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5443B -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5443B
CN114205443B CN202110970958.3A CN202110970958A CN114205443B CN 114205443 B CN114205443 B CN 114205443B CN 202110970958 A CN202110970958 A CN 202110970958A CN 114205443 B CN114205443 B CN 114205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ll
annular wall
emitting element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09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5443A (zh
Inventor
陈梓平
陈孟圳
黄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ye Dai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ye Dai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ye Dai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ye Dai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09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5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5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力保护附件,包括壳体、感光元件、发光元件、排线及连接器;壳体整体呈薄片状,包括顶壁及侧壁,侧壁设有过线孔槽;顶壁上设有感光孔槽及设于感光孔槽外围的导光孔槽,感光元件的感光面及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均朝向壳体的外侧;壳体在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之间设有挡光部;侧壁设有过线孔槽;排线一头与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电连接,另一头与连接器连接,连接器用于与移动终端的侧面接口连接。本发明视力保护附件在暗光下能够有效地补光以保障用户视觉健康,易于附接、使用便捷且耐用。

Description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周边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手机、电视等视频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遭遇到视疲劳、眼部刺激、眼红、视力模糊等眼部的不适症状。参照图1,这些症状一个重要的病因是用户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屏幕亮度高于电子设备背景亮度,从而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侧形成亮区,但在电子设备背面侧形成暗区,这样就导致了屏幕亮度和电子设备背景亮度之间的不协调。因为在这种环境下,用户眼睛根据背景环境调节的瞳孔大小和显示屏亮度不相适应,长时间盯着显示屏阅读就很容易视觉疲劳,影响视觉健康。
在众多的视频终端中,手机的应用最为普遍,因此在用户使用手机过程中解决屏幕与背景亮度不协调的问题最为迫切。手机作为智能移动终端,除了显示屏外,还集成了众多传感器及发光元件,其中就包括设于手机正面听筒附近的光线感应器,以及设于手机背面的闪光灯。在初步的解决屏幕与背景亮度不协调的现有方案中,利用设置于听筒附近的光线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的亮度,然后再根据检测值自动调节屏幕的亮度。然而,这种方案,一方面在屏幕亮度调低至接近极限值时同样会引发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在黑暗环境下使用时,光线传感器还会接收用户面部反射的显示屏的光线,因此不能准确反映背景环境的亮度,从而难以准确协调屏幕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在进一步的解决屏幕与背景亮度不协调的现有方案中,还叠加利用了设于手机背面的闪光灯,即根据周围环境的亮度的检测值自动打开闪光灯进行补光协调屏幕与背景之间的亮度。但是,闪光灯通常的用途是手电筒或拍照补光,其主要适用于照亮中远距离物体,并且固定设置在手机背面的边缘或转角处,如此,一方面左右补光不均匀,另一方面若没有合适的反射面,补光强度容易过高或过低,因此,利用手机固有的闪光灯进行补光以协调屏幕的亮度仍然无法充分保障用户视觉健康。
此外,手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保持竞争力对于手机存在多种严苛的设计要求,例如与便携性相关的手机厚度、手机重量以及抗跌落性,并且为了提升续航性,手机内部设计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提出这样的技术方案仍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即适应多种类型的手机、并在不明显损害手机原有性能的前提下、保障用户在暗光环境使用手机时的视觉健康。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用户在暗光环境下使用移动终端时可适当进行补光以保障用户视觉健康,对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影响小、易于附接且耐用的视力保护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所述视力保护附件用于附接于移动终端的背面的非边缘线区域,并在附接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之前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独立;
所述视力保护附件包括壳体、感光元件、发光元件、排线及连接器;
所述壳体整体呈薄片状,包括顶壁及侧壁,所述侧壁自所述顶壁边缘背面延伸且与所述顶壁围合形成呈一侧敞口的容腔;
所述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端面形成安装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安装面用于附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的非边缘线区域;
所述顶壁上设有感光孔槽及设于所述感光孔槽外围的导光孔槽,所述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均设于所述壳体的容腔,所述感光元件对应所述感光孔槽设置,所述发光元件对应所述导光孔槽设置,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面及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均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
所述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的顶面均低于所述顶壁的外露平面,所述壳体在所述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之间设有挡光部;
所述感光元件用于感测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后面的背景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光强值,所述光强值用于调节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或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使得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后面的背景的亮度相匹配;
