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0262B -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0262B
CN114240262B CN202210169681.9A CN202210169681A CN114240262B CN 114240262 B CN114240262 B CN 114240262B CN 202210169681 A CN202210169681 A CN 202210169681A CN 114240262 B CN114240262 B CN 114240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rounding rock
grading
classification
indexes
sc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96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0262A (zh
Inventor
朱焕春
岳云艳
谢焕忠
郭福钟
霍莎莎
丰双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hua Geoscience Wu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hua Geoscience Wu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hua Geoscience Wu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hua Geoscience Wu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96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0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0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0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0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0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对象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对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分别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对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本发明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并建立了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既能遵循各类方法的要求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Description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围岩质量分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围岩质量分级是地下工程实践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世界范围内先后提出和应用数十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其中,国内以水电和BQ、国际上以RMR和Q方法应用最普遍。这些分级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单指标计分求和,其中水电、BQ和RMR三种方法分别采用5、3、5个单指标,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高,在指标值获取手段和计分标准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相比较而言,Q分级与其他三种方法差异较大。不过,即便前三种方法之间存在良好相似性,但彼此之间的差别仍然造成现实中各自方法独立应用,当某个工程中需要获得两种及以上方法的结果时,实践中采用了两种工作方式:其一是独立地采用多种分级方法,优点是能够很好地遵循方法要求,但存在重复工作的缺陷;其二是采用某一种熟悉的方法,然后利用其他工程建立的统计关系进行换算,优点是快捷、但难以保证换算结果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我国基础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多采用水电或BQ分类方法,对RMR等国际方法的应用经验相对不足,很多一带一路工程建设要求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如RMR分级方法,给我国相关参建单位技术人员造成实际困难。此外,我国多个行业都在推行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实现包括围岩质量分级在内的成果的三维数字化交付,因此也要求能够依托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完成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的多种围岩质量分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多种围岩质量分析重复工作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
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
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对象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
根据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对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对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包括水电、BQ和RMR,所述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包括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波速、岩体波速、地下水条件、节理面状态、RQD、节理线密度。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具体包括:
将水电、BQ、RMR三种分级方法的共13个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合并为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其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三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都采用的指标,但水电和BQ方法中描述为岩石饱和强度、在RMR中描述为岩石天然强度,岩石饱和强度、岩石天然强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合并为1个指标;将BQ方法中的岩体完整性分为岩石波速和岩体波速。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具体包括:
对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中的每个指标在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的计分分级标准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
对于在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相同的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形成满足不同方法要求的统一计分分级标准;
对于不能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的指标,基于同一指标在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按应用场景的差别建立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对于不能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的指标,基于同一指标在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按应用场景的差别建立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针对水电和RMR方法中都采用的节理面状态指标,基于节理面状态在这两种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数据库中按应用场景的差别提供两种可切换的方式:1)按水电13级标准进行编录,建立RMR中节理面状态指标5级标准与水电13级之间的关系,将水电13级标准转换为RMR的5级标准;2)按照RMR的张开度、起伏度、充填度、连通率、粗糙度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建立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求和以后与水电节理面状态13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这5个细分指标转换为水电的13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通过数据库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具体包括:
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将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作为对应关键字段的固定字典值;
以勘探、物探和试验的数据采集手段作为数据库对象进行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管理;
采用数据采集手段获得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的记录值,进行数据库表单和关键字段设计,关键字段的取值标准为对应的固定字典值。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各种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具体包括:
当仅采用数据库技术时,围岩质量分级沿钻孔或平硐以一定的间隔进行,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计分求和获得各分级方法相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以所述分级结果作为样本进行三维空间处理,获得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对应的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当借助数据库技术和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时,将数据库的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作为样本进行三维空间处理,对三维空间处理后的单指标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获得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对应的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所述三维空间处理为空间插值处理,空间插值处理的算法包括克里金插值算法或离散光滑插值算法、距离反比插值算法。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综合指标建立模块:用于分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
