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4042B -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4042B
CN114234042B CN202111451489.0A CN202111451489A CN114234042B CN 114234042 B CN114234042 B CN 114234042B CN 202111451489 A CN202111451489 A CN 202111451489A CN 114234042 B CN114234042 B CN 114234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oxygen
oxygen cylinder
block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14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4042A (zh
Inventor
曹莉莉
王成
乔金
覃烈文
谢冬山
赵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ngjie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ngjie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ngjie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ngjie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14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4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4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4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4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4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8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vessels
    • F17C13/084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vessels for small-sized storage vessels, e.g. compressed gas cylinders or bottles, disposable gas vessels, vessels adapted for automotive u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70/00Applications
    • F17C2270/02Application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属于应急救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氧气瓶、面罩、气压计、背板、支架,所述背板与支架之间设置有滑轮机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速换机构,装置通过滑轮机构以及背板与支架间的滑动削弱氧气瓶对人体的冲击和压迫,通过动滑轮省力的作用改善人体腰部的着力情况,实现减轻负担的效果,利用速换机构的夹持组件以及压板组件相互配合,利用弹簧力以及高筋带待拉力,使两个组件均可以满足对不同尺寸的氧气瓶进行夹持,需要对装夹的氧气瓶进行拆下时,只需要将复位滑杆向上推动,使两个后夹块以及两个前夹块依次打开,将氧气瓶顶出,实现在紧急状态下快速更换氧气瓶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的自然灾害以及人工事故总是频频发生,严重地威胁到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和民间逐渐重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一种多发性灾害,每年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火灾中逃生最重要的是用对方式方法,其次选择合适的逃生装备可以大大增加获救的概率。
火灾发生时,空气中的氧气十分地稀薄,同时空气中还参杂有浓烟等有害气体,为逃生或是参与救援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在特殊的制备化工品的工厂中,一旦化学品泄露产生生化灾害,对工人的身体产生毒害,若是缺乏相关的救援设备,往往导致人员窒息无法抢救的悲剧,充足的氧气供给成为了救援的第一需求,为了保障氧气的充足进给需要随身携带氧气瓶,然而氧气瓶十分地笨重,随身携带氧气瓶反而导致移动不便,甚至浪费逃生的力量,因此需要对氧气瓶做出改进,以使之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包括氧气瓶,所述氧气瓶上设有气瓶开关,所述气瓶开关处连接有面罩、气压计,氧气瓶装置包括背板、支架,所述背板与支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滑轮机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速换机构,所述速换机构用以夹持氧气瓶,所述氧气瓶通过面罩向人体供氧,装置通过滑轮机构以及背板与支架间的滑动减轻氧气瓶对人体的负担,速换机构不仅满足在紧急状态下快速更换氧气瓶的作用,更能夹持牢固不同大小的氧气瓶。