所述排线一头与所述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电连接,另一头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光孔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光孔槽分别设于所述感光孔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光孔槽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所述发光元件整体发光面与所述导光孔槽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顶壁内侧面的第一环形壁及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连接在所述感光孔槽的边缘处,所述第二环形壁连接在所述导光孔槽的边缘处,所述第一环形壁及第二环形壁均自所述顶壁的内侧面向背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第一环形壁及第二环形壁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均呈由内至外的渐扩状,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内端低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顶面,所述第二环形壁的内端低于所述发光元件的顶面,所述第一环形壁及第二环形壁的位于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之间的部位形成所述挡光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壁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由四个斜面相接而成,且该四个斜面的倾斜角均相同;所述第二环形壁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由左右两侧的两个斜面以及上下两端的两个锥面相接而成,其中两个斜面以及两个锥面倾斜角均相同;所述第一环形壁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壁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壁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为60度,所述第一环形壁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为30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壁包括位于外侧入口处的倾斜段,以及连接在倾斜段内端的直筒段,所述第一环形壁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形成在所述倾斜段,所述直筒段用于限位所述感光元件的封装基台。
优选地,所述倾斜段内壁面的延伸面与所述直筒段内壁面的延伸面的交线高于或接近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壁内端的内壁面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环形壁内填充凝固有包裹所述发光元件透明胶。
优选地,所述侧壁设有供所述排线伸入所述壳体容腔的过线孔槽。
本发明的视力保护附件附接于移动终端的背面,排线一端与移动终端侧面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容腔的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电连接,由于可以利用移动终端供电,因此,用于容纳感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的壳体可以做得更小,从而减少视力保护附件对移动终端便携性的影响。
壳体整体呈薄片状,厚度明显小于长宽方向的尺寸,因此在附接于移动终端背面后不会明显的凸出,可以方便地插入裤袋等扁平状收纳空间;并且在移动终端跌落并以背面朝下的姿态滑动时,与壳体侧面冲击力对应的力臂小,因而难以使视力保护附件从移动终端上脱落。
感光元件透过感光孔槽可以准确地检测移动终端背面一侧的环境光亮度。视力保护附件左右居中地被附接于移动终端背面的非边缘区域时,可以做到左右补光均匀。壳体上设有多个导光孔槽,且发光元件专用于保护视力的环境补光,因此,在根据检测环境光亮度确定需要发光元件补光时,在移动终端背面一侧充分照亮设定范围的空气或邻近的物体形成足够的漫反射,从而形成有利于保障视力健康的照明氛围。
由于感光元件还用于在发光元件进行初始补光后移动终端背侧的环境光亮度以提供用于进一步调节发光元件亮度的反馈信号,因此,壳体在感光元件与导光元件之间设置导光部可以避免发光元件对感光元件的检测带来干扰。
在移动终端被正确附接本发明视力保护附件后,用户携带该移动终端进入暗光环境时,补光装置能够适当地进行补光,从而有效地保障用户视觉健康。并且由于视力保护附件的壳体设计成尺寸较小的扁平状,如此,一方面对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影响小、易于附接从而方便新用户接纳,从而利于视力保护附件的推广;另一方面,扁平状的壳体设计覆盖面大,厚度小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从而保证视力保护附件的耐用性。综上本发明的视力保护附件既能在暗光环境下保障用户视觉健康,又易于推广、普及,从而更好地造福公共健康。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视力保护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和背景亮度之间的不协调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视力保护附件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附接于移动终端背面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视力保护附件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附接于移动终端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视力保护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视力保护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视力保护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沿VIII-V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感光孔槽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沿X-X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感光孔槽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视力保护附件 13 容腔 21 感光面
200 移动终端 14 挡光部 22 封装基台
10 壳体 15 第一环形壁 30 发光元件
11 顶壁 151 倾斜段 31 发光面
111 感光孔槽 152 直筒段 40 排线
112 导光孔槽 16 第二环形壁 50 连接器
12 侧壁 17 间隙 60 电路板
121 过线孔槽 20 感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照图2至图8,该视力保护附件100用于附接于移动终端200的背面的非边缘线区域,并在附接于移动终端200的背面之前相对移动终端200独立;
视力保护附件100包括壳体10、感光元件20、发光元件30、排线40及连接器50;
壳体10整体呈薄片状,包括顶壁11及侧壁12,侧壁12自顶壁11边缘延伸且与所述顶壁11围合形成呈一侧敞口的容腔13;
侧壁12远离顶壁11的端面形成安装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安装面用于附接在移动终端200的背面的非边缘线区域;
