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4864A -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4864A
CN114244864A CN202111395693.5A CN202111395693A CN114244864A CN 114244864 A CN114244864 A CN 114244864A CN 202111395693 A CN202111395693 A CN 202111395693A CN 114244864 A CN114244864 A CN 114244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interconnection
region
scene
region inter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5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4864B (zh
Inventor
付佳佳
吴勤勤
危国恩
古振威
周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56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4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4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4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35Utilities, e.g. 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3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resources, e.g. consumed power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50Safety; Security of things, users, data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对跨区互联场景的自动识别,并使终端的运维人员知晓当前存在跨区互联风险,积极做出响应,以确保电力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力监控管理系统是对一种变电、配电设备、配电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和管理的系统,具有故障自动应急处理和负荷管制功能,对供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安全分区的结构,是保证供电的安全性的重要基础,不同安全区之间应避免交叉连接,否则将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对跨区互联的检查是保证供电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目前,对跨区互联的检查基本依靠现场人工排查的方式,然而,这种检查方式无法实时更新网络资产台账,对于非法互联、可疑资产等隐患缺乏实时监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跨区互联的检查方式存在的无法实时更新网络资产台账,对于非法互联、可疑资产等隐患缺乏实时监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之前,还包括:
分别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
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之后,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没有设置安全区时,对没有设置安全区的跨区互联场景重新进行互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的匹配过程,包括:
对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
获取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所述逻辑运算值之间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小于阈值时,判定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包括:
通过标准计算函数产生虚拟测点,对所述虚拟测点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匹配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失败时,结束互联并进行日常监控进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添加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模块,用于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上述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后,根据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判定跨区互联场景是否设有安全区,并在判定设有安全区时,对跨区互联场景添加安全区对应的标签,通过匹配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当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该方法对不同安全分区的检测数据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表明存在跨区互联风险,推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以使告警终端的运维人员知晓当前存在跨区互联风险,积极做出响应,以确保电力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可对中、低压配电柜、直流屏、变压器、UPS电源、柴油发电机组等多种变电、配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控制;可对配电系统的供电质量进行连续不断的实时监测,为谐波污染的治理并降低供配电系统的能耗和进行故障及事故原因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可在各种情况下保证系统的可操作性,具有多重软件联锁能完全防止误操作;除可进行遥控外,系统还具有自动进行故障的应急处理和负荷管制等强大功能;它具有可视化的人机界面,能实时监控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自动记录进行参数、故障报警和操作内容等各种事件,管理完全实现自动化;它具有开放的通信接口,可以用OPC等多种方式与IBMS及其它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上传数据,从而成为配网自动化系统或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智能化程度高,变电站可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大大减少人工费用;同时其故障自动应急处理和负荷管制功能,保证供电的连续性,缩短停电时间,降低因停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安全分区是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结构基础,应当避免不同安全区的交叉连接,否则将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满足安全防护总体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业务系统实际情况,简化安全区的设置,但是应当避免形成不同安全区的纵向交叉联接,即避免跨区互联。
传统的跨区互联检查基本依靠现场人工排查的方式,无法实时更新网络资产台账,对于非法互联、可疑资产等隐患缺乏实时监管。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中。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其中,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步骤120,当根据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判定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跨区互联场景添加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步骤130,匹配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步骤140,当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其中,场景标识为表征跨区互联场景唯一性的标识,场景标识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
其中,目标域名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
其中,跨区互联告警消息包括告警类型、事件类型、告警等级以及告警内容等信息。