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上至少设置有一条滑轨,所述支架靠近背板的一端至少设置有一块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与滑轨相配合,所述支架通过T型滑块与背板滑动连接,人在步行时,人体会随着步幅上下浮动,当身上背有负载时,负载会因为惯性上下运动,因为步幅的频率与负载运动的频率有一定的迟后,长时间的负载冲击给人体带来压迫,背板以及背板上的滑轨一直随着人体的运动而移动,T型滑块在滑轨内滑动,支架随着T型滑块同步移动,氧气瓶安装在支架上,背板上的构件与人体构成一个运动系统,支架上的构件(包括负载)组成一个运动的系统,两个运动的系统脱离联系,负载的惯性转化在上滑轨上滑动的势能,削弱负载对人体的冲击和压迫。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轮机构包括两个定滑轮以及一个双联动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分别转动安装在背板的上端及下端,所述双联动滑轮设置在支架的中部,双联动滑轮通过两根弹力绳分别与两个定滑轮绳索连接,每根所述弹力绳的一端均固定在背板上,一根弹力绳先绕过双联动滑轮的下方,再从背板上端的定滑轮上绕过,另一根弹力绳先绕过双联动滑轮的上方,再从背板下端的定滑轮上绕过,两根所述弹力绳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两根弹力绳相互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钢丝索,钢丝索缠绕到钢丝轮上,每个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因此负载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受到两个弹力绳拉力的影响,使支架通过双联动滑轮保持在上下两个定滑轮之间的滑轨上滑动,整个负载的重量施加到背板上,通过钢丝索拉动的力约为整个负载装置的一半,当人背上整个氧气瓶装置后,由于钢丝轮靠近人体腰部,通过动滑轮的转换,使人体腰部的着力得到改善。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撞板,所述支架上对应撞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推块,所述撞板与背板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撞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悬臂;
背板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外壳体,所述悬臂的一端伸入外壳体中,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上转动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上设置有钢丝轮,所述钢丝索的一端缠绕在钢丝轮上,所述悬臂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处转动安装有楔块,空腔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楔块连接,所述楔块推动棘轮旋转,氧气瓶在使用的过程中,瓶内的氧气逐渐消耗,氧气瓶的重量变轻,由于氧气瓶在使用前后的重量差异较大,在氧气瓶内充满液氧时,弹力绳通过钢丝索的拉力保持较紧的张力,以控制支架在背板上下滑移的幅度,随着氧气的使用,氧气瓶的质量变化,旋转阻尼器也在缓慢地旋转,通过钢丝轮放出钢丝索,逐渐放松弹力绳,以适应氧气瓶的重量变化,保持支架在背板上下滑移的幅度保持不变,若旋转阻尼器将钢丝索放出得太多,导致支架上下滑动的范围变大,对人体的腰部着力点以及肩部着力点造成冲击时,支架上端顶推块撞到撞板,撞板带动悬臂移动,悬臂上的楔块推动棘轮使其旋转,继而利用钢丝轮收卷钢丝索,再次拉紧弹力绳,通过装置自动调节支架在背板上的滑移幅度,使其一直保持在合适的运动范围内,避免负载对人体的肩部以及腰部造成冲击或压迫,起到减轻负担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下部设置有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用以支撑氧气瓶,两块挡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仅通过气瓶开关,所述速换机构包括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防止氧气瓶上下移动,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压板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滑块与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滑块弹簧,滑块上转动安装有压板,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与滑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压板呈L形,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推柱,所述推柱对上限位块进行顶推,在速换机构上安装氧气瓶前,滑块被上限位块抵住,压板一边的推柱也被上限位块顶起向外倾斜,当安装氧气瓶时,氧气瓶压下压板向外倾斜的一边,压板上的推柱将上限位块向内推,上限位块完全被抵入滑槽中后,上限位块解除对滑块的限制,滑块在滑块弹簧的顶推下,与压板向下运动,直到压板的另一个面抵制氧气瓶的底部,将氧气瓶夹持在压板与挡板之间,自动适应对不同长度的氧气瓶进行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速换机构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对不同大小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后夹块,两个所述后夹块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两个后夹块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前夹块,每个后夹块与前夹块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板,每个后夹块上开设有通槽;
