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1172A -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1172A
CN114241172A CN202111398387.7A CN202111398387A CN114241172A CN 114241172 A CN114241172 A CN 114241172A CN 202111398387 A CN202111398387 A CN 202111398387A CN 114241172 A CN114241172 A CN 114241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odel
target
model
parameter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83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明
曾少铭
李尚真
郑少贤
黄日升
燕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83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1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1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50Lighting ef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在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与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采用本方法能够基于不同的控制类型对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和实时渲染,有利于提高三维模型的展示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全息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对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进行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可以形成人的视觉立体感,产生立体的成像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展览、舞美道具等领域。
传统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通过实物环绕拍摄,生成全息展示物品的全息序列图,投影到全息设备中,并通过对全息序列图进行实时切换,实现与用户的交互。然而,受制于全息序列图的像素和切换速度,传统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经常会出现图片跳帧中断的情况。
因此,传统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具有展示效果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提高三维模型的展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所述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所述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用户控制指令中的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控制类型,确定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更新所述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控制类型包括旋转,所述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类型包括移动,所述模型属性包括位置属性,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移动位移;
所述控制类型包括缩放,所述模型属性包括缩放属性,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缩放倍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位置参数和颜色参数;
基于所述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所述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基于所述颜色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自身颜色参数;
叠加所述反射光参数和所述自身颜色参数,得到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所述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根据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光照方向向量;
基于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属性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
提取所述位置属性中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点位信息,基于所述点位信息确定对应光照面的初始法向量;
对各所述初始法向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包括:
计算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的偏移值;
根据各所述偏移值,以及预设的所述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渲染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并将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所述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包括:
控制参数提取组件,用于提取所述用户控制指令中的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模型属性确定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类型,确定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
模型参数更新组件,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更新所述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
控制类型包括旋转,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
控制类型包括移动,模型属性包括位置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移动位移;
控制类型包括缩放,模型属性包括缩放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缩放倍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渲染模块包括:
模型参数提取组件,用于提取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位置参数和颜色参数;
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用于基于所述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所述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自身颜色确定组件,用于基于所述颜色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自身颜色参数;
渲染组件,用于叠加所述反射光参数和所述自身颜色参数,得到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包括:
法向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光照方向向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光照方向向量;
