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7380B -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7380B
CN114197380B CN202111626201.9A CN202111626201A CN114197380B CN 114197380 B CN114197380 B CN 114197380B CN 202111626201 A CN202111626201 A CN 202111626201A CN 114197380 B CN114197380 B CN 114197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dule
bridge deck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6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7380A (zh
Inventor
刘强
明珠
杨阳
吕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62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7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7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7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0Improving gripping of ice-bound or other slippery traffic surfaces, e.g. using gritting or thawing materials ; Roadside storage of gritting or solid thawing materials; Permanently installed devices for applying gritting or thawing materials; Mobile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eating wintry roads by applying liquid, semi-liquid or granular materials
    • E01H10/005Permanently-installed devices for applying gritting or thawing materials, e.g. for spreading grit, for spraying de-icing liqu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3/00Applying liquids to roads or like surfaces, e.g. for dust control; Stationary flushing devices
    • E01H3/04Fixed devices, e.g. permanently- installed flush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桥梁的实时环境质量参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用于确定环境质量补偿指令、降温指令和融冰雪指令;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降温指令;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用于接收融冰雪指令;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用于根据环境质量补偿指令、降温指令和融冰雪指令,对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和/或洒药。本申请可以用于桥梁的日常维护、高温或低温等极端情况,不需人工操作和频繁维护,不影响行车能见度,高效保障跨江大桥通行环境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质量补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公路是交通运输设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建设和正常运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突发性热浪、冰雪天气在各地频发,而高速公路尤其是跨江大桥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针对桥面的环境质量补偿显得尤为重要。跨江大桥由于地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之结构与运行安全风险相对较高,通行环境质量一直是行业重点关注的焦点。夏季高温炎热给铺装结构带来了高温失稳风险,部分已通车桥梁桥面在高温情况下铺装材料极易产生车辙流变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运行安全,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养护经费的支出;冬季严寒条件下,由于跨江大桥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其表面温度一般比路面段低2-5℃,同时由于冻雨、下雪等恶劣气候导致桥面极易结冰,尤其是冬季晚上临界温度情况下,桥面凝冰给车辆的行驶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对于跨江大桥桥面的环境质量补偿主要体现在日常养护和应急养护两方面,普遍采用洒水车降温、洒药除雪的工作方式,但是这种方法采用人工进行处理,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针对路面情况具体设置洒水量和洒药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养护失效以及路面二次损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跨江大桥进行环境质量补偿时,只在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天气状况对桥梁造成损伤后,才对桥梁进行人工维护,造成的工作效率低、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之间为无线连接;
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桥梁的实时环境质量参数,所述实时环境质量参数包括桥面的温度、温度场分布状况、湿度、光照强度和气象信息;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用于根据实时环境质量参数,确定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包括洒水量、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还用于判断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高温阈值,以及用于预测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会持续超过高温阈值;若所述目标桥梁的温度超过预设高温阈值且会持续超过高温阈值,向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发送降温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包括洒水量、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还用于判断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以及用于预测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会持续低于预设低温阈值;若所述目标桥梁的温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且会持续低于预设低温阈值,向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发送融冰雪指令;所述融冰雪指令包括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降温指令,并传输至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融冰雪指令,并传输至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
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对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和/或洒药;以及用于控制液滴直径;以及用于以脉冲射流方式对目标桥梁洒水和/或洒药。
可选的,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包括中央控制机构、联合泵房、柱塞泵、配水管网和离心喷头;所述中央控制机构与所述联合泵房连接,所述柱塞泵一端连接所述联合泵房,另一端连接所述配水管网,所述配水管网与所述离心喷头连接;所述配水管网铺设在所述目标桥面的底层;所述离心喷头设置为多个,分布在所述目标桥梁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中央控制机构1用于获取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并发送启动指令至所述联合泵房,所述联合泵房用于接收到启动指令后启动,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确定管网压力;以及用于将所述管网压力传输至所述柱塞泵;