顶壁11上设有感光孔槽111及一个或多个设于感光孔槽111外围的导光孔槽112,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均设于壳体10的容腔13,感光元件20对应感光孔槽111设置,发光元件30对应导光孔槽112设置,感光元件20的感光面21及发光元件30的发光面31均朝向壳体10的外侧;
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的顶面均低于顶壁11的外露平面,壳体10在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之间设有挡光部14;
感光元件20用于感测发光元件30发出并通过移动终端200的屏幕后面的背景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光强值,光强值用于调节移动终端200的屏幕亮度或发光元件30的发光亮度,使得移动终端200的屏幕亮度与移动终端200的屏幕后面的背景的亮度相匹配;
排线40一头与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电连接,另一头与连接器50连接,连接器50用于与移动终端200的侧面接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具有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用户手持移动终端200观看视频等应用时,如图1所示,显示屏发出的亮光将照亮人的面部。在照明不佳的暗光环境中,人眼的瞳孔的大小会大于相同显示屏亮度条件但亮光环境下的人眼瞳孔的大小,如此,长时间观看显示屏则很容易视觉疲劳影响视觉健康。
壳体10优选地为塑胶材质并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当然壳体10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等其他材质。壳体10可以通过卡扣、粘接或吸附等可拆卸方式等附接到移动终端200的背面。移动终端200的背面既可以指移动终端200本身的外壳背面,也可以为目前流行、用户额外为移动终端200安装的抗摔或装饰性保护外壳的背面。在壳体10采用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且移动终端200背面的构成同样为金属材质时,壳体10还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附接到移动终端200的背面。感光孔槽111、导光孔槽以及下面实施例中的过线孔槽121既可以是孔,也可以是槽。
感光元件20用于检测移动终端200背侧的环境光强度,例如检测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的强度,具体的,感光元件20为感光二极管。发光元件30则用于向移动终端200的背侧发光,以增强移动终端200背侧的环境光的亮度。具体的,发光元件30优选地为LED灯珠。为了就近地为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提供驱动电路、控制电路以及提供承载平台,视力保护附件100还包括电路板60,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设置在电路板60,壳体10盖合在电路板60的外侧。在设置电路板10盖合壳体10敞口13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电路板60与移动终端200的背面贴合或粘接。
本发明的视力保护附件100附接于移动终端200的背面,排线40一端与移动终端200侧面接口连接,另一端通过过线孔槽121伸入壳体10的内侧、与壳体10容腔13的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电连接,由于可以利用移动终端200供电,因此,用于容纳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的壳体10可以做得更小,从而减少对移动终端200便携性的影响。
壳体10整体呈薄片状,厚度明显小于长宽方向的尺寸,因此在附接于移动终端200背面后不会明显的凸出,可以方便地插入裤袋等扁平状收纳空间;并且在移动终端200跌落并以背面朝下的姿态滑动时,与壳体10侧面冲击力对应的力臂小,因而难以使视力保护附件100从移动终端200上脱落。
感光元件20透过感光孔槽111可以准确地检测移动终端200背面一侧的环境光亮度。视力保护附件100左右居中地被附接于移动终端200背面的非边缘区域时,可以做到左右补光均匀。壳体10上设有多个导光孔槽112,且发光元件30专用于保护视力的环境补光,因此,在根据检测环境光亮度确定需要发光元件30补光时,在移动终端200背面一侧充分照亮设定范围的空气或邻近的物体形成足够的漫反射,从而形成有利于保障视力健康的照明氛围。
由于感光元件20还用于在发光元件30进行初始补光后移动终端200背侧的环境光亮度以提供用于进一步调节发光元件30亮度的反馈信号,因此,壳体10在感光元件20与导光元件之间设置导光部可以避免发光元件30对感光元件20的检测带来干扰。
在移动终端200被正确附接本发明视力保护附件100后,用户携带该移动终端200进入暗光环境时,补光装置能够适当地进行补光,从而有效地保障用户视觉健康。并且由于视力保护附件100的壳体10设计成尺寸较小的扁平状,如此,一方面对移动终端200的便携性影响小、易于附接从而方便新用户接纳,从而利于视力保护附件100的推广;另一方面,扁平状的壳体10设计覆盖面大,厚度小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从而保证视力保护附件100的耐用性。综上本发明的视力保护附件100既能在暗光环境下保障用户视觉健康,又易于推广、普及,从而更好地造福公共健康。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导光孔槽112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光孔槽112分别设于感光孔槽111的左右两侧,导光孔槽112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发光元件30整体发光面31与导光孔槽112的形状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左右两个长条形的导光孔槽112,并设置与之适配的发光元件30,如此可以更均衡地照亮移动终端200背侧的环境。
进一步地,参照图8及图10,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设于顶壁11内侧面的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第一环形壁15连接在感光孔槽111的边缘处,第二环形壁16连接在导光孔槽112的边缘处,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均自顶壁11的内侧面向靠近移动终端200背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均呈由内至外的渐扩状,第一环形壁15的内端低于感光元件20的顶面,第二环形壁16的内端低于发光元件30的顶面,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的位于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之间的部位形成挡光部14。
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15的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呈由内至外的渐扩状,从而方便将环境的光引入至感光元件20;第一环形壁15的内端低于感光元件20的顶面则有利于使感光元件20尽可能多地接收到环境光线。与第一环形壁15相对应地,第二环形壁16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呈由内至外的渐扩状,如此方便将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线导出至环境,同时又不至于发光元件30的光线过于发散;第二环形壁16的内端低于发光元件30的顶面则可以使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可能通过导光孔槽112发出。复用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以构成挡光部14,一方面简化了壳体10的结构,另一方面同时也形成双层的挡光结构,从而提升了挡光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2至图4,图6以及图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由四个斜面相接而成,且该四个斜面的倾斜角均相同;第二环形壁16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由左右两侧的两个斜面以及上下两端的两个锥面相接而成,其中两个斜面以及两个锥面倾斜角均相同;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大于第二环形壁16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如图8中大于/>图10中的/>大于图8中的/>
