然而,接入节点105通常分配UE115用于通信的资源。接入节点通常也可以被称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B)、基站、NodeB、主eNB(master eNB,MeNB)、辅eNB(secondary eNB,SeNB)、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NodeB(gNB)、主gNB(master gNB,MgNB)、辅gNB(secondary gNB,sgNB)、远程射频头、接入点等、而UE也可以通常被称为移动台、移动站、终端、订户、用户、站等。
虽然可以理解,通信系统可以使用能够与多个UE通信的多个接入节点,但是为了简单起见,仅示出了一个接入节点和一个UE。
如前所述,在高频(high frequency,HF)(6千兆赫兹(gigahertz,GHz)及以上,例如毫米波长(millimeter wavelength,mmWave))工作频率下工作的通信系统中的路径损耗是高的,并且波束成形可用于克服高路径损耗。如图1所示,接入节点105和UE115都使用波束成形的传输和接收进行通信。作为示例,接入节点105使用包括波束110和112的多个通信波束进行通信,而UE115使用包括波束120和122的多个通信波束进行通信。
波束可以是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的上下文中的预定义波束成形权重集或者在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的上下文中的动态定义的波束成形权重集。应当理解,UE可以依赖于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来发送上行信号和接收下行信号,而TRP可以依赖于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来形成某些辐射模式来发送下行信号和/或接收上行信号。
存在可以限制UE的性能的多种限制,这些限制包括:
-电磁耦合:UE天线表面的电流感应各种形式的电磁耦合,影响特性阻抗和天线孔径效率;
-物理大小:通常,UE的显示面板和电池占据UE的体积的最大百分比,而各种其它设备(包括传感器、照相机、扬声器等)也占据剩余体积的大部分并且通常放置在UE的边缘上。还存在天线(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等)。功耗,散热等对物理尺寸也有影响;
-使用:UE的预期使用也对UE的性能有影响;例如,当用户的手完全包围天线阵列时,用户的手可以将天线阵列的增益降低10dB的平均值;和
-天线阵列配置:可以使用多个天线阵列;潜在地需要多个射频(radiofrequency,RF)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和单个基带(baseband,BB)IC(BBIC)
注意,UE的移动可能导致信号质量的显著降低。然而,可以使用多种传感器来检测移动,包括:
-具有0.04度/秒量级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d,RMS)噪声的三维(threedimensional, 3D)陀螺仪;
-RMS噪声为1milli-g量级的3D加速度计;和
-磁强计。
-如果UE的移动是已知的,则可以快速跟踪UE使用的波束。表1给出了典型活动的 示例性角位移的总结
活动 角位移(在100毫秒度内)
读取/Web浏览 6-11
从水平到垂直的变化 30-36
做游戏 72-80
表1:典型活动的示例性角位移的总结。
图2示出了示例性波束跟踪系统200。波束跟踪系统200可以位于UE中。波束跟踪系统200使用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包括来自信息辅助定位系统(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位置信息、3D陀螺仪信息、3D加速度计信息、磁力计信息等)来执行波束跟踪。除了来自运动传感器的信息之外,来自信息辅助定位系统的位置信息可以导致改进的运动检测、精度和可靠性。数据融合单元205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处理该数据,将处理后的数据提供给移动分类单元210,移动分类单元210对UE正在进行的移动类型进行分类。移动分类单元210还从训练数据单元215接收信息,该训练数据单元215基于历史数据向移动分类单元210提供信息以帮助UE的移动分类。将分类后的移动提供给检测器220。检测器220可以考虑UE的移动是否保证波束跟踪调整。保证波束跟踪调整的移动的示例包括超过空间阈值的空间位移、超过角阈值的角旋转、超过阈值的加速度/减速度等。如果要保证波束跟踪调整,则生成波束跟踪调整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示例包括用于UE静止225的情况的波束调整,用于UE旋转226的情况的波束调整,用于UE经历位移227的情况的波束调整,以及用于UE被阻挡228的情况的波束调整。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对于每个接入节点和UE对,通信系统维护多个下行控制信道(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兼容通信系统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 PDCCH))和下行数据信道(例如,3GPP LTE兼容通信系统中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每个下行信道(例如下行控制信道或下行数据信道)的特征可以在于发射波束 wti和接收波束wri的选择,其中i是下行信道(例如下行控制信道或下行数据信道)的波束索引,其也可以被称为CSI-RS资源索引(CSI-RS resource index,CRI)。给定波束索引i,接入节点知道使用哪个波束预编码向量wri。下面提出的讨论集中在下行控制信道上,特别是3GPPLTE兼容通信系统的PDCCH上。然而,在此呈现的技术可与下行数据信道,特别是3GPP LTE兼容通信系统的PDSCH一起操作。因此,下行控制信道的讨论和3GPP LTE兼容术语的使用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在此呈现的技术的范围或精神。
与每个下行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是解调参考信号(DMRS)。DMRS在PDCCH内的资源中传送以帮助UE解调。一旦PDCCH的位置对于UE是已知的,DMRS序列和/或模式对于UE也是已知的。令DMRS_1,……,DMRS_N为与N个PDCCH相关联的N个DMRS。
接入节点可以配置包含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多个资源,以使得能够测量接入节点和UE之间的信道。CSI-RS还可以用于波束管理、波束恢复以及其它目的。一旦UE知道CSI-RS资源的位置,则UE也知道CSI-RS序列和/或模式。令CSIRS_1,……,CSIRS_K为K个CSI-RS资源上的K个CSI-RS。
接入节点可以配置包含多个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的多个资源,以实现接入节点和UE之间的同步(在其它中)。SS还可以用于波束管理、波束恢复以及其它目的。SS序列和/或模式最初对于UE是已知的。令SS_1,……,SS_Q为接入节点和UE 之间的Q个SS。注意,Q个SS信号的集合和K个CSI-RS信号的集合可以是较大参考信号集合的子集,为了简单起见,这里标记为广义参考信号(generalized reference signal,GRS)。 GRS还可以被称为广义CSI-RS、CSI-RS、用于波束管理的CSI-RS,波束故障检测RS等。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接收设备(例如UE)监视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或参考信号以触发波束恢复。UE可以监视控制信道、数据信道、SS、CSI-RS和PDCCH DMRS,以检测不可靠的波束并触发波束恢复。UE基于监视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时收集的信息来导出信道可靠性测量值。滑动窗口可以应用于信道可靠性的测量,以捕获信道可靠性的动态特性。在接收设备不是UE的情况下,接收设备可以监视信道和信号(参考信号) 以检测不可靠的波束并触发波束恢复。
图3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300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监视信道和/ 或信号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当接收设备正在监视信道和/或信号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时,操作300可以指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操作。