所述支架点中部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短圆销,两个所述短圆销在两个后夹块的通槽内滑动,所述顶杆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簧,顶杆上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支架对应缺口的位置处转动安装有下限位块,所述下限位块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下限位块对缺口进行卡合;
所述顶杆上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设置有一根齿条,所述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带轮,所述带轮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夹持组件还包括两条高筋带,所述高筋带的一端与前夹块固定,高筋带穿过后夹块以及支架后与带轮固定,将氧气瓶安装在夹持组件上时,仅需要将氧气瓶在两个后夹块之间往下压,在氧气瓶将顶杆往后推,顶杆上的两处短圆销使两个后夹块沿着与支架上的固定处转动,同时顶杆上的齿条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使带轮进行转动,带轮在转动时收卷两条高筋带,高筋带的另一端拉动两个前夹块绕着后夹块旋转,时两个前夹块相互靠拢,两个前夹块的末端开设有相互配合的梳形槽,当顶杆推到下限位块嵌入顶杆上的缺口时,顶杆无法回移,由于高筋带具有韧性,两个后夹块以及两个前夹块能够保持夹紧氧气瓶,并实现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氧气瓶进行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复位滑杆,所述复位滑杆上有两处拨杆,所述滑块以及下限位块上对应拨杆的位置处设置有拨销,当需要对装夹的氧气瓶进行拆下时,将复位滑杆向上推动,复位滑杆上的一处拨杆推动滑块上的拨销,将滑块向上推,直到上限位块再次抵住滑块,同时复位滑杆上的另一处拨杆推动下限位块上的拨销,将下限位块抬起,顶杆受到弹簧的推顶向外侧移动,两个后夹块以及两个前夹块依次打开,弹簧板辅助前夹块复位,氧气瓶被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背带、腰束带,背板背对滑轨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个气囊,若干个所述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气囊内部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当人体背部发生弯曲时,人体的背部某处压迫一处气囊发生形变,气体通入其他的气囊当中,使气囊发生形变,与人体背部保持贴合,同时气囊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以减少装置背负时对人体背部的压迫,提高背负时时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T型滑块与滑轨相配合,使支架在背板上滑动,使人体与负载两个运动的系统脱离联系,负载的惯性转化在上滑轨上滑动的势能,削弱负载对人体的冲击和压迫,每个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负载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受到两个弹力绳拉力的影响,使支架通过双联动滑轮保持在定滑轮之间的滑轨上滑动,整个负载的重量施加到背板上,通过钢丝索拉动的力约为整个负载装置的一半,钢丝轮靠近人体腰部,通过动滑轮的转换,使人体腰部的着力得到改善。
2、利用速换机构的夹持组件以及压板组件相互配合,利用弹簧力以及高筋带待拉力,使两个组件均可以满足对不同尺寸的氧气瓶进行夹持,需要对装夹的氧气瓶进行拆下时,将复位滑杆向上推动,复位滑杆上的一处拨杆推动滑块上的拨销,复位滑杆上的另一处拨杆推动下限位块上的拨销,两个后夹块以及两个前夹块依次打开,氧气瓶被顶出,实现在紧急状态下快速更换氧气瓶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氧气瓶的安装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氧气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夹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复位滑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板与支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滑轮组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外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瓶;2、面罩;3、气压计;4、气瓶开关;5、背带;6、腰束带;7、背板;8、滑轨;9、气囊;10、T型滑块;11、支架;12、后夹块;13、前夹块;14、弹簧板;15、顶杆;16、齿轮;17、带轮;18、高筋带;19、压板;20、滑块;21、滑块弹簧;221、上限位块;222、下限位块;23、复位滑杆;241、第一定轮;242、第二定轮;243、第三定轮;244、第四定轮;251、第一动轮;252、第二动轮;26、弹力绳;27、撞板;28、悬臂;29、钢丝索;30、外壳体;31、楔块;32、棘轮;33、钢丝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包括氧气瓶1,氧气瓶1上设有气瓶开关4,气瓶开关4处连接有面罩2、气压计3,氧气瓶装置还包括背板7,支架11,背板7与支架11之间设置有两个滑轮机构,支架11上设置有速换机构,速换机构用以夹持氧气瓶1,氧气瓶1通过面罩2向人体供氧,装置通过滑轮机构以及背板7与支架11之间的滑动减轻氧气瓶1对人体的负担,速换机构不仅满足在紧急状态下快速更换氧气瓶1的作用,更能夹持牢固不同大小的氧气瓶1。