反射光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法向量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位置属性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提取所述位置属性中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点位信息,基于所述点位信息确定对应光照面的初始法向量;对各所述初始法向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光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计算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的偏移值;根据各所述偏移值,以及预设的所述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所述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所述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所述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所述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所述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所述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上述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全息投影过程中,先响应用户控制指令,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中与用户控制指令中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得到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再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得到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最后再进行展示和全息投影。相当于可以基于不同的控制类型对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和实时渲染,可以使输出的全息投影图像更加稳定和流畅,有利于提高三维模型的展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与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更新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渲染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和/或服务器104进行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时: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该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该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106进行全息投影;并且在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与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全息投影设备106进行全息投影。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全息投影设备106可为全息投影仪、全息显示幕和全息投影膜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该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该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其中,目标三维模型是由三维软件构造的,与目标展示物对应的三维模型。该目标展示物可以为现实中的实物,如工艺品、工业产品或建筑物等,也可以为虚拟物体,如动漫形象。该三维软件,是专门用于创建三维模型的软件,如3dsMax软件或Maya软件等。全息投影是无需佩戴3D眼镜,观众裸眼就能看到三维立体影像的投影技术。全息投影设备是可以实现全息投影的设备,如全息投影仪、全息显示幕和全息投影膜等。
具体的,终端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该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图形界面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将该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形成三维立体影像。进一步的,终端获取目标三维模型的方式,可以是主动获取,也可以是被动接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地终端或其他计算机设备上安装有三维软件,步骤S202之前,还包括:通过三维软件对目标展示物进行建模处理,得到目标三维模型。其中,其他计算机设备是除本地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或服务器。具体的,通过ModelParser(模型解析)、Moiph(变形)、ShapeMerge(图形合并)和Mesher(网格化)等技术手段,三维软件将目标展示物转换为由点、线、面生成的数据集合,按照虚拟的方式存在于计算机或者计算机文件中,最终生成可读的模型数据文件,如.obj文件。进一步的,为高度还原目标展示物的外观,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数据文件中,还包含有UV展开图和材质贴图等信息。其中,UV展开图是三维模型表面的平面表示,U和V分别是2D空间的水平轴和垂直轴。材质贴图又称纹理贴图,是覆盖到三维模型表面、且表示该三维模型纹理的图片。可以理解,目标三维模型的格式并不唯一,例如可以是.DAE或.FBX等格式。
此外,终端将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可以是对目标三维模型进行明暗着色后,使其由本身的单纯线框变成有光影变换的立体模型进行展示,也可以是基于一定的光照条件,对目标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后,得到能显示出灯光效果、阴影效果和表面纹理效果的立体模型进行展示。同样的,将该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可以是对仅有光影变换的立体模型进行全息投影,也可以是对能显示出灯光效果、阴影效果和表面纹理效果的立体模型进行全息投影。
步骤S204:在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该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其中,用户控制指令是用户通过交互装置发送的,针对目标三维模型的控制指令。该交互装置可以是指本地终端自带或额外设置的触控屏、操纵杆、跟踪球、鼠标器和数字化仪等,也可以是指用户终端。进一步的,控制类型是指用户对目标三维模型所执行的操作类型,如旋转、移动和缩放等;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是指与操作类型对应的量化数据,如旋转角度、移动位移和缩放倍率等。
步骤S206: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与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其中,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位置属性和缩放属性等,是可以用于描述模型某一物理性质的参量。模型属性对应的模型参数,是指对应参量的具体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类型包括旋转,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其中,旋转是指模型绕着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模型的变化过程。该定点即为旋转中心,该角度即为旋转角。若模型上的点A经过旋转变为点A',那么这两个点即为旋转的对应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类型包括移动,模型属性包括位置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移动位移。其中,移动是指模型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运动过程。移动不改变模型的形状和大小,原始模型与经过移动后得到的新模型相比,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相等。模型的移动过程可以视为将同一向量加到构成模型的每一个点上,或将三维坐标系统的中心移动所得的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类型包括旋转和移动,对应的,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和位置属性,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和移动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类型包括缩放,模型属性包括缩放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缩放倍率。其中,缩放包括缩小或放大。本申请中的缩放,是指均匀缩放,也即放大或缩小模型的线性变换,缩放因子在所有方向上都是一样的,缩放后得到的新模型在几何意义上相似于原始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类型包括旋转和缩放,对应的,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和缩放属性,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和缩放倍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类型、模型属性和模型参数的组合,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控制类型包括旋转,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控制类型包括移动,模型属性包括位置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移动位移;控制类型包括缩放,模型属性包括缩放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缩放倍率。也即,用户可以向终端发送旋转、移动和缩放中任意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组合而成的用户控制指令,由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进行目标三维模型的实时更新。