操作300开始于接收设备监视传输(例如信道和/或信号)(框305)。在接收设备是UE的情况下,UE可以监视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数据信道和/或参考信号,例如SS、CSI-RS、PDCCH DMRS等等。在接收设备是接入节点的情况下,接入节点可以监视上行控制信道、上行数据信道和/或上行参考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接收设备从所监视的传输导出可靠性测量值(框306)。例如,可靠性测量值是信道的解码尝试的结果(例如成功或失败)。又例如,可靠性测量值是信号质量或强度的测量值。接收设备基于可靠性测量值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框307)。示例性触发条件包括可靠性测量值(例如,解码性能、信号质量、信号强度或其组合)与阈值的比较。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单个触发条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两个或多个触发条件的组合。组合可以是正的或负的。如果不满足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处理信道和/或信号(框309),并返回框305以继续监视信道和/或信号。
如果满足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框311)。如果接收设备是UE,则UE可能必须通过发送波束恢复请求消息来触发波束恢复。例如,UE通过在波束恢复随机接入信道(beam recovery random access channel,BRACH)资源上发送预配置序列来触发波束恢复。如果接收设备是接入节点,则接入节点可以自己触发波束恢复。接收设备或者建立新信道或者检测新信道(框313),这取决于接收设备。如果接收设备是接入节点,则接入节点建立新信道,而如果接收设备是UE,则UE检测新信道。接收设备返回到框305以继续监视新的信道和/或信号。
图4A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400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监视信道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当接收设备监视信道(例如,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时,操作400可以指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操作。
操作400开始于接收设备检测信道(框405)。在接收设备是UE的情况下,UE 可以检测下行控制信道(例如PDCCH)和/或下行数据信道(例如PDSCH)。在接收设备是接入节点的情况下,接入节点可以检测上行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和/或上行数据信道(例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接收设备尝试解码信道(框407)。所尝试的信道解码是信道可靠性测量值的推导。通常,解码尝试将成功或失败。接收设备执行检查以确定解码尝试是否成功(框 409)。如果解码尝试成功,则接收设备处理信道(框411),并返回框405以进一步检测信道。
如果解码尝试不成功,则接收设备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框413)。触发条件可以简单地是一个或多个不成功的解码尝试。或者,触发条件可以是指定时间窗口内的一个或多个不成功的解码尝试。在多个信道被监视的的情况下,每个信道可以具有不同的触发条件或者单个触发条件可以用于所有信道。作为说明性示例,考虑接收设备正在监视单个PDCCH和/或PDSCH的情况,触发条件可以是指定时间窗口内的的K个连续或非连续的不成功解码尝试,其中K是整数。作为另一个说明性示例,考虑接收设备正在监视N个PDCCH和/或PDSCH的情况,触发条件可以是第一指定时间窗口内的第一PDCCH和/或 PDSCH的K1个连续或非连续的不成功解码尝试,第二指定时间窗口内的第二PDCCH和/ 或PDSCH的K2个连续或非连续的不成功解码尝试,……,以及在第N个指定时间窗口内的第N个PDCCH和/或PDSCH的KN个连续或非连续的不成功解码尝试,其中K1,K2,……, KN是整数。N个指定时间窗口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外,在正在监视N个信道的情况下,满足的单个触发条件的数量也可以是其自身的条件。作为说明性示例,如果满足的单个触发条件的数量是1,则所满足的N个触发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足以触发波束恢复。作为另一个说明性示例,如果满足的单个触发条件的数量是L,其中L是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则必须满足至少L个单个触发条件以触发波束恢复。
如果不满足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返回到框405以继续监视信道。如果满足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框415)。接收设备或者建立新信道或者检测新信道(框417),这取决于接收设备。
图4B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450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监视信号中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当接收设备监视信号(例如,参考信号)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时,操作450可以指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操作。
操作450开始于接收设备检测信号(框455)。在接收设备是UE的情况下,UE 可以检测下行参考信号,例如SS、CSI-RS、PDCCH DMRS、相位时间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im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等等。在接收设备是接入节点的情况下,接入节点可以检测诸如SRS等上行参考信号。接收设备确定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测量值(框457)。信号质量的示例性测量值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信噪比(signal to noiseratio,SNR)、信干噪比(signal plus interference to noise ratio,SINR)、接收信号功率等。确定信号的信号质量是信号可靠性测量值的推导。接收设备执行检查以确定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阈值(框409)。例如,接收设备可以将信号质量与表示可接受信号质量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信号质量满足阈值,则接收设备处理信号(框461),并返回框455以进一步检测信号。
如果信号质量不满足阈值,则接收设备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框463)。触发条件可以简单地为信号质量不满足阈值的一次或多次。或者,触发条件可以是信号质量在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阈值的一次或多次。在多个信号被监视的情况下,每个信号可以具有不同的触发条件或者单个触发条件可以用于所有信号。
作为说明性示例,所监视的信号是单个PDCCH DMRS,触发条件可以是信号质量不满足阈值的P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其中P是整数。或者,触发条件可以是信号质量在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阈值的P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作为另一个说明性示例,考虑接收设备正在监视N个PDCCH DMRS的情况,触发条件可以是第一PDCCH DMRS的信号质量在第一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阈值的P1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第二PDCCH DMRS的信号质量在第二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二阈值的P2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第N个PDCCH DMRS的信号质量在第N个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N个阈值的PN个连续或非连续不成功次数,其中P1,P2,……,PN是整数。N个阈值可以相同或不同。N个指定时间窗口可以相同或不同。注意,可以在一组信号上定义信号质量,使得信号质量成为波束组信号质量以支持发射分集。
