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1835A -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01835A CN114201835A CN202111552351.XA CN202111552351A CN114201835A CN 114201835 A CN114201835 A CN 114201835A CN 202111552351 A CN202111552351 A CN 202111552351A CN 114201835 A CN114201835 A CN 1142018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generation
- microprotrusions
- micro
- tapered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29910001006 Constanta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91008874 T cell 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12 cooling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076 thermal analysis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58 tissue cross re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8098 Ni-S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529 Ni—S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213 extrap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99 optical mic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41 surfac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应用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的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识别分形参数;通过构造接触系数来建立分形接触力学模型,考虑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对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影响;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分形接触力学模型提出分形网络TCC模型,并将基体TCC和收缩TCC纳入TCC模型;通过实验证明,预测和测量的TCC之间的最大偏差分别为5.65%和8.70%,证明设计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接触系数能有效反映圆锥滚子与凹槽的接触状态,接触分形力学模型可有效计算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接触参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传导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背景技术
接触热导(TCC)的建模和实验研究层出不穷,TCC因其在工程热分析中必不可少而备受关注。例如,在机床热分析中引入TCC,表明TCC对整个机床的温度场分布有直接影响。实际上,TCC与表面形貌、接触载荷、材料特性、实际接触面积等有关。而且,TCC与上述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很难建立,因为TCC建模是一个涉及几何的跨学科问题,包括接触力学和传热。表面形貌和接触载荷决定了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对流经接触界面的热阻有影响。轴承是精密机床中重要的功能部件,是明显的发热元件。摩擦热产生于滚动体和轴承套圈槽的接触界面,TCC影响正常的热传导,导致热量在接触界面处积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构建得到的热接触传导模型能够满足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的分析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表征表面形貌:利用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识别分型维数;
构建分形接触力学模型:通过构造接触系数,并结合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得到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
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结合基体热接触传导和收缩热接触传导,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分形接触力学模型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
进一步,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形貌的方法为:
将初始0代中的单个微凸起沿水平方向划分为2s-1段,然后去除中间段,得到第1代的微凸起;第1代微突起中剩余微突起的总长度为初始第0代微突起总长度的1/fr,第1代凹陷部分的总深度为初始第0代微凸起深度的1/fz;
将第1代中的单个微凸起沿水平方向划分为(2s-1)段,然后去除中间段,得到第2代的微凸起;第2代微突起中剩余微突起的总长度为第1代微突起总长度的1/fr,第2代凹陷部分的总深度为第1代微凸起深度的1/fz;
如此,将不同尺度的微凸起产生i次,得到第i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和凹陷深度为:
li=(1/fr)li-1=(1/fr)il0
hi=(1/fz)hi-1=(1/fz)ih0
其中,li表示第i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i表示第i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li-1表示第(i-1) 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i-1表示第i-1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l0表示第0代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0表示第0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fr表示后一代微凸起与前一代微凸起的总长度的比例系数;fz表示后一代微凸起与前一代微凸起的深度的比例系数;s表示需要辨识的参数;
第i代共有N=si个微凸起,且第i代单个微凸起的长度表示为:
xi=(1/sfr)il0
两个相邻第i代上的微凸起之间的间隙宽度为:
第i代微凸起的高度表示为:
zi=(1/fz)i(fz-1)h0
通过改变参数s和fr和fz的比例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康托集分形面;康托集曲面的分形维数与s、fr和fz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Ds表示二维剖面的分形维数;Dp表示3D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且Dp=Ds+1;
