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1986A -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1986A
CN114221986A CN202210155566.6A CN202210155566A CN114221986A CN 114221986 A CN114221986 A CN 114221986A CN 202210155566 A CN202210155566 A CN 202210155566A CN 114221986 A CN114221986 A CN 114221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bridge
frame
network controller
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55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1986B (zh
Inventor
彭涛
李龙威
谈树峰
谢鹏
陈彬
黄若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55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19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1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1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系统包括:N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个桥接器和2N个远程终端,N≥2;模拟网络控制器通过FC‑AE‑1553总线与桥接器连接,桥接器通过MIL‑STD‑1553B总线与远程终端连接;模拟网络控制器用于将命令帧发送至桥接器,桥接器用于接收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远程终端,远程终端用于接收命令字,并根据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本发明通过将单个协议控制器模拟为多个网络控制器实现多消息并发,提高了融合网络控制端的网络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Description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网络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的数据链路。通信网络是指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总线式网络通信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用领域,作为电子设备间的通信互联、数据传输、指挥控制。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带宽、抗强电磁干扰和工程应用简单快捷等优点。
在FC-AE-1553总线网络通信系统中,协议控制器NC(Network Controller)作为FC-AE-1553协议消息的发起者,通过发送命令帧、发送或接收数据、接收状态帧的方式完成网络上各节点的数据交互。
桥接器BG(Bridging)实现FC-AE-1553协议与MIL-STD-1553B协议之间的转换。远程终端RT(remote terminal)作为MIL-STD-1553B协议的终端设备,通过响应命令帧、发送或接收数据、发送状态帧的方式完成网络上各节点的数据交互。
在FC-AE-1553与MIL-STD-1553B融合网络通信系统中,通过NC-BG-RT的方式进行互联。其中NC与BG间采用FC-AE-1553协议,最大带宽为4.25Gbps,BG与RT间采用MIL-STD-1553B协议,最大带宽为1Mbps。当网络中存在单个NC与多个RT时,由于每个消息周期内只能传输一条消息,会对NC-BG端带宽造成较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当网络中存在单个NC与多个RT时,由于每个消息周期内只能传输一条消息,会对NC-BG端带宽造成较大浪费的问题,实现融合网络通信系统控制端多消息并发,提高融合网络控制端的网络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包括:N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个桥接器和2N个远程终端,N≥2;
其中,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通过FC-AE-1553总线与所述桥接器连接,所述桥接器通过MIL-STD-1553B总线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且一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对应一个所述桥接器,一个所述桥接器对应两个所述远程终端;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用于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所述桥接器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字,并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可选的,还包括:主光纤交换机和备用光纤交换机;
其中,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发至所述桥接器。
可选的,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和所述桥接器之间采用基于FC-AE-1553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进行通信,所述桥接器和所述远程终端之间采用基于MIL-STD-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进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通信方法,包括:
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桥接器;
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远程终端,以使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还包括:
基于时分多址方式预先划分用于传输所述命令帧的时隙,以使各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根据划分好的时隙与所述桥接器进行通信。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主光纤交换机和备用光纤交换机,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包括: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
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接收所述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发至所述桥接器。
可选的,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所述远程终端在接收所述命令字后,向所述桥接器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
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状态字和数据字,并将所述状态字和数据字转换为状态帧和数据帧后发送至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状态帧和所述数据帧,完成数据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系统包括:N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个桥接器和2N个远程终端,N≥2;其中,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通过FC-AE-1553总线与所述桥接器连接,所述桥接器通过MIL-STD-1553B总线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且一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对应一个所述桥接器,一个所述桥接器对应两个所述远程终端;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用于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所述桥接器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字,并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将单个协议控制器模拟为多个网络控制器实现多消息并发,提高了融合网络控制端的网络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包括:N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个桥接器和2N个远程终端,N≥2;
