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3388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3388A
CN114243388A CN202111313723.3A CN202111313723A CN114243388A CN 114243388 A CN114243388 A CN 114243388A CN 202111313723 A CN202111313723 A CN 202111313723A CN 114243388 A CN114243388 A CN 114243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erminal
narrow
narrow side
connection por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37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立
张文昌
廖洁
王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37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3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3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388A/zh
Priority to US17/971,769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842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01R13/6587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for mounting on PC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信号端子和一第二信号端子,排布组成一对差分端子并窄边耦合,第一信号端子的长度大于第二信号端子的长度;一绝缘块,固定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其中,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部设有至少一显露区域,显露区域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并暴露于空气介质,第一连接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互连接的至少一加宽部和至少一窄部,加宽部的宽度大于窄部的宽度,显露区域设于加宽部,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完全包覆于绝缘块内。本发明能改善信号传输时滞,平衡第一信号端子的阻抗特性,且对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的成型难度、信号耦合的影响较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改善信号传输时滞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列成一列的多对差分信号端子,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列且窄边耦合的一第一信号端子和一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均包括一接触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安装于一电路板的一导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在所述电连接器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长度往往不一致,会导致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存在信号传输的时滞现象,影响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目前,通常将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中的长度较短的信号端子的连接部变形成蛇形弯曲状,使得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呈等长结构,由此改善因长度不一致导致的时滞现象。然而,这种改善方式会增加信号端子的成型难度,且蛇形弯曲状的部分与另一个信号端子之间距离增大,不利于一对差分信号端子之间进行信号耦合和特性阻抗匹配,影响信号传输。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显露区域降低第一连接部周围的容性值,缩短较长的第一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时间,以改善长度不一致的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之间的信号传输时滞,且将显露区域设于加宽部,通过增加宽度来降低阻抗,从而弥补因显露区域暴露于空气介质而增大的阻抗,实现在改善信号传输时滞的同时,还平衡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阻抗特性,且对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的成型难度、信号耦合的影响较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包括至少一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信号端子和一第二信号端子,排布组成一对差分端子并窄边耦合,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一第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一导接部的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一第二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的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相接触,所述第一导接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均用以与对应的一电性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长度;一绝缘块,固定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至少一显露区域,所述显露区域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并暴露于空气介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互连接的至少一加宽部和至少一窄部,所述加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部的宽度,所述显露区域设于所述加宽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完全包覆于所述绝缘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弯折延伸,所述显露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弯折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三窄边和第四窄边,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三窄边相耦合,所述加宽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分别相对于所述窄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向外突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以恒定的中心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块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绝缘块的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边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边凹设形成,且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加宽部还设有被所述绝缘块包覆的至少一包覆区域,所述包覆区域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显露区域和所述窄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块的外侧,所述屏蔽壳具有沿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排布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三窄边和第四窄边,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三窄边相耦合,所述第二窄边和所述第四窄边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窄部处的第二窄边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窄边到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加宽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分别相对于所述窄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向外突出。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块的外侧,所述显露区域与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壁相面对且通过空气介质相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次注塑件和一第二次注塑件,所述第一次注塑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次注塑件具有至少一个模具定位部,所述第二次注塑件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注塑件的外部,所述第一次注塑件包覆在所述窄部的外部。