具体的,在全息投影过程中,终端获取用户控制指令,并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与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以得到匹配对应用户需求的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
步骤S208: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其中,预设灯光参数包括光波波长、光照能量和光照方向等。具体的,终端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还原目标展示物的质感、反射、高光等环境属性,将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图形界面的形式进行展示,并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形成还原现实的立体影像。进一步的,终端可以借助渲染软件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该渲染软件,可以是Unity3D软件或UE4软件(UnrealEngine 4,虚幻引擎4)。
此外,步骤S202中,也可以采用与步骤S208中同样的渲染方法,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和获取的目标三维模型,对该目标三维模型进行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这样,展示给用户的,始终是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可以高度还原现实,有利于提高三维模型的展示效果。
上述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在全息投影过程中,先响应用户控制指令,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中与用户控制指令中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得到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再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得到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最后再进行展示和全息投影。相当于可以基于不同的控制类型对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和实时渲染,可以使输出的全息投影图像更加稳定和流畅,有利于提高三维模型的展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与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包括:
步骤S302:提取用户控制指令中的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其中,控制类型是指用户对目标三维模型所执行的操作类型,如旋转、移动和缩放等;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是指与操作类型对应的量化数据,如旋转角度、移动位移和缩放倍率等。
具体的,终端获取用户控制指令后,对用户控制指令进行解析,提取其中的控制类型,以及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以交互装置是触控屏的情况为例,用户向左滑动了a个单位,则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为向左移动b个单位,对应的控制类型为移动,控制参数为-b。其中,移动方向与控制参数符号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一般的操作习惯进行预设,a与b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触控屏可触控区域的尺寸和目标三维模型的显示窗口尺寸之间的关系确定。例如,可以将可触控区域尺寸和显示窗口尺寸的比值定义为a与b的预设比值,进而根据该预设比值和a,确定b。
可以理解,当用户控制指令中包含多个控制类型时,可以提取出各控制类型,以及各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
步骤S304:根据控制类型,确定与控制类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
步骤S306:基于控制参数,更新该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如上文所述,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位置属性和缩放属性等,是可以用于描述模型某一物理性质的参量。模型属性对应的模型参数,是指与模型属性对应的参量的具体数值。
具体的,模型属性与控制类型一一对应:旋转属性与旋转对应,位置属性与移动对应,缩放属性与缩放对应。根据控制类型,以及控制类型和模型属性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与该控制类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再基于同一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模型属性对应的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即可得到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例如,若用户控制指令为向左移动b个单位,则对应的控制类型为移动,控制参数为-b,模型属性为位置属性,对应参数为位置参数,即模型上各点位的三维坐标(x,y,z)。基于控制参数-b,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的过程为:将原目标三维模型上各点位的坐标x更新为x-b,得到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
同样的,当用户控制指令中包含多个控制类型时,可以确定多个模型属性,各模型属性分别与各控制类型对应,再根据各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分别对各模型属性对应的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即可得到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
上述实施例中,将用户控制指令的控制类型与模型属性对应,控制参数与模型参数对应,并通过对用户控制指令进行信息提取,再基于提取出的信息进行目标三维模型的更新,可以确保用于展示的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匹配用户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包括:
步骤S402:提取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参数,该模型参数包括位置参数和颜色参数。
其中,位置参数是指目标三维模型上各点位的三维坐标,颜色参数是指目标三维模型上各点位的颜色值。进一步的,由于目标三维模型表面的纹理,对应会影响到模型表面各点位的三维坐标,因此,在分辨率足够的前提下,位置参数可以反应目标三维模型的表面纹理信息。
步骤S404:基于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其中,预设灯光参数包括光波波长、光照能量和光照方向等。反射光,是指预设光照条件下,环境光源照射到目标三维模型的界面时,自界面射回的部分环境光。该环境光源可以是定向光源(Directional Light)、聚光源(Spot Light)、点光源(Point Light)、矩形光源(Rect Light)或天空光照(Sky Light)等。环境光源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反射光参数,也包括反射光的光波波长、能量和方向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光参数为考虑各环境光源在目标三维模型界面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所得到的反射光的参数。
具体的,基于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被环境光源照射的界面,再结合光反射原理,将各环境光源的反射光进行叠加,就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步骤S406:基于颜色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自身颜色参数。
其中,自身颜色参数是指与环境光源无关的目标三维模型的颜色参数。该自身颜色参数包括目标展示物的固有色、金属度和高光度等。由于目标三维模型可以看成是点、线、面的数据集合,而点位是构成目标三维模型的最小单位,因此,目标三维模型上各点位的颜色值,即可表征目标三维模型的自身颜色参数。
步骤S408:叠加反射光参数和自身颜色参数,得到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
