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3790B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3790B
CN114203790B CN202111509560.6A CN202111509560A CN114203790B CN 114203790 B CN114203790 B CN 114203790B CN 202111509560 A CN202111509560 A CN 202111509560A CN 114203790 B CN114203790 B CN 114203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evice
layer
light emitting
colo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95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3790A (zh
Inventor
孙亮
杨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95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379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9178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040A1/zh
Priority to US17/622,85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088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203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3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3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3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发光器件层包括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红色色阻对应红色发光器件设置,蓝色色阻对应第一蓝色发光器件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通过绿色色转换单元生成的绿光中减小了蓝光成分,减小了绿光的半峰宽,可以提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色域,从而实现超高色域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无需背光源,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中设置有发光材料,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发光材料就会发光,从而实现显示效果。相较于液晶显示面板(LCD),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近年来随着OLED技术的成熟,市面上OLED的渗透率逐年提升。
然而,但是OLED受限荧光和磷光发光材料自身特性的因素,色域一般只能达到NTSC 110%左右。但是随着消费者对于丰富和艳丽的显示器的需求逐年上升,近年来广色域显示器的开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当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存在色域不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可以解决当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色域不够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
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上,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蓝色色阻、绿色色转换单元;
其中,所述红色色阻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设置,所述蓝色色阻对应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器件设置,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所述第二蓝色发光器件设置,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材料包括钙钛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色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二蓝色发光器件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色阻层还包括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开口,所述红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绿色色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间隔层的所述开口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层为黑矩阵。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设置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和所述色阻层之间。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一阵列基板;
步骤S200: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发光器件层,形成所述发光器件层时包括形成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
步骤S300: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形成色阻层,形成所述色阻层时包括形成红色色阻、蓝色色阻、绿色色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红色色阻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形成,所述蓝色色阻对应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器件形成,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形成。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材料包括钙钛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00中,形成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方法包括蒸镀或喷墨印刷所述钙钛矿。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发光器件层包括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红色色阻对应红色发光器件设置,蓝色色阻对应第一蓝色发光器件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通过绿色色转换单元生成的绿光中减小了蓝光成分,减小了绿光的半峰宽,可以提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色域,从而实现超高色域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步骤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设置于阵列基板上,发光器件层包括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色阻层,设置于发光器件层上,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蓝色色阻、绿色色转换单元;其中,红色色阻对应红色发光器件设置,蓝色色阻对应第一蓝色发光器件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1、发光器件层12、色阻层13,发光器件层12设置于阵列基板11上,发光器件层12包括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色阻层13设置于发光器件层12上,色阻层13包括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其中,红色色阻132对应红色发光器件1052设置,蓝色色阻131对应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用于将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
具体的,阵列基板11包括基底101和阵列功能层102,基底101可以玻璃、塑料等,阵列功能层102可以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TFT)等。
具体的,发光器件层12包括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发光器件层12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层103、第一公共材料层104、发光材料层105、第二公共材料层106、第二电极层107。
具体的,第一电极层103可以为阳极,第二电极层107可以为阴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第一电极层103为阴极,第二电极层107为阳极。
具体的,下面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层103为阳极,第二电极层107为阴极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层103可以包括多个阳极,多个阳极分别对应或从属于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第一公共材料层104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等,第一公共材料层104可以对应或从属于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发光材料层105可以包括多个独立的子发光材料层,多个子发光材料层分别对应或分别从属于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红色发光器件1052与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具有不同的发光材料,从而使得红色发光器件1052发出红光、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发出蓝光、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发出蓝光,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第二公共材料层106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等,第二公共材料层106可以对应或从属于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第二电极层107可以包括整面的阴极,阴极对应或从属于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显示面板100的层叠结构依次包括:阵列基板11、发光器件层、色阻层13,显示面板100的层叠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层结构,在后续实施例中介绍。
具体的,红色色阻132对应红色发光器件1052设置,红色色阻132可以将红色发光器件1052发出的光线进行部分吸收,使得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红光的半峰宽更窄,可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色域(色饱和度)或者调整红色色坐标。
具体的,蓝色色阻131对应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设置,蓝色色阻131可以将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发出的光线进行部分吸收,使得显示面板100发出的蓝光的半峰宽更窄,可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色域(色饱和度)或者调整蓝色色坐标。
