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7719A -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7719A
CN114237719A CN202010943558.9A CN202010943558A CN114237719A CN 114237719 A CN114237719 A CN 114237719A CN 202010943558 A CN202010943558 A CN 202010943558A CN 114237719 A CN114237719 A CN 114237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flash
flash disk
newly connected
disk
ali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3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7719B (zh
Inventor
王新宇
林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3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7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7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 G06F9/4413Plug-and-play [PnP]
    • G06F9/4415Self describing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U盘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若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并将其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以及,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并显示。本公开实施例在用户需要弹出U盘时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出哪个U盘是所需弹出U盘,以免弹错U盘,相比于现有常规操作方式,操作更简单,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盘识别方法、一种U盘识别装置、一种计算机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U盘(USB flash disk),业内也将其称之为优盘,全称为USB闪存驱动器。它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须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使得U盘内的资料可与电脑进行交换。
当U盘连接到电脑的USB接口后,如果用户曾给U盘重命名,则电脑的界面会显示U盘的盘符和名字,可将该名字称为“本名”,本名是U盘自身的属性,即使U盘连接到不同电脑上,其本名都不变;如果用户未曾给U盘重命名,则电脑的界面仅显示给U盘分配的盘符,例如(E:)、(F:)、(H:)等。
如果电脑只连接一个U盘,则不存在U盘识别问题;而如果电脑连接有两个或以上U盘,则存在重名的可能性,例如,两个U盘的本名均为“U盘3”,用户就无法根据U盘的本名来判断哪个U盘对应存储哪些资料,即使两个本名相同的U盘的盘符不同,可以起到区分两个U盘的作用,但用户仍然无法根据盘符来判断哪个U盘对应存储哪些资料,这就给用户弹出U盘带来了困扰,因为用户无法根据U盘的本名/盘符掌握U盘与其内存储资料的对应关系,那么用户想要弹出所需的U盘,就只能采用下述常规操作方式:
1)显示桌面;
2)点击“计算机/我的电脑”;
3)打开一个U盘查看其内存储的内容,并确认该U盘是否为需要弹出的U盘,若不是需要弹出的U盘,则继续打开下一个U盘查看,直至找到需要弹出的U盘,并记住其盘符;
4)点击windows下方任务栏右边的“弹出优盘”,选择之前记住的U盘的盘符进行弹出操作,从而弹出所需的U盘。
可以看出,在电脑连接有两个或以上U盘且有重名的情况下,用户想要弹出所需U盘的操作很麻烦,用户体验差。
因此,提出一种即使U盘有重名也能快速识别出哪个U盘是所需弹出U盘的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U盘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
若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并将其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以及,
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并显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U盘识别装置,所述系统包括:
比较模块,其设置为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
输入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存储模块,其设置为存储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更名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以及,
显示模块,其设置为显示经所述更名模块修改后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U盘识别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U盘识别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盘识别方法,先判断U盘是否重名,以及在U盘重名时接收用户输入的别名,再将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并显示,便于用户掌握每个U盘与其内存储资料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用户需要弹出U盘时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出哪个U盘是所需弹出U盘,以免弹错U盘,相比于现有常规操作方式,操作更简单,用户体验好。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盘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U盘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盘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公开中对于U盘的名字,涉及本名、别名和当前名三个概念。
其中,U盘的本名是U盘自身的属性,存储于U盘内;当U盘插到不同的电脑上时,其本名不变,用户可通过简单的“重命名”的操作就能改变U盘的本名。
U盘的别名不是U盘自身的属性,并不存储于U盘内,而是存储于为其起名的电脑中;对于同一个U盘,每台电脑可以为其起不同的别名,即每台电脑可以分别存储独立的别名,例如,如果U盘仅在A电脑上起了别名,那么U盘插入B电脑上就不会有别名。用户无法通过简单的“重命名”的操作来修改U盘的别名,其具体修改方法详见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U盘的当前名指的是U盘插入电脑后显示的名字,因此判断两个U盘是否重名是通过二者的当前名是否一致来判断的。具体地,若U盘有别名,则其当前名为别名;若U盘没有别名,则其当前名为本名;若U盘也没有本名,则其当前名为盘符,如(E:)、(F:)、(H:)等,下面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U盘的ID(IDentity的缩写,即身份标识号码):每个U盘均拥有唯一的ID,用以表明其身份,类似于每个网卡拥有唯一的mac地址。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盘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至S103。
S101.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若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则执行步骤S102;若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无重合,则执行步骤S104;
S102.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并将其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
S103.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并显示;
S104.显示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其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为电脑。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U盘重名时可对重名的U盘修改名称并存储在电脑中,以便用户区分不同U盘,并掌握不同U盘分别与其内存储资料的对应关系,这样用户在需要弹出U盘时只需点击一次“弹出U盘”就能弹出所需U盘,而不会弹错U盘;而且,由于修改后的名字(即别名)已存储于电脑中,下次该U盘再次插入同一台电脑时,U盘仍会显示前述修改后的名字,无需用户重复改名操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1中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105和S106。
S105.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若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即别名不为空),则执行步骤S106;
S106.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别名。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电脑中存储有U盘的别名时,则U盘当前名为其别名。而将U盘的ID与其别名对应后存储,便于查找U盘的别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5检测出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时,还包括如下步骤S107至S109。
S107.判断所述新连接的U盘是否有本名,其中U盘的本名存储于U盘中,若所述新连接的U盘有本名,则执行步骤S108;若所述新连接的U盘没有本名,则执行步骤S109;
S108.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本名;
S109.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盘符,如(E:)、(F:)、(H:)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若电脑中并未存储U盘的别名,则U盘的当前名为其本名;若U盘连本名都没有,则U盘的当前名为其盘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5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110至S111。
S110.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新连接的U盘的ID,若存储有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则执行步骤S105;若未存储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则执行步骤S111;