所述柱塞泵根据所述管网压力控制所述配水管网蓄水、蓄药;
所述离心喷头用于调整喷头角度,以及用于对所述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或洒药。
可选的,所述配水管网工作压力为1.2兆帕,所述离心喷头喷洒射程为9-15米,液滴直径大于500微米。
可选的,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根据桥面的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为预设数据集;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年度统计学规律获取。
可选的,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所述目标桥梁纵断面的位置为桥头、1/8跨、1/4跨、1/2跨位置;若所述目标桥梁为悬索桥,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1/4跨位置上坡段;若所述目标桥梁为斜拉桥,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1/2跨至1/4跨位置上坡段。
可选的,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还设置在沿所述目标桥梁纵断面每隔200米处的普通断面上。
可选的,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所述目标桥梁横断面的位置为钢箱梁内位置和铺装层内位置;所述钢箱梁内位置为箱梁顶板、箱梁侧板、横隔板、箱梁底板、顶板U肋、箱梁内部;所述铺装层内位置为铺装下层层底、铺装下层表面、铺装上层表面。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桥梁的实时环境质量参数;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用于确定环境质量补偿指令、降温指令和融冰雪指令;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降温指令;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融冰雪指令;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对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和/或洒药。
本申请通过科学布设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全面收集并处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气象等数据;本申请结合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自动化生成洒水量、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等工作参数;本申请配备了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将目标水剂/药剂科学适量的洒至桥面;本申请可以用于桥梁的日常维护,以及用于高温或低温等极端情况,工作效率高,不需人工操作和频繁维护;本申请在洒水和/或洒药过程中,喷洒流态为脉冲射流,周期性的对目标桥梁进行环境质量补偿,不影响行车能见度,不妨碍交通,可以高效保障跨江大桥通行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应用在目标桥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央控制机构、2-联合泵房、3-柱塞泵、4-配水管网、5-离心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跨江大桥进行环境质量补偿时,只在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天气状况对桥梁造成损伤后,才对桥梁进行人工维护,造成的工作效率低、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之间为无线连接。
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桥梁的实时环境质量参数,所述实时环境质量参数包括桥面的温度、温度场分布状况、湿度、光照强度和气象信息。
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参见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黑色实心圆位置为环境质量只能感知模块的布设位置,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所述目标桥梁纵断面的位置为桥头、1/8跨、1/4跨、1/2跨位置。若所述目标桥梁为悬索桥,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1/4跨位置上坡段。若所述目标桥梁为斜拉桥,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1/2跨至1/4跨位置上坡段。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还设置在沿所述目标桥梁纵断面每隔200米处的普通断面上。
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所述目标桥梁横断面的位置为钢箱梁内位置和铺装层内位置。所述钢箱梁内位置为箱梁顶板、箱梁侧板、横隔板、箱梁底板、顶板U肋、箱梁内部。所述铺装层内位置为铺装下层层底、铺装下层表面、铺装上层表面。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用于根据实时环境质量参数,确定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包括洒水量、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还用于判断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高温阈值,以及用于预测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会持续超过高温阈值。若所述目标桥梁的温度超过预设高温阈值且会持续超过高温阈值,向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发送降温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包括洒水量、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还用于判断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以及用于预测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会持续低于预设低温阈值。若所述目标桥梁的温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且会持续低于预设低温阈值,向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发送融冰雪指令。所述融冰雪指令包括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根据桥面的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为预设数据集。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年度统计学规律获取。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基于NIPALS算法和历年地方气象数据。即传感器实测某个工作周期(一般以24h计)内的跨江大桥的环境数据,并根据一个样本年内地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天气数据,利用统计学规律,在实验室预测下个工作周期环境可能情况,将预测数据Ic与实测下个工作周期环境数据It建立非线性迭代偏最小二乘法NIPALS模型,计算NIPALS模型参数(转换权重、因子得分和载荷)。
依次迭代Ic和It因子及残差,计算修正下个工作周期的预测环境数据If。最后以预测环境数据调取系统下阶段的工作参数(例:下个工作周期预测桥面温度T≥60℃,持续时间10:30~14:30,预准备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系统设计喷水量120m³/h,喷洒时间4h,序批式进行,脉冲流周期1.8s),通过NIPALS模型迭代修正尽可能准确的预测下个周期的桥面环境质量,提前预防桥面病害,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降温指令,并传输至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融冰雪指令,并传输至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
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对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和/或洒药;以及用于控制液滴直径;以及用于以脉冲射流方式对目标桥梁洒水和/或洒药。