本实施例中,由内至外的渐扩状内壁面由斜面和/或锥面构成可以简化相应结构方便生产制造;第一环形壁15入口斜角大于第二环形壁16入口斜角,通过这种区别化设计,一方面可以避免任意相邻的两个导光孔槽112发出的光束在过近的距离交叉,从而影响对于环境光亮度的检测;另一方面通过相对地扩大第一环形壁15的入口、引入足够多的环境光线,从而提高了感光元件20检测灵敏度。优选地,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为60度,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为30度,即图8中等于图10中的均为60度;图8中/>等于30度。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8至图1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15包括位于外侧入口处的倾斜段151,以及连接在倾斜段151内端的直筒段152,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形成在倾斜段151,直筒段152用于限位感光元件20的封装基台22。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环形壁15的横斜面形状设置成两段相接的形状,如此,在保证引入足够光亮的同时,又能避免占用感光元件20的安装空间,实现对感光元件20封装基台22的限位,以及增强挡光部14的挡光隔离效果。优选地,请再次参照图9及图11,在一实施例中,倾斜段151内壁面的延伸面与直筒段152内壁面的延伸面的交线高于或接近于感光元件20的顶面。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2至图4,图6以及图8,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壁16内端的内壁面与发光元件30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可以方便发光元件30装入。为了更好地固定发光元件30并防止发光元件30因高温而发生氧化,第二环形壁16内填充凝固有包裹发光元件30透明胶。
进一步地,如图5-6所示,侧壁12设有供排线40伸入壳体10容腔13的过线孔槽12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视力保护附件,所述视力保护附件用于附接于移动终端的背面的非边缘线区域,并在附接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之前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独立,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力保护附件包括壳体(10)、感光元件(20)、发光元件(30)、排线(40)及连接器(50);
所述壳体(10)整体呈薄片状,包括顶壁(11)及侧壁(12),所述侧壁(12)自所述顶壁(11)边缘延伸且与所述顶壁(11)围合形成呈一侧敞口的容腔(13);
所述侧壁(12)远离所述顶壁(11)的端面形成安装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安装面用于附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的非边缘线区域;
所述顶壁(11)上设有感光孔槽(111)及设于所述感光孔槽(111)外围的导光孔槽(112),所述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均设于所述壳体(10)的容腔(13),所述感光元件(20)对应所述感光孔槽(111)设置,所述发光元件(30)对应所述导光孔槽(112)设置,所述感光元件(20)的感光面(21)及所述发光元件(30)的发光面(31)均朝向所述壳体(10)的外侧;
所述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的顶面均低于所述顶壁(11)的外露平面,所述壳体(10)在所述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之间设有挡光部(14);
所述发光元件(30)用于向移动终端的背侧发光,以增强移动终端背侧的环境光的亮度;所述感光元件(20)用于感测所述发光元件(30)发出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后面的背景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光强值,所述光强值用于调节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或发光元件(30)的发光亮度,使得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后面的背景的亮度相匹配;
所述排线(40)一头与所述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电连接,另一头与所述连接器(50)连接,所述连接器(50)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孔槽(1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光孔槽(112)分别设于所述感光孔槽(111)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光孔槽(112)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所述发光元件(30)整体发光面(31)与所述导光孔槽(112)的形状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还包括设于所述顶壁(11)内侧面的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所述第一环形壁(15)连接在所述感光孔槽(111)的边缘处,所述第二环形壁(16)连接在所述导光孔槽(112)的边缘处,所述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均自所述顶壁(11)的内侧面向背离所述顶壁(11)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均呈由内至外的渐扩状,所述第一环形壁(15)的内端低于所述感光元件(20)的顶面,所述第二环形壁(16)的内端低于所述发光元件(30)的顶面,所述第一环形壁(15)及第二环形壁(16)的位于感光元件(20)及发光元件(30)之间的部位形成所述挡光部(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由四个斜面相接而成,且该四个斜面的倾斜角均相同;所述第二环形壁(16)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由左右两侧的两个斜面以及上下两端的两个锥面相接而成,其中两个斜面以及两个锥面倾斜角均相同;所述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壁(16)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为60度,所述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内壁面的倾斜角为30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壁(15)包括位于外侧入口处的倾斜段(151),以及连接在倾斜段(151)内端的直筒段(152),所述第一环形壁(15)外侧入口处的内壁面形成在所述倾斜段(151),所述直筒段(152)用于限位所述感光元件(20)的封装基台(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151)内壁面的延伸面与所述直筒段(152)内壁面的延伸面的交线高于或接近于所述感光元件(20)的顶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壁(16)内端的内壁面与所述发光元件(30)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环形壁(16)内填充凝固有包裹所述发光元件(30)透明胶。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视力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设有供所述排线(40)伸入所述壳体(10)容腔(13)的过线孔槽(121)。