S111.获取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并保存,且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为空,然后执行步骤S107。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次插入电脑的U盘,电脑中尚未存储其ID,则需要先获取U盘的ID并保存,此时与U盘的ID对应的U盘的别名为空。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1与S10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S112和S113。
S112.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若用户选择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执行步骤S102;若用户选择不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执行步骤S113;
S113.显示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的情况下,先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改名,只有在用户同意改名时,才进行后续改名步骤,否则不予改名,仍然显示U盘现有的当前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之后,以及将其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114:
S114.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是否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若不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则执行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用户同意改名并输入新名字后,仍需判断新输入的名字是否与其他U盘的当前名重合,只有在新输入的名字不与其他U盘的当前名重合的情况下,才存储新输入的名字,以及将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新输入的名字并显示。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4判断为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时,还包括如下步骤S115至S117。
S115.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若用户选择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执行步骤S116;若用户选择不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执行步骤S117;
S116.继续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然后返回步骤S114;
S117.显示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用户新输入的名字仍然与其他U盘的当前名重合,那么就继续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改名,如果用户同意改名,则继续接收用户新输入的名字,然后继续判断新输入的名字是否与其他U盘的当前名重合,直至新输入的名字不与其他U盘的当前名重合时,才存储新输入的名字,以及将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新输入的名字并显示;如果用户不同意改名,则不予改名,仍然显示U盘现有的当前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包括如下步骤S1021至S1023。
S1021.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若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执行步骤S1022;若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执行步骤S1023;
S1022.将已存储的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更新为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S1023.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后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U盘的别名后,若电脑中已经存储有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更新其别名;若电脑中未存储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将用户输入的U盘的别名与其ID对应存储,以便下次使用时查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U盘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1至S216。
S201.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新连接的U盘的ID,若存储有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则执行步骤S203;若未存储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则执行步骤S202;
S202.获取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并保存,且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为空,然后执行步骤S205;
S203.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若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执行步骤S204;若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执行步骤S205;
S204.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别名,然后执行步骤S208;
S205.判断所述新连接的U盘是否有本名,若所述新连接的U盘有本名,则执行步骤S206;若所述新连接的U盘没有本名,则执行步骤S207;
S206.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本名,然后执行步骤S208;
S207.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盘符,然后执行步骤S208;
S208.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若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则执行步骤S209;若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无重合,则执行步骤S210;
S209.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若用户选择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执行步骤S211;若用户选择不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执行步骤S210;
S210.显示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结束当前流程;
S211.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然后执行步骤S212;
S212.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是否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若不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则执行步骤S213;若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则返回步骤S209;
S213.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若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执行步骤S214;若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执行步骤S215;
S214.将已存储的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更新为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然后执行步骤S216;
S215.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后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然后执行步骤S216;
S216.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已存储的别名并显示,结束当前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不论U盘是否重名,操作系统都能通过盘符进行区分,但是用户是通过U盘的名字(即当前名)来区分U盘的,如果出现U盘重名的情况,用户就无法仅通过U盘的盘符来判断哪个U盘是自己想要弹出的U盘,只能通过现有常规操作方式(详见背景技术)来识别U盘,操作麻烦,用户体验差,而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上述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实际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盘识别方法,先判断U盘是否重名,以及在U盘重名时接收用户输入的别名,再将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并显示,便于用户掌握每个U盘与其内存储资料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用户需要弹出U盘时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出哪个U盘是所需弹出U盘,以免弹错U盘,相比于现有常规操作方式,操作更简单,用户体验好。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盘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3(即计算机设备)包括:比较模块301、输入模块302、存储模块303、更名模块304和显示模块305。
其中,比较模块301设置为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输入模块302设置为在所述比较模块301的比较结果为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存储模块303设置为存储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更名模块304设置为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显示模块305设置为显示经所述更名模块304修改后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还包括:检测模块306和设置模块307。
检测模块306设置为,在比较模块301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之前,检测存储模块303中是否存储有与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设置模块307设置为,在检测模块306检测出存储模块303中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时,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别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308。