背板7上设置有两条滑轨8,支架11靠近背板7的一端设置有四块T型滑块10,T型滑块10与滑轨8相配合,支架11通过T型滑块10与背板7滑动连接,人在步行时,人体会随着步幅上下浮动,当身上背有负载时,负载会因为惯性上下运动,因为步幅的频率与负载运动的频率有一定的迟后,长时间的负载冲击给人体带来压迫,背板7以及背板7上的滑轨8一直随着人体的运动而移动,T型滑块10在滑轨8内滑动,支架11随着T型滑块10同步移动,氧气瓶1安装在支架11上,背板7上的构件与人体构成一个运动系统,支架11上的构件(包括负载)组成一个运动的系统,两个运动的系统脱离联系,负载的惯性转化在上滑轨8上滑动的势能,削弱负载对人体的冲击和压迫。
氧气瓶装置上安装有两个滑轮机构,每个滑轮机构包括两个定滑轮以及一个双联动滑轮,即四个定滑轮包括第一定轮241、第二定轮242、第三定轮243以及第四定轮244,两个双联动滑轮包括第一动轮251、第二动轮252,第一动轮251通过两根弹力绳26分别与第一定轮241及第三定轮243绳索连接,第二动轮252通过两根弹力绳26分别与第二定轮242及第四定轮244绳索连接,每根弹力绳26的一端均固定在背板7上,在左侧的滑轮机构中,一根弹力绳26从第一动轮251的下方由左往右绕过,再从第一定轮241的上方从右往左绕过,另一根弹力绳26从第一动轮251的上方从左往右绕过,再从第三定轮243的下方从右往左绕过,两根弹力绳26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两根弹力绳26相互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钢丝索29,钢丝索29缠绕到左侧钢丝轮33上,右侧的滑轮机构中,一根弹力绳26从第二动轮252的下方由右往左绕过,再从第二定轮242的上方从左往右绕过,另一根弹力绳26从第二动轮252的上方从右往左绕过,再从第四定轮244的下方从左往右绕过,两根弹力绳26与钢丝索29连接,钢丝索29缠绕到右侧钢丝轮33上,每个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因此负载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受到两个弹力绳拉力26的影响,使支架11通过双联动滑轮保持在上下两个定滑轮之间的滑轨8上滑动,整个负载的重量施加到背板7上,通过钢丝索29拉动的力约为整个负载装置的一半,当人背上整个氧气瓶装置后,由于钢丝轮33靠近人体腰部,通过动滑轮的转换,使人体腰部的着力得到改善。
背板7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撞板27,支架11上对应撞板27的上方设置有顶推块,撞板27与背板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撞板27上设置有两个悬臂28,背板7靠近底部位置的左右两处还设置有两个外壳体30,悬臂28的一端伸入外壳体30中,外壳体30内设置有旋转阻尼器(图中未画出),旋转阻尼器上转动安装有棘轮32,棘轮32上设置有钢丝轮33,钢丝索29的一端缠绕在钢丝轮33上,悬臂28上开设有空腔,空腔处转动安装有楔块31,空腔内还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楔块31连接,楔块31推动棘轮32旋转,氧气瓶1在使用的过程中,瓶内的氧气逐渐消耗,氧气瓶1的重量变轻,由于氧气瓶1在使用前后的重量差异较大,在氧气瓶1内充满液氧时,弹力绳26通过钢丝索29的拉力保持较紧的张力,以控制支架11在背板7上下滑移的幅度,随着氧气的使用,氧气瓶1的质量变化,旋转阻尼器也在缓慢地旋转,通过钢丝轮33放出钢丝索29,逐渐放松弹力绳26,以适应氧气瓶1的重量变化,保持支架11在背板7上下滑移的幅度保持不变,若旋转阻尼器将钢丝索29放出得太多,导致支架11上下滑动的范围变大,对人体的腰部着力点以及肩部着力点造成冲击时,支架11上端顶推块撞到撞板27,撞板27带动悬臂28移动,悬臂28上的楔块31推动棘轮32使其旋转,继而利用钢丝轮33收卷钢丝索29,再次拉紧弹力绳26,通过装置自动调节支架11在背板7上的滑移幅度,使其一直保持在合适的运动范围内,避免负载对人体的肩部以及腰部造成冲击或压迫,起到减轻负担的作用。
支架11上滑动安装有复位滑杆23,复位滑杆23上有两处拨杆,滑块20以及下限位块222上对应拨杆的位置处设置有拨销,当需要对装夹的氧气瓶1进行拆下时,将复位滑杆23向上推动,复位滑杆23上的一处拨杆推动滑块20上的拨销,将滑块20向上推,直到上限位块221再次抵住滑块20,同时复位滑杆23上的另一处拨杆推动下限位块222上的拨销,将下限位块222抬起,顶杆15受到弹簧的推顶向外侧移动,两个后夹块12以及两个前夹块13依次打开,弹簧板14辅助前夹块13复位,氧气瓶1被顶出。
速换机构还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对不同大小的氧气瓶1进行夹持,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后夹块12,两个后夹块12转动安装在支架11上,两个后夹块12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前夹块13,每个后夹块12与前夹块13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板14,每个后夹块12上开设有通槽,支架11点中部滑动安装有顶杆15,顶杆15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短圆销,两个短圆销在两个后夹块12的通槽内滑动,顶杆15与支架11之间设置有弹簧,顶杆15上开设有一个缺口,支架11对应缺口的位置处转动安装有下限位块222,下限位块222与支架11之间设置有弹簧,下限位块222对缺口进行卡合,顶杆15上设置有空槽,空槽内设置有一根齿条,支架11上转动安装有带轮17,带轮17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齿轮16,齿轮16与齿条相互啮合,夹持组件还包括两条高筋带18,高筋带18的一端与前夹块13固定,高筋带18穿过后夹块12以及支架11后与带轮17固定,将氧气瓶1安装在夹持组件上时,仅需要将氧气瓶1在两个后夹块12之间往下压,在氧气瓶1将顶杆15往后推,顶杆15上的两处短圆销使两个后夹块12沿着与支架11上的固定处转动,同时顶杆15上的齿条带动齿轮16旋转,齿轮16使带轮17进行转动,带轮17在转动时收卷两条高筋带18,高筋带18的另一端拉动两个前夹块13绕着后夹块12旋转,时两个前夹块13相互靠拢,两个前夹块13的末端开设有相互配合的梳形槽,当顶杆15推到下限位块222嵌入顶杆15上的缺口时,顶杆15无法回移,由于高筋带18具有韧性,两个后夹块12以及两个前夹块13能够保持夹紧氧气瓶1,并实现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氧气瓶1进行夹紧。
