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7957B - 一种可插拔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插拔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7957B
CN114207957B CN202080044012.8A CN202080044012A CN114207957B CN 114207957 B CN114207957 B CN 114207957B CN 202080044012 A CN202080044012 A CN 202080044012A CN 114207957 B CN114207957 B CN 114207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witch
pluggable module
pull r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40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7957A (zh
Inventor
任展林
唐乾林
郭威
冉小可
王红兵
马东海
黄欣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0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7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with power interlo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插拔模块,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可插拔模块包括功率控制单元(1)、接口单元(2)、监控单元(3)以及信号联动单元(4)。其中,功率控制单元(1)与接口单元(2)连接,可插拔模块可通过接口单元(2)与外部设备插接。拉环(42)的一端与支架(41)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触发信号开关(44)。当拉环(42)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发信号开关(44)发出第一开关信号;当拉环(42)处于拉开状态时,信号开关(44)发出第二开关信号。监控单元(3)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开关信号时,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接通上电;在接收到第二开关信号时,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断开下电。这样,可插拔模块可根据第一开关信号或第二开关信号来实现功率控制单元(1)的上下电,从而可实现可插拔模块的防热插拔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可插拔模块
技术领域
本中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插拔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5G电源技术的发展,通信电源的高功率集成化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同时,功率模块化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例如目前常用的整流模块、逆变模块、DC-DC模块以及配电模块等等。
目前,在通信、服务器等领域,要求其供电设备不允许断电,在功率模块的插拔与更换过程中更不允许损坏。当前的功率模块的接口大多采用金手指或对插连接器实现插拔与维护,在将功率模块插入与拔出连接器的瞬间,由于连接器与系统母排连接,如果功率模块没有做相应的防止带电插拔的设计,易产生电弧,这样很可能会导致与连接器相插接的功率模块的接口拉弧或损坏,影响功率模块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使其应用存在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插拔模块,该可插拔模块可以包括功率控制单元、接口单元、监控单元以及信号联动机构单元。其中:功率控制单元与接口单元相连接,可插接模块通过接口单元与外部设备插接。信号联动机构单元包括支架,拉环以及信号开关,拉环的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触发信号开关,以使信号开关产生开关信号,具体的,当拉环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发信号开关发出第一开关信号;当拉环处于拉开状态时,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监控单元,与功率控制单元以及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开关信号时,控制功率控制单元上电;在接受到第二开关信号时,控制功率控制单元下电。
本中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在与外部设备相插接时,待该可插拔模块与外部设备安装好后,可以通过对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的拉环施加压力,以使拉环处于闭合状态,从而触发信号开关发出第一开关信号,该第一开关信号(闭合信号或断开信号)被传递给监控单元;监控单元接收到该第一开关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的接触器或继电器上电,从而可以避免可插拔模块出现打火现象。
另外,当将该可插拔模块从外部设备上拔出时,可以通过对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的拉环施加拉力,以使拉环处于拉开状态,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该第二开关信号(断开信号或闭合信号)被传递给监控单元;然后,监控单元在接收到该第二开关信号后随即关断功率控制单元的每路接触器或继电器,将回路负载下电;最后,可以在下电状态下拔出该可插拔模块,从而避免可插拔模块被拔出时,造成接口单元拉弧损坏。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联动机构单元还可以包括插销,同时,拉环还可以设置有插槽。这样,当拉环处于闭合状态时,插销可插设于插槽,从而使拉环被锁定,以避免拉环脱出,有效的降低误操作的可能性。拉环在闭合状态时,模块被机械锁定不能拔出,拉环处于拉开状态时,模块被解锁,可以通过拉动拉环将模块拔出。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支架上设置有插孔,插销可插设于插孔。这样,在插销穿过插槽后可插设于该插孔,从而将拉环锁定于支架,以避免拉环绕支架转动。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联动机构单元还包括阻尼机构,拉环设置有可与阻尼机构相卡接的第一档位结构和第二档位结构,第一档位结构与第二档位结构沿远离支撑座的方向依次设置;当第二档位结构与阻尼机构相卡接时,拉环处于闭合状态,拉环触发信号开关发出第一开关信号;当第二档位结构与阻尼机构相脱离时,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