其中,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通过FC-AE-1553总线与所述桥接器连接,所述桥接器通过MIL-STD-1553B总线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且一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对应一个所述桥接器,一个所述桥接器对应两个所述远程终端;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用于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所述桥接器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字,并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将单个网络协议控制器NC(NetworkController)模拟为多个网络控制器NC节点,各个网络控制器NC节点基于时分多址方式划分的时隙在同一时刻发送各自的命令帧至对应的桥接器。其中,多个命令帧在光纤总线上体现为依次发出。如图2所示,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1(NC节点1)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Bridging)桥接器1,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2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桥接器2,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3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桥接器3,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4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桥接器4。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桥接器接收NC节点发送的命令帧,并将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NC节点控制的远程终端RT节点(remote terminal)。其中,由于各个桥接器发送命令字的时间间隔和命令字的传输时间均较短,因此各个RT节点可以视为在同一时刻接收命令字。各个RT节点在接收命令字后,向各自对应的桥接器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各个桥接器接收状态字和数据字,并将状态字和数据字转换为状态帧和数据帧后发送至对应的NC节点。最后各个NC节点通过接收状态帧和数据帧,完成数据通信。如图2所示,BG桥接器1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1或RT节点2,BG桥接器2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3或RT节点4,BG桥接器3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5或RT节点6,BG桥接器4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7或RT节点8,RT节点1或2对命令字进行处理后,向BG桥接器1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BG桥接器1接收状态字和数据字,并将状态字和数据字转换为状态帧和数据帧后发送至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1(NC节点1),FC4NC1通过接收状态帧和数据帧,完成数据通信。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桥接器和RT节点的数量作限制,桥接器或RT节点越多,提高的通信效率越明显。
本发明提供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包括:N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个桥接器和2N个远程终端,N≥2;其中,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通过FC-AE-1553总线与所述桥接器连接,所述桥接器通过MIL-STD-1553B总线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且一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对应一个所述桥接器,一个所述桥接器对应两个所述远程终端;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用于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所述桥接器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字,并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将单个协议控制器模拟为多个网络控制器实现多消息并发,提高了融合网络控制端的网络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主光纤交换机和备用光纤交换机;
其中,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发至所述桥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网络通信系统还包括:主光纤交换机和备用光纤交换机。其中,备用光纤交换机用于当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介入并承担故障光纤交换机的工作,由此减少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故障时间。光纤交换机用于接收各个NC节点发送的命令帧,并将命令帧转发至各个NC节点对应的桥接器。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和所述桥接器之间采用基于FC-AE-1553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进行通信,所述桥接器和所述远程终端之间采用基于MIL-STD-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进行通信。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01: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桥接器;
在本步骤中,本发明将单个网络协议控制器NC模拟为多个网络控制器NC节点,各个网络控制器NC节点基于时分多址方式划分的时隙在同一时刻发送各自的命令帧至对应的桥接器。其中,多个命令帧在光纤总线上体现为依次发出。如图2所示,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1(NC节点1)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桥接器1,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2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桥接器2,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3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桥接器3,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4通过光纤交换机将命令帧发送至BG桥接器4。
步骤102: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远程终端,以使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在本步骤中,各个桥接器接收NC节点发送的命令帧,并将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NC节点控制的远程终端RT节点。其中,由于各个桥接器发送命令字的时间间隔和命令字的传输时间均较短,因此各个RT节点可以视为在同一时刻接收命令字。各个RT节点在接收命令字后,向各自对应的桥接器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各个桥接器接收状态字和数据字,并将状态字和数据字转换为状态帧和数据帧后发送至对应的NC节点。最后各个NC节点通过接收状态帧和数据帧,完成数据通信。如图2所示,BG桥接器1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1或RT节点2,BG桥接器2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3或RT节点4,BG桥接器3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5或RT节点6,BG桥接器4将命令字发送至RT节点7或RT节点8,RT节点1或2对命令字进行处理后,向BG桥接器1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BG桥接器1接收状态字和数据字,并将状态字和数据字转换为状态帧和数据帧后发送至模拟网络控制器FC4NC1(NC节点1),FC4NC1通过接收状态帧和数据帧,完成数据通信。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桥接器和RT节点的数量作限制,桥接器或RT节点越多,提高的通信效率越明显。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系统包括:N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个桥接器和2N个远程终端,N≥2;其中,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通过FC-AE-1553总线与所述桥接器连接,所述桥接器通过MIL-STD-1553B总线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且一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对应一个所述桥接器,一个所述桥接器对应两个所述远程终端;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以使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将单个协议控制器模拟为多个网络控制器实现多消息并发,提高了融合网络控制端的网络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还包括:
基于时分多址方式预先划分用于传输所述命令帧的时隙,以使各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根据划分好的时隙与所述桥接器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当网络中存在单个NC节点和多个RT节点时,每个消息周期内NC节点只能传输一条消息,导致对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控制端(NC-BG端)的带宽造成较大的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将单个NC节点模拟为多个网络控制器节点,并基于合理的时隙分配方式,赋予多个网络控制器节点单独的通道时隙,使得各个网络控制器节点可以在同一时刻在各自对应的通道时隙中向桥接器发送命令帧,从而实现控制端的多消息并行传输,提高控制端的带宽利用率。可选的,可以根据桥接器和/或RT节点的数量通过时分多址方式划分多个用于传输命令帧的时隙。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极大提高FC-AE-1553与MIL-STD-1553B融合网络中控制端FC(FiberConnector)的网络传输效率,在实际中,桥接器/RT节点越多,提高的网络传输效率越加明显。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主光纤交换机和备用光纤交换机,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包括: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
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接收所述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发至所述桥接器。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所述远程终端在接收所述命令字后,向所述桥接器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
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状态字和数据字,并将所述状态字和数据字转换为状态帧和数据帧后发送至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状态帧和所述数据帧,完成数据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NC节点与RT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具体为:多个NC节点向各自控制的RT节点发起命令帧,命令帧的源地址为NC节点的MAC地址,目的地址为RT节点的虚拟MAC地址,在以太网中传输。光纤交换机根据命令帧的目的地址,将命令帧转发到各个桥接器的网络端口。各个桥接器在接收到命令帧后,协议映射到1553B总线的命令字(可带数据字),在1553B总线上传输。各个RT节点依次接收到命令字,并在处理完成后依次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光纤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的状态帧和数据帧的先后顺序依次转发,各个NC节点依次接收到各个RT节点返回的状态帧,并在接收状态帧后依次接收数据帧,在得到各个RT节点的状态帧后完成当前消息的数据通信。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以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包括4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C节点(FC4NC1、FC4NC2、FC4NC3、FC4NC4)、4个桥接器和8个RT节点(RT1、RT2、RT3、RT4、RT5、RT6、RT7、RT8)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具体的,4个模拟NC节点同时发送命令帧,体现在光纤总线上命令帧依次发出;交换机将命令帧依次转发给桥接器1-4;桥接器1-4接收到命令帧的时间依次相差600ns;BG桥接器1-4将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发送给RT1/RT3/RT5/RT7,命令字发送时间依次相差600ns,由于命令字传输时间约为20us,因此4个RT可视为同时在接收命令字;RT1/RT3/RT5/RT7依次接收到命令字;RT1/RT3/RT5/RT7处理完成后依次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发送总时间约为660us;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状态帧和数据帧的先后依次转发;FC4NC1-4依次接收到RT1/RT3/RT5/RT7的返回的状态帧;接收完状态帧后依次接收数据帧;FC4NC1-4分别在接收到对应状态后完成当前消息通信。
图5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和通信总线54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10可以调用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桥接器;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远程终端,以使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桥接器;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远程终端,以使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基于融合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桥接器;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远程终端,以使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模拟网络控制器、N个桥接器和2N个远程终端,N≥2;
其中,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通过FC-AE-1553总线与所述桥接器连接,所述桥接器通过MIL-STD-1553B总线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且一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对应一个所述桥接器,一个所述桥接器对应两个所述远程终端;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用于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所述桥接器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字,并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光纤交换机和备用光纤交换机;
其中,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用于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发至所述桥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和所述桥接器之间采用基于FC-AE-1553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进行通信,所述桥接器和所述远程终端之间采用基于MIL-STD-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进行通信。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融合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桥接器;
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换为命令字后发送至远程终端,以使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包括:
基于时分多址方式预先划分用于传输所述命令帧的时隙,以使各个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根据划分好的时隙与所述桥接器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桥接器,包括: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将命令帧发送至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