进一步的,自所述第一次注塑件的同一侧向外凸设形成两个所述模具定位部,并在两个所述模具定位部之间形成一填充槽,所述填充槽被所述第二次注塑件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注塑件设有至少一间隔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耦合的窄边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间隔孔,所述间隔孔被所述第二次注塑件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注塑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注塑块和至少一个桥接部,所述桥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注塑块,所述桥接部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注塑块共同形成两个定位凹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的窄边分别显露于两个所述定位凹口,所述间隔孔设于所述注塑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恒定的宽度,所述窄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显露区域暴露于空气介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覆在绝缘块内,所述显露区域周围的电容降低,能缩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时间,以改善长度不一致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之间的信号传输时滞;同时,由于所述显露区域暴露于空气介质中,其阻抗会相应增大,本发明将所述显露区域设于所述加宽部,通过增加宽度来降低阻抗,从而弥补因所述显露区域暴露于空气介质而增大的阻抗,实现在改善信号传输时滞的同时,还平衡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阻抗特性,减少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阻抗突变。而且相比于设置蛇形弯曲状来说,本发明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成型难度较低,且对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之间的信号耦合的影响较小。若所述第二连接部也有部分区域暴露在空气介质中,这将造成所述第二连接部周围的介质变化,则需要增加其它设计来平衡因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周围的介质变化而导致的电性能的变化,增加了所述电连接器的电性能的设计难度;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将需要更大面积的显露区域、更宽的加宽部,才能有效地缩短信号传输时滞,这将影响所述绝缘块对一对差分端子的固持效果以及影响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因此,本发明所述第二连接部完全包覆于所述绝缘块内,能降低所述电连接器的电性能的设计难度且利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向电连接器对接侧观察并隐藏了绝缘壳体后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列的端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列差分端子被第一次注塑件固定后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列端子组件隐藏了屏蔽壳后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其中一个端子组件隐藏了屏蔽壳后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其中一个端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向对接连接器的对接侧观察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42829670000041
Figure BDA000334282967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此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一电连接器1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相对接的一对接连接器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性元件以及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性元件是第一基板8,所述第二电性元件是第二基板9。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性元件也可以都为线缆等,或者,所述第一电性元件为所述第一基板8且所述第二电性元件是线缆,又或者,所述第一电性元件为线缆且所述第二电性元件是所述第二基板9。当然,所述第一电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性元件还可以是其它元件,只要有能与对应的所述电连接器100或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电性导通以传输相应的信号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对接侧用于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相对接,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安装侧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性元件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对接侧用于和所述电连接器100相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安装侧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性元件连接。
请参阅图2,此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100,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相对接,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性元件。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壳体1、多个电性模组2和两个固持片3。所述绝缘壳体1还包括两个导向插接孔11,多个所述电性模组2并列排布并部分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1,多个所述电性模组2还通过两个所述固持片3相互固定定位。
请参阅图3至图6,每一所述电性模组2包括一绝缘本体21、多个端子组件22和两个接地片24。所述绝缘本体21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分别自所述第一侧面211朝向所述第二侧面212、自所述第二侧面212朝向所述第一侧面211凹设形成多个收容槽213,每一所述收容槽213均未沿其凹设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侧面211和所述第二侧面212,每一所述收容槽213对应收容一个所述端子组件22,多个所述端子组件22分别从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两侧组装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21,使得一个所述绝缘本体21能固定两列的所述端子组件22,两列的所述端子组件22通过所述绝缘本体21中间的挡止墙214来限位挡止。相比于每一个绝缘本体21仅固定对应一列所述端子组件22,本实施例的两列的端子组件22能分别被一个挡止墙214的两侧进行挡止,而不是两个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两个挡止墙214来分别挡止两列的所述端子组件22,本发明能够减少一个挡止墙214的厚度,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地减少所述电连接器100在多个所述电性模组2排列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接地片24分别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两侧并分别于两列的所述端子组件22相接触,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所述端子组件22从所述收容槽213脱离出所述绝缘本体21。