作为说明性示例,所监视的信号是单个CSI-RS,触发条件可以是信号质量不满足阈值的M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其中M是整数。或者,触发条件可以是信号质量在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阈值的M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作为另一个说明性示例,考虑接收设备正在监视N个CSI-RS的情况,触发条件可以是第一CSI-RS的信号质量在第一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阈值的M1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第二CSI-RS的信号质量在第二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二阈值的的M2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第N个CSI-RS的信号质量在第N个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N个阈值的MN个连续或非连续不成功次数,其中M1,M2,……, MN是整数。N个阈值可以相同或不同。N个指定时间窗口可以相同或不同。注意,可以在一组信号上定义信号质量,使得信号质量成为波束组信号质量以支持发射分集。
作为说明性示例,所监视的信号是单个SS,触发条件可以是信号质量不满足阈值的Q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其中Q是整数。或者,触发条件可以是信号质量在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阈值的Q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作为另一个说明性示例,考虑接收设备正在监视 N个SS的情况,触发条件可以是第一SS的信号质量在第一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阈值的Q1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第二SS的信号质量在第二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二阈值的 Q2个连续或非连续次数,……,第N个SS的信号质量在第N个指定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N 个阈值的QN个连续或非连续不成功次数,其中Q1,Q2,……,QN是整数。N个阈值可以相同或不同。N个指定时间窗口可以相同或不同。注意,可以在一组信号上定义信号质量,使得信号质量成为波束组信号质量以支持发射分集。
此外,在监视N个信号的情况下,满足的单个触发条件的数量也可以是其自身的条件。作为说明性示例,如果满足的单个触发条件的数量是1,则所满足的N个触发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足以触发波束恢复。作为另一个说明性示例,如果满足的单个触发条件的数量是 L,其中L是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则必须满足至少L个单个触发条件以触发波束恢复。
如果不满足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返回到框455以继续监视信号。如果满足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框465)。接收设备或者建立新信号或者检测新信号(框467),这取决于接收设备。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两个或以上单个触发条件的组合的组合触发条件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组合触发条件可以允许基于多于一个信道和/或信号触发波束恢复。组合触发条件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单个触发条件的正组合。示例性的正组合触发条件包括:如果(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与(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触发波束恢复。组合触发条件可以是两个或以上单个触发条件的负组合。示例性的负组合触发条件包括:如果(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与非(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触发波束恢复。
在正组合触发条件下,如果满足正组合触发条件的所有单个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注意,可以应用关于是否已经识别新波束的附加条件。在具有四个单个触发条件(条件_1,条件_2,条件_3和条件_4)的情况下,可能的组合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_1与条件_2,
条件_1与条件_3,
条件_1与条件_4,
条件_2与条件_3,
条件_2与条件_4,以及
条件_3与条件_4。
具有前面讨论的两个单个触发条件的示例性正组合触发条件可表示为:
如果(一个或多个CSI-RS信号的信号质量连续M次不满足相应的阈值)
(一个或多个SS信号的信号质量连续Q次不满足相应的阈值)
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
在负组合触发条件下,所述单个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被负呈现。因此,当满足负的单个触发条件时,不满足原始的单个触发条件。尽管可以实现负组合触发条件的所有单个触发条件都被负呈现,但是应当存在正呈现的至少一个单个触发条件。注意,可以应用关于是否已经识别新波束的附加条件。在具有四个单个触发条件(条件_1,条件_2,条件_3和条件_4)的情况下,负组合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_1与非条件_2,
条件_1与非条件_3,
条件_1与非条件_4,
条件_2与非条件_1,
条件_2与非条件_3,
条件_2与非条件_4,
条件_3与非条件_1,
条件_3与非条件_2,
条件_3与非条件_4,
条件_4与非条件_1,
条件_4与非条件_2,以及
条件_4与非条件_3。
具有前面讨论的两个单个触发条件的示例性负组合触发条件可表示为:
如果(一个或多个CSI-RS信号的信号质量连续M次不满足相应的阈值)
与非
(一个或多个SS信号的信号质量连续Q次不满足相应的阈值)
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
图5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500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使用组合触发条件来潜在地触发波束恢复。当接收设备使用组合触发条件来潜在地触发波束恢复时,操作500可以指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操作。如图5所示,操作500呈现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的过程的一部分。
操作500在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的过程的信道解码或信号处理之后开始,其中接收设备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满足组合触发条件(框505)。如果满足组合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框507)并继续波束恢复。为了满足组合触发条件,组合触发条件的所有单个触发条件都要满足。例如,在具有两个单个触发条件的正组合触发条件中,必须满足两个单个触发条件,才能满足正组合触发条件。又例如,在具有两个单个触发条件的负组合触发条件中,为了满足负组合触发条件,必须满足第一单个触发条件并且必须不满足第二单个触发条件(取决于哪个单个触发条件是负的)。如果不满足组合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返回继续进行信道或信号处理。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使用不同的触发条件(单个触发条件和/或组合触发条件)来触发波束恢复和无线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RLF)恢复。作为说明性示例,第一触发条件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第二触发条件用于触发RLF恢复。第一触发条件不像第二触发条件那么严格,因为波束恢复通常被认为不像RLF恢复那么重要。使用不同触发条件来触发波束恢复和RLF恢复的说明性示例包括检查以确定是否所有CSI-RS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并且至少一个SS的信号质量超过第二阈值,然后触发波束恢复,而如果所有CSI-RS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三阈值并且所有SS的信号质量低于第四阈值,则触发RLF恢复。
