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6243B - 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16243B CN114216243B CN202111463355.0A CN202111463355A CN114216243B CN 114216243 B CN114216243 B CN 114216243B CN 202111463355 A CN202111463355 A CN 202111463355A CN 114216243 B CN114216243 B CN 1142162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air
- temperature
- target
- se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OIGNJSKKLXVSLS-VWUMJDOOSA-N prednisol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2(C)[C@H]3[C@@H](O)C[C@](C)([C@@](CC4)(O)C(=O)CO)[C@@H]4[C@@H]3CCC2=C1 OIGNJSKKLXVSLS-VWUMJDOO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6458 Bronchitis chronic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1224 Cough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2717 Increased upper airway secre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518501 Mus musculus Sp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251 Pruritu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6451 bronch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451 chronic bronch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03 i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6435 phleg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健康功能指令,空调器进入健康功能模式;计算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的第一温差ΔT;比较第一温差ΔT与第一预设温差T1确定出空调目标温度,其中:若ΔT≥T1,则将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作为空调目标温度;若ΔT<T1,则根据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并将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作为空调目标温度;根据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本发明通过改进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特殊用户群体的舒适性;该方法是在现有的控制方法上进行优化,不会增加空调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已经是广泛使用的生活电器。市场上的空调都在追求舒适的功能,但是舒适并不等于健康。正因为如此,在享受空调带来的舒适时,越来越多的人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部分人群或者原本就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用户表现出明显的“空调病”。比如在空调房内,忍不住的咳嗽,以及喉咙发痒,有痰等症状。针对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用户为了舒适,使空调吹出的冷风影响了人体的喉咙或者呼吸道。现有的空调功能没有一种健康的模式,使这些用户既能享受空调带来的舒适,又能免受“空调病”的干扰。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用以至少解决现有空调器无法提供舒适且健康出风方式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健康功能指令,空调器进入健康功能模式;
计算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的第一温差ΔT;
比较所述第一温差ΔT与第一预设温差T1确定出空调目标温度,其中:若ΔT≥T1,则将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作为所述空调目标温度;若ΔT<T1,则根据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并将所述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作为所述空调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包括:
对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按照下述关系式进行修正,
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A,其中0℃<A<2℃。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包括:
若ΔT≥T1,则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定向出风状态时,判断所述定向出风状态的出风角度是否处于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出风角度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定向出风状态的出风角度调整为中远距离出风角度以避免冷风直接吹人;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包括:
若T2≤ΔT<T1,T2为第二预设温差,则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并根据所述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与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的第二差值ΔT1;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ΔT和所述第二差值ΔT1是否位于同一压缩机频率温度区间内,若判断为是,则对压缩机的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补偿为新目标频率F新目标频率,其中F新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ΔF,ΔF为频率补偿值且ΔF小于0;若判断为否,则直接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还包括: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空调器安装环境面积计算所述频率补偿值ΔF;
其中ΔF=ζ×η×ΔF初始值,ζ为外环补偿系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则ζ越小;η为安装环境面积补偿系数,安装环境面积越大,η越小;ΔF初始值为补偿基数。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还包括:若ΔT<T2,则判断所述空调目标温度所属温度区间;其中,
当T目标≥T3时,判断空调器中压缩机是否达到温度点停机,其中:若判断为是,则将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重新作为所述空调目标温度;
当T目标<T4时,将空调的风档调整为低风挡运行,并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当T4<T目标<T3时,将空调的风档调整为中风档或低风挡运行,并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其中T3为第一温度点,T4为第二温度点。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改进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特殊用户群体的舒适性;该方法在现有的控制方法上进行优化,不会增加空调的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发明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总流程图;