计分标准统一模块:用于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
数据库管理模块:用于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对象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
围岩质量分级模块:用于根据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对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对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
其中,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同时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尽可能的使用较少的指标数据即可同时完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基于勘探、物探、试验等常规手段完成数据采集、在小幅修改后即可同时获得水电、BQ和RMR三种围岩质量分级结果,各指标的计分标准仍然执行各方法的规定,能够既遵循各类方法的要求、不降低围岩质量分级准确度,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2)本发明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对每个字段在三种分级中的计分分级标准进行分析,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作为对应关键字段的字典值,通过数据库对象管理的方式来兼容三种分级方法的单指标计分的要求,提高围岩质量分级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效率。
3)本发明结合数据库、计算机三维处理技术实现围岩质量分级的数据处理过程,基于一套基础数据即可实现满足不同方法需求的多种围岩质量分级,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快速处理,帮助完成地下工程实践过程中智能感知开挖面周边围岩质量,可适用于矿山智能开采、水电站地下厂房智能建造等多种场景,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示意图;
图3为节理面状态的不同分级标准对照表;
图4为地下水条件的不同分级标准对照表;
图5为本发明的数据库中实现本发明的对象管理与实现方案;
图6为洞室群三维空间上RMR分级结果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分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
水电(HC)、BQ(国标)、RMR三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其中水电一般包括岩石饱和强度、岩体波速、岩石波速、节理面状态、地下水条件5个指标,其中岩体波速、岩石波速组成岩体完整性指标;BQ包括岩石饱和强度、岩体完整性、地下水条件3种指标;RMR包括岩石天然强度、RQD、节理线密度、节理面状态、地下水条件5个指标。
本发明将水电、BQ、RMR三种分级方法的共13个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合并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波速、岩体波速、地下水条件、节理面状态、RQD、节理线密度共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即分别从水电、BQ、RMR三种分级方法的共13个指标中分别提取水电、BQ、RMR分级方法的最大公约数指标,最后合并得到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
其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三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都采用的指标,但在水电和BQ方法中描述为岩石饱和强度、在RMR中描述为岩石天然强度,将岩石饱和强度、岩石天然强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合并为1个指标;将BQ方法中的岩体完整性分为岩石波速和岩体波速。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示意图。由于不同分级法采用的指标获取手段不同,本发明通过最大公约数合并得到的这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通过常用的勘探、物探和试验手段即可全部获得,可简化数据获取手段和数据获取量,其中地下水条件、节理面状态、RQD、节理线密度可通过勘探获得,岩体波速可通过物探获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波速可通过试验获得。
S2、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
分别对每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建立计分分级标准,当其中一个指标被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使用时,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或建立对应关系后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各指标的计分标准仍然执行各方法的规定。
具体的,对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中的每个指标在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的计分分级标准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
对于在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相同的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形成满足不同方法要求的统一计分分级标准;
对于不能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的指标,基于同一指标在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按应用场景的差别建立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水电和RMR方法中都采用的节理面状态指标为代表,基于节理面状态在这两种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数据库中按应用场景的差别提供两种可切换的方式:1)按水电13级标准进行编录,建立RMR中节理面状态指标5级标准与水电13级之间的关系,将水电13级标准转换为RMR的5级标准;2)按照RMR的张开度、起伏度、充填度、连通率、粗糙度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建立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求和以后与水电节理面状态13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求和以后转换为水电的13级标准。
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3为节理面状态的不同分级标准对照表,节理面状态描述视应用场景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面向国内技术人员水电分级中的13级计分分级标准时,建立RMR中节理面状态指标5级标准与13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基于国内水电分级工作流程获得满足国际上RMR分级的相关结果。面向海外市场使用RMR为主要分级方法时,分别按照张开度、粗糙度、蚀变程度、连通性、起伏度5个细分指标计分,建立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求和以后与水电节理面状态13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基于国际上RMR分级的基础数据获得满足国内水电分级的相关结果。
请参阅图4,图4为地下水条件的不同分级标准对照表,地下水条件描述视应用场景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面向国内市场使用BQ分级和国内水电分级为主要方法时,按照水量和水压2个细分指标计分,建立这2个细分指标计分求和以后与国际RMR地下水条件5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基于国内水电分级的基础数据获得满足国际上RMR分级的相关结果;面向国际RMR分级中的5级标准时,建立BQ分级3级标准和国内水电3级标准与5级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基于国际上RMR分级工作流程获得满足BQ分级以及国内水电分级的相关结果。
S3、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对象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
将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将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作为对应关键字段的固定字典值。具体的,将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其中,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天然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在数据库中是两个独立字段,本发明中简要地描述为一个指标。
以勘探、物探和试验等数据采集手段作为数据库对象进行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管理,如图2所示。
采用勘探、物探和试验等数据采集手段获得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的记录值,进行数据库表单和关键字段设计,取值标准为相应关键字段对应的固定字典值。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的数据库中实现本发明的字段管理与实现方案。在数据库中将这7个字段通过勘探(钻孔和平硐)、物探、试验等代表采集手段作为数据库对象进行管理,当数据库中记录了这7个字段的字段值以后,即具备了实现一套基础数据完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条件。
本发明对所确定的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分析在每一种分级方法中的计分分级标准,通过“最大公约数原则”和必要的技术处理建立同时满足三种方法要求的单指标计分分级标准,其结果为数据库设计时对应关键字段的固定字典值,该分级形式的固定字典值能够兼容水电、BQ、RMR三种分级方法的单指标计分要求。