图6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600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使用多个触发条件来分别触发波束恢复和RLF恢复。当接收设备使用多个触发条件来分别触发波束恢复和RLF恢复时,操作600可以指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操作。如图6所示,操作600呈现潜在地检测不可靠的信道或故障的无线链路并触发恢复的过程的一部分。
操作600在该潜在地检测不可靠信道并触发波束恢复的过程的信道解码或信号处理之后开始,其中接收设备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框605)。第一触发条件的一个示例是是否所有CSI-RS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三阈值,并且所有SS的信号质量低于第四阈值。如果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触发RLF恢复(框607),并继续RLF恢复。触发RLF恢复包括例如向接收设备的上层实体发送消息。如果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框609)。第二触发条件的示例是是否所有CSI-RS 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并且至少一个SS的信号质量超过第二阈值。如果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框611)并继续波束恢复。触发波束故障恢复包括在接收设备是UE的情况下向发送设备发送消息。如果不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和第二触发条件,并且接收设备返回继续进行信道或信号处理。
关于触发波束恢复,接收设备可以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以触发波束恢复。如果在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之后(例如,在指定的时间量之后)没有接收到响应,则可以发送另一个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可以发送多达指定数量的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如果接收设备在没有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发送了指定数量的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则接收设备可以触发RLF恢复。作为说明性示例,RLF恢复可以包括接收设备尝试执行初始接入过程。
图7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性操作700的流程图,该接收设备分别触发波束恢复和RLF恢复。当接收设备分别触发波束恢复和RLF恢复时,操作700可以指示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操作。
操作700开始于接收设备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框705)。触发条件可以是单个触发条件或组合触发条件。接收设备触发波束恢复(框707)。接收设备监视肯定响应(框709)。如果在第一间隔内接收到对波束恢复触发的肯定响应(框711),则接收设备继续波束恢复。然而,如果在第一间隔内没有接收到肯定响应,则接收设备触发附加波束恢复(框713)。如果在第二间隔内接收到对附加波束恢复的肯定响应(框715),则接收设备继续附加波束恢复。如果在第二间隔内没有接收到肯定响应,则接收设备触发RLF恢复(框717),并继续RLF 恢复。
在波束故障恢复中,意图允许UE帮助接入节点早期检测波束故障事件,并且如果可能,则从其恢复。这里提出的讨论集中于类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波束故障恢复,其中UE作出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决定而不需要上行传输许可。已经商定,以下是工作假设:
-支持至少以下用于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的触发条件:
条件1-至少在仅CSI-RS用于新候选波束识别的情况下,检测到波束故障并且识别到候选波束;
条件2(用于未来研究)-至少在没有互易的情况下检测波束故障。
与条件1相关,当CSI-RS用于新候选波束识别时,将整个CSI-RS信号集合划分为多个子集,例如子集1和子集2可能是有益的。例如,子集1可包括相对窄波束的所有 CSI-RS,而子集2可包括相对宽波束的所有CSI-RS,其可与SS信号准共址(quasi co-located,QCLed)。也已经商定支持CSI-RS资源内的天线端口和小区的SS块(或SS块时间索引)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空间QCL假设,而用于UE特定新空口PDCCH(New Radio PDCCH, NR-PDCCH)的QCL的配置例如是通过RRC和MAC控制元件(control element,CE) (MAC-CE)信令进行的。注意,取决于波束宽度的粒度,多于两个CSI-RS子集是可能的。
子集1和2可以由例如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重复周期的RRC信号配置。此外,接入节点可以向UE发信号通知CSI-RS信号属于哪个子集。为了使UE使用类PRACH机制来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UE可能需要能够在子集2(即,包括宽波束CSI-RS的子集)内可靠地接收至少一个信号。在子集2内可靠地接收至少一个信号有助于确保类PRACH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和波束故障恢复响应等待是有效且值得的。UE是否能够从子集1接收任何 CSI-RS是未来研究的主题。
因此,当仅CSI-RS用于新候选波束识别时,当检测到波束故障并且识别到来自指定CSI-RS子集的候选波束时,支持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
图8示出了示例性通信系统800。通常,系统800使得多个无线或有线用户发送和接收数据和其它内容。系统800可以实现一种或多种信道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FDMA(orthogonal FDMA,OFDMA),单载波FDMA(single-carrier FDMA,SC-FDMA)或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multiple access, NOMA)。
在该示例中,通信系统800包括电子设备(electronic device,ED)810a-810c,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820a-820b,核心网830,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840,因特网850和其它网络860。尽管在图8中示出了某些数量的这些组件或元件,但是在系统800中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这些组件或元件。
ED810a-810c用于在系统800中操作和/或通信。例如,ED810a-810c用于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信道发送和/或接收。每个ED810a-810c表示任何合适的终端用户设备,并且可以包括(或者可以被称为)诸如用户设备/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WTRU)、移动台、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触摸板、无线传感器或消费电子设备之类的设备。