每一所述端子组件22包括一个第一信号端子S1和一个第二信号端子S2、一绝缘块227以及一屏蔽壳23,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排布组成一对差分端子并且窄边耦合,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长度,所述绝缘块227固定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所述屏蔽壳23包覆在所述绝缘块227、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外侧,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屏蔽干扰信号,利于一对差分端子的信号传输。每一所述接地片24与同一列的多个所述端子组件22的所述屏蔽壳23相接触,以将多个所述屏蔽壳23电性导通,以提高多个所述屏蔽壳23的接地屏蔽效果。本实施例的同一个所述绝缘本体21固定的两列差分端子在列的方向上相互错开,也就是说,当从所述绝缘本体21的第一侧面211朝向第二侧面212观看时,两列的差分端子的投影完全不重叠,由此能减少两列差分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21、一第一导接部223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和所述第一导接部223的一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具有一第二接触部224、一第二导接部226和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224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26的一第二连接部225。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4均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相对接,所述第一导接部22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26均用以与一所述第一电性元件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性元件为所述第一基板8,所述第一导接部22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26均为表面焊接型导接部,用以通过锡球焊接至所述第一基板8,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中的所述第一导接部22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26的共面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接部22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26也可以是鱼眼形端部(未图示)或者插孔式导接部(未图示),以插接到所述第一基板8的插孔(未图示)中。
请参阅图7至图11,所述第一连接部222设有至少一个显露区域22211,所述显露区域22211显露于所述绝缘块227并暴露于空气介质,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互连接的至少一加宽部2221和至少一窄部2222,所述加宽部2221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部2222的宽度,所述显露区域22211设于所述加宽部2221,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完全包覆于所述绝缘块227内。如图8所示,以第一宽度W1作为所述加宽部2221的宽度,以第二宽度W2作为所述窄部2222的宽度,则W1>W2。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22通过所述显露区域22211暴露于空气介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包覆在绝缘块227内,所述显露区域22211周围的电容降低,能缩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信号传输时间,以改善长度不一致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之间的信号传输时滞;同时,由于所述显露区域22211暴露于空气介质中,其阻抗会相应增大,本发明将所述显露区域22211设于所述加宽部2221,通过增加宽度来降低阻抗,从而弥补因所述显露区域22211暴露于空气介质而增大的阻抗,实现在改善信号传输时滞的同时,还平衡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阻抗特性,减少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阻抗突变。而且相比于设置蛇形弯曲状来说,本发明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成型难度较低,且对第一信号端子S1和第二信号端子S2之间的信号耦合的影响较小。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第二连接部225也有部分区域暴露在空气介质中,这将造成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周围的介质变化,则需要增加其它设计来平衡因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周围的介质变化而导致的电性能的变化,增加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电性能的设计难度;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将需要更大面积的显露区域22211、更宽的加宽部2221,才能有效地缩短信号传输时滞,这将影响所述绝缘块227对一对差分端子的固持效果以及影响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因此,本发明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完全包覆于所述绝缘块227内,能降低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电性能的设计难度且利于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小型化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22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所述加宽部222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加宽部2221的数量可以是大于两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同理,所述显露区域2221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应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7至图11,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均弯折延伸,所述显露区域2221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弯折处。在弯折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长度会明显变化,本发明将所述显露区域22211设于弯折处,能直接调节弯折处的电容,有效地加快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信号传输速率,弥补传输时滞;而且由于弯折形状的设置,弯折处的阻抗会比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其它位置的阻抗大,因此显露区域22211设于加宽部2221且位于弯折处,能通过增加弯折处的宽度来降低弯折处的阻抗,进一步平衡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阻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具有第一窄边2223和第二窄边2224,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具有第三窄边2251和第四窄边2252,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三窄边2251相耦合,所述加宽部2221处的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二窄边2224分别相对于所述窄部2222处的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二窄边2224向外突出,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5以恒定的中心距D0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第一中心线L1到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第二中心线L2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中心距D0。