其中,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包括安装在开关室和控制室内各个间隔层单元的各保护设备接口,所述电力监控系统通过通信控制器提供与电力调度部门计算机监控系统独立的数据通信口。所采用的通信规约及连接方式应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要求,用户可在线在工作站上自行定义编辑与远方通信的数据集(包括控制点设置)。所述电力监控系统提供与模拟屏、直流屏、智能电度表、消防等设备的数据通信口,并预留一定数量的数据通信口和I/O接口作备用。
电力监控系统的日常监控工作,通过站级控制机的显示器和人机联系工具显示变电站各种信息画面,显示内容主要包括全部设备的位置状态、变位信息、保护设备动作及复归信息、直流系统及所用电系统的信息、各测量值的实时数据,各种告警信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状态信息。
报警处理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事故报警,另一种是预告报警。前者包括非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后者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越限/复限、计算机站控系统的各个部件、间隔层单元的状态异常等。
具体实现中,在获取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之前,还包括:分别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互联成功后,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场景标识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对获取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判定跨区互联场景是否设有安全区;并对设有安全区的跨区互联场景添加安全分区对应的标签;匹配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判定检测数据是否匹配成功;并在匹配成功时,推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在匹配失败时,结束互联并进行日常监控进程。其中,匹配成功是指采用自动识别的方式检测到同一个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在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分区内出现,并对设有安全区的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标签。
上述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在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后,根据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判定跨区互联场景是否设有安全区,并在判定设有安全区时,对跨区互联场景添加安全区对应的标签,通过匹配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当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该方法对不同安全分区的检测数据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表明存在跨区互联风险,推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以使告警终端的运维人员知晓当前存在跨区互联风险,积极做出响应,以确保电力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实现了对跨区互联场景的自动识别。
在一实例性实施例中,在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之前,还包括:分别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
参考图2,为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服务终端1分别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2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在互联成功后,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以便于进一步在互联成功时,基于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确定跨区互联场景中是否设有安全区。
在一实例性实施例中,在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之后,还包括:当根据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判定跨区互联场景没有设置安全区时,对没有设置安全区的跨区互联场景重新进行互联。
具体实现中,对没有设置安全区的跨区互联场景重新进行互联,目的为排除在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范围内确定安全连接对象,当确认对方并未设置安全区时,确认当前互联行为为非必要连接,此时安全区互联在非重要区域,重新进行互联确定正确安全区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场景标识和目标域名的双重确认,可以提高安全区的连接准确性,防止非法连接,克服传统方法仅采用Mac地址的方法容易导致发往安全区的报文被发往非法用户,导致不能正常通信,甚至信息被窃取的缺陷。
在一实例性实施例中,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的匹配过程,包括:对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获取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逻辑运算值之间的差值,当差值小于阈值时,判定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
具体实现中,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具体为对安全区内的实时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实时数据包括通过计算产生电压合格率、有功、无功、电流、总负荷、功率因数、电量日/月/年最大值/最小值及出现的时间、日期、负荷率、电能分时段累计值、数字输入状态量逻辑运算值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对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进一步对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逻辑运算值之间作差,基于该差值与预设阈值的比对结果,确定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是否匹配成功。更具体地,当差值小于阈值时,判定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当差值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判定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失败,并在匹配失败之后,跨区互联场景内交易各方按照约定进行日常电力和电量交易。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基于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逻辑运算值之间的差值,判定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是否匹配成功,以便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跨区互联告警。
在一实例性实施例中,对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包括:通过标准计算函数产生虚拟测点,对所述虚拟测点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
具体实现中,服务终端1对不同的场景2采集不同的安全区进行匹配,根据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现场运维参数确定正常匹配数据及终端设备异常时所对应的多个预置异常数据制定异常判定规则,所述预置异常数据包括表码异常数据、采集异常数据、交采异常数据、通信异常数据;所述服务终端1分别对所述正常匹配数据与所述多个预置异常数据加以区分,所述多个预置异常数据产生异常变位次数,通过标准计算函数产生虚拟测点进行平均值、积分值的计算统计。所述虚拟测点表示虚拟检测到安全区存在的方位,由服务终端1作为连接参考,确认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连接。根据异常判定规则确定异常原因,读取此时预置异常数据,并记录。
其中,异常变位次数反应现如今电力监控系统大多已实现无人值守,所有的遥信量、遥测量、遥控操作都通过测控装置采集,实现调度监控中心的实时监控,并将设备和系统内的异常状态通过设备内预设的修正系统实时反映到监控中心,使得监控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及相关异常信号,及时通知运维人员查看装置状态,以及通知继电保护人员或检修人员前去处理。可以防止由于设备错误干扰导致安全区互联偏差。