参数s表示为:
进一步,识别分型维数的方法为:
粗糙表面轮廓的分形维数Dp可以通过其结构函数直接获得:
其中,z(x)表示水平长度x处的粗糙轮廓高度;τ表示x方向的增量;G表示与表面形貌相关的特征参数;γ表示决定谱密度标度比的参数;<>表示z(x)的统计平均值;Γ表示第一类椭圆积分;
结构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任意x方向上以τ为增量的表面粗糙度高差的均方,即结构函数计算为:
其中,N表示测量点数据;n表示间隔数;Δt表示x方向长度间隔;zk+n表示k+n位置处的粗糙高度;zk表示k位置处的粗糙高度;
结构函数S(τ)与参数τ在双对数坐标上的关系是一条直线,通过直线的斜率可以得到分形维数Dp,得到:
Dp=(4-ks)/2
其中,ks表示结构函数S(τ)的斜率;
特征参数G可以通过直线与z轴的截距得到;两个粗糙表面的实际接触相当于一个平坦的刚性表面和一个等效的粗糙表面之间的接触;如果两个接触面的粗糙度高度分别为z1(x)和 z2(x),则等效表面粗糙度高度函数为:
z(x)=z1(x)-z2(x)
从而得到:
S(τ)=<[z1(x+τ)-z1(x)]>2-2<[z1(x+τ)-z1(x)]><[z2(x+τ)-z2(x)]>+<[z2(x+τ)-z2(x)]>2
由于相互接触的粗糙面在统计上不相关,式中的乘积项为零,等效粗糙面的结构函数为:
S(τ)=S1(τ)+S2(τ)
其中,S1(τ)和S2(τ)分别表示两个接触面的结构函数,即等效粗糙面的结构函数为两个接触面的结构函数之和。
进一步,接触系数的构造方法为:
两个康托集分形面的接触等价于一个假想实体和一个理想光滑刚性实体的接触,当施加外载荷时,假想实体发生弹塑性变形;根据塑性变形理论,临界载荷为Fc=HAc,对应于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变,其中,H和Ac分别表示硬度和临界接触面积;
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将首先与最后一代微凸起接触;若法向载荷大于第i代的临界载荷,则第i代微凸起的变形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流动;然后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与上一代微凸起接触,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第nc-1代结束,这一代的临界载荷大于施加的载荷,第nc-1代的微凸起将与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弹性接触,而第nc代的微凸起是经历塑性变形的最古老的一代;因此,对于给定的法向载荷,整个粗糙表面上每一代微凸起的交集可以分为两类:[nc,∞] 代范围内的微凸起发生塑性变形,[0,nc-1]代范围内的微凸起发生弹性变形;第nc-1代范围内的微凸起与理想平面实际接触,nc的值可以表示为:
其中,trun(x)表示参数x被截断为整数,ξ表示阶段频率;F表示法向接触载荷;
对于圆锥滚子/凹槽的接触界面,应考虑接触系数,接触系数与两个接触体的综合曲率系数Xh、等效弹性模量E、接触载荷F等因素有关,利用接触系数修正临界代nc':
nc'=nc·χ
其中,nc'表示修正后的临界代;χ表示接触系数,且:
其中,Sh表示理论接触面积;∑S表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之和,即:
∑S=S1±S2
其中,S1和S2分别表示物体1和物体2的接触面积;
圆锥滚子/槽的接触界面属于不同曲率的接触,即物体1和物体2的接触面积可以表示为:
S1=2π(R1+R2)l
S2=πR3B1
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圆锥滚子的顶部和底部半径;l表示母线的粗细和长度;R3表示轴承套圈槽的半径;B1表示轴承套圈的宽度;从而得到:
∑S=S1±S2=2π(R1+R2)l±πR3B1
综合曲率系数Xh表示为:
其中,'+'表示外接触,'-'表示内接触;
圆锥滚子/轴承套圈接触发生时的理论接触面积为:
从而得到接触系数为:
进一步,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求解方法为:
第i代上单个微凸起的接触面积为:
第i代康托集分形界面上共有s2i微凸起,则第i代微凸起的总接触面积表示为:
获得每个i-1代产生的第i代上单个微凸起之间的总间隙面积为:
其中,gi表示两个相邻第i代上的微凸起之间的间隙宽度;
在康托集分形剖面的第i-1代上共有s2(i-1)微凸起,则第i-1代微凸起的总接触面积表示为:
经接触系数χ修正后的接触界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当最大赫兹接触压力达到0.6H时,发生塑性变形,临界塑性变形uc1表示为:
其中,H表示较软材料的显微硬度,k表示等效热导率,且k=1/(1/k1+1/k2);E表示等效弹性模量,即:
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杨氏弹性模量;v1和v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泊松比; k1,k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热导率;
当施加在微凸起上的最小接触载荷达到H时,接触界面上发生完全塑性流动;临界塑性变形uc1与临界弹性变形uc2的关系表示为:
uc2=110uc1
经接触系数χ修正后的总接触载荷为:
其中,ui表示微凸体接触变形。
进一步,基体热接触传导的计算方法为:
一对微凸起的接触热阻(TCR)表示为:
微凸起接触变形的基体TCR之和为:
进一步,收缩热接触传导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接触热传导的经典理论,当热流通过接触界面时,热流在接触区域收缩,由于实际接触面积小于标称接触面积,因此存在收缩TCC;考虑两个物体的实际接触情况,利用热流道模型对接触界面进行分析,得到每个接触点收缩 TCC的接触模型为:
其中,Q表示通过通道的热流;ΔTc表示两个界面之间的温差;b表示接触点的半径;c为热流道半径;Ψ(c/b)表示收缩因子;k表示等效热导率;
对于微凸起中心接触点的分布,Ψ(c/b)近似为:
得到收缩TCR:
其中,λi为底面尺寸为xi的微凸起对应的接触点尺寸;di=xi+xci,xci表示间隙大小,且:
进一步,底部尺寸为xi的微凸起的体积为:
其中,S表示微凸体底面面积;h表示微凸体高度;
截断的微凸起的体积表示为:
其中,λi表示在给定接触高度d'时变形后微凸起的接触点的直径;
变形后的微凸起满足体积守恒,即:
可得微凸起对应的接触点的尺寸λi为:
即:
其中,d'=d+hm,d表示接触刚性平面与平均平面之间的距离,hm表示微凸体平均高度。进一步,单对接触微凸起的总TCR rti为:
rti=rbi+rci
其中,rbi表示基体TCR;rci表示收缩TCR;
所有i个接触点的收缩TCC都是并联的,它们的等效收缩TCRRti定义为rti与并联连接数nt的比值:
其中,nt表示并行连接数,定义为:
得到外圈/圆锥滚子界面的TCC hOR和内圈/圆锥滚子界面的TCC hOI为: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TCC表示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应用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的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识别分形参数;通过构造接触系数来建立分形接触力学模型,考虑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对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影响;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分形接触力学模型提出分形网络TCC模型,并将基体TCC和收缩TCC纳入TCC模型;通过实验证明,预测和测量的TCC之间的最大偏差分别为5.65%和8.70%,证明设计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接触系数能有效反映圆锥滚子与凹槽的接触状态,接触分形力学模型可有效计算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接触参数。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3D康托集分形曲面的示意图;