图2示出了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图2中健康功能模式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目前现有空调器无法针对特殊人群提供舒适出风,冷风直吹会造成人体不适。本发明针对现有空调器的出风方式进行优化,通过对对空调温度、风档、风向基于外环与设定温差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控制,继而基于不同外环不同房间面积对压缩机运行频率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控制,从而达到目的。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现结合图1-图3所示,提供了如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健康功能指令,空调器进入健康功能模式;
计算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的第一温差ΔT;
比较第一温差ΔT与第一预设温差T1确定出空调目标温度,其中:若ΔT≥T1,则将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作为空调目标温度;若ΔT<T1,则根据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并将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作为空调目标温度;
根据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
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运行过程中,先检测空调是否处于制冷模式,若是,判断空调是否处于用户设定的“健康”模式,若是,检测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空调设定温度(用户设定温度),并将T内环、T设定进行差值比较从而得到第一温差ΔT=T内环-T设定。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将上述出风调节方式作为空调器制冷模式下的健康功能模式进行介绍,其作为空调器中可选择的特有出风控制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出风控制方式还可以直接作为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的固有方式,即:空调器启动后无需接收到健康功能指令,直接按照上述控制方法进行出风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采用的是:基于外环与设定温差的不同分别通过对空调的温度、风档和风向进行不一样的调整;对设定温度进行调整后,判断调整后的设定温度与实际内环温度的温差所处区间,不同区间的调整方式不同。当温差较大时,对温度和风档不做调节,直接调整导风方向;当温差接近0℃时,调整目标温度和风向,并判断目标温度的改变是否引起压缩机频率调整,不调整时基于室外环境温度和房间面积与空调匹配程度对压缩机频率进行补偿控制;当温差较小时,基于舒适性将目标温度分区间,并对不同的区间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根据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包括:若ΔT≥T1,则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其中在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过程中:
当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定向出风状态时,判断定向出风状态的出风角度是否处于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出风角度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定向出风状态的出风角度调整为中远距离出风角度以避免冷风直接吹人;
当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空调器的出风角度分为五个区间,即:对应出风口由水平方向出风至向下出风的范围内分为五个定格,其中定格1表示水平,定格5之间表示风向下吹,定格2、定格3、定格4是定格1到定格5之间的角度,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对应为定格1~定格2,中距离对应为定格3,近距离对应为定格4~定格5。
首先判断ΔT所属范围,ΔT≥T1(T1取值范围为1℃~5℃)时,检测空调的上下导风状态,若导风状态为定格4或者定格5时,将其调整至定格3,为定格1~定格3时不进行调整。若空调当前采用定格1~定格5扫风运行,将其调整至定格1~定格3扫风运行。这样调整的目的是在尽量不影响对房间内的冷量输入的情况下,避免将空调风吹向人体活动的区域(一般在空调下方)。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根据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包括:对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按照下述关系式进行修正,T目标=T设定+A,其中0℃<A<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该修正后的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作为空调目标温度可以提高出风舒适度,避免因少量冷风吹人或温度过低造成人体不适。
在一些可选地方式中,根据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包括:若T2≤ΔT<T1,T2为第二预设温差,则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并根据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其中,根据目标出风温度、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包括:
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与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的第二差值ΔT1;
判断第一差值ΔT和第二差值ΔT1是否位于同一压缩机频率温度区间内,若判断为是,则对压缩机的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补偿为新目标频率F新目标频率,其中F新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ΔF,ΔF为频率补偿值且ΔF小于0;若判断为否,则直接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频率补偿值ΔF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空调器安装环境面积计算获得:ΔF=ζ×η×ΔF初始值,ζ为外环补偿系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则ζ越小;η为安装环境面积补偿系数,安装环境面积越大,η越小;ΔF初始值为补偿基数。
如图3所示,当ΔT<T1时,将空调目标温度从T设定调整为T目标,计算得到ΔT1=T内环-T目标后结合ΔT进行判断调整;判断在第一温差和第二温差两种情况下,压缩机频率是否会进行调整。由于在外机压缩机运行频率逻辑中,若ΔT1和ΔT处于同一个区间里,那么由于空调的压缩机频率F目标频率不会进行任何的调节,此时就需要对空调的压缩机频率进行进一步的调节。
具体的:若F目标频率不做调整,则需对其进行补偿控制,将F新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ΔF,频率补偿值ΔF是负值。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频率调整时对应的温度波动区间可以分为A区间和B区间,A区间:当0.5<ΔT<1,压缩机执行某一频率曲线;B区间:1℃≤ΔT<2.5℃,压缩机执行另一个频率曲线。若ΔT1和ΔT处于同一个区间里,意思是他们都在A区间或者都在B区间。
对频率补偿值的补偿方法如下:
1)检测空调室外环温,并对不同的外环温,设计不同的补偿系数,具体如下表:
外环温度区间 | 外环补偿系数 |
T外环>40℃ | ζ1 |
35℃<T外环≤40℃ | ζ2 |
30℃<T外环≤35℃ | ζ3 |
T外环≤30℃ | ζ4 |
其中0.5≤ζ1≤ζ2≤ζ3≤ζ4≤1.5。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外环温度较高,说明负荷很重,室内环境温度受外环影响较大,因此补偿值不能过多,否则很容易导致室内环温无法降低。当外环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比如低于30℃,说明室外负荷不是很大,可以对压缩机的补偿多一点,使其兼顾降温和出风温度。