参见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包括中央控制机构1、联合泵房2、柱塞泵3、配水管网4和离心喷头5。所述中央控制机构1与所述联合泵房2连接,所述柱塞泵3一端连接所述联合泵房2,另一端连接所述配水管网4,所述配水管网4与所述离心喷头5连接。所述配水管网4铺设在所述目标桥面的底层。所述离心喷头5设置为多个,分布在所述目标桥梁的上方。
所述中央控制机构1用于获取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并发送启动指令至所述联合泵房2,所述联合泵房2用于接收到启动指令后启动,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确定管网压力。以及用于将所述管网压力传输至所述柱塞泵3。
所述柱塞泵3根据所述管网压力控制所述配水管网4蓄水、蓄药。
所述离心喷头5用于调整喷头角度,以及用于对所述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或洒药。
所述配水管网4工作压力为1.2兆帕,所述离心喷头5喷洒射程为9-15米,液滴直径大于500微米。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桥梁的实时环境质量参数;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用于确定环境质量补偿指令、降温指令和融冰雪指令;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降温指令;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融冰雪指令;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对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和/或洒药。
本申请通过科学布设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全面收集并处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气象等数据;本申请结合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自动化生成洒水量、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等工作参数;本申请配备了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将目标水剂/药剂科学适量的洒至桥面;本申请可以用于桥梁的日常维护,以及用于高温或低温等极端情况,工作效率高,不需人工操作和频繁维护;本申请在洒水和/或洒药过程中,喷洒流态为脉冲射流,周期性的对目标桥梁进行环境质量补偿,不影响行车能见度,不妨碍交通,可以高效保障跨江大桥通行环境质量;本申请可以提前进行蓄水和排液的工作准备,及时应对危害发生。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和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之间为无线连接;
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桥梁的实时环境质量参数,所述实时环境质量参数包括桥面的温度、温度场分布状况、湿度、光照强度和气象信息;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用于根据实时环境质量参数,确定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包括洒水量、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还用于判断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高温阈值,以及用于预测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会持续超过高温阈值;若所述目标桥梁的温度超过预设高温阈值且会持续超过高温阈值,向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发送降温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包括洒水量、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还用于判断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以及用于预测目标桥梁的温度是否会持续低于预设低温阈值;若所述目标桥梁的温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且会持续低于预设低温阈值,向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发送融冰雪指令;所述融冰雪指令包括洒药量、药剂配比、喷洒强度和喷洒时间;
所述桥面自降温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降温指令,并传输至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所述桥面融冰雪工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融冰雪指令,并传输至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
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对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和/或洒药;以及用于控制液滴直径;以及用于以脉冲射流方式对目标桥梁洒水和/或洒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型高能见度喷洒模块包括中央控制机构(1)、联合泵房(2)、柱塞泵(3)、配水管网(4)和离心喷头(5);所述中央控制机构(1)与所述联合泵房(2)连接,所述柱塞泵(3)一端连接所述联合泵房(2),另一端连接所述配水管网(4),所述配水管网(4)与所述离心喷头(5)连接;所述配水管网(4)铺设在所述目标桥梁的底层;所述离心喷头(5)设置为多个,分布在所述目标桥梁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机构(1)用于获取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并发送启动指令至所述联合泵房(2),所述联合泵房(2)用于接收到启动指令后启动,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质量补偿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和所述融冰雪指令,确定管网压力;以及用于将所述管网压力传输至所述柱塞泵(3);
所述柱塞泵(3)根据所述管网压力控制所述配水管网(4)蓄水、蓄药;
所述离心喷头(5)用于调整喷头角度,以及用于对所述目标桥梁的桥面洒水或洒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管网(4)工作压力为1.2兆帕,所述离心喷头(5)喷洒射程为9-15米,液滴直径大于5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根据桥面的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为预设数据集;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预测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环境质量参数实测数据集和年度统计学规律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所述目标桥梁纵断面的位置为桥头、1/8跨、1/4跨、1/2跨位置;若所述目标桥梁为悬索桥,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1/4跨位置上坡段;若所述目标桥梁为斜拉桥,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1/2跨至1/4跨位置上坡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还设置在沿所述目标桥梁纵断面每隔200米处的普通断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质量智能感知模块设置在所述目标桥梁横断面的位置为钢箱梁内位置和铺装层内位置;所述钢箱梁内位置为箱梁顶板、箱梁侧板、横隔板、箱梁底板、顶板U肋;所述铺装层内位置为铺装下层层底、铺装下层表面、铺装上层表面。
CN202111626201.9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Active CN114197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6201.9A CN114197380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6201.9A CN114197380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380A CN114197380A (zh) 2022-03-18
CN114197380B true CN114197380B (zh) 2023-08-15

Family