由于所述显露区域22211设在弯折处,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中心线距离越远,则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弯折处的长度差距越大。相比于所述加宽部2221仅在第一窄边2223或第二窄边2224突出,本发明的所述加宽部2221是第一窄边2223和第二窄边2224都向外突出,能让加宽部2221的中心线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中心线,能减小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长度差距,减小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之间信号传输时滞。而且,所述中心距恒定,有利于一对差分端子之间特性阻抗匹配,且有利于信号耦合。
请参阅图8、图9和图11,所述加宽部2221还设有被所述绝缘块227包覆的至少一包覆区域22212,所述包覆区域22212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显露区域22211和所述窄部2222之间。相比于所述加宽部2221只设有所述显露区域22211,造成所述加宽部2221与所述窄部2222之间的宽度变化处即为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周围的介质的变化处,使得电容和阻抗同时突变,容易造成信号突变失真。本发明的所述加宽部2221还设有所述包覆区域22212,使得从窄部2222到所述包覆区域22212再到所述显露区域22211之间信号传输时,能先阻抗变化再逐渐过渡到电容变化,降低阻抗和电容同时变化而造成信号突变失真的风险;而且所述加宽部2221有更长的预留长度,便于形成足够的所述显露区域22211,避免因制程误差造成所述显露区域22211不足。同时,所述窄部2222和所述显露区域22211具有所述包覆区域22212,允许所述绝缘块227包覆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宽度变化处,便于所述绝缘块227的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具有恒定的宽度,所述窄部2222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宽度相等。具体的,定义第三宽度W3为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宽度,则W2=W3。为了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电性能,除了要平衡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各处的特性阻抗外,还需要平衡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之间的特性阻抗。本实施例将所述窄部2222的宽度W2设为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宽度W3相等,将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差异设在所述加宽部2221,能尽可能地将一对差分端子的差异减少,使得一对差分端子的特性阻抗更加匹配;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宽度恒定,减少了所述第一连接部222需根据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宽度变化而进行的参数设计,降低了一对差分端子的设计难度。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绝缘块227设有两个凹槽2271,两个所述凹槽2271分别自所述绝缘块227的两个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两个宽边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两个宽边凹设形成,且每一所述凹槽2271均沿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延伸。通过设置所述凹槽2271,能减少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周围的绝缘块227的体积,在所述绝缘块227的塑胶材料的介电常数一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周围的所述绝缘块227的体积越少,越能降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电容,减少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插入损耗。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块227也可以仅自其中一个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其中一个宽边凹设形成一个凹槽2271,另一表面不凹设形成所述凹槽2271;又或者,自所述绝缘块227的一个表面凹设形成相互间隔的多个凹槽2271。本实施例的所述绝缘块227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两个宽边凹设形成两个所述凹槽2271,能让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两个宽边周围的绝缘材料的体积均减小,能让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两个宽边的电容相对均衡、让所述第二连接部225两个宽边的电容相对均衡。
请参阅图6至图9,所述绝缘块227包括多个第一次注塑件228和一第二次注塑件229,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具有多个模具定位部2281,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5以及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外部,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包覆在所述窄部2222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模具定位部2281是在注塑成型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时,用于供模具固定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和一对差分端子,以在一对差分端子和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外部继续包覆成型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需要说明的是,若仅有一次注塑成型所述绝缘块227,则注塑所述绝缘块227时,模具将直接固定在差分端子上进行注塑所述绝缘块227,待所述绝缘块227成型完成后,移除掉模具后,将在差分端子的固定位置上留下缺口,使得端子的部分暴露在空气中,无法完全将第二连接部225完全包覆在绝缘块227中,影响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特性阻抗。本实施例的所述绝缘块227包括第一次注塑件228和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且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具有模具定位部2281,能有效地将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完全包覆在所述绝缘块227内,所述窄部2222为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在宽度上让位提供了的成型空间,有利于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在有限空间内将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包覆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定位部2281的表面与模具接触,待模具移除后,所述模具定位部2281中与模具接触的表面将显露出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进一步的,自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同一侧向外凸设形成两个所述模具定位部2281,并在两个所述模具定位部2281之间形成一填充槽2282,所述填充槽2282被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填充。