由于在对拉环施加压力和拉力的过程中,可实现阻尼机构在第一档位结构与第二档位结构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第一开关信号和第二开关信号的切换。这样可通过增加操作时间的方式,来确保可插拔模块在被拔出时,功率控制单元的每个回路均已经完成下电。之后,在将手指伸进拉环拔出可插拔模块时,功率控制单元已完全下电,从而可以避免该可插拔模块的接口单元打火,提高防热插拔保护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联动机构单元还包括阻尼机构,拉环设置有可与阻尼机构相卡接的第一档位结构和第二档位结构,第一档位结构与第二档位结构沿远离支撑座的方向依次设置;拉环上还设置有插槽,第二档位结构位于第一档位结构与插槽之间;当拉环处于闭合状态时,插销可插设于插槽,阻尼机构位于第二档位结构远离第一档位结构的一侧,且阻尼机构与第二档位结构之间存在间隔;当将插销从插槽中拔出时,拉环绕支架转动,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中,由于信号联动机构单元设置有插销,可以在可插接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在使拉环从第一档位结构与阻尼机构卡接的状态,切换成第二档位结构与阻尼机构卡接的状态时,功率控制单元仍处于下电状态,只有在插销插入至插槽中时,拉环才处于闭合状态,以触发信号开关发出第一开关信号,从而使监控单元在接收到第一开关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上电。
另外,在将可插接模块从外部设备上拔出时,可在插销从插槽中拔出时,使拉环在不受外界作用力的情况下绕支架转动,从而使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监控单元在接收到该第二开关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下电。另外,虽然在阻尼机构与第二档位结构相卡接时,功率控制单元已经下电,但是,此时可通过对拉环施加拉力,以使拉环从第二档位结构与阻尼机构卡接的状态,切换成第一档位结构与阻尼机构卡接的状态的过程来增加操作时间,以确保可插拔模块在被拔出时,功率控制单元的每个回路均已经完成下电。之后,在将手指伸进拉环拔出可插拔模块时,功率控制单元已完全下电,从而可以避免该可插拔模块的接口单元打火,提高防热插拔保护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联动机构单元还包括支撑座。此时,可将阻尼机构设置于支架与支撑座之间,并将阻尼机构固定于支撑座。这样,可使支撑座为阻尼机构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具体设置信号开关时,还可以将信号开关也设置于支撑座,信号开关可以但不限于为微动开关、拨动开关、薄膜开关或者磁控开关。当信号开关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可以包括弹片,这样可使弹片可在拉环的作用下与支撑座相贴合从而发出第一开关信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插拔模块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可以为断路器、连接器或熔断器等。监控单元还可以与输入输出单元连接,以用于控制输入输出单元进行信号的输入或者输出。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具体设置输入输出单元时,输入输出单元可以设置于可插拔模块的与接口单元相对的端部。
另外,在可插拔模块上还可以设置把手,该把手与信号联动机构单元可以分设于输入输出单元的两侧。这样,在对于可插拔模块进行插拔操作时,可通过双手分别握持把手,和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的拉环,从而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包括功率母排,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中,可插拔模块可通过接口单元与功率母排可插拔连接。
采用本申请的供电系统,在可插拔模块与功率母排相插接时,待该可插拔模块与功率母排安装好后,可以通过对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的拉环施加压力,以使拉环处于闭合状态,从而触发信号开关发出第一开关信号,该第一开关信号(闭合信号或断开信号)被传递给监控单元;监控单元接收到该第一开关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的接触器或继电器连通上电,从而可以避免可插拔模块出现打火现象。
另外,当将该可插拔模块从功率母排上拔出时,可以通过对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的拉环施加拉力,以使拉环处于拉开状态,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该第二开关信号(断开信号或闭合信号)被传递给监控单元;然后,监控单元在接收到该第二开关信号后随即关断功率控制单元的每路接触器或继电器,将回路负载断开下电;最后,可以在下电状态下拔出该可插拔模块,从而避免可插拔模块被拔出时,造成接口单元拉弧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的防热插拔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插接状态下的信号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未插接状态下的信号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功率控制单元;2-接口单元;3-监控单元;4-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1-支架;411-插孔;42-拉环;421-第一档位结构;422-第二档位结构;423-插槽;43-阻尼机构;44-信号开关;441-弹片;45-支撑座;46-插销;5-输入输出单元;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插拔模块,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具体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插拔模块可以但不限于为电源模块,以能够应用在供电系统中,从而在可插拔模块插接于供电系统中的功率母排,或者从功率母排上拔出时,能够实现防热插拔保护,其中,电源模块例如可以为直流模块、交流模块或逆变模块等。另外,在一些可插拔的智能配电外部设备中也可以参照本申请的可插拔模块进行防止热插拔设计,以在例如智能插拔熔断器、断路器或连接器等智能配电外部设备中进行防热插拔保护。
参照图1,图1为一种可插拔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插拔模块,主要包括功率控制单元1、接口单元2、监控单元3以及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其中,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带阻尼的拉环与微动开关联动、或其它结构与状态开关联动的实现方式。功率控制单元1可以但不限于为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等;接口单元2,可以但不限于为金手指或者公母对插连接器等,以作为该可插拔模块与其它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连接端口。
除了上述结构外,继续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单元5,其中输入输出单元5不局限于为断路器、连接器或者熔断器等。
本申请的可插拔模块在使用时,为便于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以与该可插拔模块插接的外部设备为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当与该可插拔模块插接的外部设备为除连接器之外的其它外部设备时,其插拔方式相类似,在本申请中不再一一列举。