这里RAN820a-820b分别包括基站870a-870b。每个基站870a-870b用于与 ED810a-810c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连接,以使得能够接入核心网830,PTSN840,因特网850 和/或其它网络860。例如,基站870a-870b可以包括(或是)若干公知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基站(Node-B,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家庭基站、家庭演进型基站、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无线路由器。ED810a-810c用于与因特网850连接和通信,并且可以访问核心网830,PTSN840和/ 或其它网络860。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870a形成RAN820a的一部分,RAN820a可以包括其它基站,元件和/或设备。此外,基站870b形成RAN820b的一部分,RAN820b可以包括其它基站,元件和/或设备。每个基站870a-870b操作以在特定地理区域有时称为“小区”内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使每个小区具有多个收发器。
基站870a-870b使用无线通信链路通过一个或多个空口890与ED810a-810c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空口890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无线接入技术。
可以设想,系统800可以使用多个信道接入功能,包括如上所述的方案。在特定实施例中,基站和ED实现LTE,LTE-A和/或LTE-B。当然,可以使用其它多址方案和无线协议。
RAN820a-820b与核心网830通信,以向ED810a-810c提供语音、数据、应用、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或其它服务。可以理解,RAN820a-820b和/或核心网83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RAN(未示出)直接或间接通信。核心网830还可以用作其它网络(例如PTSN840,因特网850和其它网络860)的网关接入。此外,ED810a-810c 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包括用于使用不同无线技术和/或协议通过不同无线链路与不同无线网络通信的功能。ED可以通过有线通信信道与服务提供商或交换机(未示出)以及因特网850通信,而不是无线通信(或者除了无线通信之外)。
尽管图8示出了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但是可以对图8进行各种改变。例如,通信系统8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ED、基站、网络或任何适当配置的其它组件。
图9A和9B示出了可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和教导的示例性设备。特别地,图9A示出了示例ED910,图9B示出了示例基站970。这些组件可用于系统800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系统中。
如图9A所示,ED9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00。处理单元900实现ED910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处理单元900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使得ED910能够在系统800中操作的任何其它功能。处理单元900还支持上面更详细描述的方法和教导。每个处理单元900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任何合适的处理或计算设备。每个处理单元900例如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
ED910还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902。收发器902用于调制数据或其它内容以供至少一个天线或网络接口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904传输。收发器902还用于解调由至少一个天线904接收的数据或其它内容。每个收发器902包括用于产生用于无线或有线传输的信号和/或处理无线或有线接收的信号的任何适当结构。每个天线904包括用于发射和/或接收无线或有线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在ED910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 902,并且在ED910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904。尽管示为单个功能单元,但是收发器 902也可以使用至少一个发射器和至少一个单个的接收器来实现。
ED9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906或接口(例如到因特网850的有线接口)。输入/输出设备906促进与网络中的用户或其它设备(网络通信)的交互。每个输入/ 输出设备906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或从用户接收信息的任何合适的结构,例如扬声器、麦克风、小键盘、键盘、显示器或触摸屏、包括网络接口通信。
此外,ED91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908。存储器908存储由ED910使用、生成或收集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908可以存储由处理单元900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指令和用于减少或消除输入信号中的干扰的数据。每个存储器908包括任何合适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和检索设备。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硬盘、光盘、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记忆棒、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存储卡等。
如图9B所示,基站9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50,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功能的至少一个收发器952、一个或多个天线956、至少一个存储器958、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入/ 输出设备或接口966。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调度器耦合到处理单元950。调度器可以包括在基站970内或与基站970分开操作。处理单元950实现基站970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任何其它功能。处理单元950还可以支持上面更详细描述的方法和教导。每个处理单元950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任何合适的处理或计算设备。每个处理单元950例如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
每个收发器952包括用于产生用于无线或有线传输到一个或多个ED或其它设备的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每个收发器952还包括用于处理无线或有线从一个或多个ED或其它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尽管被示为组合为收发器952,但是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是单个的部件。每个天线956包括用于发射和/或接收无线或有线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虽然公共天线956在这里被示为耦合到收发器952,但是一个或多个天线956可以耦合到收发器952,如果将单个的天线956配备为单个的部件,则允许单个的天线956耦合到发射器和接收器。每个存储器958包括任何合适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和检索设备。每个输入/输出设备966促进与网络中的用户或其它设备(网络通信)的交互。每个输入/输出设备966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或从用户接收信息的任何合适的结构,包括网络接口通信。