第一判断模块308设置为,在检测模块306检测出存储模块303中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时,判断所述新连接的U盘是否有本名,其中U盘的本名存储于U盘中。设置模块307还设置为,在第一判断模块308判断为所述新连接的U盘有本名时,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本名;以及在第一判断模块308判断为所述新连接的U盘没有本名时,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盘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还包括:获取模块309。
检测模块306还设置为,检测存储模块303中是否存储有新连接的U盘的ID,若存储有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则继续检测存储模块303中是否存储有与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获取模块309设置为,在检测模块306检测出存储模块303中未存储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时,获取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存储模块303还设置为,在其内增加一条数据,以存储获取模块309获取到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并且其中关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为空。
可见,存储模块303用于存储U盘的ID及U盘的别名这两个字段。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还包括:询问模块310。
询问模块310设置为,在比较模块301的比较结果为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时,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输入模块302具体设置为,在询问模块310的询问结果为用户选择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时,再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311。
第二判断模块311设置为,在输入模块302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是否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存储模块303还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311判断为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不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时,存储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询问模块310还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311判断为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时,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输入模块302还设置为,在询问模块310的询问结果为用户选择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时,继续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然后第二判断模块311继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是否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如此循环操作,直至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不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且存储模块303存储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不与之前连接的U盘重合的别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306还设置为,检测存储模块303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存储模块303还设置为,在检测模块306检测出其内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时,将已存储的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更新为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以及在检测模块306检测出其内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时,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后进行存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盘识别装置(即计算机设备),先判断U盘是否重名,以及在U盘重名时接收用户输入的别名,再将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并显示,便于用户掌握每个U盘与其内存储资料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用户需要弹出U盘时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出哪个U盘是所需弹出U盘,以免弹错U盘,相比于现有常规操作方式,操作更简单,用户体验好。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计算机设备4包括存储器41和处理器42,所述存储器4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42运行所述存储器4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42执行前述U盘识别方法。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U盘识别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U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
若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并将其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以及,
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之前,还包括:
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
若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别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判断所述新连接的U盘是否有本名,其中U盘的本名存储于U盘中;
若所述新连接的U盘有本名,则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本名;
若所述新连接的U盘没有本名,则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设置为其盘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之前,还包括:
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新连接的U盘的ID;
若存储有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则执行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的步骤;
若未存储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则获取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并保存,且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为空,然后执行判断所述新连接的U盘是否有本名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之后,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之前,还包括:
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若用户选择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执行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之后,以及将其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之前,还包括:
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是否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
若不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则执行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则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若用户选择需要修改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则继续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然后返回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是否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重合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包括:
检测当前计算机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
若存储有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将已存储的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更新为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若未存储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的别名,则将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与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ID对应后存储于当前计算机设备中。
9.一种U盘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模块,其设置为当用户将U盘连接至当前计算机设备后,逐一比较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是否重合;
输入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新连接的U盘与之前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有重合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存储模块,其设置为存储用户输入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别名;