图2为康托集分形轮廓(s=3)的示意图;
图3为轴承套圈槽的3D粗略形貌的示意图;(a)地形测量设备;(b)测量地形;
图4为表面形貌行为;(a)功率谱;(b)功率谱密度;
图5为弹塑性变形模型的示意图;
图6为接触系数χ的曲线图;
图7为TCC的机理示意图;
图8为凹凸不平的几何模型的示意图;(a)堆叠模型;(b)确定m1的图表;(c)变形粗糙度;
图9为离散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10为热流道的示意图;
图11为两个接触粗糙表面的TCR网络的示意图;
图12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模型对比图;(a)AISI E52100;(b)AISI304;
图14为接触系数对TCC的影响曲线图;(a)AISI E52100;(b)SS304;
图15为平面/平面和曲面/曲面的接触模型示意图;(a)传统接触模型(b)曲面接触模型;
图16为分形维数的影响曲线图;
图17为参数s对TCC的影响曲线图;
图18为比例系数fr对临界代数nc的影响曲线图;
图19为比例系数fr对TCC的影响曲线图;
图20为转速对TCC的影响曲线图;
图21为接触界面油膜TCC的曲线图;
图22为动态粘度对TCC的影响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表征表面形貌
利用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识别分型维数。
1.1、康托集理论
粗糙表面的形貌表现出分形、自相似性和多尺度行为,可以利用康托集理论生成粗糙表面的形貌,如图1所示。康托尔生成表面分形形貌的过程集合理论如下:将第0代中的单个微凸起沿水平方向划分为2s-1段,然后去除中间段,得到1代的微凸起;第1代微突起中剩余微突起的总长度为初始第0代微突起总长度的1/fr,第1代凹陷部分的总深度为初始第0代微凸起深度的1/fz;将第1代中的单个微凸起沿水平方向划分为2s-1段,然后去除中间段,得到第2代的微凸起;第2代微突起中剩余微突起的总长度为第1代微突起总长度的1/fr,第2代凹陷部分的总深度为第1代微凸起深度的1/fz;如此,将不同尺度的微凸起产生i次,得到第i 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和凹陷深度为:
li=(1/fr)li-1=(1/fr)il0
hi=(1/fz)hi-1=(1/fz)ih0
其中,li表示第i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i表示第i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li-1表示第i- 1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i-1表示第i-1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l0表示第0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0表示第0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fr表示后一代微凸起与前一代微凸起的总长度的比例系数;fz表示后一代微凸起与前一代微凸起的深度的比例系数;s表示需要辨识的参数;
第i代共有N=si个微凸起,如图2所示。第i代单个凸起的长度表示为:
xi=(1/sfr)il0
两个相邻第i代上的微凸起之间的间隙宽度为:
第i代微凸起的高度表示为:
zi=(1/fz)i(fz-1)h0
通过改变参数s和fr和fz的比例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康托集分形面;康托集曲面的分形维数与s、fr和fz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Ds表示二维剖面的分形维数;Dp表示3D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且Dp=Ds+1。分形维数Dp、比例系数fr和fz以及初始尺度参数l0和h0是通过测量粗糙表面的形貌得到的。
参数s表示为:
轴承套圈槽的3D粗糙形貌由Keyence光学显微镜测量,如图3(a)所示。获得的表面形貌,如图3(b)所示。可见,轴承套圈槽的曲率半径明显,而且还有大量的微凸起,它们的尺寸各不相同。
计算功率谱(PS)和功率谱密度(PSD),如图4所示。可见PS和PSD是轴对称的,所以轴承套圈槽是各向同性面,而不是各向异性面。使用2D剖面来近似3D地形是合理的。此外,机械加工垂直方向的轮廓数据应作为二维轮廓数据,然后用于识别分形维数。
1.2、识别分形维数
s、fr和fz的一组特定参数用于模拟特定的粗糙表面。康托集分形模型中使用的基本参数可以通过表面测量获得。粗糙表面轮廓的分形维数Dp(1<Dp<2)可以通过其结构函数直接获得:
其中,z(x)表示水平长度x处的粗糙轮廓高度,由表面形貌测量得到;τ表示x方向的增量;G表示与表面形貌相关的特征参数;γ表示决定谱密度标度比的参数,本实施例中γ=1.5; <>表示z(x)的统计平均值;Γ表示第一类椭圆积分;因此,结构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任意x方向上以τ为增量的表面粗糙度高差的均方,即结构函数计算为:
其中,N表示测量点数据;n表示间隔数;Δt表示x方向长度间隔;zk+n表示k+n位置处的粗糙高度;zk表示k位置处的粗糙高度。
结构函数S(τ)与参数τ在双对数坐标上的关系是一条直线,通过直线的斜率可以得到分形维数Dp,得到:
Dp=(4-ks)/2
其中,ks表示结构函数S(τ)的斜率。
特征参数G可以通过直线与z轴的截距得到;两个粗糙表面的实际接触相当于一个平坦的刚性表面和一个等效的粗糙表面之间的接触;如果两个接触面的粗糙度高度分别为z1(x)和 z2(x),则等效表面粗糙度高度函数为:
z(x)=z1(x)-z2(x)
从而得到:
S(τ)=<[z1(x+τ)-z1(x)]>2-2<[z1(x+τ)-z1(x)]><[z2(x+τ)-z2(x)]>+<[z2(x+τ)-z2(x)]>2
由于相互接触的粗糙面在统计上不相关,式中的乘积项为零,等效粗糙面的结构函数为:
S(τ)=S1(τ)+S2(τ)
其中,S1(τ)和S2(τ)分别表示两个接触面的结构函数,即等效粗糙面的结构函数为两个接触面的结构函数之和。因此,计算等效粗糙表面轮廓的分形维数Dp,需要测量粗糙表面的形貌,然后得到S1(τ)和S2(τ)的结构函数,计算等效粗糙表面的结构函数,结构函数为双对数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求该直线的斜率,计算等效表面轮廓的分形维数Ds,并求出直线与z轴的截距,得到特征参数G。对于其他特殊情况,分形维数Ds=1时的结构函数S(τ)→+∞。分形维数Ds=1.5时的结构函数S(τ)=πGτ/(2lnγ)。分形维数Ds=2时的结构函数S(τ)→+∞。
2、构建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通过构造接触系数,并结合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得到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
为了确定接触参数,必须研究接触点的接触状态,即应考虑弹性、弹塑性和塑性变形三种模式。在以往的研究中,忽略了接触点的完全变形。即,接触点的变形被认为是弹性的、弹塑性的或塑性的。实际上,接触点的变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变形不大,接触点的一些接触状态是弹性的。如果变形不大,接触点的一些接触状态是弹性或弹塑性的。如果变形足够大,其他接触点的接触状态是塑性的。