图10是计算系统1000的方框图,该计算系统1000可以用来实现本文公开的设备和方法。例如,计算系统可以是UE、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移动性管理(mobilitymanagement,MM)、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用户平面网关(user planegateway, UPGW)和/或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的任何实体。特定装置可利用所有所示的组件或所述组件的仅一子集,且装置之间的集成程度可能不同。此外,设备可以包含组件的多个实例,例如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存储器、发射器、接收器等。计算系统1000包括处理单元 1002。处理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14、存储器1008,并且还可以包括连接到总线1020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004、视频适配器1010和输入/输出 (input/output,I/O)接口1012。
总线1020可以是任意类型的若干总线架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存储总线或存储控制器、外设总线、或视频总线。CPU1014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电子数据处理器存储器1008 可包括任意类型的非瞬时性系统存储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DRAM(synchronous DRAM,SD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它们的组合。在实施例中,存储器1008可包含在开机时使用的ROM以及在执行程序时使用的存储程序和数据的DRAM。
大容量存储器1004可包括任意类型的非瞬时性存储设备,其用于存储数据、程序和其它信息,并使这些数据、程序和其它信息通过总线1020访问。大容量存储器设备1004可包括如下项中的一种或多种:固态磁盘、硬盘驱动器、磁盘驱动器、或者光盘驱动器。
视频适配器1010和I/O接口1012提供接口以将外部输入和输出设备耦合到处理单元1002。如图所示,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示例包括耦合到视频适配器1010的显示器1018和耦合到I/O接口1012的鼠标/键盘/打印机1016。其它设备可以耦合到处理器单元1002,并且可以使用额外或更少的接口卡。例如,可使用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未示出)等串行接口将接口提供给外部设备。
处理单元1002还包含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1006,所述网络接口可以包括例如以太网电缆等有线链路,和/或用以接入节点或不同网络的无线链路。网络接口1006允许处理单元1002通过网络与远程单元通信。举例来说,网络接口1006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发射器/发射天线以及一个或多个接收器/接收天线提供无线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002耦合到局域网922或广域网上以用于数据处理以及与远程装置通信,所述远程装置例如其它处理单元、因特网、或远程存储设施。
应当理解,这里提供的实施例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由相应的单元或模块来执行。例如,信号可以由发送单元或发送模块发送。信号可以由接收单元或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可以由处理单元或处理模块处理。其它步骤可以由监视单元/模块、导出单元/模块、检测单元/模块、解码单元/模块、确定单元/模块和/或触发单元/模块来执行。各个单元/模块可以是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例如,一个或多个单元/模块可以是集成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 ASIC)。
虽然已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是应理解,可以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监视来自发送设备的两个以上信号;
所述接收设备检测到至少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和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并且基于此
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过程;其中,
检测到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
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与第一阈值的比较,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两个以上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对应的信道的解码尝试结果;
检测到满足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
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与第二阈值的比较,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二阈值,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两个以上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对应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RP)测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相位时间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im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或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指定时间窗口内的一个或多个不成功的解码尝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所述RSRP测量值高于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
7.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1-6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传输,所述传输送达两个以上信号;
处理单元,检测到至少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和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并基于此,所述收发器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波束故障恢复过程;其中,
检测到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
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与第一阈值的比较,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可靠性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两个以上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对应的信道的解码尝试结果;
检测到满足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