具体的,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用于将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绿色色转换单元133转换或激发后的绿光的光谱窄、蓝光成分低,可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色域(色饱和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材料包括钙钛矿。
具体的,钙钛矿是良好的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材料,使用钙钛矿作为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材料,生成的绿光的光谱窄、蓝光成分低,可以较大的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色域(色饱和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红色发光器件1052设置于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和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之间。
具体的,红色发光器件1052设置于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和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之间,使得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和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之间具有较大距离或尽量大的间距,避免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发出的光线进入绿色色转换单元133,避免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发出的光线进入蓝色色阻131,从而避免了颜色混色和串扰。
具体的,红色色阻的厚度在1微米至4微米的范围,蓝色色阻的厚度在1微米至4微米的范围,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厚度在1微米至3微米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和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对应设置,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用于将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通过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生成的绿光中减小了蓝光成分,减小了绿光的半峰宽,可以提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色域,从而实现超高色域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色域可以达到BT2020色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面板100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色阻层13还包括间隔层134,间隔层134包括多个开口1341,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和绿色色转换单元133设置于间隔层134之间。
具体的,如图1所示,间隔层134包括多个开口1341,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和绿色色转换单元133设置于间隔层134的开口1341上。
具体的,间隔层134的开口用以容纳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和绿色色转换单元133,间隔层134将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和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分隔开来,以防止混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间隔层134为黑矩阵。
具体的,间隔层134为黑矩阵,即BM(black matrix)。
具体的,间隔层使用黑矩阵不但可以分隔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和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同时还可以吸收环境光,减小显示面板100对环境光的反射,提升图像显示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间隔层134为黑矩阵,搭配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可以吸收绝大部分的环境光,显示面板100可以不用再设置抗反射的偏光片,从而减小显示面板100的层结构和厚度,利于成本降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面板100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封装层110,第一封装层110设置于色阻层13远离发光器件层12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封装层110设置在色阻层13的表面,可以起到保护色阻层13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水汽、氧气进入显示面板100的发光器件层12,避免显示面板100的寿命下降。
具体的,第一封装层110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或者为无机材料层和有机材料层的多层层叠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封装层109,第二封装层109设置于发光器件层12和色阻层13之间。
具体的,第二封装层109设置在发光器件层12的表面,可以起到保护发光器件层12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水汽、氧气进入显示面板100的发光器件层12,避免显示面板100的寿命下降。
具体的,第二封装层109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或者为无机材料层和有机材料层的多层层叠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情况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光提取层108,光提取层108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07的表面,例如光提取层108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07和第二封装层109之间。光提取层108可以为CPL,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面板100的结构。
请参阅图2、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保护盖板202,保护盖板202与第一封装层110通过胶层201连接。
具体的,保护盖板202,即cover glass,简称CG,又称之为窗口。
具体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封装层110表面不设置触控层,显示面板100无偏光片设置,保护盖板202与第一封装层110通过胶层20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触控层203和保护盖板202,触控层203设置于第一封装层110远离发光器件层12的一侧,保护盖板202与触控层203通过胶层201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封装层110表面设置有触控层203,显示面板100无偏光片设置,保护盖板202与触控层203通过胶层201连接。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显示面板100均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步骤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制造步骤:步骤S100、步骤S200、步骤S300。
步骤S100:提供一阵列基板。
具体的,阵列基板11已完成制造,或购买而来。
步骤S200:在阵列基板上形成发光器件层,形成发光器件层时包括形成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
具体的,在阵列基板11上形成发光器件层12,形成发光器件层12时包括形成红色发光器件1052、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发光器件层12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陈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0:在发光器件层上形成色阻层,形成色阻层时包括形成红色色阻、蓝色色阻、绿色色转换单元,其中,红色色阻对应红色发光器件形成,蓝色色阻对应第一蓝色发光器件形成,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形成。
具体的,在发光器件层12上形成色阻层13,形成色阻层13时包括形成红色色阻132、蓝色色阻131、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其中,红色色阻132对应红色发光器件1052形成,蓝色色阻131对应第一蓝色发光器件1051形成,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1053形成。色阻层13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陈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发光器件层12上层采用低温制程工艺制备黑色矩阵(BM),然后制备形成红色色阻132和蓝色色阻131,保证后续要形成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位置留空。然后将阵列基板11放在蒸镀装置的蒸镀腔内,将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形成在预设位置,然后再形成第一封装层110。
具体的,还可以在发光器件层12上形成第二封装层109,再在第二封装层109上层采用低温制程工艺制备黑色矩阵(BM),然后制备形成红色色阻132和蓝色色阻131,保证后续要形成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位置留空。然后将阵列基板11放在蒸镀装置的蒸镀腔内,将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形成在预设位置,然后再形成第一封装层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中,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材料包括钙钛矿。
具体的,在步骤S200中,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材料包括钙钛矿,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陈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形成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方法包括蒸镀或喷墨印刷钙钛矿。
具体的,在步骤S300中,形成绿色色转换单元133的方法包括蒸镀或喷墨印刷钙钛矿。
具体的,蒸镀或喷墨印刷钙钛矿可以很好的将钙钛矿只形成在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对应的部位,从而不会将钙钛矿整面形成,包括形成在绿色色转换单元133对应的部位以外的地方,再通过图案化钙钛矿形成绿色色转换单元133,避免钙钛矿残留或图案化工艺影响其他部位的特性,例如避免钙钛矿残留在蓝色色阻对应的部位,防止蓝光中包含绿光,可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色域和显示性能。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200,显示终端200包括终端主体201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显示面板100,终端主体201与显示面板100组合为一体。
具体的,显示终端200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
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上,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蓝色色阻、绿色色转换单元;