参照图2,图2为一种可插拔模块的设备原理框图。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在插入连接器前可以为不带载状态,这样待该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安装好后,可以通过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将第一开关信号(闭合信号或断开信号)传递给监控单元3;监控单元3接收到该第一开关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的接触器或继电器上电,从而可以避免可插拔模块出现打火现象。
另外,当将该可插拔模块从连接器上拔出时,可以通过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先将第二开关信号(断开信号或闭合信号)传递给监控单元3;然后,监控单元3在接收到该第二开关信号后随即关断功率控制单元1的每路接触器或继电器,将回路负载下电;最后,可以在下电状态下拔出该可插拔模块,从而避免可插拔模块被拔出时,造成接口单元2拉弧损坏。
继续参照图2,当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还包括输入输出单元5时,监控单元3还可以与输入输出单元5连接,以控制输入输出单元5实现信号的输入或者输出。
继续参照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通过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及时的触发产生开关信号,可以将该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设置于可插拔模块的远离接口单元2的一端,并可使用户能够通过对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施加压力或者拉力,来将可插拔模块插接于连接器,或者,将可插拔模块从连接器上拔出。
一并参照图1和图2,通过在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的工作原理以及整体结构进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在实现该可插拔模块的防热插拔保护中起着较为关键性的作用。接下来,结合附图对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的具体结构,以及其对于开关信号的触发以及传输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3,图3展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支架41、拉环42、阻尼机构43、信号开关44以及支撑座45。其中,阻尼机构43设置于拉环42与支撑座45之间,且阻尼机构43与支撑座45固定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开关44可以但不限于为微动开关、拨动开关、薄膜开关、磁控开关或者光电开关等。
继续参照图3,在具体设置拉环42时,拉环42可以但不限于为开口的环状结构,拉环42的一端与支架41转动连接,另一端可在拉环42转动的过程中伸至支撑座45。
另外,在拉环42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档位结构421和第二档位结构422,其中,第一档位结构421与第二档位结构422沿远离支撑座45的方向依次设置,并且第一档位结构421和第二档位结构422均可与阻尼机构43相卡接。
在需要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插接于连接器时,用户可通过握持拉环42以使可插拔模块的接口单元2与连接器的连接端口对齐,并通过按压拉环42,以实现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当可插拔模块插接于连接器时,拉环42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相卡接。当把插接于连接器的可插拔模块拔出时,用户可通过对拉环42施加拉力,以使拉环42的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相卡接,继续对拉环42施加拉力即可将可插拔模块从连接器上拔出。
另外,为便于描述,参照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号开关44为微动开关为例,对该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的开关信号的触发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当信号开关44为其它类型的开关时,其触发方式相类似,在本申请中不再一一赘述。
在具体设置信号开关44时,信号开关44可以设置于支撑座45上。当信号开关44具体为微动开关时,微动开关包括弹片441,该弹片441设置于支撑座45上,并且拉环42可伸至支撑座45的一端可与微动开关接触。这样,在拉环42被施加压力或者拉力时,可通过拉环42带动弹片441动作来触发微动开关断开或者闭合,以向监控单元3发送断开信号或者闭合信号。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插接状态下的信号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处于插接状态时,信号联动机构的拉环42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相卡接,拉环42处于闭合状态,微动结构的弹片441在拉环42的作用下处于下压状态,并且弹片441与支撑座45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将弹片441与支撑座45相贴合的状态设定为微动开关的闭合状态,将弹片441处于弹起时的状态设定为微动开关的断开状态。相对应的,可以当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监控单元3接收到该闭合信号,从而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上电;当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监控单元3接收到该断开信号,从而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下电。在本申请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当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监控单元3接收到该闭合信号,从而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下电;当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监控单元3接收到该断开信号,从而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上电,其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对应的设置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阻尼机构43的存在,拉环42在没有受到外部施加的拉力的作用下,并不会由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切换成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
在将该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从连接器上拔下时,具体操作步骤可以为:首先,拉动信号联动机构的拉环42,以使拉环42由图4中所示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切换成图5中所示的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拉环42处于拉开状态,微动开关的弹片441随拉环42弹起,以使微动开关由闭合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之后,监控单元3接收到断开信号,从而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下电。最后,继续拉动拉环42以使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分离。