2.1、接触系数
两个康托集分形面的接触等价于一个假想实体和一个理想光滑刚性实体的接触,如图5 所示。当施加外载荷时,假想实体发生弹塑性变形。康托集分形面是通过在稍大的微凸起上以自相似的方式堆积较小的微凸起,然后每个凸起承担法向接触载荷而产生的。对于任一代的单个微凸起,其发生弹性变形,然后随着外载荷的增加,变形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根据塑性变形理论,临界载荷为Fc=HAc,对应于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变,其中,H和Ac分别表示硬度和临界接触面积。
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将首先与最后一个(或最年轻的)微凸起接触,并且最年轻的微凸起的产生趋于无穷大。如果法向载荷大于ith代的临界载荷(F>Fcii),则第i微凸起的变形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流动。考虑塑性变形微凸起的体积守恒,认为具有塑性变形的ith代微凸起会流入微凸起之间的空隙槽中,然后与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接触与上一代(第i代)。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第nc-1代结束,这一代的临界载荷大于施加的载荷。第nc-1代的微凸起将与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弹性接触,而第nc代的微凸起是经历塑性变形的最古老的一代。
因此,对于给定的法向载荷,整个粗糙表面上每一代微凸起的交集可以分为两类。[nc,∞] 代范围内的微凸起发生塑性变形,[0,nc-1]代范围内的微凸起发生弹性变形。第nc-1代范围内的微凸起与理想平面实际接触,nc的值可以表示为:
其中,trun(x)表示参数x被截断为整数,ξ表示阶段频率;F表示法向接触载荷。
由于截断函数trun(x)的影响,nc是一个正整数。当法向接触载荷F增加时,满足 N≤lnξ/ln(1/fr 2)≤N+1的条件,nc的临界代数不变。当接触载荷F增加到一定值时,满足 lnξ/ln(1/fr 2)=N+1的条件,nc的临界代数增加到nc+1。然而,上式仅适用于求解两个粗糙面接触的临界代数nc。圆锥滚子/凹槽接触界面是圆锥滚子表面和圆柱表面之间的接触。表面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的变化导致接触微凸起数量的变化。接触参数,包括圆锥滚子/凹槽接触界面上的实际接触载荷和接触面积,将发生变化。即,临界代nc与表面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有关。对于圆锥滚子/凹槽接触界面,应考虑接触系数。接触系数与两个接触体的综合曲率系数 Xh、等效弹性模量E、接触载荷F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考虑两个接触体的形状和材料以及接触力,引入了修正的临界代nc',利用接触系数修正临界代nc':
nc'=nc·χ
其中,nc'表示修正后的临界代;χ表示接触系数,且:
其中,Sh表示理论接触面积;∑S表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之和,即:
∑S=S1±S2
其中,S1和S2分别表示物体1和物体2的接触面积;
圆锥滚子/槽的接触界面属于不同曲率的接触,即物体1和物体2的接触面积可以表示为:
S1=2π(R1+R2)l
S2=πR3B1
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圆锥滚子的顶部和底部半径;l表示母线的粗细和长度;R3表示轴承套圈槽的半径;B1表示轴承套圈的宽度;从而得到:
∑S=S1±S2=2π(R1+R2)l±πR3B1
其中,'+'表示外接触,'-'表示内接触;
圆锥滚子/轴承套圈的接触界面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接触面积为矩形。接触发生时的理论接触面积为
从而得到接触系数为:
接触载荷F=1000N,圆锥滚子的顶部半径R1和底部半径R2分别为50mm和65mm,厚度B1为50mm,母线长度l为75mm,圆柱半径R3=80,综合弹性模量为E=155GPa。计算接触系数χ,如图6所示。接触系数χ在R2的整个范围内始终小于1。即,圆锥滚子/凹槽接触界面的修正临界代数nc'小于两个无曲率半径的粗糙表面接触的临界代数nc'。此外,当R1和R3固定时,接触系数χ随R2增加。特别的,对于外部接触,接触系数χ随R2增加,但是,接触系数χ仍然小于1。对于内接触,接触系数χ→1。R2的增加可以通过改善接触条件来增大接触系数χ。当R1=R2时,内接触的接触系数χ小于外接触的接触系数。内部接触的接触点数将大于外部接触的接触点数,则内部接触的接触载荷将小于外部接触的接触载荷。以上结论均与赫兹弹性接触理论得到的结论一致。接触系数χ可以反映表面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对接触性能的合理影响,因此,本实施例的接触系数χ的设计是可信的。
2.2、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
第i代上单个微凸起的接触面积为:
第第i代康托集分形界面上共有s2i微凸起,则第i代微凸起的总接触面积表示为:
获得每个第i-1代产生的第i代上单个微凸起之间的总间隙面积为:
其中,gi表示……;
在康托集分形剖面的(i-1)th代上共有s2(i-1)微凸起,则第i-1代微凸起的总接触面积表示为:
经接触系数χ修正后的接触界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当最大赫兹接触压力达到0.6H时,发生塑性变形,临界塑性变形uc1表示为:
其中,H表示较软材料的显微硬度,k表示等效热导率,且k=1/(1/k1+1/k2);E表示等效弹性模量,即:
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杨氏弹性模量;v1和v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泊松比; k1,k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热导率;
当施加在微凸起上的最小接触载荷达到H时,接触界面上发生完全塑性流动;临界塑性变形uc1与临界弹性变形uc2的关系表示为:
uc2=110uc1
经接触系数χ修正后的总接触载荷为:
其中,ui表示……。
3、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
结合基体热接触传导和收缩热接触传导,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分形接触力学模型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
根据图7,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总TCC h为:
h=hOR+hOI
式中,hOR表示圆锥滚子/外圈槽界面的TCC;hOI表示圆锥滚子/内圈槽界面的TCC。热流受到块状TCC的限制,而块状TCC是由接触微凸起的热传导引起的。此外,收缩TCC 对热流也有影响,是由流过接触界面时热流收缩引起的。
3.1、基体TCC
基体热接触传导的计算方法为:
一对微凸起的接触热阻(TCR)表示为:
根据图8(a),微凸起接触变形的基体TCR之和为:
底部尺寸为xi的微凸起的体积为:
其中,S表示……;h表示……;
变形后的微凸起无论其精确形状如何都是近似的,假设其变形主要发生在接触点附近,如图8(c)所示。那么截断的微凸起的体积表示为
其中,λi表示在给定接触高度d'时变形后微凸起的接触点的直径,如图8(b)所示。
变形后的微凸起满足体积守恒,即:
可得微凸起对应的接触点的尺寸λi为:
即:
其中,d'=d+hm,d表示接触刚性平面与平均平面之间的距离,hm表示微凸体平均高度。
3.2、收缩TCC