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与第二阈值的比较,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满足所述第二阈值,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两个以上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对应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RP)测量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相位时间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im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或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指定时间窗口内的一个或多个不成功的解码尝试。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SRP测量值高于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CN202111219314.7A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 Active CN114245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9314.7A CN114245409B (zh)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21088P 2017-06-16 2017-06-16
US62/521,088 2017-06-16
US15/707,590 2017-09-18
US15/707,590 US20180368009A1 (en) 2017-06-16 2017-09-18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Beam Recovery
PCT/CN2018/090173 WO2018228255A1 (en) 2017-06-16 2018-06-07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beam recovery
CN202111219314.7A CN114245409B (zh)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
CN201880040031.6A CN110754102B (zh)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031.6A Division CN110754102B (zh)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409A true CN114245409A (zh) 2022-03-25
CN114245409B CN114245409B (zh) 2023-07-07

Family

ID=646585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031.6A Active CN110754102B (zh)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CN202111219314.7A Active CN114245409B (zh)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接收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031.6A Active CN110754102B (zh) 2017-06-16 2018-06-07 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20180368009A1 (zh)
EP (2) EP4132058A1 (zh)
JP (2) JP7009471B2 (zh)
KR (2) KR20230044037A (zh)
CN (2) CN110754102B (zh)
AU (2) AU2018284728A1 (zh)
DK (1) DK3536008T3 (zh)
ES (1) ES2929941T3 (zh)
HR (1) HRP20221272T1 (zh)
RU (1) RU2729780C1 (zh)
WO (1) WO20182282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118643A (ko) * 2017-03-24 2019-10-18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무선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전송기 및 수신기 구성을 결정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923896B (zh) 2017-04-19 2021-03-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寻呼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368009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Beam Recovery
CN112600600A (zh) * 2017-07-12 2021-04-0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374683B2 (en) * 2017-09-07 2019-08-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11466087A (zh) * 2017-09-27 2020-07-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和传输波束跟踪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ES2853487T3 (es) * 2017-11-17 2021-09-16 Asustek Comp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el comportamiento de monitoreo del equipo de usuario (UE) para la recuperación del haz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CA3034014A1 (en) * 2018-02-15 2019-08-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eam failure report
US10499449B2 (en) * 2018-02-27 2019-12-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ignal indication for 5G/new radio
WO2020040572A1 (ko) * 2018-08-22 2020-0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930372A1 (en) * 2019-02-21 2021-12-29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WO2020226542A1 (en) 2019-05-09 2020-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signal quality variations
KR20210015091A (ko) * 2019-07-31 202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커넥티비티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20220294578A1 (en) * 2019-08-16 2022-09-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4762388A (zh) 2019-10-28 2022-07-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清除单个pdu传输和侧链路资源分配的侧链路许可的一部分
US20220132517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230011548A1 (en) * 2021-07-07 2023-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iodic beam failure indicator reporting