如此,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和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的材料能相互嵌设,增加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和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之间结构稳固性,避免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和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相互位移松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定位部2281设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处。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设有至少一个间隔孔2284,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相耦合的窄边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间隔孔2284,所述间隔孔2284被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填充。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第一窄边2223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第三窄边2251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间隔孔2284并被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包覆。如此,所述间隔孔2284为模具提供固定位置,能在注塑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时提供模具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间隔开,避免注塑压力过大而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挤压变形而接触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所述绝缘块227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数量、以及每一个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长度,均可视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长度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可以将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部分显露,例如本实施例附图中所示的,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9成型于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外部后,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部分表面显露出所述凹槽2271,即所述凹槽227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表面齐平;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的表面也可以不显露出所述凹槽2271。
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还包括至少两个注塑块2283和至少一个桥接部2285,所述桥接部2285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注塑块2283,所述桥接部2285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注塑块2283共同形成两个定位凹口2286,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外侧的窄边分别显露于所述定位凹口2286,所述间隔孔2284设于所述注塑块2283。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第二窄边2224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第四窄边2252的一部分分别显露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凹口2286。如此,能通过所述间隔孔2284和所述定位凹口2286,供模具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外侧和内侧进行定位,以便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上成型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8;同时,所述间隔孔2284和所述定位凹口2286能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延伸方向上相对错开,便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5不同部位进行定位注塑。
请参阅图5和图11,所述屏蔽壳23包覆于所述绝缘块227的外侧,所述屏蔽壳23具有沿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排布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所述第三窄边2251相耦合,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所述第二窄边222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所述第四窄边2252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壁231和所述第二侧壁232。定义所述窄部2222处的第二窄边2224与所述第一侧壁23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定义所述第四窄边2252到所述第二侧壁23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定义所述加宽部2221处的第二窄边2224与所述第一侧壁231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一距离D1等于所述第二距离D2。所述加宽部2221处的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二窄边2224分别相对于所述窄部2222处的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二窄边2224向外突出。相比于所述加宽部2221仅在所述第一窄边2223或所述第二窄边2224向外突出,本发明能减少所述加宽部2221处所述第二窄边2224的突出量,减少所述第二窄边2224与所述第一侧壁231之间距离变化量,即减少所述第一距离D1和所述第三距离D3的差距,进而减少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阻抗波动;同时,减少所述第二距离D2与所述第三距离D3的差距,使得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特性阻抗更匹配。进一步的,若所述第二窄边2224的突出量较大,则导致所述屏蔽壳23需要适应性扩大来避免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接触,因此本发明的所述加宽部2221还有利于减小所述屏蔽壳23的尺寸,有利于缩小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体积。进一步的,所述显露区域22211与所述屏蔽壳23的一侧壁相面对且通过空气介质相隔离。如此,能进一步调节所述显露区域22211的电容并调节所述显露区域22211的阻抗,进一步调节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信号传输时间以及特性阻抗,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信号传输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屏蔽壳23包括相互接触的第一屏蔽体233和第二屏蔽体234,所述第一屏蔽体233和所述第二屏蔽体234相互组合形成一个包覆在所述绝缘块227外部四周的所述屏蔽壳23,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2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其它形状的所述第一屏蔽体233和所述第二屏蔽体234组装形成。另外,所述屏蔽壳23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插孔式焊脚235以及相对设置的两组表面焊接型焊脚236,每一组所述表面焊接型焊脚236均包括两个所述表面焊接型焊脚,由此通过所述屏蔽壳23的两个所述插孔式焊脚235能增加所述端子组件22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通过所述屏蔽壳23的所述表面焊接型焊脚236能为所述第一基板8内部的信号传输提供让位空间,便于所述第一基板8的布线设计,且能支撑在所述第一基板8的表面来为所述端子组件22提供更多的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两组所述表面焊接型焊脚236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屏蔽体233和所述第二屏蔽体234。