支架11的下部设置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用以支撑氧气瓶1,两块挡板之间形成间隙,间隙仅通过气瓶开关4,速换机构包括压板组件,压板组件防止氧气瓶1上下移动,支架11的上部设置有滑槽,压板组件包括滑块20,滑块20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滑块20与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滑块弹簧21,滑块20上转动安装有压板19,滑槽内转动安装有上限位块221,上限位块221与滑道之间设置有弹簧,压板19呈L形,压板19的一侧设置有推柱,推柱对上限位块221进行顶推,在速换机构上安装氧气瓶1前,滑块20被上限位块221抵住,压板19一边的推柱也被上限位块221顶起向外倾斜,当安装氧气瓶1时,氧气瓶1压下压板19向外倾斜的一边,压板19上的推柱将上限位块221向内推,上限位块221完全被抵入滑槽中后,上限位块221解除对滑块20的限制,滑块20在滑块弹簧21的顶推下,与压板19向下运动,直到压板19的另一个面抵制氧气瓶1的底部,将氧气瓶1夹持在压板19与挡板之间,自动适应对不同长度的氧气瓶1进行夹持。
背板7上还设置有背带5、腰束带6,背板7背对滑轨8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个气囊9,若干个气囊9之间相互连通,气囊9内部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当人体背部发生弯曲时,人体的背部某处压迫一处气囊9发生形变,气体通入其他的气囊9当中,使气囊9发生形变,与人体背部保持贴合,同时气囊9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以减少装置背负时对人体背部的压迫,提高背负时时舒适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时,先通过背带5将整个装置背到身上,再将腰束带6吸到腰间,将气压计3以及面罩2接到气瓶开关4处,打开气瓶开关4,检查氧气瓶1内的压力,将面罩2戴在面部,使用者在行走时,人体会随着步幅上下浮动,氧气瓶1会因为惯性上下运动,背板7以及背板7上的滑轨8一直随着人体的运动而移动,T型滑块10在滑轨8内滑动,支架11随着T型滑块10同步移动,氧气瓶1的惯性转化在上滑轨8上滑动的势能,氧气瓶1内充满液氧时,弹力绳26通过钢丝索29的拉力保持较紧的张力,以控制支架11在背板7上下滑移的幅度,随着氧气的使用,氧气瓶1的质量变化,旋转阻尼器也在缓慢地旋转,通过钢丝轮33放出钢丝索29,逐渐放松弹力绳26,以适应氧气瓶1的重量变化,保持支架11在背板7上下滑移的幅度保持不变,若旋转阻尼器将钢丝索29放出得太多,导致支架11上下滑动的范围变大,对人体的腰部着力点以及肩部着力点造成冲击时,支架11上端顶推块撞到撞板27,撞板27带动悬臂28移动,悬臂28上的楔块31推动棘轮32使其旋转,继而利用钢丝轮33收卷钢丝索29,再次拉紧弹力绳26,通过装置自动调节支架11在背板7上的滑移幅度。
当需要更换氧气瓶1时,将复位滑杆23向上推动,复位滑杆23上的一处拨杆推动滑块20上的拨销,将滑块20向上推,直到上限位块221再次抵住滑块20,同时复位滑杆23上的另一处拨杆推动下限位块222上的拨销,将下限位块222抬起,顶杆15受到弹簧的推顶向外侧移动,两个后夹块12以及两个前夹块13依次打开,弹簧板14辅助前夹块13复位,氧气瓶1被顶出,再将其他氧气瓶1更换到速换机构上,将氧气瓶1在两个后夹块12之间往下压,在氧气瓶1将顶杆15往后推,顶杆15上的两处短圆销使两个后夹块12沿着与支架11上的固定处转动,同时顶杆15上的齿条带动齿轮16旋转,齿轮16使带轮17进行转动,带轮17在转动时收卷两条高筋带18,高筋带18的另一端拉动两个前夹块13绕着后夹块12旋转,时两个前夹块13相互靠拢,当顶杆15推到下限位块222嵌入顶杆15上的缺口时,顶杆15无法回移,同时氧气瓶1也压下压板19向外倾斜的一边,压板19上的推柱将上限位块221向内推,上限位块221完全被抵入滑槽中后,上限位块221解除对滑块20的限制,滑块20在滑块弹簧21的顶推下,与压板19向下运动,直到压板19的另一个面抵制氧气瓶1的底部,将氧气瓶1夹持在压板19与挡板之间,并实现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氧气瓶1进行夹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包括氧气瓶(1),所述氧气瓶(1)上设有气瓶开关(4),所述气瓶开关(4)处连接有面罩(2)、气压计(3),其特征在于:氧气瓶装置包括背板(7)、支架(11),所述背板(7)与支架(11)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滑轮机构,所述支架(11)上设置有速换机构,所述速换机构用以夹持氧气瓶(1),所述氧气瓶(1)通过面罩(2)向人体供氧;
所述背板(7)上至少设置有一条滑轨(8),所述支架(11)靠近背板(7)的一端至少设置有一块T型滑块(10),所述T型滑块(10)与滑轨(8)相配合,所述支架(11)通过T型滑块(10)与背板(7)滑动连接;
每个所述滑轮机构包括两个定滑轮以及一个双联动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分别转动安装在背板(7)的上端及下端,所述双联动滑轮设置在支架(11)的中部,双联动滑轮通过两根弹力绳(26)分别与两个定滑轮绳索连接,每根所述弹力绳(26)的一端均固定在背板(7)上,一根弹力绳(26)先绕过双联动滑轮的下方,再从背板(7)上端的定滑轮上绕过,另一根弹力绳(26)先绕过双联动滑轮的上方,再从背板(7)下端的定滑轮上绕过,两根所述弹力绳(26)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两根弹力绳(26)相互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钢丝索(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7)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撞板(27),所述支架(11)上对应撞板(27)的上方设置有顶推块,所述撞板(27)与背板(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撞板(27)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悬臂(28);