本实施例中,通过标准计算函数产生虚拟测点,对所述虚拟测点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以便于根据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逻辑运算值,判定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是否匹配成功。
在一实例性实施例中,在匹配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之后,还包括:当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失败时,结束互联并进行日常监控进程。
具体实现中,服务终端具有操作权限等级管理,当输入正确操作口令和监护口令才有权进行操作控制,参数修改,并将信息给予记录,并具有记录操作修改人,操作修改内容的功能。
在匹配失败之后,所述跨区互联场景内交易各方按照约定进行日常电力和电量交易,跨区电能交易按交易确定时限分为长期交易、年度交易、月度交易、日交易和实时交易。其中,长期交易指交易发生年度上一年以前确定的交易和国家确定的计划内交易;年度交易指交易发生年度前一年(含一年)以内确定的交易;月度交易指当年内、交易发生月度前确定的交易;日交易指当月内、交易发生日前确定的交易;实时交易指当日内确定的交易。
本申请综合自动化系统综合和集中变电站的所有功能,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信息传输技术,将变电站相互有关连的各部分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以完成从变电站安全监测、远方监视调度控制到单个点和公共点的操作处理。系统的设计、配置和选型应符合国际标准、国际工业标准以及国内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将结合附图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3,示出了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服务终端分别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
步骤S320,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
步骤S330,获取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所述场景标识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
步骤S340,对获取的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是否设有安全区;
其中,对获取的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是否设有安全区之后,还包括:
对设有所述安全区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安全分区对应的标签;重新进入步骤S320,对没有设置所述安全区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重新进行互联;
步骤S350,对设有所述安全区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安全分区对应的标签;
步骤S360,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步骤S370,判定所述检测数据是否成功;
其中,判定所述检测数据是否成功之后,还包括:
在匹配成功时,推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在匹配失败时,结束互联并进行日常监控进程。
其中对没有设置所述安全区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重新进行互联,为排除在所述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范围内确定安全连接对象,当确认对方并未设置安全区时,确认当前互联行为为非必要连接,此时安全区互联在非重要区域,重新进行互联确定正确安全区连接。
所述匹配成功是指采用自动识别的方式检测到同一个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在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分区内出现,并对设有所述安全区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标签。
得到所述检测数据之后,推送所述检测数据至所述服务终端,所述服务终端进行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匹配。
本实施例对不同安全分区的检测数据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表明存在跨区互联风险,推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运维人员,以使运维人员知晓当前存在跨区互联风险,积极做出响应,以确保电力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综合自动化系统综合和集中变电站的所有功能,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信息传输技术,将变电站相互有关连的各部分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以完成从变电站安全监测、远方监视调度控制到单个点和公共点的操作处理。系统的设计、配置和选型应符合国际标准、国际工业标准以及国内标准。
除了上述的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电力监控系统的日常监控工作,通过站级控制机的显示器和人机联系工具显示变电站各种信息画面,显示内容主要包括全部设备的位置状态、变位信息、保护设备动作及复归信息、直流系统及所用电系统的信息、各测量值的实时数据,各种告警信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状态信息。
报警处理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事故报警,另一种是预告报警。前者包括非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后者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越限/复限、计算机站控系统的各个部件、间隔层单元的状态异常等。
本实施例可以实现监控系统跨区互联交易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发输电设备能力,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跨区电能交易以电网安全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整体效益最优为原则,结合资源情况、负荷特性等,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电能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的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10、添加模块420、匹配模块430和告警模块440,其中:
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添加模块420,用于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模块430,用于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告警模块440,用于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模块,用于分别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模块,还用于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没有设置安全区时,对没有设置安全区的跨区互联场景重新进行互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匹配模块430,还用于对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获取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所述逻辑运算值之间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小于阈值时,判定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匹配模块430,还用于通过标准计算函数产生虚拟测点,对所述虚拟测点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当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失败时,结束互联并进行日常监控进程。
上述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之前,还包括:
分别对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类型发送连接信号请求连接;
对连通的电力监控系统中跨区互联场景进行互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之后,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没有设置安全区时,对没有设置安全区的跨区互联场景重新进行互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的匹配过程,包括:
对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
获取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所述逻辑运算值之间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小于阈值时,判定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包括:
通过标准计算函数产生虚拟测点,对所述虚拟测点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得到所述检测数据的逻辑运算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匹配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失败时,结束互联并进行日常监控进程。
7.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跨区互联场景的场景标识与目标域名;
添加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场景标识与所述目标域名,判定所述跨区互联场景设有安全区时,对所述跨区互联场景添加所述安全区对应的标签;
匹配模块,用于匹配所述不同的跨区互联场景的安全区标签,得到检测数据;
告警模块,用于当所述不同的所述跨区互联场景的检测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跨区互联告警消息至告警终端。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95693.5A 2021-11-18 2021-11-18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4244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5693.5A CN114244864B (zh) 2021-11-18 2021-11-18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5693.5A CN114244864B (zh) 2021-11-18 2021-11-18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864A true CN114244864A (zh) 2022-03-25
CN114244864B CN114244864B (zh) 2024-03-01

Family

ID=80750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5693.5A Active CN114244864B (zh) 2021-11-18 2021-11-18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48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353A (zh) * 2022-10-27 2023-01-13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Cn) 电力监控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781A (zh) * 2011-12-15 2012-06-27 绍兴电力局 一种基于独立监控服务的跨安全区的设备统一监控方法及其监控系统
CN104065760A (zh) * 2013-11-25 2014-09-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基于dns及其扩展协议的ccn可信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10545312A (zh) * 2019-08-12 2019-12-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11935202A (zh) * 2019-12-26 2020-11-13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跨电力安全区的实时告警推送移动终端的装置及方法
CN113079210A (zh) * 2021-03-29 2021-07-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跨区数据自动同步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781A (zh) * 2011-12-15 2012-06-27 绍兴电力局 一种基于独立监控服务的跨安全区的设备统一监控方法及其监控系统
CN104065760A (zh) * 2013-11-25 2014-09-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基于dns及其扩展协议的ccn可信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10545312A (zh) * 2019-08-12 2019-12-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11935202A (zh) * 2019-12-26 2020-11-13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跨电力安全区的实时告警推送移动终端的装置及方法
CN113079210A (zh) * 2021-03-29 2021-07-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跨区数据自动同步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353A (zh) * 2022-10-27 2023-01-13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Cn) 电力监控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04353B (zh) * 2022-10-27 2024-05-17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监控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864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9580B (zh) 一种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云平台
CN102931726B (zh) 一种主配网一体化保供电系统
CN102752142B (zh) 一种基于多维建模的信息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05871605A (zh) 一种基于电力营销大数据的运维监控平台
CN105631522A (zh) It系统运维管理系统
CN106357414B (zh) 用于基站发电管理的信息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11756581A (zh) 配电网运行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83043A (zh) 配电网中低压侧运行监测主站管理系统
CN111047143A (zh) 一种基于电网oms的地、县班组指标管理系统
CN115313625A (zh) 变电站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4398354A (zh) 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864B (zh) 电力监控系统跨区互联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85352A (zh) 一种基于pms2.0系统的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95164A (zh) 电网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6012189A (zh) 一种电力设施洪涝受灾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和系统
Zh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smart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in Guangzhou, China
Zhang et al. Wide area frequency visualization using smart client technology
CN115514099B (zh) 电力用电安全检查系统及方法
CN207704481U (zh) 城市能源全景交互式大数据平台管理系统
CN116345689A (zh) 二次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79193B (zh) 一种电网运检管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885141A (zh)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控和运营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8890819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交换机监控系统
CN202353320U (zh) 基于地理背景应用的智能配电系统
CN112557745A (zh) 一种线损监测的功率叠加对比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