请参阅图1、图12和图13,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包括一绝缘座体4、多个对接组件5、多个导通件6和两个导向柱,多个所述对接组件5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4并排布成多列,每一列的所述对接组件5共同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导通件6相接触,两个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4,每一所述导向柱用于插入对应一个所述导向插接孔11中。当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完成后,所述绝缘座体4与所述绝缘壳体1相对接,每一所述对接组件5与对应一个所述端子组件22相对接,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插入固定于两个所述导向插接孔11内。
具体的,两个所述导向柱中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7a和一个第二导向柱7b,所述第一导向柱7a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7b的长度,在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过程中,先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柱7a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插接孔11配合,以进行初始导向定位,再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7b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插接孔11配合,以进行准确定位。由于所述第一导向柱7a是为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进行初始定位,所述第一导向柱7a存在较大的损坏风险,例如被折断或变形,而所述第二导向柱7b是在所述第一导向柱7a已经初始定位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定位,所述第二导向柱7b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柱7a存在较低的损坏风险,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7a的材料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7b的材料强度,例如所述第一导向柱7a为金属材料,所述第二导向柱7b为塑胶材料,由此在确保两个所述导向柱不易受损的前提下,还能降低所述第二导向柱7b的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2和图13,每一所述对接组件5中包括一绝缘固定件51、固定于所述绝缘固定件51的一第三信号端子S3和一第四信号端子S4、以及一对接屏蔽体52,所述第三信号端子S3和所述第四信号端子S4排布组成一对差分端子且窄边耦合,所述对接屏蔽体52包覆在所述绝缘固定件51、所述第三信号端子S3和所述第四信号端子S4的外部。如图13所示,和所述电连接器100对应的,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多个所述对接组件5也对应排布形成多列,每一列的多个所述对接组件5的所述对接屏蔽体52与对应一个所述导通件6相接触。相邻两列的差分端子在列方向上相互错开,以减少相邻两列的差分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端子S3、所述第四信号端子S4相对接,所述屏蔽壳23与所述对接屏蔽体52相对接且所述屏蔽壳23收容在所述对接屏蔽体52内,所述对接屏蔽体52的对接边缘处设有外翻的导引部521,以导引所述屏蔽壳23进入所述对接屏蔽体52内。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对接屏蔽体52收容到所述屏蔽壳23内。
需要说明的是,为所述电连接器100配置用以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传输元件(未图示,下同)时,可以是在多个所述端子组件22排布成的矩阵的外部设置电源传输元件。例如,设置电源传输元件并排在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两侧或一侧。当然,还可以是在矩阵内设置所述电源传输元件,例如,将电源传输元件按照本发明的所述电性模组2的形式设置,并将所述电源传输元件与所述电性模组2按照特定的排布顺序沿所述绝缘本体21的厚度方向并列排布;又如,每一所述电性模组2设置多个端子组件22,其中一部分的所述端子组件22包括上述用于传输差分信号数据的一对差分端子,还有一部分的所述端子组件22包括电源端子,该电源端子即可作为电源传输元件。例如,每一所述电性模组2的每一列所述端子组件22中既有传输差分信号数据的端子组件22,也有传输电源信号的端子组件22。因此,本发明只限定所述电连接器100中至少有一个端子组件22是包括用来传输差分信号数据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即可,不限定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所有所述端子组件22均用来传输差分信号数据,本发明还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配置多个所述端子组件22中的端子所传输的信号,在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显露区域22211降低第一连接部222周围的容性值,缩短较长的第一信号端子S1的信号传输时间,以改善长度不一致的第一信号端子S1和第二信号端子S2之间的信号传输时滞,且将显露区域22211设于加宽部2221,通过增加宽度来降低阻抗,从而弥补因显露区域22211暴露于空气介质而增大的阻抗,实现在改善信号传输时滞的同时,还平衡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阻抗特性,且对第一信号端子S1和第二信号端子S2的成型难度、信号耦合的影响较小。
2、将所述显露区域2221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的弯折处,能更有效地加快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信号传输速率,弥补传输时滞,且能通过增加弯折处的宽度来降低弯折处的阻抗,进一步平衡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阻抗。
3、所述加宽部2221处的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二窄边2224分别相对于所述窄部2222处的所述第一窄边2223和所述第二窄边2224向外突出,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5以恒定的中心距间隔设置,能让加宽部2221的中心线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中心线,能减小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长度差距,减小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之间信号传输时滞。而且,所述中心距恒定,有利于一对差分端子之间特性阻抗匹配,且有利于信号耦合。
4、通过设置所述凹槽2271,能减少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的插入损耗。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
一第一信号端子和一第二信号端子,排布组成一对差分端子并窄边耦合,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一第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一导接部的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一第二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的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相接触,所述第一导接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均用以与对应的一电性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长度;