其中,所述红色色阻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设置,所述蓝色色阻对应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器件设置,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所述第二蓝色发光器件设置,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转变为绿光;
其中,所述红色色阻能够吸收至少部分所述红色发光器件中的光线,所述蓝色色阻能够吸收至少部分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中的光线,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材料为钙钛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二蓝色发光器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层还包括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开口,所述红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绿色色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间隔层的所述开口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为黑矩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设置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和所述色阻层之间。
7.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一阵列基板;
步骤S200: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发光器件层,形成所述发光器件层时包括形成红色发光器件、第一蓝色发光器件、第二蓝色发光器件;
步骤S300: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形成色阻层,形成所述色阻层时包括形成红色色阻、蓝色色阻、绿色色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红色色阻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形成,所述蓝色色阻对应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器件形成,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对应第二蓝色发光器件形成;
其中,所述红色色阻能够吸收至少部分所述红色发光器件中的光线,所述蓝色色阻能够吸收至少部分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中的光线,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材料为钙钛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00中,形成所述绿色色转换单元的方法包括蒸镀或喷墨印刷所述钙钛矿。
9.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CN202111509560.6A 2021-12-10 2021-12-10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Active CN114203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9560.6A CN114203790B (zh) 2021-12-10 2021-12-10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PCT/CN2021/139178 WO2023103040A1 (zh) 2021-12-10 2021-12-17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US17/622,859 US20240040884A1 (en) 2021-12-10 2021-12-17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9560.6A CN114203790B (zh) 2021-12-10 2021-12-10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3790A CN114203790A (zh) 2022-03-18
CN114203790B true CN114203790B (zh) 2024-02-20

Family

ID=8065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9560.6A Active CN114203790B (zh) 2021-12-10 2021-12-10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0884A1 (zh)
CN (1) CN114203790B (zh)
WO (1) WO2023103040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584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39167A (zh) * 2016-05-0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61181A (zh) * 2017-12-04 2018-03-30 福州大学 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36130A (zh) * 2018-07-19 2018-12-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54167A (zh) * 2019-10-28 2020-0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62200A (zh) * 2020-01-03 2020-05-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80495A (zh) * 2020-01-06 2020-05-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90087A (zh) * 2020-04-23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710774A (zh) * 2020-07-30 2020-09-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00193A (zh) * 2020-09-02 2020-1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13455A (zh) * 2021-03-31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4226B1 (ko) * 2007-07-16 2014-01-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면광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유닛
CN110729336A (zh) * 2019-10-28 2020-01-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10770B (zh) * 2020-06-29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310177A (zh) * 2020-10-20 2021-02-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584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39167A (zh) * 2016-05-0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61181A (zh) * 2017-12-04 2018-03-30 福州大学 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36130A (zh) * 2018-07-19 2018-12-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54167A (zh) * 2019-10-28 2020-0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62200A (zh) * 2020-01-03 2020-05-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80495A (zh) * 2020-01-06 2020-05-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90087A (zh) * 2020-04-23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710774A (zh) * 2020-07-30 2020-09-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00193A (zh) * 2020-09-02 2020-1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13455A (zh) * 2021-03-31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40884A1 (en) 2024-02-01
CN114203790A (zh) 2022-03-18
WO2023103040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4023470A (ja) 表示装置
US11362148B2 (en) Quantum dot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87241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231037B2 (en)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667396B2 (en) Encapsulation structure of double sid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70080629A1 (en) Double-Sid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8013521B2 (en) Organic e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130049727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2354700B (zh) 显示装置
KR20180025060A (ko)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2013207010A (ja) 発光素子、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286420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84568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943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058024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420379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WO2020082835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091673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126179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8065994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218456639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20210399253A1 (en) Display panel
CN11666946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060033424A1 (en) Dual emissive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and fabricating and display methods thereof
WO2013046455A1 (ja) 有機el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