US11728873B2 (en) * 2021-07-09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arly beam failure detec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50435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beamforming
CN105790886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US20160323075A1 (en) * 2013-12-09 2016-1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beam sweeping patter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37806A (zh) * 2014-07-10 2017-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波束形成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4106B2 (ja) * 2006-04-27 2012-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0584092C (zh) * 2006-06-29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增加无线链路的方法
CN101291164B (zh) * 2007-04-17 2013-06-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方法及基带信号处理器
CA3203406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US20110230144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Iana Siomi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ting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484921B (en) * 2010-10-25 2014-10-08 Sca Ipla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CN106664675B (zh) * 2014-09-05 2020-06-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EP3200498B1 (en) * 2014-09-23 2020-0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6127403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Handling of intermittent disconnec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 (mmw) system
US20160302079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Amalavoyal Chari Access Point and Extender Link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CN106255209B (zh) * 2016-02-04 2019-10-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增强无线通信可靠性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系统
US10498406B2 (en) * 2016-05-26 2019-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US10542545B2 (en) * 2017-02-06 2020-01-21 Mediatek Inc.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chanism for multi-beam operation
CA3057283A1 (en) 2017-03-23 2018-09-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180368009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Beam Recover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23075A1 (en) * 2013-12-09 2016-1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beam sweeping patter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37806A (zh) * 2014-07-10 2017-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波束形成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US20160150435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beamforming
CN105790886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28255A1 (en) 2018-12-20
KR20230044037A (ko) 2023-03-31
AU2018284728A1 (en) 2019-12-19
HRP20221272T1 (hr) 2023-03-03
JP7306775B2 (ja) 2023-07-11
KR20200003909A (ko) 2020-01-10
US20220417772A1 (en) 2022-12-29
EP3536008B1 (en) 2022-09-28
CN110754102A (zh) 2020-02-04
AU2021204638A1 (en) 2021-07-29
ES2929941T3 (es) 2022-12-05
AU2021204638B2 (en) 2023-02-09
CN110754102B (zh) 2021-10-19
EP3536008A1 (en) 2019-09-11
US20180368009A1 (en) 2018-12-20
JP2022050601A (ja) 2022-03-30
EP4132058A1 (en) 2023-02-08
JP2020501404A (ja) 2020-01-16
RU2729780C1 (ru) 2020-08-12
JP7009471B2 (ja) 2022-01-25
CN114245409B (zh) 2023-07-07
DK3536008T3 (da) 2022-10-31
EP3536008A4 (en) 2019-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102B (zh) 一种用于触发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US105553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reporting
KR102387160B1 (ko) 무선 채널 상태를 나타내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115933B2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system
CN111448824B (zh) 上报波束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US104693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CN111052847B (zh) 用于请求复用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18928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Anticipated Common Beam Switching
CN112823556B (zh) 用于波束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US117229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WO2018202310A1 (en) Radio link monitoring for multi-beam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