本实施例讨论了微凸起的整体TCC。根据接触热传导的经典理论,当热流通过接触界面时,热流在接触区域收缩。由于实际接触面积小于标称接触面积,因此存在收缩TCC。即,在圆锥滚子/凹槽接触界面处也存在收缩TCR。完整的TCC网络包括收缩TCR和批量 TCR两部分。为此,计算单个接触点的收缩TCR,然后利用分形面接触点的分布规律推导出所有接触点的等效收缩TCC。
考虑两个物体的实际接触情况,利用热流道模型对接触界面进行分析。一对接触点之间的接触如图10所示。得到每个接触点收缩TCC的接触模型为:
其中,Q表示通过通道的热流;ΔTc表示两个界面之间的温差;b表示接触点的半径;c为热流道半径;Ψ(c/b)表示收缩因子;k表示等效热导率;
对于微凸起中心接触点的分布,Ψ(c/b)近似为:
一旦确定了每个接触点的大小λi,得到收缩TCR:
其中,λi为底面尺寸为xi的微凸起对应的接触点尺寸;di=xi+xci,xci表示间隙大小,且:
3.3、接触界面TCC
当热量流过接触界面时,热流线会在离散的接触点处收缩。基体TCRrbi由微凸起本身产生,收缩TCR rci也存在,如图11所示。因此,单对接触微凸起的总TCR rti为:
rti=rbi+rci
其中,rbi表示基体TCR;rci表示收缩TCR;
所有i个接触点的收缩TCC都是并联的,它们的等效收缩TCRRti定义为rti与并联连接数nt的比值:
其中,nt表示并行连接数,定义为:
得到外圈/圆锥滚子界面的TCC hOR和内圈/圆锥滚子界面的TCC hOI为: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TCC表示为:
4、实验验证
4.1、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设计用于测量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TCC,如图12所示。实验装置由外圈、内圈、圆锥滚子、电加热器、散热器、热电偶、螺栓、压缩泵组成、节流阀、冷却管、冷却水箱。涉及圆锥滚子/外圈凹槽界面和圆锥滚子/内圈凹槽界面,在外圈/圆锥滚子界面和内圈/圆锥滚子界面处产生TCC。对样品表面进行喷丸处理,以获得具有不同粗糙形貌的各向同性实验表面。24支Ni-Cr-Ni-Si热电偶测量接触界面温度,热电偶测量范围[200℃,400℃],测量前校准热电偶,保证测量误差±1.2℃。在试样侧面钻出直径为1mm、深度为5mm的每个孔,间距为10mm,以安装热电偶。4个螺栓用于调整内圈/圆锥滚子界面和外圈/圆锥滚子界面的接触载荷。内圈/圆锥滚子界面和外圈/圆锥滚子界面的接触压力范围为lMPa-7MPa。电加热器的功率从1kW到5kW。电加热器提高外圈温度,散热片保证内圈温度恒定,低于外圈温度。而且,压缩泵用于迫使冷却气体在冷却管中流动,节流阀用于调节冷却气体的流量。冷却水箱内充满冷却水,然后将冷却管内冷却间隙的热量带走。因此,热量从外圈流向内圈,并测量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TCC。测量原理是:
其中,ΔT为接触界面的温差,其值由外推法得到;Q表示流经接触界面的平均热通量,等于流经外圈、圆锥滚子和内圈的平均热通量,Q=(Qir+Qtr+Qor)/3。Qir,Qtr和Qor分别为外圈、圆锥滚子和内圈的,由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和的温度梯度与热导率 kir,ktr和kor的乘积计算,即:
为了测试所提出的基于康托集理论的TCC模型的预测能力,在AISI E52100和ANSl304 上进行了TCC实验。热通量的不确定度由热导率、温度测量、长度测量和热损失的不确定度决定。用于计算的热导率的不确定度为2%,数据采集系统精度为±0.2%,测量范围200℃~ 400℃,测量误差±1.2℃,测温不确定度0.6%。长度测量的不确定度为0.4%。热损失是影响 TCC测量的关键因素。实验中,当气体压力小于0.02Pa时,真空室内的残余气体传热为0.001W,样品的热辐射为0.011W。康铜热电偶线的导热系数为0.0023W,所以总热损失为0.0143W,通过样品的最小热流为0.65W。热损失引起的不确定度为2.2%,热通量测量的不确定度为 5.2%,实验中温度测量的最大不确定度小于9%。根据不确定度传递规则,TCC测量的不确定度为(0.0522+0.092)0.5=10.4%。
4.2、结果比较
将提出的模型与Majumdar-Tien模型、CMY模型、Mikic弹性模型、Mikic弹性模型、Zhao模型及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如图13所示.Majumdar-Tien模型、CMY塑料模型和Mikic 塑料模型高估了TCC值。Mikic弹性模型低估了TCC结果。zhao模型得到的预测TCC低于实验数据。对于所提出的模型,样本#1和#2的预测和测量的TCC之间的最大偏差分别为5.65%和8.70%。结果表明,预测的TCC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本实施例所提出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经典模型。TCC会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实际接触面积会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实际接触面积越大,接触到的微凸起就越多,然后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微凸起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的情况也就越多,然后热流通道显著增加,最终TCC增加。当达到一定压力时,TCC的上升趋势放缓。此外,TCC和接触压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由本模型获得的,与Majumdar-Tien的TCC模型获得的线性关系不同。本研究考虑了接触系数χ和接触载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考虑上述非线性关系,忽视导致接触系数χ与接触载荷呈线性关系。最后,通过Majumdar-Tien的TCC模型获得线性关系。因此,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接触系数χ的设计是合理的。此外,随着接触系数χ的引入,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计算接触参数。
4.3、结果和讨论
4.3.1、接触系数的影响
本实施例研究了接触系数对TCC的影响,如图14所示。当考虑接触系数χ时,TCC 小于没有接触系数χ的情况,因为接触系数χ小于1。此外,考虑接触系数为χ的TCC和没有接触系数χ的TCC之间的差异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证明了考虑接触系数χ的必要性。传统的无曲率半径粗糙面接触模型与有曲率半径的曲面接触模型存在差异,如图15所示。两个无曲率半径粗糙面的接触等效于刚性平面和刚性平面的接触,其等效粗糙平面,如图15(a)所示。具有曲率半径的两个曲面之间的接触如图15(b)所示,两个曲面的曲率半径对接触微凸起的数量和接触面积有影响。接触面积主要由综合曲率系数、等效弹性模量和两个接触体之间的载荷决定。接触面的几何形状、两个接触体的材料、接触力都会影响接触面积。预计两个曲面外部接触的接触微凸起数量小于两个曲面之间接触的接触微凸起数量。而且,两个曲面内接触的接触微凸起的数量大于两个曲面外接触的接触微凸起的数量。
4.3.2、分形维数的影响
预测的和实验的TCC随分形维数呈非线性变化,如图16所示。在不同的接触压力下, TCC随分形维数逐渐增加。原因是分形维数对微凸起的高度有影响。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粗糙表面上的微凸起变得更平坦。即,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微凸起的数量增加而它们的高度减小。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了TCC的增加。此外,图16所示的TCC和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与图14所示的大致相同。
4.3.3、参数s的影响