通常情况下,在功率控制单元1中具多个电信号回路,在功率控制单元1下电时,该多个电信号回路可同时下电,或者可依次顺序下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拉环42上存在第一档位结构421和第二档位结构422,可以通过使拉环42从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切换成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的过程来增加操作时间,以确保可插拔模块在被拔出时已经完成下电。这样,在把手指伸进拉环42,拔出可插拔模块时,功率控制单元1已经下电,从而可以避免该可插拔模块的接口单元2打火。
另外,参照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中,还可以设置有插销46。同时,信号联动机构上还设置有插槽423(可参照图5)。一并参照图4和图6,当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处于插接状态时,可将插销46对应插设于插槽423中(图6中的插销46处于ON位置),以实现拉环42的位置锁定。另外,参照图5,还可以在支架41上设置插孔411,以使插销46穿过插槽423后插设于插孔411,以使拉环42被锁定于支架41。这样,可有效的提高拉环42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可靠性,以实现可插拔模块的稳定工作。另外,还可有效的降低用户误操作的可能性。
继续参照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可插拔模块设置有插销46时,还可在插销46插入插槽423时,使微动开关的弹片441贴附于支撑座45,以使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此时,还可使阻尼机构43位于第二档位结构422远离第一档位结构421的一侧,并使阻尼机构43与第二档位结构42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
另外,当将插销46从插槽423中拔出时(插销46处于OFF位置),可使拉环42被释放,拉环42在不受外界作用力的情况下绕支架41转动,同时微动开关的弹片441弹起,微动开关由闭合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监控单元3接收到断开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下电。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阻尼机构43的存在,当拉环42转动一定角度时,第二档位结构422会与阻尼机构43相卡接,从而使拉环42停止运动。这时,可拉动拉环42,以使其由图4中所示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切换成图5中所示的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继续拉动拉环42即可将可插拔模块从连接器中拔出。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设置插销46,以在插销46从插槽423中拔出时,使拉环42在不受外界作用力的情况下绕支架41转动,从而使弹片441弹起,以使微动开关断开,监控单元3在接收到断开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下电。另外,虽然在阻尼机构43与第二档位结构422相卡接时,功率控制单元1已经下电,但是,此时可通过对拉环42施加拉力,以使拉环42从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切换成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的过程来增加操作时间,以确保可插拔模块在被拔出时,功率控制单元1的每个回路均已经完成下电。之后,在将手指伸进拉环42拔出可插拔模块时,功率控制单元1已完全下电,从而可以避免该可插拔模块的接口单元2打火,提高防热插拔保护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可插拔模块从连接器中拔出的过程,以及在拔出过程中的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在防热插拔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接下来,结合附图对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在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插接的过程中起到的防热插拔保护的作用进行说明。
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未插接于连接器时的信号联动机构单元4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若需要将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进行连接,具体操作步骤可以为:首先,握持拉环42,以使接口单元2与连接器的连接端口对齐。之后,对可插拔模块的拉环42施加压力,以使可插拔模块插接于连接器;另外,在对拉环42施加压力的过程中,拉环42由图5中所示的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切换成图4中所示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在图4状态下,微动开关的弹片441被拉环42压紧于支撑座45,并使微动开关由断开状态切换为闭合状态。最后,监控单元3接收到闭合信号,从而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上电。
在上述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插接的过程中,可插接模块的功率控制单元1不带电,只有将可插接模块与连接器插接完成后,才会使弹片441与支撑座45相贴合,以实现功率控制单元1的上电。这样,可避免可插拔模块的接口单元2拉弧损坏。
另外,参照图6,当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还设置有插销46时,还可以在将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插接后,拉环42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下时,将插销46对应插设于插槽423中(如图6所示,插销46处于ON位置),以使拉环42被锁定于支架41。这样可避免拉环42脱出,从而有效的降低误操作的可能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可插拔模块设置有插销46时,还可在拉环42的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相卡接时,使弹片441仍处于弹起的状态,以使功率控制单元1仍处于下电的状态。此时,继续按压拉环42,以使阻尼机构43位于第二档位结构422远离第一档位结构421的一侧,并使阻尼机构43与第二档位结构42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直至插销46能够插入插槽423时,微动开关的弹片441才能够贴附于支撑座45,以使微动开关由断开状态切换为闭合状态。监控单元3接收到闭合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上电。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设置插销46,可以在可插接模块与连接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在使拉环42从第一档位结构421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切换成第二档位结构422与阻尼机构43卡接的状态时,功率控制单元1仍处于下电状态,只有在插销46插入至插槽423中时,才能够使弹片441与支撑座45相贴合,从而使监控单元3在接收到闭合信号后控制功率控制单元1上电。这样,可有效的增加将可插接模块与连接器进行连接的操作时间,并能够在二者插接完成后才使功率控制单元1上电,从而可以避免该可插拔模块的接口单元2打火,提高防热插拔保护的可靠性。