2)对空调安装环境面积是否与空调实际制冷量匹配,也对空调的压缩机频率补偿值有所关联。
房间面积与空调匹配判定 | 面积补偿系数 |
面积过大(类型B) | η1 |
面积正常(类型S) | η2 |
面积较小(类型N) | η3 |
0.5≤η1≤η2≤η3≤1.5。首先获取对空调与房间是否匹配的信息,确定空调房间面积属于过大(类型B),过小(类型S),正常(类型N)。当房间面积过大时,说明空调对该房间的降温较难,因此对压缩机目标频率不能降低过多。
最终的到的频率补偿值ΔF=ζ×η×ΔF
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将风档进行调节,如:若导风状态为定格2~定格5的任何一个时,将其调整至定格1,若空调定格1~定格5扫风运行,将其调整至定格1~定格2扫风运行。原因是此时房间温度已经快接近设定温度,用户已经略微舒适了。此时相比于快速制冷,让出风方向避开人吹,更为重要。此处的扫风调整范围要比ΔT≥T1区间时,出风相对更远,扫风范围相对更小,用户体验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一些可选地方式中,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包括:
当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当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优选地,根据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还包括:若ΔT<T2,则判断空调目标温度所属温度区间;其中,
当T目标≥T3时,判断空调器中压缩机是否达到温度点停机,其中:若判断为是,则将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重新作为空调目标温度;
当T目标<T4时,将空调的风档调整为低风挡运行,并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当T4<T目标<T3时,将空调的风档调整为中风档或低风挡运行,并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其中,优选的:T2取值范围是-1℃~1℃;T3为第一温度点,优选的:T3取值29℃;T4为第二温度点,优选的:T4取值26℃。
如图3所示,具体的:当ΔT1≤T2℃时,判断调整后的T目标是否大于T3。
若是,则检测压缩机是否达到温度点停机,若达到温度点停机,则再次修改T目标为T设定。原因是目标温度29℃的时候,压缩机未达到温度点停机之前,房间温度会感觉舒适,因为持续有冷量输入,一旦压缩机停机,房间内就会感觉到燥热。
若否,继续判断T目标是否≤T4。若T目标≤T4,将对风档和导风状态进行调节:其中风档不高于低风档运行。如:若导风状态为定格2~定格4的任何一个时,将其调整至定格1,若空调定格1~定格5扫风运行,将其调整至定格1~定格2扫风运行。
当判断T目标处于T4与T3之间,对风档和导风状态进行联控调节。如:当用户原设定导风方向为风吹人状态时(定格3或者定格4或定格5),风档不高于中低风档。即:若原设定风档在中低风档以上,将其调整至中低风档;若原设定风档在中低风档以下,维持其风档。当用户原设定导风方向为风避人(比如定格1、定格2)状态时,风档不高于中风档。这样调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让人体活动区域的风温(风从空调出口吹到人周围后的温度)过低过大,从而引起人呼吸道的不舒适。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控制方法的空调器,在空调制冷运行过程中,可以智能的对空调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人体舒适性,解决了现有空调功能使用过程中的部分特殊用户不舒适的问题。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7)
1.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健康功能指令,空调器进入健康功能模式;
计算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的第一温差ΔT;
比较所述第一温差ΔT与第一预设温差T1确定出空调目标温度,其中:若ΔT≥T1,则将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作为所述空调目标温度;若ΔT<T1,则根据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并将所述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作为所述空调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目标温度选择相应的出风调节方式包括:
若ΔT≥T1,则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若T2≤ΔT<T1,T2为第二预设温差,则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并根据所述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若ΔT<T2,则判断所述空调目标温度所属温度区间;其中,
当T目标≥T3时,判断空调器中压缩机是否达到温度点停机,其中:若判断为是,则将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重新作为所述空调目标温度;
当T目标<T4时,将空调的风档调整为低风挡运行,并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当T4<T目标<T3时,将空调的风档调整为中风档或低风挡运行,并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
其中T3为第一温度点,T4为第二温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计算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包括:
对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按照下述关系式进行修正,
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A,其中0℃<A<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定向出风状态时,判断所述定向出风状态的出风角度是否处于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出风角度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定向出风状态的出风角度调整为中远距离出风角度以避免冷风直接吹人;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中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设定温度T目标与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的第二差值ΔT1;
判断所述第一温差ΔT和所述第二差值ΔT1是否位于同一压缩机频率温度区间内,若判断为是,则对压缩机的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补偿为新目标频率F新目标频率,其中F新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ΔF,ΔF为频率补偿值且ΔF小于0;若判断为否,则直接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F目标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所述空调设定温度T设定和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目标频率还包括: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空调器安装环境面积计算所述频率补偿值ΔF;
其中ΔF=ζ×η×ΔF初始值,ζ为外环补偿系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则ζ越小;η为安装环境面积补偿系数,安装环境面积越大,η越小;ΔF初始值为补偿基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对空调器出风方向和/或扫风范围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当所述空调器导风板的当前导风状态为扫风状态时,判断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是否完全处于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其中:若判断为是,则保持当前的扫风角度范围不变;若判断为否,则将所述扫风状态的扫风角度范围缩小至空调远距离出风角度范围内。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63355.0A CN114216243B (zh) | 2021-12-02 | 2021-12-02 | 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63355.0A CN114216243B (zh) | 2021-12-02 | 2021-12-02 | 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16243A CN114216243A (zh) | 2022-03-22 |