参数s对TCC的影响如图17所示。参数s越大,TCC的值越大。此外,TCC的变化率逐渐降低,最终取向稳定。参数s对应每一代的微凸起数量,根据康托集粗糙表面模型,参数s的增加会对表面形貌产生一系列影响。参数s的增加导致ith代微凸起长度xi的减小和ith代微凸起数量s2i的急剧增加。ith代微凸起的总长度不随参数s变化。而且,参数s对微凸起的高度zi没有影响,ith代微凸起长度xi的减小会使微凸起的形状变得细长和陡峭。参数s的增加导致体TCRrbi的减小,然后总的TCC随参数s增加。此外,TCC随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该结论与第5.3.2节所示的结论一致。
4.3.4、比例系数fr的影响
比例系数fr对临界代数nc的影响如图18所示。比例系数fr对TCC的影响,如图19 所示。从第0代微突起产生的每一代的第i微突起,比例系数fr越大,第i代微突起的长度越小。比例系数fr的增加影响高度zi和第i代微凸起的数量。对于相同的采样长度l0,第0代微凸起产生的第i代微凸起的数量和高度不会发生变化,但其平面尺寸由于比例系数fr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比例系数fr的增加导致一对微凸起的TCC增加。比例系数fr改变了任何第i代微凸起的总接触面积,并改变了微凸起弹塑性转变的临界代数nc。在相同载荷下,比例系数 fr的增加会使临界代nc从后一代转移到前一代,如图18所示,从而减少接触微凸起的数量。此外,临界代nc的减少将减少参与传热的微凸起的数量。然后总TCC呈现下降趋势。当比例系数fr从1.25增加到2时,临界代nc变化缓慢,单对凹凸的TCC影响逐渐增大,凹凸数量减少的影响减弱,TCC呈小幅上升趋势。当比例系数fr从1.25增加到2时,TCC从大约220W/m2K增加到大约520W/m2K。
4.3.5、转速的影响
对于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相对于外圈的转动是不可避免的。在圆锥滚子/内圈槽和圆锥滚子/外圈槽界面处产生润滑油膜,应考虑润滑油膜的TCC,转速对润滑油膜的TCC有影响。油入口对应接触区的润滑油膜厚度为hmin,接触区其他部位的润滑油膜厚度近似为平均中心油膜厚度h0。中心油膜的厚度用于计算油膜的TCC。对于圆锥滚子轴承,油膜比较薄,接触载荷比较大。接触点油膜的TCC模型相当于一个平面传热模型,每个接触区的TCC为:
其中,k和A分别表示热导率和椭圆接触面积。
平均中心油膜厚度h0表示为:
h0=2.62U0.7125G0.53W-0.16(1-0.61e-0.73k)
其中,U和W表示两个引入的中间变量,与转速和接触载荷有关;G=λE,其中λ表示粘度系数,E表示等效弹性模量;k表示接触长度与接触宽度的比值。
根据傅立叶定律:
其中,T1和T2表示两个物体的温度。
热通量表示为:
油膜的TCC定义为:
随着转速的增加,油膜的TCC随着油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如图20所示。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润滑油流量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转速不是特别高时,内圈/圆锥滚子界面油膜的TCC略大于外圈/圆锥滚子界面油膜的TCC,因为圆锥滚子和外圈之间的最大局部弹性挤压更大大于圆锥滚子和内圈之间的最大局部弹性挤压。外圈/圆锥滚子界面处的油膜厚度大于内圈/圆锥滚子界面处的油膜厚度。随着转速的不断提高,外圈/圆锥滚子界面处的油膜TCC 小于内圈/圆锥滚子界面处的油膜TCC,因为外圈/圆锥滚子界面处的离心力大于外圈/圆锥滚子界面处的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存在,外圈/圆锥滚子界面的接触面积增加。当转速为 7000r/min,径向载荷为100N时,油膜的TCC随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如图21所示。外圈/圆锥滚子界面和内圈/圆锥滚子界面油膜的TCC增加。相同转速下,内圈/圆锥滚子界面油膜的 TCC大于外圈/圆锥滚子界面油膜的TCC。而且,当轴向载荷较小时,接触压力对油膜的TCC 影响较大,当接触压力较大时,接触压力对油膜的TCC影响较小。
4.3.6、动态粘度的影响
获得了不同动态粘度下油膜的TCC,如图22所示。内圈/圆锥滚子界面和外圈/圆锥滚子界面的油膜TCC随动态粘度润滑剂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相同转速下,内圈/圆锥滚子界面油膜的TCC略大于外圈/圆锥滚子界面油膜的TCC。由于动力粘度对油膜的TCC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粘度合理的润滑剂很重要。
5、结论
本实施例提出了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TCC建模方法,利用康托集理论表征表面形貌,然后用结构函数法识别分形参数,通过构造接触系数来考虑接触体的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对 TCC的影响,提出了接触力学模型,最后,通过考虑体积TCC和收缩TCC,提出了TCC模型。本实施例还讨论了分形维数、参数s、比例因子fr、转速和动态粘度对TCC的影响。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分形网络TCC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TCC,并且所提出的模型比传统模型准确得多。对于所提出的模型,样本#1和#2的预测和测量的 TCC之间的最大偏差分别为5.65%和8.70%,即证明基于康托集理论建立的分形粗糙表面形貌表征模型能够描述粗糙表面的随机、无序、自仿射和多尺度特征。
(2)本实施例构造了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接触系数χ,并将其引入到分形接触力学模型中。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设计接触系数χ有效地反映了圆锥滚子与凹槽的接触状态。接触系数χ可以描述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对TCC的影响。此外,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接触系数χ小于 1。当考虑接触系数χ时,由于接触系数χ小于1,TCC小于没有接触系数χ的TCC。
(3)本实施例引入接触系数χ,建立了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考虑了接触微凸起的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分形接触模型适用于圆锥滚子/凹槽界面接触参数的计算。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实际面积和接触载荷等接触参数由具有接触系数的分形接触模型确定。解决了传统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无法计算圆锥滚子/凹槽界面接触参数的问题。
(4)本实施例研究了接触系数、分形维数、参数s、比例因子fr、转速和动力粘度对TCC 的影响。TCC随分形维数、参数s和接触压力而增加。此外,TCC随着转速的增加而降低,TCC随着润滑油的动态粘度而降低。此外,TCC随比例系数fr的增加而减小,然后随比例系数fr的增加而增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表征表面形貌:利用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识别分型维数;
构建分形接触力学模型:通过构造接触系数,并结合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得到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