在现实世界中,物体最终呈现的外观是由环境光源和物体本身颜色共同决定的,而渲染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现实,提升显示效果,因此,在确定反射光参数和自身颜色参数后,有必要对反射光参数和自身颜色参数进行叠加处理,得到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具体的,可以根据反射光参数,得到目标三维模型的反射贴图,根据自身颜色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基本颜色贴图,再将反射贴图和基本颜色贴图的颜色值进行叠加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三维模型的渲染。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反射光颜色参数和自身颜色参数进行叠加后,得到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渲染效果更加真实,有利于确保三维模型的展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基于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包括:
步骤S502:根据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其中,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是指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目标三维模型中可以被环境光源照射到的界面。光照面的法向量,是指垂直于该光照面的方向向量。具体的,根据目标三维模型的位置参数,以及预设灯光参数,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中各组成界面与环境光源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根据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包括:
步骤S602:根据位置属性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
具体的,根据目标三维模型的位置属性,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位置参数,根据预设灯光参数,可以确定环境光源的位置以及光源类型。再结合目标三维模型的位置参数、环境光源的位置以及光源类型,就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中哪些界面面向环境光源,可以被照射到,哪些背向环境光源或者被遮挡,进而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
步骤S604:提取位置属性中各光照面对应的点位信息,基于点位信息确定对应光照面的初始法向量。
具体的,位置属性对应的模型参数为位置参数,而位置参数是指目标三维模型上各点位的三维坐标。提取位置属性中各光照面对应的点位信息,基于各点位的三维坐标,可以确定光照面上的线的对应向量,再以某一点位为起点,求光照面上的线的对应向量的垂直向量,即为该光照面的初始法向量。
步骤S606:对各初始法向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其中,标准化向量又称归一化向量或单位向量,是指长度为1的向量。对各初始法向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是指保持初始法向量的方向不变,将初始法向量的长度转换为1的过程,其本质是将初始法向量除以初始法向量的模。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法向量用于反射光参数的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进而提升灯光渲染的工作效率。
步骤S504:根据预设灯光参数,确定光照方向向量。
如上文所述,预设灯光参数包括光波波长、光照能量和光照方向等。具体的,根据预设灯光参数,可以确定到达各光照面的光照方向向量,即为对应入射光的方向向量。可以理解,由于环境光源的数量和类型的不同,光照方向向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为提升灯光渲染的工作效率,可以将光照方向向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标准化的光照方向向量,再进行后续的步骤。
步骤S506:基于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对某一光照面而言,其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是来自环境光源的各个入射光所对应反射光的集合。根据平面反射原理,反射光方向由入射光方向和平面法向量共同决定,基于此,可以根据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确定反射光方向,再结合环境光源的波长、能量等灯光参数,就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基于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包括:
步骤S702:计算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的偏移值。
其中,偏移值是指目标三维模型某一点位上,光照方向向量与法向量在角度上的偏差,即光照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的夹角大小。具体的,可以通过计算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的夹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表征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偏移值。
步骤S704:根据各偏移值,以及预设的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具体的,当入射光垂直照射在目标三维模型的某一界面时,界面的反射光能量最强,颜色最亮,随着光照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的夹角的增大,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暗。也即,反射光参数随着偏移值的变化对应变化。基于此,根据各偏移值,以及预设的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根据目标三维模型各光照面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的偏移值,确定反射光参数,可以高度还原现实场景中的光照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三维模型的展示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即是给出了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的具体过程,算法简单,处理效率高,有利于提高三维模型灯光渲染的工作效率和渲染效果。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Unity3D软件为例,对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Unity3D软件作为高效的三维立体模型渲染软件,具备实时渲染的能力。所谓实时渲染,就是每帧就渲染一张图,假设一帧为0.02秒,实时渲染就是每0.02秒换一张图,这样,用户就能看到模型各个连续性的变化过程。
下面对实时灯光渲染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具体的,将三维模型导入Unity3D软件中,进行灯光渲染,还原构造模型的质感、反射、高光等环境属性,运用图像渲染语言GLSL(OpenGL Shading Language),采用摄像机前向渲染方式进行实时渲染,渲染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模型贴图的固有颜色:fixed4 col=tex2D(_MainTex,i.uv)。
其中,_MainTex代码为模型展开图,展开图里面每个像素都包含有模型的一个点位的颜色值,i.uv代码用于获取模型是UV信息,UV是建模的时候生成的模型展开点位,结合模型展开图和UV信息可以计算得到目标三维模型中每个点位的固有颜色值。
2)计算模型表面的法向量:fixed3 worldNormal=normalize(i.worldNormal)。
其中,i.worldNormal代表模型的法向量,软件里面的模型其实就是点,线组合而来的,每个面的法向量都存储在i.worldNormal里面,normalize是将法向量进行标准化,也就是让法向量的大小等于1,方便计算光的反射。
3)计算光照方向向量:fixed3 worldLight=normalize(_WorldSpaceLightPos0)。
其中,_WorldSpaceLightPos0是内置环境数值,能获取到光照的方向,同理,将光照方向进行normalize标准化处理,可以方便与法向量一起进行光反射计算。
4)计算法向量和光照方向的偏移值:fixed3 st=saturate((dot(worldNormal,worldLight))。
具体的,通过计算法向量与光照方向向量的叉乘,可以获取光照颜色值。其中,叉乘的计算公式为:叉乘=法向量大小*光照方向向量大小*cos(光照方向向量,法向量)。由于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都为标准向量,模为1,因此计算结果即为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当偏移值为1时,两夹角等于0,意味着环境光源垂直照射在模型表面,反射光的颜色越亮,随着偏移值的逐渐减小,两向量夹角逐渐增大,意味着环境光源斜着照射物体表面,反射光的颜色越暗。也即,根据预设的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5)叠加目标三维模型的固有颜色和反光颜色:return_LightColor0.rgb*col*st。
具体的,最终将光照计算的结果与模型固有颜色相乘,模型就具备明显的光照效果,光垂直照射的地方很亮,光倾斜照射的地方偏暗。