CN114216243B true CN114216243B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0699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63355.0A Active CN114216243B (zh) | 2021-12-02 | 2021-12-02 | 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162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3314B (zh) * | 2022-04-08 | 2023-09-15 |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空调器提效控制方法及其空调器 |
CN114963455A (zh) * | 2022-05-30 | 2022-08-3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
CN115523744B (zh) * | 2022-08-09 | 2024-02-20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热泵烘干机控制方法、装置、热泵烘干机及存储介质 |
CN115419992B (zh) * | 2022-09-14 | 2024-08-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CN115507511A (zh) * | 2022-09-22 | 2022-1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80478A (ja) * | 2008-02-01 | 2009-08-13 | Panason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04279718A (zh) * | 2014-11-06 | 2015-01-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06524404A (zh) * | 2016-10-27 | 2017-03-22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06907830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机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
CN109269042A (zh) * | 2018-09-07 | 2019-01-25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11238000A (zh) * | 2020-02-22 | 2020-06-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自动风速控制方法及空调控制系统、空调 |
CN112361550A (zh) * | 2020-10-29 | 2021-02-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 |
-
2021
- 2021-12-02 CN CN202111463355.0A patent/CN1142162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80478A (ja) * | 2008-02-01 | 2009-08-13 | Panason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04279718A (zh) * | 2014-11-06 | 2015-01-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06524404A (zh) * | 2016-10-27 | 2017-03-22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06907830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机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
CN109269042A (zh) * | 2018-09-07 | 2019-01-25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11238000A (zh) * | 2020-02-22 | 2020-06-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自动风速控制方法及空调控制系统、空调 |
CN112361550A (zh) * | 2020-10-29 | 2021-02-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16243A (zh) | 2022-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216243B (zh) | 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 |
US11181287B2 (en) | Control method for heating operation of air-conditioner based on coil temperature and indoor fan speed | |
CN110195922B (zh) | 一种导风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CN105020847B (zh) |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 |
CN109373516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
CN104374048A (zh) | 空调器送风角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
JP6939841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CN106500242B (zh) |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 | |
WO2018196578A1 (zh) | 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 |
CN104913443A (zh) |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 |
CN107676935B (zh) | 智能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 |
WO2021164649A1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9724202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152373A (zh) |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 |
CN104296306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157170A (zh) | 变频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6352476A (zh) | 空调蒸发器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0736140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112781198A (zh) |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CN111623467B (zh) |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WO2020164227A1 (zh) |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105135612A (zh) | 一种变频空调控制方法 | |
CN114110977B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5066365A (zh) | 空调射频遥控控制方法 | |
CN114061110A (zh) | 空调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