另外,参照图6或者图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可插拔模块上设置把手6,还可将该把手6设置于可插拔模块的与信号联动机构相对的端部。这样,在对于可插拔模块进行插拔操作时,可通过双手分别握持把手6,和信号联动机构的拉环42,从而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控制单元、接口单元、监控单元以及信号联动机构单元,其中:
所述功率控制单元与所述接口单元相连接,所述可插接模块通过所述接口单元与外部设备插接;
所述信号联动机构单元包括支架,拉环以及信号开关,所述拉环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触发所述信号开关;当所述拉环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发所述信号开关发出第一开关信号;当所述拉环处于拉开状态时,所述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
所述监控单元,与所述功率控制单元以及所述信号联动机构单元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开关信号时,控制所述功率控制单元接通上电;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开关信号时,控制所述功率控制单元断开下电;
所述可插拔模块还包括插销,所述拉环还设置有插槽;当拉环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插销可插设于所述插槽,所述可插拔模块被机械锁定不能拔出;当所述拉环处于拉开状态时,所述可插拔模块被解锁,可以通过拉动所述拉环将所述可插拔模块拔出;
所述信号联动机构单元还包括阻尼机构和支撑座,所述拉环设置有可与所述阻尼机构相卡接的第一档位结构和第二档位结构,所述第一档位结构与所述第二档位结构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方向依次设置;
当所述第二档位结构与所述阻尼机构相卡接时,所述拉环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拉环触发所述信号开关发出第一开关信号;当所述第二档位结构与所述阻尼机构相脱离时,所述信号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销可插设于所述插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座之间,且所述阻尼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撑座。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开关设置于所述支撑座。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开关为微动开关、拨动开关、薄膜开关、磁控开关或者光电开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开关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弹片,当所述信号联动机构单元还包括支撑座时,所述弹片与所述支撑座相贴合发出所述第一开关信号。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模块还包括输入输出单元,所述监控单元还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入输出单元进行信号的输入或者输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设置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与所述接口单元相对的端部;
所述可插拔模块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信号联动机构单元分设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为断路器、连接器或熔断器。
10.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母排,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插拔模块,其中,所述可插拔模块与所述功率母排可插拔连接。
CN202080044012.8A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可插拔模块 Active CN114207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4674 WO2021159260A1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可插拔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7957A CN114207957A (zh) 2022-03-18
CN114207957B true CN114207957B (zh) 2024-05-17

Family

ID=7729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4012.8A Active CN114207957B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可插拔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4994A1 (zh)
EP (1) EP4096032B1 (zh)
CN (1) CN114207957B (zh)
WO (1) WO2021159260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7308A2 (en) * 1988-08-29 1990-03-07 Tandem Computers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module interlock and extraction mechanism
WO2005013423A2 (de) * 2003-07-19 2005-02-10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steckverbindungsteil
US7284997B2 (en) * 2003-03-24 2007-10-23 Schroff Gmbh Plug-in module for a module frame
CN101740947A (zh) * 2008-11-25 2010-06-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电力驱动的车辆的充电装置
CN102005680A (zh) * 2010-12-10 2011-04-06 怡达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连接器