S4、根据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对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对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基于数据库中基础数据的围岩质量分级可以借助不同技术、以不同的方式实现。
首先根据水电、BQ、RMR三种方法所包含的单指标,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相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
当仅采用数据库技术时,围岩质量分级沿钻孔或平硐以一定的间隔进行,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计分求和获得各分级方法相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以所述分级结果作为样本进行三维空间处理,获得指定分级方法对应的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当借助数据库技术和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时,将数据库的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作为样本进行三维空间处理,对三维空间处理后的单指标按照指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获得指定分级方法对应的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所述三维空间处理均为空间插值处理,空间插值处理的算法包括克里金插值算法或离散光滑插值算法、距离反比插值算法。
以某一场景下基于数据库中基础数据进行围岩质量分级为例,完成数据库开发以后,借助三维空间处理技术可得到对应的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其中的数据采集按照水电工作流程进行,在数据库中沿钻孔和平硐进行单指标数据采集并按照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存储。然后读取数据库中的所有字段值,将地质单元体从钻孔平硐插值到三维空间;在三维空间按照RMR方法选择其中5个指标,按照RMR方法的计分标准进行单项指标计分,并按地质单元提从钻孔平硐插值到三维空间,完成插值以后再求和,将分级结果映射到建筑物,获得三维空间上RMR的分布,图6为洞室群三维空间上RMR分级结果的分布示意图。实现按照水电工程流程采集的一套基础数据完成满足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RMR分级。同理,也可以选择水电或BQ分类方法,进行相似操作获得水电和BQ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实现基于一套单指标基础数据的多种围岩质量分级。
本发明按照任选的水电、BQ、RMR分级方法访问数据库中记录的相应字段值、再按照相应的计分标准和求和,因此,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选择的单指标、以及每个单指标的计分完全服从各方法的要求。与执行单一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相比,其差别可能出现在某些指标分级(如节理面状态)的判断过程,与现实中各单指标值的随机性和取值过程的误差相比,这种差别不会影响到分级结果的可靠性。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综合指标建立模块:用于分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
计分标准统一模块:用于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
数据库管理模块:用于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
围岩质量分级模块:用于根据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对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对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以上系统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是一一对应的,系统实施例简述之处请参阅方法实施例即可。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本发明前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所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包括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BQ和RMR,所述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包括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波速、岩体波速、地下水条件、节理面状态、RQD、节理线密度;
所述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具体包括:
将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BQ、RMR三种分级方法的共13个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合并为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其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三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都采用的指标,但在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和BQ方法中描述为岩石饱和强度、在RMR中描述为岩石天然强度,将岩石饱和强度、岩石天然强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合并为1个指标;将BQ方法中的岩体完整性分为岩石波速和岩体波速;
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具体包括:
对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中的每个指标在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的计分分级标准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
对于在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相同的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形成满足不同方法要求的统一计分分级标准;
对于不能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的指标,基于同一指标在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按应用场景的差别建立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对象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
根据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对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对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不能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的指标,基于同一指标在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按应用场景的差别建立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针对水电和RMR方法中都采用的节理面状态指标,基于节理面状态在这两种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数据库中按应用场景的差别提供两种可切换的方式:1)按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13级标准进行编录,建立RMR中节理面状态指标5级标准与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13级之间的关系,将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13级标准转换为RMR的5级标准;2)按照RMR的张开度、起伏度、充填度、连通率、粗糙度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建立这5个细分指标计分求和以后与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节理面状态13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这5个细分指标转换为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13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具体包括:
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将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作为对应关键字段的固定字典值;
以勘探、物探和试验三种数据采集手段作为数据库对象进行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管理;
采用数据采集手段获得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的记录值,进行数据库表单和关键字段设计,字段的取值标准为对应的固定字典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对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具体包括:
当仅采用数据库技术时,围岩质量分级沿钻孔或平硐按照预设的间隔进行,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计分求和获得各分级方法相应的围岩质量分级结果,以所述分级结果作为样本进行三维空间处理,获得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对应的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当借助数据库技术和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时,将数据库的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作为样本进行三维空间处理,对三维空间处理后的单指标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获得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对应的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所述三维空间处理为空间插值处理,空间插值处理的算法包括克里金插值算法或离散光滑插值算法、距离反比插值算法。