完成了目标三维模型的实时灯光渲染后,需要将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输出展示。具体的,Unity3D软件内的实时渲染器,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渲染,运用渲染图层Render Texture写入实时渲染流,并加入纯黑色背景层,对外输出实时渲染的结果。再由全息投影器或全息展示柜等全息投影设备接收实时渲染的输出流,并剔除纯黑色背景图层,将三维立体模型的渲染结果投射出来,形成空中虚拟成像的全息投影效果。
进一步的,终端与全息投影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接口连接,如HT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由终端上的Unity3D软件向全息投影设备输出实时渲染的结果,全息投影设备再根据实时渲染结果进行连续的投影,向用户呈现模型的连续性变化过程,形成连贯的全息投影效果。可以理解,当用户再次输入用户控制指令时,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根据用户控制指令的变化,将在下一帧的渲染中呈现出来,经由全息投影设备输出,实现用户自由控制的空中成像的三维模型展示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基于目标三维模型,以实时渲染的方式,叠加特定灯光渲染的算法、高度还原实物外形和质感,并输出为全息投影需要的渲染流,可以720°自由展示全息投影的目标展示物;根据用户操作指令,进行实时响应和实时灯光渲染,输出更加稳定和流畅,可控性更高,连续性更好,不仅有利于提升三维模型展示效果,也可以提高用户与终端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度。另外,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既能很好的展示实物,又无需将展示的实物整合到全息展示柜内部,一方面可以避免实物出现损坏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能使全息设备的体积不再受到实物的影响,有利于降低全息投影系统的维护成本,提升设备利用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800,包括展示模块801、指令获取模块802、更新模块803和渲染模块804,其中:
展示模块801,用于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指令获取模块802,用于在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更新模块803,用于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更新目标三维模型与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渲染模块804,用于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并将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更新模块803包括控制参数提取组件901、模型属性确定组件902和模型参数更新组件903,其中:
控制参数提取组件901,用于提取用户控制指令中的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模型属性确定组件902,用于根据控制类型,确定与控制类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
模型参数更新组件903,用于基于控制参数,更新该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控制类型包括旋转,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控制类型包括移动,模型属性包括位置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移动位移;控制类型包括缩放,模型属性包括缩放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缩放倍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渲染模块804包括模型参数提取组件1001、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1002、自身颜色确定组件1003和渲染组件1004,其中:
模型参数提取组件1001,用于提取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参数,该模型参数包括位置参数和颜色参数;
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1002,用于基于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自身颜色确定组件1003,用于基于颜色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自身颜色参数;
渲染组件1004,用于叠加反射光参数和自身颜色参数,得到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1002包括法向量计算单元1101、光照方向向量计算单元1102和反射光参数确定单元1103,其中:
法向量计算单元1101,用于根据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光照方向向量计算单元1102,用于根据预设灯光参数,确定光照方向向量;
反射光参数确定单元1103,用于基于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法向量计算单元1101具体用于:根据位置属性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提取位置属性中各光照面对应的点位信息,基于点位信息确定对应光照面的初始法向量;对各初始法向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光参数确定单元1103具体用于:计算各法向量和光照方向向量的偏移值;根据各偏移值,以及预设的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上述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在所述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将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所述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用户控制指令中的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控制类型,确定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更新所述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控制类型包括旋转,所述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类型包括移动,所述模型属性包括位置属性,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移动位移;
所述控制类型包括缩放,所述模型属性包括缩放属性,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缩放倍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位置参数和颜色参数;
基于所述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所述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基于所述颜色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自身颜色参数;
叠加所述反射光参数和所述自身颜色参数,得到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所述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根据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光照方向向量;
基于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属性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
提取所述位置属性中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点位信息,基于所述点位信息确定对应光照面的初始法向量;
对各所述初始法向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包括:
计算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的偏移值;
根据各所述偏移值,以及预设的所述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8.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全息投影的过程中,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控制指令,更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渲染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灯光参数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灯光渲染,并将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并通过所述全息投影设备进行全息投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包括:
控制参数提取组件,用于提取所述用户控制指令中的控制类型以及对应的控制参数;
模型属性确定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类型,确定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属性;
模型参数更新组件,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更新所述模型属性的模型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
控制类型包括旋转,模型属性包括旋转属性,模型参数包括旋转角度;
控制类型包括移动,模型属性包括位置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移动位移;
控制类型包括缩放,模型属性包括缩放属性,模型参数包括缩放倍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渲染模块包括:
模型参数提取组件,用于提取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位置参数和颜色参数;
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用于基于所述位置参数和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所述预设灯光参数对应的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自身颜色确定组件,用于基于所述颜色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自身颜色参数;
渲染组件,用于叠加所述反射光参数和所述自身颜色参数,得到渲染后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参数确定组件包括:
法向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以及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光照方向向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光照方向向量;
反射光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向量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位置属性和所述预设灯光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光照面;提取所述位置属性中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点位信息,基于所述点位信息确定对应光照面的初始法向量;对各所述初始法向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所述光照面对应的法向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计算各所述法向量和所述光照方向向量的偏移值;根据各所述偏移值,以及预设的所述偏移值与反射光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预设光照条件下的反射光参数。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98387.7A 2021-11-19 2021-11-19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4241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387.7A CN114241172A (zh) 2021-11-19 2021-11-19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387.7A CN114241172A (zh) 2021-11-19 2021-11-19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1172A true CN114241172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5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8387.7A Pending CN114241172A (zh) 2021-11-19 2021-11-19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11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2324A (zh) * 2023-09-04 2023-12-01 艾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播放器的数据驱动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2324A (zh) * 2023-09-04 2023-12-01 艾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播放器的数据驱动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53462A1 (en) Image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922576B2 (en) Side-by-side and synchronized displays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 data models
US924007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iewing dynamic high-resolution 3D imagery over a network
US81345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time 3D viewer with ray trace on demand
US10719912B2 (en) Scaling and feature retention in graphical elements defined based on functions
CN114820906B (zh)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36166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iewing a three-dimensional (3D) virtual object
CN106575158B (zh) 环境映射虚拟化机构
GB2590212A (en) Augmented reality multi-plane model ani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224238B2 (en) Seamless texturing of 3D meshes of objects from multiple views
US11663775B2 (en) Generating physically-based material maps
CN113643414B (zh) 一种三维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33454B (zh) 空间几何模型图像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交互设备
CN110930497B (zh) 一种全局光照相交加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584377A (zh) 一种用于呈现增强现实内容的方法与设备
CN116051713B (zh) 渲染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58051A (zh) 一种图像渲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WO2019088865A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удаления невидим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трёхмерной сцены
Dong et al. Real-time occlusion handling for dynamic augmented reality using geometric sensing and graphical shading
CN110889384A (zh) 场景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41172A (zh) 基于全息投影的三维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Tukur et al. SPIDER: A framework for processing, editing and presenting immersive high-resolution spherical indoor scenes
US9734579B1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visual differential
Dong et al. Resolving incorrect visual occlusion in outdoor augmented reality using TOF camera and OpenGL frame buffer
CN114020390A (zh) Bim模型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