US8179680B1 (en) * 2008-02-21 2012-05-1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moval of a circuit board module from a chassis
CN102768496A (zh) * 2012-07-13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插拔设备和用于可插拔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3682994A (zh) * 2012-09-26 2014-03-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电子装置、电力电子系统及功率单元的热插拔方法
CN102573375B (zh) * 2012-01-05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扳手的模块及模块组件
CN109524845A (zh) * 2018-11-13 2019-03-26 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延时解锁结构的连接器及其锁解方法
CN209692072U (zh) * 2019-04-11 2019-11-26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延时解锁机构的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3652B2 (ja) * 2012-01-13 2017-07-19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多孔質フェライト芯材、樹脂被覆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WO2013145300A1 (ja) * 2012-03-30 2013-10-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7308A2 (en) * 1988-08-29 1990-03-07 Tandem Computers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module interlock and extraction mechanism
US7284997B2 (en) * 2003-03-24 2007-10-23 Schroff Gmbh Plug-in module for a module frame
WO2005013423A2 (de) * 2003-07-19 2005-02-10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steckverbindungsteil
US8179680B1 (en) * 2008-02-21 2012-05-1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moval of a circuit board module from a chassis
CN101740947A (zh) * 2008-11-25 2010-06-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电力驱动的车辆的充电装置
CN102005680A (zh) * 2010-12-10 2011-04-06 怡达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连接器
CN102573375B (zh) * 2012-01-05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扳手的模块及模块组件
CN102768496A (zh) * 2012-07-13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插拔设备和用于可插拔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3682994A (zh) * 2012-09-26 2014-03-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电子装置、电力电子系统及功率单元的热插拔方法
CN109524845A (zh) * 2018-11-13 2019-03-26 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延时解锁结构的连接器及其锁解方法
CN209692072U (zh) * 2019-04-11 2019-11-26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延时解锁机构的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9260A1 (zh) 2021-08-19
EP4096032A1 (en) 2022-11-30
US20220384994A1 (en) 2022-12-01
EP4096032B1 (en) 2023-12-20
EP4096032A4 (en) 2023-01-11
CN114207957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4010B2 (en) Rapid tri-state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device
WO2012015246A9 (ko) 돌입전류 충격방지 및 대기전력 차단을 위한 스위치
CN210779219U (zh) 一种具有灭弧能力的直流插头
CN204088767U (zh) 一种带延时操作功能的高压互锁装置以及高压互锁系统
CN201655694U (zh) 一种带短路保护功能的触头系统
CN114207957B (zh) 一种可插拔模块
CN202034326U (zh) 一种0.4kV以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防误操作断路器
CN101926064B (zh) 电源设备和连接器
CN218513401U (zh) 一种断路器
CN107845519B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63014Y (zh) 具有反向接线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插座
RU2742141C1 (ru) Низковольтное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змыканием низковольтного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13571977A (zh) 可直接插拔的无弧直流插头和直流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607351U (zh) 低压断路器自动合闸装置
CN108711928B (zh) 一种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14830461A (zh) 用于防止直流连接断开时产生电弧的插式接触装置
CN2935417Y (zh) 强制性远方判断防误操作控制装置
CN216055508U (zh) 可直接插拔的无弧直流插头和直流插座系统
CN218333670U (zh) 一种断路器机械开关装置
CN110211850B (zh) 安全型液压电磁断路器及分断方法
CN113257639B (zh) 一种断路器和配电盒
CN220543794U (zh) 一种高压开关
CN103531408B (zh) 低压断路器自动合闸装置及其用于失压脱扣后自动合闸的方法
CN219553503U (zh) 一种6kV接地刀闸在0.4kV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结构
CN215527668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