一绝缘块,固定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至少一显露区域,所述显露区域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并暴露于空气介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互连接的至少一加宽部和至少一窄部,所述加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部的宽度,所述显露区域设于所述加宽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完全包覆于所述绝缘块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弯折延伸,所述显露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弯折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三窄边和第四窄边,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三窄边相耦合,所述加宽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分别相对于所述窄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向外突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以恒定的中心距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绝缘块的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边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边凹设形成,且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部还设有被所述绝缘块包覆的至少一包覆区域,所述包覆区域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显露区域和所述窄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块的外侧,所述屏蔽壳具有沿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排布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三窄边和第四窄边,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三窄边相耦合,所述第二窄边和所述第四窄边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所述窄部处的第二窄边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窄边到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加宽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分别相对于所述窄部处的所述第一窄边和所述第二窄边向外突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块的外侧,所述显露区域与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壁相面对且通过空气介质相隔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次注塑件和一第二次注塑件,所述第一次注塑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次注塑件具有至少一个模具定位部,所述第二次注塑件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注塑件的外部,所述第一次注塑件包覆在所述窄部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次注塑件的同一侧向外凸设形成两个所述模具定位部,并在两个所述模具定位部之间形成一填充槽,所述填充槽被所述第二次注塑件填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注塑件设有至少一间隔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耦合的窄边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间隔孔,所述间隔孔被所述第二次注塑件填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注塑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注塑块和至少一个桥接部,所述桥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注塑块,所述桥接部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注塑块共同形成两个定位凹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的窄边分别显露于两个所述定位凹口,所述间隔孔设于所述注塑块。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恒定的宽度,所述窄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相等。
CN202111313723.3A 2021-11-08 2021-11-08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4243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3723.3A CN114243388A (zh) 2021-11-08 2021-11-08 电连接器
US17/971,769 US20230148426A1 (en) 2021-11-08 2022-10-24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3723.3A CN114243388A (zh) 2021-11-08 2021-11-0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388A true CN114243388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48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3723.3A Pending CN114243388A (zh) 2021-11-08 2021-11-0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8426A1 (zh)
CN (1) CN11424338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071595U (zh) * 2020-09-04 2021-04-27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8426A1 (en)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38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ood anti-EMI perfprmance
JP4091603B2 (ja) モジュール構造を有する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された高密度コネクタ
US6905367B2 (en) Modular coax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having a modular frame and electrically shielded signal paths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I424638B (zh) 性能增強之接點模組總成
US9437982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12531372B (zh) 连接器
US11283221B2 (en) Connector
JP3990355B2 (ja) 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された高密度コネクタ
US9990320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two-section special terminals
US691879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reliable internal circuit board
CN112072403B (zh) 电连接器
CN116632579A (zh) 插头组件、电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制作插头组件的方法
US20230047671A1 (en) PCIe/SAS CONNECTOR STRUCTURE
CN114243388A (zh) 电连接器
CN113193407A (zh) 电连接器
US2005002650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therein
US119907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9981590U (zh) 电连接器
CN114243387A (zh) 电连接器
CN109256634B (zh) 高速连接器模组及其制程方法
CN110707454A (zh) 电连接器
CN217444738U (zh) 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221009289U (zh) 电连接器
CN113036541B (zh) 电性模组
CN216120883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