ID=8065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6201.9A Active CN114197380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738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32849A (ko) * 2011-05-30 2012-12-10 주식회사 유디코 노면 결빙 예측 및 강설 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30088244A (ko) * 2012-01-31 2013-08-08 신동헌 눈이 내리거나 도로 결빙시 자동으로 살포재를 살포하는 무인 살포시스템
CN204940196U (zh) * 2015-08-18 2016-01-06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桥梁用自回收式智能喷洒融冰化雪系统
KR101660702B1 (ko) * 2016-07-19 2016-09-28 (주)에스알디코리아 지능형 무인 액상 제설제 살포 시스템
CN107354906A (zh) * 2017-07-07 2017-11-17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路面防冰雪智能喷洒方法及系统
CN107476243A (zh) * 2017-08-23 2017-12-15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桥面结冰预警除冰材料智慧喷洒系统
JP3220499U (ja) * 2018-07-02 2019-03-14 ソリトン・コム株式会社 着雪氷防止装置
CN210002327U (zh) * 2019-05-05 2020-01-31 江西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大桥浓雾引导及融雪除冰二合一系统
KR102136131B1 (ko) * 2020-02-04 2020-07-22 김용섭 도로결빙 예측 자동 감시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방법
CN112012155A (zh) * 2020-08-21 2020-12-01 东南大学 一种道路运行保障系统及其智能实现方法
CN112287581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竖向温度梯度模式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310129B1 (ko) * 2020-06-04 2021-10-08 재단법인 서울특별시 서울기술연구원 Pcm을 이용한 제설용 염수 가열 살수 시설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32849A (ko) * 2011-05-30 2012-12-10 주식회사 유디코 노면 결빙 예측 및 강설 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30088244A (ko) * 2012-01-31 2013-08-08 신동헌 눈이 내리거나 도로 결빙시 자동으로 살포재를 살포하는 무인 살포시스템
CN204940196U (zh) * 2015-08-18 2016-01-06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桥梁用自回收式智能喷洒融冰化雪系统
KR101660702B1 (ko) * 2016-07-19 2016-09-28 (주)에스알디코리아 지능형 무인 액상 제설제 살포 시스템
CN107354906A (zh) * 2017-07-07 2017-11-17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路面防冰雪智能喷洒方法及系统
CN107476243A (zh) * 2017-08-23 2017-12-15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桥面结冰预警除冰材料智慧喷洒系统
JP3220499U (ja) * 2018-07-02 2019-03-14 ソリトン・コム株式会社 着雪氷防止装置
CN210002327U (zh) * 2019-05-05 2020-01-31 江西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大桥浓雾引导及融雪除冰二合一系统
KR102136131B1 (ko) * 2020-02-04 2020-07-22 김용섭 도로결빙 예측 자동 감시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방법
KR102310129B1 (ko) * 2020-06-04 2021-10-08 재단법인 서울특별시 서울기술연구원 Pcm을 이용한 제설용 염수 가열 살수 시설
CN112012155A (zh) * 2020-08-21 2020-12-01 东南大学 一种道路运行保障系统及其智能实现方法
CN112287581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竖向温度梯度模式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380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8445B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城市高架桥雨水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KR101861516B1 (ko) 지능형으로 제어되는 에너지절약형 용액분사시스템
CN205856966U (zh) 自动除雪防冰系统
KR102144505B1 (ko) 동절기 안전 신호시스템이 적용된 사계절 사용이 가능한 스마트형 자동살포시스템
KR102238341B1 (ko) 블랙아이스 제거를 위한 탄소나노튜브 발열장치가 구비된 지능형 IoT 도로 융설 시스템
CN114197380B (zh) 一种应用于跨江大桥的环境质量自动补偿装置
CN106368156A (zh) 城市道路智能喷水除尘系统
CN117273528A (zh)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健康指数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8732951B (zh) 一种智能防冰除雪控制系统的预测启动喷淋方法
CN105908595A (zh) 自动除雪防冰系统
CN208733559U (zh) 一种除雪除冰自动喷淋系统
CN108745697B (zh) 一种智能防冰除雪控制系统的喷嘴顺序控制方法
CN215561990U (zh) 一种适用于斜拉桥塔柱混凝土养生的爬模喷淋系统
KR102545809B1 (ko) 제설제 살포차량과 연계된 자동 염수 분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RU2287635C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дорог противогололедным реагентом и стациона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5239525A (zh) 一种高温高压除冰除雪车
CN210002327U (zh) 一种高速大桥浓雾引导及融雪除冰二合一系统
CN103485303A (zh) 太阳能光伏抽水泵抽出井中水向沥青路面喷水的降温装置
JP3220499U (ja) 着雪氷防止装置
KR100912341B1 (ko) 수분감지기와 이를 이용한 해빙액 살포장치의 작동방법
Zhengting et al. A Mobile Intelligent Anti Ice and Snow Removing Spray System
CN206971156U (zh) 道路洒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道路洒水系统
Friar et al. Evaluation of a fixed anti-icing spray system
RU72704U1 (ru) Стациона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дорог противогололедным реагентом и входящая в ее состав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насосная станция
CN110849409A (zh) 一种车轮碾压结冰和积雪路面的室内模拟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0

Address after: 211899 room 1401, floor 14, block C, No. 320, pubin Road, Jiangpu street, Nanjing area, Jiangsu Free Trade Zone, Puk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ZHONG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195, Taizhong Road, cross 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anjing, Jiangsu 211800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Changlu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