背板(7)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外壳体(30),所述悬臂(28)的一端伸入外壳体(30)中,所述外壳体(30)内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上转动安装有棘轮(32),所述棘轮(32)上设置有钢丝轮(33),所述钢丝索(29)的一端缠绕在钢丝轮(33)上,所述悬臂(28)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处转动安装有楔块(31),空腔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楔块(31)连接,所述楔块(31)推动棘轮(32)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的下部设置有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用以支撑氧气瓶(1),两块挡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仅通过气瓶开关(4),所述速换机构包括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防止氧气瓶上下移动,所述支架(11)的上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压板组件包括滑块(20),所述滑块(20)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滑块(20)与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滑块弹簧(21),滑块(20)上转动安装有压板(19),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上限位块(221),所述上限位块(221)与滑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压板(19)呈L形,压板(19)的一侧设置有推柱,所述推柱对上限位块(221)进行顶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换机构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对不同大小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后夹块(12),两个所述后夹块(12)转动安装在支架(11)上,两个后夹块(12)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前夹块(13),每个后夹块(12)与前夹块(13)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板(14),每个后夹块(12)上开设有通槽;
所述支架(11)点中部滑动安装有顶杆(15),所述顶杆(15)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短圆销,两个所述短圆销在两个后夹块(12)的通槽内滑动,所述顶杆(15)与支架(11)之间设置有弹簧,顶杆(15)上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支架(11)对应缺口的位置处转动安装有下限位块(222),所述下限位块(222)与支架(11)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下限位块(222)对缺口进行卡合;
所述顶杆(15)上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设置有一根齿条,所述支架(11)上转动安装有带轮(17),所述带轮(17)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夹持组件还包括两条高筋带(18),所述高筋带(18)的一端与前夹块(13)固定,高筋带穿过后夹块(12)以及支架(11)后与带轮(17)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上滑动安装有复位滑杆(23),所述复位滑杆(23)上有两处拨杆,所述滑块(20)以及下限位块(222)上对应拨杆的位置处设置有拨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7)上还设置有背带(5)、腰束带(6),背板(7)背对滑轨(8)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个气囊(9),若干个所述气囊(9)之间相互连通。
CN202111451489.0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Active CN114234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489.0A CN114234042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489.0A CN114234042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4042A CN114234042A (zh) 2022-03-25
CN114234042B true CN114234042B (zh) 2023-07-28

Family

ID=8075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1489.0A Active CN114234042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404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85135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C & P Hiam Associates Llc Stable backpack