CN202110970958.3A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Active CN114205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0958.3A CN114205443B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0958.3A CN114205443B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443A CN114205443A (zh) 2022-03-18
CN114205443B true CN114205443B (zh) 2024-03-19

Family

ID=8064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0958.3A Active CN114205443B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54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152A (zh) * 2017-09-27 2018-02-23 苏州亿科赛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移动终端及亮度控制方法
CN207742917U (zh) * 2018-01-11 2018-08-17 深圳市天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感光的显示器
CN109253798A (zh) * 2017-07-13 2019-01-22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感测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889671A (zh) * 2019-04-01 2019-06-14 深圳聪明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保护系统及视力保护方法
CN209170492U (zh) * 2017-11-06 2019-07-26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857975U (zh) * 2020-04-13 2020-11-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基座及其电子设备
WO2020246633A1 (ko) * 2019-06-03 2020-12-10 (주)대성울트라소닉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발광 액세서리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6338B (zh) * 2011-01-14 2014-05-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用於顯示設備的背後打光補償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3798A (zh) * 2017-07-13 2019-01-22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感测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34152A (zh) * 2017-09-27 2018-02-23 苏州亿科赛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移动终端及亮度控制方法
CN209170492U (zh) * 2017-11-06 2019-07-26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7742917U (zh) * 2018-01-11 2018-08-17 深圳市天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感光的显示器
CN109889671A (zh) * 2019-04-01 2019-06-14 深圳聪明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保护系统及视力保护方法
WO2020246633A1 (ko) * 2019-06-03 2020-12-10 (주)대성울트라소닉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발광 액세서리 장치
CN211857975U (zh) * 2020-04-13 2020-11-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基座及其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443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1158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device
CN108040155B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418911B (zh) 电子装置
CN107580089B (zh) 弹性套
CN108040148B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418910B (zh) 电子装置
CN107968910B (zh) 电子装置
CN108124032B (zh) 电子装置
CN108183990B (zh) 电子装置
CN108494897B (zh) 电子装置
CN107968863B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4205443B (zh) 一种视力保护附件
CN108183984B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200235B (zh) 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6774653B (zh) 一种终端
US8870403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flashlight module
CN107995339B (zh) 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KR101764744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발광 액세서리
CN108023985B (zh) 电子装置
CN215818254U (zh) 一种贴片式护眼补光附件
CN108494899B (zh) 电子装置
CN110312018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7945662B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817466B (zh) 电子设备及其呼吸灯控制方法
US8780281B2 (en) Televis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