所述主光纤交换机或所述备用光纤交换机接收所述命令帧,并将所述命令帧转发至所述桥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命令字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所述远程终端在接收所述命令字后,向所述桥接器发送状态字和数据字;
所述桥接器接收所述状态字和数据字,并将所述状态字和数据字转换为状态帧和数据帧后发送至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
所述模拟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状态帧和所述数据帧,完成数据通信。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55566.6A 2022-02-21 2022-02-21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21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5566.6A CN114221986B (zh) 2022-02-21 2022-02-21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5566.6A CN114221986B (zh) 2022-02-21 2022-02-21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986A true CN114221986A (zh) 2022-03-22
CN114221986B CN114221986B (zh) 2022-07-22

Family

ID=80709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5566.6A Active CN114221986B (zh) 2022-02-21 2022-02-21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198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207A (zh) * 2015-01-08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异构型的fc-ae-1553网络系统及交换方法
CN110086865A (zh) * 2019-04-23 2019-08-02 成都光航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个fc-ae-1553节点并行工作的节点卡及其实现方法
CN113328926A (zh) * 2020-02-28 2021-08-31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fc-ae-1553和fc-ae-asm的混合网络系统
CN113328870A (zh) * 2020-02-28 2021-08-31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多协议混合网络的多节点并行工作方法
CN113676386A (zh) * 2021-06-18 2021-11-19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fc-ae-1553总线协议报文通讯系统
CN113794713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Fc-ae-1553协议桥接mil-std-1553和uart的通讯处理方法
WO2021253799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航电通讯系统中全双工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207A (zh) * 2015-01-08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异构型的fc-ae-1553网络系统及交换方法
CN110086865A (zh) * 2019-04-23 2019-08-02 成都光航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个fc-ae-1553节点并行工作的节点卡及其实现方法
CN113328926A (zh) * 2020-02-28 2021-08-31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fc-ae-1553和fc-ae-asm的混合网络系统
CN113328870A (zh) * 2020-02-28 2021-08-31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多协议混合网络的多节点并行工作方法
WO2021253799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航电通讯系统中全双工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76386A (zh) * 2021-06-18 2021-11-19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fc-ae-1553总线协议报文通讯系统
CN113794713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Fc-ae-1553协议桥接mil-std-1553和uart的通讯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986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0663A (zh) 对以太网光纤通道设备的发现
JPS6048638A (ja) サ−ビス要求を探知するためのポ−リング方法
CN103944828A (zh) 一种协议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733604A (zh)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485总线智能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12838940B (zh) 一种网络控制器框架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1699799A (zh) 防止网络环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生成树协议网络系统
CN108011797B (zh) 一种基于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系统
CN106992931B (zh) 基于双归环的交换机冗余备份方法和双归环系统
CN114422010B (zh) 一种基于网络虚拟化的卫星通信仿真平台的协议测试方法
CN103716092A (zh) 一种总线型网络中双向光纤通信的组网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4285695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193971A (zh) 一种面向机器学习的分布式计算互连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4221986B (zh) 融合网络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83628B (zh) 基于dpdk的单向代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00871A (zh) 一种仿真网络的组网方法和装置
CN108462537B (zh) 一种一主多从通信的实现方法
US7454513B2 (en) Interface link layer device for long delay connections
CN115567401A (zh) 基于管道技术的以太坊网络拓扑仿真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
CN114039810A (zh) 基于以太网的柔性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12333071B (zh) 一种基于多个总线网络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0420223C (zh) 一种复用段保护协议的测试方法
CN105515986A (zh) 列车通信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682978A (zh) 一种网络通信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12532410B (zh) 大规模互连网络Trap快速响应方法
CN104219126A (zh) 一种有虚拟通道方式下子环协议vlan的自动学习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01, 7th Floor, Building 6, Courtyard 8, Kegu 1st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asson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1, 7 / F, building 6, courtyard 8, KEGU 1st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ASSON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