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结合基体热接触传导和收缩热接触传导,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分形接触力学模型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康托集理论表征粗糙表面形貌的方法为:
将初始0代中的单个微凸起沿水平方向划分为2s-1段,然后去除中间段,得到第1代的微凸起;第1代微突起中剩余微突起的总长度为初始0代微突起总长度的1/fr,第1代凹陷部分的总深度为初始0代微凸起深度的1/fz;
将第1代中的单个微凸起沿水平方向划分为2s-1段,然后去除中间段,得到第2代的微凸起;第2代微突起中剩余微突起的总长度为第1代微突起总长度的1/fr,第2代凹陷部分的总深度为第1代微凸起深度的1/fz;
如此,将不同尺度的微凸起产生i次,得到第i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和凹陷深度为:
li=(1/fr)li-1=(1/fr)il0
hi=(1/fz)hi-1=(1/fz)ih0
其中,li表示第i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i表示第i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li-1表示第i-1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i-1表示第i-1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l0表示第0代微凸起的总水平长度;h0表示第0代微凸起的凹陷深度;fr表示后一代微凸起与前一代微凸起的总长度的比例系数;fz表示后一代微凸起与前一代微凸起的深度的比例系数;s表示需要辨识的参数;
第i代共有N=si个微凸起,且第i代单个微凸起的长度表示为:
xi=(1/sfr)il0
两个相邻第i代上的微凸起之间的间隙宽度为:
第i代微凸起的高度表示为:
zi=(1/fz)i(fz-1)h0
通过改变参数s和fr和fz的比例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康托集分形面;康托集曲面的分形维数与s、fr和fz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Ds表示二维剖面的分形维数;Dp表示3D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且Dp=Ds+1;
参数s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分型维数的方法为:
粗糙表面轮廓的分形维数Dp可以通过其结构函数直接获得:
其中,z(x)表示水平长度x处的粗糙轮廓高度;τ表示x方向的增量;G表示与表面形貌相关的特征参数;γ表示决定谱密度标度比的参数;< >表示z(x)的统计平均值;Γ表示第一类椭圆积分;
结构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任意x方向上以τ为增量的表面粗糙度高差的均方,即结构函数计算为:
其中,N表示测量点数据;n表示间隔数;Δt表示x方向长度间隔;zk+n表示k+n位置处的粗糙高度;zk表示k位置处的粗糙高度;
结构函数S(τ)与参数τ在双对数坐标上的关系是一条直线,通过直线的斜率可以得到分形维数Dp,得到:
Dp=(4-ks)/2
其中,ks表示结构函数S(τ)的斜率;
特征参数G可以通过直线与z轴的截距得到;两个粗糙表面的实际接触相当于一个平坦的刚性表面和一个等效的粗糙表面之间的接触;如果两个接触面的粗糙度高度分别为z1(x)和z2(x),则等效表面粗糙度高度函数为:
z(x)=z1(x)-z2(x)
从而得到:
S(τ)=<[z1(x+τ)-z1(x)]>2-2<[z1(x+τ)-z1(x)]><[z2(x+τ)-z2(x)]>+<[z2(x+τ)-z2(x)]>2
由于相互接触的粗糙面在统计上不相关,式中的乘积项为零,等效粗糙面的结构函数为:
S(τ)=S1(τ)+S2(τ)
其中,S1(τ)和S2(τ)分别表示两个接触面的结构函数,即等效粗糙面的结构函数为两个接触面的结构函数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系数的构造方法为:
两个康托集分形面的接触等价于一个假想实体和一个理想光滑刚性实体的接触,当施加外载荷时,假想实体发生弹塑性变形;根据塑性变形理论,临界载荷为Fc=HAc,对应于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变,其中,H和Ac分别表示硬度和临界接触面积;
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将首先与最后一代微凸起接触;若法向载荷大于第i代的临界载荷,则第i代微凸起的变形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流动;然后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与上一代微凸起接触,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第nc-1代结束,这一代的临界载荷大于施加的载荷,第nc-1代的微凸起将与理想的光滑刚性平面弹性接触,而第nc代的微凸起是经历塑性变形的最古老的一代;因此,对于给定的法向载荷,整个粗糙表面上每一代微凸起的交集可以分为两类:[nc,∞]代范围内的微凸起发生塑性变形,[0,nc-1]代范围内的微凸起发生弹性变形;nc-1代范围内的微凸起与理想平面实际接触,nc的值可以表示为:
其中,trun(x)表示参数x被截断为整数,ξ表示阶段频率;F表示法向接触载荷;
对于圆锥滚子/凹槽的接触界面,应考虑接触系数,接触系数与两个接触体的综合曲率系数Xh、等效弹性模量E、接触载荷F等因素有关,利用接触系数修正临界代数nc':
nc'=nc·χ
其中,nc'表示修正后的临界代数;χ表示接触系数,且:
其中,Sh表示理论接触面积;∑S表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之和,即:
∑S=S1±S2
其中,S1和S2分别表示物体1和物体2的接触面积;
圆锥滚子/槽的接触界面属于不同曲率的接触,即物体1和物体2的接触面积可以表示为:
S1=2π(R1+R2)l
S2=πR3B1
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圆锥滚子的顶部和底部半径;l表示母线的粗细和长度;R3表示轴承套圈槽的半径;B1表示轴承套圈的宽度;从而得到:
∑S=S1±S2=2π(R1+R2)l±πR3B1
综合曲率系数Xh表示为:
其中,'+'表示外接触,'-'表示内接触;
圆锥滚子/轴承套圈接触发生时的理论接触面积为:
从而得到接触系数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求解方法为:
第i代上单个微凸起的接触面积为:
第i代康托集分形界面上共有s2i微凸起,则第i代微凸起的总接触面积表示为:
获得每个第i-1代产生的第i代上单个微凸起之间的总间隙面积为:
其中,gi表示两个相邻第i代上的微凸起之间的间隙宽度;
在康托集分形剖面的第i-1代上共有s2(i-1)微凸起,则第i-1代微凸起的总接触面积表示为:
经接触系数χ修正后的接触界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当最大赫兹接触压力达到0.6H时,发生塑性变形,临界塑性变形uc1表示为:
其中,H表示较软材料的显微硬度,k表示等效热导率,且k=1/(1/k1+1/k2);E表示等效弹性模量,即:
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杨氏弹性模量;v1和v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泊松比;k1,k2分别表示两个接触体的热导率;
当施加在微凸起上的最小接触载荷达到H时,接触界面上发生完全塑性流动;临界塑性变形uc1与临界弹性变形uc2的关系表示为:
uc2=110uc1
经接触系数χ修正后的总接触载荷为:
其中,ui表示微凸体接触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收缩热接触传导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接触热传导的经典理论,当热流通过接触界面时,热流在接触区域收缩,由于实际接触面积小于标称接触面积,因此存在收缩TCC;考虑两个物体的实际接触情况,利用热流道模型对接触界面进行分析,得到每个接触点收缩TCC的接触模型为:
其中,Q表示通过通道的热流;ΔTc表示两个界面之间的温差;b表示接触点的半径;c为热流道半径;Ψ(c/b)表示收缩因子;k表示等效热导率;
对于微凸起中心接触点的分布,Ψ(c/b)近似为:
得到收缩TCR:
其中,λi为底面尺寸为xi的微凸起对应的接触点尺寸;di=xi+xci,xci表示间隙大小,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52351.XA CN114201835A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52351.XA CN114201835A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01835A true CN114201835A (zh) | 2022-03-18 |
Family
ID=8065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52351.XA Pending CN114201835A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0183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74968A (zh) * | 2024-03-12 | 2024-04-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球轴承套圈主承载表面形貌演化耦合分析方法 |
-
2021
- 2021-12-17 CN CN202111552351.XA patent/CN11420183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74968A (zh) * | 2024-03-12 | 2024-04-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球轴承套圈主承载表面形貌演化耦合分析方法 |
CN117874968B (zh) * | 2024-03-12 | 2024-05-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球轴承套圈主承载表面形貌演化耦合分析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ucharski et al. | Study of contact of rough surfaces: Modeling and experiment | |
CN104978465B (zh) | 一种考虑微凸体的弹塑性变形和空气介质热阻的接触热阻建模方法 | |
Han et al. | Prediction of contact pressure, slip distance and wear in cold rotary forging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 |
CN104077440B (zh) | 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确定结合面接触面积及刚度的方法 | |
Siddappa et al. | Contact area and thermal conductance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urface roughness measurement | |
Wang et al. | A novel contact model for rough surfaces using piecewise linear interpo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ar wear | |
CN114201835A (zh) | 圆锥滚子/凹槽界面的热接触传导模型创建方法 | |
CN106770435A (zh) | 一种环形结合面不同配合下接触载荷的计算方法 | |
Jiang et al. | An analytical model of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based on the Weierstrass—Mandelbrot fractal function | |
Liu et al. | Thermal contact conductance between rollers and bearing rings | |
Wen et al. | An improved simplified model of rough surface profile | |
CN106886685A (zh) | 一种计及三维分形的界面加载力预测方法 | |
CN108846154B (zh) | 考虑微凸体基体变形的结合面接触热阻三维分形预测方法 | |
Liu et al. | Thermal contact conductance between balls and bearing rings | |
Lu et al. | Effect of deformation rate on interfaci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the superalloy GH4169 hot forging process | |
Mosaddegh et al. | Friction measurement in precision glass mold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 |
Peng et al. | Straightening of the rollers of planetary roller screw—Design of straightening die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 |
CN114329844B (zh) | 沟道与圆锥滚子接触界面热接触传导建模方法 | |
Tomota et al. | Modeling solid contact between rough surfaces with various roughness parameters | |
Sjöberg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manufacturing method on the running-in of gears | |
CN112966376B (zh) |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热导建模方法 | |
Zhou et al. | An elastic–plastic asperity contac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micro-contact analysis of gear tooth profiles | |
CN114676607B (zh) | 一种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花纹板热轧方法 | |
Demkin et al. |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riction contact performance and the microgeometry of contacting surfaces | |
Cheng et al. | Shape design of millimeter-scale air channels for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and reducing pressure drop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