更名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修改为其别名;以及,
显示模块,其设置为显示经所述更名模块修改后的所述新连接的U盘的当前名。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U盘识别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U盘识别方法。
CN202010943558.9A 2020-09-09 2020-09-09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37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3558.9A CN114237719B (zh) 2020-09-09 2020-09-09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3558.9A CN114237719B (zh) 2020-09-09 2020-09-09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7719A true CN114237719A (zh) 2022-03-25
CN114237719B CN114237719B (zh) 2023-11-28

Family

ID=8074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3558.9A Active CN114237719B (zh) 2020-09-09 2020-09-09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771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595A (zh) * 2007-03-09 2008-09-10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Unix环境下的系统恢复方法
CN102147779A (zh) * 2011-04-07 2011-08-10 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外设处理装置及usb外设的处理方法
CN102479055A (zh) * 2010-11-26 2012-05-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其识别可移动存储设备的方法
CN102541763A (zh) * 2010-12-27 2012-07-04 广州市国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所存储文件被非授权复制的u盘
CN102930216A (zh) * 2012-09-19 2013-02-13 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u盘的加密文件管理方法
CN103200293A (zh) * 2013-03-05 2013-07-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入通讯录文件过程中自动合并重名联系人的方法
CN103593310A (zh) * 2013-11-19 2014-02-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标识外接存储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60215A (zh) * 2015-11-04 2016-01-20 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盘升级车载行车记录仪终端的方法
CN107741827A (zh) * 2017-09-08 2018-02-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Linux磁盘乱序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67366A (zh) * 2017-12-22 2018-04-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管理方法、u盘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27580A (zh) * 2018-01-08 2018-08-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配置对命名重复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和智能设备
KR20180106339A (ko) * 2017-03-20 2018-10-01 김대현 Usb 리딩이 가능한 외장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CN111625193A (zh) * 2020-05-22 2020-09-0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别名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595A (zh) * 2007-03-09 2008-09-10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Unix环境下的系统恢复方法
CN102479055A (zh) * 2010-11-26 2012-05-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其识别可移动存储设备的方法
CN102541763A (zh) * 2010-12-27 2012-07-04 广州市国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所存储文件被非授权复制的u盘
CN102147779A (zh) * 2011-04-07 2011-08-10 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外设处理装置及usb外设的处理方法
CN102930216A (zh) * 2012-09-19 2013-02-13 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u盘的加密文件管理方法
CN103200293A (zh) * 2013-03-05 2013-07-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入通讯录文件过程中自动合并重名联系人的方法
CN103593310A (zh) * 2013-11-19 2014-02-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标识外接存储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60215A (zh) * 2015-11-04 2016-01-20 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盘升级车载行车记录仪终端的方法
KR20180106339A (ko) * 2017-03-20 2018-10-01 김대현 Usb 리딩이 가능한 외장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CN107741827A (zh) * 2017-09-08 2018-02-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Linux磁盘乱序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67366A (zh) * 2017-12-22 2018-04-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管理方法、u盘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27580A (zh) * 2018-01-08 2018-08-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配置对命名重复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和智能设备
CN111625193A (zh) * 2020-05-22 2020-09-0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别名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注册;: "让Vista只识别指定的USB存储设备", 网络与信息, no. 09, pages 5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7719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6582B2 (en) Identifying a cable with a connection location
US7685322B2 (en) Port number emulation for wireless USB connections
CN107203409B (zh) 一种usb重定向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469717A (zh) 短信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726776B (zh) 一种车联网设备的网络拨号参数自动识别方法
CN111782683A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查询方法、装置及云端设备
CN114387966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14523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of mobile terminal
CN114237719B (zh) U盘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86575A (zh) 识别窜货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32752B (zh) 多媒体数据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32337A (zh) 短信分类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06020915B (zh) 驱动程序安装方法及装置
US6865603B2 (en) Correcting for network address changes
CN112306040A (zh) 车辆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服务器
CN116010347A (zh) 资源更新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2671B (zh) 总线适配器与通道绑定配置方法、映射管理器及连接系统
CN108718333A (zh) 同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92765B (zh) 智能驱动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72991A (zh)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886302A (zh) 应用设备的串口号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44517B (zh) 一种通讯录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07256170B (zh) 用于终端设备的激活输入法设置项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15175A (zh) 云服务产品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1090A (zh) 车辆技术法规标准比对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