5.一种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综合指标建立模块:用于分析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所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包括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BQ和RMR,所述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包括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波速、岩体波速、地下水条件、节理面状态、RQD、节理线密度;所述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同时满足多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的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具体用于:
将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BQ、RMR三种分级方法的共13个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合并为7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其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三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都采用的指标,但在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和BQ方法中描述为岩石饱和强度、在RMR中描述为岩石天然强度,将岩石饱和强度、岩石天然强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合并为1个指标;将BQ方法中的岩体完整性分为岩石波速和岩体波速;
计分标准统一模块:用于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对各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分别建立统一的计分分级标准;计分标准统一模块具体用于:
对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中的每个指标在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的计分分级标准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对于在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相同的指标,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形成满足不同方法要求的统一计分分级标准;对于不能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进行合并的指标,基于同一指标在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中计分分级标准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工程意义在按应用场景的差别建立不同围岩质量分级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管理模块:用于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作为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段,通过数据库对象管理多个综合性分类指标及对应的计分分级标准;
围岩质量分级模块:用于根据各种围岩质量分级方法所采用的单指标,分别从数据库相应的表单中读取所对应的关键字段的字段值,分别按照选定的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计分求和及三维空间处理,获得各种围岩质量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
其中,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69681.9A 2022-02-24 2022-02-24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240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9681.9A CN114240262B (zh) 2022-02-24 2022-02-24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9681.9A CN114240262B (zh) 2022-02-24 2022-02-24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0262A CN114240262A (zh) 2022-03-25
CN114240262B true CN114240262B (zh) 2022-05-13

Family

ID=8074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9681.9A Active CN114240262B (zh) 2022-02-24 2022-02-24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0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4555B (zh) * 2022-04-28 2022-07-19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多行业、多地区规范的勘察数据入库方法及系统
CN115859145B (zh) * 2022-11-18 2024-02-20 昆山广联发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梯物联网的故障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0036A (zh) * 2020-11-10 2021-02-05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圈闭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目标废弃矿井优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9483A (zh) * 2019-09-29 2019-12-2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的隧洞围岩等级动态变更与决策方法
CN111325482B (zh) * 2020-03-17 2022-09-06 中铁(天津)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地下洞库的围岩快速分级方法
CN112364406A (zh) * 2020-10-26 2021-02-12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巷道掘进爆破参数智能设计与三维可视化方法
CN112365054A (zh) * 2020-11-12 2021-02-1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深井巷道围岩综合分级预测方法
CN113295850A (zh) * 2021-05-24 2021-08-24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隧道围岩定量快速分级方法与装置
CN113688446B (zh) * 2021-07-12 2023-09-15 南通大学 一种围岩判别分级方法
CN113962003A (zh) * 2021-10-25 2022-01-2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围岩大变形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0036A (zh) * 2020-11-10 2021-02-05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圈闭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目标废弃矿井优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0262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40262B (zh) 基于一套单指标数据实现多种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25772B (zh) 一种具有多维信息的海量数据查询方法
CN101493528B (zh) 海量地震三维可视化显示方法
CN114238488B (zh) 一种多专业数字化成果集成与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2609982B (zh) 空间地质数据非结构化模式的拓扑发现方法
CN109558393A (zh) 一种数据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2077B (zh) 一种基于数据中台技术的智能运维系统
CN103605159A (zh) 一种并行压缩海量地震数据的方法
CN10650381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CN113947000B (zh) 地下洞室围岩复杂块体建模与稳定分析一体化方法
CN110349262A (zh) 一种基于bim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3254517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服务提供方法
CN106815320B (zh) 基于拓展三维直方图的调研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1930725A (zh) 一种配用电数据压缩、融合方法及装置
Danovaro et al. Multiresolution tetrahedral meshes: an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CN108491482B (zh) 一种顾及邻近度关系的地质图动态综合方法及系统
CN115375867A (zh) 利用网格模型计算地热资源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664758A (zh) 一种基于断层面的四面体网格自适应分级细化方法
Shi et al. Isosurface extraction and spatial filtering using persistent octree (POT)
Xiang et al. The research of Data Integration and Business Intelligent based on drilling big data
CN107230176B (zh) 一种基于包络线图分析的历史资源点关联度评价方法
CN107730586A (zh) 一种地层建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49265A (zh) 一种四面体拓扑网格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Gang et al. Research on spatial index structure of massive point clouds based on hybrid tree
CN112112638B (zh) 一种用于创建测井数据分析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