CN210960815U (zh) * 2019-04-29 2020-07-10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负重均衡的智能背包
CN111820583A (zh) * 2020-08-25 2020-10-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能够降低代谢消耗的负重装置
CN112806687A (zh) * 2021-01-25 2021-05-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负载的恒力俘能发电背包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1178B2 (en) * 2003-03-17 2011-04-26 Lighting Packs, LLC Suspended load ergonomic backpack
CN101797753B (zh) * 2010-04-06 2012-11-21 清华大学 腱绳并联灵巧欠驱动仿生机器人手指装置
US10712125B2 (en) * 2015-11-24 2020-07-14 Derrick Willard Weapon restraint system
KR102009311B1 (ko) * 2017-10-13 2019-10-21 네이버랩스 주식회사 로봇 핸드
CN210055035U (zh) * 2019-04-25 2020-02-14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生电的悬浮式能量收集背包
CN110558709B (zh) * 2019-10-29 2024-0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悬浮减负背包装置
CN111487871B (zh) * 2020-04-26 2021-04-2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动力背包上负载的加速度控制方法
CN113520029A (zh) * 2020-12-14 2021-10-22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弹性背负装置及弹性背包
CN113287856A (zh) * 2021-06-30 2021-08-24 杭州读书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带发电装置的多模式悬浮背负系统及带有该悬浮背负系统的背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85135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C & P Hiam Associates Llc Stable backpack
CN210960815U (zh) * 2019-04-29 2020-07-10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负重均衡的智能背包
CN111820583A (zh) * 2020-08-25 2020-10-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能够降低代谢消耗的负重装置
CN112806687A (zh) * 2021-01-25 2021-05-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负载的恒力俘能发电背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4042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0576A (zh) 一种用于攀爬直线型杆塔的爬杆装置
CN101244320A (zh) 移动式救援索道
CN114234042B (zh) 一种减轻负担的可背负氧气瓶装置
CN110742351A (zh) 一种用于工地上的高空作业防护鞋
CN109568878A (zh) 一种防杠铃掉落的举重辅助架
JP4308442B2 (ja) 登攀装置
CN207061801U (zh) 免爬器牵引绳张紧装置
CN210750951U (zh) 一种多人安全逃生器
CN109854063B (zh) 一种通讯铁塔
CN111573506A (zh) 一种钢筋垂直提升装置
CN201915677U (zh) 一种断链防坠装置
CN215916270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杆攀爬防坠落设备
CN103585720B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16092120U (zh) 一种骨伤科护理用辅助锻炼康复设备
CN2728545Y (zh) 高楼逃生装置
CN201848025U (zh) 固定式逃生梯
CN210933485U (zh) 一种高楼安全应急逃生器
CN201431712Y (zh) 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CN208436391U (zh) 单人背负式滑索装置
CN209581790U (zh) 一种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打捞卷梯
WO20070049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cuing occupants from an elevated position
CN206448765U (zh) 一种电力检修施工用升降装置
CN214550870U (zh) 体育训练康复的背部肌肉拉伸装置
CN220608902U (zh) 一种用于建筑安全的紧急防护设备
CN102049123A (zh) 鹰爪登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